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8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专题复习:力学单位制与连接体问题。
第三课时:力学单位制与连接体问题
上课时间:
【高考要求与解读】
1、知道力学单位制;
2.学会用整体法、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并熟练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简单的连接体问题
【题型探究】
一、力学单位制
要牢记物理量和物理量单位的名称、符号。了解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
【例1】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
①密度②牛③米/秒④加速度⑤长度⑥质量⑦千克⑧时间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②③⑦
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④⑤⑥
训练: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二、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呈现于高考卷面中,是考生备考临考的难点之一.
【例2】在一根绳下串联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并使两球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例3】用质量为m、长度为L的绳沿着光滑水平面拉动质量为M的物体,在绳的一端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14所示,求:
(1)物体与绳的加速度;
(2)绳中各处张力的大小(假定绳的质量分布均匀,下垂度可忽略不计。)
【例4】如图,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面与质量为m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1)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
(2)水平面给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训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物体m相连,求绳的张力。
训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的人,若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可以(.C)
A.匀速向下奔跑
B.以加速度向下加速奔跑
C.以加速度向下加速奔跑
D.以加速度向上加速奔跑
训练3: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同步训练】
1.下列四组力学单位中,都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N、kg、mB.N、m、sC.kg、m、sD.kg、N、m
2.质量m=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F=200×20=4000NB.F=0.2×0.2=0.04NC.F=0.2×0.2=0.04D.F=0.2×0.2N=0.04N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有关,下列关于空气中声速的表达式(k是比例系数,无单位)中正确的是()
A.B.C.D.
4.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
A.a与b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相对b向下滑动
B.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向上滑动
C.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静止不动
D.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b向上滑动
5.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在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线上张力的大小()
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
C.始终不变D.由大变小再变大
6.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90kg,.气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为使气球安全着陆,向舷外缓慢抛出一定的压舱物.此后发现气球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速度在5分钟内减少3m/s,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9.89m/s2,,求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7.如图所示,质量为m1=5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F推物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kg,且始终静止,取g=10m/s2,求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支持力的大小.
相关阅读
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专题复习:功率
6.2功率
设计人:审核:上课时间:编号:26
目标: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方法
重点:功率的的计算方法
难点:机车启动问题的动态分析
【知识梳理与重难点分析】
1.功率的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力所做的功。
3.功率的数学表达:
①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②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Fvcosθ,其中θ是间的夹角。如果该式中的速度v是平均速度,此式中的功率为平均功率。
○3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y,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
4.汽车的两种加速问题:
当汽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时,有两种不同的加速过程,但分析时采用的基本公式都是P=Fv和F-f=ma。
①恒定功率的加速。由公式P=Fv和F-f=ma知,由于P恒定,随着v的增大,F必将,a也必将,汽车做加速度不断的加速运动,直到F=,a=,这时v达到最大值。可见恒定功率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
②恒定牵引力的加速。由公式P=Fv和F-f=ma知,由于F恒定,所以a恒定,汽车做运动,而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达到额定功率Pm,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这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最大速度为,此后汽车要想继续加速就只能做恒定功率的变加速运动。
注意:两种加速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的区别。
【要点讲练】
1、功率的理解及计算
例1.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小球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变式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开始下滑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
B、
C、
D、
变式2、用水平力拉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
t1秒末撤去拉力F,物体做匀速运动,到t2秒末静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且.若拉力F做的功为W,平均功率为P;物体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它们在平均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W=W1+W2B.W1=W2C.P=P1+P2D.P1=P2
变式3、如图所示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运动员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下悬一质量为m2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v匀速向右运动.下面是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四中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人对传送带做功B.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C.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2gv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1+m2)gv
2.机车启动问题的分析:
例题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g取10m/s2,问:
(1)汽车保持以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汽车在加速过程中,当速度大小为4m/s时,加速度是多大?
例题3.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60千瓦,汽车的质量5吨,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问:
(1)汽车保持以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变式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时间t(s)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
距离s(m)103263103151207270339413491571650730810891
变式5、一位驾驶员启动汽车后,从第4s开始保持额定功率沿笔直的水平公路行驶,另一测量者用测距仪记录了它启动后ts内行驶的距离s,如下表所示,试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是变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简述判断的依据.
(2)若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0=40m/s,所受阻力f与车速v成正比,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0,请写出用最大速度v0和额定功率P0表示的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式.
(3)若汽车的质量m=1500kg,估算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0.
变式6、在倾角为的斜坡公路上,一质量m=10t的卡车从坡底开始上坡,经时间t=50s,卡车的速度从v1=5m/s均匀增加到v2=15m/s.已知汽车在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及空气阻力恒为车重的k倍(k=0.05).sin=,取g=10m/s2,求:
(1)这段时间内汽车发动机的平均功率;
(2)汽车发动机在30s时的瞬时功率.
3、实际问题的分析:
例4.若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5次,心脏收缩压为135mmHg,收缩一次输出的平均血量为70mL,计算心脏收缩时做功的平均功率多大?
变式7、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某运动员的质量是50千克,他一分钟跳绳180次。假定在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2/5,则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连接体的受力分析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连接体的受力分析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2讲连接体的受力分析
主讲教师:徐建烽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一、平衡分析
题一: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面放置木块,木板与木块、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已知木块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M,用定滑轮连接如图所示,现用力F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求力F的大小??
题二: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粗糙的。现发现a、b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mgB.Mg+2mg
C.Mg+mg(sinα+sinβ)D.Mg+mg(cosα+cosβ)
二、非平衡分析:
题三: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A.a=1m/s2,FN=260NB.a=1m/s2,FN=330N
C.a=3m/s2,FN=110ND.a=3m/s2,FN=50N
三、综合分析
题四:如图,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A.B.
