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全部教案2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7

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全部教案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全部教案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13、坚决抵制低俗炒作行为
赵金
教学目标:
1、学习时评特点与写法。
2、掌握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的特点并能运用。
3、迅速梳理文章内容思路,筛选关键信息,掌握文章写作特点。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爱憎分明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教学重点:迅速梳理文章内容思路,筛选关键信息,掌握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爱憎分明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作品简介:该作品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时事评论一等奖。
女体盛宴:用年轻美女的赤身裸体作为盛放食品、菜肴的容器,取名为“女体盛宴”。起源流行于日本。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这篇时评是针对什么时事展开评论的?作者的批评指向哪些单位及其思想行为?
2、对于问题的解决,作者提出了什么原则?
明确:1、昆明餐厅女体盛宴。商家炒作,违背道,德风尚、法律规范;媒体跟风,违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
2、用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来加强社会管理。
中心论点:坚决制止低俗炒作行为。
四、同学们看一组图片,然后发表评论。
五、畅所欲言。
坚决制止低俗炒作行为要用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来加强社会管理,这样的提法显然很空泛。两会正在召开,请同学们积极献言献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学反思: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发表评论,增强道德观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喜欢新鲜的东西,这点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好好运用。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事,关注国家,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4、汉语,请别让我为你哭泣
卢新宁
教学目标:
1、培养筛选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思路清晰、生动形象的分析和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本文是针对什么社会现象展开评论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汉语面临危机;我们要重视母语,提高母语修养。
2、所谓“哭泣”,是指作者为汉语的处境担忧。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为汉语“哭泣”的原因。
明确:(1).上海一次翻译大赛,国内选手的作品汉语水平低下。
(2).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大多数学生的中文水平滑落。
(3).忽视母语修养产生严重后果。
(4).全球汉语热的同时,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
3、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么安排的呢?
明确:第一层次(1—3段):引述时事,提出问题。
第二层次(4—9段):分析论证汉语面临的危机。
第三层次(第10--11段):大声疾呼,热切期望。
4、根据文意,汉语哪些方面值得我们珍惜?
明确:1.汉语古老优雅,隽永有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独特思维。
2.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有独特的文化意蕴,最切近我们的心灵。
3.汉语历史悠久,引领我们这个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
三、学生在读课文,分析课文主体部分。
一篇好的文章,它一定要有严密有力的分析说理。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因果分析、比较分析、辩证分析、部整分析等等,请大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第5—10段。
1、语段品读1:自读第4段,小组讨论,说说该段落语言的优点在哪里。
明确:1.褒扬性、赞美性、形象性词语的运用。
2.总分式结构,从字形、音韵、功能三个方面揭示汉语的美。
3.整散结合的句式,整齐之中有错综变化之妙。
2、语段品读2:自读第7段,小组讨论,说说它是运用什么技巧进行论证的。
明确:1.引用、对比。(可见汉语水平之差)
2.设想、反问,进行推断。(从反面证明汉语水平低下是何等可悲)
3.举例并以问题结尾。(让人重视母语修养)
四、拓展训练
根据以下事件,尝试用因果分析、辩证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进行评论。
9月1日,广州中小学开学了。9月2日,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是记者在采访一所小学开学日时拍下的。记者向小学生作了“关于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调查,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说画家,有的说老师,有的说消防员。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的回答十分特别,她说想做官,记者又问想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网上的这段采访视频,截止9月2日晚11时30分,已经有1.42万次点击。一个6岁的孩子,竟然说长大要做贪官,一时引来很多关注。在南都网关于怎么看一年级小学生理想是当贪官的投票中,只有10%的网友选择了“童言无忌”,而有55%的网友认为“折射社会现实”。你怎么看呢?
(辩证分析法)例:我们没有必要这么惊慌失措。见风就是雨显然有失严谨、科学,用放大镜来观察世相难免变形、走样。相信有这样理想的孩子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教育孩子要做正直诚实的人,告诫孩子以不劳而获、贪婪为耻。只要我们自己能够独善其身,内心拥有强大的自制力,即使再浑浊的水也能出淤泥而不染。
(因果分析法)例:淮橘为枳。家庭教育的日趋畸形,道德培养的持续缺失,理想教育的刻板空泛,贪腐之风的长期泛滥,已经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威胁。
(比较分析法)例:小孩子会模仿成人来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当社会提倡向科学进军时,小孩子们会以做科学家、文学家为生活目标;当社会渲染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精神时,小孩子会把张海迪、雷锋等作为精神导师;而当社会充斥学术造假、官员腐败、奢靡之风时,小孩子就会把“当贪官”作为人生理想。
四、总结。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四边能力。
15、台湾历史不容歪曲
谭宏凯
教学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作。
2、培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文章批驳论敌的严密性和深刻性,领悟多种反驳手法运用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梳理文章脉络,领悟多种反驳手法运用的妙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题解。
1、“台湾历史不容歪曲”暗示有人在歪曲历史,也暗示本文文体是驳论文。
2、否定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强烈的愤慨之情。
3、“歪曲”指出林奇故意为之的险恶用心。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林奇的观点句,然后分析其内在联系。
明确:(1)、“与流行的传说恰恰相反,台湾从来都不曾真正作为中国的一部分。”
(2)、“清朝和中国不是同一政治和文化实体。”
(3)、“台湾和中国人的集体身份认同迄今依然相去太远”,而且,“他们的历史经验差别太大”,因此不可能实现“自然的政治统一”。
(1)是林奇的中心观点,(2)(3)是支撑观点的材料。他们之间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2、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批驳论敌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首先批驳论敌的观点:“台湾从来都不曾真正作为中国的一部分”。
作者引论敌的话“台湾在1684到1895年间是清朝的一个边远居民点”和详细列举1684年之前上至12世纪宋朝的史实,反驳论敌观点。
其次批驳论敌的论据:“清朝和中国不是同一政治和文化实体。”“台湾和中国人的集体身份认同迄今依然相去太远”,而且,“他们的历史经验差别太大”。
先理论分析,反驳论敌错误,后以历史事实反驳论敌论据。
最后进一步批驳论敌“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观点。
引台湾的相关历史文件,从历史及法理上反驳论敌的观点。
3、根据文章行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并概述段意。
一、(1-3):警醒人们不要轻信林奇那样的知识分子。
二、(4-22):批驳林奇荒谬的观点及论据。
三、(23-40):批林奇的观点,揭露其无视历史文件的实质。
四、(41-46):揭露林奇行为的险恶用心。
四、课文探究
1、回顾驳论文的常用方法。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驳论点: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归谬法:(引申法):根据对方错误观点进行合理引申、推理,暴露出它的荒谬,从而驳倒对方。

反证法:通过证明与所驳的言论相对立、相矛盾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论点。
3、分析本文在驳论中使用的方法。
明确:驳论点:“从来都不曾真正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的观点,作者用历史事实进行有力的批驳。
驳论据:对林奇使用的“政治和文化实体”,“集体身份认同”等论据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进行批驳。
驳论证:“台湾在1684年到1895年间是清朝的一个边远居民点”与观点“台湾从来都不曾真正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矛盾。
4、理解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1)然而,事实证明轻信便会有被误导的危险。
(2)我们或许可以改变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我们无法改变过去。
明确:(1)、此句总领下文。矛头直指林奇,表明歪曲事实,毫无学术人品的所谓知识分子式信不得的,否则会有被欺骗的危险。
(2)总结全文。“改变正在发生的事”是指林奇歪曲历史的事会真相大白。“无法改变过去”指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事实无法改变。
五、拓展
活动与练习:思考文段反驳特点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岂能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凭借齐国的强大,(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面向南方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直接驳论点:“孟尝君能得士”,指出其不“足以言得士”。

反证法间接驳论据:“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指出不能得士的原因在于鸡鸣狗盗者出其门,士羞于投其门下。
教学反思:学生初次接触驳论文,应该重点慢讲,细讲。结合实际例子,课堂上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学习驳论文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书评
16、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矛盾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字词、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学习课文本身结构特点和作者所运用的叙、评、析相结合的评论方法。
3、了解文学评论文章的基本特点,掌握评价文学作品,即写一般的文学评论文章的基本途径:如何选取切入点,如何作到叙、析、评相结合等等。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字词、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教学难点:本课带有鲜明的文艺争鸣色彩和独创性,要理解作者在此文中所适用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懂得作者见解的独到、深刻之处。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字词解释:
杜撰:没有根据的编造和虚构。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附会:把没关系的事物说成有某种关系,把没有意义的东西说成有某种意义。
灼然:清楚明白样子。
落魄:luòpò又读luòtuò义同落泊(luòbó)
鄙薄:轻视、看不起。
光景:有境况、状况之意,也可理解为表估计、推测。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行伍:hāngwǔ旧指军队,泛指军中。
投名状:旧时聚众造反或占山为寇的人入伙所用的见面礼。
按语:作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
行文: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能事:擅长的本领。
经济: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大的成果。
幻灭:空想的希望破灭。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倾轧:轧:yà。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
2、作家、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春蚕》、《林家铺子》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3、相关文学常识
 《水浒》:作者,施耐庵(也有说罗贯中作或两人合作)
①主要内容:是一部描写古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它愤怒地揭露朝政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讴歌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也具体描述了起义军惨败的结局,是一部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②流传及影响:起义故事先是在民间广泛流传,并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南宋末年画家龚圣予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地记下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和赞语。民间说书者把水浒人物故事作为说话题材,《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便是他们的说书底本。元杂剧中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多达三十余种。《水浒》的作者便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水浒传》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成为七十回。由于其出色的人物刻画和精当的结构安排,使它成为一部不朽的艺术巨著。
③艺术特色:人物塑造上作者总是把人物放在尖锐斗争之中,扣紧人物身份和经历,通过人物的行动展现性格,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情节紧张生动,结构安排有机完整,每组人物故事都采用单线发展结构,每组情节既有独立性又前后勾连,语言洗练、明快、生动、丰富,有很强地表现力。

