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08

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谈话: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
谈话:哪个同学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呢?(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各种混合运算的算式,并请学生说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从而总结出规律)板书: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运算的;加、减、乘、除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有小括号的先计算括号内。
2、你能做出这几道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38+48-6512+30÷624÷(6×4)6×(9-4)
38+(48-65)(12+30)÷624÷6×46×9-4
3、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回忆一下,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量,也就是先求什么。)
4、教材第57页第2题。
(1)要想求出小明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钱必须知道哪此条件?
(4枝康乃馨的钱和1枝百合的钱)
(2)4枝康乃馨的钱和1枝百合的钱题中都有吗?第一问应该先求什么?(4枝康乃馨的钱)
(3)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注意检查。
(4)学生独立解答第二问。
5、同学们看,有的同学是从问题去找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有的同学是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路,虽然思路不同。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58页第3题。
学生说说先求什么?要用综合算式解答。
2、教材第58页第4题。
这类题通常的方法是通过错误的计算过程,找到正解的数。本题就是通过错误的计算过程,找到正解的与5相乘的数。
学生独立解答。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什么?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我们复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学会了两种解题思路,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教材第58页第1、2题。
【教后反思】JaB88.com

延伸阅读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再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于适当的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师:看来大家把这单元的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了,下面请大家用你所学的知识来帮帮裁判员,同时也解决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大家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注意你的方法,同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啊!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计算复习。(用竖式计算)
56÷750÷683÷978÷8
(1)指4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2)集体订正。指名讲算理。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我是用表内乘法来想商是多少的。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生:写竖式时注意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特别是商的位置。
余数要比除数小。
3.解决问题的复习。
(1)我班有51人,平均分成8个组,每组几人?还剩几人?
(2)我班有51人,每组8人,平均分成几个组?还剩几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汇报。
师:同桌交流以上两题有什么异同?
生:相同点:都是用的除法计算,都有余数。
不同点:第一小题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一样,
第二小题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3)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复习
(4)用规律解决问题复习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对错。
1.28÷5=5……3()
2.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二)、想一想,填一填。
1.64÷7=……51÷6=……
3.5除48,商是,余数是。
3.按要求把算式写在□内。余数是2余数是3
8÷315÷411÷2
(三)计算题,要细心啊!
用竖式计算。
88÷9=30÷7=26÷3=
(四)解决问题,你真棒!
(五)游戏题:“猜猜看”
按红、黄、绿、蓝排列的一串气球,第30个你知道是什么颜色吗?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余数<除数
进一法,去尾法
找规律,看余数

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86-34=47+33=36+20=
23+69=62-18=70-26=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150=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5X4=63-(35+14)=32-5-7=
19+3X9=45+8-39=8X9-38=
56+34-39=2X8+49=8X6+52=
二、判断题。
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
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
三、填空。
(1)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2)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3)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5得____________。
(4)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
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
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
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
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共有几颗星?

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6+6+6+6=24

6×4=24或4×6=24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

因数因数积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

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

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

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

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

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

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

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65页第2题。

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材6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

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13+3+3+3+36+6+6-6+6+6

三、开放题:

1、人民公园一张成人票6元,一张学生票4元。

(1)买4张成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卖5张学生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课后小结:

五、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能力点: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德育点: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2、出示67页例1。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开始!

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来吗?

2、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拍的?(前、后、左、右)

3、一架钢琴的4张图,让学生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4、一个茶壶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5、开放题:教师出示一幢房子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力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德育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课件、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师: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学们高兴得去郊外放风筝,看有蝴蝶风筝、有蜻蜓风筝……,他们美吗?你认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怎样验证它们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二、自主探究:

1、师:这些风筝不仅颜色美、形状美,而且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你想自己动手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吗?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电脑演示剪法。

师:现在自己剪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看谁剪的与众不同?

学生动手剪,把剪好的有创意的贴在黑板上。

2、师:同学们剪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我们把这些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3、揭示对称轴的含义,教师画出自己贴的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指出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不是对称图形的说出理由。找出五角星的5条对称轴。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3、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建筑、桥、古钱、生活用品、数字、文字、字母、体育用品等等)

4、拿出圆、正方形、长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5、开放题:小组合作,贴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师出示贴好的一半对称图形,学生自己贴另一半。)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方格纸、镜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汽车的表象,再连线。

2、自己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3、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房子、树叶、中国结、桥、鼠标。

二、拓展练习:

1、练习十五第3题。

先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要画出某条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动手画一画。

2、练习十五第5题。

让学生运用想象,直接判断,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用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3、分类。

0123458

ABCDEF

国一王旦元由美春

对称的:不对称的:

4、开放题:

先在纸上写数字,拿镜子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再完成。

教师出示两幅镜子图,一幅是镜子里的数字,一幅是镜子里的钟面,要求学生写出实际的数字和时间。

介绍: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拿镜子对着镜子图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课后小结:

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整理和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能力点:1、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
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18+2370-4158+2989-346+4868-65
46+2391-8343+1917+7992-5690-54
90-60+2443-8-3050+27-917+26+18
3、数学医院。
82399527
-17+48-16+73
79777990
说说错在哪里?
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讨论,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拓展运用:
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该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钟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
课后小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 巩固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题纸、学具,学生课前整理本单元知识。

【教学手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具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参与度比较广。《表内除法》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却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在实践操作、小组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借助对课本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部动画片呢?(学生回答)

看来,动画片新颖有趣,非常受同学们欢迎!今天,老师便请来了几位动画片中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它们是谁呢?(出示“熊出没”家族成员图片,全体同学表示欢迎)

下面,就让这几位动画片中的朋友陪伴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数学之旅!前面我们刚刚学完了“表内除法(一)”这一单元,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归纳整理

(一)回顾、整理知识网络。

同学们,特别爱动脑筋的光头强向你们提出问题了--“回忆本单元,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呢?”(出示光头强图片)

点名学生说出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师生共同交流。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1、复习“平均分”的意义及“除法”的含义。

刚才,我们在整理知识网络图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平均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分”?可以画一画,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同时,请和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你是如何表示平均分的?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教师随机板书算式。

我们知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遇到“平均分”的类型要用什么方法计算呢?(除法)进一步复习“除法”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

2、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很快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的呢?(利用乘法口诀)。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数学小游戏“抽口诀 说算式”任意抽出一句口诀,让学生说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对比,发现几句特殊口诀。

(4)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同学们,刚才大家表现的非常棒!下面“熊出没”家族的成员们要来考考大家了,你们有信心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熊二带来的挑战

(1)“火眼金睛”(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2)“计算小专家”(学生总结如何算得又对又快)

熊大带来的挑战

(1)列式计算;

(2)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读题,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列式。小组交流,说说每一道题列式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列式?

比较习题,你发现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三、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小松鼠蹦蹦想对你说”--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整理、复习,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每一个“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在计算除法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会使计算更加简便、快速;而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可以更好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看来,我们的数学知识之间是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棒!希望你们将井然有序的良好习惯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做到凡事条理分明,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十)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26~27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六)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和练习,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2.通过复习和练习,能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和除法的关系。

难点:利用除法运算提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单元知识整理。

师:本单元有哪些知识要点?把这些要点整理出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议一议,各小组汇报并展示整理的结果)

2.单元复习。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指名学生回答)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复习“平均分”的方法。(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3)复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①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师: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小结)

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所写的除法算式)

教师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出示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主题图。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写出除法算式。

教师指名学生读出所写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

(4)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2×6=5×6=12÷6=30÷5=

12÷2=30÷6=4×5=3×5=

20÷4=15÷3=20÷5=15÷5=

①让学生分组进行口算。组织学生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教师总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②出示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让学生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教师任意指一句口诀,要求学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5)复习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思考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思考题”)你能解决吗?是怎样想的?可以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汇报1:根据4个““相加的和是8,求1个”“是多少,就是计算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8÷4=2,即=2。

汇报2:根据3个”“的和是12,求1个”“是多少,就是计算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2÷3=4,即 =4。

……

2.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问题。

师:想一想,有12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设计。

(2)设计方案,动手用小棒摆一摆。

要求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设计的过程和所写的除法算式。

师: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小组指派汇报,教师板书)

汇报1:摆成2行,每行6盆,列式为12÷2=6(盆)。

汇报2:摆成3行,每行4盆,列式为12÷3=4(盆)。

汇报3:摆成4行,每行3盆,列式为12÷4=3(盆)。

……

师: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分法不唯一。但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12 3 5 20 4 8 1 6 6 4 30 4 21 36 4 6

第2题:

(1)14÷2=7

(2)30÷5=6

(3)25÷5=5

第3题:24÷6=4(本) 24÷4=6(人)

第4题:

(1)5×4=20(根)

(2)24÷6=4(个)

(3)10÷2=5(根)

(4)10-6=4(根)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对于本单元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进-步理解除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拓展应用”中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助于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的设计中,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通过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来解决问题。特别关注让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交流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体会到练习的快乐,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十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熟悉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能根据除法算式编造出较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播放音乐)请你们大声的告诉我:这是什么动画片的歌?(喜洋洋与灰太狼)。你们知道吗?青青草原正在热热闹闹的准备着一场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瞧,喜羊羊已经到羊村门口迎接我们了,但慢羊羊村长说:想进入我们羊村可没那么容易,你们得先经过我的考验,你们敢吗?慢羊羊村长对你们的考验就是表内除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概括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平均分)那什么是平均分?(板书)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概括:在本单元中,我们主要认识了平均分,知道了除法,会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还会用除法解决问题。同学们!你们真厉害,这么快就通过了村长的考验。

