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知识点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8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知识点分析。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知识点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知识点分析

1.勾股定理的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勾最短的边、股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
勾股定理又叫毕达哥拉斯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常用勾股数:3、4、5;5、12、13;7、24、25;8、15、17。
4.勾股定理常常用来算线段长度,对于初中阶段的线段的计算起到很大的作用
例题精讲:
练习:
例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解析:可知三边长度为3,4,5,因此周长为12
(变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解析:可知三边长度为6,8,10,则周长为24
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
解析:第一种情况:当直角边为3和4时,则斜边为5
第二种情况:当斜边长度为4时,一条直角边为3,则另一边为根号7
《点评》此题是一道易错题目,同学们应该认真审题!
例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周长为25
C.斜边长为5
D.三角形面积为20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斜边长度为5,选择C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勾股定理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勾股定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此时的斜边是b.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最大边;
(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
(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数
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四、一个重要结论:
由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所构成的三个正方形满足“两个较小面积和等于较大面积”。
五、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解决圆柱侧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航海问题,折叠问题、梯子下滑问题等,常直接间接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常见考法
(1)直接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2)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3)实际问题中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误区提醒
(1)忽略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2)误以为直角三角形中的一定是斜边。
【典型例题】(2010湖北孝感)
[问题情境]
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
[定理表述]
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尝试证明]
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a+b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
[知识拓展]