三、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1、课文内容学习:
①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谈《水浒》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第二部分(5-7段):谈《水浒》的结构特点。
第三部分(第8段):着重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什么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
②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提示:首先,总说《水浒》的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向来就受到最高评价,个个面目不同。那么施耐庵是如何写出这样一群个性鲜明的形象来的呢?一定得益于其创作方法,于是作者借一本笔记的记载进行推究,然后得出结论,《水浒》是施耐庵揣摩民间流传已久的口头文学加以改编润色而成的。作者写这些的作用主要是: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重视。
③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总说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过渡到对《水浒》人物描写特点的深入分析。
④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得出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这一特点的?
提示:作者采用例证法,举出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的例子,通过三层文字层层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了这个结论。从遭遇到思想再到出身,对三个人的异同点边叙、边析、边议、分析精辟独到。
⑤如何理解茅盾对《水浒》的这一评价?
提示: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是《水浒》的特点。施耐庵虽然没有接受过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但由于他尊重实际,如实地描写社会生活,其结果也必然会反映出阶级社会里的阶级和阶级矛盾。所以施耐庵是不自觉地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塑造人物的。相比较而言茅盾先生却是主动地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评价文学作品的。这是茅盾先生的首创。文学评论重在创造性,不可拾人牙慧,以此种方法分析人物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⑥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证得出《水浒》人物描写的第二个特点的?这两个特点的写法有何不同?
提示:作者仍以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为例,充分地加以论证,最后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这就好比一个远远而来……全部看清楚了。既形象地说明了这个论点,又增加了行文的变化,使详略交错,不流于枯燥单调。
这两段分析的相同之处是举例论证,不同之处是:前者是逐层论证,最后归纳;后者先提出观点,而后论证,前者是详细地分析论证,而后者事例分析和语言都比较概括、简略。
四、课后练习:
①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组:
A、杜撰(zhuàn)写作。 鄙薄(bó)轻视、看不起。 揣(chuǎi)摩:估计、忖度。 摇曳(yè)拉、牵引。
B、轶(yì)事:神秘的事。 感喟(kuì):叹气。 苟安:(gǒu)苟且。 引人入胜:优美的境界。
C、主眼:关键。 倾轧(yà):车碾过。 封妻阴(yìn)子:庇护。 遒劲(jìng):有力量。
D、行(hāng)伍:泛指军中。 刺配:充军。 附(fǚ)会:牵强地拉扯到一起。 走投(停下来)无路。
 对下面一些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②如果写定《水浒》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一句意思是:()
A、含蓄地否定了《水浒》的作者为施耐庵。
B、完全肯定了施耐庵创作了《水浒》。
C、《水浒》的作者至今难以确定。
D、假定《水浒》的作者与传说中相符。
③引述施耐庵请高手画像朝夕揣摩的故事,作者说: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是因为:()
A、它没有揭示创作《水浒》的全部规律。
B、这则杜撰的故事显然有它附会的地方。
C、朝夕揣摩是对的,但不是画像而是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
D、虚构小说人物,也需要揣摩人物性格是否真实。
 答案:1、A(B、轶事:散失而没有流传的事。C、封妻荫子。D、刺配:发配。走投无路:投奔。)2、D 3、C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在评论《水浒》的结构特点时,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如何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作总的评价:从整体看,不是有机结构;从每一个人物看,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
因为《水浒》是由口头文学演变而来的,它的每个章节对全书来说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总的来看,它的结构不是有机的。但是,口头文学在流传中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它的每个故事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因此,从一个人物的故事来看,《水浒》的结构又是有机的。
2、作者认为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对这两个特点如何理解?有人认为这两点实为一点,对不对?
 提示:所谓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是就一个人的相对独立的一个故事而言的。意思是其故事情节安排有缓有急,详略得当,曲折灵活,错综而富于变化。而其所谓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是就不同人物故事情节的关系而言的。意思是说作者对不同人物各自故事发展的结构安排是各不相同的。如林冲和杨志的故事,各自都是曲折多姿,时松时紧的,但林冲的故事是腾挪跌宕,逐步推进的,而杨志故事的情节安排都是一正一反,螺旋上升的,或者说是纵横开合的。所以说作者的特点概括虽然看来相似,在进行例证时也没有分层论证,看来似混在一起的,可实际上并不相同。
3、从这部分论证在叙、析、评各种文字的分配和使用上看,你认为写评论文章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评论,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意见或看法的文章,此篇文章是文学评论,文学评论自然也以议论为主,但对于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评论必须从作品本身出发,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故。议论包括分析和评价两部分。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提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这三者之间,叙、析都是为评而服务的,是得出结论必要的铺垫和基础。所以三者一定要做到有机的结合。例如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许多小故事结构的完整、严密而有机,作者举林冲故事为例,先分析了整个故事的波澜起伏,同时夹有对其腾挪跌宕特点的评价,其次是叙述了林冲比武一段大概情节,突出了其情节发展的顿拓开阖,曲折多变,然后紧扣其叙述又是一个评价: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看,作者便是这样进行论证的,夹叙夹议,复述、引用原文恰到好处。这样可以使评论文章的分析建立在大量的材料之上,论证充分有力,读起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那么我们在写评论文章时除了注意三者结合之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复述应是在对原文理解上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它体现作者的观点,不是枯燥的节录,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不受其限制。
4、从最后一段来看,你认为写文学评论文章的选材立意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提示:不论作品是否有很高的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只要它具备某一方面的特点,我们就可以从此处入手。其次,评论者的主观认识,他对作品的独到评价,也是作者选定评论点的依据。
5、补充点拨:作者对《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上所论述的观点,都是作者的独到见解,在文学评论论坛上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如,关于《水浒》的结构特点,自作者的观点提出之后,在论坛上就出现了一场激烈争论。特别是作者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用阶级观点分析人物,不仅对《水浒》的研究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文学作品的评价都有很大影响。
课后练习
1、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
 B、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C、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
 D、读者此时急于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
2、对下面文字理解得正确的是:()
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虽然在全书整个结构上看来,《红楼梦》比《水浒》更近于有机结构,但以某一人物的故事作为独立短篇而言,如上所述,《水浒》结构也是有机的。
A、作者这是极为谦虚的说法,其实他的观点完全正确。
B、作者的观点本身自相矛盾,不能成立。
C、学术界普遍采取这种观点。
D、这是正常的学术争鸣,作者的观点可备一说,是一家之谈。
答案:1、A2、D
教学反思:文章结构清晰。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学习名著。同时方法的指导很重要。像这篇文章,学生如果能抓住关键句,了解文章内容便易如反掌。作为书评,也可以此为例,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7、疑是神来笔,应有此奇句
-----《山园小梅》赏析
唐珏
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所引诗句并理解其含义,积累泳梅诗句。
2、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
3、培养鉴赏文学的趣味和评价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哩清观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文学常识学习。
林逋(bū)(九六七—一O二八)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写出这样美的梅花诗,是有他的生活基础的。
三、学习文章引诗。
1、学生结合提示,自学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á),不须檀(tán)板共金樽。

暄妍: 就是风景非常美好。
“断魂”就是销魂,销魂就是一个人的感情极端的快乐,或者极端的悲伤,这里是指极端的快乐。
狎:亲近而不庄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歌。
教师提示:
首联:对比,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卓尔不群,衬诗人志洁。
颔联:写梅姿,梅香。
颈联:虚实结合,对梅既爱且敬。
尾联:由花及人,人是品格高尚的风雅之士
3、了解诗歌的影响。
这首诗对后代的意义何在?
古:这这首诗的影响很深远。后来词牌中的《梅花塘》以及《暗香》、《疏影》等,都从林和靖的这首诗中得到启发。
今: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四、阅读文章,感知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全诗内容复述。
第二部分:(2--5)引出论点,分析“疏”“暗”两字神韵。
第三部分:(6)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发出感慨。
这是一篇关于诗歌的文学评论。
五、文章内容分析。
1、作者是怎样抓住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进行分析鉴赏的。
明确:以分析论证法为主,反证法,引证法,类比法。
2、结合本文,说说诗歌鉴赏的文体特征。
明确:1、从读者的角度入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品诗。
2、注重对诗歌的艺术分析。
3、求意解,不拘泥句解。
4、抓住诗歌最突出的一方面进行分析。
六、拓展
赏析诗歌: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问题:
1、开头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赏析后两句。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要和高考的诗歌鉴赏要求结合起来,重视方法的归纳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试问鉴赏能力。

