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29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和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则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单元目标:
1、认识22生字,会写、会用3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古诗两首》,会背诵《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及《语文园地六》中要求读读背背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继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学习写一个地方,要求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
6、通过《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一题的练习,使学生懂得有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会有不同的意思,认识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会背诵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丰富语言积累,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抓住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有条理地介绍。
四、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觉得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宏观地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去思考,去把握,才能使各部分有机地融合,让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首先应着眼篇章结构的教学。其次要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还要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21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课前预习:
1、读古诗,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读古诗,想一想,通过古诗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预习作业:
一、选字填空。
孤狐
()单()狸()独一意()行
段断
()落折()一()话一刀两()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二、比一比,再组词。
开()饮()淡()禁()此()
井()饭()谈()楚()些()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三、填空。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代诗人,他被人们称为。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文学家,他有叫。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用了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写出了西湖。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四、同桌交流:预习了课文后,你知道两首古诗讲的是什么呢?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
B、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C、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导诵读。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例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桌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的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2、组内交流,再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3、拓展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时间:三课时
预习作业:
预习提示: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3、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预习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ùráoshānhúduījībǎoguì
()()()()
xíngzhuàngwēiwǔhǎifángqiánshào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一块块
懒洋洋
端端正正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三、仿写句子。
1、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是,是
2、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因为,所以。
3、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有的像,有的像。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四、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鱼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
有的头上长着红缨;有的,激动的时候;有的眼睛的,身上长满了,鼓起气来。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一段共有()句话。第二句话是围绕第一句中的哪个词语写的?用方框把它标出来。
3、第二句话是从、和动态三个方面来写的。
4、海里还会有什么鱼?仿照第二句话的写法写一写。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请把你的学习疑惑以问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相信在课堂中,通过我们大家的智慧,一定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这是
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
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预习检查
1、检查自读情况,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考考你们的生字能否过关。
A、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帮助正音。齐读、开火读。
B、同学们的生字已经过关了,让我们再来进入下一关,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自然段。)
三、教学课文1--3自然段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反馈,板: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西沙群岛这么美,老师先带你们去看看海水吧!(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并出找出你认为最能说明海水美丽的词语。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说明海水美丽的词语。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解释)*随机板书
2、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呢?
生: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
——投影海水色彩图,直观认识海水的不同色彩。
3、海水为什么会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呢?
——投影海水示意图,以图示法解释原因。
4、海水这么美,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欣赏)
齐读配乐。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让我们尽情地潜入海底,欣赏一下海底丰富多彩的世界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里有什么?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投影海底有什么——————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1、指名回答:珊瑚,各种各样,有的像……有的像………(解释;绽开)
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的蠕动……(解释:蠕动,生表演)
大龙虾,披甲,划过来,划过去,威武……(解释:威武,生表演)
2、投影图片
3、海底的世界多么神奇美丽啊?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来。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物产丰富海滩:贝壳海龟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2~7自然段,了解内容。
3、读句子,理解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4、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课后第2题,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挂图2、小黑板(课后第2题)3、布置学生查找图片、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见上节课板书)
二、提出本节课内容、要求:学习后几个自然段,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每段写的什么,理解句意,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三、学生自读3~6自然段
1、自渎自了解;
2、小组交流:说说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
四、讨论回答:西沙群岛怎样丰富?(同时板书)
1、重点指导3、4段(出示挂图,指指海底有些什么)
(1)指4人分句分段朗读评议指导
(2)齐读
(3)出示小黑板句子:(第4段的最后一句)
a、说说对句子的理解(是说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很多);
b、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在文中将“有的……有的……”打点,再读一读、说一说。(形状各异)
2、感情朗读5、6段
(1)指导感情朗读
(2)出示句3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说说句子的意思(西沙群岛的鸟多)
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用鸟蛋多、鸟粪多说明鸟多。)
3、齐读第7段
(1)说主要内容,把与第1段相似的句子找出画“~~~”
(2)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的作用)
4、小结:(见板书)
全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方法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物产丰富。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资料、图片交流
1、方法:课前结合课文查找有关资料、图片;
2、课上鼓励介绍资料、图片;
3、小组交流;
4、学生结合课文质疑,集体讨论解疑。
七、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黑板挂图
总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分述: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非常多)
海滩:贝壳海龟鸟(多)
总述: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初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渎课文说说西沙群岛怎样美丽富饶。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总述——分述——总述)
二、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重点: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
引导朗读第2段的第3句原因。知道因果关系的句子。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请你选择读一读,能读出喜爱的感情吗?
2、重点指导朗读第3段: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惊奇赞美的语气
海参…….语气要低粗、稍慢
大龙虾……要读出威武的语气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自背
2、指名背
3、说说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
4、互背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边读边看偏旁;
2、自记字小组讨论易错字;
3、质疑指导书写难字:
威:“戈”字旁,“女”上一横不能少。
武:最后不能多一撇,不是“戈”字旁。
插:右边的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5、评议表扬书写认真的学生。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学写生字。
预习提示: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3、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选择哪个季节去?
通过预习,你们一定能很好的完成下面的作业。
预习作业:
1、照样子,加偏旁,再组词。
舌()()斤()()
才()()车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树木()的影子()的天空
()的浓雾()的野花()的草地
()地刮着()地走着()地看着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3、填一填。
课文按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春天的画面里,有;夏天的画面里,有;秋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冬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4.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写下来。

第一课时
一、展示交流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重点指导:“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
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齐读1自然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树木——积雪——春水——小鹿
3、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录像
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
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五、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抽出新枝长出嫩叶
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秋落叶飞舞果实累累
冬树上积雪动物过冬
(大花园宝库)

第三课时
一、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兴安岭的季节。
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
三、学生字。
1、给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11个
同偏旁:汇和浸,欣和软,刮和舌(舌做部首和独立成字时写法不同)。
比较生字的比例:如“挡”和“刮”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宽右窄。
“赏”师范写。
四、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4“东方之珠”
教材分析: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成为一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预习:
学习预习提示:
4、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6、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通过预习,你们一定能很快的完成下面的作业。
预习作业:

1.我知道。
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车灯()的商品()的美食
()的池水()的灯光()的焰火
3.把一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a香港是著名的港口。
b香港是旅游胜地。(不但……而且……)
a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愿意来这里做生意。
b香港的市场是个“万国市场”。(……因此……)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4、请把你的学习疑惑以问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相信在课堂中,通过我们大家的智慧,一定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几遍。
2.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香港(gǎng)贸(mào)易琳浪(láng)满目物美价廉(lián)粤(yuè)菜佳肴(yáo)一应(yìng)俱全海豚(tún)清澈(chè)闪耀(yào)霓(ní)红灯璀璨(càn)
应(yīng)该

答应(yìng)
3.理解不懂的词语。
(1)提出不懂的词。
(2)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上网。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
5.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6.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
6.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细读第4自然段。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师生引读。
(3)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
8.细读第5自然段。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我来香港的小导游。
四、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
2、会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3、会照样子写词语
4、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5、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好地将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目标1、5
教学设计: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或最想去哪里旅游呢?(多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那我们就到这几个地方去玩玩吧。
2.按景点数分组,组成“旅游团”,选一个“导游”,其他的“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导游要介绍景点和回答游客的问题。
3.生展示,评出“最佳导游”、“最佳游客”等。
二、习作
1.刚才同学们的介绍真精彩,我们玩得真开心,见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色,那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吗?
2.选出较优秀的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

延伸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课题:石头书(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回答:一般书都是纸做的,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揭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提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②会读生字。交流:1、出示词语: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地壳、好奇、不禁2、指名逐个读,指名理解词语。1、齐读生字词。2、指导书写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勘探:测定矿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足迹:脚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3、齐读生字词。4、重点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5、读通顺课文。1、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块石头。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三、学习第1、2小节1、文章主要写了谁?让学生画出他们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感情变化的词语。2、“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好奇呢?3、指导朗读。4、小结: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连串提出了哪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在朗读中读出这种好奇的心情。在朗读中读出好奇的心情。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石头书(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1、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学生把它们画出来。2、根据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圈画画。提出了四个问题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2、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把向叔叔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画出来。二、细读课文1、书、字、画分别是什么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1、边听边思考回答。

2、书是指那一块的石头。

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书上的画是植物和动物的矿物。

3、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思考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方面理解石头书上的书、字、画。三、练习说话1、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构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2、能不能用“因为------

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3、出示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4、让学生比较一下,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2、同桌互说。3、全班交流,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字”有“画”所以像一本书朗读比较。

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2、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3、读课题,质疑

1、读课题

2、质疑: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

揭题质疑二、指导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除草剂、欺负、喘气、纷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读

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

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

(3)、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读课文

理解字词

2、汇报自读情况

(1)、认读、理解生字词

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

(2)、读课文

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理清脉络。

(3)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

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1、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字形及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钢笔描红

正确书写。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书写生字各两遍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对课文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志趣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

一、复习

1、认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指导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表演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脸色蜡黄”等词语,反复读课文,理解这几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表演(1)、个别读课文

(2)、练习表演“遇险”

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三、指导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2、指导朗读

3、指导理解课文

出示图片,认识“喷雾器”,资料介绍“除草剂”

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指导分角色读、演

三、学习第三部分(脱险)

1、自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读课文

同桌互读,个别读

3、说说各自读懂了什么

4、读、演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四、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课文内容

演一演课文内容五、

布置作业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读懂语言,拓展知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1、激趣:谁知道我国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是谁?他乘坐的是哪一艘航天飞船?2、介绍“神州五号”了解有关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情况。交流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激趣导入二、初读指导1、谈话导入: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发射航天飞机,那么航天飞机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画出有关词句。3、归纳总结: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航天飞机。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有关词句。2、小组交流讨论。3、各组上台交流讨论情况。1、朗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解释。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抖擞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盘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2、指导识记词语并加以解释。3、指导书写。说说自己识记字形字叉的方法。1、描红。抄写生字2个。

正确书写。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

1、认读词语。

2、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

说说航天飞机的特点。二、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节:1、默读第1节2、第二小节: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指导朗读全文。1、默读课文,思考: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1、默读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2、从哪些词语可看出飞机一定要把他弄明白?

3、用“究竟”练习说话。

4、完成填空:

航天飞机翅膀是(),脑袋()机尾()

自由朗读,完成填空:

飞行高度: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从车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

行时: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作用: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默读并理解相关词语

练习朗读,读出语气。

朗读全文,理解词语,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三、指导自人介绍。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可从三方面来介绍同桌练说。个别上台介绍。

介绍航天飞机。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2、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足以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按顺序,写得生动逼真。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练习说话,激发兴趣。1、要求:夸一夸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

2、出示说话句式:我的------

真棒,因为它--------。

3、小结过渡:老师真想不到同学们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广,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这样吧,我们来把它写成文章再比一比。怎么写呢?

