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漫谈说理文》教案

高中文言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5

《漫谈说理文》教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漫谈说理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www.jAB88.com

漫谈说理文

教学目标

1、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说理文的特点。

2、体会漫谈式论说文朴实通俗、深入浅出、亲切有味的写作风格。

3、感受美学大师恳切谦和的人格魅力。

说明:

本文选自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艺文杂谈》,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朱光潜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充分的了解。冰心女士评价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因为他敢于自我批判,能够恳切地暴露自己的弱点,瘦小身躯里鼓荡着的宽阔的胸怀。因此在本文中,作者采用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的漫谈方式,不以居高临下的专家姿态板着面孔教导人,而是通过多处引用自己的实例,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对谈论对象“说理文”娓娓道来,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因此,学习本文,就要不仅要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说理文的特点,更要体会漫谈式论说文朴实通俗、深入浅出、亲切有味的写作风格,感受美学大师恳切谦和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分析本文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说理文的特点。

(2)品味本文朴实通俗、亲切有味的语言风格。

2、难点:品读语言,感受漫谈式论说文的写作特点。

说明:

对说理文,高中学生有许多模糊的认识,一直存在写作上的畏难心理,文章的写法朴实通俗,深入浅出地把说理文的特点介绍得清晰而全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把教学的重点之一设计为通过学习本文,掌握说理文的特点,纠正模糊认识;同时,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漫谈式论说文,需要学生通过赏析语言,分析多种论证方法,感受本文亲切朴实的语言风格,了解漫谈式论说文深入浅出,行文灵活,说理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作者简介

阅读资料

导入新课

1、简介美学大师朱光潜

2、请大家阅读吴泰昌先生写的《听朱光潜先生闲谈》,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做人、怎样为文的。

1、学生反馈预习情况。

2、自由发言,初步归纳出朱光潜先生亲切随和,与读者道家常式的写作风格。

1、鼓励学生课前熟悉课文,做好预习工作。

2、初步感受朱光潜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写作风格,为下文仔细解读做铺垫。

分析课文

归纳“谈”的主要内容,

既然本文的标题是《漫谈说理文》,请大家通读全文,看看文章主要谈了哪些和说理文有关的观点,请用表格的形式从正方两方面进行归纳。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1)错误:把说理文与艺术文对立,认为实用文不需文采;正确: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语言的艺术性。(2)错误:说理文由于使用很广被认为易写;正确:好的说理文要“有理”,不易写。(3)错误:说理文要么难在推理要么难在行文;正确:思想和语言是不分先后存在的,是不能割裂开的。(4)错误:把理说透就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正确:命意的简洁是文章的一个极可珍视的优点。(5)错误:说理文要保持“零度风格”;正确: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是与道理的阐发紧紧结合的,它可以增强说理的感染力。

阅读说理文,要辨清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通过表格形式,从正方两方面归纳作者的观点,既锻炼了的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使他们在对比中对说理文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品味语言学习丰富多样的说理方法,感受本文通俗易懂,亲切随和的语言风格

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说理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讲道理的论说文,提到它,我们往往会想到艰涩、枯燥一类的字眼,而读完全文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2、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才产生这种艺术效果的呢?

3、从对本文的阅读中再次回味吴泰昌先生对其的描述:读过这位名教授百万言译著的人,无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十分喜爱和朋友、学生谈心。他的这种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生充分品读课文,适当圈画,讨论回答:

1、本文给人的感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没有说教的意味,让人易于接收。

2、(1)作者采用了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表达形象、清晰。(2)文章采用谈话式、叙家常式的写法,没有美学大师居高临下的威势,拉进来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有如沐春风的感受。(3)选例常常使用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自己的教训,让人感到真是可信。

3、漫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语言,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体会朱光潜先生在字里行间闪耀的人格魅力,为总结漫谈式说理文的特点进行感性上的准备。

理性归纳

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对朱光潜先生的“谈”的内容和怎样谈有了充分的了解,能不能归纳一下漫谈式论说文的特点

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漫谈式论说文语言表达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同时行文灵活和说理方法多种多样。