相关推荐

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全部教案3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全部教案3,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8、评《泰坦尼克号》
叶凯蒂
教学目标:
1、理解好莱坞新类型影片“基本结构不动,技术功能创新”的总体特征,培养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冷静思考意识。
2、理清文章思想,体会影评文章特点。
3、评价作者观点,激活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冷静思考,使自己身处流行大潮中多一份镇定和深刻。
教学难点:
文章学术色彩浓重,术语多,语言风格近于理论化的口语,使学生有较明显的阅读理解障碍。要告诉学生,把握要点即可,无须字字句句落实。
教学方法:
1、课前熟悉课文,画出要点和疑点、难点。
2、分析作者观点,辨析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3、扩展延伸,举一反三。
媒体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泰坦尼克号》海报、精彩剧照,主题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
自从有了影视,就有了影视评论。法国现今著名影评家米歇尔傅东先生这样评价影评的作用:“一篇好的影评可以帮助一个年轻导演找到资金拍他的第二部影片”,足见影评巨大的艺术评鉴和舆论导向力。
其实影评并不高深莫测,和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陌生。大家一定忘不了集体看电影散场后边走边谈、边谈边争的情景。那可说是一种朴素的影评。也许,我们的感慨和体会还暂时达不到叶凯蒂这样的专家学者的高度,但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自惭形秽。因为这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未来优秀的影评家也许就坐在大家中间。
我们大多数同学都看过《泰坦尼克号》。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和当代学者叶凯蒂教授进行一场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对话,好不好?
二、创境入境。
1、多媒体展示《泰》片海报、精彩剧照,并伴随播放其主题曲。
2、请一位同学概述剧情,其他同学补充。
(剧情参考: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被发现。美国探险家洛维特在船舱里看见了一幅画,102岁高龄的罗萨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罗萨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萨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青年画家杰克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赌博赢到了船票。罗萨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抱住。很快,美丽活泼的罗萨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了。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萨,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老态龙钟的罗萨讲完这段爱情传奇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珠宝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
3?“影院问卷”:
(1)“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被誉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和“梦之船”?什么原因让它的首航走向噩梦?哪个原因最主要?对这场噩梦你有何思考?
(2)你认为罗萨—杰克的爱情故事有什么特点?
(3)你认为电影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三、文章学习。
(一)、听清作者声音:用圈点批法读课文,梳理文章要点
1、课文第9段段首有两句话,老师觉得对我们把握作者观点很有帮助:“《泰》在经济市场上的成功当然不是光靠童话故事。其成功在于童话与高科技的结合。”作者为什么认为《泰》片的成人故事竟然是个“童话故事”?作者所说的“高科技”指什么?“童话故事”与“高科技”是如何结合的?
2、在《泰》片热映时,有人认为是文化入侵,有人则极尽赞美。从作者的分析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老师的声音。
明确:1、
故事的童话性
(第8段:“它没有黑白不分明的局势,没有爱憎不分明的人物,没有不可解决的矛盾,最终也没有无结论可下的结尾。这不是一个代表泰坦尼克号灾难的寓言,而是一个童话。因为寓言的内涵是它反映了人类无法解决的某一个矛盾;而童话,把它解决了。”)
高科技手段的寓言性
(第9段:“影片的寓言成份恰恰体现在影片的制作人仍然相信利用高科技便能够‘真实’地再现泰坦尼克号的覆没与人类追求技术万能的野心这一无法解决的矛盾。”“但对于泰坦尼克号覆没这个寓言,影片选择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并企图利用新技术再次设法探讨这人类之谜:人类伟大的幻想力、创造力与自我毁灭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它的探讨方法越高科技就越逃不出泰坦尼克号对人类提出的这个问题。”)
二者的结合
(第9段:“高科技企图把幻象变为‘真实’来重演泰坦尼克号的灾难,而这企图也许正是制片人选择童话故事模式的原因。公式越简单就越能突出处理的高超。”)
2、对作者的评价
(答案是开放的。但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用批判审视的眼光评价;同时可结合1998年热映时好评如潮和斥声盈耳两种舆论状况;强调、赞扬作者在流行文化热行时可贵的冷静、诚恳和深刻,启发学生对待流行文化要持有正确态度。)
3、老师的声音
(设置一个历史的大背景,编造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登峰造极的电影特技,这就是好莱坞爱情历史片的制造公式。《泰》片中爱情故事片的童话性有力地烘托了技术万能寓言的深刻性——人类的盲目狂妄无情毁灭了人类的纯真爱情和伟大的幻想与创造。其实,我们人类生来就是这样的,有纯真的童心,有对美好的追求,有惊人的创造力,但又不免与生俱来的盲目和狂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探究延伸
1、了解了作者宏观的鸟瞰式的评论,你自己还有哪些或宏观或微观的评论?“友情提示”,比如:
?主题与价值观
情节双线结构
?场景、场面
人物塑造
对比手法的运用
?视觉冲击
动听的主题曲
罗萨与杰克的爱情
人性在灾难中的显现
《泰坦尼克号》挖掘欧洲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的历功,对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启示
《泰》片全球票房奇迹与中国电影
2、反弹琵琶:
有影评人士对该片提出批评:认为该片应将后半部分的惊险、特技的效果贯穿全片,以突出灾难片的分量;前半部分的爱情戏显然是画蛇添足、无足轻重,完全可以压缩,因片长达3小时,使观众难以坐得住,也限制了该片单位放映次数。
请回答,果真如此——
(1)?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2)?如果一见钟情、急剧升温的爱情故事得到改变,该如何改变?
(3)?如果用常规技术和视觉方式演绎现剧中的爱情故事,将会如何?
批读课文,梳理文章,列出结构提纲,以听清作者声音。
二、总结
阅读的实质可被定义为围绕文本展开的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只有以对话的心态和方式才能引发继续对话、深入对话的热情;只有在热情、投入的对话中,才能实现我们的阅读期待。
对话无处不在。我们每人的生命过程实质上就是一场关于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的对话。让我们与文学艺术真诚对话,与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真诚对话,以丰富人生、提升生命。
教学反思:
可将这一单元的文章看成是对中学生文学艺术鉴赏实践的一次小结和整合,是对中学生文学艺术鉴赏的理论指导与示范。可结合地方艺术形式、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思考、写作。
影评的对象是影视作品。优秀影视作品有诗情画意,可雅俗共赏,可做多层面多维度的审美透视,且可视可听。因此,影视评论的学习和写作可以整合前三篇文章的艺术指导。看电影与影评更易于唤起学生的审美欲望与审美激情,更便于直观指导学生的艺术鉴赏、影评写作。因此,可结合《泰》文学习搞诸如年级、班级电影节活动,把语文学习、文艺欣赏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搞古诗文诵读鉴赏活动、名著读书座谈会等。
文学艺术的灵魂是人的生命和心灵。学习这一单元,即使对《泰》文这样的文章,也必须从这一点出发去理解。如央视“春晚”节目《千手观音》,如《泰》片中爱情的高贵与乐队的镇定与从容。
学法本身应遵循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当然,知识目标不能过于文艺理论化而应追求学生的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能力目标之一定位于能写一般的较为感性的文艺鉴赏文章;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审美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四位著名学者治学的严谨、造诣的深厚、对艺术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认识的深刻和对学术品格的坚持等方面对学生审美情感和求知、治学态度的熏陶。
补充资料
1、奥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影评
第70届(9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又名《铁达尼号》。
《泰坦尼克号》上演不到20天,票房就超过了2亿美元,到1998年4月已近11亿美元(国内票房为3亿元人民币)。它是美国电影史上迄今为止制作时间最长(五年),制作费用最高(2?5亿美元),获奥斯卡奖提名最多,获奥斯卡奖项最多,票房最高的影片。在70年的奥斯卡奖历史上,只有1959年的影片《宾虚》获得过11项奥斯卡奖。尽管如此,它却与四项表演奖无缘。
美国第70届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奥斯卡金像奖)于1998年3月23日晚颁发。故事影片《泰坦尼克号》共获11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辑奖、最佳插曲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音响奖、最佳音响编辑奖和最佳服装奖。该片拍摄历时五年,耗资2?5亿美元。《泰坦尼克》1997年底公映以来,获得巨大的成功,曾获得金球奖的四个奖项。
若要评选该片最风光的人物那无疑是集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剪辑于一身的詹姆斯卡梅隆了。提及此君,我国观众并不陌生,他的《终结者》、《第一滴血》、《异形》等作品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在1994年,由他编剧导演、制片的《真实的谎言》更是在全球大获成功,在我国的票房居然超过1亿元大关。他执导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根据人类历史上曾经建造的最大客轮——“泰坦尼克”号那悲剧性的沉没为背景拍摄的史诗性灾难爱情片。
1997年,融合卡梅隆五年多心血的《泰坦尼克号》终于驶进全球各大影院。卡梅隆说:“泰坦尼克号这艘梦之船的首航在噩梦中悲惨地结束了。正是人类独有的弱点:傲慢、自负和贪婪将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碾转粉碎。我拍摄这部影片既想再现这艘巨轮既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死亡之旅。又想展示它短暂而又壮观的生命历程。在剧中重现泰坦尼克号的美仑美奂,表现出的乘客和船员们的少激情、乐观和希望的同时,在揭示这场灾难中人类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泰坦尼克号》是警世箴言是一面人类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明镜。它还是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当然还有爱的不朽传奇。”在接受最佳导演奖时,卡梅隆还提议为“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死难者默哀。
《泰坦尼克号》使全球的观众争睹了詹姆斯卡麦隆制造的这一灾难神话。不少女观众是泪眼汪汪地看完的,纷纷称赞这是一部弘扬伟大的人间真情的巨片,而且片子的视觉效果极佳,观众仿佛自己置身于坦尼克号轮船上,与片中人物共同经历了葬身大海的惊险历程。
2、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
批评的高层次功能不是批改学生的作业,而是抛弃毫无价值的作品,理解杰作,理解其自由的创作冲动所蕴涵的有朝气的新颖的东西。(《人民日报》2005年3月31日《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第五章:杂文
20、最先与最后
鲁迅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2.揣摩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拓展阅读,探究鲁迅对中国的过敏性所做的揭示,体会鲁迅杂文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拓展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深刻含义和鲁迅杂文的价值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鲁迅的散文向来以语言犀利、见解深刻而著称,他对不良的的社会现象和国民心态或揭露或讽刺,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文《最先与最后》,感受他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知识分子情怀。
二、作家作品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杂文集共17部。
其中杂文向来以语言犀利、见解深刻而著称,他对不良的的社会现象和国民心态或揭露或讽刺,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
三、快速阅读,把握基本观点。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来逐步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注意几个问题:
1、如何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不幸——表明作者对“不为最先”的否定态度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对“不为最先”的否定态度。
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也即要敢于“不耻最后”。
2、明确作者论述的重点放在“赞扬不耻最后”,从文中和结尾可见。
3、区分一般中国人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而明确文章的观点。(学生小组合作,迅速完成下表)
中国人的表现后果中国人的心态鲁迅观点态度
不为最先不为戎首、
不为祸始
不为福先
社会“不易有改革”
国民“日见其卑怯”

提倡敢为最先

耻于最后见危机作鸟兽散
与困难中途放弃
对落后或坚持的人加以嘲讽

敌人“如入无人之境”
国家有难“土崩瓦解”

赞扬不耻最后

4、得出结论:提倡敢为最先,赞扬不耻最后。
四、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杂文写作特色。
1、文章开头提到赛马,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学校运动会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写作本文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举例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是第四个问题,由学生自己说,教师稍做提示和引导。最后明确)
1、由一个故事引入正题,显得轻松随意,但又与文章的中心观点密切相关。
2、结合现实例子来揭示中国人耻于最后的具体表现。
3、最后一段。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这种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4、(1)发表议论,语带讥讽。(2)揭示事实,语调冷峻。
五、教师小结。
经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大体思路,即列举出某些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批判其“怕出头”、“缺韧性”的劣根性,并分析其危害,用意是很深刻的。语言冷峻,带强烈的讽刺味道,读来确实让人有酣畅淋漓之感。鲁迅先生批评“不为最先”,或(敢为最先);反对“耻最后”,(也即提倡“不耻最后”)。
六、拓展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1、作者认为“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人?
提示:失败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韧性的反抗,单身鏖战的武人:敌后的抗战力量,张巡,许远(《张中丞传》)
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叛徒”原指从一阵营叛逃到另一阵营的人。这里指反叛旧秩序的人,即鲁迅所说的敢为人先的人。“吊客”即看客,闲人。这里应指理解同情反叛旧秩序的人。
2、根据你阅读过的鲁迅作品,你认为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具有怎样的国民性?试举例说明。
(1)、民族的劣根性。
一是专制性和奴性。二是欺瞒。三是善于变化,毫无信仰。四是爱面子。(孔乙己)五是卑怯、懒惰、巧滑。(阿Q)
(2)、民族的优良精神。(中国的脊梁)
3、小结
鲁迅的作品,尤其是杂文,一贯的批判精神,讽刺风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鲁迅是有良知的,正如其自己所言:“揭示国民病因,引起疗救者的注意”。它的作品是有价值的,即使是现在也仍然不过时。
七、板书设计
得出结论:提倡敢为最先,赞扬不耻最后。
语言风格:(1)发表议论,语带讥讽。(2)揭示事实,语调冷峻。
鲁迅笔下国民性:(1)、民族的劣根性。一是专制性和奴性。二是欺瞒。三是善于变化,毫无信仰。四是爱面子。(孔乙己)五是卑怯、懒惰、巧滑。(阿Q)
(2)、民族的优良精神。(中国的脊梁)
八、布置作业。
1、熟读文章,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最先与最后的涵义应阐明。体会鲁迅语言风格这一环节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进来,哪怕学生讲得并不好。教学中举例应尽量举现时性强的例子。这样文章的批判才有更强的现时性。
21、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2、学习文章创作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并从中受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家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引论。(1)明确肯定的口吻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本论。(2-7)引证和例证。充分证明。
第三部分:结论。(8)将内容拓深一步。心服口服。
四、文本探究。
1、你发现本文最大的特点了吗?
明确:说身边事,讲平常理,举例角度丰富多样,说理思路有条不紊,思想深邃文笔轻松明了。

2、主旨探究
学界泰斗
——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告诫我们“不完满才是人生”,希望我们真正弄懂这一平凡的真理,以平和的心态和宽容之心待人处事,共同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
3、谈谈文章末尾一段阐明中心观点所起的作用。
(1)、呼应上文,得出全文结论。
(2)、拓深文章内容,强调所谈的观点是“平凡的真理”。
(3)、明确指出本文观点的目的和意义。
五、课外拓展。
1、季羡林的话:“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2、温家宝总理的话:“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尽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2003年、2005年,温家宝曾两次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老。
3、学生阅读季羡林本身及温家宝总理的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六、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文章阐释的道理朴素简单,文章结构清晰自然,讲课时不必过度阐释。重点应放到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所阐释的道理。
22、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龙应台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批判的精神。
2、结合现实的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关心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批判的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作家简介:
龙应台,1952年出生。台湾地区著名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获美英文博士学位,曾教于美国、台湾、德国等大学。现教于香港大学。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2、基础知识学习。
塞sāi(塞车)sài(边塞)sè(闭塞)
自许——自诩(xǔ)
自许:自夸;自我评价;自己称许自己,中性词
自诩:夸耀,说大话;贬义
不齿——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3、四、题目解释: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提示:标题采用反问句式,发出质问,言下之意是“中国人,你应该生气”。体现出作者路见不平,拔刀而出的正义感。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文中有哪些让作者认为中国人该生气而不生气的现象?
2.作者认为中国人不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中国人“生气”?

