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29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学案3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体会科学定义物理概念的严谨性。
【重点难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
2.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使用说明】
1.先精读教材P15-P18,勾画出本节的基本概念(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等),针对导学案问题导学部分二次阅读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限时完成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书写规范;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问题导学】
1.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位置在变化,但快慢却不同,你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较运动的快慢?

2.甲百米赛跑用时12.5秒,求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是多少?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问题1: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变化表示什么意义?如果坐标的变化为负值又
有什么物理意义?

【针对训练】
1.教练员以汽车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以汽车开始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对应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时间(s)01234
位移坐标(m)010-8-2-14
根据教练员记录的数据请你找出:
(1)几秒内位移最大?
(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探究点二:速度(重点)
问题2:物理学中是用哪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它是怎样定义的?

【针对训练】
2.汽车以36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h,如果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设甲、乙两地在同一直线上)()
A.一8m/sB.8m/s
C.一28.8km/hD.28.8km/h

探究点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重难点)
问题3: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速度是否是恒定的?
问题4:试比较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

【针对训练】
3.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登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探究点四:速度和速率(易混点)
问题5: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平均速率也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针对训练】
4.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匀速运动到B,接着以速度2v沿原路返回到A,已知AB间距为x,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巩固训练】
1.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
C.由于堵车,在隧道中的车速仅为1.2m/s
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E.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以上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一段
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速度一定
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
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3.一个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求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全程平均速度:
(1)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wWw.jAB88.Com

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导学案4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用v-t图象描述加速度,提高分析加速度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利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使用说明】
1.先精读教材P25-P28,勾画出本节的基本概念(加速度),针对导学案问题导学部分二次阅读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限时完成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书写规范;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问题导学】
1.一辆小汽车起步时在20s内速度达到了100km/h,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大约要用500s。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它们的速度平均1s各增加多少?

2.上节我们用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是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得快慢,这个物理量是怎么定义的?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重点)
问题1:速度改变快慢的比较(列表比较)

初始速度
m/s经过时间
s末速度
m/s
A自行车下坡2311
B公共汽车出站036
C某舰艇出航0206
D火车出站0100
(1)A、B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哪个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哪个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2)B、C比较:在速度变化量相等时,哪个物体运动时间短?哪个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3)C、D怎样比较才能判断哪个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针对训练】
1.关于对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C.物体速度改变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D.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探究点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重点)

问题2:汽车和摩托车运动情况如下图,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起动的车辆初始速度(m/s)[终了速度(m/s)所用时间(s)[
汽车03020
摩托车20010

(1)汽车20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2)摩托车10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

(3)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

【针对训练】
2.物体A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探究点三:v-t图象(重点)
问题3:如何用v-t图象表示加速度?观察如图所示的v-t图象,思考甲、乙
物体,谁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为什么?

【针对训练】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
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甲
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乙
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0t1t
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
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可能小于4m/s2B.可能等于6m/s2
C.一定等于6m/s2D.可能大于10m/s2

3.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
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课后给出的“阅读材料”和“做一做”对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教法建议

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要让学生参与速度的定义过程,通过一些讨论突破瞬时速度这个难点,配合一些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时,也可采用,给出两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让同学体会,介绍一种运动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由此得到速度的定义.讲述平均速度时,最好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主要设计: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问: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展示媒体资料: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资料)

2、提问:两辆汽车都行驶2h,如何比较哪辆车更快?

3、提问: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发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的更快?

4、提问:什么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的单位?速度的方向?

5、讨论:如何在位移图像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给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辆汽车做匀速直线情况,请同学观察它们的特点.

2、引导同学思考与讨论:

(1)如何向别人介绍这两个的运动?谁运动得更快?

(2)只比较两车的位移,或只比较两车的运动时间,能知道哪辆车运动底快吗?为什么?

(3)引导:在介绍某一事物时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得到速度的定义.

3、讨论速度的单位、矢量性等.

4、讨论:如何利用位移图像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2、提问:如何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

3、提问:在百米跑的过程中,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4、练习: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引导启发:某人静止在A位置,与慢走经过A位置,或快跑经过A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

2、引导启发: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 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m,则 m/s,第3秒内的位移为11m,则 m/s,这样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

3、提问:什么叫瞬时速度?什么叫速率?

4、展示多媒体资料:汽车速度计及理程计,让瞬时速度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5、练习书后“做一做”,模拟打点计时器.

探究活动

请你想办法测量下列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时的情况.

2、人骑自行车时的情况.

3、某人在运动会上400m跑时的情况.

4、公共汽车运行时的情况.

并思考: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有什么不同?

