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4

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课堂教学实录。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课堂教学实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战国策》当中的精彩华章《荆轲刺秦王》。自古以来,在中国燕赵大地,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的故事,难怪古人说“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荆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荆轲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也就是说,他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千年。司马迁为其立传,评价其“名垂千古”。在《史记》当中记录荆轲的文字和《战国策》中的记录几乎完全一样,没有什么改动,这不仅反映了史学大师司马迁对这篇文章的喜爱,而且反映了司马迁对荆轲的重视和偏爱。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荆轲身上的拔刀相助,诚信勇敢的侠义精神一直是我们民族精神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荆轲,让我们一同感受荆轲慷慨悲歌的情怀,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荆轲刺秦王》。

板书: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教学过程:

一回顾初读

师:通过朗读预习,我们整体感知了一下全文,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应该把课文里的重点字词圈画出来。现在我们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课件)

a.拜谒(yè)濡(rú)缕变徵(zhǐ)淬(cuì)火

b.忤(wǔ)视图穷匕(bì)见(xiàn)八创(chuāng)

c.箕(jī)踞揕(chèn)之偏袒(tǎn)陛(bì)下

d.拊(fǔ)心瞋(chēn)目樊於(yú)期怒叱(chì)

生:答案:ab.匕(bǐ)见c.揕(zhèn)之d.樊於(wū)期

师:很不错,看来大家预习得很认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单元提示”没有。

(学生开始阅读“单元提示”)

师:单元提示要求我们,把握课文的关键词语,概述文章叙事的脉络。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请同学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文章叙述了哪几件重要的事呢?

生:简介背景。准备“信物”。准备武器。配备助手。怒叱太子。易水送别。勇刺秦王。壮志未酬。

师:这篇叙事性的作品跌宕起伏,我们是不是可以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来把握叙事脉络呢?

(师生合作,完成板书。)

板书:情节段落概述

开端:1-2段行刺原因

发展:3-9段行刺准备

高潮:10-17段行刺秦王

结局:18段行刺失败,

师:很好,全文围绕着“刺”字展开,读来感觉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是比较充分的,下面我再来介绍几种文言阅读方法。

板书:点读析读美读

二细节点读

师:点读就是点出每部分重点的字词句。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开端部分,边读边圈画疑难字词句。看看哪些字词句影响了你的翻译,可以提出来。

(学生朗读文章,选取学生质疑问难。)

生: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字在我们初中时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见过,在哪一句中见过呢?

生:“微斯人,吾谁与归?”

师:是啊,“微”是什么意思呢?

生:如果没有。

师: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字词句,可以使用“回归课文法”去联想,温故知新嘛。

生:“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怎么翻译呢?是不是秦王购买了千斤金?

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翻译对了“金千斤”,这是一个定语倒装句,比如初中我们学过的《陈涉世家》中有“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这样的句子,怎么翻译?

生: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师: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所以翻译时注意要把后面的定语放回前面来。如果是这样秦王可以购买千斤铜和万户的封地吗?很明显,动宾不搭配啊。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介词“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千斤铜和万户的封地不是购的对象,是购的方式。介词“以”就可以表示“用”的意思。

师:联系前面一句话,“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怎么翻译?

生: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的封地买他的头颅。

师: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这种句式就叫状语后置,因为状语本来要放到谓语前面去的,现在放到谓语后面了,因此叫状语后置句。

生:“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穷”字是贫穷的含义吗?

师:“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穷”形容没有出路,十分失意,成

语“穷当益坚”就是处境越不好,意志应当越坚定的意思。

教师提供背景介绍:(出示课件)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发展部分,边读边圈画疑难字词句。

(学生朗读文章。选取学生质疑问难。)

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这里的“遇”是“遇到”的意思吗?

师:“遇到”用到这里不通,注意,“遇”在今天有名词的意思“待遇”,那么,用到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对待

师:对,还有这个意思,这样前后翻译起来就顺畅了。

师:现在请大家朗读高潮结局部分,边读边圈画疑难字词句。

(学生朗读文章。选取学生质疑问难。)

生:“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这一句怎么翻译?

师:首先“箕踞”这两个字,怎么读?

生:箕(jī)踞(jù)

师:“踞”是“坐”的意思,那么,“箕踞”是怎么“坐”的呢?“箕”是一个名词,他的意思是什么?

生:簸箕

师:那名词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可以是什么用法呢?