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现象恶果国人态度原因
摊贩占骑楼做生意
污染环境
不生气,
麻木不仁
怕事
自私

扔垃圾、丢瓶子
污染河水破坏环境
违规占道
阻塞交通、违反公德
焚烧电缆、排废料
污染空气和海水、伤害下一代
饮食不卫生
危害健康、毁坏名誉
呼吁:国人要有良知、有胆量,要大声地说自己很生气,
国人应有公德心,维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文本探究。
1、说说文章大量篇幅运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亲切,便于对话、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明确:文章大量运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抒发作者“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之情,呼吁国人要有良知、有胆量,要大声地说自己很生气,国人应有公德心,维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样写更有针对性,增加了文章的感召力。
2、试分析课文这几段文字(从第121页“我看见摊贩占据着你家的骑楼至第122页”畏缩地把门窗关上,耸耸肩,摇摇头!”)的写作思路和语言特色,仔细体会杂文的说理特点。
明确:
这几段文字的写作思路:叙述所见、摆出事实——模拟问答、揭示心态——议论说理、指明出路。论述文通常是先摆事实后讲道理,而本文却在这两者之间插入了“一问一答”,以模拟的口吻描述作者“恨铁不成钢”的大声质问和对方忍声吞气的小声回答,生动形象地促使读者思考是非真相和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说理目的。
语言特色:多用短句,独立成段。将作者内心无比气愤和“中国人”明哲保身的自私心态,揭示得淋漓尽致,文章读来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起到震撼人们心灵的作用。
3、总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总会有公德意识差、道德败坏、违法乱纪、不懂得保护环境的人,他们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破坏环境,这是事实,幻想他们自觉觉悟,改正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不可能的。他们不道德的行为,要靠社会的正义、全民的良知、大众的奋起来制止和扭转。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站出来、大声地说“我很生气”。
五、联系实际
本文写于1984年的台湾,历经二十多年它是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下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存在许多不合理、不文明和不正义的现象,说说看?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社会:14路人对小悦悦的漠视;乱闯红绿灯;欺行霸市;强行拆迁;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哄抬物价;吹黑哨;就业歧视
生活:毒奶粉;毒豆芽;牛肉膏;染色馒头;毒大米;地沟油;工业明胶;
教育:教育乱收费;教育机会不公平;义务教育中分快班慢班
国家:藏独疆独台独同时叫板中国政府;日本强行占钓鱼岛;菲律宾的无理占有黄岩岛……
例:仿说:面对摊贩乱摆卖现象,我很生气!我要说:请你“滚蛋”;
面对商家哄抬豆价行为,我很生气!我要说:“不要逗我玩”
面对菲律宾企图抢占黄岩岛的做法,我很生气!我要说:爬回去
六、拓展探究
龙应台认为对不合理的现象,应该要生气、要愤怒。你认同她的观点吗?你认为生气和愤怒能解决问题吗?请相互讨论,发表你们的看法。
(学生自圆其说,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重在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的道德观念。
23、美腿与丑腿
富兰克林
教学目标:
1、了解富兰克林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
2、鉴赏《美腿与丑腿》的论证结构,质朴、睿智的语言特色;
3、理解弗兰克林苦乐在于心的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观点,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课文题目与论点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吗?他给人留下的不仅是伟大的作品,更有他们在漫长的人生的道路上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理散文《美腿与丑腿》,一起走进富兰克林的精神世界,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
二、了解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博学多才,他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作家、外交家、政治家、发明家。发明方面,他发明了避雷针;政治上,引导美国走上了独立之路。他的道德完善之法,成就了他的伟大人格。
三、朗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对物、对人和对事的不同观点导致两种苦乐不同的人生。
2、作者是如何论述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A.举例论证
明确:举交际场合接触到的任务和谈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气、政府的法令、诗文的美和夏瑕疵、每张脸上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长处短处这些例子说明: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有美和丑。
B.正反对比论证
明确:乐观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
悲观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恶丑的一面。
作者主张:希望人们乐观积极,凡事看到好的一面,凡事要往好处想。
重点论述的是悲观者的生活态度极其为害。
C.比喻论证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观点:乐观的人将会获得幸福,悲观的人将会在痛苦中度过。但是,这和文章题目有何关系?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
美腿和丑腿在这里是两个象征,人们对它们的关注,显示了这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题目中的美腿与丑腿,其实巧妙的隐喻了文中提到的乐观和悲观的两种人生态度。
3、第二、三段是什么关系?
第二段从三个方面列举事实,第三段在摆事实的基础上讲道理,是分析,是说理文章的重心所在。两者是依托和被依托关系。
4、在第三段里,作者是如何讲道理的?重点在哪里?
作者在第三段中对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加以分析。重点论证了悲观的人。详细分析了悲观产生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并告诫悲观的人要改变自己。
5、作者认为悲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他强调的是哪一点?
明确:悲观产生的可能有两种,即“天生”和“恶习”。作者强调的是“恶习”。
6、总结
本文通过举例、比喻、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两种人生观,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重点分析了悲观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的为害,告诫那些悲观的人必须改掉自身的恶习,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五、作业
观察你周围的人,找出一两个像富兰克林所说的因乐观而幸福的人或因悲观而不幸的人,并对他们作简短的描述。
教学反思: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应多花点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可让学生先读,在分析,最后总结,这样学生理解会比较深刻,掌握会比较牢靠。对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意义重大。
第六章:随笔
25、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⑥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三、总结: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第二课时

四、阅读:
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心。
金灿灿的阳光,金灿灿的溪滩,金灿灿的笑容。
周围的东西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容易触景生情。
——写在前面的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告诉我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她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人们能创造发明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比其他星球更富丽堂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人类比其他的生物更高级,他们总是站得比其他生物高,看得比其他生物远,自然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者。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爱迪生能发明电灯。这样,人类在夜里就更觉得明亮,至少不用点着油灯,遭受滚滚的黑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贾生能演绎出偷香的浪漫;李白的杯中酒能让他有无限的情思;曹雪芹的梦中泪能让他成就巨著《红楼梦》;多多少少的深闺女子为《牡丹亭》忧郁又痴狂。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会感叹“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的那种潇洒;会惋惜宋代那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女词人;会感慨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豁然;也会怜悯那位吟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多愁善感的葬花人。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们人类周围的世界很亮丽很精彩,各个角落里会有个个感人的故事,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我会欢喜我会忧,喜的是美丽的一切,精彩的一切,忧的是丑恶的一切。因为记不清哪位哲人告诉我“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我相对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也是一样的吧!所以,和平天空上的阴云会久久不散,恐怖分子也神出鬼没,不计其数的无辜伊拉克人民会遭受战争的苦难。然而,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这一切也正是因为“人能思想”而引起的。这点我们还能否认吗?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所以,朋友,思想是尊贵的,是无代价的。我们要紧紧把握好我们的思想。“只要还能思想,就证明人是活着的”,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话。朋友,只要你是活着的,你就能思想,就意味着一切有可能发生。但是,聪明的朋友,我们要让我们的思想产生有益的作用,而不是有害的副作用。
寻找生命的价值
作者:熊怡莎
在心理学上有一座著名的马斯洛金字塔:第一个台阶上,是人类的温饱;紧接着就是安全的需要;第三阶梯上写着爱;爱之高处,就是第四阶梯的尊严感;在金字塔的最高点,屹立的是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记得数学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确,人的生命与苇草一样渺小易逝,可是人的生命却比苇草要高贵,因为人在完成生命的一个阶段后,就会有一种熊熊燃烧的内在生命力促使他向上攀登。人只有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寻找生命的内在价值。
可是,这攀登的过程又是多么坎坷啊!有时还未开始攀登就已经遭遇挫折:知道邓亚萍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经因为身材矮小而被人否定?知道孙雯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因为身材而被人否定?知道杰克?韦尔奇的很多,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因为口吃被人嘲笑?
一直佩服刘墉,他似乎总能以那么理智的心态看待生命:我们要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所以我们不能认命。细细品味,这竟是一番人生哲理:人可以被打死,但不能被打败。邓亚萍成了一个乒乓球时代的旗帜;孙雯成了美国人心中真正的SUN;杰克?韦尔奇成了美国通用电器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始终坚信,人是不可以认命的。
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不简单。保持简单的心,走不简单的路。这就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与体现吧。简单不正是刘墉的知命,造命,受命,惜命,救命,以积极的态度把握生命的那种心态吗?而深刻的是那人生的经历,因此才会有了舒婷不简单的人生路。冰川横流,山岩上留下雄浑的擦痕;火山爆发,天地间留下丰厚的馈赠;挫折洗礼,生命的痕迹会更加深刻……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其价值何以是一时的成败呢?我们需要的是经历,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金字塔顶端的荣耀。人不可以认命,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是什么。人生不应该是应似飞鸿踏学泥的消极,而应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人生就象是跑步,我们也许不可能拥有约翰逊、刘翔那样的速度,但并不影响我们每个人竭尽全力去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最佳速度啊!
风餐露宿,坎坎坷坷,把性格的懦弱铸成钢铁的坚强;顶风冒雪,磕磕碰碰,把平淡的人生变成瑰丽的诗歌,这才是生命的价值。承诺了,就要去实现!
教学反思:本文思想深邃。教学过程中不能为完成任务而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读来初步感知,再进一步理解。讲解过程尽量举例阐释,使深邃的道理更让人易于接受。
27、爱情的艺术
莫洛亚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
2、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家简介。
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作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传记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雪莱传》,《拜伦传》等。他认为“艺术乃是一种努力,于真实世界之外,创造一个更合乎人性的天地”。
三、文章内容学习。
1、阅读全文,总结文章的思路结构。
阐明爱的艺术的存在,引出中话题---“欲念的神圣化”。(1-2)

什么是圣洁化的爱情(3-4)
论述圣洁化条件---信任。(5-6)
论述爱情对死亡的超越。(7-9)

提出伟大爱情的标准。(10)
2、“欲念的神圣化”一词怎样理解?如何才能实现“欲念的神圣化”?
明确:人在反复无常的本性中,升华出稳定纯真的爱情,在单纯的本能和欲念的基础上,修筑起细微复杂的感情大厦。满怀着爱情来忍受平凡、贫困、艰难、痛苦的生活,通过彼此的倾慕、信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完美而持久的和谐。
3、作者引用诗人巴特摩尔的诗,有何作用?
明确:
1、论证上段“死的观念是最完美的爱情中唯一的不和谐音符”的观点。
2、论证本段的中心句:把一切的一切寄托在一个人的生命—脆弱的生命之上,这就是爱情的危险和高尚之处。
3、为下文进一步论证“面对最伟大的爱,死也是无能为力的”作铺垫。
四、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来讲,不怕学生讲不好,就怕学生不讲。学生多讲,老师才有发言的机会,这样师生间才有思想碰撞的可能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1.6示波器的奥秘学案2(粤教版选修3-1)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6示波器的奥秘学案2(粤教版选修3-1)”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1.6示波器的奥秘学案2(粤教版选修3-1)

1.对下列物理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a=Δvt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时间t决定
B.由公式a=Fm可知,加速度a由物体所受合外力F和物体的质量m决定
C.由公式E=Fq可知,电场强度E由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和电荷的电荷量q决定
D.由公式C=Q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由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决定
答案B
解析A、C、D三项均为比值法定义,且只是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故A、C、D错误;只有B正确.
2.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相距为d,今在板间中点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它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A.2kQqd2B.4kQqd2C.QqCdD.2QqCd
答案C
解析由U=QC,E=Ud,F=Eq得:F=QqCd.
3.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以速度v0沿着电场线射入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1所示,电子从A点入射到达B点速度为零,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________;A、B间的距离为________.
图1
答案mv202emv202eE
解析由分析知,电子进入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所以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
0-12mv20=-Ue,U=mv202e
又U=Ed,d=UE=mv202eE.

