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提纲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0

初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提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初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知识提纲”,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长度测量

㈠、长度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3km1m=10dm1dm=10-1m

1dm=10cm1cm=10-1dm1cm=10mm1mm=10-1cm

1mm=103μm1μm=10-3mm1m=106μm1m=109nm

1μm=103nm1nm=10-3μm1nm=10-9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说出几种方法可测园柱体的周长?

答:①、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出圆柱体的直径d,周长为πd。

②、用纸条紧绕圆柱体一周在重叠处用打头针扎一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

③、把园柱直立放在纸上,贴边用笔画一圈,再剪下对折后,用刻度尺量出折痕线长,即为直径,再算出周长。

④、在园柱面上做标记,然后将其在平面上滚动一周,用刻度尺量出启始点到终点的距离。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㈡、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经常使用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

①以通常速度骑自行车,行使一段路程,记下时间t0测量出路程S0,再测出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时间t则

②先用刻度尺测出步行时每一步的长度L,再测出从家到学校所走的步数N,则家到学校距离S=NL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原理:ρ=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锝出液体的密度

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练习: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

1、有天平、烧杯、水,请测出一杯牛奶的密度(缺量筒)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②向烧杯内倒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内的水全部倒掉,在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④牛奶的密度为:

ρ=(m2-m0)ρ水/(m1-m0)

2、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写出简要步骤。(阿基米德原理)

步骤:①用细线栓牢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1;②烧杯中盛适量的水,使石块全部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水中的重力G2;③石块的密度ρ=G1ρ水/(G1-G2)

3、有一密度小于水的长方体小木块、烧杯和水,给你一把刻度尺能测出木块的密度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

步骤:①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木块放入水面上,用刻度尺量出木块露出来得高度h1;②从水中拿出木块,量出平放时木块的高h2;③木块的密度

ρ=ρ水(h2-h1)/h2

精选阅读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

一、基础知识

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声源。

2.声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

3.固、液、气都_________传声,真空____________传声。(选填“能”或“不能”)

4.声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_____。

5.声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___描述,它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7.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固体传声________,液体传声_________,气体传声___________。(选填“快”、“慢”、“最慢”)

9.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_________,这种___________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____,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10.在声音传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______听觉,即为_________。

11.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方式叫____________。

12.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来描述,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为________。

13.频率决定声音的________;物体振动得快,频率_____,发出的音调就______,物体振动得慢,频率_____,发出的音调就______。

1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超声波。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次声波。

17.物体振动的幅度用____________来描述;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_________;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_______。

18.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又叫音品)也就_____________。

19.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噪声。

20.人们以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1.控制噪声的措施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三种。

22.声波是一种_________:它能够传递__________,例如:中医听诊、“B超”、根据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声呐,利用它可以探知海洋的________________,获得鱼群的信息等;它还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_等,例如:利用_________________清洗精密机器零件、超声波碎石等。

23.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______________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

二、典型例题

【例1】在音乐会上,一男中音独唱,同时有女高音轻声为其伴唱,从乐音特征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大、音调低

C.男中音响度大、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D.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例2】给你一把塑料米尺,利用它可做哪些声学实验,对每种实验说出实验方法过程、说明的物理问题及现象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现象

方案一

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发声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物体振动发声

方案二

使尺伸出面不同长度,用相同力拨动

音调与振动快慢关系

伸出越长,振动快音调低

方案三

使尺伸出桌面长度一定,用不同力拨尺

响度与振幅关系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例3】为什么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
【例4】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原因何在?【例5】先对音叉轻敲,然后重敲,下列叙述中哪些是实验表明的结果?

【例6】在2003年10月的三峡旅游节上,宜昌市举行了烟花专场表演会,小丽和妈妈一同来到滨江公园观看,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不断的绽放。小丽心中非常高兴,同时她注意到一个现象,从看到一个烟花的图案,到听到爆炸的声音用了将近3秒,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你能算出烟花燃放地点与小丽观看的地点相距多远?