生:活用作状语

师:对,我们可以把“箕踞”翻译成“像簸箕一样地坐”,其实呀,就是古人席地而坐,把两腿像八字形分开这样的一种动作。(坐在凳子上,模拟这个动作。)

生:(大笑)

三理性析读

师:下面我们来“析读”,在单元提示中,我们注意到还有这样的要求:

(出示课件,学生朗读)在欣赏叙事艺术的同时,品评人物,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出示课件)自主,合作,探究,说一说哪些地方写人物写得特别好,请你结合具体的字词句和艺术手法来说一说刻画人物好在何处?

生:我特别欣赏樊於期。

师:你欣赏他的什么,能不能用文章中的句子说明?

生:我欣赏他的刚烈气质,你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仰天洒泪的动作充分表明樊将军这个大丈夫内心的痛苦,用流泪这个动作更衬托出他的刚烈。

师:以柔衬刚,倍增其刚,说得好,还有吗?

生: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这个“前”字和“进”的意思是,快步上前。他看到了希望,报仇心切溢于言表。“偏袒扼腕”和“遂自刎”,这几个动作更是将樊於期的刚烈气质表现了出来。他在苟且偷生与成就大义之间,做出了选择。

师: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确实令大家佩服,但是荆轲要想得到他的头毕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荆轲是怎么做到的呢?

板书:樊於期:义勇刚烈,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生:荆轲很善于揣摩樊於期的心理,他说的三句话既合情又合理。

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巧妙指出了樊於期的处境:杀父之仇;亡家之恨。

生: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指明了此行目的并不为自己,这就打消了樊於期的顾虑。

生: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最后荆轲提出了计划,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这个理性的抉择就显得不是那么无理和唐突了。

板书:手法:对话

荆轲:擅于辞令,很有智谋。

师:还有哪些地方刻画人物特别好呢?

生:“刺秦”这个情节中刻画人物特别好。

师:荆轲刺秦王,“刺秦”是全文核心。

生: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

师:正面描写谁?

生:通过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荆轲的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这些荆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使人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生:不只是正面描写表现荆轲,还有侧面描写

师:侧面描写谁?作用是什么?

生: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反衬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反衬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反衬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师:侧面描写的方法可以渲染这种紧张的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板书:手法:正面、侧面描写

秦王群臣:狼狈不堪

荆轲:有勇有谋

四情感美读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有理有据,并且能够设身处地的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进行美读。

(课件)自由选择情节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感情、语气。

(一男生主动站起来读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

(学生鼓掌。)

师:如果二位在朗读的时候,能加上动作,就更加精彩了。

(学生笑。)

生:让张*读。(张*是舞蹈特长生)

师:(也笑了)这个动作不是可做可不做,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舞蹈动作,是你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

(学生笑。若有所思。)

五评价鉴赏,适度延伸

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评价鉴赏是学习文言文的最高思维层次的能力要求。特别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文章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文章的历史局限性,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种行为呢?我们又该如何全面评价“荆轲”这个历史人物呢?这是对自身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这也是对自己的更高要求,请大家做一个“思想者”,课下在以上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六结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总是想,虽然荆轲所穿越的波浪已经流逝,但是荆轲幻化成的反抗精神,诚信品质,悲壮的气质仍然使我们震撼,虽然他的结局以悲剧告终,但,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就让我们记住荆轲吧,下课!

相关知识

《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引导学生学习《荆轲刺秦王》后,在品读人物时,我向学生提了个问题:“课文中的秦武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老实说,这个问题提得有点笼统。学生小组内开始了讨论,但我觉得讨论总有点不着边际。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分析?”我在走廊上问道。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些要看人物语言、要看人物行为的话。

“秦武阳说话了吗?”

“没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么行动呢?”

有的学生说:“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迕视。”有的学生说:“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很好。”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问道:“这两处写同一个人,前者是客观叙述,后者是直接描写,可为什么这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没想到有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第二处是秦武阳假装的。”

“假装的?”我心中一愣,“为什么假装呢?”我追问道。

“他假装是为了迷惑秦王,以配合荆轲斩杀秦王。”他很自信地说道。

“不对,”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反驳道,“他是真的害怕。作者写他的害怕正是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我示意他们俩坐下,然后说道:“好吧,下面大家对这个问题组内开展讨论,看看秦武阳是不是假装的,有什么依据能够证明。注意,依据只能从文本中找。时间只有三分钟。”

教室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我在走廊上边走边倾听着同学们的讨论。有的同学开始从书本上找,并指给同伴看;有的同学开始争论,争得面红耳赤。看到同学们争论的样子,我打心眼里很高兴。三分钟时间一晃就过了。

“好,下面开始发言。”

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举起了四五支手。我示意一个不爱发言男同学起来回答。

“我们认为,”他显得有点腼腆,“秦武阳是假装的。理由嘛,跟先前那位同学说的一样。”