一、带电微粒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带电微粒不同于带电粒子;它的质量较大,重力不能忽略,因此带电微粒在电场中至少受两个力作用.
例1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一个质量为m=5×10-6kg的带电微粒,以v0=2m/s的水平速度从两板正中央位置射入电场,如图2所示,A、B两板间距离为d=4cm,板长l=10cm.
图2
(1)当A、B间的电压为UAB=1000V时,微粒恰好不偏转,沿图中虚线射出电场,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电性.
(2)令B板接地,欲使该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求A板所加电势的范围.
解析(1)当UAB=1000V时,重力跟电场力相等,微粒才沿初速度v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qUABd=mg,q=mgdUAB=2×10-9C;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场强方向竖直向下(UAB>0),所以粒子带负电.
(2)当qE>mg时,带电粒子向上偏,从右上边缘M点飞出,如图所示,设此时φA=φ1,因为φB=0,所以UAB=φ1,电场力和重力都沿竖直方向,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x=v0;在竖直方向a=qφ1md-g,侧位移y=d2,所以12d=12at2,t=lv0,代入a和t解得φ1=mv20d2+mgdl2ql2=2600V.当qE<mg时,带电微粒向下偏转,设φA=φ2,则竖直方向a′=g-qφ2md,同理可得φ2=600V,故欲使微粒射出偏转电场,A板电势的范围为600V≤φA≤2600V.
答案(1)2×10-9C负电(2)600V≤φA≤2600V
变式训练1如图3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正中间的P点有一个带电微粒正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平行带电板改为竖直放置,带电微粒的运动将是()
图3
A.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B.从P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C.从P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D.从P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对微粒进行受力分析可知:mg=Eq
若将平行板改为竖直,则微粒受力F=mg2+Eq2=2mg
所以微粒将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2g.
方法总结有关带电粒子的重力是否忽略问题
若所讨论的问题,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远远小于电场力,即mgqE,则可忽略重力的影响.譬如:一电子在电场强度为4.0×103V/m的电场中,它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F=eE=6.4×10-16N,它所受到的重力G=mg≈8.9×10-30N,GF≈1.4×10-14.可见,重力在此问题中的影响微不足道,完全可以略去不计.此时若考虑了重力,反而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指出的是,忽略粒子的重力并不是忽略粒子的质量.反之,若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跟电场力可以比拟,譬如: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带电油滴在电场中受力平衡,显然这时就必须考虑重力了.若再忽略重力,油滴平衡的依据就不存在了.总之,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2)带电粒子: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二、带电粒子在偏转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粒子动能的变化由动能定理求解.关键是正确的求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粒子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做的功,关键点是把电场力做的功找准求对.
例2一个初动能为Ek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块平行金属板间,飞出时动能为3Ek.如果这个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计重力,那么该粒子飞出时动能为()
A.4EkB.4.5EkC.6EkD.9.5Ek
解析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平行于极板方向的速度大小不变,带电粒子通过电场的时间变为原来的12,沿电场方向的位移变为原来的14,电场力做功变为原来的14.
由动能定理得ΔEk′=qEy′=14yqE①
原速飞过时由动能定理有ΔEk=3Ek-Ek=qEy②
而ΔEk′=Ek末′-4Ek③
解得Ek末′=4.5Ek
答案B
变式训练2如图4所示,O1O2为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的中轴线,三个相同的带电粒子沿轴线射入两板间.粒子1打到B板的中点,粒子2刚好打在B板边缘,粒子3从两板间飞出,设三个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图4
A.三个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关系为t1<t2=t3
B.三个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关系为t1=t2>t3
C.三个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初速度关系为v1=v2=v3
D.三个粒子在飞行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关系为ΔE1=ΔE2=ΔE3
答案B
解析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由y=12at2可判断出t1=t2>t3,故A错误,B正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x=vt可判断出v1<v2<v3,所以C错误;由动能定理知qEy=ΔEk,故ΔE1=ΔE2>ΔE3,故D错误.
方法总结电场力做的功等于qEy,y是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偏转量,y不一定等于d2(d为两板间距).
三、等效法在电场中的应用
等效方法的实质是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相互替代,其优点是将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受恒定电场力和重力,可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分别研究每一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可以求出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即“等效重力”,再与重力场中的力学问题进行类比解答.
例3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珠子,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5所示,珠子所受静电力是其重力的34,将珠子从环上最低位置A点由静止释放,则:
图5
(1)珠子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大?
(2)珠子对环的最大压力是多大?
解析(1)因为qE=34mg,所以qE、mg的合力F合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tanθ=qEmg=34,即θ=37°,则珠子由A点静止释放后从A到B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如下图所示,B点动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得:qErsinθ-mgr(1-cosθ)=Ek,解得B点动能即最大动能Ek=14mgr.
(2)设珠子在B点受圆环弹力为FN,有FN-F合=mv2r,即FN=F合+mv2r=mg2+qE2+12mg=54mg+12mg=74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珠子对圆环的最大压力也为74mg.
答案(1)14mgr(2)74mg
变式训练3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6所示,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v0,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试问: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在哪一位置速度最小?速度最小值为多大?
图6
答案A点速度最小v20-4glcosθ.
解析重力跟电场力的合力为:mgcosθ,从B到A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cosθ×2l=12mv2A-12mv20
解得:vA=v20-4glcosθ.
方法总结因为小球在B点时静止,所以小球在B点受力平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mg、拉力FT和电场力F作用.当小球向上转时,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并且重力和电场力始终不变,所以我们可以将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看做一个力,即这两个力的合力.这样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转换成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圆周运动来处理了,这个合力就相当于只有重力在小球上做功时的“重力”了,那么平衡点B就相当于小球运动的最低点,A点就相当于小球运动的最高点,此即为小球速度最小的位置.
【即学即练】
1.如图7所示,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被置于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设油滴是从两板中间位置,并以初速度为零进入电场的,可以判定()
图7
A.油滴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
B.油滴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油滴打在极板上的运动时间只决定于电场强度和两板间距离
D.油滴打在极板上的运动时间不仅决定于电场强度和两板间距离,还决定于油滴的比荷
答案BD
解析油滴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且两个力大小方向均恒定,即油滴受到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且初速度为0,所以粒子沿合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项正确;粒子打到极板上的时间由水平方向位移d2=12at2决定,t=dmqE,故D选项正确.
2.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沿竖直方向.两个比荷不同的带正电的粒子a和b从电容器中的P点(如图8所示)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射入两平行板之间,测得a和b与电容器极板的撞击点到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若不计重力,则a和b的比荷之比是()
图8
A.1∶2B.1∶8C.2∶1D.4∶1
答案D
解析两带电粒子都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有x=v0t;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有y=12at2=qE2mt2,整理得qm=2yv20Ex2,因为场强E相同,初速度v0相同,偏移量y相同,所以比荷与水平位移的平方成反比,故选项D正确.
3.如图9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小球,从平行板电场中的中点P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在A、B、C三点,可以判断()
图9
A.落在A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在B点的小球不带电
B.三个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三个小球到达极板时的动能关系为EkA>EkB>EkC
D.三个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关系为aA>aB>aC
答案A
解析因三球水平速度相同,但水平位移不同,说明tA>tB>tC;由竖直方向y=12at2,y相同则可得出aA<aB<aC,所以A点必为带正电小球,aA=mg-qEm,落于B点的小球不带电,aB=mgm=g,落于C点的小球带负电,aC=mg+qEm;由合外力FA<FB<FC,竖直位移相同,故WA合<WB合<WC合,由动能定理,可得EkC>EkB>EkA.

语言学论文选读


语文:《语言学论文选读》教学设计示例(新人教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本文论述的虽然是学术问题,但作者并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力求通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使人容易接受。依据这个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介绍有关语言的一些知识,如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等,结合练习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法展示
1.设计导语
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类自会说话始,就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学好语言呢?课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三个部分各自的中心句,并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①“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②“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③“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3.介绍“语言”知识,完成练习一
在介绍“语言”知识时,可根据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水平”而定深浅多少。下列知识点可资选择:
①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
③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
④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
⑤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⑥语言的分类(参考有关专著)。
4.课外完成统习二,即写一篇短文,用一两个实例阐述“说话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但是,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下功夫去学,以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激发同学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结合练习一列举的几句话和学生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展开一次有益的讨论。
二、教法展示
1.布置学生速读课文,提炼观点
速读课文时要求阅读完一部分之后停下来,联系文前的小标题和练习一列出的有关句子进行思考,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加以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参见设计A2)
2.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二
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话题”——说话的好环往往影响到交际的成败。指定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运用语言的实际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发言记录,形成一篇“纪要”。
3.由教师补充《有物、切题、真实、适量》(见于根元、王希杰著《语言学——在您身边》,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物、切题、真实、适量”是作者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的语言表达的“八字方针”。其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有物,就是说的话有内容,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切题,就是切合讨论的对象,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
真实,就是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
适量,就是给予对方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二、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
二、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作者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作者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
二、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即完成练习题,答案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教学本文时,把握观点是基础,完成练习是桥梁,实际运用是目的。
二、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
《语言的演变》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二、教法展示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习二。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习二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围绕语言的演变这个中心,课文综合运用了分类、举例、比较、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教学时仔细分析这些说明方法的实际运用,就可以理清全文的层次,了解古今语言的演变规律。
二、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习二。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二、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方法尝试尝试。
二、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自然科学论文选读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自然科学论文选读”,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语文:《自然科学论文选读》教学设计示例(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四篇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
关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建议
由于高三的课时紧张,所以宜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教师可选取一篇文章作为单元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对这一篇文章的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文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读其他几篇文章,并作阅读笔记。
关于每课教学重点的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宜放在对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能力的培养上。
《数学与文化》重点可放在让学生总结数学文化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来论述这些特点的。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阐述既有概述,又有解说。可将重点放在总结概括作者论述的要点上。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可结合课后第二题来进行阅读训练。
《宇宙的未来》重点可放在让学生筛选重要语句、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上。
关于阅读与训练结合的教学建议
由于高考几乎每年都有一道自然科学类的文章阅读题,所以,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阅读与训练结合起来,训练的题目既可以是历年的高考试题,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组织的训练题。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勾玄提要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科学是是基础科学,科学技术推动着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这一单元,我们就将阅读几篇自然科学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通过勾玄提要从中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才能逐渐积累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课时《数学与文化》
一、简介数学与文化
简单介绍数学与文化的定义。
数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文化: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
二、阅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重点语段标注出来。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文化的几个特点
2.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数学中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快速阅读《论数学(节选)》或《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结合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第二课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引入“熵”这一名词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二、阅读课文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找出作者论述的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四、扩展延伸
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课时
自读第三、四课,作阅读笔记,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
第四课时
教师选取历年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扩展资料
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