1、自由练习。2、集体交流。3、产生写的兴趣,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写。练习说话,激发兴趣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导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

2、请学生继续读文,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例文的写法:例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介绍铅笔刨刀,抓住质地、形状、颜色、用途写。

写得很有条理。

4、出示图画:指导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顺序,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铅笔刨刀。

5、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1、轻读例文,想想:作者描写了铅笔刨刀的哪些方面?

2、读后交流:质地、形状、颜色、用途。

3、读后感到很亲切,因为文章中的我就是铅笔刨刀。

4、按顺序观察。

5、口头交流自己观察的方法。

小结例文的写法,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三、运用写法,集体口述1、出示轿车文具盒。2、提问:你想先介绍文具盒的哪些方面?3、指导描述内部特征及用途。1、观察轿车。2、练习口头表述并交流。3、个别口述。练习口头表述轿车文具盒的内部特征及用途。四、个人说写,运用写法。1、提出话题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用第一人称介绍。介绍时注意要有条理。2、个别说。1、各自按顺序,抓特点练说。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有条理地介绍一种文具。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好有关多音字,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读准多音字。

重点与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会字词句。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多音字在句子中的读音规律。

3、巡视、纠正。

4、分组读句子。

5、让学生练习读“称”和“兴”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2、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得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的意思。

3、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读好多音字的。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读准字音,并能组词。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提出明确的要求。

3、巡视,个别辅导。

1、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描红,仿影。正确书写三、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八条成语。

3、小结:八个成语都带有“风、雨”其中有些是描写天气的,但有些我们主要理解它的引申意。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给予适时讲解。

4、指导理解意思。

“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暴风骤雨”主要写天气。

5、出示《竹石》

6、质疑1、自由读,想想学会了哪个成语?

2、个别读,领读。

交流:

3、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自由读,提出不懂的词。

会读会背并理解成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重点与难点:有次序地讲清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好毛笔字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2、指导:折有“横折”和“竖折”。

3、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4、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5、练习描红。

1、练习书写横折。

2、写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练习书写竖折。

4、定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练习描红。

二、介绍小制作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提供一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先--------然后---------

接着------最后--------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练说。

-

4、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制作展示:

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

3、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4、听老师总结。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实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70字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用]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70字》,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一)

课题名称

16.金色的草地

课时2

课标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背景分析

本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为描写对象,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难点: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所需条件

学生:课前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时间:

早上——中午——傍晚

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

花的形状:合拢——张开——合拢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3.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

二、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小组内相互认读生字,难记的生字反复认读,想办法认读。

3.开火车读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如“蒲、盛”等。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检查课文朗读。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评价标准:朗读正确

朗读流利

三、学习任务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一:

四人一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通过具体的描写想象文章内容是什么样的图景?试着给自然段起个小标题。

学生汇报,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金色草地图。

第二段:兄弟草地玩耍图。

第三段:草地的变化图。

第四段:我们喜欢蒲公英。

2.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连接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3.自由朗读课文,同桌间讨论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课堂小结

1.交流收集的蒲公英的图片和资料。

2.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了解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金色的草地》,齐读。

2.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二、学习任务三:研读课文,体会变化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找出有关的句子

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看满地盛开的蒲公英花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2.同桌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2)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3)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

散去的情景。)

3.出示自学指导三: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草地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在文中画出来;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请用“

”画出来。

评价标准:找出草地发生的变化

找出变化的原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画相关句子。

(2)出示填空题,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说说草地的变化:

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的草地变成金色;傍晚的草地又变绿了。

小结:草地的变化主要是颜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同的。

(4)交流变化的原因:

①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②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③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小结:

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合拢了;

中午的草地变成金色的了,因为蒲公英的花朵张开了;

傍晚的草地又变绿了,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5)齐读本段。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

一种花?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

四.学习任务四:拓展延伸,观察实践

1.播放有独特之处的动植物的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事物的变化特点。

2.学生仔细观察视频播放的动植物,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特点。

3.出示观察记录单,学生交流观察所得。

4.交流课前准备的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

5.教师小结: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再平常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

五、点评反馈、交流修正

选择好的观察记录单与大家共享,并且对记录好的学生口头表扬,给以鼓励。

当堂检测

将所观察到的某一种植物、动物或生活中的某处场景,试着写下来自己的观察所得。

作业内容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写在摘抄本上。

2.用你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写写你的新发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二】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学习新知:

1、出示独立学习任务单:

请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钟的哪一根指针叫做秒针吗?你知道它是怎样计时的呢?

(1)通过观察,我知道秒针是钟上的那一根。

(2)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从12走到1就是走了秒,从2走到4走了秒。

(3)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钟。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同时板书: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钟有多长。

(1)拍手练习:跟着钟表的“嘀嗒”声,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事呢?先试一试,再告诉同桌。

3、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4、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钟里做几道口算题呢?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

3、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

1分钟写()个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绕操场跑1圈,*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

引导学生发现“1000千克的机器,已经是1吨了,和它同车的机器质量不能超过1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课本第34页第5题。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学生总结,进一步回顾和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欺凌,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欺凌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三)

《望天门山》是义务教育课标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古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学习这首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古诗的语言非常简练形象,更重要的是它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而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很难进入文本所描写的境界中去,而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感受,更有利于学生进入情景,深刻地领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秀丽。

一、交流资料,感受意境。

1、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李白及天门山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出示课件:天门山两山对峙,长江汹涌奔腾,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小帆船由远而近顺流而下。)

(师生共同欣赏。)

3、师: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地交流。)

[评: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美景,能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感受,使学生一开课,就能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景中,从而初步感受意境。]

二、自主合作,体验意境。

1、师:请同学们读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看诗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这一壮观景象的。读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学生大声诵读,在小组内热烈地交流。)

2、全班交流。

3、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出理解上的难点,即对“至此回”与“相对出”的理解。(师相机板书:“至些回”?“相对出”?)

4、合作探究不懂的词语。

(1)理解“至此回”。

(师再次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看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碧水东流——至此回”,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

①再次启发学生说自己又读懂了什么。(主要是解决了哪个“?”)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汹涌的长江水好像是从中间推开了天门山,碧绿的江水一路奔流向前,至此撞击到岩石上,激起回旋,更显得汹涌澎湃。大家能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壮观的景象吗?

(学生自由诵读,然后出示配乐动画,指名配音朗读。)

[评: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整理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这些词语如何理解?播放课件再现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是最好的办法。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与课件的形象直观感受下,理解到了诗意,突破了难点,再加之教师播放配乐动画,学生在这种美的情景的熏陶下,大声地配音朗读,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了古诗的意境。]

(2)理解“相对出”。

①师:记得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也有两句诗写得很有气势,是哪两句呢?

(生齐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师:很对!作者所望见的两处景象都是惊心动魄,极其壮观。不过,《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的“望”却又有些不同,大家知道不同在哪儿吗?

③师再次出示课件,(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想一想,作者分别站在什么地方望的?

(引导学生比较:《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站在瀑布前面,远远地望,《望天门山》是他乘着小船,从远处驶过来时望见的。而从远处看天门山和在近处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远处看山很模糊,到近处就变大变清楚了。而“两岸青山相对出”写的就是作者的这种感受。)

④再次请学生说出这句诗所描写的意境。

⑤再次地播放配乐动画,让学生大声地诵读这两句诗。

三、创设情景,想象意境。

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画画,说说,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师配乐诵读诗句,生想象)

2、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意境。

3、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点拨:眼前这番壮丽而又秀美的景象,怎能不让人诗兴大发呢?让我们也像诗人一样,来吟一吟这首诗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激情诵读)

[评:古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语言的简练形象,更重要的是它优美的意境,深挚的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又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领会意境与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合作朗读,升华情感。

1、师:浩浩的长江水啊,咆哮着奔腾向前,像一头猛兽一样撞开了天门山,汹涌澎湃的江水撞击在岩石上,形成了巨大的回旋。(男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师:一只轻快的小帆船从远处的红日之下顺流而来,它越驶越近,巨人一样挺立的天门山也越来越清晰地扑进我的眼帘。(女生齐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师:眼前壮丽的山河不禁激发了诗人报效祖国、建攻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满怀希望,满怀激情地吟诵着:(指名读诗)

4、师:想象一下,此时的你也和诗人一起站在顺流而下的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不让你激动,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诵着——(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案例评析:

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因此,古诗“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生的味口。所以此案例设计中,教师摒弃了以往单纯地理解诗句意思的教学,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感受意境。尤其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给学生营造了一片诗意的天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助具体的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古诗的内容形成整体感受,并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来突破难点,感受、体验并想象意境,从而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5、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五)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

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

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流勃生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重点难点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

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具准备

课文CD,几幅风景名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分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分析

