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能说会写2——什么是勇敢

幸福是什么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7

能说会写2——什么是勇敢。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能说会写2——什么是勇敢”,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能说会写2——什么是勇敢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敢于与观点不同的学生展开辩论,养成灵活应对的能力。

3.讲究说话的口气和态度,注意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教学难重点:

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要有理有据。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1.认识、理解“勇敢”。

游戏:自我测试,学生回答“是”或“不是”。(测试勇敢)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敢一个人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勇敢的理解。

3.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4.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5.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提纲,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其余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你对勇敢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评议。

6.结尾。

(1)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把你战胜挫折的体会写在小书签(课前发给学生)上,送给自己或同学、老师。

(2)格言背后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写。

精选阅读

能说会写3——回报亲人


能说会写3——回报亲人

时间:

一、创设交际情境。

1.师:同学们,在你的所有亲人中,你觉得最疼爱你的人是谁呢?能讲讲他关爱你的事吗?(生讲述)他们这么关心和疼爱我们,你是否为他们做过什么呢?

2.播放情境课件(一个小男孩为妈妈洗脚的场面;一个女孩为妈妈送上一杯热水后又为妈妈捶背的情景),谈自己的想法或讲述自己的故事。

二、交际过程。

1.自读提示,确定交际内容,提炼交际要求。

内容:

(1)要说出亲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2)要说出自己为亲人做了些什么或打算做些什么。

要求:

(1)表述要清楚、完整,富有感情。

(2)要认真倾听和评价。

2.确定交际形式。

(1)集中交流,小组内交流练说。

(2)组内推选出最令人感动的故事讲给全班听。

3.进行“年度‘感动班级’人物”评选。

(1)小组内评选:每个人把自己的故事讲述给组内同学听,评选出最优秀的参加全班“年度‘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

(2)班级人物评选竞赛。

评选条件:

1.事情叙述要注意清楚、完整,富有感情。

2.事件要真实感人。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假如此时此刻你的亲人就在我们的现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能说会写(教科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能说会写(教科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能说会写

感谢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表演,知道感谢的方式和使用恰当的感谢语言。

2、借助情景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训练的兴趣,形成礼貌待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选择适当的双向沟通方式。

2、能够真诚不夸张地使用感谢语言。

教学过程:

1、激发情感,朗读导入。

(1)由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我感谢我的母亲,使她赋予我生命,在我困难的时候总会送来安慰,在我寒冷的时候则送来温暖;我感谢我的老师,使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让我的眼睛能看到未来,让我变得聪慧;我感谢我的朋友,使您们让我在人生路途中得到鼓励,让我不孤独。

(2)讨论交流。

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感谢别人?

②会议自己平时是怎么感谢别人的?

师: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发出由衷的谢意,你是怎样向别人表示感谢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情况,师生评议。通过讨论出示说话要求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话,让学生分别谈一谈。通过评议使学生明白说话要求的第三段并总结出板书。

板书:

①感谢的态度应是真心实意。

②感谢是要把话说清楚,要有礼貌,使用致谢用语。

③接受感谢的一方要有答谢。

2、创设情景,分层训练。

(1)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下午又一位工人叔叔要来我们教室,为我们换掉老化的灯管,到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向工人叔叔表示感谢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说些什么。

(2)学生准备。

教师向学生提出注意黑板上的几点要求。

(3)分组练习。

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致谢,教师注意提示学生练习时要互换角色,并且彼此提出意见。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4)汇报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以学生评议为主,从是否符合感谢的要求进行评价,要肯定长处,指出不足。

