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8

高中物理速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2

八年级物理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8。

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课题:匀速直线运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设计

思路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探索发现,感悟探究实验的方法,从而建构匀速直线运动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知识

技能

通过对“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研究,了解最简单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过程

方法

在活动中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与同学合作,交流完成研究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用图像来描述物体的简单运动,体会到用图像来研究问题的方便。

重点

难点

重点

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2.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

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及课件、实物投影。一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秒表。

教学过程提要

教学环节

个人复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

1.播放课件flash动画:龟兔赛跑。

2.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

提出问题: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一些?

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要研究本节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猜想:兔子快(乌龟快)

二、

讲授

新课

(新知

探究)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是按照物体运动的路线来区分的。1.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2.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属于直线运动?哪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直线运动。

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生活实践在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后举例:

直线:百米赛跑,汽车火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等。

曲线:打乒乓球,过山车,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

1.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探究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演示)

(1)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2)把数据填入书P113表格中。

(3)总结运动规律,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近似是匀速直线运动?

3.运动速度:v=

说明: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速度大小与路程多少和时间长短无关。

学生讨论:

1、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写出你们设计方案。

2、分析表格并分组讨论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学生回答问题(结合结合书本P118图5-27、图5-28

三、

拓展

延伸

1.P118记录了刘翔通过不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2.观察书上P118图5-30苹果下落的运动情况。

总结:引入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平均速度的概念

v=

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

(1)乌龟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呢?

哪个速度更快一些?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

四、

课堂

小结

下面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我们这堂课的所学的知识。

五、

布置

作业

板书

设计

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定义:我们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3.平均速度=路程/时间

延伸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


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速度的测量
【学习器材】
秒表、刻度尺、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红线)、清水、红墨水、坐标纸、铅笔和Flash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习内容】
问题一:什么是勻速直线运动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观察实验
2、实验探究: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活动:在一根内径约为1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留一小气泡,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提问: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

(教师精讲)
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
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滴墨水。
(展示演练)1.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
路程s/cm10203040
时间t/s
2.把表格中的数据在书本坐标轴上画出图像来。
问题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图像,谁能说一下气泡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运动速度近似不变。
(学生自学)(展示演练):1.做匀速直线运动
2.观看一些近似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师精讲):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
2.不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
问题三:怎样来求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计算方法:v=s/t。
问题四: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1、(学生自学)看课件演示: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录像,记录比赛成绩。
2:根据教材给出的数据能否判断刘翔在110m的运动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观看课件:苹果下落的过程
(展示演练):
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五: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怎样来计算它们的速度?

(教师精讲):
1.仍用速度公式v=s/t。,这时算出的速度是平均速度。
2.例题讲解
课件演示动画: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08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展示演练)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通过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运动能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地球的运动B.赛跑中冲刺的运动员
C.刚刚起动的汽车D.正常工作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3、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为9m/s,中途的速度为8m/s,冲刺时速度为10m/s,他的成绩为12.5s,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B.8m/sC.12.5m/sD.11.1m/s
七、(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八年级物理速度17


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课题:速度

课型:新授

教学设计

设计

思路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设计表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实验中的缺点并迅速度地想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标知识

技能①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②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③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

方法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重点

难点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难点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教学环节个人复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提出问题: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小动物的场景。再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让学生比较两种动物的运动快慢,引入课题“速度”

二、

讲授

新课

(新知

探究)

活动5.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学生取出两张16开纸A和B,将A双折一次,将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一猜:哪张纸片下落得较快?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纸片下落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

物体运动快慢如何比较呢?

凭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

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让这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如何来比较他们下落的快慢呢?

这和我们在体育比赛中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呢

请同学举例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吗?

如果回答相同,则提问:“观众也记时间吗?”

如果回答不同,则提问:“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很好,有谁能用简短的语言归纳一下这两种方法呢?

我们将这个过程用物理的语言叙述出来就是:

观众的方法是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谁运动得就快。

裁判的方法是谁在相同的路程中所用的时间短,谁运动得就快。

好,我们用裁判的办法在来比较一下纸片下落的快慢。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步骤的优劣作出评价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纸片下落的快慢,现在我们就引入一个新名词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速度”。大家将书打开到P109,

速度(velocity)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一般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提问单位时间的相关问题: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很多,比如:一年、一月、一星期、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等等,但是在物理学中,单位时间只有一个国际单位,那就是一秒,符号为s(second)

有了速度这个物理量,我们怎么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很好,可是怎么知道速度大还是小呢?这里我们引入速度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应该数学上早就学过这个公式,就是:

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厘米/秒(cm/s)

单位换算:

1km/h=1000m/3600s=1/3.6m/s..

1m/s=(1/1000km)/(1/3600h)=3.6km/h

刚才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计算公式,现在就运用它来做“活动5.6”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用哪些实验仪器?设计表格并算出纸片的下落的速度。

三、

拓展

延伸

教师也可将下一堂课要用到的封闭一小气泡的细长玻璃管作为测速度的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来进行速度的测量,这样学生对下一堂课《匀速直线运动》可有一点了解。但是要求要低,只要求测速度,至于做什么运动不要介绍。

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可以由它的速度表直接读出。见书上P113。

书上例题,讲解解题格式

这是一条知道速度,路程,求时间的题。

书后习题第一条,乘热打铁,当堂纠正他们解题格式和算法的错误。

速度在体育运动中是重要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书P115

了解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大赛夺取金牌的成绩和速度,

四、

课堂

小结

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

作业

完成课堂训练

板书

设计

速度

一、物体的运动有快慢

二、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速度的定义:

1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单位:国际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厘米/秒(cm/s)

3计算公式:

八年级物理公式汇总:匀变速直线运动、串联电路、热学、常用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公式汇总:匀变速直线运动、串联电路、热学、常用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公式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