24*说话算数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了圆圆收到表哥林林捎来的龙眼,想起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后来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山里红送给表哥,兑现自己诺言的事,表现了两位小朋友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故事生动有趣,充满了儿童的纯真感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注意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学过程宜粗不宜细。给足时间,自主读悟。抓住重点,读读议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读能力的生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圆圆和小表哥林林都是说话算数的孩子,懂得从小要养成说话算数、守信用的良好品质。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舅、剥、尝、泛、酸、营、寄、羞、存。要求掌握的词语有:不安、鲜嫩、忸怩、诚心诚意、一本正经。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养成说话算数、守信用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运用“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有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展示课件第三屏)
(一)1、同学们吃过什么水果?学生说自己吃过的水果。龙眼和山里红也是两种水果,谁能介绍一下这两种水果的样子。2、这两种水果之间还发生了一段令人深思的小故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板书课题:说话算数,齐读课题。
(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希望大家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一)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二)通过预习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三)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四)出示生字词(展示课件第四至五屏),检查掌握生字词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正音,引导字形辨析、识记,加以巩固。]
(五)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一)以指导默读为重点。
1.让学生回顾一下第四单元“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第五单元“一边读,一边想”和本单元“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读书方法,然后运用这些方法去默读课文,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展示课件第六屏)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展示课件第七屏)
[(1)开始圆圆为什么说“我说话不算数”?画出当时表现的句子
(2)后来她为什么说“我说话也是要算数的”?你觉得圆圆是个怎样的孩子?
(3)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围绕思考题,组织讨论交流。讨论中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三)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启发引导。
[(四)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抓住“笑成了一朵花”“忸怩不安”“惊喜”等词语,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
四、深入分析,理解感悟(展示课件第八屏)
(一)圆圆是本课所写的主要人物,找出课文中描写圆圆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
[如,当圆圆看到舅舅捎来的龙眼时,圆圆的神态是“小脸笑成了一朵花”,动作是“猛地扑到舅舅怀里”,语言是“我做梦都想吃龙眼呢”;当圆圆知道了龙眼是表哥林林让捎来的时候,神态是“脸色微微泛红”“有点忸怩不安”,动作是“突然停下手不吃了”,语言是“妈妈,我不好,我说话不算数”;当圆圆想到去年和表哥的约定时,神态是“脸羞得通红,真的像山里红一样红了”,动作是跑到房间,拿出存钱罐,倒出硬币,语言是“妈妈??我说话也要算数的”。]
思考:这些描写反映了圆圆怎样的心理历程和情感变化?
(二)在课文的插叙部分,也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如用小手指拉钩这种小朋友间表示守诺的方式,去体会感悟圆圆和表哥间友谊的纯真与诚信的品质。
(三)要让学生在体会感悟圆圆的情感变化中,在体会圆圆和表哥相约的认真中,感悟到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观念,受到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
五、谈体会
[1、想象一下10月份到了,北京的山里红熟了,圆圆给表哥寄山里红时,她会在给表哥的信里写些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做?
小结:圆圆的表哥能说到做到,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圆圆把说话算数还是不算数看得极为重要,从这里说明圆圆也是一个好孩子。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是一个讲信用,说话算数的人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注意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学过程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悟。抓住重点,读读议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读能力的生成。尤其是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有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语文百花园六
设计思路:
[本次语文百花园的五个栏目共安排了六项语文实践活动,内容有连接词语、给句子加标点、读背成语、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练习等。本教案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养成准确使用词语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初步学会使用冒号和引号,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读书方法阅读短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加强自主练习,凸显阅读训练重点,注意说与写的结合,着眼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搭配词语,培养准确用词的习惯。
2.初步学会使用冒号和引号。
3.通过读背、采集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进一步丰富语言积累,渗透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
4.通过阅读短文,强化默读思考、质疑问难的阅读能力训练。
[5.通过指导学生说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并选择其中一个年龄段写下来,促进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部分词语、句子,扩大阅读实践,强化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能说会道”情境图。
[2.学生自己小时候和不久前拍的照片(没有近期照片,可带一面小镜子)。]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和“语文百花园”见面了。希望大家在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中,又有丰厚的收获。
二、学习“语海畅游”
(一)我会连
[1.提出要求:“我会连”有两组词语,请大家先读一读,想一想,左边的词语应该和右边的哪个词语交朋友,然后动笔连一连。]
2.出示两组词语,请两位同学连一连,其他同学在书上动笔做一做。(展示课件第三屏)
3.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自己连起来的词语读一读。如有差错,及时纠正。
4.全班齐读。
5、学生自己例举这样的词语搭配。
(二)加标点
1.教师介绍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
[冒号属于点号,在两个句子中的作用是停顿以提起下文,表明后面引号里的话是句前的人说的。这是冒号最常见的用法。引号属于标号,在两个句子中的作用是标出句子中的引用部分,标明引用的是说话人的原话。这是引号的常见用法。]
2.出示两句话,指名读句子,并说说哪些是说话人的原话。(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二)
3.动笔加标点,提醒除冒号、引号外,还要加上其他标点。
4.讲评。
[5、介绍冒号和引号的其他用法。]
三、学习“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一)出示成语,指导把字音读准确。(展示课件第五屏)
(二)借助词典,说说成语的大意。
(三)同桌互背。
[(四)说说哪些成语是关于诚实守信的,把他们摘抄在“采集本”里。]
四、学习“阅读平台”
(一)阅读和感知《周处除三害》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1.自由读短文,遇到生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2.指名分段朗读读短文,老师注意正音。
3.齐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4.默读短文,简要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和讨论
1.出示文后思考题,让同学边读边想,并写出不懂的问题。(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一)
[2.围绕文后思考题讨论交流。
(周处除了两害后,人们没有为他的安全担心,相反却奔走相告,说明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二)
5.摘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一、揭示话题,明确要求
[(一)出示“能说会道”情境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展示课件第七屏)
(二)弄清要求,把握重点。请同学们读课本的具体内容,看看这次“能说会道”有什么具体要求。(展示课件第八屏)]
1.说的对象是自己,内容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重点是自己的“样子”。
2.要仔细观察自己的照片,注意外貌、姿态和表情。
3.想象十年后的样子要合乎情理。
二、观察照片,介绍交流
[(一)各自拿出小时候和不久前拍的照片,仔细观察,想想怎么介绍自己的样子,说话前可以把介绍的顺序和介绍时要用上哪些词语记在卡片上。]
(二)分小组互相介绍交流,教师了解交流情况。
(三)指名介绍。
(四)说后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抓住外貌、姿态和表情的特点;
2.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
三、展开想象,说说“将来”
(一)看照片或镜子中的自己,想象十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想象那时你在做什么事。
(二)指名介绍,并进行评价。
[(三)全班交流,看看大家眼中各自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一、选择一个年龄段
[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想象,描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不知大家对哪一段最感兴趣呢?
选择其中的一个年龄段,写下那个时候的自己吧。]
二、观察和思考(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二)
(一)明确观察重点(外貌、姿态和表情;在做什么事)。
[(二)注意叙述的顺序和方法。
(三)从十年后在干什么进行想象。]
三、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
(一)写小时候或现在,更多地要依据观察,并借助想象,重点是描写外貌、姿态、表情、做什么事,把事情写清楚。
[(二)写十年后,主要依据想象写事,写清干什么事的过程应该是其重点。虽然也可以有外貌等的描写。要注意充分发挥想象,但也要合乎情理。]
四、动笔练习(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三)
(一)依据自己的仔细观察和充分想象,动笔写下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自己。
(二)全班交流,看谁写得最好。
[教学反思]
通过本百花园的学习,学生复习巩固了本单元学习的部分词语、句子,扩大了阅读实践,强化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养成准确使用词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使用冒号和引号,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读书方法阅读短文,在教学中,加强自主练习,凸显阅读训练重点,注意说与写的结合,着眼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1《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③读通诗句。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碧水:开、回
1、望天门山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
晴水光、
2、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雨山色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电教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③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①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b.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c.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d.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四、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①练习朗读课文。
②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复习回顾。
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指名读。
二、精读理解。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这节课要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2段,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1、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2、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
3、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1、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2、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
3、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4、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第4段,你为什么喜欢这段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底珊瑚各种各样海参到处都是大龙虾样子威武鱼多得数不清)
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
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说。
●第5段,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
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第6段,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
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背诵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四、小结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②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七、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比较记忆:“刮”——“乱”“挡”——“档”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又是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要想坐上飞往小兴安岭的飞机,同学们必须先会读这些词语才能获得飞机票,你们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乘坐我们这飞往小兴安岭的航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枝叶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黄的秋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去呢?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确实景色优美、特产丰富,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作者是通过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写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4.小结读书方法: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
(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兴安岭的其它季节也同样的美丽迷人!请同学们按照刚才“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方法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学生分组自学“夏、秋、冬”三自然段。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发表的见解。
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难怪作者欣赏完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大声感慨——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刚才一组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朗读提示: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6、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7、指名朗读。
四、说话训练
小兴安岭真美啊!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第1自然段先概括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的特点,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别具体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最后总写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宝库”,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六、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总“绿色的海洋”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榛子
冬: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富饶
总“大花园”、“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语文课主要学习作者为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学习语言“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来教学。我先是创设一个全班集体坐飞机去小兴安岭旅游的情境引入,在让学生观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后,鼓励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却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结构美。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感情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不同的美。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本质特点。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生语文的方法,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为今后自己动手写作做好准备。
朗读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品味,让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充分、有层次地朗读感悟文章的语文美,培养语感。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都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学习,学生发言积极主动,但有些学生还不会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开始随意松懈了,有些随意性乱说话的现象,影响了学习的深入。出现这种现象,我想跟老师激励的方式太单一,在学生出现学习疲劳的情况下没有能有效地进行激励,加上平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不够有关。今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注意激励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地,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自学法、合作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彭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最向往的是哪个城市?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2、师:确实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而香港这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璀璨的明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欣赏歌曲)伴着悠扬的歌曲,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对香港这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你一定充满好奇。你想知道些什么?
2、带着你的疑问,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香港的?
3、在读了课文之后,同学们你喜欢香港这座城市吗?为什么喜欢?
三、选择学习主题,上网合作学习
1、香港有着繁荣的经济,美丽的景色,各地美食云集……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点击进入,去开始你的香港之旅吧
2、完成了你的单人旅程了吗?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的旅行体会。
3、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你旅行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谁能担任导游的重任带领所有的同学及在座的老师,再去领略一下香港的繁荣和美丽
四、诵读体验、加深理解
1、经过香港之旅,相信大家进一步认识了香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同样让你印象深刻吧!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语句画下来,那可是作者的心声啊,字字句句中都包藏着作者对“东方之珠”的喜爱之情。
2、我想请同学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总结: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下,让我不由的感受到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
五、拓展研读
1、香港的今天是繁荣而美丽的,你可能无法想象它曾经历经百年沧桑,它曾经一度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了这是一个载入香港历史的重要日子,一个中华民族的盛事,一个体现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胜利的历史时刻。同学们关注今日香港的同时也让我们再去目睹一下97回归时的盛况。大家可以在网上进一步了解香港。
2、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它还是世界航运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它映射出的光芒不是几段文字能概括清的,不是小小的网站可包罗下的,但是互联网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学习平台,希望同学们在网络中尽情遨游,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一、口语交际
①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二、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2、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五、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验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每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节课我们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二、读题,简介:(多媒体课件)

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南陈《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大约是天门山最早的文字描述。天门山景观独异,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又有很多名家描述。如李白同时代稍后的吴筠、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胡松,然而没有一个有李白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恢宏壮观。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望天门山》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三、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古诗。

2、与同学共同研读,结合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想法。

3、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意: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碧绿的江水流到这里突然折向北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四、指导朗读,感悟诗景诗情。

1、朗读提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2、学生自由读或与同学一起读,边读边感悟诗情诗意。

3、背一背。

五、练习巩固。

1、正确书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学生背一背古诗《望天门山》。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多媒体课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贴》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2、学生自由读熟古诗。

3、读读注释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奇:奇妙。诗意: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诗意: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装还是浓装,都是一样的合适。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诗情诗意。

朗读提示: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三、背一背古诗。

四、写一写。

1、正确书写“潋、滟、亦、妆”。

2、默写古诗。

五、课后阅读

搜集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在会上交流。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写作上的二个特点:一是首尾相呼应。二是用词准确。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

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感悟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并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定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一课,我们从古诗里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山河十分壮丽,今天我们到祖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去看看——那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

读题,理解: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群岛——海洋中彼此相距很近的一群岛屿。

二、导读——理解课文内容。

1、与同学一起阅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同学帮助多读几遍。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了什么?能找出中心句的请画出来。

3、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些段落,与同学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

4、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的写作上的特点。

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对比一下有什么联系。

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最后一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样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读一读,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的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确定自己想背下来的部分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二、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况。

1、让学生把自己能写的生字词语,在黑板上写出来,并读出生字词在课文中的句子。(一人写一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2、让学生判断他们写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纠正过来。

3、开火车读一读生字词。

4、说一说这些生字与我们学过的熟字有什么区别。

三、积累词语。

课文中的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优美,让我们找出来再抄写下来,如: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千奇百怪成群结队