乌拉姆

[乌拉姆(1909——),美国数学家。1945年,他同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合作,首次引进随机遍历定理。1950年参加美国第一颗氢弹的计算工作。1967年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顾问,并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艺术研究院院士。他是美国导弹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究竟什么是数学?许多人给它下了定义,但没有人能真正成功,定义和它本身总是不尽相符。粗略地说,人们知道数学是用模型、关系和运算来处理数和图型的,在形式上它包括公理、证明、引理、定理这些步骤,从阿基米德时代起就没变过;还知道数学是用来构成一切理性思维的基础的。
有些人会说,是外部世界使我们的思维——即人脑的运转——形成现在称之为逻辑的东西;另一些人——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可能——说,逻辑思维(思维过程)?是头脑的内部功能“独立”于外界作用而进化发展的产物。显然,数学是有二重性的。它似乎是这样一种语言,既是描述外部世界用的,又或许更是分析我们自身的。人脑这个器官有百多亿根神经,神经之间的连通物更多,在进化过程中,它肯定是由于许多外界事变的影响才从原始的神经系统变化发展而来的。数学是确实存在的,因为事实上存在着命题和定理。它们陈述起来是很简单的,但证明就需要好几页纸来说明。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应该是这样。许多这样的命题的简明性既有美学上的价值又有哲学上的意义。
在数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它的美学意义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一个定理是否有用倒没多大关系,重要的是它是否漂亮。不是数学家的人,即使是其他科学家,也很少能充分理解数学的美学价值,但一个数学家在这方面就决不会是外行。但是,也要从另一角度看到数学的可称为非常乏味的一面,这包括必须精雕细镂,每一步骤都要搞到严格可靠。数学上不是粗笔勾勒就能完事的,所有细节都得及时交代清楚。
庞加勒说过:“数学是一种无法用以表达不精确或含糊思想的语言。”我记得他是许多年前在圣路易斯一次论述世界科学的讲话中说的。他还描述了自己说英语而不说法语时的异样感觉,以此为例来说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我比较赞同他的说法。众所周知法语有一种明晰性,而其他语言就没有,我觉得在进行数学和科学写作时这就会造成差别。思想会被不同的表达方式所驾驭。用法语时,概括性充斥了头脑,促使我趋于扼要和简明;用英语时感受到的是实用观念;德语则容易让人感到有些什么深意而其实并不见得有那么回事。
波兰语和俄语适合于一种思想的酝酿和发展,就像茶越来越浓那样。斯拉夫语容易引起忧郁、深情、豪放,更富于心理意味而不是哲学意味;但并不像德语那样朦胧或耽于词藻,词和音节重重叠叠,有时并没有多少关联的意思也被串到了一起。拉丁语又另有一功,它整齐有序,总是很清晰,词和词的分隔很清楚,不像德语中的词粘在一起,这二者的差别就好比煮得好的米饭和煮过头的米饭。
总的来说,我本人对各种语言的感觉如下:讲德语时讲的一切都显得太过分,用英语则相反,感到没能充分表达。只有说法语觉得恰到好处,还有波兰语也是这样,因为是我的母语,觉得很自然。
一些法国数学家写东西往往风格很流畅,不去过多地陈述那些具体的定理,这比起现在的研究论文和著作的那种每页上满是符号公式的文体要舒服得多。一看见行文很少而只有公式和符号,我就会厌烦。看着那么些东西但不明白主要想说明什么,真是太吃力了。我怀疑有多少数学家会真正去阅读和喜欢这样的东西。
诚然,重要的然而不太顺畅和不那么漂亮的定理是有的,例如某些与偏微分方程有关的工作往往形式上文体上不大“优美”,但它可能很有“深度”,很可能包含着有待从物理上阐释的重要结论。那么在今天人们如何去作价值评判?从某种意义上说分析自己工作的动因和原由也是数学家的职责,但连他们都往往对自己不负责任,觉得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证明定理,至于对这些定理的重要性在哪里哪怕作一些简要说明也认为是不必要的。这样看来,要把美作为惟一的标准,不有点故弄玄虚吗?
我相信未来几十年中对于美的程度甚至在形式层次上都会有更多的理解。当然那时候评价标准可能又会有所变化,会有一种不可分析的高层次上的超级美。迄今为止,想要极为精确地刻划出数学的美学标准而提出的定义都显得太狭隘短浅。美的标准必须与关于外部世界的其他学说或人脑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考虑,除非是纯粹惟美的、就音乐那样的领域来说的非常主观的东西。而且我相信就是音乐的本质也是可以分析的——当然仅仅是在某种程度上——至少从形式的标准来看,通过把类比的想法数学化就行。
一些多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正在处理。有些解决得很成功,另一些虽然解决了但可以说还留有非议。看来同样重要同样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中这两种情况都有。但有一些甚至是著名的经典问题却是用相当特殊的方法解决的,以致这方面没有什么再可提可说的了。另一些不那么有名而得到直接解决的则引起了兴趣,那些方面成了热门,看来会开辟出新天地。
在出版物上,今天的数学家们几乎像被逼着似地要把他们获得结果的路子隐藏起来。死于21岁的年轻法国天才埃瓦利斯特伽罗华在那场致命的决斗前,写的最后一封信里着重指出了实际的发现过程和最终见诸铅字的证明是多么不同。这是值得再三强调的很重要的一点。总的和一般地来说,工作着的数学家们对于独特成就和新理论的价值方面的确都有上面所说的这种感觉。因此,即使还没有下定义,对于什么是数学给出的美感的确存在着某些客观的确定的东西,有时候它也是和数学在本身和其他科学分支中的有效性有关的。为什么数学对于描述物质世界那么有用,至少对我来说还是个哲学上的谜。尤金魏格纳写过一篇极富魅力的文章谈论数学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有效性,并以“数学的超乎理性的有效性”为题。
当然,数学是把所有理性思维形式化的一种很简明的方式。
由于做习题就像所有别的游戏一样能锻炼器官,所以数学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都有明显的训练大脑的作用。我说不出今天数学家的头脑是否比希腊时代的更敏锐些,不过从长期的进化过程来看肯定是这样的。我深信数学可能具有伟大的发生学作用,它可能是人脑臻于完善的很少方法之一。如果确是如此,那么对人类来说,是作为一整个群体还是只有一些个人进入自身命运的一个新纪元就是最为重要的了。数学可能是一条在物质上——从解剖学的意义而言——开发脑中新的连通线路的途径。它有使思维敏捷的作用,尽管它的文献资料爆炸般地剧增有点让人受不了。
每个形式体系,每个规则系统里都有某种戏法。犹太教法典甚至希伯莱神秘教义的有些东西看起来对智力没有什么益处,它们是符合某种语法规则的烹饪配方法的庞大集子,有的或许还有点想象力,有的就玄妙莫测,反正是相当随心所欲的。但许多世纪以来,千万个学者对这些著作进行了钻研、记录、分析和归类,这些工作可能就锻炼了人们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正像磨刀石可以磨刀一样,大脑可以在思考对象之钝物上磨砺得敏锐起来,各种方式的勤奋思索都有它的价值。
数学上有许多命题,就像那个叫做“费马大定理”的,似乎很特殊,与数论的主体无关。它们陈述起来很简单,却使得那些最了不起的天才想要证明它们的全部努力都付诸东流。这些命题激发了青年人才(包括我本人)去思考更为一般的问题。就费马问题来说,由于它本身的专门和自成一脉,在数学发展最近三个世纪里已经导致了数学思想上颇有生命力的新概念的创立。尤其是代数结构中的所谓理想理论。数学史上有一系列这样的创造。
可以创造一般的空间概念。它无疑是我们感觉到的物质空间的抽象,但既不完全受其规律支配,也非惟一地为其映象;它可以推广到n大于三的n维甚至直到无限多维空间;它至少作为一种语言在描述物理自身的基础上极为有效——这些都是人脑的能力所创造的奇迹吗?还是物质现实的本性所展现的呢?无限有着不同的等级和种类这一点究竟是发明还是“发现”,这对于敏感善思的头脑不仅有哲学上的影响而且不止于此,还有显著的心理学影响。
说到数学当然还有其他科学——特别是物理——的奇异的魅力和神秘的吸引力,不妨注意一下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即下象棋的水平不高的棋手甚至普通新手走出了很有深度的妙局。我经常注意不熟练的或棋艺平常的初学者。在约莫15步以后看他们的盘面就常常会发现双方都有许多妙着可走,这大概总是出于偶然而不是事先构想好的。我就奇怪,撇开那甚至尚未看出这些妙着的幼稚棋手不谈,从这盘棋本身来说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样极富艺术性和耐人寻味的局面的。我不知道“走”的游戏里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情况。虽然由于对这种绝妙的游戏的门道我本人知之不多而无法判断,但我很想知道,一个内行面对游戏的一个局面是否就说得出这是偶然造成的还是那巧妙游戏的正常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在科学上,特别是数学上,某些算法似乎有类似的奇妙而有趣的现象。它们自身似乎有逐步展开的能力,就像求解问题的过程和观点的逐步发展形成,开始看来只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工具会有一些预想不到、出乎意外的新用途。
顺便说起,我想起一个我不知道如何解答的小小哲学难题:假定有一种单人或两人玩的纸牌游戏过程中,玩牌者可以作弊一到二次。例如在坎菲尔德纸牌游戏里,如果有一次而且仅有一次,将牌面改换一二张牌,游戏或者说对策并没有被破坏。它还是一场数学意义上严格、完整的纸牌对策,不过是另一种纸牌对策而已,只是内容变得更丰富一点、更一般化。但要是取一个数学系统,一个公理系统并允许加入一二条错误的命题,结果马上就会是胡说八道,因为只要有一条假命题,就会要什么结果就推得出什么结果。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也许在于事实上只有游戏可以允许某一类的举动,而数学上一旦引入一条错误命题就会马上得出“零等于一”这样的命题。因此必定有方法可以把数学对策加以推广,使得可以犯一些错误但不会得出绝对的胡说,而只是得到一个更广的系统。
霍金斯和我考虑过如下的有关问题,这是由“20个问题”变化来的一个对策:一个人想好一个1和100(这个数正好是小于22的)之间的数,另一个人可以问最多20个问题,对每个问题第一个人只回答是或不是。很明显可以这样来猜到那个想好的数,即先问:这个数是在100的前一半里吗?然后下个问题再用“一半”来缩小数的范围,这样问下去,最后在10^2(100)次之内就能猜到这个数。现在假定答者可以说一到二次谎,这样要问几次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显然需要问n次以上才能在2n个数里猜中一个,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谎。这个问题没有得到一般的解决。
数学观念和灵感有二个主要的来源——一方面,由外部现实即物质世界的影响而引起;另一方面,由人的生理或许基本上是脑的生理发展过程而引起。从一个不太明显和比较特殊的意义上说,这一点在今天和不久以后的计算机运用上已经和将会继续得到反映,有一个同态象。
即使最唯心的认为数学纯粹是人心的创造的观点也须得符合这样的事实:即几何定义和公理——实际上大多数数学概念都是如此——的选择是由外界刺激和对在“外部世界”里进行的观察实验的内省,通过我们的意识获得的印象的结果。例如,概率论就是由有关机会的游戏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而来的。今天,有许多计算机是专为解决特定数学问题而设计的,靠它们就有希望大为广泛地进行思想实验,将经验理想化,并概括出更为抽象的思维模式。
几年前在普林斯顿,庆祝冯诺伊曼计算机建成25周年大会上,我在讲话时忽然心血来潮,默默地估算起每年数学杂志上有多少定理发表(指那些标明为“定理”的、发表在公认的数学杂志上的命题)。我很快地心算着,连自己也奇怪竟能在谈着完全不相干的事的同时,算出每年约有十万个定理。我马上转过话题,把这说了出来,听众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读者可能会感兴趣的是,听众中有两个青年数学家第二天跑来跟我说,由于被这极大的数字所震动,他们在院图书馆作了一次系统详细的调查,将杂志种数乘以一年的期数,再乘上每期的页数和平均每页上的定理数,估计下来一年有近二十万条定理。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无疑值得好好思考。人们如果承认数学的意义应该比游戏和智力测验大些,那么这就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了。危险显然在于数学本身将遭到割裂,分成互不相关的不同科学或许多联系松散的独立学科。我本人希望不要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如果定理多到让人无法概观,那么谁能来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呢?这也是个保存资料、存储和检索科学成果的问题。而这现在成了个首要问题,没有人机对话,就无法找出最需要的东西。要始终跟得上当代的成果,即使仅仅是那些突出的引人注意的成果,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那种认为数学将作为一门统一的科学存在下去的观点与此怎么一致得起来呢?正像一个人不可能见过所有的美女或所有优美的艺术作品而最后只娶了一个美人一样,可以说在数学上一个人是和他自己的小领域结婚的。正因为这样,数学研究的价值评判越来越困难,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成了技术师。年轻科学家所研究的数学客体的种类正指数倍地增长,也许,人们不应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对思维的亵渎,不过它到有点像大自然造就了无数种不同的昆虫那样,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但是,多少总让人感到,这同我们对于科学的本质观念,即要去理解、缩写、概括、尤其是发展关于理智和自然现象的记号系统这一点有点背道而驰。
在科学发展上,只有那些出乎意料的东西、真正的新思想新概念对于年轻心灵的震动,才会不可逆转地铸就一个人才。直到成年或老年,甚至已不大敏感或精疲力竭时,那意外的东西造成的好奇还会引起新的兴奋。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我们能体验到的最美的东西就是那神妙莫测的,这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
数学产生出概念,它们将自己独立地生存发展。数学就这样创造了新思维对象——可以叫做超现实。它们一旦诞生,就不再是哪个个人所能控制的,只有一类头脑,既永恒交替的数学家群体才能驾驭它们。
数学上的天才和智者很难定量地确定。我似乎觉得从碌碌之辈直到高斯、彭加勒和希尔伯特那样最高层次的人的过渡是几乎连续的。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脑。肯定有我所称的“内分泌因素”(由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或品格特征:坚韧性、体魄,工作的意愿,有些人叫做“激情”的东西。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半是儿童或少年时代造成的习惯,这里早期的偶然影响起很大作用。毫无疑问,那称为想象力和直觉的特质基本上由脑的生理结构特性决定,但通过经验导致一定的思考习惯和思考过程的方向后,脑的生理结构也是可以得到部分改善的。
是否愿意投身于未知和不熟悉的问题是因人而异的。数学家有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类喜欢进击现有的问题或者在现成的基础上进行再建,另一类喜欢摸索新模式新路子。第一种人可能占大多数,约在80%以上。年轻人想要成名就往往去攻一个前人已搞过但未解决的问题,这样,要是他运气好并且能力也行,那就会像个运动员那样打破纪录,跳得比哪个前人都高。虽然通常有较大价值的是形成新的概念,但年轻人即使懂得其重要性和美学价值也往往不愿作此努力,因为不知道这新思想会不会被赏识。
我是那种不愿作改进和雕凿而喜欢开创新东西的。开创的基始越简单越“低”我越喜欢。我不记得用过什么复杂的定理去证明更复杂的定理(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一切都可以溯源至阿基米德甚至更早)。
我还相信一生中改换工作领域能够恢复活力。在一个小领域或狭范围的问题上搞得太久就会固步自封,阻碍获得新观点,使人变得迂腐。不幸的是,这种不利于数学创造性的情况并不少。
除了其壮观的前景、美学价值和对新现实的想象力以外,数学还有一种不太明显或者说不太有益的特性即能使人上瘾。这或许类似一些化学麻醉品的作用。哪怕最小的游戏题,一下子就看得出是肤浅或老一套的,也会有这种诱惑力,只要开始去解它就会被吸引住。我记得《数学月刊》有一次偶然刊登了一位法国几何学家送去的,关于在平面上排列圆、直线和三角形的极平常的问题,正像德国人所说的是“次要的”。不过一旦开始去想怎么解法,这些图形就可能吸引住你,即使你始终明白答案是不会导致什么令人激动或较有普遍性的问题的。这很可以同我提到过的费马定理的情况对照一下,费马定理是导致创造了大批代数新概念的。二者的区别或许在于一般问题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后总是能解决的,而费马问题却仍未解决,一直保持着诱惑力。不过这两种类型的数学好奇心都能让数学爱好者上瘾,因为想当数学家的人有分别感兴趣于普通枝节和最有感染的问题的。
在科学家工作习惯的其他方面,变化是比较慢的。今天科学象牙塔里的生活方式的特点是科学会议更多,参与政府工作更多。
不过像写信这样既简单又要紧的事情上也有很大变化。这在过去往往是一种艺术,不仅仅属于文学界的艺术。数学家写起信来是很长的,他们用普通手写体详细地交流数学思想,也谈私人琐事。而今由于秘书代劳的便利,反倒使那种私人间的交流成了难事,并且由于专业细节难于口授,一般说来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之间通信少了。我保存着所有相识的科学家来过的信,前后时间跨度40多年,从这些信里可以看出一个逐渐发生,并在战后加速了的变化过程,即从长的、私人交往式的、手写的信件日益变为公务式的、枯燥乏味的、打字的条子了。在我近年的通信往来中,只有两个人写信还是用普通手写体:乔治加莫夫和保罗厄多斯。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讲过一个故事,说明了现在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认知方面的关系:
一群人一天晚上来到某城,因为有衣服要洗,就上街去找洗衣店,找到一个橱窗里有“此处接收需洗衣物”招牌的地方,其中一个人就问:“把我们的衣服给你们行吗?”店主说:“不,我们这里不洗衣服。”客人说:“怎么,你橱窗里的招牌上不是写着吗?”回答是:“这里是造招牌的。”这就有点像数学家的情形,数学家是制作招牌或者说记号的,并且希望自己制作的记号能适合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不过,物理学家也创立过许多数学思想。
在社会科学方面,据我这样一个外行看来,目前还没有什么称得上理论或深刻的学识的东西,这也许是因为我无知。不过我总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即只要注意表面,或者看看比方说《纽约时报》,就能在经济学上像大专家一样有眼光有学问了。因为我认为除了一些人人都能懂的常识,目前那些专家没半点办法能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政治奇迹。如果有朝一日发现宇宙中——可能在远离太阳系千万光年以外——存在其他智能生物,那这一进展的影响将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我认为它将比任何现在的宗教信仰都要大得多。完全有可能突然发现并破译了很久以前发出的电磁波。如有迹象或证据表明确有不可能与之进行双向通讯的那种东西存在,那对人类将有极大的影响。这可能很快就会发生,它或者会引起极大恐慌,或者相反,造成新的信仰。
我们都读到过关于飞碟和其他不明飞行物的情况。在爱德华U康登指导下对这个问题作了彻底的研究。很容易证明了大多数情况要么是视觉上的幻象,要么是正常的大气现象。但还有一些是确有根据的令人大惑不解的UFO现象。例如威尔逊山的天文学家曾在散步时看见一个很奇怪的流星状物,待回到天文台时又发现放射量达到峰值。也有一些飞行物,由飞机上的仪器和雷达同时示踪,也没有得到解释。
费米曾经问道:“众生何在?其他生命的踪迹何在?”
就我所见,未来10到15年内将比任何别的因素更能改变世界的生活方式的是新的生物学。有些初看起来相当普通的发现已经对世界的组成发生了甚至比世界大战更大的影响了:比如新的药品,像青霉素和避孕药就从两个相反的方面改变了人口平衡。
我最近在一星期之内就听说了两项癌症研究上的重要成果,这足以说明生物科学进展速度之快。一项是密执安的一位科学家在人乳腺癌细胞里发现了一种病毒。另一项是在波尔德实际完成的实验,那里有一台极好的电子显微镜,用它搞成了一种惊人的新技术。基思彼特和他的同事们培养出了能取出细胞核的细胞,这些细胞核并未损伤,可以移植到其他已去核的细胞里,所以这实际上是细胞间核的交换。例如可以把一个癌细胞的核取出并放入正常细胞里,于是这新的细胞会变得正常起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说明有些指令可能不是像通常所认为的来自细胞核,而是来自细胞质。
将来,影响地球上人类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的,主要是食物生产和更换的新途径,它将比任何现在词义上的政治—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都大得多。所有这些可能都是很显然的,但有时候很明显的事情,在实现以前还是有必要再三强调。世界将大为改观。
加莫夫的兴趣,冯诺伊曼的远见,巴拿赫和费米的工作,与其他人的才华一起,都为扩展今日科学范围、大大拓宽物理和数学的前景作出了贡献。各门科学这样偶然和侥幸的融合产生了那么多新面貌新成就,这真是奇迹啊!
论数学(节选)

