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导学案

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

发表时间:2020-12-24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导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导学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掌握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直接写出答案
4×10=2.85×100=6.02×1000=
7.5×100=0.76×100=0.374×1000=
4.2÷10=5÷10=0.3÷100=
4.04÷100=20÷1000=0.6÷100=2请你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3:填空
2千克=()克3米=()分米
4厘米=()毫米2米4厘米=()厘米
二:新课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也了解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三、汇报交流:11、先看课件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小数表示的意义:
(1)运动会上老师为同学们记录了成绩:“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2)体育老师给大家测量体重:“我的身高是1.35米。”、“我的体重是39.4千克。”
(3)医生替小红量体温:“你的体温是38.5℃,发烧了。”
(4)面包的价格0.90元、火腿的价格2.85元、牛奶的价格5.98元。
2、为了参加学校举行舞蹈比赛,四(1)班选了4名同学参加,他们需要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给他们排排队(出示图片)
讨论: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交流后得出: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师: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几个数,有的只有一个单位名称,如80厘米,0.95米,1.32米,叫做单名数;有的有两个单位名称,如:1米45厘米,叫做复名数。
80厘米用米作单位应该怎样改写呢?
3、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
(1)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如:1米=1/100米,80厘米里面有80个1/100米,所以80厘米=80/100米=0.80米。
(2)另一种利用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80÷100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80除以100只要将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得出80厘米=0.80米,并根据小数的性质最后得出
80厘米=0.8米。
4、你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把低级单位的书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一位,两位,三位,····。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讨论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总结
小结: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的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小数点的移动来实现。
总结: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板书)
5、给刚才这四名同学按高矮顺序排队。(学生练习,巡视辅导)
三、反馈检测
1:完成课本70页练习十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讲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2:补充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厘米=()米450米=()千米
41公顷=()平方米72克=()千克
8平方分米=()平方米97千克=()吨
5千米250克=()千克2米6分米=()米
3千米700米=()千米
23分米=()米1350克=()千克
7450米=()千米9020千克=()吨
1米5厘米=()米19元5分=()元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把10万张一元的人民币每张首尾想来摆成“长龙”,这条“长龙”最多能摆多远?,先估一估,再计算。(一元的人民币的长度为0.138米,宽为0.063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课本71页练习十一第4题、8题、10题。
板书: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延伸阅读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两位小数;通过具体形象材料为依托让学生建立起活灵活现的小数形象,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2.通过小数的产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小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产生。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小数的应用。

师:一个大练习本多少钱?一支钢笔呢?在标签上它们都是怎样写的?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数吗?看书第2、3页,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还记得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通过回顾探究,研究两位、三位小数意义。

(一)通过把一条一米长的线段看做“整体1”认识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数。

1.十分之一的小数

(1)投影显示:把一条一米长的线段看成“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十分之一)

师:十分之一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0.1)

0.1就是一个小数,它的计数单位也就是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小数里的点叫小数点。

说说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分之一表示什么?0.1表示什么?

师总结:十分之一和0.1的意思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追问:十分之四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0.1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2)阴影部分显示3份。

问:现在阴影部分表示几份? 是几个“十分之一”? 是几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 0.3表示什么?

(3)阴影部分显示7份。

师:阴影部分用小数、分数各怎么表示?

0.7和十分之七都表示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是几份中的几份?

0.7里面有几个0.1?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师小结:象这些都是特殊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通过练习巩固十分之几的数。

①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个正方形代表“整数1”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②师投影出示2份用小数表示0.2,问:0.2是几个0.1?

投影显示6份用小数表示0.6。问:0.6是几个0.1?(0.6里面包含0.2)

师:你发现了什么?

把0.6平移开,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通过生活认识百分之几的小数。

(1)百分之几的小数。

①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把正方形再继续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百分之一)

—也可以写成0.01。(板书:0.01)

问:0.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和0.0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认识百分之几的小数

投影显示8份问:现在是几份? 是几个百分之一? 是百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08)

0.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有几个0.01? 8个0.01是多少?