飘飘摇摇五光十色祖祖辈辈各种各样

高低不平渔业工人四脚朝天懒洋洋

披甲威武颜色形状茂密

肥料深蓝杏黄交错

四、积累句子。

1、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让我们抄下来。

2、读一读课文后的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并抄写下来。

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准备】

小兴安岭有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了解了我国南海明珠——西沙群岛美丽富饶,今天我们到北疆去看看那里的小兴安岭,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板书课题,读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

1、听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国的生字词语。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3、分小组、分段朗读课文。

4、说说课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每段所讲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概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小兴安岭是宝库也是大花园。

5、想想这篇课文与《富饶的西沙群岛》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课文写法上也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同时描写各季节景色用词十分准确。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与同伴一起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练习正确书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一读本课中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写法,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动,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如: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用“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从“升”和“浸”两个字,想象小兴安岭早晨的雾景,体会小兴安岭雾多、雾浓的景象。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作者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刮”,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用“刮”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脚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课文就是按“美丽、物产丰富”这条线索来写的。

三、书写本课生字词。

1、读一读本课中的生字,用熟字与生字比一比。

汇——江欣——欢赏——党映——英

挡——档视——祝线——钱浸——侵

献——楠药——约材——财软——轮

刮——乱舌——古

2、写一写本课生字。

四、课文中很多优美的词语,把它们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嫩绿、汇成、欣赏、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

24*、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有关香港的文字、图片资料或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们欣赏了北国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再去游览南海边的香港。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

1、独立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2、多媒体展示有关香港的图片、文字资料。

香港的历史: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开设特别行政区,它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

香港简介:

★香港地处中国的南大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它的地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是因岛上曾有一条香江而得名,也有人说古时此地因运销内地生产的香料才有其称。它由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周围230余个岛屿组成。面积1092平方千米,人口六百三十多万。

★香港经济以制造业、金融业、旅游、房地产业为四大支柱,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电子、钟表、塑料、电器等为主的出口加工工业体系,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的有制衣、玩具、钟表等。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也是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的中心。

★回归后的香港,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头。截至2001年6月1日,共有3237家海外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办事处,创下11年来最高记录。其中944家在港设立亚洲区总部,2293家设立驻港办事处。

★至2001年,香港外汇资产为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达到1112亿美元。

★2001年,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世界第一,达1800万标准箱,比1996年增加400多万标准箱。

★从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进出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人数达3300万人次,货运量为215.5万吨,均居世界前列。

★20世纪90年代初,因担心“一国两制”而移民海外的港人,已从世界各地返回香港,至2002年5月已达40多万人。

★截至2002年5月,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港人,已获得112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入境待遇;同时,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也可免签证进入香港。共有100多个国家在香港设立了包括领事馆在内的官方和半官方机构。

3、学生交流: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说说知道的香港。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板书:

万国市场

香港美食天堂

旅游用地——海洋公园

美丽的夜景

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

(三)积累。

1、把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读给同学听。(2人一组)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

3、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内容安排有:以本组课文的学习、宽带网的活动内容相结合的口语交际;以口语交际内容为题材的习作练习;让学生感受词的多个义项,识识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读读背背写景的古诗名句;积累熟记词语;拓展学生的阅读,养成平时收集有用资料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向别人完整地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语言表达明白、清楚,口语流利。

2、积累好词好句,熟记一些优美的写景的古诗句和一些好词语,了解字词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收集有用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习作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3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六组课文中我们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古诗中感受到了天门山恢宏壮观的景象;从宋代文学才子苏轼的诗中体会到了西湖优美的景色;我们还去过南海的西沙群岛,到过美丽的小兴岭,游览了繁华的香港……我们的祖国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同学们也随爸爸妈妈到过不少美丽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请你把看到过的优美的让你难忘的地方介绍给同学们。

二、分组交流:

1、分组:以小组为交流单位。

2、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看到过的优美的让你难忘的地方的景色,先想一想怎样说,说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发言,口语表达要不得做到准确、流利,把要说的表达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说话,你能从他的说话中感受到什么,听后发表一下你的感想。

三、全班交流:

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别的小组可以对他的介绍提出自己的评价。

教师对这次口语交际作小结。

四、课外延伸:

习作准备:把我们今天的交流内容,认真的组织一下材料,搜集更多的材料,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想想怎样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读题,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

2、这次习作要达到“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3、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二、如何写好“这个地方怎样吸引人”。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用叠词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有的……有的……”、“像”用并联关系与比喻的方法,形象动力地表现“各种各样”的特点。

2、小结:

要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写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我们在习作中要恰当的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借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来增加文字的表现力,描写中还要展开想象,文章才能感染读者,才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使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三、组织材料。

回忆一下我们的口语交际活动,确定自己习作写什么,怎样写,也可以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给你提提建议,然后写下来。

四、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语义是不同的,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读句子,查查字典,说说你的发现。

第一组:海水有深有浅。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第一个句子里,“深”是“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的意思。

在第二个句子里的意思是指“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此外,“深”还有多个意思,(1)深度,如,河水有三尺深;(2)深奥,这本书内容很深,初学者不容易看懂;(3)深刻,这件事影响很深;(4)感情厚,他们的感情很深;(5)(颜色)浓,如,这件衣服是深红的。

第二组: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第一句里,“封”是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

第二句里“封”是封闭的意思,表现枝叶繁多,好像把森林都包起来了。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古诗句。

l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选自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一句描写了如画的景色。浩月当空,照耀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上,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这是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呀!]

l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选自杜甫《绝句》,全诗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句的意思是说微风徐来,碧波荡漾,在碧波的映衬下,水鸟显得更加洁白,它们正在欢快地徜徉;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阳光映照下火红一片。寥寥十个字,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

l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选自杜牧的《江南春》。全诗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树红花,有声有色;水乡、村庄、青山、城郭、酒旗,有静有动。作者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江南的美景。]

l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选自陆游的《游山西村》,全诗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教材中所选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l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选自王安石的《庚申正月游齐安》,全诗是“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诗人运用词语的重叠,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

三、“读读记记”

严严实实又松又软不慌不忙

来来往往又香又脆不紧不慢

舒舒服服又唱又跳不知不觉

确确实实又说又笑不闻不问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第一组是“AABB”的形式,第二组是“又……又……”形式,第三组是“不……不……”的形式。

口头的扩展练习,如,“明明白白”“葱葱茏茏”“又肥又厚”“不言不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六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辨析多音字,从而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增加积累。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折。
学习重难点:辨析多音字;指导说清楚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准备好小制作的材料。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辨析多音字,练习写好钢笔字。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1。
(2)说说本题的要求。
2、我的十分钟
(1)出示黑板,学生自由认读“发人深省、丢三落四、亲密无间、参差不齐”。
(2)查字典对照自己有无读错音的,并了解这些字的另外读音与意思。
(3)给多音字组词:
省shěng()落lu()间jiān()
xǐng()là()jiàn()

cān()cī()
参cēn()差chà()
shēn()chāi()
3、练习2
(1)自由读读这句话。
(2)指名读,试一试。
(3)正音,齐读。
(4)各人想想“称、兴”的另外读音并试着组词。不知道的可以查字典。
(5)指名说一说读音、组词。
4、练习3
(1)自由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同桌互相读读。
(3)指名读一读。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印、即、郎”
(1)指名读读这三个字。
(2)观察一下它们的结构,写字时的共同点。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小结并范写。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在写得时候要注意左高右低。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评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读读背背,增加积累,了解大概意思;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尤其要指导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叙述清楚自己的制作过程。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学生借助字典自由读读。
2、指名读。
3、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风—雨)
4、再自由读读,体会体会。
5、我的十分钟
6、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认读成语,把成语读正确
2)小组合作,组长主持,依次说说成语的意思。
3)由组长记下组内经过自主学习仍没有理解的成语。
4)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
5)、师相机指导,小结并简述成语的大概意思
栉风沐雨:形容在外奔波,不避风雨,历尽艰辛。
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也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和社会的力量。
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未风先雨:比喻事情还未进行就对结果乱加猜测议论。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6)自由练读,同桌互背
7)展示背诵
(二)古诗《竹石》
1、出示图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石)
你觉得这幅画画得怎样?
2、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郑夔,也就是郑板桥看到这幅画后喜爱至极,当即题诗一首,(出示诗《竹石》)因此我们通常把这类诗称为“题画诗”。
3、生借助字典读读这首诗。
4、指名读读。
5、图文对照,再读诗句,初步体会诗意。
6、师生讨论对诗的理解。
7、指导朗读。
8、自由练习背诵。
9、指名背诵、齐背。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习写“口、巨”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材研讨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材研讨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

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

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

“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

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

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

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

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

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

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

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

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

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17长城

例如:长城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

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

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

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

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

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

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

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

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

“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

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

2.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下面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一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让学生

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

,再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可以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

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

一是以图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如,初次读图,描述图意,围绕“长城”提出疑问,以学定教

;再次读图,图文结合,读文与画示意图结合,感悟文本,解决疑问,了解长城的特点与构造

;三读插图,课内外结合,启发想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发情感;四借

图画,学生依序讲解、介绍长城,迁移运用语言。

一是以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老师创设小导游介绍长城的情境,在充

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上台当“小导游”,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长城,

师生合作,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课件。也可以自由组成“导游小组”上台介绍,以一名学生为

主,其余学生补充。学生能介绍多少就介绍多少,可以介绍书上了解到的,也可以介绍课外搜

集的传说、故事、资料,台下的“游客”可以提问,形成互动氛围。如果采用这种思路进行教

学,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避免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课文、充分交流感受时就直接进入

当小导游的教学环节。

3.引导学生体会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要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是使学生

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

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

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关于长城的特点,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借助图画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领会

,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如,“有一万三千多里”,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哪些省市有长

城(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算一算日夜不

停地走要走多长时间,谈一谈登长城或登山的感受,从而真切地体会出长城的万里雄姿之美。

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

射口”“城台”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并根据课文文字,参考文中的图片,试着画出长城的

结构示意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1)联系前一句话进

行理解。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大概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

,从而体会出修筑长城的的确确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2)联系第1、2

自然段进行体会。课文先写长城的长,从侧面反映出工程的艰巨: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

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

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4.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语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学生朗读激情、相关资料渗透激情

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有条件的话,可以播

放有关长城的纪录影片,展现如织的中外游人游览长城的情景,或出示游客特别是名人、伟人

的留言或题词,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

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5.本课的生字较多,教学时应以学生已有水平为起点,在学生自己认读、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相

机进行指点。要提醒学生注意,“隔”字的里面不要多写一横。“蜿蜒盘旋、气魄雄伟”等词

语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观察插图理解。

6.课后安排了选做题,建议学生多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教师可以提示

搜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搜集,不必做统一的要求。

7.本课后面的“资料袋”中,列出了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展示了8幅精美的图片,

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字,看一看图片

,查一查地图,谈一谈感受;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或录像资料,激发学生继续了解中国的