冯纽曼
在我看来,刻划数学特点的最有力的事实,是它和自然科学的特有联系。或者更一般的说,它和任何一类比处于纯粹描述水准要高级一些的、能对经验作出解释的科学的特有联系。
大多数数学家和非数学家都将会同意,数学不是一门经验科学,或者至少可以说它不是以某种来自经验科学技术的方法实现的,但是它的发展和自然科学却紧密相联。它的一个主要分支几何学,实际上起源于自然科学、经验科学。某些现代科学中最大的灵感(我认为是最大的)清楚地来源于自然科学,数学方法渗透和支配着自然科学的许多“理论”分支。在现代经验科学中,能否接受数学方法和与数学相近的物理方法,已愈来愈成为该学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确实,整个自然科学一系列不可分割的相继现象的链,都被打上数学的标志,几乎和科学进步的理念是一致的,这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生物学变得更受到化学和物理渗透,这些化学是实验和理论的物理,而物理是形式甚为数学化的理论物理。无可否认,在人们能想象的那部分纯粹数学中,某些最激动人心的灵感来自自然科学,我将提及两个最值得纪念的事实。
第一个例子是几何学。几何学是古代数学中的一个主要部分,现在仍是现代数学中的一部分。无庸置疑,它的古代起源是经验的。欧氏的公理化处理是几何学脱离经验向前跨出的一大步标志,但它全然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决定性的、绝对的、最终的一步。欧氏的公理化在某些方面并不能满足现代绝对的公理化对严格性的要求。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的方面。尽管自欧几里得以来,几何学与经验脱离方面已经逐步地取得了进展,但是哪怕在今天,它也决没有变得十分完备。非欧几何学的讨论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好的说明。它也对数学思想的矛盾状态提供了一种说明,尽管这种讨论大部分发生在高度抽象的水平上,它所处理的欧氏“第五公理”是否为其它公设的推论的纯粹逻辑问题;形式上的论战由克莱因的纯粹数学的典范作品所总结。他证明了一个欧氏平面,可以通过形式地重新定义某些概念而成为非欧平面。这里从开始到结束,都还是由经验促进的。
第二个例子是微积分,或者说是由它生成的数学分析。微积分是近代数学的最早的成果,对它的重要性,作任何估价都很难认为是过高的。尽管我认为它的确比现代数学发端中的任何其它事物具有更多的歧义性,但是数学分析的系统,它的逻辑展开仍然是精确思维方面最大的技术上的进步。
微积分的起源显然是经验的,开普勒尝试着做的最早的积分,被称为“dolicho-metry”---小桶的量度---即量度由曲面包围起来的物体的容积。这是非公理化、经验的几何学,而不是欧几里得以后的那种几何学,开普勒是完全知道这些的。牛顿和莱布尼茨的那些主要成果和主要发现确实起源于物理学。牛顿发明的“流数”运算,本质是为了力学。事实上,这两门学科,微积分和力学,是由它们或多或少地结合在一起而得到发展的。微积分的最初的一些陈述,数学上甚至可以是不严格的。一个不精确的半物理的陈述,是牛顿以后一百五十多年来仅有的一种可供使用的陈述!没有数学家想排斥它。那个时期确实也产生了第一流的数学。即使在本质上是由Cauchy重建的严格性盛行之后,一种特殊的半物理方法在黎曼那里仍然得到了复萌。黎曼的科学的个性本身就是一个数学的两重性的光辉榜样。自Weierstrass以来,分析数学似乎变得完全抽象、严格和非经验了,其实这也不少绝对真实的。在最近两代人中发生的有关数学和逻辑的“基础”的争论,驱散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错误的幻想。
这为我们带来了第三个例子,这个例子更多地是论述数学与哲学或认识的关系,而不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它用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说明“绝对的”数学严格性的概念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严格性概念的可变性表明:在数学抽象之外的某些事物,作为补偿不足必须进入数学。在分析关于“基础”的争论时有两件事是清楚的:第一,已经引入某些非数学事物,这是本质的,不管它与经验科学或者哲学或者两者任何联系,它的非经验的特点,仅当人们假设哲学能够独立于经验而存在时才能使人注意。第二,不管关于“基础”的争论可能作出的最好解释,数学的经验来源是受到我们较早提到的例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强有力地支持的。
我希望上述的三个例子已足以说明许多最好的灵感来自于经验。很难相信,存在着与人类所有经验相联的绝对的、不可动摇的数学严格性的概念。
对任何数学家来说,很难相信数学是一门纯粹经验科学,或者说,所有数学概念都来源于经验主体。现代数学中有各式各样重要部分,它的经验来源是不可追溯的。或者说,如果可以追溯的话,也是如此间接,显然地自它割断它的经验根源之后,就面目全非了。在有些数学领域中,数学家的主观上的成功标准和作用价值,是自身相容、符合美学和脱离(或几乎脱离)经验。在集合论中,这更为明显。对于实变函数论和实点集论也是如此。然而可能在十年之后,有的可能在一个世纪之后,却变得对物理学十分有用。
数学概念来源于经验,尽管有时系谱是长远的曲折的,这种说法是一个适当的对真理的逼近。真理太复杂了,以致能容纳任何事物,而不是逼近。但是一旦它们被设想出来后,这个主题开始按它自己特有的活力生长,并且在几乎完全按美学动机给出的创造物方面;它将比任何事物,特别是经验科学来得好。但是,我相信还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调,因为一门设想学科远离它的经验来源,或者说,如果仅是间接地来自“现实性”,是由现实激励生成的第二或第三代学科的话,这是一个最大的危险。它将变得愈来愈美学化,愈来愈艺术化。如果这个领域是由相关联的仍然与经验紧密相联的学科围绕着的话,或者说,如果这些学科处于受到特殊的、训练有素的人的影响之下的话,这不是坏事。但也有一种重大的危险,学科只沿着远离根源的流一直持续展开下去,并且分割成多种没有意义的分支,学科将变成一种繁烦的资料堆积。换言之,远离经验根源,一门数学学科将有退化的危险。
在任何事件中,不管它已达到什么样的阶段,对我来说仅有的补救是回复到源泉去:把它或多或少地重新对应到经验概念中去。我相信,这些要求过去是保持学科的生机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今后,它同样将仍然是正确的。
科学家的创造性