(5)贴近生活,向课外延伸。

设想生活中几种需要我们致谢的情景进行表演,培养学生随机选择适当感谢方式的能力。教师结合实际及时进行指导评议。

(6)教师小结。

能说会写1——我的课余爱好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能说会写1——我的课余爱好”,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能说会写1——我的课余爱好
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够把表现自己某一爱好的事例乐趣等写清楚。
2.先说后写,再将修改后的习作誊写在习作本上。
教学重难点:
写清具体事例和从中获得的乐趣。
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生活。
同学们,三年的校园生活一定让你们感受到了幸福与快乐,相信你们的课余生活一定也是丰富多彩的。不知道你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课余爱好?今天就借这个机会来介绍一下你的课余爱好,好吗?
(板书:我的课余爱好)
(谈生活引入,激起内心情感体验,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习作指导。
1.什么叫课余?
课余就是指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其他节假日。
2.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照片,带来了吗?现在请你拿出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下棋、打乒乓球,这是体育活动;有的喜欢集邮、唱歌,这是文娱活动;还有的喜欢游山玩水、养鱼种花等活动。
3.展示生活。
(1)片段细说。
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爱好,但我的印象不深刻。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譬如动作过程、语言心理过程。请大家想一想再说。学生细说片段
(可先小组讨论再指名说)。
(2)评议指点。
4.学习“习作要求”及“提示”。
自读、思考: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注意什么?

教科版二上《能说会写:看连环画,讲故事》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科版二上《能说会写:看连环画,讲故事》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看连环画讲故事,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连环画的方法,能理解图意,并能创造性地讲述故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正确评价的能力,使学生与人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点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1、根据教材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老虎、老鼠的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话题。

1、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有关小老鼠或小老虎的故事吧!谁能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小老鼠和小老虎比长处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看图练说,教给方法。

1、指导学生整体看图。

学生看图后指名说一说小老鼠和小老虎在做什么?比什么?其他同学可作适当的补充。

2、指导学生逐图仔细观察,启发想象,生自由练说。

引导学生看图的时候要求学生注意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3、师小结看连环画的方法。

强调看图要仔细,先整体观察,再一幅一幅地观察,并根据图意展开想象,最后把一幅一幅的图意按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多维互动,梯度训练。

1、学生自主练说。

2、同桌互说互评。

3、小组合作交流。

什么是周长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周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是很不容易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的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

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课堂首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捡到的各种树叶,激发学生画的兴趣,让学生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出树叶的形状,通过让学生一笔描出平面图形的边线,初步、直观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通过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课桌的一周等来认知周长,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又通过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腰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体会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以上活动,我发现学生对周长的感知比较深刻,所以好多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周长。这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进入积极的观察、思考活动中。

在探索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时,由于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比较到位,因而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学生对各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迎刃而解。我将主要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求得各种典型图形的周长,尤其是探究怎样求得圆的周长花时较多,引导学生得出绳绕法、滚动法等,为将来学习圆的周长打下基础。

我深刻感受到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周长,经历一种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对原来所认识的周长达到真正的数学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才能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中学生体验的价值。

六年级语文下册《能说会写:我喜欢的体育明星》教案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能说会写:我喜欢的体育明星》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内容为“我喜欢的体育明星”,教材由文字和插图两个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先阐述了体育和体育精神的作用,然后说明优秀的运动员是体育和体育精神的化身,用辉煌的业绩诠释体育和体育精神,由此引出此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搜集一位你喜欢的体育明星的资料,把他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后提出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插图是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情境图。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谈话为先导,以课件出示图片的形式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以组内交流和班级分享为互动平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感受体育明星的高尚精神,并受到启迪和影响。

教学目标

1.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位体育明星的资料,能清楚、有条理地介绍发生在这位体育明星身上的事。

2.能讲清自己喜欢这位体育明星的原因,并能说出他的事迹给自己怎样的启迪与教育。

3.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感受和学习其他体育明星身上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按照本次口语交际要求,讲清楚喜欢体育明星的原因、受到的启迪与教育。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体育明星的事迹、图片等资料。

2.教师准备图片、视频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体育运动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促进世界各族人民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体坛要定期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世锦赛等。我们通过上网、看电视收看体育比赛,认识了一些中外体育明星。今天,有几位体育明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参加的比赛项目吗?

2.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看老师播放的课件,看看有哪些体育明星,你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和参加的比赛项目吗?(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说出自己认识的体育明星、参加的比赛项目及取得的成绩。

3.揭示话题。

同学们认识的体育明星可真不少!这里面有你喜欢的体育明星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板书课题: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二、明确要求

1.默读提示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14页的内容,看看提示中对这次口语交际有什么要求。

2.师生讨论,明确要求:

(1)讲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的故事。

(2)讲喜欢这位体育明星的原因。

(3)讲这位体育明星的事迹给自己的启迪与教育。

(板书:故事喜欢原因启迪和教育)

