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一单元
一 新闻两则 毛泽东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②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4、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
②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④原因:解放全中国⑤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⑥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5、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②地点:南阳③人物:中原我军
④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⑤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
⑥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
二、芦花荡孙犁
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重点:①景物描写②人物性格:爱国抗日,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三蜡烛西蒙诺夫
1、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2、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3、感动的原因:①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②环境很危险,炮火连天③点在坟头的蜡烛有特殊意义④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4、记叙的线索:炮火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国人的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5、黑色大围巾 表示了沉痛哀悼的感情
6、老妇人的动作 爬 跪 说明了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选自《雨果文集》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巴特农神庙: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位于雅典卫城之上,原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
3、伏尔泰:法国思想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
4、雨果的态度、立场: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5、课文结构:1-4段赞美圆明园5-10段谴责侵略者
6、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反语)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1、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于虚无》等。
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渲染氛围,无限悲哀)
3、悲哀:残酷的历史使人悲哀
4、美丽:人民不忘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死者
5、真实:眼前所见一切
6、荒缪:47年前纳粹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已优等民族自居,要消灭劣等民族。
7、迪桑卡的诗(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最深刻的控诉)
8、明赫白:真诚的忏悔
9、日本人:自私的狡辩WwW.Jab88.Com

相关知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1、《新闻两则》
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地点:九江—安庆
人物:人民解放军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横渡”一词表现出胜利的豪情。题目明确、简练、突出,转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5、本文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答: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6、比较两句话,说出谁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
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共渡过30万人。
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7、“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含义是什么?
答:展现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露出喜悦之情。
8、“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
答:这三个不能互换。因为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反战顺序来用的词,没有占领,就没有控制的区域,没有控制的区域就不能封锁区域。
生字生词:鄂(è)豫(yù)绥(suí)靖(jìnɡ)

《芦花荡》
9、“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10、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答: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生字生词:寒噤(jìn)仄(zè)歪张皇失措
《蜡烛》
11、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
12、“蜡烛”在这篇文章中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13、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那黑色的围巾,这是为什么?
答:“黑色”表示沉痛、严肃。在此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表达老妇人深深哀悼之情。
14、本文为什么要对这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答:补充说明这对蜡烛的来历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为红军烈士现出的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扎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问: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答: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控诉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也表现了两国军民感情很好,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生字生词:瓦砾(lì)地窖(jiào)鞠(jū)躬(ɡōn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6、联系全文,说说课文结尾的一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行径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用反语尖锐地讽刺,同时也对信中上尉的征求意见作出回答,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17、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
生字生词:赃(zāng)物箱箧(qiè)
《亲爱的爸爸妈妈》
18、(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答: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是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这样开篇让读者立即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2)“他们杀老师、孩子,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市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同情,对屠杀无辜百姓的法西斯的愤怒控诉。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种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你怎么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答: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4)“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的内涵。
答: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和平。
(5)“明赫白仍然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跟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大家的宽恕和尊重?
答: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
生字生词:肃穆荒谬(miù)
关于战争的成语: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四单元
十六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1、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洁,生动优美,典雅。
2、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
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引出原理(由表及里)
4、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形象化
5、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预报农时的作用。
6、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称为物候学。
8、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时间因素)。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十七奇妙的克隆
1、四个小标题:使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诠释
4、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化高深为浅显易懂)
5、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6、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一个群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
7、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的实验)生物顺序
8、本节说明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9、鲫鱼(鱼类)→蟾蜍(两栖类)→老鼠(哺乳类)(从低等到高等)
10、克隆绵羊“多利”标志着:○1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就○2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噩兆。
11、克隆技术牵涉到伦理道德问题。
12、克隆技术的利:○1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2挽救珍稀动物○3防治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拟物,强调其作用
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恐龙无处不在
1、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2、语言特色:①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多②多处运用了设问句
③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明白如画。
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逻辑基础)
4、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考古学、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5、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举人们熟悉的例子来使概念更浅显易懂。
6、本文的专业术语:使文章更有权威性,科学性
7、泛大陆(热带、温带)→分裂成四部分→南极大陆(其中一个)→极地
8、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的多么天衣无缝: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也许”表示估计“最终”表明作者的信心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体现了作者的幽默。
3、因为斯石英只有在撞击下才形成,所以由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推导出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
4、两文作比较: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原理)②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③说明内容1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化石证明板块构造说2用“斯石英”证明恐龙灭绝是由撞击形成的
④说明语言逻辑性强,简明精炼,风趣幽默
十九生物入侵者
1、事理说明文通常用逻辑顺序
2、本文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3、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生动形象的说明这一类“移民”会给人类和自然造成很大的危害)
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破坏生态系统
2造成经济损失没有天敌危害
3物种多样性遭破坏两个因素
不受同类食物竞争
5、不同科学家的不同态度:①经过“物竞天择”,可制约生物入侵者,达到新的平衡
②任由发展,会给当地的人类和自然造成重大的危害
二十落日的幻觉
1、第2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过渡句,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第5段开头部分)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三单元
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②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③举例子: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⑤打比方:生动形象⑥列数字:准确说明⑦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
十一中国石拱桥
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
3、赵州桥(逻辑顺序):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
4、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
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④形式优美
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
6、写卢沟桥的结构: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
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
1、画之美: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2、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
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
1、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
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
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
4、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全文总纲: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十四故宫博物院
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
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
十五说“屏”陈从周
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印用
2、屏的作用:①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②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
3、屏的定义: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4、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的好处:做文章具有很浓厚的诗意和韵味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