3.认识千分之几的小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 1千克=1000克

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你能说一说1克用千克表示成小数是多少?(讨论)

1克 =( )千克(用小数表示)

练习: 3 克 =( )千克

11克 =( )千克

108克 =( )千克

4.小结:

(1)刚才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数,到底什么是小数?归纳小数的意义。上面的0.1,0.4表示十分之几,0.01,0.18表示百分之几,0.001,0.284表示千分之几。这种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说一说你对小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

【过程、能力与方法】

学生通过回忆已学的有关小数的内容及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体会到小 数产生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实际需要,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小数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地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小数产生于实际测量和计算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

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交流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身高的数据。

学生交流(例): 爸爸:1米80厘米,也就是1.80米;

妈妈:1米62厘米,也就是1.62米;

我:1米36厘米,也就是1.36米。

2.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

学生交流:25厘米9毫米,也就是25.9厘米;

18厘米7毫米,也就是18.7厘米

归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时,有的测量结果并不正好就是整数,需要用小 数来表示。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收集的数据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有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深切感受生 活中随处可以找到与数学有关的知识。】

二、情景引入

1.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数。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将这些小数分类归纳

(体重、身高、价格、速度、体温、气温、视力、成绩、面积、容量……)

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数。

板书:生活中的小数

2.看书中例子(第15页),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草莓的单价是每千克5.70元;

小丁丁的身高是1.42米;

这棵花菜重0.617千克;

马拉松比赛全长42.195千米;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刘翔夺冠的成绩是12 .91秒;

今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8.3℃;

一盒牛奶的容量是0.98l

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约29.5年

一幢大楼高29.5米

问:这里的两个29.5的含义一样吗?

3.小结:虽然在我们的身边 有许多的小数,但是由于单位不同所以它们的含义也就不同。

【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找用小数表示的数据,在知识面拓宽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了小数,并加深了印象,同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认 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明白带有不同单位的小数有着不同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找出小数:

9.05 0.15 1 433.72 828 3.13

457 20.1 0.04 104.222 92

小数( )

2.读出下列小数,写出表示的意思:

练习书单价 13.20元 125克酸奶单价 10.40元

表示: 表示:

吸尘器单价 446.50元 身高 142.5米

表示: 表示:

3.小数的实用性。

师:在生活 中,有很多情况最后结果小数部分都有好几位。

出示:

打一小学四年级各班期终练习成绩:

班级 四(1) 四(2) 四(3) 四(4) 四(5) 四(6) 四(7) 四(8)

平均分 97.51 97.77 95.84 95.87 95.52 93.81 96.08 95.01

师:每次练习后,老师都会计算各班平均分,想一想,为什么算平均分通常要保留小数部分?(更精确)

小结:为了能清晰地比较各班的教学情况,也为了避免有些班级的成绩相等,老师在计算平均分时最后至少保留到两位小数,这样更为精确。

4.资料补充

师:我还收集了一些比较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小数数据,我们再 一起来了解一下。

(1)19 85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人种植的一头大蒜重达1.9千克

(2)世界自然生长第一高人是一个中国人,他 身高2.316米;第一矮人是肯尼亚人,身高1.263米。

(3)1998年6月,在加拿大有人制作了一个大小为68.93平方米、重2.38 5千克的草莓酥。

(4)“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重量是7.8吨,长度是8.65米

(5)宁夏博物馆收藏的《古兰经》长19.6毫米,宽13.2毫米,厚0.631毫米,重1.1克。

(6)珠穆郎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13米。

(7)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是17501.949千米。

【教学策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入课外的内容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拓宽知识面,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掌握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直接写出答案

4×10= 2.85×100= 6.02×1000= 7.5×100= 0.76×100= 0.374×1000=

4.2÷10= 5÷10= 0.3÷100= 4.04÷100= 20÷1000= 0.6÷100=

2、请你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3、填空

2千克=( )克 3米=( )分米 4厘米=( )毫米 2米4厘米=( )厘米

二、新课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也了解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三、汇报交流

1、先看课件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小数表示的意义

(1)运动会上老师为同学们记录了成绩:“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2)体育老师给大家测量体重:“我的身高是1.35米。”、 “我的体重是39.4千克。”

(3)医生替小红量体温:“你的体温是38.5℃,发烧了。”

(4)面包的价格0.90元、火腿的价格2.85元、牛奶的价格5.98元。

2、为了参加学校举行舞蹈比赛,四(1)班选了4名同学参加,他们需要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给他们排排队(出示图片)

讨论: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交流后得出: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师: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几个数,有的只有一个单位名称,如80厘米, 0.95米,1.32米,叫做单名数;有的有两个单位名称,如:1米45厘米,叫做复名数。

80厘米用米作单位应该怎样改写呢?