三、分组交流

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要求大家搜集你喜欢的体育明星的资料,把他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现在,请4人为一组,把自己找到的体育明星的图片、资料和要介绍的内容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谈谈感受。组内交流的要求:

1.每个小组的组长要安排好发言顺序,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2.如果有两人说的是同一位体育明星,可以把内容进行融合,为在全班交流做准备。

3.在交流时,可以适时地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图片等,增强表达效果。

4.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分享

1.老师指名让各组代表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发言,每人的发言控制在3分钟以内。

老师与其他同学根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进行评价。

(学生在说从明星故事中受到的启迪和教育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定位和尺度,不当的地方,及时指出。)

2.评出两名优胜者。

3.由其中一名同学再做一次完整介绍。

预设:我喜欢的体育明星。(供参考)

A蔽易钕不兜奶逵明星是刘翔。

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飞人”刘翔,因为刘翔

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为中国人争了光,为亚洲人争了光,为黄种人争了光。

在刘翔小的时候,他接受跳高训练。进入体校后,教练在进行骨骼测试后,发现他成年后的身高无法保证他成为世界级的跳高运动员,而且他的小腿部肌肉结构十分特殊,韧带非常好,有无可限量的潜力和身体素质,不同于一般的亚洲男孩,这在体校男生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因次,在教练的建议下,1998年,刘翔开始转向跨栏训练。

2002年,刘翔打破了尘封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3年,他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一枚铜牌,就此进入世界顶尖级跨栏运动员的行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以近3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并且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记录。他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2006年7月12日,在洛桑田径黄金联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记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版田径世锦赛上,以12秒95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集世界纪录、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2009年9月20日,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刘翔以13秒15的成绩获得110米栏亚军,这是他伤愈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参加比赛。2009年10月25日,在第11届全国运动会1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3秒34的成绩夺得了他伤愈后的首个正式比赛的冠军,并实现了全运会三连冠。

刘翔能在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上,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就是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结果,特别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后,能不受舆论所左右,安心疗伤,伤愈复出又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后,我无论做什么,都要以“飞人”刘翔为榜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持之以恒。

B蔽易钕不兜奶逵明星是“体操王子”——李宁

李宁1971年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操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1981年在全国体操分区赛上(昆明赛区)获个人全能、鞍马、吊环、双杠、单杠5项冠军;1981年,在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自由体操、鞍马、吊环冠军,团体第3名,全能第5名;1981年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获团体第3名;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锦标赛上,在男子全部7个个人项目中,获全能、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6项冠军,余下的双杠项目也获得了第3名。因此,成为世界体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好成绩的运动员。由于这个成绩只有获得全部7项个人金牌或包括全能在内的6项个人金牌再加个人单项的银牌两种情况才能打破这个记录,故李宁当年这个成绩不但空前,几乎也是绝后了,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从此被誉为“体操王子”。

李宁独创的4个体操动作分别被国际体联命名为“吊环李宁摆上”“吊环李宁正吊”“鞍马李宁交叉”和“双杠李宁大回环”。

李宁在17年的运动生涯里,共获得14个世界冠军,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的金牌106枚。

李宁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退役,进入了商界,以其姓名命名的“李宁牌”运动服装及健力宝饮料多次赞助各种体育运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天才”“神童”“体操界的巨人”“中国王牌”“体操王子”等美誉,是体操界少有的获得此类荣誉的运动员。

我们应该学习李宁对技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迁移

体育明星身上都有着坚持不懈、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等精神。很多人身上也都有这种精神,下面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吧。

学生可以尽情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明星身上的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说,而不能只把得到的启示、教育落在口头上。

