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汉字的魅力教案

幼儿园汉字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2

汉字的魅力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汉字的魅力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汉字的魅力
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的构字特征。
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1.汉字的魅力所在
2.感悟文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教学难点: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及其特征。
教法设计:目标自学式问题研讨式诵读感悟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体会文中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恒量一个民族历史的标志是什么?那就是汉字。(板书汉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记录并推动这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汉字。据考古探测了汉字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可以断定古汉字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现在全球在使用汉字作交流工具的有近15亿人,可见汉字在传播人类文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板书魅力)那么汉字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淮安楚州人袁鹰(板书袁鹰)写的《汉字的魅力》这篇文章。
二、出示目标,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投影)
请同学们看幕布,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目标)。
三、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阅读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投影)
1.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
2.作者文中洋溢着怎样的情感?
3.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示:同座位的可一起讨论、思考)
四、师生一同讨论理解课文。
1.(问)有谁从课文中发现了汉字的构字特点是什么?(指几生回答)
请大家看幕布,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文English和汉字“渔”的构字区别。(板书)English是用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属表音文字,它较易学习,但不能从字面上看出它的义。而汉字“渔”,属方块字,又是会意兼形声字,字面看上去易理解,(用甲骨文板书)左水右鱼,意在水中捕鱼;左形右声,“鱼”在这里既表形、表音又表义。所以,方块汉字在构字特点上有集音形义于一体的独特魅力,这也正是中国古汉字令西方人钟情的原因之一。
2.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每个炎黄子孙都与它有深厚的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按理讲,一篇说明文蕴含的情感无非就是喜爱啊、赞美所说明的对象,而这篇文章是怎样来表达情感的呢?先找一位同学谈谈你读本文的感受。(指一生回答)。我们不妨选第6节诵读,读之前,看一下你预习中写的诵读脚本和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老师用三种语调朗读,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师分别用低沉悲调的语气缓慢读、用自豪激越的语气读、用平淡无味的语气读)读后问大家最赞同哪一种。(指一生回答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很好,那大家就用自豪激越的语气齐读这几句,用我口诵我心,来表达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生齐读)
3.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理解了汉字的特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汉字的魅力”上来,大家读到现在,汉字的魅力到底表现在哪几方面呢?请迅速浏览课文,用圈点读书法理清文章的层次。(生浏览课文。找学生自由谈)大家谈的很有独到之处,我在这里仅作简要概括,请看幕布(投影出层次结构,留有空格填空)师生齐活动,完成任务。
五、(总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构字特点、特征以及其独特的表形、表义等魅力,而且通过阅读也理解了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希望课后整理好课堂笔记,用最优美的方块字记录下你本节课对汉字学习的独特感受。
六、(作业)为进一步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加强课外语段的阅读,课后完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语段练习。(课前已发给学生)
七、宣布下课。

相关阅读

汉字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汉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功能,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2、培养思辨探究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二、活动重点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活动,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对祖国语言汉字的认识。三、活动准备

1、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四个活动小组:汉字考古组、汉字规范组、汉字拾趣组、汉字表演组,分别查找、筛选四个主题资料。2、各小组选出组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为期两周的本小组活动方案。3、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汉字的书籍或提供有关的网址。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流程