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概述
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令直角三角形ABC中,其中角C=90°,直边BC的长度为a,AC的长度为b,斜边AB的长度为c,则有a+b=c
①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是这个三角函数必须是直角三角形,解题时,只能是同一直角三角形中时,才能利用它求第三边边长
②在式子a+b=c中,a、b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代表斜边,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弄错
③遇到直角三角形中线段求值问题(知识点详解见解直角三角形),要首先向到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把直角三角形这一“形”与三边关系这一“数”结合起来,是属性结合思想方法的典型。
④勾股定理的变式
在Rt△ABC中,其中角C=90°,直边BC的长度为a,AC的长度为b,斜边AB的长度为c,则
c=a+b
a=c-b=(c-b)(c+b)
b=c-a=(c-a)(c=a)
c=根号下(a+b)
a=根号下(c-b)
b=根号下(c-a)
二、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1.面积法
一个直角梯形由2个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和1个直角边为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因为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梯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1/2c2+2*1/2ab=(a+b)(b+a)/2,化简c2=a2+b2
2.赵爽证明法
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ab.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RtΔDAH≌RtΔABE,
∴∠HDA=∠EAB.
∵∠HAD+∠HAD=90,
∴∠EAB+∠HAD=90,
∴ABCD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2.
∵EF=FG=GH=HE=b―a,∠HEF=90.
∴EFGH是一个边长为b―a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b-a)2.
∴4*1/2ab+(b-a)2=c2
∴a2+b2=c2
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识别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理论依据,它通过数形结合来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以用两短边的平方和a+b与较长边的平方c做比较,如果a+b=c,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a+b>c,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若a+b<c,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知识点总结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4.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说明:(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中a,b,c及a2+b2=c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此时的斜边是b.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1)确定最大边;
(2)算出最大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
(3)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别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数
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四、一个重要结论:
由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所构成的三个正方形满足“两个较小面积和等于较大面积”。
五、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解决圆柱侧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航海问题,折叠问题、梯子下滑问题等,常直接间接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常见考法
(1)直接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2)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3)实际问题中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误区提醒
(1)忽略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2)误以为直角三角形中的一定是斜边。
【典型例题】(2010湖北孝感)
[问题情境]
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
[定理表述]
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尝试证明]
以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以a、b为底,以a+b为高的直角梯形(如图2),请你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
[知识拓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ABC的三边分别为下列各组值,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A.a=41,b=40,c=9B.a=1.2,b=1.6,c=2
C.a=12,b=13,c=14D.a=35,b=45,c=1
2.以下列数组为三角形的边长:(1)5,12,13;(2)10,12,13;(3)7,24,25;(4)6,8,10,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4组B.3组C.2组D.1组
3.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如果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3: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那么斜边的长为a2+b2;
C.若三角形三边长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斜边上的高h的长为abc显示解析5.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若a=b,则a2=b2
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C.若a=0,则ab=0
D.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显示解析6.△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c2=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7.下列四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a=8,b=15,c=17B.a=9,b=12,c=15
C.a=5,b=3,c=2
D.a:b:c=2:3:4
8.以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5cm,12cm,13cmB.5cm,8cm,11cm
C.5cm,13cm,11cmD.8cm,13cm,11cm
9.△ABC中,如果三边满足关系BC2=AB2+AC2,则△ABC的直角是()
A.∠CB.∠AC.∠BD.不能确定
10.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16小题,满分40分)
11.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分别为6,8,10,则△ABC(请填“是”或“不是”)直角三角形.显示解析12.△ABC中,AB=7,AC=24,BC=25,则∠A=度.显示解析13.△ABC中,BC=n2-1,AC=2n,AB=n2+1(n1),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显示解析14.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5,2,2.5,那么这个三角形最短的高为.显示解析1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k+1,k+2,k+3,那么当k=时,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显示解析16.在△ABC中,若a2+b2=25,a2-b2=7,c=5,则最大边上的高为.显示解析1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为cm2.★☆☆☆☆显示解析18.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和4,要使它成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平方为.显示解析19.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等于度.☆☆☆☆☆显示解析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
27.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BA⊥DA,AB=2,AD=23,CD=3,BC=5,则∠ADC=度.显示解析
28.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沿BC边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BPQ的面积为cm2.☆☆☆☆☆显示解析
29.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34,CD=134,AD=3,且AB⊥B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显示解析
30.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度.那么这块土地的面积为平方米.显示解析
31.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B、C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请填“能”或“不能”)显示解析32.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则甲巡逻艇的航向为北偏东度.
33.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我们称之为一组勾股数,观察下列表格所给出的三个数a,b,c,a
(1)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2)写出当a=17时,b,c的值.3,4,532+42=52
5,12,13,52+122=132
7,24,2572+242=252
9,40,4192+402=412……17,b,c172+b2=c2
34.已知:在△ABC中,CD⊥AB于D,且CD2=ADBD.
求证:△ABC总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
教学分析与建议
一、主要内容
勾股定理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发现、证明和应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的、文化的内涵。它是几何学中的重要的定理之一。
教材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探索勾股定理内容以及验证它的素材和空间,教学中要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
教材的设计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利用方格纸探索勾股定理内容,并且能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再次就是通过测量获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例子,以展示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体现其文化价值。当然限于学生的已有知识,问题解决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完全平方数,本章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不追求复杂计算。
二,评价建议
1,关注对探索勾股定理等活动的评价。一方面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与同伴进行有效合作交流;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能否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归纳,概括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有条理地表达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的结论等。
2,关注考查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注意评价时,不应以复杂运算为主,我们应更另关注学生对有关结论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目标
l.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四、教材特点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勾股定理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勾股定理、发展推理能力,教科书设计了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同时又安排了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内容,试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渗透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将a2,b2,c2与正方形的面积联系起来,再由比较同一正方形面积的几种不同的代数表示得到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本章中不要求学生从逻辑上对定理与逆定理进行一般的认识,因此,教科书中没有给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名称,而是称之为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教科书以历史上古埃及人作直角的方法引人“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2+b2=c2是否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问题,然后通过让学生按已知数据作出三角形,并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来获得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有关边的条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科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例子来展示它们的应用,体现了它们的文化价值。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关应用中涉及的数均为完全平方数,本章更多关注的是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而不追求计算上的复杂。在学生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可以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涉及无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建议
1.探索勾股定理2课时
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1课时
3.蚂蚁怎样走最近1课时
六、具体内容分析
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本节核心内容:勾股定理及它的探索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建议——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与外星人联系,并说明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于2000年前就发现了的,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和自豪感,引入课题.其中课本中的,做一做”采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议一议”对归纳基础的加强;“想一想”是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
教科书设计了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经历这一观察、归纳、猜想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求出方格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比较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由此得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通过对几个特殊例子的考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般规律,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探索过程和所得结论.当然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他的探索情景。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如有条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几何画板软件动态显示)的优越条件,提供足够充分的典型材料——形状大小、位置发生变化的各种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与锐角、钝角三角形的对比,强调直角三角形的这个特有性质,启发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注意:a,多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b,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探索实践的时间和空间c,介绍相关的背景材料

2,探索勾股定理(第二课时)
本节核心内容:用拼图来验证勾股定理及其一个简单运用。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和验证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有较多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渗透这种思想,鼓励学生从代数表示联想到有关的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到有关的代数表示,这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正方形的面积想到a2,b2,c2,而在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中,教师又应引导学生由数“a2+b2=c2想到正方形的面积。”在教学中,“议一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及应用的过程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古代很多国家和民族都对勾股定理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当考虑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这一定理又导致了无理数的产生一数学历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学生阅读教科书提供的勾股定理的历史,并可以向学生再展示一些历史资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从书籍、网络上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勾股定理的内容,体会它的文化价值.