“世界遗产”的愿望;或是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章,如选读课文中的《迷

人的张家界》,《同步阅读》中的《碧水丹山话武夷》《庐山落霞》《黄山记》《仰望布达拉

》等,从作品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六组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紧紧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强调科学探秘和科技应用。涉及到太空探索和互联网络、机器人的想象等热点内容,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既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语文园地六"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有,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的内容和调味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宽带网"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收集和利用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的习作发挥想象提供科学依据.如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和利用资料,将成为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有以下几个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
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
难点是: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巩固识字量成为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同时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2、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收集资料.
3、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意识.
4、继续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本组课文语言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学习时应以读为主,读的形式要多元化,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
5、本组课文科学性强,可以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鼓励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明白科学道理,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注意联系当前最新的科技动态补充到教学中,如载人航天、火星探索等;提醒学生注意网络的负面影响。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大约用12—14课时。
21太阳
一、教材分析
《太阳》是本单元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以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二、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阅读与太阳有关的传说故事,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或者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这样不仅增添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第一部分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联系课后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来理解。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本课时还要注意本文所采用的许多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利用文中的“泡泡”提示,理解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让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用不同方法描写太阳的句子,试着说说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试着运用。在此基础上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太阳》这篇课文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可设计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22月球之谜
一、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它先用优美的文字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接着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荒凉月面,然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最后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遥相呼应,阐述了迄今为止人类对月球作出的研究、探索,从而引导同学们初步认识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文章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一篇十分独特的科普文。
编者在最后提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环形山的命名,以及有哪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与此同时,课后还收录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建议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交流资料、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中“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是个很重要的句子,要充分利用这个句子及相关泡泡,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遐想,感受月球的魅力。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提出的思路。比如:从把细菌洒在月球尘土上,细菌全死了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从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年龄的比较,提出了两个星球年龄大小的疑问和对两个星球火山活动的猜测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并充分利用这个省略号把交流资料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词句。
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时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
本课还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及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等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完了本课让学生课后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专题小报。通过课后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及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地锻炼及提高。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一、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写了我上网的亲身经历,使人真切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文章按上网前、上网时、上网后的顺序先写了爸爸告诉我网络的作用,再写了我访问了卡通网站以及和其它一些网站,以及我向国外的表姐发了一份电子邮件,最后写了我盼望再次进入奇妙的网络世界。课文内容有趣,角度新颖,名为讲述上网经历,实为介绍网络知识,中间穿插爸妈的讲解,叙述的过程中还渗透了人物的新奇、好奇、赞叹、依恋等内心感受,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章语言亲切自然,采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这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生动、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接触这些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搜集和网络有关的资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布置学生上网,亲身感受网络。
2、?课文内容有趣,角度新颖。名为讲述上网经历,实为介绍网络知识,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介绍变得浅近且富趣味。文中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网络是什么和网络有什么用处。第一个问题是借爸爸的口说出来的,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根据课文的描述和自己搜集的材料尝试回答,然后老师作适度引导。让学生根据各种具体的事例和感受来形成对网络的印象。网络的作用其实和网络的特点有内在联系,因为“互联”,网络上的信息才这么丰富,因为“互联”,网络中的联系才非常便捷。文中是通过“我”的上网体验来介绍网络的好处的,其中两句话相当重要:“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教学时要重视文中泡泡,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到网络的作用,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描写、自己搜集的信息,甚至自己上网的亲身体验理解。
3、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课文讲了三点:一是电脑网络可以查阅信息,迅速而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二是可以跟世界各地的人随时进行交流,并建立联系;三是可以参加网络购物、拍卖等活动。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要求上过网的同学,说说自己上网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网络对“我”来说也是新生事物,在和网络的接触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相关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情不自禁”“欢呼”“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等词语不单能看出“我”当时的内心状态,使文章更加生动可感,而且还折射出网络的魅力以及“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5、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各自上网的收获可以强化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可以直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或是自己对网络的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在电脑上种蔬菜》,以完成课后的选做题。
24果园机器人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搜集与机器人有关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类,也可以是图片类。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富有趣味,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说说文中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自己认为哪些特点最有趣。在对果园机器人特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要注意体会“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句子在叙述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放飞想象翅膀。引导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也可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应该是怎样的;可以用图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还可以围绕某一用途,尽可能考虑实际中各种需要,构思机器人的特点,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铺垫。
语文园地六
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有铺垫,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教学中可以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学习《果园机器人》时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说一说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本领。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画出来,对照图画向大家介绍。听的同学可以根据所介绍的机器人提出问题,供发言的同学修正和补充自己的设计。评价的标准有两个:想象是不是奇特合理;是不是把机器人的本领说得清楚明白。交际时可以分小组进行,互相问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享想象和创造的乐趣。
2、习作这次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奇思妙想。教学时,可以利用习作中的种种示例和《同步阅读》中《神桥》等篇目的阅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到各自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选定要描写的事物后,还要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件事物具有些什么样的新特性,给人们提供哪些便利。学生想好以后,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受到启发,然后写下来。写完后,自己多读几遍,然后改掉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在习作完成后,可以以“未来的世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3、我的发现本次“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六个多音字出现在六组词语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积累文中列举的六个多音字和相关的十二个词语,还可以做些拓展练习,找找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字是多音字。
4、日积月累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是低年级归类识字的继续,内容和调味品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中,“蒜、醋”是平舌音,“蒜、盐、咸”是前鼻音,“姜、酱”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读短文,教师指名朗读,以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句子的意思可以不作过多的讲解,但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协助下,分辨这些调味品。
“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范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和自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读,最后背下来。这些农谚只是人们对气候现象所做的观察总结,不像科学定律那样严密、准确。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试着用韵语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5、宽带网“宽带网”是本组学习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这个项目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本次宽带网的教学有三个要点:资料搜集、资料整理、成果展示。
教学设计
21太阳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繁殖、蔬菜、杀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具准备
(1)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生字词的课件。
(3)收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哪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猜一物。板书:太阳。
2、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3)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
3、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一)探究:学习1、2、3自然段,领悟表达方法,练习朗读。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这样说,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生回答)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把重点说明句子用线画出来。
3、合作学习
你们对太阳哪个特点感兴趣,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适当引导、播放课件。
如: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说明方法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c.学习“热”的小组汇报
要求这一段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明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d、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e、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二)、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2、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3、归纳,集体解答
4、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5、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四、巩固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2、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再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学生进行练笔。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板书设计:
21、太阳

大热远地球

关系密切
11300000
22月球之谜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
1、《月球之谜》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3、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2、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二、合作交流
1、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3、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品读体验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四、巩固延伸
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见识,体会网络的神奇,以及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问题)
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
3、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4、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
5、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二、合作交流
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请好朋友一起轮读课文;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一)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
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
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
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
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
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可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
(三)交流体会
1.出示:进入网络,就好像跨入了信息高速路。找出文中类似这样打比方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深入认识网络的神奇及作者兴奋的心情。
“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为人们便捷高效地提供信息。
“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
“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网络功能的神奇、信息的丰富赢得“我”的青睐。
四、巩固延伸
1、请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2、有感情朗读课文
(1)任选一段能够表现网络功能神奇和作者兴奋心情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2)以挑战赛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展示朗读水平。
3、有条件的同学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查一查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24果园机器人
课型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具
1.上网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机器人在哪些领域起了哪些作用。
2.准备一个电动智能小狗玩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二)师指名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出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象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二、合作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三、品读体验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3、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4、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
(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四、巩固延伸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2、展开想象,想一想将来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它有哪些本领,先说给爸爸妈妈听,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24果园机器人
聪明能干──果园机器人──自己充电
语文园地六
课型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读音。
4、能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三、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3、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重要词句汇总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重要词句汇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重要词句汇总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mínɡɡuìmàomìféiliàowēiwúfùráo
()()()()()
jiāocuòwùchǎnfēnɡfùchénqúnjiéduìlányángyá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状()乱()肤()抖()
壮()刮()肌()料()
三我会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
深:①深奥②颜色深③深度④感情厚
姐姐今天围了一条深蓝色的围巾。()
这些题目太深了,你不用做了。()
我的皮球掉进了5米深的井里,拿不出来了。()
我和小红的感情太深了。()
四填一填。
()的蘑菇()地欢迎
()的宝库()地散步
()的海龟()地蠕动
()的贝壳()地刮风
五默写《望天门山》。
六我会品味好词好句。
1“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我喜欢的词语有(),它让我感受到了
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句话中写树木长得非常茂密的词语有:
七我会读一读,完成练习。
(一)
春天,桃花盛开。蜜蜂习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所有的桃花都张开笑脸,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授粉的酬谢。
其中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它便大叫大骂□去□去□去□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文中能概括一朵桃花的品质的词是()。
3短文讲了一朵桃花因为(),所以()。
4从短文中我明白了
(二)
聂耳学习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习,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神,忘了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快下雨了。聂耳全神贯注地拉小提琴,一点也没有觉察。悠扬的琴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附近静静地听他拉琴。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努力()发现()动听()
旁边()专心致志()
2“悠扬”的“悠”,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悠”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久,远②闲适,轻松③摇摆。这里应取第种。
3这段话围绕第句话写的。
4说聂耳学习非常刻苦,从两方面写的:一是家里穷,;二是拉小提琴时。
5全文共句话。写“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神”,文中用一件具体事来说明。这件事是从第句至第句。
八我会写一写。
祖国处处有美景,你去过什么地方,看到些什么?把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写下来告诉同学。