(一)教师导入: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是汉字。由奇妙的点、横、竖、撇、捺构筑的汉字,绝非仅仅只是一些代表声音和意义的符号,它们是充满智慧、充满感情的精灵!无怪乎人们将汉字的创造赋予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色彩,无怪乎汉字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多姿多彩“汉字”的世界吧。(二)汉字报告会(汉字考古组交流的内容)1、教师过渡:汉字就像陈年的美酒,散发着馥郁的芬芳,下面请考古组同学给我们做报告,报告的题目《博大精深的汉字》。2、报告内容摘要:①汉字的起源:②汉字字体的演变:③汉字的书写:课件展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大家名家字帖欣赏小结:只有汉字这种文字,才能使书写上升问一种艺术,也只有在汉字文化熏陶下才有那么多光耀千古的书法家。3、展示汉字科普小报4、教师引入答辩问题: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有人坦言:汉字落后了,它已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学生自由辩论。(三)汉字调查(汉字规范组交流的内容)1、成果展示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文件目录》(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汉字应用管理司网站)调查结论一:新中国高度重视汉字规范工作,不仅成立负责研究和推行文字改革的专门机构,并先后出台两部有关法律。迄今为止,国务院还颁布89条有关汉字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汉字的规范工作成绩显著。2、成果展示二:八年级学生常用错别字辑录(资料来源:可以以八年级学生的作文本为样本,进行穷尽性的调查,将其中的错别字“挖”出来,整理成文。)调查结论二:错别字比比皆是,甚至“触目惊心”,多数学生对使用错别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认为写错字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教师引入讨论问题:从大家的调查上看,汉字的规范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纯洁祖国的文字,让错别字销声匿迹呢?学生自由讨论,交流。3、成果展示三:关于社会新词应用问题的调查报告(资料来源:为了解同龄人对社会新词新语、字母词、网络语言看法及这些全新词语对传统规范语言的影响,在本校开展一次《社会语言应用热点问题调查问卷》活动,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调查结论三:社会流行的新词普遍受到青睐,有54.3%和48%同学认为现代汉语出现“酷”“秀”“WTO”“菜鸟”等词语很传神,丰富现代汉语词汇,能够理解并且正确使用它们也超过60%。多数同学认为不必对网络垃圾用语忧心忡忡,只要不碍文明应报以宽容态度,让其主动接受时间的检验,实现语言的自我淘汰、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对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及规范的字典、词典收录新词的态度,多数同学认为: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不能漠视不管,又不能照单全收。”(四)汉字知识竞赛(汉字拾趣组交流的内容)将汉字拾趣组学生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梳理,并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进行竞赛,主持人及评委由汉字拾趣组成员担任,竞赛形式及试题类型如下:1、必答题①看图猜字:提供“鸟、弓、火、水”等八幅古文字图要求学生竞猜。②猴年说年:猴子聪明机智,好动调皮,有时,又是幼稚可爱,它们的踪影在汉语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你能说出下列歇后语吗?如:猴儿投胎(手脚一刻不闲)猴儿耍大刀(胡砍)2、抢答题①根据下列谜面,猜出文字。如:小牛落地(生)自我批评(记)②汉语里,有时一样的意思,既可用成语表达,也可用谚语表达,你能为下列谚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吗?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丘之貉)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③试一试为下列成语新解。如:螳臂挡车(最勇敢的行为)狗拿耗子(最好的副业门径)以上括号内的内容为参考答案3、风险题从汉字的构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如课文中《汉字问答》,作者列举用“女”做偏旁的字和“刑”字来说明。你能模仿课本的例子,说说下列汉字中蕴藏着文化信息“财、贷、负、责、贵、贱、赢”与“贝”(10分)“善、美、群”与“羊”(30分)“祀、祠、祝”与“ネ”(20分)(五)、相声表演:〈〈汉字研究〉〉(汉字表演组交流的内容)(六)教师小结:

汉字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感,无穷无尽的遐想和乐趣,那点横撇捺织就的精美绝伦的符号,闪烁着神圣之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灭的星辰。汉字文化浩如大海,在一两堂课中不可能尽览其妙,希望能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能深深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将汉字的研究性学习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活动后记,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第4课 汉字的演变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4课 汉字的演变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4课 汉字的演变教案

1识记与理解
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各种汉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1.重点:甲骨文。
2.难点:小篆。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1课时

新授课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针对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归纳汉字的演变及其过发展过程。
3.学生讨论汉字演变与历史发展的联系。

一、甲骨文(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1.汉字的演变三、小篆和隶书
(1)、汉字的起源(一)小篆---汉字的统一
(2)、汉字的最初模样(二)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2.甲骨文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二、金文(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一).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文字游戏,请大家看
投影并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
1、山石____上古木____此木是___。(岩、枯、柴)
2、____泉边____好____真妙。(白水、女子、少女)
3、____是柴山山____。(此木、出)
4、因火生____夕夕____。(烟、多)
问:同学们,
讲授新课
投影:“想一想”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多少呢?
一、甲骨文(板书)
1、汉字的演变(扳书)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jé)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投影: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
(1)、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2)、汉字的最初模样
投影: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师: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
2、甲骨文:
投影:“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学生活动:试一试“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
鼠牛虎鸡狗猪兔羊猴龙蛇马
史海拾贝: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二、金文(板书)
(一).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板书)
(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
教师讲: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它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板书):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投影材料:“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zhuàn)的石鼓”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三.小篆和隶书(板书)
(一)小篆---汉字的统一(板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
投影: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教师讲: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
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议一议: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mio)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隶。”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板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投影: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投影: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投影:《张旭狂草图》
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投影:《兰亭集序》
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课堂小结(投影:“历史知识”图表)
1.组织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活动: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
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
2.对学生所总结的本课内容进行点评。
3.统计学生各组得分情况,表扬课堂积极发言的同学。
●学习与探究
1、学习测评:
1.甲骨文是()。
A.我国最早的文字B.比较成熟的文字C.完全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A.隶书B.楷书C.小篆
2、学习活动:巩固知识:
1、简述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一说汉字有哪几种字体。2、你能说说商朝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吗?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呢?学生活动
做文字游戏

答题方法:按教师指定要求回答与学生自由抢答相结合,按组计分。

讨论方式:学生讨论,小组发言后,教师总结。
通过“想一想”进行扼要地提出问题,为增加学生兴趣学生可自由发言。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展示资料,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汉字的发展史一个总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和观察投影后可以回答。