3、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

(1)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如:1米=1/100米,80厘米里面有80个1/100米,所以80厘米=80/100 米=0.80米。

(2)另一种利用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80÷100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80除以100只要将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得出80厘米=0.80米,并根据小数的性质最后得出

80厘米=0.8米。

4、你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把低级单位的书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一位,两位,三位,····。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讨论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总结

小结: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的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小数点的移动来实现。

总结: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板书)

5、给刚才这四名同学按高矮顺序排队。(学生练习,巡视辅导)

四、反馈检测

1、完成课本70页 练习十一 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讲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2、补充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厘米=( )米 450米=( )千米 41公顷=( )平方米 72克=( )千克

8平方分米=( )平方米 97千克=( )吨 5千米250克=( )千克 2米6分米=( )米

3千米70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7450米=( )千米

9020千克=( )吨 1米5厘米=( )米 19元5分=( )元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把10万张一元的人民币每张首尾想来摆成“长龙”,这条“长龙”最多能摆多远?,先估一估,再计算。(一元的人民币的长度为0.138米,宽为0.063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课本71页 练习十一 第4题、8题、10题。

板书设计:

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四年级下册《小数大小的比较》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大小的比较》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根据位值原则,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概括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用0、1、2三个数字,写出不同的数。
(1)学生口答,教师归类。
21010.20.12
20120.10.21
1021.02
1201.20
2.10
2.01
2如果要把这些数分作两类,该怎么分?(整数和小数,大于1的数和小于1的数)
(3)擦去第1类(第一列),问余下的2列左边一行是什么小数,右边一列呢?比一比哪一列数大?
(二)展示交流
1、从准备题(3)的回答揭示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例3。
(1)比较4.1元和3.99元的大小。
①判断。
②说明理由。
③总结:两个数比较,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④举例。学生各举一例,同桌互答。
(2)用0.08米和0.069米。
①用第(1)题总结的方法比较。
②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8个0.01大于6个0.01,所以0.08米>0.069米。
③用图验证,然后提问:如果改为比较0.08米和0.169米的大小,你认为哪个大,为什么?
(3)总结:两个数比较,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时,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4)2.531和2.534。
①四人小组讨论,说出理由。
②反馈讲评。
(4)总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学生概括。
②看课本例3的内容,并填空。
(5)试一试: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2.54○2.140.746○0.7643.79○3.790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讲评。
3.例4的教学。(出示例4)
把下面的小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4.23.983.8994.174.099
(1)学生尝试完成。
(2)反馈结果与方法。
(3)教师介绍书本中例4的比较方法。边讲解边板演。
(4)模仿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2题。
4.小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比较小数部分大小时,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吗?
(三)反馈与测试
1.“练一练”第1题。
比较下面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86和3.5944.999和50.761和0.7650.03和0.028
(1)独立练习。7.9()8.2;1.374()1.3;5.7()5.8;0.6()0.60
(2)反馈校正。
2.把准备题中的8个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四)小结
板书:小数大小的方法:两个数比较,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时,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在方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是从高位上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因此在教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为学生学习新知做方法上的铺垫。基于这样的知识背景,我认为学生学习小数的大小的比较应该不难,所以教学过程的处理略显仓促,对学生过度放手,没有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导致知识目标落实不到位。

