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高中力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8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课题

《运动和力》(复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产生有关现象。

2、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3、知道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材分析

重点

1.惯性的应用和防止,2.二力平衡的条件,3.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

1.判别物体受到的平衡力,2.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具

电脑平台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学习方法

听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的适用条件:

在理想条件下的一切物体,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受力”是难以达到的。

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推理基础之上的。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例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二)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即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

2、任何物体、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速度等其它因素无关。

例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例3.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B)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二、二力平衡:

1、平衡力: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平衡力实质:物体受到的平衡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在同一直线上。

例1.2012年5月19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97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C.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平衡力是(D)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例3:如图所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D)

A.大小是否相等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的种类:

①静摩擦,②滑动摩擦,③滚动摩擦。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分离;(2)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3)减小压力;(4)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1.用1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N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A)

A.10NB.50NC.40ND.0N

例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D)

A.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B.下坡时,捏紧刹车闸

C.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D.旱冰鞋装有滚轮

例3.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C)

A.接触面压力大小B.接触面积大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D.接触面粗糙程度

实验

次数

木板

表面

木块

放置

木块运动

的快慢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1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1.8

2

较光滑

平放

较慢

1.8

3

较光滑

平放

较快

1.8

四、巩固练习:

1.(2010南通)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180km,全程最高时速限定为120km/h,一辆小汽车走完这段公路最少需要_______h;若遇雨雪天气,车轮与路面间的________较小,车辆必须减速慢行;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两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驾乘车辆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这都是为了防止刹车时________给人带来危害。

9.(2010兰州)如图7.3-5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拉力F1为________N。

图7.3-6

10.如图7.3-6所示的实验中,在小车上竖放一木块:

(1)当突然向右拉动小车时,你看到木块向______倾倒。

(2)当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撞到前面障碍物B突然停下来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车的上表面绝对光滑且足够长,则在第(2)次实验中,当小车停下来时,请你猜想一个合理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你看到或猜想的现象都是由于木块的__________引起的。

图7.3-7

11.如图7.3-7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高度的同样斜面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小车不受外力时将会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举出一个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和力》(复习)

一、牛顿第一定律:

二、二力平衡:

三、摩擦力:

作业

印发卷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惯性的含义及惯性的应用和防止,帮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重要条件及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扩展阅读

第八章力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八章力”,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八章力

教科版八年级下《8.2力的描述》教学案例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单位;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力的三要素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观看录像,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

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学生明白力的概念;学生可在课后尝试。

引导学生做教材19页图8-2-1的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以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白力的三要素的定义。

二、力的单位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学生知道力的单位,同时对牛顿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所受的重力。学生举起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对一牛的大小有一个了解,对力的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力的图示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学生观看录像,思考。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作图,掌握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学生通过比较对力的三要素,以及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有了进一步理解。

对学生做进一步指导,纠正。练习:教材22页图8-2-4作图。

四、力的示意图讲解力的示意图,将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比较。知道力的示意图画法,并了解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区别,联系。

举例作图:

(1)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学生作图,对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掌握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画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观看录像,思考,讨论,讲解,使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单位。

六、课堂作业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观看足球比赛,观察运动员踢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运动员在长传和短传时用力有何不同?收集相关资料,做一个小报告。

【教学反馈】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本节可通过观看力的作用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其中部分内容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通过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课堂严谨而又不失活跃,学生掌握内容深刻而又牢固。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设计意图]

本章是在学习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对力有初步认识后,对力学知识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力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本章知识包括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和浮力的知识。虽然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涉及的知识点减少得多,增加得少,使学生学习的分化点淡化,台阶降低,计算的要求和难度也大幅下降,但由于本章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日常生活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些认识是若明若暗有些是错误的,本节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较高,这些都增加学习的难度。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有待进一步的总结、巩固和提高。

本节的复习和总结首先引导学生系统地回顾这一章的知识内容,形成本章的知识网络,再结合知识网络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采用提问、强化练习、过程回顾等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各知识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各个知识点内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知识的应用。

[复习目标]

