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空气》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29

九年级《空气》重要知识点归纳。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空气》重要知识点归纳”,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空气》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包括“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三部分内容。
在第一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中,教材安排了三个核心内容。第一,教材首先介绍了200多年前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史实资料,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化学家是怎样研究空气组成的,另一方面为实验2-1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提供了实验2-1教学素材,该实验是本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可以在上一单元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但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设计并完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有一定困难,更不能在教学中对实验装置的探究进行过分拓展和延伸,这样会超出学生的认知基础,给学生学习造成障碍,不利于学生接受、领悟这一内容。第三,在认识空气组成的基础上,给出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这既是初中化学的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也是化学上第二次认识分类的学科方法(第一次是对物质变化的分类),所以教学中也要特别加以重视。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这里只能给出最基本的一些知识,教学时不宜扩展。到学习分子时,再从组成上进一步认识这两个概念。
教材在第二部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中的主要内容是对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成分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认识。由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又学习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在第一单元课题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这一内容时,也对空气的成分有一些认识,因此对于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有太大的困难。
在第三部分“保护空气”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深刻认识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空气污染的途径及其治理办法。
二、重难点突破
(一)“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料
1.突破建议
对于“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料,要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下列问题:拉瓦锡为什么提出这个研究课题?拉瓦锡实验里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玻璃钟罩内的汞面会上升?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本实验给你什么体会和启示?
2.突破样例[1]
【环节一】设计实验,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小实验,体会空气的存在。
【环节二】介绍拉瓦锡实验的缘起。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18世纪,人们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发现空气中存在氮气。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1卢瑟福(1749—1819)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空气中存在氧气,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定量地测定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
《空气》重难点突破《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2普利斯特里和舍勒
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近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恩格斯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摆脱了传统的燃素说的束缚,尊重事实,对实验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揭示了燃烧是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的事实,指出物质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燃素。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3拉瓦锡(1743—1794)
【环节三】对拉瓦锡实验的学习、分析、讨论。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拉瓦锡,你该如何测量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呢?
阅读教材相关段落,并思考如下问题:
(1)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玻璃钟罩内的汞面会上升?
(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本实验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先阅读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环节四】带领学生模仿拉瓦锡实验(略)。
【环节五】继续深入认识空气发现史。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中可能还含有尚未被发现的、比氮气密度大的气体。
《空气》重难点突破
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和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在1892年左右发现空气中存在氩气。之后,又陆续发现了其他稀有气体。
《空气》重难点突破
(二)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突破建议
虽然学生不具备独立完成这一实验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但是仍然建议教学中给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实验技能,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
2.突破样例[2]
【环节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出探究主题。
教师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是谁吹响了哨子?”(如下图所示,将一个大可乐瓶底部剪掉,在瓶口按一个哨子,然后将其垂直向下插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哨子便发出响亮的声音。)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基础上几乎都能回答出是“空气”。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4
教师提出问题“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学生首先回答“氧气”。教师继续提问“空气中除了氧气外还有哪些成分?”学生能够回答出: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晨练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最好不要选择在花草树木多的地方?”有学生知道是因为太阳出来前花草树木多的地方氧气少。
教师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大家都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有时候我们还需要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多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环节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一个“滴管吸水”的小实验(如下图所示),学生通过小实验体会“排出空气后,水进入;排出空气的体积等于进入的水的体积”。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5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小实验的原理思考“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先根据小实验类推出“将空气中的氧气排出去,让水进去,排出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的水的体积”。
教师追问“怎么才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排出去呢?”学生经过交流,发现直接将空气中的氧气排出去不好实现,但是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然后让水进入,这样“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水的体积”了。
学生自然产生了新的困惑“用什么来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信息:
(1)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气体液体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固体
(3)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气体
学生经讨论得出应该选择红磷作为药品,利用反应(2)进行实验,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对体积影响最小。
【环节三】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装置。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实验仪器,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利用所提供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6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7学生组装实验装置
【环节四】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做实验。
《空气》重难点突破
图8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通过多数组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个别小组实验结果与1/5差别较大的原因,并总结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略)。
分析:本节课中,教师首先通过“谁吹响了哨子”的小实验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原认知,即空气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接下来教师又创设“晨练”情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边给学生搭建问题解决的支架,一边引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如通过搭建“滴管实验”的支架,帮助学生解决了“测定原理”的问题,可是同时也引发了学生产生新的问题“用什么物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由此使学生在“创设问题情境,(师或生)提出问题→激活原有知识,主动建构→形成解释,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激活原有知识,主动建构→形成解释,解决问题→……”的模式下进行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构建了本节课核心的知识网络(如下图所示),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在以后学习类似知识时(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均可采用类似的知识体系进行学习。
《空气》重难点突破

在这样的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展开,学习者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步骤,直至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者便可以深刻地理解相应的概念、原理,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延伸阅读

九年级重要化学知识点归纳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重要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九年级重要化学知识点归纳

1、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成功,使人们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原子的图象和动态的化学变化。交叉分子束技术则可以使人们详细的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得失的多少。物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被氧化可能被还原。物质得电子能力弱,失电子能力也不一定强。

3、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但有

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如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Zn粉,得到Fe2+

5、向HNO3中加入Fe粉Cu粉,最先被氧化的是Fe。向氯水中加入FeBr2、、FeI2的混合物,最先被氧化的是I-离子

6、CaOCl2与H2SO4混合,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1mol。

7、盐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亚硫酸具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8、CrO5中Cr显+6价,4个O原子显-1价,1个O原子显-2价。H2O2被KMnO4(H+)氧化生成O2.

9、Ca(ClO)2溶液中通SO2,FeS+HNO3,Na2SO3+HNO3、Fe(OH)2+HNO3、Fe(OH)3+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反之吸热。不是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也不是所有的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能量越低越稳定。物质的键能越大,其本身的能量就越小。燃料充分燃烧一要有适当过量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1、常见的吸热过程有: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碳和水蒸气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熔化、气化、NH4NO3溶于水,HI分解,Na2CO3晶体+NH4NO3。

12、常见的放热过程有:中和反应、燃烧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强酸、强碱溶于水、Na2O2+H2O、Na2O2+CO2。

13、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的反应热叫中和热。测定中和热时,酸碱之一必须要过量,以保证另一方完全反应;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中和生成1molH2O放出57.3KJ热量,弱酸或弱碱中和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若用浓的强酸或浓的强碱中和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14、101KPa,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1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_,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扩大或缩小的同时,△H的数值也要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较△H的大小,须代符号比较。

16、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总的热效应不变。

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的成分》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的成分》知识点归纳粤教版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
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
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
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
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微溶于水,溶解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稀有气体的分子都是由单原子组成的,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随着原子量的增加,熔点和沸点增大。它们在低温时都可以液化。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nsnp(氦为1s),是最稳定的结构,因此,在通常条件下不与其它元素作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形成化合物的惰性元素。
空气中的氧气成分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过高的氧气成分会加快生命体的氧化,如维生素C就是抗氧化用的。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对人体是不是没有作用?不是!少量的二氧化碳可刺激人进行正常呼吸。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