3,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本节的核心内容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课本创设了古埃及人利用结绳的方法作出直角,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现实情境或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有关问题,进一步展现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认识现实世界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在教学中,“做一做”是用计算、画图再测量的方法归纳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归纳的基础应尽可能的厚实一些,但此处有一定的作图困难。教师可对其正确性予以说明。还要让学生熟悉一些常用的勾股数。
3,蚂蚁怎样走最近
本节的核心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其判别条件的简单运用。
这一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引导其考虑侧面展开图来解决问题,培养空间观念。本节课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空间,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得到了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是整节课的一条暗线贯穿其中。
这节课的目标具体的可以分为:
1、初步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实际问题中构造直角三角形,提高建模能力,进一步深化对构造法和代数计算法和理解。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时,对应的点,线的位置关系,从中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转化、推理能力。
5、通过研究勾股定理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对数学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培养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及探究意识。

课题学习
拼图与勾股定理
一,教学建议
l.本课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充分实践、探索和交流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教师应深入到各小组中倾听学生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各小组在全班充分交流自己的成果。
2.教科书只是提供了该课题研究的基本线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己设置若干小课题,以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参与本课题的讨论.但由于课题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宜将课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评价建议
1.由于课题学习更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对此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包括是否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乐于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等。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水平,包括是否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理解他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即要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口头表达能力等作出综合的评价.
2.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特别是及时记录学生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差异(思维特征与活动水平),学生只要能积极投人到活动中都要给予鼓励,同时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勾股定理、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经历用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验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3,通过验证过程中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4.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观察、比较、拼图、计算,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5.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教材特点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许多不同的验证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验证了勾股定理,而且丰富了研究问题的手段,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本课学习给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利用拼图的方法对勾股定理进行验证的几种思路,也介绍了国外一些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在本课题中,设计了丰富的拼图活动!学生经过自己的操作与思考,一方面经历了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感受了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激发了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外多种方法的了解,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课题学习中给出的验证方法,虽然都与图形的拼摆、分割有关,但又各有特点.第一部分的拼图方法与第一章第一节中验证方法有共同之处,都是将数与形联系起来,由所拼图形的面积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通过代数恒等变形验证勾股定理。第二部分介绍的是“青朱出人图”,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拼图来验证勾股定理的一种著名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拼图来说明以勾、股为边长的正方形(分别称为朱和青),经过割补可以拼成以弦为边长的正方形.在这部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
第三部分介绍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对勾股定理的一种研究结果,他的方法新颖,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像。

五,课时安排建议
2课时

六,教学建议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用多种拼图方法来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第一课时可以完成议一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回顾第一章中进行过的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指明本课题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课题提出后,教师可以不马上进入到下一环节,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和讨论一段时间在学生思维遇到困难而又迫切希望行到帮助的时候,自然引入下一环节。在做议一议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观察图1,让学生感知由数到形的过程。然后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思路摆出不同的图形,并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最后让成功者上来演示,强化他的成功的感觉,激发其他同学渴求成功的欲望。完成做一做,在做一做中,必须要让学生先回家准备好两副五巧板,在做五巧板的时候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利用五巧板来验证勾股定理。
第二课时,完成青朱出入图的讨论与想一想。经过上一节课五巧板的拼图,学生已有一点的经验。教师现在展示“青朱出入图”学生会感觉到亲切。并让学生根据拼图帮助理解“青朱出入图”意思。学生理解后拼出展示过的“青朱出入图”,学生通过拼图,从而抓住拼图的要点,即用已有的两副“五巧板”拼成分别“长”在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三个正方形。注意,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拼摆图形,引导要适度,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以及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积累数学活动与合作交流的经验。

素材精选:
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3dm、2dm,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

2..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3.如图,A、B是笔直公路l同侧的两个村庄,且两个村庄到直路的距离分别是300m和500m,两村庄之间的距离为d(已知d2=400000m2),现要在公路上建一汽车停靠站,使两村到停靠站的距离之和最小。问最小是多少?

4.图,∠OAB=∠OBC=∠OCD=90°,AB=BC=CD=1,OA=2,则OD2=____________.

5.寒冷的冬天,你需要一杯热热的朱古力。可是在调制的过程中,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搅拌棒的长度太短了,不能搅拌到底部的饮料。已知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搅拌棒至少要多长吗?老师新买的一根长为24cm的搅拌棒,如果设其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你能求出h的取值范围吗?
处理方式:1)分小组活动,动手实验。
2)画图,并计算。

6.如图是棱长为4cm的立方体木块,一只蚂蚁现在A点,
若在B点处有一块糖,它想尽快吃到这块糖,则蚂蚁沿正
方体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cm;

7.如图,一块草坪的形状为四边形ABCD,其中∠B=90,AB=3m,BC=4m,CD=12m,AD=13m,求这块草坪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