四年级下册《小数混合运算》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混合运算》导学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节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小数混合运算的学习,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举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3、问题解决: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环保节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并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环保志愿队的奖品,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尝试解决,交流总结
1、独立试做:打开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
2、同桌交流:写完的同学和你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汇报交流:选同学板书自己算法并进行讲解,其他同学提问,互相交流、补充
4、观察比较,得出发现
(1)、观察对比归纳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对比观察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学生发现其实小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2)、对比观察验证运算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的适用性
观察方法二和方法四发现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3)、尝试几组计算,总结发现: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第一关:说一说,算一算
第二关:找朋友(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第三关:解决实际问题
机动题:任选数字编题
四、总结反思,升华提高: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五、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师:课后完成本49页第2题,看看一次性筷子对环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把环保知识宣传给同学们,好吗?
六、板书设计:
顺序相同
手拉手
运算律适用
整数混合运算-------------小数的混合运算
方法一:方法三:
12.8×3=38.4(元)12.8+7.2=20(元)
7.2×3=21.6(元)20×3=60(元)
38.4+21.6=60(元
方法二:方法四:
12.8×3+7.2×3(12.8+7.2)×3
=38.4+21.6=20×3
=60(元)=60(元)
答:一共需要20元。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导学案分析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学案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等价互化。
3、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准备:
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准备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纸片;直尺和铅笔。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要进行测量和计算,下面老师请两名学生到上面来,用这把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其他同学用直尺测量数学书的宽度。(两名学生上来操作,其他学生就位操作)(操作完,让两生说说测量的结果)
2、师:用“米”作单位,黑板的长度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出来?(生答:不能)
师:量下来是3米多一点,余下的不足一米。用米做单位,就不能用整数表示出来,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学生回答的同时,师板书:小数)谁会用小数表示黑板的长度?(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师:刚才下面的同学用直尺测量了数学书的宽度,用厘米作单位,数学书的宽度能用整数表示吗?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聪明,已经会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了,那么究竟什么数叫做小数呢?这个问题要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完整板书:小数的意义)
展开新课:
(一)具体观察,感知小数。
1、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出示米尺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1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1/10米,师板书“1/10”)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1米,师板书“=0.1”)
师: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学生回答)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3/10米,师板书“3/10”)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3米,师板书“=0.3”)
师:0.1、0.3都是几位小数?(指板书面对学生提问)(生答“一位小数”)它们都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数?(手指板书启发)(生答:表示十分之几的数)(师板书)
2、观察讨论,再次感知。(出示米尺直观感知,积极思考,完成填空)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学生思考片刻)师:其中的7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学生思考片刻)师:15厘米呢?(思考)(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填空,教师板书)师:0.01、0.07、0.15都是几位小数?(指板书面对学生提问)(生答:两位小数)它们都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师板书)
3、观察理解,深化感知。(出示米尺图,观察思考,并完成连线)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毫米?(1毫米)8份呢?(8毫米)13份呢?(13毫米)师:1毫米、8毫米、13毫米都用米做单位,分别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出示连线题)师: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把它们用线连起来?会不会?(讨论片刻,指生回答,师相应板书)师:0.001、0.008、0.013都是几位小数?它们都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数?(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师:当然还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其中1份是1/10000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板书:1/10000=0.0001)
4、总结并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3元5角=13.5元
1/10=0.10.3=3/100.5=5/10
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进率为0.1
1/100=0.0115/100=0.1540/100=0.40
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进率为0.01
1/1000=0.00163/1000=0.063234/1000=0.234
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进率为0.001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学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学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
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0.067003.0908104.0315010.01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1.8502.9000.080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30.045.48.1814
5.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2.704.400
31.01000.005
72.0602.07
0.005031.01
4.4072.60
6.判断.
5.00元=5元()7元=0.7元()
8米=8.00米()2.04吨=2.4吨()
4.5千克=4.500千克()0.60升=0.6升()
7.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小数的性质导学案

学 校----------- 老 师-----------

班 级----------- 姓 名-----------

【自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38页例1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0.1米= 米=( )分米

2、0.01米= 米=( )厘米

0.10米= 米,表示( )个 米,也就是( )厘米;

3、0.001米= 米=( )毫米

0.100米= 米,表示( )个 ,也就是( )毫米;

4、因为 1分米= ( )厘米=( )毫米

所以 0.l米= ( )米= ( )米

从左往右观察上面算式,我发现: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的大小( );从右往左观察上面算式,发现:在小数的( )去掉0,小数的大小( )。

自学课本38页例2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化简0.70=( ),小数化简的方法:去掉小数( )的0。依据是什么? 依据是:

2、化简105.0900=( ),想: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 )

自学课本39页例3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

0.2=( ),我是这样想的:在小数0.2的( )添上两个0;依据是什么? 依据是:

4.08=( ), 3=( )

【自学检测】

1、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能去掉的0用“/”划掉。

0.300 1.8000 500

0.0040 102.020 60.0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数小数。

0.9=( ) 30.04=( ) 5.4=( )

8.18=( ) 14 =( )

【当堂训练】

1、小数( )添上“( )”或去掉“( )”,小数的( )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2、判断: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8= 5.05= 23= 1.5=

4、给下面的物品加上标签(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

茶杯3元2角 铅笔6角5分 圆规8元 橡皮1元3分

( ) ( ) ( ) ( )

5、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6、0.7里面有( )个0.1,有( )个0.001。

7、把6.8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学 校-------- 老 师-------

班 级-------- 姓 名-------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 计算单位及进率

一、我会预习(自学教材,初步感知)

自学内容:自学教材32页例1

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边学边记,记下你的困惑和疑问。

二、我会探究(探究展示,归纳整理)

1、自学例1,思考探索

你测量的课桌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把1米平均100份,每份是( ),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4、把1米平均1000份,每份是( ),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5、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记数单位是多少?分别写作多少?