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会理性归纳。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阅读《文学鉴赏总论》中关于《议论文鉴赏论》的节选部分,进一步理解说理文和朱光潜先生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2、阅读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和李斯的《谏逐客书》,谈谈你对作者提出的说理文不能保持“零度风格”的理解。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作业。

作业的多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深层次的阅读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思路点拨

说理文,往往被人强调的是其逻辑性、严密性。作者采用漫谈式的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多方面地阐述了对说理文的认识,内容丰富,令人信服。教师也可以从阅读《文学鉴赏总论》中关于《议论文鉴赏论》的节选部分入手,和本文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正确全面地了解说理文的特点。同时联系84岁高龄的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我一直是写通俗文章和读者道家常谈心来的”,来品味本文亲切随和的语言风格,在字里行间感悟其恳切、谦和的人格魅力。

练习举隅

1、作者认为:“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明确周全。”你写作说理文,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试作一点说明。”

2、作者说,“简洁是文章的一个极可珍视的优点”,“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阐释作者的这个论断。

相关阅读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课题必修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七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修改、备注
第一课时
指南录后序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作副词,全,都。)
(2)层见错出(见,通“现”。)
2.古今异义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古义:没有依托今义:单调,没有意义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古义:十分激烈今义:大方
(3)为巡船所物色
古义:搜寻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4)以至于永嘉
古义:到达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5)几彷徨死
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
3.一词多义
(1)间得间奔真州(jiàn,名词,机会)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动词,夹杂)
(2)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动词,倒下)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副词,无,不。靡及,达不到)
(3)如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动词,往.......去,到.......去)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北虽貌敬(表面上)/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上前)/予分当引决(按名分)/草行露宿(在野草间,在露天里)/日与北骑相出没(每天)
(2)名词作动词。道海安、如皋(取道)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
(2)连词,表转折。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2.以
(1)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当”。然而隐忍以行
(2)连词,表目的,来。挟匕首以备不测
(3)连词,因为。几以捕系死
(4)介词,用。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5)介词,凭。以资政殿学士行
(6)介词,凭借。将以有为也
3.则
(1)连词,表承接,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连词,表转折,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初至北营,(我)抗辞慷慨,(元军)上下颇惊动
(2)(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
(3)(我)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4)(我)坐桂公塘土围中,(元人)骑数千过其门,(我)几落贼手死
2.被动句
(1)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
(2)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
(3)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
3.倒装句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2)君亲其谓予何(何谓予,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
B.道海安、如皋取道
C.为巡船所物色盘查
D.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单调,没有意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
将以有为也
B.归而求国之策
死而死矣
C.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D.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4)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答案:1.D(没有依托)2.C(句中停顿,助词/……的人)3.略
第二课时
五人墓碑记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通“又”)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5)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党羽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痛于心,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考察,查究今义:压住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古义: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今义:金子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非同寻常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比较今义:看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一词多义
(1)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动词,激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
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名词,头发)
(2)行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品行)
其辱人贱行(名词,行为)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走)
(3)固轻重固何如哉(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词,实在,真是)
(4)使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使唤)
(5)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一类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形容词,空)
(6)按缇骑按剑而前(动词,用手压或握)
按诛五人(动词,考查,查究)
(7)得慷慨得志之徒(动词,实现)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能够)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其疾病而死(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用盒子装)/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作记)
(2)名词作状语。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
(3)动词使动用法。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4)动词作名词。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
(5)形容词作名词。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连词,表修饰。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2.以
(1)连词,表目的。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连词,表修饰。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4)介词,表凭借。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介词,用。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6)介词,因为。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焉
(1)兼词。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
(2)代词。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
(3)语气词。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
4.之
(1)助词,的。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动词,去,往。佯狂不知所之者
(5)代词。人皆得以隶使之(指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指代石碑)
5.其
(1)代词,作定语成分。以旌其所为(指代五义士)/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2)代词,作主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周顺昌)
(3)指示代词,那。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介词,表被动。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
(2)介词,向。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3)介词,在。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为
(1)动词。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2)判断动词,是。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介词,替,给。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当
(1)介词,在……时候。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
(2)动词。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判断动词“为”表示判断)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用“也”表示判断)
(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4)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固”表示判断)
2.被动句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动)
(2)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
3.省略句
(1)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省介词“于”)
(2)问:“谁为(之)哀者?”(省介词宾语“之”)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头)卒与尸合(省主语“头”)
(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之四海,定语后置)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
(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吴之民方痛心焉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D.安能屈豪杰之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激于义而死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私人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发其志士之悲哉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D.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然五人之当刑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答案:1.B(痛于心,痛恨)2.A(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代词,代五义士)
 