2、平均分。

我们热情好客的美羊羊已经迫不及待的带着小礼物出来迎接你们了。它带给我们的小礼物是?(棒棒糖)有个问题把美羊羊给难倒了。“这9个棒棒糖要怎样分才是平均分呢?”你们能帮它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预设1、把9个棒棒糖平均分成3份。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9÷3=3(板书) 认识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预设2、除了这种分法,我们还可以怎样分?(一个一个的分)你会用算式表示吗?9÷9=1或9÷1=9。

3、熟记乘法口诀,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求商的时候需要用到乘法口诀,请把下列乘法口诀补充完整。你会用“五六三十”这句乘法口诀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4、计算题。

10÷2= 4÷1= 28÷7=

15÷5= 18÷6= 20÷5=

20-5= 30÷5= 12÷6=

5、解决问题。

同学们!恭喜你们找到了第一把钥匙。你们有信心找到第二把钥匙吗?

1、 有15个面包。

(1)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几个?

(2)如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

2、一个鱼缸有3条金鱼,4个鱼缸共有多少条金鱼?

3、 把12条金鱼放进4个鱼缸,平均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

4、有12条金鱼,被小猫偷吃了4条,还剩多少条?

6、说一说。

用下列算式编造应用题。

8÷2 = 4 3 × 3 = 9 12 ÷ 4 = 3

4 × 5=20 2 + 6 = 26 18-2 = 16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课后,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平均分。

附: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3×3=9 9÷3 = 3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提高脱式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混合运算和两步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更有系统系。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培养应有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难点:系统的梳理知识,归纳突破难点。

教法和学法:教法:组织梳理知识。

学法:合作交流、独立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混合运算》这一单元,你们还记得这一单元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吗?

引导学生说出混合运算和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问题。(用知识树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节课我们要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和复习

一、混合运算

1、什么是混合运算?

8+4=12是混合运算吗?

12÷2=6是吗?那把它们两和在一起变成

(8+4)÷2呢?

所以混合运算至少得包含两个算式。

2、自主编写综合算式。

你能像老师一样用8、4、2编写混合算式吗?

小组合作编写综合算式。

3、展示学生作品并分类。

第一类: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观察这一类算式,它们的数字相同,计算的顺序也一样,为什么咱们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呢?

第二类: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三类: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

4、算一算

老师也写了四个算式,你们会计算吗?

作业纸

观察这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数字一样,运算符号一样,但是因为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算式的结果也不一样了。

二、解决问题

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提问:

1、 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2、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得先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列式计算。

3、 第二问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回顾知识树,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变成苹果长在树上。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的知识树就会越长越高越长越大。我们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就会拥有一片森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九)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一)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学会梳理并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的方法,从而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整理。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梳理并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的方法,从而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整理。

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数学王国。他们是谁?出示图片(聪聪和明明)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聪聪和明明今天要带着我们对前边学习的“表内除法(一)”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

出示 :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带着问题,我们快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请打开书第7页,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表内除法(一)(板书),请大家从第7页一直浏览到第25页,认真仔细看,注意看小标题。(学生看书)

谁来回答小精灵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小结:通过看书的方法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整理和复习的一种好方法。

如果我们用一个结构图来概括这一单元的内容的话,该怎么填呢?(出示结构图),你为什么这样补充?

大家看,这么多页的内容,我们用一幅图就可以表示出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的一种整理。

二、复习提升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聪聪、明明和李老师商量,准备把同学们分成两队进行闯关争星活动,看看哪个队得到的星星多。有信心吗?

(一)复习除法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跟随聪聪进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智力大比拼。

先来看聪聪的第一个问题:哪些是平均分?为什么?这些平均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出示问题:把12个橘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怎么列式?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再出示:有12个橘子,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怎么列式?为什么?这也是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聪聪又提问了: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对,要想快速地求出除法算式的商,我们可以请乘法口诀来帮忙。下面让我们在小精灵明明的带领下进入第二关“慧眼闪闪亮”。大家看,这是一张乘法口诀表,明明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能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吗?谁来补充?

齐读乘法口诀。

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说一句口诀,请你说出一个相应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谁愿意和老师玩?引导学生根据口诀说算式。

请同桌之间也像我们俩这样玩一玩。好,游戏咱们就玩到这儿。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太棒了,看来大家都有一双闪亮的慧眼!

