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美术说课及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4

高一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语文下册烛之武退秦师精练检测试题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秦军氾南军:军队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

D.许之许:答应

【解析】选B。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解析】选B。均为介词,对。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连词,因为/介词,用。D.代词,郑国/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是郑“无礼于晋”和“贰于楚”。

B.第一段文字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C.“辞曰”一句流露出烛之武因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委屈和牢骚,说明他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

D.郑伯对烛之武欲扬先抑,可见郑伯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

【解析】选C。“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

(2)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

C.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

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解析】选B。济:渡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且焉置土石

【解析】选B。B项的“焉”为语气词,可不译。其他三项中“焉”均为疑问代词。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JAb88.COM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⑤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

【解析】选D。①说亡郑对秦无益,②说亡郑只能对邻国有益,③说保留郑国对秦国有益。这几句话都是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④说秦君对晋君有恩惠,⑤说的是说服秦伯的结果,均不是秦伯退兵的理由。

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解说《春秋》)《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分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分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特色,掌握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知识点。
2、通过诵读,品读本文精彩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把握本文的论辩技巧。
3、学习烛之武的担当精神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知识点是本课的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论辩艺术是本课难点;
学法指导:
1.借助历史背景了解课文内容。
2.加强朗读,按照课文叙事顺序引导学生学习文言词语、句式和梳理文章大意。
3.引导学生注意论辩细节,体会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引导法、归纳法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问:当国家处于战争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什么就显得特别重要。
明确:军事、外交。
从古至今决定国家危亡的重要因素是军事实力和外交。中国古人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因而在国家危险关头,首选的解决问题办法是外交,其次才是军事。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1.作者作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2.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诵读疏通。
1.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课文。
2.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
3.集体诵读。
4.依照课文叙事顺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
重点:关键字词、句式;句子翻译;段落大意;论辩技巧。
第二课时
一、课文后半部分。重点:关键字词、句式;句子翻译;段落大意;论辩技巧。
二、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三、归纳总结:(人物形象分析)
1.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2.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3.郑伯:顾全大局,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
4.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四、探究:问题: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烛之武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以诱,一利一害,客观透彻,推心置腹,循循善诱,秦伯自然会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实施离间。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打破了秦晋联盟,保全了郑国。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读书笔记。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古文鉴赏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古文鉴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bǐ)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重点字词

晋侯、秦伯:晋文公和秦穆公。

以:因为,连词。

其:代词,它,指郑国。

于:对于。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若:假如。

使:派。

见:拜见进见。

从:听从。

辞:推辞。

犹:尚且。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用:任用。

过:过错。

然:然而。

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既:已经。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越:越过

鄙:边邑

陪:增加

邻:邻国,指晋国。

以为:作为

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共:通“供”,供给。

其:代指使者。

乏困:缺乏的东西

尝:曾经

为:给予

济:渡河

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厌:通“餍”,满足。

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肆:延伸,扩张。

阙(quē):侵损,削减。

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微:没有。

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因:依靠

敝:损害。

与:结交,亲附。

知:通“智”

易:代替

不武:不符合武德。

整:指一致的步调。

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说,通“悦”,赞同,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知足,满足)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6.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贰,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原文翻译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作者介绍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因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尊称其“左丘”。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写作背景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凭三寸不烂之舌,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最后,秦伯不仅撤走围郑的军队,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终于使郑国得以保全。本文赞扬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段落赏析

第一段:

本段是文章的开头,事情的缘起,交代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的原因和地点。由于两个原因都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秦国能够退兵作了铺垫。

第二段:

记叙了烛之武接受说秦任务的经过,表现了他在国难当头时,能捐弃私怨,以大局为重,为国效劳的爱国精神。

以上两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叙了晋、秦围郑和烛之武受命说秦的经过。

第三段:

文章的第二部分,记叙了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经过。先说灭郑于秦无益而有害,舍郑于秦有益而无害,再以事实说明晋贪得无厌,必将“阙秦”,层层逼进,处处为秦着想,言辞委婉动听,终于说退了秦兵。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

第四段:

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晋不得已而撤军,郑国解了围,交代了事情的结局。

名句赏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含义:臣年轻的时候,(能力)还不如人呢,现在老了,更没能力了。

应用:表示一种规律的、无奈的伤感与暗怨。相关词语:老而无用;廉颇老矣;日薄西山;江河日下;心有余而力不足;风烛残年;不拘一格降人才;任人唯贤;等。

2.邻之厚,君之薄也。

含义:邻居实力的加强,(相比的)您就实力薄弱。

应用:表示敌我相邻关系。相关词语:敌强我弱;彼竭我盈;此消彼长;等。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含义:凭借别人的力量成功反而去伤害人家,这不是仁义;失去了友好力量,这不是明智;用冲突代替和睦,这不是勇敢。

应用:表示仁智勇的三种意思。相关词语:恩将仇报;麻木不仁;不仁不义;唇亡齿寒;友好修睦;仁至义尽;杀身成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