第三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3)名词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以……为鄙)
(4)形容词使动用法。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5)形容词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土地)
(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⑺动词使动用法。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亡)/阙秦以利晋(使……损害)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介词,拿,用。敢以烦执事
(3)连词,因为。以其无礼于晋
(4)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越国以鄙远
(5)连词,表目的。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2.而
(1)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2)连词,表修饰。夜,缒而出
(3)连词,表转折。朝济而夕设版焉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夫晋,何厌之有
(3)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
(4)代词。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土地)
4.焉
(1)语气助词,表陈述。子亦有不利焉
(2)疑问代词。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3)兼词,于之。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
5.其
(1)代词。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这)/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2)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吾其还也
6.且
(1)连词,表并列,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连词,表递进,况且。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外携带的物品
B.失其所与,不知通“错”,明智
C.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今急而求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答案:1.A(使者,出使的人)2.C(并列连词,又/递进连词,况且)
第四课时
谏太宗十思疏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形容词作名词。择善而从之(好的建议)/简能而任之(贤能的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权、重位)
(3)形容词意动用法。乐盘游(以……为乐)
(4)形容词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使……稳固)/宏兹九德(使……光大)/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何必劳神苦思(使……苦)
(5)动词使动用法。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鸣琴垂拱(使……鸣)/何必劳神苦思(使……劳)
二、文言虚词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必竭诚以待下
(3)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戒奢以俭/纵情以傲物
(4)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5)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介词,把。则思三驱以为度
(7)介词,用。虽董之以严刑
2.而
(1)连词,表转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不言而化
(2)连词,表因果。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3)连词,表承接。择善而从之
(4)连词,表并列。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5)连词,表目的。则思谦冲而自牧
3.为
(1)动词,作为。亏无为之大道哉/则思三驱以为度
(2)动词,成为。则吴越为一体
(3)介词,表被动。为天下笑
4.之
(1)代词。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指代“天下”)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臣闻求木之长者
(3)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人君当神器之重/将崇极天之峻
5.其
(1)代词,作定语成分。必固其根本(它的)/则智者尽其谋(他们的)
(2)指示代词。知其不可(这些)/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那)
(3)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其可忽乎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
2.疑问句
(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
(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其”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4)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词“哉”,表反问)
3.省略句
(1)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
(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
4.倒装句
(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
(2)将崇极天之峻(峻之极天,定语后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天景命大
B.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C.简能而任之选拔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快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亏无为之大道哉
则思三驱以为度
B.是寡人之过也
可以尽豫游之乐
C.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发其志士之悲哉
D.虽董之以严刑
必竭诚以待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道哉?
答案:1.B(名词作动词,献礼)2.A(副词,竟/副词,就)3.略