六、拓展延伸

整理搜集的有关体育明星的资料、图片,办一期手抄报。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海捞针九洲四海宦海浮沉山珍海胥山珍海味江翻海倒海沸山裂江翻海沸九州四海枕山负海四海飘零枕山襟海血海深仇山南海北山行海宿转海回天擎天架海寿山福海海涯天角志在四海苦海茫茫地负海涵倒海翻江东海扬尘金翅擘海排山倒海福如东海韩海苏潮情深似海侯门似海移山竭海尸山血海栈山航海山珍海错河涸海干盟山誓海海水难量海立云垂航海梯山海屋筹添倒山倾海鲁连蹈海闷海愁山河清海竭海啸山崩芒芒苦海四海升平后海先河潘江陆海海枯石烂飘洋过海持蠡测海刀山火海放龙入海才大如海先河后海茫茫苦海学海无涯石烂海枯东海鲸波苏海韩潮河溓海夷海盟山呪铸山煮海扬名四海时清海宴海枯见底江翻海扰火山汤海汪洋大海四海鼎沸气吞湖海河清海宴涉海登山荡海拔山移山拔海海誓山盟连山排海宽洪海量天南海北生死苦海沧海横流跨山压海海北天南眼空四海蜃楼海市海怀霞想海内无双桑田碧海海水桑田海不扬波醋海翻波四海为家东海逝波五洲四海韩潮苏海搅海翻江名扬四海海水群飞山容海纳五湖四海沧海一鳞众川赴海恩深似海文江学海宦海风波云愁海思愁山闷海海晏河清回山倒海沧海遗珠放鱼入海天涯海角入海算沙堆山积海海角天隅漫天过海河奔海聚拔山超海海沸河翻四海波静四海他人法海无边石沉大海海约山盟侯门如海珠沉沧海陆海潘江道山学海人山人海碧海青天海涸石烂覆海移山火海刀山河门海口群鸿戏海云悲海思河目海口众流归海四海九州四海一家东洋大海移山跨海苦海无边河落海干逾山越海海沸山崩天空海阔曾经沧海

勇敢的少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斯的勇敢。

2.将母亲阻拦汉斯出海的过程改写成对话,并演一演。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斯的勇敢。

教学难点:

将母亲阻拦汉斯出海的过程改写成对话,并演一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援救遇险的船只,第一次救援顺利地完成了,可是还有一个人正等待第二次救援。这时,人们的心情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又陷入不安之中,才落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救援队长开始组织另一支自愿救援队。这支队伍与上一支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一)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一条渔船在巨浪中颠簸,船舱已经进水了。船员的生命危在旦夕。

1.问: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你听出了什么?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

情况危急和环境危险,侧面表现了汉斯的勇敢。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危险性和危机感。

2.师:海难发生后,村民们迅速赶去救援。一个小时后,救援船顺利返回。由于船太小,还剩下一个人留在那等待人们的第二次救援,可救援人员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这时,一个勇敢的少年出现了。(课前板题)让我们喊出他的名字。(汉斯)他是怎么做的?

(二)十六岁的汉斯自告奋勇报了名。

1.课件出示:汉斯报了名。

十六岁的汉斯自告奋勇报了名。

比较两句的区别,理解十六岁(未成年少年),自告奋勇(主动要求),突出汉斯的勇敢。

2.一个在海边成长的孩子,知不知道海浪足以吞噬生命?一个体验过海难痛苦的人,明不明白忧心忡忡的背后是生死未卜的命运?可是,在这紧急关头,十六岁的汉斯自告奋勇报了名。

3.出示说话练习:十六岁的汉斯自告奋勇报了名,_____地说:_____。

4.母亲听到儿子自告奋勇报了名,她是怎么做的?

(三)他的母亲却抓着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汉斯,你不要去求求你,千万不要去!

1.课件出示句子,自由读。

2.指名读,问:听他读,你听出了什么?(适当让学生说)

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3.小结:母亲极力劝阻,你认为对吗?

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谁愿意自己的亲人去冒险呢?

4.师引读。

看到狂风怒吼的海面,母亲抓着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课件出示)汉斯,你不要去。求求你,千万不要去!

想起十年前,汉斯的爸爸、自己的丈夫在海难中不幸丧生,母亲抓着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

想起半年前,汉斯的哥哥、自己的大儿子出海至今杳无音讯,母亲抓着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

得知唯一的依靠小汉斯将要去冒险时,母亲抓着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

5.望着母亲憔悴的面容,听着母亲苦苦的哀求,汉斯真的一点都不为所动吗?不!汉斯心头一酸,泪水在眼中只打转。但他强忍着泪水,坚定地说:(课件出示)

(四)妈妈,我必须去。您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样呢?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义务。只要有人需要援助,我们就得竭尽全力帮助他。

1.齐读。

2.汉斯说了几句话?请自由读读这四句话,把你感受最深的那句反复读。

问: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细细地品读汉斯说的四句话。(学生发言)板书:品到心里读出感受。

第一句,必须表示坚决去救援的决心。(师板书:汉斯我必须去)

第二句,假设大家都不去的情况。(试想:假设大家都不去,情况会怎样?