【例7】如果要用声纳系统探测海洋的深度,除了需要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500m/s)还必须知道什么量。请根据你的需要假设一个数据算出海洋的深度。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汇编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汇编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2、将物体发声振动的规律记录下来就可保存物体所发出的声音。
3、产生声音的物体称为发声体,也叫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所以也把声音叫做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及回声
1、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2、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公式为v=S/t。
3、回声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大于0.1秒时,人们才能把他们区分开。
四、影响声速的因素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是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是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五、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1、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2、人耳能听到声音的基本条件:一是声音的传递组织(如鼓膜、听小骨)正常;二是听觉神经正常。
3、耳聋的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声音的传递组织出现障碍造成的耳聋称为传导性耳聋;另一种是由于听觉神经出现障碍造成的耳聋称为神经性耳聋。
六、骨传导
1、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做骨传导。
2、骨传导的实质是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快慢(即振动频率),振动越快(即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2、频率是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高于20000Hz(人类听觉上限)的声叫超声波。
低于20Hz(人类听觉下限)的声叫次声波。
通常人们将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将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
二、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即大小。
2、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三、音色
1、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音色又叫音品。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3、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四、乐音
1、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是物体有规律的振动发出来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五、乐器
1、为了欣赏音乐,人们制造了各种能产生乐音的器具,称为乐器。
2、乐器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你、管乐器。
3、所有的乐器的物理原理都一样,都是通过振动发声的。
六、常见的乐器
1、打击乐器:像鼓、锣等受到打击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乐器叫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2、弦乐器:像二胡、小提琴、钢琴和吉他等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叫弦乐器。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得越紧的弦发声的音调越高。弦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管乐器:像长笛、箫等乐器属于管乐器。管乐器中有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空气柱越长产生的音调越低。
第三节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大象利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等。
2、利用回声可以定位。例如,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回波确定目标的位置。
3、利用回声可以定位成像。例如,利用B超诊断人体病情,探视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等。
二、声与能力
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摇曳。
2、用超声波清洗物品。例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件、清洗牙齿等。
3、用超声波除尘。例如,在冒黑烟的烟筒里放一个超声波除尘器除尘。
4、用超声波动手术。例如,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治疗癌症等。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及其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各种机器。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1、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三、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例如,可以更换或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部件,在噪声源的周围加吸声、隔声的罩子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例如,使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植树造林,建立隔声屏障来反射或吸收部分传来的噪声等。
3、在人耳处减弱。例如,戴耳罩或用棉球塞住人耳等。

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提纲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要点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中所含_________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_表示。
3、物体的质量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__性。
4、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比它大的单位是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1t=_______kg、1kg=_______g、1g=_______mg。
5、用_____测物体的质量时,(放)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调)要使横梁平衡,应调节_______。调节前,(归零)游码应放在_____左端的_______上。(测)测量时,(左物右砝)物体应放在_____盘,用_______向______盘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____,直到横梁平衡。(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6、使用天平时要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_;(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__________;(3)保持天平_____、_____,不要把_______的物体和_________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______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7、要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应先称出______的质量m1,然后再测出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则液体质量等于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性,不同种类的物质的密度一般_____。
9、密度公式写作________,密度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1g/cm3=_______kg/m3。其变形公式有质量公式__________和体积公式_________。
10、水的密度是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质量可用__________测量,液体体积可用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测出,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固体可用_____________法测体积,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12、使用量筒测体积,在读数时,视线应跟凹形液面的___________处_____________。
13、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___________可以求物体的质量;根据变形式__________可以求物体的体积;根据物体的密度可以鉴别__________。
14、在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___________。
15、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高于4℃时是热胀冷缩,低于4℃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二.例题解析
例一.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其密度,质量和体积是否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变式训练1.有一密度为ρ,质量为m的金属块,将它等分成两块,则每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A.1/2m1/2ρB.m1/2ρC.1/2mρD.mρ
变式训练2.质量为9kg的冰块的体积是多少?若冰块吸热后,有3dm3的冰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例二.一铜球的质量为5.16kg,体积为6×10-4m3,问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变式训练3.一铝球质量为24.3kg,体积为15dm3.(1)试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2)若是空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3)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则球的总质量多大?

例三.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2kg和0.5kg的纯水混合,,求稀释后的硫酸的密度.

变式训练4.在农业生产中,常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选种,现有500ml质量为0.6kg的盐水,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