第五课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
【重点梳理】
一、实词
1.通假字
(1)可予不(通“否”)
(2)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拜送书于庭(通“廷”)
(4)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1)奉臣愿奉璧往使(动词,通“捧”)
请奉盆缶秦王(动词,进献)
(2)闻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动词,听说)
(3)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疑问代词,谁、哪一个)
(4)负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动词,凭借,倚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动词,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动词,背)
(5)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动词,回头)
顾吾念之(副词,只是,不过)
(6)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一种文体)
舍相如广成传(名词,招待宾客的馆舍)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动词,传递)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动词,传颂)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乃使其从者衣褐(穿)/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秦御史前书(上前)/臣乃敢上璧(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献礼)/左右欲刃相如(杀)
(2)名词作状语。而相如廷叱之(当廷)/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间至赵矣(从小路)
(3)形容词作动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4)形容词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5)动词使动用法。毕礼而归之(使……归)/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并列。夫赵强而燕弱
(2)连词,表修饰。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3)连词,表承接。毕礼而归之
(4)连词,表转折。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2.之
(1)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指代“相如”)/均之二策(这)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即患秦兵之来
(3)结构助词,的。为刎颈之交
3.于
(1)介词,在。以勇气闻于诸侯
(2)介词,给。归璧于赵
(3)介词,与。故燕王欲结于君
(4)介词,对。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5)介词,表被动。而君幸于赵王
4.以
(1)连词,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连词,来。宁许以负秦曲
(3)介词,把。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4)介词,用,拿。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介词,凭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5.其
(1)代词,作定语。乃使其从者衣褐(他的)/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他们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蔺相如的)
(2)代词,那。其势不俱生
6.为
(1)动词。拜为上卿(做,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而蔺相如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
(2)动词,是,表判断。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3)介词,替,给。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7.乃
(1)副词,竟。今君乃亡赵走燕
(2)副词,就。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3)副词,才。臣乃敢上璧
8.因
(1)介词,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2)副词,就,于是。相如因持璧却立
(3)副词,由此,趁机。不如因而厚遇之
9.与
(1)动词,与......比。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介词,跟,同。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3)连词,和。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0.且
(1)连词,即使,表假设。且庸人尚羞之
(2)连词,表并列。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3)副词,况且。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表判断)
(2)蔺相如者,赵人也(……者,……也,表判断)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疑问句
(1)何以知之(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疑问代词“孰”,表疑问)
(4)谁可使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
(5)独畏廉将军哉(疑问语气词“哉”,表疑问)
(6)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
3.省略句
(1)(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省略主语“廉颇”)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两处均省略介词“于”)
(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省略介词“于”)
(4)固请(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省略宾语“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
(5)欲以(之)击柱(省略介词宾语“之”)
(6)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省略介词宾语“赵王”)
(7)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省略介词宾语“之”)
(8)(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
4.倒装句
(1)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者人,定语后置)
(2)君何以知燕王(以何,宾语前置)
(3)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介宾后置)
(4)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君结,介宾后置)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介宾后置)
5.被动句
(1)徒见欺(见,表被动)
(2)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命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回头
D.负荆请罪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B.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相如因持璧却立
C.乃使其从者衣褐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秦亦不以城予赵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六课时
鸿门宴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2)要项伯(同“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5)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6)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7)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
(8)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2.古今异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指意外之事今义:十分,很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今义:详细叙说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省名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对南地区今义:省名
3.一词多义
(1)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连词,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副诃,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故交,老交情)
不如因善遇之(动词,及,比得上)
(2)如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如同)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动词,料想)
(3)意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意图)
(4)举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5)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一样用翅膀)
(2)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驻扎)/道芷阳间行(取道)/籍吏民(登记)/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示意)/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3)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豪毛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4)形容词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
(5)动词使动用法。臣活之(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具告以事
(2)介词,用。请以剑舞
(3)介词,凭。不然,籍何以至此
(4)连词,来。项王未有以应
(5)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樊哙侧其盾以撞
2.为
(1)动词。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使子婴为相(做)/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2)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我为鱼肉
(3)介词,被。吾属今为之虏矣
(4)介词,替、给。君为我呼入
(5)介词,对,对于。为之奈何
(6))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何辞为
3.因
(1)动词,趁机。不如因善遇之
(2)副词,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且
(1)副词,将。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
(2)连词,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之
(1)代词。起,立而饮之(指代“酒”)
(2)动词,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助词,的。今日之事何如
(4)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于
(1)介词,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介词,对于。贪于财货
(3)介词,比。长于臣
(4)介词,在。得复见将军于此
7.与
(1)介词,同。未得与项羽相见/欲呼张良与俱去
(2)连词,和。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动词,送与。则与斗卮酒/欲与亚父
8.而
(1)连词,表并列。劳苦而功高如此
(2)连词,表修饰。项王按剑而跽
(3)连词,表承接。拔剑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9.然
(1)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沛公默然
(2)代词,这样。不然,籍何以至此
(3)连词,然而。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表判断)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也”表判断)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表判断)
(5)此亡秦之续耳(语气词“耳”,表判断)
(6)客何为者(动词“为”表判断,相当于“是”)
2.疑问句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
(2)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代词“安”,表疑问)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疑问语气词“为”,用在句末,表疑问)
(4)能复饮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5)公岂敢入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省略句
(1)毋从(之)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语“你”,后面省去动词宾语“之”)
(2)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省去介词“于”)
(3)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去介词宾语“之”)
(4)拔剑撞(之)而破之(省去动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
(3)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
(4)因击沛公于坐(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
5.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为”表被动)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为之奈何
B.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拔剑切而啖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答案:1.C(儿女亲家)2.B(代词,这样/连词,然而)3.略

