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发表时间:2021-02-18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光的反射

一、光源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二、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透明、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由发光物体本身决定.

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小孔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等大的像

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

(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

1光年≈9.4608×1015m≈9.4608×1012k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注意: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一个光线接收器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内容:(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简记):

注: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X°,反射光旋转2X°)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关于法线(是虚线,是平面镜的垂线,是两线夹角的平分线)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其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个光滑,一个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探究平面镜成像:

1.将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放置(若不垂直,蜡烛的像没有成在桌面上,会造成放到B位置的蜡烛和A蜡烛成的像无法重合)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观察蜡烛成的像(B)(正立、等大、虚像)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无像,因为成的是虚像)

4.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大小相等)

5.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距离相等)

6、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重做2次(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注:(1)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2)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

(3)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简记):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应用实例:

(1)水中的倒影(反射成的虚像)(2)平面镜成像(穿衣镜)(3)潜望镜(两个平面镜)

○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右图中A点为入射光线上一点,B点为反射光线上一点,画出经过A点的入射光线和B点的反射光线.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第三节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提示:初中阶段研究光的折射只研究两大类型:

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光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折射规律(简记):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时光的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的角大(记)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相关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复习资料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复习资料整理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之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复习


第四章:基础知识测试
班级:姓名:
§4-1电路图
1.把、、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最简单的电路至少有部分组成。
2.电路的状态有:接通的电路叫做,此时电路中有;断开的电路叫做,此时电路中无;如果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构成通路,这叫,此时电路中因而会损坏电源。

如左图电路图:若断开关S2,闭合开关S1,则电路是路;若只闭合开关S2,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S2、S1,则电路是路。

3.画出下列元件符号:两节干电池,电铃,电动机
交叉相连的导线,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一个电动机和一个电铃串联在电路中,
用一个开关控制,电源是电池组,在右
方框内画出此电路图:
4.电路和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联接方式。

把左实物图连成串联电路,
发现串联电路只有条
电流路径。
右框内画出电路图:

把左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
关,S1控制L1、S2控制L2
的并联电路。发现并联电路
至少有条电流路径,并
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不
右框内画出电路图:
3.如右图:S为开关,它的作用是
,S2、S1为,它们的作用
是,A、B两个分支点间的电路叫做
,A、B两点到电源间的电路叫。

4.将右图的实物图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

§4-2电流的测量
1.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把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带电荷)的移动方向。
2.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符号用表示,其国际制单位是。
换算:①200毫安=微安=安,②50000微安=毫安=安。
3.测量电流的大小用,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表示为。使用电流表应注意的有:①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②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③用法来选择量程,这样可以提高测量
的;④不允许不经过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4.方框内画出对应右图的电路图:
9.如右图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如左图电流表示数为

§4-3物质的导电性
1.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①橡皮,②碳棒,③棉花,④食盐水,⑤人体的汗液,⑥金属,⑦烧红的玻璃,⑧塑料,⑨纯水,⑩大地。
2.导体和绝缘体(有或没有)绝对的界线。如玻璃通常情况下是
,但烧得发红时就变成了。
3.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部有;金属是最重要的导体,金属导电靠的是,它们带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体的原因是其内部。
§4-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就越。电阻用符号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请换算:0.005兆欧=千欧=欧
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和。请判断:
①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当一段导体拉长时其电阻不变。
②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细其电阻值一定越大。
③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阻值就越小。
④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⑤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导线,导线越长其电阻值就越大。
§4-5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来改变电阻的,从而能改变电路中的大小。如左图的滑动变阻器,请回答:
①若接线柱A、B接入电路中,则接入的电阻始终为;②若接线柱C、D接入电路中,则接入的电阻为;③若接线柱A、C接入电路中,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的电阻变
4.如右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电路中的电流变
小灯泡L变,电压表示数变。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
§4-6电压的测量
1.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作用称。一个电路中有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
2.电压符号用表示,它的国际制单位是。
换算:5200毫伏=微伏=伏,200千伏=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家用电路的电压为。
3.测量电压要用,其在电路中的符号为。它的使用要注意
①必须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②电压表的“+”接线柱要与电源极相连,“-”接线柱要与电源极相连;③使用时所测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其。

由右图的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

4.在下列电路图中标出电压表或电流表,并标出正负接线柱:
5.按左图的电路图连实物图:

§4-7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为了研究一段导体R的U、I、R的关系,我们确定
的研究方法有:①保持R不变,改变U,研究的关系;②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的关系。据此我们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是(在虚线框中画出)
2.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阻R两端的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这个结论也就是。
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其变形公式U=,
R=。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公式是。
4.如右图现要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阻(事先已知R的电阻约在10欧左右):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处;②此实验中伏特表的量程应是,电流表的量程应是;③连接右边实物图,注意导线不能交叉;④若在实验中两表的读数如上图所示,则RX=欧。

5.按左图的电路图连实物图:

5.有关欧姆定律的计算题:
①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2安,(1)求导体的电阻为多大?(2)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安时,导体的电阻为多大?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又是多少?
②当电路两端的电压是6伏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6安,求(1)要使通过电阻的电流为1安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
(2)如果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2伏,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大?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③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5伏增加到3.5伏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大了1安,求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④如图,电阻R1=10欧姆,电源电压12伏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这接动过程中:
(1)当电压表示数为6伏时,电流表读数为多少?

(2)当滑片P拉到滑动变阻器a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多大?

⑤如右图电源电压为10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当滑片P由变阻器的中点a处移向b端的过程中,两电表在a和b两处的读数分别为多大?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