三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pep人教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pep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UnitSixHappybirthday!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为Happybirthday!(生日快乐!)。主情景图通过孩子们为Sarah六岁的弟弟庆祝六岁的生日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如何询问年龄并作答,及向别人表达生日祝福。
A部分共三页,分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Let’stalk部分中Sarah的弟弟和妈妈在为生日会做准备。他们在买蛋糕,售货员问他们需要多少盘从而引出本单元的如何询问物品数量并作答的句式:Howmany...?数一数说一说部分中,展示了生日聚会准备的玩具、气球、蛋糕、蜡烛等物品,学生需要数一数各有多少。在数一数中进行重点句式的问答。第二课时为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呈现,Sarah和ChenJie在玩捉迷藏。ChenJie蒙着眼睛在数数,引出数字类三会词汇:one,two,three,four,five.Let’schant是个与数字相关的韵句。以孩子们跳绳为背景和主要内容,练习正数、倒数五个数字。第三课时为语音学习,通过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听一听、写一写三个活动,学习字母Uu,Vv,Ww,Xx,Yy,Zz六个字母的字形、书写及其在单词里的发音。
B部分共四页,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仍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在Let’stalk中,John来到Sarah家为Sarah的弟弟Sam庆贺生日。引出重点句式:Howoldareyou?I’m...yearsold.Let’splay是个游戏活动。学生两人一组,通过翻卡片的形式来确定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并进行对话问答练习,操练句式: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第二课时以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年龄来呈现数字词汇:six,seven,eight,nine,ten以及重点句式:I’m...yearsold.并通过一个TPR动作反应活动Let’sdo,来练习这些重点词汇。之后的阅读练习、听音判断、看一看、圈一圈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C部分中,小动物们来为Zoom过生日,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Zip则嘲笑他太老了。故事内容简单而有趣,学生通过这样的小故事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复习已知的知识,并扩展自己的表达,为他们之后深入的文本阅读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主要学习数字,这是学生特别熟悉且与他们学习过的所有内容都能联系起来的知识,在教学中,要想办法与学习过的内容及教室内的物品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应用中熟悉数字的排序及数字的表达。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词汇: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2.句型结构:能够听懂、会说句型:Howmany...?Five.Happybirthday!Howoldareyou?I’m...yearsold.
3.字母与语音:能够正确听、说、读、写字母Uu,Vv,Ww,Xx,Yy,Zz,并知道其在单词中的发音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Howmany...?询问物品的数量并作答
2.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Howoldareyou?I’m...yearsold.询问年龄并作答。
3.能用Happybirthday!向别人表达生日祝福
3.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
1.了解中西文化中谈论年龄话题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的幸运数字
2.能够建立单词音、义、形之间的联系,整体学习单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b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2.能够听懂、会说句型Howmany...?Five.Happybirthday!Howoldareyou?I’m...yearsold.
3.能够正确听、说、读、写字母Uu,Vv,Ww,Xx,Yy,Zz并知道其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难点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Howmany...?询问物品的数量并作答
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Howoldareyou?I’m...yearsold.询问年龄并作答。
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TPR(全身运动反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
本单元教学用时两周,建议使用六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A.Let’stalk.Countandsay.
第二课时:A.Let’slearn.Let’schant.
第三课时:A.Lettersandsounds
第四课时:B.Let’stalk.Let’splay.
第五课时:B.Let’slearn.Let’sdo.
第六课时:C.Storytime.B.Starttoread.Let’scheck.Let’ssing.
知识视窗
黑色星期五
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指的是恰好在13号的星期五。这是因为13和5都是西方文化中被忌讳的数字。
为什么13成为忌讳数字呢?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出卖了耶稣,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很多西方人也忌讳“星期五”。因为据说,亚当是在星期五上帝被造出来的,他和夏娃吃禁果也在星期五,他俩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
正因为有上述传说,西方人就很是忌讳“13”,同时也忌讳“星期五”,要是“13日”这一天正好赶上“星期五”,则被认为更不吉利,称之为“黑色星期五”。
现在“黑色星期五”的含义好象不仅仅指13日与星期五重合的日子,很多人把“最倒霉的日子”称之为“黑色星期五”,不管这一天是不是13日,也不管这一天是不是星期五。
分析家认为,问题不在这两个日子有什么魔法,而是忌讳这两个数字的人心理在作怪。当你忌讳时,就会特别关注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把一切不顺心都归结为这个日期,然后更加加重自己的心理恐惧。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A.Let’stalk.Countandsay.
课时分析
在Let’stalk部分,Sam和妈妈一起到蛋糕店为自己的生日选蛋糕。学生学习到了表示选定这个的句式:Thisone,please.和如何询问物品数量的句式:Howmany...?对话的中,店员问Sam需要几个蛋糕盘,学生会接触到两会词汇plate。Sam回答需要五个。
Countandsay活动中,展示了一个图片,图中有气球、蜡笔、铅笔、书、玩具熊、玩具鸭等物品,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谈论看到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将数字与周围的物品联系起来,在应用、交流中掌握数字的表达及如何询问物品的数量。
在本课时中,学生必须先掌握数字的表达,才能进行对话。因此,在教学对话之前,需要先让学生了解一至五五个数字的表达,然后才能进行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学生学习过的身体部位和文具等引出数字,让学生熟悉一至五数字的表达之后,再引出本课时的故事内容。
课时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plate
2.能够听懂、会说句型:Thisone,please.Howmany...?
3.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正确使用句型Howmany....?来询问物品的数量,并用数字来回答。
4.能够正确朗读对话,并能够表演对话
5.能够乐于和同学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
课时重难点
1.重点
能够听懂、会说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plate
能够听懂、会说句型:Thisone,please.Howmany...?
能够正确朗读对话,并能够表演对话
2.难点
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正确使用句型Howmany....?来询问物品的数量,并用数字来回答。
知道在Howmany后边用复数形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文具实物、数字卡片、动物卡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播放歌曲:ABCsong.
Teacher:Let’ssingtheABCsongtogether.
设计意图:以歌曲来热身,可以为学生营造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以字母歌来复习字母,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服务。
Step2Leadin
1.谈论字母的数量,引出数字类单词。
Teacher:(展示所有的字母)Howmanyletters?Let’scount.One,two,...Therearetwenty-sixletters.
设计意图:由数一数字母的数量引出重点问句Howmany?并让学生对于数字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2.出示组成birthday的字母,谈论字母数量。
Teacher:Howmanylettersinthisword?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Thereareeightletters.Whatwordisthis?It’sbirthday.Doyouknowbirthday?(展示主情景图)Thisisapictureofabirthdayparty.Howmanychildren?One,two,three,four,five.(板书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数单词中的字母衔接上一环节,并引出本单元的主题线索:birthday。在数单词、数人物时一直重复数字单词,让学生对数字的字音有初步的感受。
Step3Presentation
1.展示教材图片,讨论其内容,引起阅读兴趣,引出课文。
Teacher:Whosebirthdayisthis?Yes,it’sthelittleboy’sbirthday.HeisSarah’sbrother.HeisSam.Look,thisisSamandhismother.Whataretheydoing?Whatdotheywant?Let’slistentothetapeandfindout.
2.播放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倾听,尝试回答问题。
Teacher:Whataretheydoing?Theyarebuying-----cake.Yes.Theychooseacakewithfruit.Howmanyplatesdotheywant?One?Two?Howmany?Yes,theywantfive.Whatisaplate?Iwillshowyou.(展示不同盘子的图片,让学生理解plate的含义)(板书单词)Theyaregettingreadyforthebirthdayparty.
3.再次播放课文内容,学生跟读。
Teacher:Pleaselistentothetapeagain,andfollowit,please
设计意图:先观察图片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跟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保证其能顺利地朗读课文。
Step4Practice
1.自由读课文。
Teacher:Readthedialoguefreely.Ifyouhaveanyquestions,raiseyourhandandaskme.
2.分角色朗读课文。
Teacher:Let’sreadthedialogueinroles.WhowantstobeSam?Whowantstobehismum?Whowantstobethecakegirl?Let’sfindthebestgroup.
3.表演课文。
Teacher:Let’sactthedialogueout.Whowantstotry?
设计意图:自由读可以给学生练习朗读的时间,也便于教师针对个人进行帮助和辅导。分角色朗读保证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话,并在分角色中感受对话的意思和情境。表演课文使学生脱离课本,帮助他们内化课文内容,
4.顺序数单词。请六位学生到台前连续从一数到五,错误的回到座位上。
Teacher:Nowlet’splayagame.Let’scountfromonetofive.Ineedsixstudentstocometothefront.Ifyouarewrong,pleasegobacktoyourseat.Countfromonetofiveonebyone.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从一到五的数字顺序,使学生能够顺序从一数到五,熟练掌握一至五的读音。
5.我来说你来做。老师说出数字,学生以手指来展示数字。
Teacher:NowIsayyoudo.Isaythenumber,youshowmethenumberwithcorrectfingers.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将数字字音与字义联系起来,使学生将数字与具体数量直接联系起来,训练他们的数字英语思维能力。
6.数一数。先让他们数一数教师展示的物品,再两人小组活动数一数自己的文具数量,最后数一数教材中图片里物品数量。
Teacher:Look,howmanybooks?Howmanypencils?
Teacher:Doapairwork.Ashandanswer:Howmany...?
Teacher:Youdidagoodjob.Lookatthepictureinthebook.Let’scount.Inpairaskandanswer.Howmanybears?Howmanymonkeys?...
Teacher:Showmeyourdialogue,please.
设计意图:先由老师进行示范,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字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物品上来。再让学生两人小组活动,使他们不仅能够回答物品的数量,还能询问物品的数量。最后针对教材中图片进行自由问答,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本课的重点句式进行问答。
Step5Summary
1.正序、倒序数数字。
Teacher:Let’scounttogetherfromonetofive.
Teacher:Let’scountbackward.Fromfivetoone.
设计意图:通过正序和倒序两种方式数数字,进一步复习数字的顺序,让学生总结重现本课的重点知识。
课堂作业
一、将下列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抄写在四线三格上。
onethreefourtwofi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数字。
()1.Howmanypencils?
A.Five.B.Four.
()2.Howmanyeggs?
A.Two.B.Three.
()3.Howmanyplates?
A.One.B.Two.
()4.Howmanybears?
A.One.B.Two.
()5.Howmanypandas?
A.Three.B.Four.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T)否(F)与图片相符。
()1.Iseefivebirds.

()2.Ihavetworulers.

()3.Iseetwocats.

()4.Ihavetwobooks.