1.理清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2.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了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和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浮力,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巩固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认识和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重点]

压强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方法、过程及结论

[复习难点]

压强概念的掌握及浮力大小的判断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一、构建本章知识网络(10分钟)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可构建好框架,学生根据框架填空,也可学生一步步引导师生共同完成框架内容,知识网络可见苏科版8年级下册教材p78内容。

投影知识网络的内容。

根据教师的引导,自主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构建好本章的知识网络,了解本章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板书或投影的内容,掌握知识网络图表的内容,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的方法。不主张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背下网络内容,教学中应体现交给学生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复习的能力。

二、各个知识点的巩固与掌握(10分钟)

通过网络图中各个知识点的超链接,进行提问,完成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

压力

压力:

的力。

压强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物理量。

压强

压强的定义:

叫做压强。

公式:

各个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p表示,单位符号;

F表示,单位符号;

S表示,单位符号;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方法来减小压强的。例如

液体压强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浮力的定义:

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产生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量气体压强的仪器叫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根据提出的问题,回忆、思考、交流、查阅资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的物理意义:是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p=

各个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符号Pa;

F表示压力,单位牛符号N;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符号m2;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压路机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短道速滑运动员冰鞋上的冰刀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例如越野汽车的轮胎

液体压强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

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公式:F浮=G排。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产生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量气体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结合网络图中的各个知识点,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回顾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帮助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的应用应在基本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知识的应用做好准备。

三、实验过程、方法、结论复习小结(10分钟)投影练习1—2,提问,点评学生回答。根据练习内容回答。通过过程的回顾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分析总结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投影练习3—4,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提问、点评学生回答。练习、回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附:投影练习1-4

1.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1表2表3

实验

序号压力

/N受力面积/cm2实验

序号压力

/N受力面积/cm2实验

序号压力

/N受力面积/cm2

16.01043.01073.020

29.01554.51584.530

3122066.02096.0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1、6或1、9或4、7或6、9或5、8(3)(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如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其用途是可以测量。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如图乙所示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

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

1水3朝上18621428

23朝下18621428

33朝侧面18621428

4617122958

5915824284

6盐水915424692

(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

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答案:(1)1、4、5,(2)1、2、3,(3)5、6]

3.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制作了一张方格纸,每边长为cm,站在方格纸上并描下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他的质量为50kg,则他站立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9B-8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录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7

h/cm024681012

F/N6.756.255.755.254.754.25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重为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4)图9B-9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是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答案](1)6.751.50(2)未浸没时,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3)物体浸没液体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B

[教学评析]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压强,它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础。因此对压强的复习应是重点和关键。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得出结论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学努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探究过程的回顾、总结与创新也应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为一节复习课,通过采用单元知识网络框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体系结构,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知识,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知识框架学生对各个局部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讨论、探索,从而熟练掌握有关的概念、原理、方法、技能,详细总结本单元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思维过程。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仍静止;原来运动的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3、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4.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共线: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向:方向相反。

等大:两个力大小相等。

5.重点实验: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2)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的力

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可能会变为非平衡力

7、摩擦力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平衡状态

非平衡状态

不受力

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产生的位置:接触面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8、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拉力等于摩擦力(原理:二力平衡)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9、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列举相关的事例

①自行车用越大力刹车,就停得越快;

②拔河时用力握绳子;

③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

④冬天路面打滑,在汽车轮上缠铁链;

⑤鞋底或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⑥上单杠,手上摸镁粉。

10、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分离摩擦面。

列举相关的事例:

①手握单杠不能太紧;

②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

③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④加润滑油;

⑤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11、下面的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是()。

A.放在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总是在原处

B.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C.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倾

D.自行车从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

12、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下列各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B.汽车的重力和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路面对车的阻力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

13、氢气球下面吊着一个重物升空,若氢气球突然爆炸,那么重物将()

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B.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D.匀速竖直上升

14、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5、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16、某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后背总向后紧贴着座椅的靠背,则汽车的运动状态是()。

A.匀速行驶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D.正在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