(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投影“试一试”(投影出甲骨文的十二生肖文字,让学生填上相对应的现代汉字)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合语文知识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方面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看书,用投影仪展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教师指导学生从形体、结构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学生活动:“比一比”金文跟甲骨文相比有什么特点?(学生广泛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投影楚国和秦国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看一看:大篆这种文字有什么特点?(特点:结构工整,笔画均匀,长方形。)

(创设情境。通过联系实际引起师生共鸣,使学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认识的深度,理解文字的演变与历史发展的对应关系。)

观察投影,说一说小篆文字的特点。经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特点:笔画整齐,线条化,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形。)

“议一议”,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根据已学知识回答,老师引导归纳。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隶书的特点。(特点: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汉字相近。)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楷书的特点。(特点: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草书的特点。(特点: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

学生观察投影,讨论、归纳行书的特点。(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

请学生根据板书,以抢答形式完成“历史知识”图表(汉字的演变过程),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学习测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进行。

“学习活动”作为课后探究活动进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甲骨文”,难点是“小篆”。本课是一节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器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用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参与的方法,对汉字的演变与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本课形式较为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教案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自读、欣赏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感受大师风采。
2.感悟、学习贝聿铭情系华夏的爱国情怀。
3.理解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详写和略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展示】
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美籍)
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美籍)
海外华人“艺术三宝”赵无极(法画家)
 周至中 (美作曲家)
 贝聿铭 (美建筑)
……
同学们,我们看到这样一份名单时,会发现他们都是——(华人)。炎黄子孙,我们共同的名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被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的画卷中。面对他们,我们心中怎能不激起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在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一个世界顶极建筑大师,此刻,正向我们走来,他就是——(贝聿铭)
二、检查预习
词语积累
奠定(diàn)跻身(jī)剔透(tī)抉择(jué)聘用(pìn)
遴选(lín)勘察(kān)轩然大波(xuān)
三、整体感知
1.自读,理清思路:
①发现:“大师”一生的建筑代表作。
②思考:如何让这么多的成就浓缩在2000字的通讯中。
【明确】详略安排: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表现人物成就。
【明确】文章结构
开头语:描写中银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
第一部分: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第二部分: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
第三部分: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2.本文写作顺序:
【明确】由国外到国内,由初期到后期。
3.开头两段并不见贝聿铭本人,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明确】体现贝聿铭价值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他设计的建筑。通过描述中银总部大厦,激发读者思考:如此宏伟建筑是出自谁手呢?从而引出设计者,本文的主人公。
四、合作、探究、解读
1.欣赏“建筑风采”
①自读,发现:这座建筑的独特之处。
【明确】“惊人的气势”:两个非常宽阔的入口。
“高贵的气质”: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
【展示】中银总部大厦的内外景观。
“大师”落笔不俗,作品非同凡响,让我们继续欣赏。
②讨论,发现:其他作品又独特在哪里呢?别人又是怎么评价的?
【明确】【展示】
肯尼迪图书馆: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杰奎林:“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运用了创造性的设计,变幻莫测。卡特:“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别具匠心,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人们:“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③思考:这样的描写方法是什么?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④欣赏、品味:
【展示】三座代表性建筑各典型角度的图片。
2.感受“大师情怀”
①以上三座建筑的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找出原句)
【明确】在“非议”中诞生,又屡屡成为“奇迹”。
在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贝聿铭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初生之犊”,启用他,必然招来其它建筑师的非议。
贝聿铭设计的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也曾引起轩然大波,……毁了金字塔。
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贝聿铭的什么品质?
【明确】勇于创新、挑战传统。
文章第一部分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呢?
【明确】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关心平民利益。
③“创造性”不能凭空产生,它总是来源于生活。贝聿铭的灵感大都来自何处呢?
【明确】中国文化。
④思考: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贝聿铭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明确】生活习惯、设计理念、实地勘察、真诚建议、感慨万千。
【展示】香山饭店和中银大厦的图片。
思考: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贝聿铭的“中国情”?
【明确】“我的根在中国”。
⑤探究:“我的根”、“中国建筑的根”、“老根”中的“根”分别是什么含义?
【明确】生命之源、民族之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⑥小结:贝聿铭是一个怎样的建筑大师?
【明确】植根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上、创造性运用现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建筑家。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领略了贝聿铭这位世界顶极建筑大师的风采,并享受了最优秀建筑的独特美感。在文章对大师本人的记述、对杰出建筑的描写和他人对建筑的评价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建筑家,一个始终不忘祖国灿烂文化的优秀子孙,他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他所创造出来的建筑艺术是世界华人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作业:了解建筑艺术,查阅相关基础知识,欣赏世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