第三句,去援助别人是义务。义务:道德上应尽的责任。

问:他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这难道真是他的义务?这并非他的义务,他却当作了自己的义务。)

(在汉斯心里,义务是什么?课件出示:只要________,就得________。

第四句,只要有人需要援助,我们就得尽全力帮助他。

4.师:危机四伏的海面,没有让汉斯退却,母亲憔悴的面容,苦苦的哀求,没能让汉斯迟疑,他还是走了!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出海救人?

小结读题:真不愧是----勇敢的少年!

三、课堂练习

将母亲阻拦汉斯出海的过程改写成对话。

四、本课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对勇敢有哪些更深的认识呢?让我们向文中勇敢的人们学习,尤其向年仅十六岁的汉斯学习,记住他说的话。

五、课下作业

1.抄写文中的生字及成语。

2.课外阅读勇敢者的故事,在班里开展我心目中的勇者故事会。

板书设计:

勇敢的少年

只要有人需要援助

就得竭尽全力帮助

这是我的义务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根据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紧扣好奇心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中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研读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受拉曼的心路,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3、帮助学生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疚、液3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教学重点: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

教学难点: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人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启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

1、海水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板书课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2、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原因,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海水是蓝色的这一常识性的问题导出课题,引出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并介绍拉曼的资料,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如,讳(hu)疚(ji)等。

3、指名轮流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先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再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最后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在学生充分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的条理性。】

三、默读课文,感受男孩的好奇心

1、指名朗读18自然段,思考:从男孩与母亲的谈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1)抓住男孩的问题,感受他总能从已经知道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2)这对母子的对话引起拉曼的兴趣,他给孩子做出解释: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2、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说说男孩留给自己的印象。

3、男孩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考,唤醒他的好奇心,使他对自己向孩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并着手进行科学探索,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这一发现被英国皇家学会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卓越的发现之一。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好奇心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一颗好奇心,让好奇心成为我们求知的不竭动力。

【由男孩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感受男孩的好奇心,这为学生步步深入学习全文奠定基础。】

四、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惰、疚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学生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和拉曼的好奇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拉曼受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男孩的触动,唤醒了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由此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二、研读课文,感悟好奇心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预设:(1)探究男孩的问号,了解拉曼的心路。

导言:男孩的问号与拉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什么关系?

指读课文911自然段,理解句子: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学生读句,师:拉曼回答了男孩的问题为什么会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

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拉曼愧疚是因为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这一解释是英国大科学家瑞利提出的,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也包括拉曼都认可这一解释。拉曼为自己没有像男孩儿那样提出为什么而感到愧疚。

男孩儿那些源源不断的问号使拉曼敏感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丧失了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因此他的心不禁一震。这一震使他警醒,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C、小结:正是由于他从男孩的问号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才使他在科学研究中有新的作为,从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好奇心使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好奇心对拉曼的作用。对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拉曼的心路以及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2)研读拉曼效应,体会拉曼的科学研究精神。

A、读12自然段,说说拉曼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经过和结果。

首先,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接着,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

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B、拉曼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最关键的是什么?

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是: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自觉性和探索精神。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会带来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的可怕后果。

教师简介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两位科学家因失去好奇心而错失良机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对比,领悟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研读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时,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之后,举例说明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读一读课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

板书设计: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男孩的问号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知中追求未知

好奇心

教学后记: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精品】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精品】”,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根据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紧扣好奇心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中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研读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受拉曼的心路,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3、帮助学生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疚、液3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教学重点:

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

教学难点:

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人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启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

1、海水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板书课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2、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原因,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海水是蓝色的这一常识性的问题导出课题,引出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并介绍拉曼的资料,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如,讳(hu)疚(ji)等。

3、指名轮流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先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再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最后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在学生充分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的条理性。】

三、默读课文,感受男孩的好奇心

1、指名朗读18自然段,思考:从男孩与母亲的谈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1)抓住男孩的问题,感受他总能从已经知道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2)这对母子的对话引起拉曼的兴趣,他给孩子做出解释: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2、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说说男孩留给自己的印象。

3、男孩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考,唤醒他的好奇心,使他对自己向孩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并着手进行科学探索,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这一发现被英国皇家学会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卓越的发现之一。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好奇心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一颗好奇心,让好奇心成为我们求知的不竭动力。

【由男孩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感受男孩的好奇心,这为学生步步深入学习全文奠定基础。】

四、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惰、疚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学生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和拉曼的好奇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拉曼受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男孩的触动,唤醒了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由此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二、研读课文,感悟好奇心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预设:(1)探究男孩的问号,了解拉曼的心路。

导言:男孩的问号与拉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什么关系?