6、 一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1/10或(0..1),两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 )或( ),三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 )或(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7、我发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 )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 )……分别写作0.1、( )、( )

三、我会运用(训练评估,,反思颖悟)

1、填空。

(1)3.50元表示 元 角

(2)4.9中的4在什么 位,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3)6的计数单位是 ,0.9的计数单位是 ,0.012的计数单位是

(4)、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

= = =

3、把下列小数写成分数

0.4= 0.29= 0.235=

3、填一填。

整数: 2厘米 5角 500克

↓ ↓ ↓

分数: ( )分米 ( )元 ( )千克

↓ ↓ ↓

小数: ( )分米 ( )元 ( )千克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学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6——61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及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知识铺垫、引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请你在各题○里填上“>”、“<”或“=”。(口答)
832○7996124○62141003○999
谈话: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位数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小数大小怎样比较呢?今天就来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课堂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问题解决中自然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小数大小的比较。熟中孕新,使学生易于接受。
二、开展活动、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展示信息窗二)
谈话:自然界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读了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板书:
(1)绿毛龟蛋与金钱龟蛋相比,哪一个重?
(2)小鳄龟蛋与平胸龟蛋相比,哪一个重?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生读懂那么多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有用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谈话: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比较11.85与24.3的大小。
引导学生明确:整数部分11比24小,小数部分就不用比了,所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部分,从而得出11.85千克<24.3千克。板书:11.85<24.3
谈话:金钱龟蛋分别与平胸龟蛋、小鳄龟蛋相比,哪个重?为什么?
(归纳板书: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3.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谈话:再解决第二个问题。11.84与11.68哪个大?
小组讨论,老师参与: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说说你的想法。
班内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板书:11.84>11.68
比较:(1)小鳄鱼龟蛋与绿毛龟蛋相比,哪个重?绿毛龟蛋与平胸龟蛋相比,哪个重?
(2)在○填上<、>、=
2.35○2.651.023○1.02610.654○10.3
归纳板书: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数大的那个小数大,依此类推。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学生解决此类问题较简单,因此,放手让学生探求。
4.比较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有了自己新的认识,下面老师写一个小数(出示0.562),你能写出几个比它大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吗?
引导学生写出不同的位数,如:0.5621,0.563,0.61,0.7,…….
全班交流讨论: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写的这些小数,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
同学们写的这些小数都比0.562大,观察这些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些小数的位数不同。)虽然这些数的位数不同,却都能比0.562大,这说明什么呢?(师生共同小结:位数不同的小数也要从高位比起。)
[设计意图]此类问题学生易于忽视,往往用位数的多少进行比较。因此,在引导学生说出比0.562大的小数时,一定要写出小数点后面有两位、三位的小数,再观察比较,从而弄清位数不同的小数也要从高位比起,不能看位数的多少。
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此类问题学生容易忽视。通过老师放手,将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只要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小数的大小与位数的多少没有关系,进一步沟通整数与小数比较大小的联系与区别,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化。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1:填写在书上,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填写的理由。
2.自主练习2:填写在书上,让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填写的理由,应注意什么?
3.自主练习3: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自主练习4:练习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得110米跨栏世界冠军的录像。
谈话:刘翔从2004年到2006年期间,几次国际重大比赛的成绩是12.91秒、13.12秒、13.05秒,你认为哪个成绩最好?
你能不能预测一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刘翔跑出什么成绩就可以破世界记录?
[设计意图]在应用提高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再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学得高兴吗?
[设计意图]不仅从知识面总结,还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让学生习得一种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课后反思
本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
一、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创造的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创造的平台,如在探索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在讨论位数不同的小数时,都积极参与,大胆探索,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小组探讨,让学生分享创造的成果。
小组合作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合作必须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反之,则会降低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老师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因为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当一个数学问题出现时,他们就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在小组里,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展开讨论、交流,使想法更加完善、具体,于是就出现了多种方法。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掌握的就不仅仅是小数的大小比较,还让他们摆脱了解决问题的单一思维模式,激活了他们再创造的潜能,获得了充分展示自我,获取更大成功的机遇。
三、注重应用中的针对性、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首先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练习,较好的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其次,根据短跑名将刘翔的百米跨栏成绩,结合2008奥运会出示练习题,形式灵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从多个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2课时
一、联系实际,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大家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末尾有0的小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副手套的价钱是6.50元,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50元,小红的身高是1.40米,《爱的教育》的价钱是12.00元…….
信息窗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组信息:平胸龟蛋的长度是0.4分米,小鳄龟蛋的长度是0.40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生活中末尾有0的小数,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创设情景,引导探索
谈话:平胸龟蛋与小鳄鱼蛋相比,哪一个长?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谈话: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一把直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均分成10份、一张平均分成100份。
小组合作,选择你喜欢的工具,可以量一量、涂一涂,来验证你的猜想。
(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其中。)
谈话:各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0.40分米和0.4分米相等吗?(学生边说边演示,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引导出0.4分米=0.40分米,板书:0.4=0.40)
谈话: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吗?请你大胆进行猜想!
(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设计意图]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号两边的数相等”这些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动手动脑、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进一步感知小数性质
谈话: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还需要用更多的小数来验证。根据你们的猜想,你能举出一些你认为是相等的小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0.2=0.200.10=0.100…….
谈话:它们的大小是不是真的相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请继续用这些材料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验证)
班内交流:谁愿意来说说你们验证的结果?从而证明0.4=0.40,0.2=0.20,0.10=0.100