高一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五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五”,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明确速度的计算公式、符号和单位,理解记忆速度是矢量。

3、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速率和速度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瞬时速度,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2、体会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物理的过程,逐步爱上物理学的严谨、奇妙。

2、通过“速度”与“现代社会”的阅读,培养自己热爱生活和保护环境的情操

【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比值法和极限思想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预习学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初中同学们已经学过了速度这个物理量,大家能说说对它的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再来对速度这个物理量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

〖新课教学〗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物理情境〗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时刻t1时汽车位于A点,坐标x1=10m,一段时间后,汽车位于B点,坐标x2=30m。

〖问题〗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坐标变化量是多少?汽车的位移是多少?方向如何?如果汽车是从B点向A点运动呢?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总结〗已知坐标求位移,可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变化量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变化量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二、速度

〖物理情境〗1、自行车在30min内行驶8km

2、汽车在相同时间内行驶50km

3、百米赛跑,优秀运动员用10s时间跑完全程

4、百米赛跑,某位同学用13.5s才跑完全程

〖问题〗1、自行车和汽车谁运动的快?怎样比较?

2、优秀运动员和某位同学谁跑得快?如何比较?

3、优秀运动员和自行车哪个运动的更快?如何比较?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时间,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2、相同的位移,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3、不同的位移,不同的时间,则可以通过比较位移与发

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这个比值我们称为速度。

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4、单位: m/s或km/h等,其中1m/s=3.6km/h

5、方向: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说明:直线运动中,若选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速度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例如,如果选向东为正方向,若汽车以3m/s的速度向东运动,就可以记为,若汽车以3m/s的速度向西行驶,则可记为(数值表示速度大小,负号表示汽车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例1〗情境1和3中,自行车和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答案:5m/s,10 m/s

〖例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度大小大于甲质点的速度大小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小大于乙质点的速度大小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的关系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总结〗速度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比较速度的大小只比较绝对值即可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问题〗情境1中,30分钟内自行车的速度一直是5m/s吗?情境3中,百米整个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一直是10m/s吗?我们用公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物体每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吗?

〖总结〗

(一)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3、大小:

4、方向: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是与和严格对应的,如果同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选取不同的位移或不同的时间段,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二)平均速率:

1、定义: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行驶这一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2、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例3〗某汽艇在相距2km的甲、乙两码头之间往返航行,逆水时用1.5h,顺水时用1h,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各多大?

〖强调〗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不同:

(1)一个是矢量,一个是标量;

(2)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一个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一个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过渡语〗: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为了使描述精确些,我们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三)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方向:与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

4、理解:(1)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相对应。

(2)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相等。

(3)瞬时速度可看做当时,内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总为0时,平均速度一定为0;平均速度为0时,瞬时速度不一定为0。

(四)瞬时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例4〗:关于瞬时速度,下列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课堂小结】三分钟时间,学生自主进行回顾,总结本节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当堂检测】

1.子弹离开枪口时的 速度是900m/s;汽车启动后第5s内 速度是15m/s;小球在第4s内的 速度是5m/s;一人在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的 速度是10m/s。

2.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竞赛中,测得他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3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A.9.5m/s B.10.3m/s C.9m/s D.10m/s

【课后作业】1、课本18页问题与练习1、3题。

2、见作业NO.2

【课后反思】

本节的重点有二:

1、要下大力气讲清平均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瞬时速度。注意极限思想的运用。并通过大量事例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2、讲清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可以结合具体的计算题进行区别。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但丁和乔托;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诸国;莎士比亚;拉伯雷;伊拉斯谟;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伽利略的天文学成就,卓越思想家布鲁诺、弗兰西斯·培根等基本史实;以便掌握文艺复兴的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学、艺术作品、自然科学成就、思想家的观点,探究其革命意向和历史作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文艺复兴产生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文艺复兴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以此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的事例和文艺复兴中先哲们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成就是经过不懈努力才取得的,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从教科书、互联网、课外读物中搜集他最感兴趣、最欣赏的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的材料。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整理。

教师将相关的图表、图片制成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推选代表,回答:“你最欣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学生大多能说出莎士比亚、达·芬奇、布鲁诺等重要人物及其作品。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指出:14—17世纪正是西欧封建制度逐渐解体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时期,当时天主教会占据统治地位,封建神学用“上帝”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安于现状以求死后升天,成为人们的精神鸦片,意大利名城如佛罗伦萨等地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兴起,资产阶级向教会和神学发起了冲击,文艺复兴由此兴起,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板书)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本目内容,包括课本所引两例材料,在此基础上设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文艺复兴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前提条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现在意大利。主要原因有:(1)当时封建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占统治地位;(2)资本主义萌芽后,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现状;(3)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浓厚;(4)人才聚集,名人辈出。