第七课时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察今(节选)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泾流之大(通“径”,直)
(2)不辩牛马(通“辨”辩认)
(3)其有仁兹甚(通“滋”,更加)
(4)不如小决使道(通“导”,疏通,引导)
(5)澭水暴益(通“溢”,上涨,涨大)
(6)故择先王之成法(通“释”,舍弃,抛弃)
2.一词多义
(1)表使人先表澭水(名词作动词,设立标记)
循表而夜涉(名词,标记)
(2)始始吾弗信(副词,开始)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副词,才)
(3)法此先王之法也(名词,法则、法规)
而法之以为治(名词作动词,效法)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秋水时至(按时令)/顺流而东行(向东)
(2)名词作动词。莫能名者(说明)
(3)形容词使动用法。军惊而坏都舍(使……坏)
(4)形容词意动用法。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以……为少,以……为轻)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并列。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2)连词,表修饰。东面而视
(3)连词,表承接。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4)连词,表递进。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6)动词,如同,像。军惊而坏都舍
2.以
(1)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不随以止也
(2)动词,认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动词,作为。而法之以为治
3.之
(1)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泾流之大
(2)助词,无义。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3)助词,的。而知日月之行
4.于
(1)介词,与。有要于时也/有似于此
(2)介词,表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则
(1)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反而”。今至大为攻国则旨知非
(2)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就”“那么”。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6.与
(1)连词,和。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2)介词,同。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4.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句中语气助词)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今至大为攻国(动词,“为”,表判断)
2.疑问句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疑问语气“乎”,表疑问)
3.倒装句
(1)泾流之大(大泾流,定语后置)
(2)我之谓也(谓我,宾语前置)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莫若己,宾语前置)
4.被动句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不仁兹甚通“滋”,更加
B.而法之以为治名词作动词,效法
C.故择先王之成法选择
D.使人先表澭水名词作动词,设立标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东西而视
则噪而相逐
B.有要于时也
有似于此
C.泾流之大
将崇极天之峻
D.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4)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答案:1.C(通“释”,舍弃,抛弃)2.D(介词,同/连词,和)

《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亲情真实的展示。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评点此文:“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祭文。
二、解题

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3、释题: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初读,正字音,归纳落实文言知识点
四、再读,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理清文章的感情思路。
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有什么标志性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把难以抑止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中,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①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板书:悲情之始
②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感情,后自然转入对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板书:三会三别
③韩愈与老成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青殁而长者存”,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到:‘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板书:疑讯之真
④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板书: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⑤作者好像在向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愤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局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板书:痛海之极

作者通过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愤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悉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五、品读,鉴赏特点

1、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思考: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抒怎样之情?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叔侄情深