答案:
一、one,two,three,four,five
二、1.B2.B3.A4.B5.A
三、1.F2.F3.T4.T

板书设计
Unit6Happybirthday!
A.Let’stalk

onetwothreefourfive

Howmanyplates?
Five.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
A.Let’slearn;Let’schant
课时分析
Let’slearn部分依照惯例,仍然是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式的呈现、学习。本课中展示了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捉迷藏。图中ChenJie蒙着眼睛靠着大树,在数着五个数字:one,two,three,four,five。图中出示的是阿拉伯数字,Sarah蹲在栏杆后边躲藏。而花式的栏杆上巧妙地嵌着五个数字单词。这个游戏是学生特别熟悉的,这样的场景他们一眼就能明白。所以数字的理解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本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熟悉五个数字的拼写。
Let’schant以孩子们在跳绳这个一个场景和内容来展示,涉及到了动词:jump,及与其相关的短语jumpuphigh,句式It’sfun.在韵句中会从一数到五,还会从五数到一,包括了顺序数和倒序数两项内容。学生在学习韵句的过程中,会对数字的顺序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时学习数字时特别要注意,除了让学生熟悉数字的顺序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学生对于单个数字的快速反应。
课时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
2.能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景中正确使用数字来表示数量
3.能够会唱韵句:Jump,jump,jump,并通过韵句熟悉数字的表达
课时重难点
1.重点:
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
能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景中正确使用数字来表示数量
2.难点:
能够正确认读五个数字类单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数字卡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TPR活动,Isayone,youclapone.
Teacher:Boysandgirls,let’sdosomeactionstogether.IfIsayone,pleaseclapyourhandsonetime.IfIsaytwo,pleaseclaptwotimes.
Teacher:Isayone.
Students:Iclapone.
设计意图:以这种带有游戏意味的活动开始课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个活动带学生复习了一至五五个数字的字音与字义,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Step2Leadin
1.我来说你来做。教师说出数字,学生用手指展示数字。
Teacher:Now,Isayyoushow.Showmeone,please.Showmethree,please.Showmetwo,please.Showmefive,please.Showmefour,please.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训练学生对于单个数字的反应能力,让他们更加熟悉数字的读音。
Step3Presentation
1.导读,引起阅读兴趣,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Teacher:Whenyouplayagame,youwillcountfromonetofive,too.Look,ChenJieandSarahareplayinghideandseek.ChenJieiscounting.Listenandcountwithher,please.
设计意图:以问题衔接上一环节,同时引出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并跟读单词,获取数字单词的正确读音。
2.认真观察图片,获取正确的单词拼写。
Teacher:Canyoufindthewordsinthepicture?Thefivewordsofnumbersareinthegarden.Wherearethey?Findandshowme,please.
设计意图:因为教材中的数字单词呈现非常巧妙,引导学生去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单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并对这几个单词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讲授单词,书写单词。
Teacher:Youfindallthenumbers.Nowlet’swritethemontheblackboardtogether.Let’swriteone,first.O,N,E,one.Showmeyourfingerandwriteitwithme.Howmanylettersinone?Yes,three.(以这种方式板书two,three,four,five)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书空,来感受单词的拼写,并在书写过程中针对单词包含的字母数量进行问答,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如何问答物品的数量。
Step4Practice
1.以游戏操练单词。
(1)Isayyouspell.教师将字母卡分发给学生,老师说出数字,学生尝试用手中的字母卡拼出单词。
Teacher:Let’splayagame.Isayyouspell.Ihavemanyletters.Pleasetakethem.Listentomecarefully.Thentrytospellthewordwiththeletters.
(2)展示首字母猜单词。
Teacher:ThistimeI’llshowyouthefirstletteroftheword.Guesswhatnumberitis.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来操练单词,使学生在轻松中掌握单词。第一个游戏使学生能够使学生将字形与字音联系起来,并能熟悉单词的拼写。第二个游戏使学生通过单词的首字母来猜单词,进一步巩固对于单词拼写的记忆。
2.我说你写。教师说出数字,请学生在黑板上或纸上写出正确的阿拉伯数字。
Teacher:Thistime,Iwillsaythewordofthenumber,pleasewritethenumberontheblackboard.Pleasewritethenumber,notthewords.
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将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数字更加熟悉。
3.老师说出数字及物品,学生快速展示。
Teacher:Iwillsaythenumberandthething,pleaseshowme.IfIsaytwobooks,pleaseshowmetwobooks.Ready?Onepencilbox,threepencils,tworulers...
设计意图:将数字与物品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如何使用数字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4.播放韵句,学生认真倾听。然后讨论韵句内容,学生跟读,自由练习之后学习表演韵句。
Teacher:It’stimeforachant.Listencarefullyfirst.
Teacher:Whataretheydoing?Theyarejumping.Lookatme,jump,jump,jump.Saywithme,please,jump.(通过运动示范让学生明白jump的意思)Canyoujumphigh?(使用手势让学生明白high的意思)Isitfun?Doyoulikejumping?
Teacher:Listentothechantagain.Trytofollowitthistime.
Teacher:Practicethechantfreely.
Teacher:Showthechantplease.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认真倾听,来获取对于韵句的整体感受和初步认知。再通过针对韵句内容的交流与示范,让学生理解韵句的内容,在些基础上跟读,获取正确的读音。自由读可以让学生充分练习。在练习和表演中操练重点的数字词汇。
Step5Summary
1.齐唱韵句,结束课程。
Teacher:Boysandgirls,let’schanttogether.
设计意图:以齐唱韵句的方式来结束课程,一使学生保持快乐的心情来巩固所学知识,二是通过韵句再现本课的重点数字单词。
课堂作业
一、将下列数字与相应的单词连线。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18.广玉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段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
板书10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
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
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观察路边的广玉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能清作者是从哪机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
(1)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
(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
(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
(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
(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
(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
(4)指导感情朗读。
(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
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
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
4、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
5、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四:作业。
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背诵课文。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第三段,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感受了广玉兰那纯洁、高雅的花儿,那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堂课我们就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二:朗读背诵。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指导背诵。
三:仿写。
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
从哪几方面来写花儿的形态的?
说说这一段的结构。
观察一种花,说说准备从哪几方面来写。
学生练习写。
交流。
四: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19.夹竹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6、过渡:咱们六(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
(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
20.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习惯养成: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自学古诗、背诵古诗文的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作者,自学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正确感知诗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古诗?(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
2、简介作者。
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抗清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经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经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职,晚年还以梅花显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说:“野梅开花尚古色。”(《归来》)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他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画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
①指名读,指导节奏。
石灰吟墨梅
于谦王冕
千锤/万击//出深山,吾家/洗砚//池头树,
烈火/焚烧//若等闲。朵朵/花开//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不要/人夸//颜色好,
要留/清白//在人间。只要/清气//满乾坤。
②正音:焚,墨,乾。
三、精读感知《石灰吟》
1、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逐字逐句理解。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
②锤:敲打。击:撞击。
③若:好像。等闲:平常事。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畏惧,还是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4、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这里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
5、指导朗读。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志向,应用赞美、高亢的语调朗读。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①理解字词。②说说诗意。③看图想像。④朗读体会。
2、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帮助,老师可以以合作比较好的一组为模范,渗透性地进行全班指导。
3、师生讨论。
①理解字词:
吾:我。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
②指名说说诗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③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
④朗读体会。
用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指导学生写字
锤焚这两个字要结合偏傍进行指导。
乾坤这两个字较为难写,注意左右的配合。
2.试着选一首诗有感情地背给同桌听。
3.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总结课文,了解写法。
教学重点:能较好的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式引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让学生谈点滴收获即可。)
2.由上引入感知诗的意境。
二、深化感知、品味诗境
1.同学们在我们的脑中有没有具有像石灰品质的这样人呢?
★让学生充分谈出,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人是: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2.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再次感知石灰的这种高贵品质。
3.那么你们感觉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的品质呢?
★学生说优美纯洁也行,说美丽贞洁也可以。
三、指导背诵课文
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2.自由练读,练背诵。
四、总结课文
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作者高洁、坚贞的情怀)
五、作业指导:
指导完成练习册有关题目。
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D.朗读全诗。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石灰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由“千锤万击”出深山,经历了“烈火焚烧”,已至“粉骨碎身”出毫无怨言,也无悲观之态,历经千般苦、万般难,终得“正果”——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作者笔下的“石灰”有着不怕苦、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此时诗中已不单单是石灰的形象写照,更是作者的人生追求——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让其高洁的情操永留世间。
“墨梅须具梅花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现实中的王冕与其笔下梅花一样,傲立于严寒。作者借墨梅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状物而言情,托物而言志。作者们正是借石灰、墨梅寄托高洁、坚贞的情操。
习作6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第二课时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适时评点后,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同学们的调查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调查早餐情况的,有调查阅读情况的,有调查上网情况的等等。但其中一些同学的调查过于简单,或者直接出示了百分比,或者所作调查与感受不相干,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真正进行了调查,起到了调查的实际意义。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诗歌,引导发现诗中所写的四季的特点。
(2)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
(3)学生交流
(4)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最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说说四季还有哪些特征。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学生仿写夏、秋、冬的句子。
(3)学生交流、评议。
(4)鼓励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导入: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3)鼓励学生说出并汇总这些成语。
(4)对上述成语进行分类。
(5)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诗歌,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指名交流。
(5)归纳: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龙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这是诗人对热切期望为国建功,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3、练习。
(1)带着对诗意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诵读、齐背、指名背。
布置作业:
1、抄写《马诗》。
2、仿写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句子。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文字。
(2)引导读贴:
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细心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凋落、装点、幽香、旺盛”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
对话,是今天人们彼此沟通、相互学习、交流感情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同学们参与社会、了解生活的桥梁。(板书课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交流准备的对话主题、内容。
(2)要求学生对话时适时提出问题,注意沟通技巧,会用礼貌用语,明确自己的对话身份。
3、练习。
(1)分组练习
(2)推荐一组上台练习对话。
4、反馈
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布置作业:
习字册描红、临写练习。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出示范字,明确本次学写“司、氧”。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示范、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巡视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司、氧”的写法。(注意每个笔画的写法和力度,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
(2)指出不足,及时纠正。
布置作业
完成毛笔字习字册的相关内容。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课文

21、太阳

22、月球之谜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5、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6、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7、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8、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9、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2、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5、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6、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课题:21、太阳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课题导入:出示课题《太阳》齐读课题直接导入2分二、交换资料,相互学习你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学生结合资料分小组交流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开始,激发学生兴趣8分三、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自学重点讲解形近字:低、底、抵形声字:殖(植、值)蔬(疏)较(郊、胶)注意区分:抵——氏自学生字,对比记忆。10分四、自读课文,了解大意课文写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读书后,说说课文的大意。读中感知10分五、规范书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练习书写生字加强记忆,规范书写。10分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板书:太阳谈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个落下去,那个升上来,人们热得受不了,就请来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你们说这可能吗?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太阳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齐读课题传说导入,激发兴趣。2分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板书:特点关系回忆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理解回答回忆所学,了解大意。5分三、讲读第一大段。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讲读第一小段。1、指名读。2、这小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板书:远)你是从哪看出来的?3、“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什么用“其实”呢?4、指名读第一小段。讲读二、三小段。按同样的阅读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1、指名读第二小段。2、“抵”是什么意思?(查字典)3、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大4、为什么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呢?5、指名读第二小段。6、指名读第三小段。7、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光热默读、思考:文章这三小段都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老师小结:作者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写得生动、真切。边读边思考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按照阅读方法,进行自学查字典,读出答案谈谈感受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说说文章使用的方法读中思考,理解感悟。学习运用,阅读方法。交流学习,学会总结。18分四、讲读第二大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样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看课文第二大段。指名读第四小段。提问:1、文章的第一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2、从哪里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植物动物人3、煤炭的形成和太阳有什么关系?指名读五、六小段。1、这两小段说明了什么?板书:云雨雪风。2、前面讲到太阳和植物、动物、人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云、雨、雪、风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读第七小段。这小段介绍了什么?板书:杀菌老师小结: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看板书)提问: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有关系的?老师小结:太阳与植物、动物、气候、杀菌的关系,这些都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讲读最后一小段。我们看文章的最后一小段,得出总的认识是什么?1、齐读。2、指名读第一、二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与以上小段的关系?3、第二大段是什么样的段式呢?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说出自己的看法概括地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试着总结一下学着总结文章的内容说说,交流一下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想好后说出来读课文说一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学会观察,总结段式说说自己的理解读中思考,理解感悟。学习运用,阅读方法。交流学习,学会总结。15分板书:

21、太阳

特点:远、大、热关系:动植物、气候、杀菌课后小结:

课题:22、月球之谜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资料、相片激发学生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7分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卡片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游戏:猜一猜。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自由轻声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认读生字和词语。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一人描述,其他同学猜一猜。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尽快记住、了解字词。15分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选择内容读给同桌天听。小组合作,展示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课文内容10分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读中理解词语。观察后练习书写。进一步理解词语,练习书写。8分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回忆课文内容回忆课文内容,更好的学习课文做准备。2分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各小组交流学习。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交流能力。20分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注: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继续质疑发表意见拓展延伸,鼓励质疑。5分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对比区分练习书写更好记忆区分生字。8分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自己读一读要积累的词、句。抄写好词佳句。积累摘抄,扩大知识储备。5分板书:

22、月球之谜

遐想——探秘月球——继续探索课后小结:

课题: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题导入1分二、质疑: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加引号?质疑问难激发兴趣。3分三、学习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成果:形声字:寄、敞、箱、盯、眯形近字:落、络;悟、捂、语;秒、沙解词:迫不及待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15分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读课文后试着回答。了解课文内容。8分五、规范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熟练掌握生字词。12分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初步感受,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

诵读课文,感知全文,抓住重点段。

再读课文,说出最感兴趣的部分。

感受,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

诵读课文,找出重点段。

重点研读重点段,和兴趣相同的同学读一读。

形象感知网络,突出重点学习,节省教学时间。10分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

1、读完课文后,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2、师生共同整理归类,将所提问题进行“大家来讨论”。

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

网络有哪些用处?