他刚说完,又有一们女同学马上举起手来。

我示意男生坐下,让女生回答。

女生的声音很响亮。“我们认为,秦武阳不是假装的,而是真的害怕。依据有如下两点:一是他至陛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特别是荆轲追杀秦王的时候,连影子都没看见;二是这样写正好能表现出荆轲的机智和勇敢。”

女生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另一女同学举起了手,大概是要表达不同意见吧。前面的女生刚坐下,她就站起来说道:“秦武阳是假装的,我们的依据是荆轲‘顾笑’秦武阳并说秦武阳是‘北蛮夷之鄙人’。‘笑’是一种会心的笑,而‘蛮’就是野蛮的意思。这就说明秦武阳和荆轲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

另一组的一位男同学没等我发话就站了起来,而且面色凝重。“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理解。至于依据,文章里说得很清楚,大家自己看吧”说罢就坐下了。他的话引来了一阵哄笑,同时还引来了更多的同学举手。

我心里明白,同学们的理解大概与对字句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把字句理解到位,就等于失去了理解的根基。“大家都很认真。但我们不能脱离文本,比如说有些字句……”我刚说到这里,下面就有个同学站了起来。

我只好打住话头,让这位同学说他的意见。“老师说得很对。”教室里发出一阵窃笑。“笑什么笑。就是嘛,老师说要理解字句,我们对有的字句还真没理解到位。比如‘顾笑’,就应该是回头安慰秦武阳而发出的笑,意思就是‘你秦武阳镇定些吧,别怕,还有我呢。’再看‘蛮夷’,就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意思,而不能理解为野蛮。”说完,他径自坐下了。

下面的同学听了,大都在点头。我问道:“他说得有道理吗?”

“有道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还补充一点。”又一位同学举手说道,“‘鄙’原来就学过,是粗鄙的意思,而且后面又有荆轲的话,他说秦武阳‘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这就说明,秦武阳虽在十二岁就杀过人,并且‘人不敢与迕视’,但他从未见过世面,第一次见到秦王这样的人物,所以内心就感到十分害怕。”

他刚说完,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很不错,问题总可以解决得更好,只要我们认真读懂并分析课文。”我感觉到学生们真的很投入,“大家想想,我们在家乡可能很厉害,但初到大城市,见到那样高的房屋,见到那样多的车流和人流,一样会觉得害怕。不就跟秦武阳一样吗?再说,荆轲追杀秦王的时候,他秦武阳跑哪去了?说不定早跑到某个旮旯里躲起来了,当然也有可能被秦王的士兵杀死了,大家觉得呢?”

同学们都点头称是。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思考作者这样写秦武阳的作用是什么呢?”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上了秦武阳的名字。

有同学已经举起了手。他站起来说道:“这样写秦武阳就是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

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道:“我觉得,这样写也有表现秦王威武的作用。”

我把荆轲和秦王的名字也写在了黑板上。

“大家的意思?”

“同意。”

为了让大家把词用得更准确些,我说道:“让我和姚明站在一起,大家看姚明的话会觉得怎样?看我的话又会觉得怎样?”

一个同学说:“姚明会显得更高,您会显得更矮。”大家听了,又是一阵窃笑。

“这应该叫什么?”

“衬托。”

“对,衬托,”我点头说道,“衬托有正面衬托,还有反面衬托。这里应该叫反面衬托,也就是反衬。”停一停我又问道,“那么请大家再想想,这样写秦武阳还有别的作用没有?”

“还有。”又一个同学回答道,“用秦武阳的害怕反衬秦王的威武,而秦王的威武恰好又能反衬出荆轲的无畏。”

“对。说得很好。”我于是用箭头将三个人物的名字串起来。

[课后感悟]这节课同样不是预设的(我根本没想到学生会提出“秦武阳的害怕是假装的”这一结论),但效果却很好。因为问题出现后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的讨论是有效的。同时,学生还通过这节课明白了理解字句在阅读中的作用。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2、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

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

3、情感与态度: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2、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复习《战国策》相关内容

2、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提问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生:《战国策》

师:好,关于《战国策》,同学们收集到哪些资料呢?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编辑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师:这里,我补充一下,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师:对于本文的背景,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生: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

师:很好,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

二、研读课文

师:现在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

生:(安静看书)

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由一组同学提问,另一组同学回答,共同来解决大家不理解的问题。

生:“蛮夷”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少数民族。

生:穷困是贫穷吗?

生: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

生:……….