●提问:文艺复兴真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讲述: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振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提问: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古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此外,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提问: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并给予简要的评价。

教师引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新兴资产阶级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强调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是整个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在充分肯定人文主义思想的积极作用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出人文主义的负面影响,如:过分推崇个人意志,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等问题。

提问:意大利文艺复兴可分为几个阶段?列出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让学生选派代表展示其搜集的材料。

教师小结:

14世纪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14、15世纪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进入它的全盛时期。着重讲述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中虽然还保留着灵魂不灭和来世的观点,但是作品通过对地狱、炼狱、天堂中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广阔画面,它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因此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于“美术三杰”应指出,尽管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将生活里的现实人物和情景摄入画面;完善了素描、透视解剖的基础理论和技法。这时的艺术大师们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主张“强权政治”理论的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反映了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实和资产阶级要求统一的主张。然后利用表格或多媒体课件来归纳小结。

人物

类别

主要成就

荣誉称号

但丁

诗人

《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

乔托

画家

通过壁画刻画人

物复杂的个性

欧美绘画之父

彼特拉克

诗人和学者

提出以“人学”对

抗“神学”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文学家

《十日谈》

达·芬奇

画家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时期的

巨人

米开朗琪罗

雕刻家、画家、建筑师

《大卫》

拉斐尔

画家、建筑师

《西斯廷圣母》

马基雅维利

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

军事著作家、诗人

《君主论》

其思想被称为马

基雅维利主义此外,教师可对名画《蒙娜丽莎》作一具体介绍,说明蒙娜丽莎是真人真名的艺术再现。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与普通人之间的友情,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深层联系和大师们尊重普通人的人文主人情怀,以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原因的理解。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板书)

●教师: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并分组讨论: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首先归纳学生回答的内容,然后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的历史事实,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提问:西欧诸国文艺复兴的概况如何?请列表说明。教师随堂检查并利用表格小结。

人物

国籍

主要思想

代表作

莎士比亚

英国

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罗密欧和朱丽叶》、《哈

姆雷特》、《奥赛罗》

拉伯雷

法国

提倡人的个性解放

《巨人传》

伊拉斯谟

德意志

揭露教皇、教士和贵族的愚昧和贪婪

《愚人颂》

塞万提斯

西班牙

揭示教会的专横和社会的黑暗

《堂吉诃德》教师重点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成就具有典型意义,着重介绍莎士比亚。他的创作早期,写了大量的喜剧和历史剧。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赞美友谊及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等人文主义的人生观和道德原则是莎翁喜剧创作的主题;谴责暴君和封建贵族、歌颂贤明君主、同情人民,是他的历史剧的主题思想。莎士比亚后期创作的悲剧,代表了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主人公的性格被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们的悲剧结局,说明恶势力的强大和人文主义的软弱,莎翁的剧作不仅在欧洲的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珍品。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板书)

●提问: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产生的条件可归纳如下:(1)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使得求真务实的科学风气悄然萌芽;(2)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3)一大批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大无畏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提问:你认为当时近代自然科学的哪项成就影响最大?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一般来说,学生们都能答出是天文学的成就。教师指出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的,在这一领域首先向教会权威和神学世界观挑战的是波兰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中世纪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尽管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已经过时,但是在当时“地球中心说”已是人们心目中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真理的历史背景下,“太阳中心说”仍然像一声春雷震撼了当时的社会,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

●提问:哥白尼之后,还有哪些学者证实、发展了他的学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突出布鲁诺殉难、伽利略遭监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献身精神。

提问: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还应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学生能迅速答出数学、物理学及其他成就,但对思想家布鲁诺和培根是否应归入自然科学心存疑虑。教师强调:布鲁诺本身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培根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源于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又从哲学的角度为科学事业摇旗呐喊,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节课我们首先分析了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历史条件,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然后分三块对本课内容进行了全面学习。我们认识了文艺复兴的巨大而又辉煌的成就,这是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我们还了解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们追求真理、献身艺术、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文艺复兴一直是世界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教师可通过复习提问指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接着又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打碎了精神枷锁,特别是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广泛的活动场所。由于本课内容缺乏必要的背景材料,教师要先对中世纪神学相关知识做简要介绍,再导入新课。教学程序围绕教材三个方面的内容逐次展开,即:第一,文艺复兴运动于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它是一场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第二,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15世纪扩展到西欧诸国;第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了。

本课教学测系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以教师设问为主导,让学生解答为主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通过展示材料、制作表格、分组讨论、相互辩论、师生交流等多种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背景资料

提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参考书目如下:

1.富尔:《文艺复兴》,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傅可斯:《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周春生:《文艺复兴时期──人神对话》(插图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三联书店,1998版

5.狄博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7.褚宏启:《走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情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