指读课文911自然段,理解句子: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学生读句,师:拉曼回答了男孩的问题为什么会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

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拉曼愧疚是因为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这一解释是英国大科学家瑞利提出的,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也包括拉曼都认可这一解释。拉曼为自己没有像男孩儿那样提出为什么而感到愧疚。

男孩儿那些源源不断的问号使拉曼敏感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丧失了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因此他的心不禁一震。这一震使他警醒,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C、小结:正是由于他从男孩的问号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才使他在科学研究中有新的作为,从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好奇心使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好奇心对拉曼的作用。对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拉曼的心路以及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2)研读拉曼效应,体会拉曼的科学研究精神。

A、读12自然段,说说拉曼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经过和结果。

首先,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接着,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

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B、拉曼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最关键的是什么?

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是: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自觉性和探索精神。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会带来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的可怕后果。

教师简介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两位科学家因失去好奇心而错失良机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对比,领悟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研读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时,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之后,举例说明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读一读课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

板书设计: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男孩的问号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知中追求未知

好奇心

本文【《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1】所属专题栏目是【】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本文【《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1】所属专题栏目是【】”,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就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基于以上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我打算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渎课文,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互助学习,能自己解决的小组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但确实有价值的问题再提出全班讨论上课时一切都按照设计的程序进行,半节可的自学时间过去后,我让孩子们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主要分为两大块1、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2、说说本组已经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表面上看,孩子们似乎把课文的内容读懂了,但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他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正当我苦于无处着手时,突然张文冷不丁冒了一句老师,我最怕医生了,总是打针。我灵机一动,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第一个青年是如何在异地他乡为治病救人的。可以说也可以合作表演,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最大程度的走进了第一个青年的身边,感受到了他的幸福,理解了幸福的不同含义。既然是教后反思,我在写下以上的文字之后,不免感到一丝遗憾。对幸福的理解,一开始孩子只是停留在理解的表层,经过后来的走近主人公也增加了感性的体验,应该说是有收获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忽略了对这一感受的再延伸,如果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自己身边是否也有像这三个青年一样的人,进而再想想自己是否也从生活中感受过收获知识、帮助他人、尊敬长辈这一切所带来的幸福。

优质课《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4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印度科学家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教学难点:

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予人们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及拉曼的介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4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4.学习第一部分。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拉曼简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苹果熟了会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而牛顿小时候却想为什么它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长天后,他发现了地球引力水壶里的水开了,壶盖会不停地跳起来,这引起了瓦特的注意,他长大后发明了蒸汽机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从而不断有了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有了科技的进步,有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的故事。

2.简介人物。

拉曼(18881970)。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曼是印度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亚洲科学家。拉曼还是一位教育家,他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将其中很多优秀人才输送到印度的许多重要岗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词语,自学生字。

2.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找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4.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⑴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字音:讳、疚

字形:惰、疚

⑵理解词语

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来。

饶有兴味:饶:丰富,多。非常有兴趣。

愧疚:因自己错误而自责,惭愧不安。

颇有作为:颇:很;作为:作出成绩。指作出很多成绩。

闭目塞听: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夸张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脱离实际。

散射:光线通过有尘埃的空气等介质时,部分光线向多方面改变方向。

殊荣:特殊的荣誉。

5.弄清故事的六要素

⑴时间:1921年。

⑵地点:取道地中海的一艘轮船上。

⑶人物:拉曼与一对印度母子。

⑷起因:男孩提出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一问题,使拉曼对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原来的解释产生疑惑,而男孩强烈的好奇心给了他启发与警醒。

⑸经过:拉曼回国后,针对男孩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发现了光散射效应,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⑹结果:即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要对已知心存好奇,善于从已知的未知中获得新的发现。

6.根据故事的六要素,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7.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儿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儿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第l4自然段)写男孩儿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末知之中。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l8自然段,说说地中海得名的原因?