乘法口诀记熟了,明明还想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课件出示口算题),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哪列小火车来试试?

再出示:可以怎么填?( )÷5=

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么难的问题都没难倒大家呀,再来一组抢答题,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被除数和除数相同(0除外),商是1.

再出示一组除以1的口算,学生独立练习,体会并发现规律。

(三) 复习解决问题

小精灵陪伴同学们顺利通过前两关,第三关李老师负责,请看大屏幕,这道题有几个问题呢?谁能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讲一遍?你能把这两个问题都列式解答出来吗?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你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用简介的语言叙述)

4、请看第2题,一共有4道,自己读题,试着把算式列在问题后面,开始吧!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我发现,第三小题和第四小题都是把10根孔雀羽毛插在两个瓶子里,那为什么第三小题用除法计算,而第四小题却不用除法计算呢?(因为第三小题里那10根孔雀羽毛是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的,就是把1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用除法来计算。第四小题那10根孔雀羽毛,虽然也插在2个花瓶里,但它两个花瓶里不是平均分的,所以不能用除法计算。)

四、总结

再次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

我们的数学课即将结束,在这次闯关活动中,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有什么收获呢?黄队和蓝队谁是今天的数学小赢家呢?

板书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八)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含义。

2、熟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根据乘法口诀写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能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学过的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通过闯关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 以练为主,讲练结合,汇报展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第一关 加深除法含义的认识

1、(出示课件)复习平均分的概念。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出示图片)让学生用平均分的语言来表述。

3、引导孩子根据图片写除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能准确计算结果。

4、启发学生发现二幅图的差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关 整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

1、 出示乘法口诀表,指名让学生补充。

2、 任意出示一句乘法口诀,让学生根据口诀写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 讨论:为什么有的乘法口诀只能写一个除法算式?

(两数相同的乘法口诀只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关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 出示试题:p27页第3题

有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a、 找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b、 列出算式。

c、 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计算?

d、 正确解答。

2、出示试题:p27页第2题。

(1)14个三角 ,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25里面有几个5?

a、 让学生默读做题。

b、 找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写到练习本上。

c、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第四关 创作我最行

1、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编题。

a.小组商量、讨论。

b.全班交流。

(每小组代表展示)

畅谈收获:

谈谈学习了本单元的收获?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一)

整理和复习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除法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法: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对称一词吗?你们认为对称是什么样的?”

生:“听过”或“没听过”。

师:“那么对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疑问或想知道的?”

生:“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

生:“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它有轴吗?”

生:“它是一个图形吗?”

师:“哦,看来同学们都有许多疑问,那么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观看小视频,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轴对称图形的视频,请同学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思考(1)你发现视频中画的画有什么特点?(2)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视频中只要画一边另一边就会出现”

师:“注意老师提的问题,视频中的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生:“这个视频中画的画两边一样”

师:“仔细观察,左右两边的画是一模一样的吗?比如这幅图中小女孩的留海,方向一样么?”

生:“不一样”

师:“看来我们用两边一样这个词来形容并不准确,只能说形状大小是一样的,但方向是相反的。”

师:“老师这有一个羽毛的羽字,同学们看看它的两边如何?”

生:“都是习字,是一样的”

师:“可是他并不是轴对称图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方向也一样了。

师:“我们来小结一下,从形状大小和方向三方面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形状大小都一样,方向相反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方向是相反的,请同学们想象,如果老师将这幅图对折,两半的图形会怎么样?”

生:重合

师:刚才的这个羽字呢?对折两半会重合吗?

生:“不会”

师:“所以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称为轴对称图形,如果对折后两边不能够完全重合,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知道了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你能说说生活中你都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生回答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对称轴

师:“课前老师让第一组同学准备了圆形的纸片,第二组准备了正方形的纸片,第三组准备了长方形的纸片,第四组准备了菱形的纸片,你们手上的这些形状的纸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有什么办法进行判断?”

生:“可以折一折,如果对折能够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动手折一折。

师:“同学们你们对折后,纸上都有一条折痕,那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就称为对称轴,圆形的对称轴只有这一条吗?”

生:“有许多条”

师:“无论你怎么对折,只要折痕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条折横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圆形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请同学们折一折手中的纸,看看这些形状的纸分别都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汇报:圆形有无数条,正方形有4条,长方形有2条,菱形有2条。

师:“咱们学过的数字0--9中哪些数字是轴对称的?”

生:“0和8”

师:“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生:“都有两条,分别是横着和竖着。”

2.剪一剪

(1)小组探究如何剪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我们就用你们手中的纸,剪一剪,看看能不能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好看的轴对称图形。”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像上面这样,先把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

(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

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板书设计:

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形状大小一样,方向相反。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图形能完全重合。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