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复习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8《四则运算》复习课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四则运算》复习课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四则运算》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含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在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含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好
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大家先来回忆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谁能给大家出一道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给大家计算一下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四则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
二、设疑自探
自探内容:
1、计算以下3组算式。
(1)365+267—498(2)74+100÷5×3(3)75+360÷(50—30)
987÷3×66×20—98÷2(72—4)×0÷3
2、以上3组算式中,第一组算式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第二、三组呢?
3、第三组算式中出现了有关0的计算,如果把这个算式中的0和3交换位置,行吗?
4、有关0的运算,你知道哪些?
三、小组交流后展示
同学们,你们思考好了吗?哪一小组来展示?
小组展示后提问: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师针对内容适时补充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1.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括号里面的要先算。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结果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任何一个非0的数,得0.
0不能做除数。
齐读以上内容,并和同桌互说一遍。
四、质疑再探
同学们,你们对于今天所学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预设: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否也是这样的?
五、运用拓展
(一)填空
1、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
要先算(),再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
要先算()再算()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4、0不能做(),0除以()仍得0.
5、要使25×6+30先算加法,应给原式()
算式是(),结果是()
6、计算(45+5)×3÷5时,先算()法,
再算()法。最后算()
(二)你来当小法官
1、8+2-8+2=0()
2、在算式中,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
的作用()
3、25×4÷25×4=1()
4、72×3+72÷3中,乘、除法可同时
进行运算()
5、(18×5)+(36÷2)去掉括号后,
结果不变()
(三)口算下面各题,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0+24÷6=100-60÷5=
(30+24)÷6=(100-60)÷5=
90÷5+4=25×10-4=
90÷(5+4)=25×(10-4)=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正能量句子 WWW.277433.COM)
×
(五)解决问题。
1.小迪的爸爸一月份交电话费82元,二月份交了117元,他想将本季度电话费控制在平均每月90元,那么他三月份用电费是多少元?
2.小白兔采了73个蘑菇,已经吃掉了23个,剩下的每天吃了5个,还能吃多少天?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
(1)365+267—498(2)74+100÷5×3(3)75+360÷(50—30)
987÷3×66×20—98÷2(72—4)×0÷3
相关阅读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式题.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口算
(二)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9-72×235-〔2.34×(7.2-5)〕
1.教师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师谈话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例1)
1.教师提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2
例2.(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例2)
1.请学生分组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边的.
2.学生独立解答
=
=
=3
(三)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
2.
(四)总结归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我们可能觉得不难,但却很容易算错,所以我们要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要审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每一步
三、巩固练习
(一)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
2.
3.
(二)按照下图指出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列出综合算式(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1)
(三)判断.(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2)
1.
=
=
=2
2.
=
=
四、课堂小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2.
3.4.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练习层次清楚,有坡度,启发学生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在计算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发明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探究活动
巧连四个“”
活动目的
1.巩固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活动题目
在四个“”中间加上+、-、×、÷、()等符号,使之组成分别等于0、1、2、3、4五个等式.
1.
2.
3.
4.
5.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填写.
2.小组汇报答案.答案正确且方法多的小组为优胜组.
参考答案
1.
2.
3.
4.
5.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复习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复习
【四则运算知识点】
1、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②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管,叫做减法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2、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②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管,叫做除法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
积÷因数=因数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计算(200-6×4)÷44时,先算(),再算(),最后算()。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二、判断题。
1、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2、0可以作除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计算(200-6×4)÷44时,先算(6×4=24),再算(200-24=176),最后算(176÷44=4)。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判断题。
1、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2、0可以作除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本单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例2、例3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
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3)学习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减法、除法的意义比较难于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算?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丰富、梳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师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本单元的三个练习,都突出了重点和难点,练习一第1题是四道有关加、减运算意义的问题,题目中特别提出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让学生说明选择的道理,切实把加、减法的意义应用于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表述的过程。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说说求爪印下各数的根据,学生根据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说明,或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来解释,将使学生对乘、除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
(4)预计6课时教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