2.饶有兴味是什么意思?

3.拉曼认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深人理解。

四、课堂小结

从男孩儿与妈妈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知道这个大海叫地中海后,还要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进而还想知道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他总能从已经知道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对母子的对话引起发拉曼的兴趣,并给孩子做出解释。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质疑。

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为什么说是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⑴自读第9自然段,了解瑞利的观点。

⑵拉曼是怎样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①男孩儿的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考,他对自己向孩了的解释产生了怀疑(第10、11自然段)。

理解句子: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理解句子: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②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第12自然段)。这一段是分三层来叙述的。

第一层:写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第二层: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

第三层: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③教师小结: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儿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殊荣充分表明了拉曼这一研究成果的分量(第13自然段)。

⑶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最关建的是什么?(品读第三部分)

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末知之中(第l4自然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二、总结全文

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了的故事实际上是男孩儿的问题唤起了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拉曼追求未知从而获得新的已知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自觉性与探索精神。

三、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科学家拉曼的更多情况吗?(由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些课前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四、作业设计

1.采集词语句子。

2.完成自测练习。

27 勇敢的少年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7 勇敢的少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27勇敢的少年
教学目标
1.采取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8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难”),练习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汉斯在海难中所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和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汉斯坚强、勇敢、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海难的资料。教师准备朗读磁带、词卡、录音机和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大海的特性,积累有关大海的词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海。
2.教师谈话:大海既有令人喜欢的一面,又有令人害怕的时候。当大海发怒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勇敢的少年》给了我们回答。
3.揭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合作识字,指导写字。
1.教师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标好自然段,遇到不懂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或自己动手查工具书解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合作识字。
3.“会认字”学习过关,注意多音字“难”的其他读音。
漆黑船舱划艇悬队伍哀求眺望海难
(1)开小火车逐个检查认读,给多音字组词。
(2)齐读生词。
(3)集体记忆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的生字。
(4)从课文中找到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3.“会写字”学习过关。
指导写字:
渔、顺、伍、划、拥、必、忍、翘
(1)观察8个会写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你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哪个字的哪个笔画?
(2)学生写字练习。
(3)四人组内互相评价写字情况;教师抽查一组,并作简评。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提出问题。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顺、流利。
2.同桌分段接读课文,互检读书效果。
3.指名接读课文,众生评价。
4.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标在课文相应的文段旁边。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的“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阅读与海难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游戏巩固认读下列词语。
漆黑海难狂风怒吼乌云翻滚危在旦夕
义务援救竭尽全力自告奋勇精疲力竭
2.用上以上的部分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领悟。
1.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用下画线画出最能体现汉斯勇敢的句段,还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将你画记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同桌听。
2.学生汇报,理解课文内容。
指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感悟,并随机指导朗读。
从当时的恶劣的环境感悟:
(1)说一说,这一段为什么能体现汉斯的勇敢?
(2)找一找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当时环境的恶劣。(师相机板书: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危在旦夕)
(3)交流与海难有关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海难的感性认识。
(4)听录音(教师准备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录音片段),边听边想象:海难的惊心动魄及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再交流听后的感受。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从对话中感悟:
(1)学生汇报后,提问:妈妈的阻拦有道理吗?为什么?(师相机板书:唯一的依靠,16岁)
(2)情况这么危险,妈妈一再阻拦,为什么汉斯还要去救人?请用汉斯的话回答。(相机体会“义务、竭尽全力”的含义)
(3)讨论:妈妈一再恳求汉斯不要去,汉斯仍义无返顾地去了,这难道也说明他勇敢?(引导学生感悟汉斯的行为不是莽撞冲动,而是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环境中,汉斯为了拯救他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宁愿舍去亲人。他承担了自己的义务。这就是勇敢精神的体现。)
(4)同桌练读汉斯母子俩的对话。
(5)指名分角色读,读后评议。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并引读完全文。
三、总结拓展。
学完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含汇报批注)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汉斯所说的那一段话。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自告奋勇
竭尽全力
义务
勇敢的少年
(汉斯)
乌云翻滚唯一依靠
狂风怒吼母亲阻拦
危在旦夕十六岁

《能说会写2——什么是勇敢》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幸福是什么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