师:大家通过一问一答,互相解决了问题。相信大家对文章有了很好的了解。那现在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一下课文。

生:(复述)

师:结合同学的复述,我们可以把文章归纳为: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三、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背景,相关的知识,并理清了文章线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析主要人物,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入手

3、如何看待荆轲刺秦这一事件

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上《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借助工具书及注释,了解并理清了全文的线索,那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樊荆会面,这个画面在文中的哪里可以找得到?

生:第三段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樊与荆各自所处的地位,揣度一下,我请同学来扮演一下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呢?(荆轲:讲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樊:不失为一个英雄,深明大义)

师:在这个画面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对话

师;好,分析完第一个画面,现在我们该做什么呢?

生:分析第二个画面

师:对,那它出现在文中的哪里呢?同学们把它找出来,默读一下之后,我请同学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把眼睛闭上,想像一下。

生:朗读

师:同学们听完后,脑中闪过什么画面?有什么感觉?

生:悲壮,仿佛看到一群白衣士子,临江站立,一片凄凉,个个神情严肃。

师:很好,那请问同学们,这段话的感情基调一直没变吗?结合课后练习二思考一下。

生:有变,由凄凉到悲壮,在这里音乐起了很大作用。

师: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觉得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是如何来刻画的?

生:作者采用对话的方法刻画了一个悲壮的人物。

师:很好,“风萧…….还!”在这一悲壮的氛围下,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秦国,进行了行刺活动,现在,请同学们把秦廷行刺的部分找出来。

师:请同学们朗读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生: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主要是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师:作者很厉害,他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画面,那同学们从这一描写中又看出了荆轲、秦王什么样的形象?

生:荆轲:有勇有谋

秦王:极尽丑态

师:从以上三个画面中,我们对主人公荆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还有没有哪个地方涉及到?

生:与太子丹的比较,还有献图时表现出来的机智。

师:既然荆轲是这样的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那为什么行刺行刺会失败?(这可以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师: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引导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

生:发表观点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各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荆轲这一形象,相信同学们对他存在很多看法,那下面布置个作业: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写成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第一课时;