谈话:继续大胆猜想一下,0.10还有可能等于什么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10=0.1000000......说得完吗?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现象!那这是偶然现象吗?0.3还等于什么数?0.3=0.300000……
3.揭示小数性质,板书课题
谈话: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继续动手又动脑进行验证,在有趣的现象中主动探索,从而揭示小数的性质。
三、小数性质的应用
1.化简小数
(1)教师在黑板上写0.600,问:你能说出一个和它相等的小数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写出0.60000000000……问:小数的大小变了吗?也就是说与0.600大小相等的小数有多少个?在这无数个小数中,最简单的是哪一个?学生答后教师揭示:0.600写成0.6,就叫化简。
谈话::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学生回答,并说一说理由。问:13.040十分位上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改写小数
谈话: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把小数化简。有时需要把一些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又该怎样做呢?
谈话::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6.07、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订正,梳理方法。)
谈话::如果5后面不添小数点,直接写0行吗?为什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过小数末尾添了0的数?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了小数的性质基础上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学生易于接受,但有些方面易出错,因此,着重探索不是小数末尾的0的化简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四、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5:学生独立做后,同桌交流。
2.自主练习6: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订正。
3.判断对错:
(1)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5与0.5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4.①0.52中的2在()位,表示(),在0.52的末尾添上三个0后,2在()位,表示()。
②0.300里有()个()、()个()和()个()。0.3里有()个()。
③0.230里有()个()、()个()和()个(),0.23里有()个()和()个()。
5.按要求写小数。①所有的0都能去掉。②所有的0都不能去掉。③有的0能去掉,有的0不能去掉。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练习,形式灵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从多个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总结归纳,概括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与小结,梳理所学知识,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进一步发展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实践了寓猜想、验证于活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课前调查,密切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例如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调查和收集现实生活中末尾有0的小数实例,并在自己搜集的大量材料中尝试发现小数的性质,使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充分地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主动探索,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这节课,我把“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猜想、验证和应用的过程’,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作为课前预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地突出这一点,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力图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领悟到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兴趣和丰富情感基础上的,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也就形成了课内学习的内动力。而创设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涂出4/10、40/100,发现0.4=0.40后,观察这组数据特点,让学生大胆猜想,还有哪些数相等?0.1还有可能等于什么数?激起了学生兴趣,并抛出问题:“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现象,这是偶然的吗?下面,让我们用0.30和0.3、0.20和0.2论证一下?”在富有激情的感召下,在极具挑战的问题前,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精彩的创意岂不源源不断地迸发,蓬蓬勃勃地绽放?
(胶南市实验小学肖焕盛)
第3课时
一、回顾复习基本练习
1.故事导入
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口渴了,唐僧拿出三根标有:0.2米、0.20米、0.200米长的甘蔗,想分给三个徒弟,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就拿走了标有“0.200米”甘蔗。沙和尚不服气,就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给大师兄吃。”悟空却只是笑了笑,就对沙和尚悄悄耳语。
请同学们猜一猜,孙悟空会对沙和尚说什么?
(学生回答:三根一样长)
如何知道它们是一样长的?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并解答)
谈话:刚才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表现的和孙悟空一样聪明,能又快又准确的把下面的数对号入座吗?
2.自主练习第7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说用了什么知识)
3.自主练习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猜测揣摩“孙悟空会对沙和尚说些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发,自觉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
二、走进生活综合练习
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上节学习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要用到这些知识。
1.自主练习第8题
(1)独立填写
(2)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掌握利用小数性质快速改写的方法)
2.自主练习第9题
(1)看图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
(交流中除了关注是否正确解答外,还要指导学生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设计意图]这环节的练习让学生走进生活,充分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拓展实践延伸练习
谈话:同学们表现的真出色,让我们继续来解决问题,好吗?
1.自主练习第11题。
(1)独立解答。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汇报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答案讨论取值范围,灵活掌握比较大小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12题
让学生用卡片摆一摆,看看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小数,再通过交流学会合理的思考方法。
课外实践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互相测量身高和体重,并比较记录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
四、总结评价
谈话:今天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梳理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大家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自然流畅。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了数学问题的解决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全过程,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了一些学习策略,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学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学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2)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
(3)体会学习小数计算的必要性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1)创设情境,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和验算方法,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讨论要点:
1、讨论怎样借助整数的加减法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法的方法?
用小数的意义和整数的加减法作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通过比较,体会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
2、讨论本节课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区别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注意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3)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数的意义,记住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记住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3.能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理解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数位,求出小数的点近似数,并能吧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小数的意义。难点是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化聚。
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出示预习提纲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4)1米=()分米=()厘米=()毫米。
三、展示汇报交流
1.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100÷10=10÷10=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四、反馈检测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整节课可以说还是按照我的设想比较顺的进行下来了,但是在我的这节课中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的。首先,我们现在运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我的课堂中体现的则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兵教兵”的环节,我将其给漏掉了,完全变成了我们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掌握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直接写出答案