C.D.2
题五: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三角架的质量为M,它中间用两根质量不计的轻质弹簧连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球上下振动,三角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的时刻,小球加速度的方向与大小是()
A.向下,B.向上,g
C.向下,gD.向下,
第2讲连接体的受力分析
题一:题二:B题三:B题四:C题五:D
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专题复习:动能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专题复习:动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6.4动能动能定理习题课
基础题:
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2、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时,物体的速度是2m/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是10m/s2)()
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12JB.提升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
C.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2J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3、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木块获得的动能相等B.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动能的减少相等
C.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D.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
4、(2007年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小物体与一根水平轻弹簧相连,放在水平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P点.已知小物体的质量m=2.0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用力F拉小物体,使它从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的O点向右移动10cm,小物体处于静止,这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1J,撤去外力()
A.小物体向左滑动的距离可以达到12.5cmB.小物体向左滑动的距离一定小于12.5cm
C.小物体回到O点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D.小物体达到最左位置时,动能为0,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为0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h米高处由静止滑下,至水平面上A点静止;若使物体由A点沿原路径返回C点,则外力至少做功为
A.mghB.2mghC.3mgh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6、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物体落回到地面时,速度大小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如图所示,求
(1)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物体以初速度2v0竖直向上抛出时的最大高度?
(3)在(2)中若假设物体落地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求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7、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是3m/s,两轴心距离s=4.5m,现将m=1kg的小物体轻放在左轮正上方的皮带上,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5。电动机带动皮带将物体从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能力题: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平板车M正以速度v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无初速地放上小车,由于木块和小车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小车的速度将发生变化,为使小车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不变,必须及时对小车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当F作用一段时间后把它撤去时,木块恰能随小车一起以速度v共同向右运动,设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在上述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小车做多少功?
9:(2005年上海)如图所示,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ll=3m.着地时由于存在能量损失.着地后水平速度变为v=4m/s.并以此为初速度沿水平地面滑l2=8m后停止,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kg求:
(1)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2)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
10.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宇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5m/s的水平初速度由a点弹出,从b点进人轨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ab段长L=1.5m,数字“0”的半径R=0.2m,小物体质量m=0.0lkg,g=10m/s2。求:
(l)小物体从p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11、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g取10m/s2。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5N。求:
(1)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过程中,力F做的功;
(2)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B被拉到离地多高时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
12、一个质量为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从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0所示。求8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取。
高考物理第一轮单元知识点专题复习:功
6.1功
上课时间:
考纲要求:理解功的概念及功的计算方法
【知识梳理】
1.功的意义: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是能量转化的桥梁与量度,能量的相互转化也反映了物体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所以通过功与能量的研究,可以建立力与运动的联系。
2.力做功的条件:。
3.功的数据表达式:,其中为夹角。
4.功的两种表述:①功等于力与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②功等于位移方向的分力与位移的乘积。
5.功是标量,即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功能正负,正功表示,负功表示。
6.变力做功:①一种变力是力随位移均匀变化,即力与位移是一次函数关系,这种变力做功,可以用力的平均求功;②任意变力,这种变力做功,一般是通过功能关系求解。
【要点讲练】
1.功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C.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取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关系
D.力做功总是在某过程中完成,所以功是一个过程量
变式1、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作功情况是()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作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变式2、如图,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正功
B.垂直于接触面,做负功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2.功的计算:确定所求的功:计算功时要明确求哪个力在什么过程中所做的正功还是负功。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体上,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使物体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匀速通过位移.则此过程中,斜面体对物体做的总功为()
A.0B.FC.mgsinαD.mgcosα
思考:物体所受各力做的功各是多少?总功多少?
变式3、(2008宁夏理综)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变式4、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已知在前2s内外合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
A.从第1s末到第2s末合外力为W
B.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外力做功为-W
C.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外力做功为-W
变式5、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受F=10N的水平向右的力推动,运动8m时突然将此力反向,但大小不变,一直把物体推回原处(即全过程总位移为0),有人用W=FCosα算出此力在全过程中做的功等于零,你怎么看?
3.关于变力做功
方法:(1)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2)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求解
例3、(海门市2008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用手拉住弹簧另一端缓慢地向右拉.试证明在人手拉着弹簧的右端向右移动l距离的过程中,人手克服弹力做的功W=kl2/2.
由于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即F=kx.本题中x就是人手向右移动的距离L,因此我们可以,如图所示.
如果我们将L无限细分成很多相等的小段△x,当△x趋近于零时,则.
△x与图线所构成的图形为矩形,因此在这段.
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弹力在L的位移内所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小段△x上的功(即矩形面积)的总和.故人手克服弹力所做的功为W=.
例4.如图,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静止起滑下,斜面底端有一弹性挡板,物块碰到挡板后原速反弹,已知物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最终物块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变式6、某人利用如图5.1-2所示的装置,用100N的恒力F作用于不计质量的细绳的一端,将物体从水平面上的A点移到B点。已知α1=30°,α2=37°,h=1.5m。不计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及摩擦力功的特点:
例5、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
B.不论怎样的力对物体做功,都可以用W=Fscosα
C.合外力对物体不作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
E、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不一定为0
F、对滑动摩擦力做功性质不一定相反,代数和一定为负
变式7、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与光滑的水平面相连接,滑块沿水平面以速度
v0运动,设滑块运动到A点的时刻为t=0,距B点的水平距离为x,水平速度为
vx.由于v0不同,从A点到B点的几种可能的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其中
表示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
变式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
地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分别与m、M相连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板和木块静止,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M上,将m拉向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拉力至少做功为()
A.2μmgLB.μmgLC.μ(M+m)gLD.μmgL
变式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它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开始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A.kmgRB.0C.2πkmgRD.2km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