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5-27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⒈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的选择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法:对比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品

实验室制CO2所需仪器一套、碳酸钠、大理石、浓HCl、稀HCl、稀H2SO4

教学过程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

引入新课实验室如何制取CO2?

一、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报告册”上的参考信息

二、学生进行活动与探究

〔板书〕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讨论

总结:

〔板书〕(1)理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化学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讨论:补充实验: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小结: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H2SO4=CaSO4+H2O+CO2↑

其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大理石与硫酸的接触,反应慢慢停止了,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学生从给定的仪器(见书上111页)中选择适当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也可用其它仪器)

讨论: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采用的最佳装置(见书上111页、图6-10)

〔板书〕(1)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Jab88.Com

展示实验装置

讨论:⑴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⑵锥形瓶能否用别的仪器代替?

小结:⑴不能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用长颈漏斗时,下端管口必须在液面以下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⑵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广口瓶、平底烧瓶等玻璃仪器代替(展示实验装置)

提问:实验室里如何收集CO2气体?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板书〕(2)气体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板书〕三、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总结:

〔板书〕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板书〕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已满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板书〕3.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四、比较与归纳

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见书上110页、活动与探究报告册

本节课小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课堂练习P112第1、5题

家庭作业(1)P112第2、3、4题

相关阅读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装置及鉴别方法;

2.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领学生回忆旧知识→分析比较→总结深化→迁移运用→探究新知→建构新知。在教师引导下潜移默化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

教学难点

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板书】1.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主要成份HCl)

【讲《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的选择

回忆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的原料和装置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板书】2.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引导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引导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析】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总结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总结】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发生装置。气体收集方法《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1)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反应条件、反应《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物的状态)

(2)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引导对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及相关性质的比较

【引导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何不同?

【总结】《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选择类似于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投影】常用仪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画出草图,由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其他小组同学分析评价

引导学生展示成果,分析设计方案的优缺《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点,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板书】3.制取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氧化碳气体

【问题讨论】如果用你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呢?

【小结】通过以上的探究学习你有何收获呢?

回答、归纳

对比完成书P114的表格

比较分析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学生讨论后提出设计方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连接装置,展示成果。

分析装置成败的原因。与其他小组实验装置进行比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找出异同之处,反思自己所设计装置的不足,并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回忆旧知识,讨论方法。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药品及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3.制取气体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作人:聂文建学校:蟠龙一中审核人:化学备课组学校:蟠龙一中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作出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装置的选择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2)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或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满的方法是:
①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用_____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排水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已经集满。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_________的木条放入集气瓶_____,若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是____________。
2、你在实验室用哪一套装置制取氧气?请填好下表

AB
装置反应物及其状态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收集方法及原理
A


B
思考:1.你所选择的药品和装置能否互换?_________
2.装置的选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1)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1.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
(1)发生装置选取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装置选取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从知识回顾第1题中选)
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检测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A.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集气瓶B.长颈漏斗、试管、导管、水槽
C.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铁架台D.长颈漏斗、广口瓶、导管、酒精灯
2.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A.密度比空气大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步: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②向容器中入几小块石灰石;③按要求连接好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①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④①②⑤
4.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了,它溶与水,覆盖在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较多的
气体;也不能用碳酸钠,是因为反应。
三:合作探究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比较
气体名称氧气二氧化碳
药品双氧水催化分解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
四:学习评价
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采取以下操作步骤:①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③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倒入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
3.常用泡沫灭火器装的主要药品是()
A.稀盐酸和碳酸钙B.硫酸和碳酸钠
C.硫酸和碳酸氢钠D.硫酸铝和碳酸氢钠
4.下列物质在100℃以上分解时,生成物全部是气体的是()
A.氯酸钾B.高锰酸钾C.碳酸钙D.碳酸氢铵
5.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好的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6.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6.“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化工厂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碳酸氢铵NH3+H2O+CO2====NH4HCO3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C.用炭、氧气和氧化钠制碳酸钠C+O2CO2CO2+Na2O====Na2CO3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7.现在有下列实验仪器:①大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集气瓶⑤长颈漏斗⑥带导管的双孔塞⑦导气管⑧玻璃片⑨铁架台⑩水槽等仪器,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8.按下图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
(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若用装置C检验二氧化碳,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B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
(4)利用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要求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和现象)
9.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
六:评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优秀教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优秀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准备

PPT投影、塑料瓶、热水、冷水、事先装满二氧化碳的可乐瓶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空瓶变瘪实验)先向空瓶中加入半瓶热水,立即倒掉后,马上放到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塑料瓶子会变瘪。现在老师这有一个空瓶,我往里面加入冷水,还是放在冷水中,发现可乐瓶也会变瘪,同学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冷水也会使冷水的瓶子变瘪呢?其实老师这个瓶子里面并不空,而是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才有这样的现象的,同学们想不想动手尝试一下这个实验啊?那我们先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板书: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2、新课教授

如何才能得到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呢?列举你所知道的,可能有,人呼气,碳燃烧,碳和氧化铜、盐酸和碳酸钠、盐酸和碳酸钙等等。给你们5分钟讨论一下,你们想到的答案,看是否可行。(下去巡视一下),我发现大多数都说用碳酸钠和碳酸钙与盐酸、硫酸制取的二氧化碳较纯净,那我们来看一个视频,比较用碳酸钠和碳酸钙与盐酸、硫酸制取的二氧化碳反应如何,看完了视频,我请这位同学说说你赞成哪种方法,非常好,请坐,他说了,用盐酸与碳酸钙比较好,因为碳酸钠和酸反应太快了,碳酸钙与硫酸反应到一半就基本上不反应了。其他同学的意见呢?都和他一样是吧?其实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正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碳酸钠和酸反应太快,而硫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物,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了碳酸钙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我们要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是这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想出它的发生装置,跟我们前面学的哪个反应相似啊?对,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都是固液反应不用加热,(板书:2.发生:固+液无需加热)而我们的收集装置呢?收集是根据什么来的?对,同学们说的都对,看来同学们下去预习的都很好,是根据它的物理性质来的,与空气的密度比较来确定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假如密度比空气大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非常正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在下方,空气从上方被赶跑了,反之,如果密度比空气小的话,空气就在下方,空气就会从下方被赶跑,而气体留在了上方(副板书:画出装置讲解)。

那同学们一起说二氧化碳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呢?向上排空气法,对,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板书: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画出整个装置图)至于检验和验满方法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3、小结和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首先我们学习了它的制取原理,实验室是用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这个方程式一定要会写,而收集装置我们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发生装置和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一样,都是固液反应无需加热,

作业:回想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到收集装置,并且预习二氧化碳的检验和一般气体的制取研究。

五、板书设计

1.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