410=2.85100=6.021000=7.5100=0.76100=0.3741000=4.210=510=0.3100=4.04100=201000=0.6100=

2、请你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3、填空

2千克=( )克3米=( )分米4厘米=( )毫米2米4厘米=( )厘米

二、新课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也了解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三、汇报交流

1、先看课件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小数表示的意义

(1)运动会上老师为同学们记录了成绩: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2)体育老师给大家测量体重:我的身高是1.35米。、 我的体重是39.4千克。

(3)医生替小红量体温:你的体温是38.5℃,发烧了。

(4)面包的价格0.90元、火腿的价格2.85元、牛奶的价格5.98元。

2、为了参加学校举行舞蹈比赛,四(1)班选了4名同学参加,他们需要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给他们排排队(出示图片)

讨论: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交流后得出: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师: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几个数,有的只有一个单位名称,如80厘米, 0.95米,1.32米,叫做单名数;有的有两个单位名称,如:1米45厘米,叫做复名数。

80厘米用米作单位应该怎样改写呢?

3、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

(1)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如:1米=1/100米,80厘米里面有80个1/100米,所以80厘米=80/100 米=0.80米。

(2)另一种利用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80100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80除以100只要将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得出80厘米=0.80米,并根据小数的性质最后得出

80厘米=0.8米。

4、你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把低级单位的书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一位,两位,三位,。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讨论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总结

小结: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的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小数点的移动来实现。

总结: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板书)

5、给刚才这四名同学按高矮顺序排队。(学生练习,巡视辅导)

三、反馈检测

1、完成课本70页 练习十一 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讲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2、补充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厘米=( )米 450米=( )千米

41公顷=( )平方米 72克=( )千克

8平方分米=( )平方米 97千克=( )吨

5千米250克=( )千克 2米6分米=( )米

3千米70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7450米=( )千米 9020千克=( )吨

1米5厘米=( )米 19元5分=( )元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把10万张一元的人民币每张首尾想来摆成长龙,这条长龙最多能摆多远?,先估一估,再计算。(一元的人民币的长度为0.138米,宽为0.063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课本71页 练习十一 第4题、8题、10题。

板书设计:

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导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