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物质的鉴定

幼儿园知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5-27

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物质的鉴定。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物质的鉴定”,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物质的鉴定

物质的鉴定是化学学科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想要在化学考试中顺利解答物质的鉴定相关题型,那么大家就需要先掌握好各个物质的特性,以及鉴定这些物质常用到的方式方法。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对H2的鉴定;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对二氧化碳的鉴定;点燃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对蛋白质的鉴定。

氧气的鉴定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气: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二氧化碳: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

三大可燃性气体的鉴定: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顺序不能颠倒!)

H2: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生成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H4:生成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不可以根据气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来鉴别气体。

水的鉴定:如果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有水。

碳酸根的鉴定: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根离子。

鉴定CaO是否含CaCO3也加盐酸。

鉴定C-: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

鉴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

鉴定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32-。

鉴定HCO3-:同上。

鉴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含有Cu2+。

鉴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

鉴定H+:

借助石蕊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含有H+。

加入碳酸盐(如Ca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

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

加入Fe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

加入弱碱,如果弱碱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

鉴定OH-:

借助石蕊、酚酞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大于7,说明含有OH-。

加入CuSO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OH-。

加入Fe2(SO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OH-。

可以参考“碱的通性”中的第四条,使溶液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鉴定水:通过白色的硫酸铜,如果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CuSO4+5H2O=CuSO4·5H2O)。如果要鉴定多种物质,必须把鉴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须放在最后一步。

鉴定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2。

鉴定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

鉴定NH4+:以氯化铵(NH4C)为例

方法一NH4C+NaOH=NaC+NH3↑+H2O;

方法二把NH4C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

蛋白质的鉴定: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区分与鉴定的区别在于,鉴定是要确定一种物质,而区分只需把物质分辨开。区分的要求是无论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现象必须明显。

精选阅读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的内部就存在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压强,从实验结果及理论推证都表明,这个压强等于液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和液体所在处的深度的乘积,即P=ρgh(式中g≈9.8牛顿/千克即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亦随着增加.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若液体在失重的情况下,将无压强可言.

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它所产生的压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液体除了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外,还对“限制”它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固体则只对其支承面产生压强,方向总是与支承面垂直.

(2)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

(4)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3.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跟液体的重力不一定相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其中“hS”是底面积为S、高度为h的液柱的体积,“ρghS”是这一液柱的重力.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其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

F浮=ρgh2*S-ρgh1*S(浸没在水中)

=ρgS*Δh

=ρ液gV排(通用)

=G排液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之高.

(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的公式推导: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F浮G物,即密度(物)ρ液,沉底,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没)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内能公式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内能公式

1.分子动理论: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①分子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②气体扩散的最快,液体较慢,固体最慢)

3.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4.①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得体积、物体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②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5.内能(俗称热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6.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7.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物态有关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①做功(实质:内能的转化)例如:冬天冷了搓手

②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例如:冬天对着手哈气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单位:焦耳)

6.①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②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7.比热容是表示物体温度变化是吸热和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8.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9.c水=4.2×103J/kg·℃(水的比热比较大)

物理意义: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千克.

14.热量的计算:Q=cmΔt

Q---------吸收(放出)的热量--------焦耳(J)

c---------比热--------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

Δt-------升高(降低)的温度--------摄氏度(℃)

15.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小?

沿海地区离海洋较近,多水,内陆地区离海洋较远,多沙土.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白天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少,夜晚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温少,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小.

16.人类利用内能的过程:化学能(燃料)内能机械能

17.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8.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①吸气冲程

②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

③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

④排气冲程

19.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内能

20.燃料的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耳每千克(J/kg)

21.热量计算:Q=qm(q=Q/mm=Q/q)

Q--------热量---------焦耳(J)

q---------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m--------燃料的质量--------千克(kg)

2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设法利用废弃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3.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

2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注: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5.一种能的增加,总伴随着另一种形式能的减少或者从另一物体转移而来.理想气体的内能E=inRT/2i-单原子气体取3,双原子气体取5,三原子气体取6n-物质的量R-理想气体常数T-热力学温度.其他物质的计算公式非常复杂.这里仅给出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