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第二课时: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重点:
1、把握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及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
2、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
教学难点:学会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历史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一)首先,要引导学生复习或国至秦统一的这段历史,并适当补充与本文有关的细节。
(二)阅读本文,可通过圈、点、划的方法,结合注解,口译全文;然后抓住一个“刺”字,把全文情节,按开端——刺的缘起,发展——刺的准备,高潮——廷刺秦王,结局——荆轲被斩的顺序把全文划分为四部分。
(三)要把字、词、句的理解列为重要教学环节。主要由学生自己借助词典和课文注释进行自学,教师只给予难点辅导。自学和辅导的重点都应与教学目的一致。课后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加以整理,包括以下内容:1.通假字1.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重点词语
(四)结合“思考和练习”,就“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致颂还是应当批判”展开辩论。
【指点迷津】
(一)《战国策》是一部按国记事的历史著作,起自战国初,止于秦国并六国之后。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刘向整理编订为三十三卷,定名为《战国策》。书中侧重于记叙战国时期的策士们纵横捭阖的“奇策异智”,从中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描写了不少义士和勇士。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战国策》文学价值较高。叙事状物,铺张渲染;说理论事,纵横恣肆;刻画人物,逼真动人;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语言绚丽多彩。代表了战国时期散文发展的水平。
(二)《荆轲刺秦王》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要是对荆轲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上的。认识荆轲这一人物,要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方法,切不可简单化、概念化。这里,有这样几个区别值得注意:
1.要把荆轲的事迹和精神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和今天对荆轲的重新认识区别开来;
2.要把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区别开来;
3.要把宏观上的历史趋势与微观上的具体历史环境区别开来。
刑轲作为英勇机智、济弱扶困、反抗强暴、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留传后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应当受到尊重。刑轲的报恩思想是和当时保卫燕国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趋势,但秦国兼并的残暴,却又是不可否认的。荆轲采取个人恐怖的手段是不可取的,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行为的实质,是正义的,而当时广大人民对强权暴秦的反抗也是多种层次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一)重难点解析
1.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思维提示:这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讨论时要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进行分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向为人民传颂,他那壮烈之举,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这是因为刺秦王不是一般的侠义行动,而是反抗强暴侵的正义行动。
虽然荆轲曾受到燕太子丹极其优厚的礼遇,其刺秦王的行动,也包含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但这绝不是荆轲刺秦王的主要原因。荆轲为制止强秦侵略六国的壮举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为献身的精神,却鼓舞着后世许多披肝沥胆,为国捐躯的志士,这正是其壮举应该肯定的一面。
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单枪匹马的行刺行为,是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挽救国家的死亡,只能靠富国强兵,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力量,而不能把希望压在行刺的赌注上。
2.本文的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
惊心动魄的故事,波澜起伏的情节?
文章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秦军势如破竹,燕国危如累卵,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语意婉转含蓄,太子与荆轲矛盾初露端倪,而荆轲则说“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提出要樊於期的首级和燕督亢的地图。太子丹“不忍”献樊将军首,两人意见分歧,情节初起波澜。刑轲“私见樊义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义,樊甘心自刎献头,侠士风度与刚烈精神分别展示在读者央前。易水诀别更是悲壮慷慨,由于太子“迟之”、“疑之”,刑轲义无反顾,变徵一曲,表达了他捐躯赴难的决心。情节发展又起波澜,廷刺秦王是全文高潮,写刑轲与秦王正面交锋,真是惊心动魄,波澜叠起。先写“厚遗蒙嘉”,使秦王大喜,再写献图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替他掩饰,照应了上文燕太子丹疑荆轲信武阳一节。当紧张气氛达于令人屏息时,“图穷而匕首见”,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荆轲大闹秦廷,上下“尽失其度”,甚至荆轲“被八创”,慷慨就义,即使如此,秦王还“目眩良久”。这一部分写出千钧一发的紧张场面,一波三折,在尖锐的冲突中,突出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
(二)语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粹”,cu,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故振慑同上。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n xin),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奉之同上。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卒起不意卒,通“猝”,c,仓促,突然。
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
亲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形容词,亲生的。
深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时间)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
解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动词,解送,读ji。
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
教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o。
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o。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名词,教化。读jio。
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o。
敢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还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n。
资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准备)。
振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动词,振作奋起。
图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室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梢。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名词,居所。
今其室十无一焉名词,家。
诏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名词,朝廷。
非有诏得不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动词,皇帝下令。
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
3.本课重点文言虚词释义(略)
则而以为矣与耳诚所遂之
4.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同上。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5.古今异同词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6.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7.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
8.古代文化常识
徐夫人击筑变徵之声慷慨羽声既祖中庶子郎中九宾箕踞戮没
(三)知识拓展
历史上对荆轲的评价,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肯定荆轲的人则更多,首位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云:“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荆轲刺秦王》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布置作业
二、分四组讨论
第一组讨论内容:文章开头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荆轲和太子丹产生分歧,表现了樊於期,太子丹,荆轲什么样的特点?
第二组讨论内容:秦廷行刺是全文的高潮,荆轲的形象正是在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得到成功的塑造,请分析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第三组讨论内容: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但对他历来仁者见仁,智者智,你认为荆轲是英雄么?
第四组讨论内容: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评价荆轲。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1、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恰当点拨,使学生对课文得到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同学讨论的结果,其中第三、四组要选出持不同意见的两名同学作总结汇报,每位代表汇报之后,由两位自由评论员作自由点评,代表发言时间限定在4分钟以内,评论员发言时间限在两分钟以内。
2、学生讨论、点评,老师点拨,师生共同达成以下共识。
荆轲与太子丹的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性格刚烈,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秦廷行刺采用了如下几种描写方法。
 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层次分明。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
秦王“惊─引─起─拔─走─击”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秦王“目眩良久”等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因而,荆轲进行的这场斗争既有其合理性、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教学反思:
1、字词的梳理,占用大量时间,课堂的互动严重缺失,课堂氛围不好。
2、如何让学生重视古文基础的积累?练习册附上的课文翻译,让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大为削减,怎样让学生懂得利用好手上资料,在接下来的课堂有必要进行指导,要摆脱材料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掌握下来。
3、人物刺杀行为的理解和评价,要引导学生明白不能简单地用现在的标准来苛求古人。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忤(w)徵(zh)陛(b)
卒(c)提(d)创(chung)揕(zhn)
拊(f)髓(su)樊於(w)期箕踞(jj)
亢(kng)夏无且(j)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
2、指名学生复述
3、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第一部分: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部分: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部分: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赏析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一)第一段:狼烟四起
学生齐读
2.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第二段:义士请缨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文言知识归纳
旦暮:早晚,指时间短微:没有谒:拜见无信:没有信物
亲:接近诚:假如说:通悦
有以:有用来......的方法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第三八段:求取信物
分组朗读
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3.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4.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文言知识归纳
深:刻毒戮没:杀戮和没收顾:只是,表轻微转折
善:好好地见:被函:用盒子装忤视:正眼看
迟之:意动用法,认为......迟以:通已
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