怎样用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

3、学生对关注问题讨论、交流。自由发言分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15分三、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总结全课,激趣引伸。

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相互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5分板书: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网络:旅游、购物、新闻、军事、科学…….

电子邮件

课后小结:

课题:24*、果园机器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出示图片)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激情导趣5分二、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2、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分组读,并说一说。自己阅读。按提示自学,自读自悟。注意质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0分三、讨论与交流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生汇报。边听边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加强学生间交流。15分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展示:齐读课文。边读边找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进一步感知课文,加强理解。5分五、综合拓展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2、教师小结。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发散思维,培养想象,激发兴趣,促使学生查阅资料。5分板书:

24*、果园机器人

机器人:摘果子——电池——吃果子——糖——电

课后小结:

课题:语文园地六课时:4课时教学目的: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谚语。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教学准备:图片、卡片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自己根据喜好给机器人取名字。导入激趣2分二、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我们应该怎样介绍自己的机器人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要求:对机器人的样子和本领的想像要既奇特又合理。要说得清楚明白。

分小组讨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3分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教师介绍一种机器人的样子和功能。你们听了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认真听自由发言示范引导,从中感悟。5分四、展开交际,多维互动

1、学生练习,重点说清机器人的样子和本领。2、评议要求:想象奇特合理;说得清楚明白;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自己说同桌说根据要求全班评议。大胆想象,交际评议。30分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同学们,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像,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小结:本次习作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自由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激发习作兴趣,明确习作内容。5分二、明确习作要求

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以自己拟定题目。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顺序。明确要求5分三、说出想象,口头修改

教师示范说请你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听后提出修改意见。分小组交流。交流、修改10分四、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在浏览中寻找典型习作。学生自主习作。自主习作30分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画。自我评价成绩。学会自我修改和评价。5分六、引导互评1、出示互评要求:给对方评价在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2、小组交流,评出优秀3、当众朗读佳作,给予鼓励。根据要求互评分小组进行交流,并评出最佳习作。学会倾听,真心评价。25分

第四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我的发现

自读,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出示卡片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自读后交流看卡片读准字音和同桌说一说小组比赛写词语并交流。了解多音字在语言环境中的使用。10分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自读韵文,做到正确流利。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出示生字卡片2、读读背背自读谚语,做到正确。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对读,练习背诵。自由读同桌互读互听小组内认字,并说认字窍门。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生字。自由读同桌交流一下同桌对读,练习背诵。积累识字窍门,积累有关天气的谚语。15分三、宽带网

1、整理资料,准备发布2、组内练习,进行评选3、全班交流4、教师总结: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翻阅并整理自己练一练轮流发布评选最佳小组优胜者上台发布其他同学根据需要发问关注科技发展,了解科技知识。15分课后小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六单元
一、字词掌握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颜色形状
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划船拣贝壳飘飘摇摇抽出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
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舌头收藏倒映浸入刮风美食著名欢迎世界各地
万国市场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大饱口福旅游胜地美食天堂举世闻名夜幕降临奔流不息高楼大厦光彩夺目五洲四海璀璨无比
二、课文掌握
1.通过这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祖国美丽风光。从古诗《望天门》见识了雄奇秀美的天门山;从《饮湖上初晴后雨》欣赏了奇妙秀丽的西湖;从《美丽的富饶西沙群岛》一文体味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从《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游览了四季景色诱人,像巨大宝库、绿色海洋的小兴安岭;从《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饱览了繁华、富丽的大都市香港。
2.古诗:(背默古诗,熟背诗意)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汹涌的江水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当孤舟从太阳那边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扑入眼帘,显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身姿。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们称他为“诗仙”。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秀丽神奇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雾中,西湖周围景象,迷迷茫茫,若隐若现,也非常奇妙。西施浓妆淡抹,总是风姿卓越,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雾笼罩,都是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饮湖上初睛后雨》是北宋诗人苏轼写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呈现不同的湖光山色,表现了诗人善于领略自然美景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中断:中间断开。楚江: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于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打通,开辟。碧水:碧绿的江水。
两岸:指长江两岸。至此回:诗中指(在天门山处)江水转向北流。
出:突出孤帆:一只小帆船。
日边:太阳升起的地方。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
水光:水的波光。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晴方好:天晴很好。方,正当。山色:山的景色。
空蒙:形容迷茫,隐隐约约,看不清。雨亦奇:下雨也奇妙。亦,也。
欲:要,要是。淡妆:淡雅的妆饰。
浓抹:艳丽的打扮。相宜:适宜。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诗家天子——王昌龄寒酸夫子——孟郊五言长城——刘长卿
你还知道那些描写祖国河山的古诗啊?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富饶的西沙群岛》文中说: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因为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珊瑚和成群结队的形态多样的鱼;沙滩上有拣不完的各式各样的美丽贝壳;海岛上有各种各样的海鸟。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是围绕着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
《富饶的西沙群岛》文中说: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实在是太多了。
背诵课文1-4段,会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海水五光十色,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各种鸟。)
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这段话主要写出了鱼的(品种)和(数量)多。
(2)可以从(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等词句中看出鱼的数量多。
(3)表示鱼种类多的句子是“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4)这段话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这句话来写的。
4.《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按照时间(春-夏-秋-冬)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具体写了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树木丛旺的夏天景色;硕果累累的秋天景色;冰雪世界的冬天景色。
背诵课文1,2,3,4,6段。会课文内容填空。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树)。“绿色的海洋”指(小兴安岭的树),说明(树的数量多)。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它们”指的是(小鹿)。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小鹿很可爱,溪水很清澈)。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抽出”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突出了这里春天的生机勃勃。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封”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尽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刮”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句话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它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
5.《香港,璀璨的明珠》从市场、美食、旅游、夜景等多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荣。使人自然觉得香港真是璀璨的明珠。课文从香港是个万国市场,是个美食天堂,是个旅游胜地,到了晚上成了灯的海洋这四方面来介绍香港的。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央政府赠送了一座紫荆花镀金雕塑。
6.我知道我们祖国有迷人的风景:雄伟的长江三峡(湖北),秀丽的桂林山水(广西),壮观的秦兵马俑(陕西),神奇的敦煌石窟(甘肃)。我还知道祖国富饶的物产:河北的鸭梨;浙江的龙井茶;新疆的细毛羊;内蒙古的三河马;山西的煤矿;辽宁的铁矿。我还知道有关祖国风光的言语:(背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7.读读记记:
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清清楚楚、飘飘摇摇、祖祖辈辈、
痛痛快快、仔仔细细、吵吵闹闹、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又肥又厚、又细又长、又高又大、又香又甜、又白又胖、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不卑不亢、不明不白、不伦不类、不屈不挠、不离不弃
8.日积月累:关于祖国风光的诗句(背默)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9.我发现:理解字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海水有深有浅。深:指从里到外或从上到下的距离大。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封:封闭。
门前站着个老太太。老:年岁大。
如果不提醒他,准会犯老毛病。老:原来的,旧的。
这个日记本就送给你吧,作为临别的纪念。别:分离,分手。
老师,您别送了,我会记住您的话。别:不要。
近义词:
丰富—丰厚(丰盛、丰硕)、庞大—、宏大(巨大)、瑰丽——绚丽(美丽)、栖息—休息、威武—威风、
抽出—长出、诱人—迷人、鲜嫩—柔嫩、欣赏——观赏(鉴赏)、融化—溶化、品尝—品味、
出色—出众(杰出)、闪耀—闪烁、璀璨——灿烂(绚烂)
反义词:
丰富—单调、茂密—稀疏、富饶—贫瘠、融化—凝结、密密切切—疏疏落落、美丽—丑陋、漫长—短暂、
应有尽有—一无所有
四字词语:
形态各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瑰丽无比高低不平颜色不一酸甜可口景色诱人琳琅满目
一应俱全大饱口福旅游胜地夜幕降临光彩夺目璀璨无比令人神往
多音字:
舍shě(取舍)(舍近求远)shè(宿舍)(左邻右舍)
相xiāng宜空kōng蒙参cān加西藏zàng涨zhǎng满应yīn有尽有没mò过
相xiàng片空kòng地海参shēn收藏cáng涨zhàng红一应yìn俱全没méi有
的字短语:
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迷人的景色
可爱的地方乳白色的浓雾名贵的药材威武的龙虾有趣的海龟庞大的海龟厚厚的鸟粪
好看的鱼彩色的条纹宝贵的肥料绿色的海洋嫩绿的叶子各种各样的珊瑚厚厚的雪
圆溜溜的眼睛瑰丽无比的海水五光十色的海水密密层层的枝叶酸甜可口的山葡萄鲜嫩的蘑菇
又松又软的雪又肥又厚的脚掌又香又脆的榛子美丽的花坛巨大的宝库著名的港口
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出色的表演清澈的池水灯的海洋闪耀的灯光明亮的车灯
五颜六色的焰火璀璨的明珠雄伟的长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壮观的秦马兵俑神奇的敦煌石窟
美丽的风光秀丽的山水富饶的物产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西沙群岛
特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美丽的贝壳拣不完的贝壳千奇百怪的贝壳颜色不一的贝壳五洲四海的游客
词语理解:
成群结队:一群群,一队队的,形容数量多。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表示齐备。物美价廉:形容东西好又不贵。
一应俱全:所有一切都齐备了。五光十色:颜色和光泽耀眼。
比喻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把珊瑚比作了花朵和鹿角)
有的鱼周身像插满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把鱼鳍比作了扇子)
有的鱼眼睛圆溜溜的,向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把鼓了气的鱼比作了皮球)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把小兴安岭比作了绿色的海洋)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把太阳光比作了利剑)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把草地比作了大花坛)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把小兴安岭比作了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把香港的夜景比作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烟火。(把灯光比作了烟火)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把一串串的车灯比作了闪光的长河)
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把香港比作明珠)
拟人句: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吓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梆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的药材。
关联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并列关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