(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5)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2、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3、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本文却不拘格式,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和莫大哀痛。
总之,《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二、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进一步为宣王辩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然后再进一步为他辩解,先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皆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他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
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三、布置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自行翻译。依据第一部分的方式总结规律。
教师点拨,检查重点词句翻译。
四、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教师点拨: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附板书设计:一、可以行王道,三层:1、引入话题。2、揭示基础。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二、必须行王道,反面论证。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齐桓晋文之事
●说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单元的学习最好是在第一单元结束之后,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知识。高三学生学习古文不能再限于逐字落实翻译,还应该扩展到思想与写作的评价,甚至还要从文化的深度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研读、鉴赏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
孟子的主张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第二课时,安排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教学方法
1.提倡学生在浅显容易的问题上的自主学习。
2.“品读—欣赏”法。在学生自我疏通文字的基础上抓住行文关键,提取精要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展开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可以反复诵读、品味,教师引导深入分析。
3.深思、讨论法,也可以看做是研究性学习。教师提出课题,课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关于资料搜集、筛选、运用的指导,引发课上的讨论和课后的深入学习。
●教学用具
不拘形式的“预习提纲”。图书馆关于孟子的有关资料,学生网吧。
●预习要求
温习本册第4课《孔孟》,阅读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标记要点:示例: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①民本主义思想;②邦国的主权在民;③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④政事以民为归宿;⑤用人以民意为准: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指导学生本课的学习方法,预习课文:1.文体切入法。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2.文采欣赏法。本文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3.胜负预测法。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全面研究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板书:齐桓晋文之事)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
二、整体初读
(一)角色模拟,通过朗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层次。
1.找一位文言功底不错的同学朗读齐宣王的“问话”,教师则朗读孟子的“回话”。朗读过程中,要随时纠正误读、破读。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跟着默读,逐渐进入角色。
2.分男女两组分别朗读“问话”与“回话”,要求不出现误读、破读,并思考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构层次作怎样的安排。
(二)明确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开头至“王请度之”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为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为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三、疏通并理解课文
(一)字斟句酌,通过串译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1.学习课文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阅读之后要求能翻译原文,懂得“是以”属固定词语,“臣未之闻也”属宾语前置句;(已注释的词句属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强调,下同)明确本层内容并板书:“切入点:‘霸道’,话题转换:‘王道’。”
2.学习课文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分角色朗读,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强调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区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兼词“诸”字等知识点。明确本层内容并板书:保民而王。
3.学习课文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以练习代讲解,“逼”着学生自学。
练习设计如下: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这样)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c.是诚不能也(的确)
d.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行王道)
e.王请度之(估量)
②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译: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③孟子善于设喻论证。用“力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比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请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用两个字归纳孟子为宣王指明的方向:
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推恩(板书)
4.学习课文第4层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孰能御之”。
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①使动用法:危(士臣)/朝(秦楚)
②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5.学习课文第五层次“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
结合高一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译”字上作文章,在“背”字上下功夫。译原文应重点提示“进”“愿”“恒心”“仰”“俯”“谨”“孝悌”等词语;背课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内容理解:两条实行仁政的基本措施:①制民之产,使民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并板书)
(二)探究小结: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比较多,请逐一挑选出来,进行分类总结。
示例: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其中一般疑问句有:“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不识有诸?”“彼恶知之?”“则牛羊何择焉?”“独何与?”“则王以为孰胜?”。这些语句分别用下列疑问词表疑问:乎、何、哉、诸、恶、焉、与(欤)和孰。其中“何”与“孰”是疑问代词,其他是疑问语气词。文章中的反问句有“何可废也?”“而王岂为是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这些语句都是用疑问副词来表反问的,分别是:何、岂、焉。
(三)学生对本课层次及内容小结
明确: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上可以看出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文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提出中心的部分。第二段从“若寡人者”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主要论述“保民而王”的前提。第三段从“王说,曰”到“王请度之”,论述“保民而王”还要有推恩于民的具体行动。第四段从“抑王兴甲兵”到“孰能御之”,旨在说明只有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第五段从“王曰”到最后,主要是孟子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
(四)深入研习,欣赏品味。
请同学从文中找出承载孟子政治思想主张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示例:从本课来看,孟子的“王道”和“仁政”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保民”。即对人民不要一味压榨,要采取保护的政策。“制民之产”,使人民得到耕种的土地:“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使人民得到温饱。而后“申之以孝悌之义”,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达到社会的安定。(富而后教)二是“敬德”“推恩”。孟子认为,实现“王道”,实行“仁政”,关键在于国君,而且是在于国君的“德”。他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足以王矣”。可见,在他看来,“仁心”是“仁政”的基础,而要真正实行仁政,便要“推恩”,即以“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人民,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
(还可以从一些人们常见的句子的分析理解并延伸开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为”与“不能”之别等)
(五)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请根据课文,梳理文章思路,体会《孟子》的论辩特色,填写其他的空白。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导方法:A。
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引导方法:B。
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引导方法:C。
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D。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E。
(答案要点:A.引《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B.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C.以“缘木求鱼”为喻D.“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