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高中物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02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公式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

F浮=ρgh2*S-ρgh1*S(浸没在水中)

=ρgS*Δh

=ρ液gV排(通用)

=G排液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之高.

(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的公式推导: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F浮G物,即密度(物)ρ液,沉底,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没)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扩展阅读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压强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P=F/S

单位:帕,符号Pa.

1Pa的含义: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受力面积二、液体压强

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h为研究点到液面的距离即深度).

特点: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同一高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而且相等(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特点:装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液面相平.

三、大气压强

产生原因:大气由于受重力,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因而存在压强.

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且都相等.(气体具有流动性)

1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3*10^5Pa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五、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其就会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就是浮力

计算:F浮=F下-F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F浮=G排=m排g=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F拉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1、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2、阿基米德原理

①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理解:

(1)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无关。

(2)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3)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量。

3、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理解:研究物体的浮沉时,物体应浸没于液体中(V排=V物),然后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

①ρ物ρ液,上浮②ρ物=ρ液,悬浮③ρ物ρ液,下沉

4、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悬浮条件

5、有关浮力问题的解题思路浮力问题是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重力G(mg或ρ物gV物)、浮力F浮(ρ液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

(4)写出各力的关系方程和由题目给出的辅助方程。如体积间的关系,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5)将上述方程联立求解。通常情况下,浮力问题用方程组解较为简便。(6)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摩擦力公式、压力单位、压力单位换算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摩擦力公式、压力单位、压力单位换算

F=μ×FN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使物体与接触面光滑③使物体与接触面分离④变滑动为滚动等。

压力单位,在物理学方面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字母为“Pa”)。

在中国,我们一般把气体的压力用“公斤”描述(而不是“斤”),单位“kg·f/cm2”,是一公斤压力就是一公斤的力作用在一个平方厘米上。

压力单位换算
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标准大气压=101325N/㎡。(在计算中通常为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如果要做精确计算,关系如下:

压力换算关系:

1达因/平方厘米(dyn/cm2)=0.1帕(Pa)

1托(Torr)=133.322帕(Pa)

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

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

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

1千帕(kPa)=0.145磅力/平方英寸(psi)=0.0102千克力/平方厘米(kgf/cm2)=0.0098大气压(atm)

1磅力/平方英寸(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平方厘米(kgf/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

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5949400392磅力/平方英寸(psi)=1.01325巴(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