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1907——1981),日本物理学家。生于东京。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9年任京都大学教授。1948年至1953年在美国任教。日本帝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日本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基本粒子和力场研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介子”。还于1936年发现“K俘获”现象。由于这些贡献,于1949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量子力学入门》等多种。]
像我们这些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人,每年总想做点独创性的工作。不但我们自己,而且还希望青年人都能发挥具有独创性的创造精神。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这是我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然而,科学家要想发挥独创性,干点出色的工作,确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长期研究生活中,能够做到这点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机会也是难得的。同样都认为是在发挥创造性,但其大小程度实际上也是不同的。假若能发挥一点点创造性,那么也算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稍微大一点,一生一次……当然,这一次也是难得的。若能做出两次,也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但一次也无建树,莫如说是常见的。
如果说运气好,一次就成功了,或者说特别走运,两次都成功了,即使这样的话,那么,在那些其他漫长的岁月里,到底干了些什么呢?用功了?玩了?还是休息了?……不管是怎样度过的,但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发挥什么创造性。不仅搞学术是这样,就是从事艺术或技术工作的,不管想怎样拼命地干,想发挥独创性,但顺利地发挥出来也是少有的。这样说是否就意味着其余的时间就完全是虚度了呢?当然不是那个意思。5次,10次,即使都失败了,也决不能泄气,失败100次还是要继续干,只能在那种反复失败的过程里寻求某些成功的机会。
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个研究人员的经历,一般也是30到40年,在这30到40年里,能有一次或二次成功就是很不错的。即使一次也未见效,只要努力,也一定会从中得到教益。不能说没有成功就丝毫没有意义。关于这类问题,我想只限于就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科学家的创造性讲些个人的看法。
坚持己见是个必要条件
像方才所说的那样,所谓研究工作,只要自己有能力,即使已经发现有失败的可能时,也应该继续下去。有时虽也认为停止研究工作就好了,但又舍不得放弃,自己觉得还是应该干下去。幸运的是,对于我们这样在大学里工作的人有个退休的规定。如京都大学,曾把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战后改为63岁。究竟是60岁合适还是63岁合适,其说法也因人而异。不管怎样,反正有个退休问题,所以总想一定努力坚持到退休。如以失败告终的话,那也只好死心塌地!虽然这样想,但是不死心的人们仍然认为,即使不在大学,只要自己努力干,还是有希望的。
若从我们学者的经历来考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很主观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学术工作本身就需要坚持己见,也就是依靠“己见”来干工作。恐怕从事学术工作的人们一定都是怀有这种“己见”的。但是“己见”强烈到什么程度?坚持到什么程度?这是因人而异的。但决不能说因为坚持己见就能作出贡献。不管怎样坚持己见仍旧未能作出贡献的人也的确是有的。如果用数学上常用的话来说,就是要使某一个问题成立,应该有必要的充分的条件。我认为,坚持己见确实是必要的条件,但它也确实不是充分的条件。
为什么持有“己见”?这个问题不大容易说清楚。如果进一步考虑的话,我认为这和人本身存在的非常深刻的内部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有普通的人,有杰出的人,也有无所作为的人、古怪的人或超群的人等等,他们也具有各式各样的类型。
大体划分的话,一类圣者,也就是像所谓圣人那样的人,这已经是属于“大彻大悟”的类型了。我自己远未达到这种程度,所以对圣者或圣人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我认为这种类型的人是没有己见的。他们在过去可能有,但后来克服了。
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种类型——天才,或者虽未达到天才水平,但却已具有相当优秀才能而勤奋从事自己工作的人。这类人或许有那样的觉悟也未必可知,但仍然还是带有一些“己见”的。用一点不大好听的话来说,也就是“固执己见”吧。人,过于出类拔萃的话,我看就不能从事学术或艺术工作了。和圣者、圣人不同类型的天才或接近天才的人,自己头脑里总是残存着深刻的矛盾。对某一种观点持有己见时,对相反的观点也并不容易从自己的头脑中清除出去。不是这样吧?也许不是这样?换个别的办法是否会好一些呢?科学家就是这样在相信与怀疑之中日夜不倦地工作着。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从事的理论物理、基础物理研究工作就属此类。某位科学家坚信某一学说,看来好像百分之百的相信,但料想不到的是,自己头脑里也在考虑着相反的观点。这样的事也不少吧!善于工作的人就是这样。也正因为这样,才有惊人的力量。自己完全觉悟了的话,就不必再写论文了。写论文这件事,好像为的是给别人看的,其实首先是读给自己听的。
天才和怪人
不管怎样,只要内心有了那样的矛盾,就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可能有各种各样,尤其叫人看着有点奇怪时,那就成为圣人了。能够做出点奇事情的人,才被认为是天才。但是天才和怪人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是天才,但有时可能干出怪人的行为来。但干出怪人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天才。人们的性格是很奇怪的,总是喜欢说别人如何非凡如何出奇,所以很愿意把怪人说成是天才,不像怪人的人,说成天才总觉得不够意思。对于自己熟悉的人,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价,也不致于评价过高。若是遇到不熟悉的人时,稍微有点古怪就认为杰出人才也未可知。相反,没有古怪脾气的就不认为是天才。实际上是容易产生这种判断的。但是,独创性真正发挥出来没有?莫如说是自己的灵魂深处还隐藏着内部矛盾,并且很激烈,这就涉及到怎么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其外部表现为怪人时;二是外部没有表现出来,从外部看来没有什么出奇的。
不管哪种情况,所谓矛盾和固执己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但究竟是包含着矛盾,还是在一个问题上坚持己见?简单讲,坚持己见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如有非常远大的理想,尽管是不容易达到的,也许是十分遥远的,但想要完成这样任务的人,他的工作视野和规模就会逐渐扩大,取得巨大工作成果的可能性就会随之而来。与此相反,一生之中,始终庸庸碌碌的可能性会是很大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点。
记忆力、理解力、演绎逻辑能力
所谓创造性,是一时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从表面看,它也是有着重要的历史或社会意义的。若不从问题的性质上,不深入到内部或不从内部来观察的话,我认为那是难以抓住其本质的。
前面曾说过坚持己见和自己头脑里有矛盾的重要性。当然,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一提到创造能力,就容易联想到一种好像与其相反的能力,如记忆力等。实际上,记忆力非常好,在学校学习时成绩优秀的人,出了校门之后,一向无所建树,就是成为专家也未能搞出什么独创成果的也大有人在。另外还有一个所谓理解能力的问题。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但自己提不出独创性观点,这种类型的人也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记忆力和理解力是发挥创造性的必要基础,这是人所共知的。
所谓理解力,说来简单,但是其中包含着各种因素。如合理的思考能力就可以认为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把它想得更狭窄一些,就成为逻辑的,特别是演绎逻辑的思考力了。从某一前提出发,经过理论上的推导则可得出结论。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得出这个结论。这样反复推论下去,就能成为发挥创造性的基础,或者作为工具,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如果只说演绎逻辑能力的话,恐怕电子计算机更为优越,速度也更快,在操作中劳累、搞错或者中断等现象都是很少出现的。现在的电子计算机也有记忆能力,但跟人相比时,在记忆数量这一点上,计算机还是远远落后的。不管怎样说,计算机是具有记忆力和逻辑思考力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计算机有创造力。若是那样的话,除此之外,人还有什么能力呢?
类推
人的各种智能,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任何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这种能力,但跟创造性工作有着最密切联系的是类推的作用。关于类推的作用很早以前就曾有过论述,各位听了我的说明以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我们想使别人理解一个难懂的问题时,常用的办法是列举众人皆知的事例进行比喻。因为跟已知的事物相类比,即使是很难理解的问题也好像容易使人接受,这就会使说者和听者双方都能明白。但关键是要找到跟疑难问题相似而易懂的事例。某人若能用易懂而相似的事例,使任何人都认为难懂的问题得到解决的话,就可以说是开始发挥了真正的创造性。实际上,在古代的哲学书籍中,例如在希腊和中国的古书中,有很多“例如”的字样。古代的思想家,实际上用这种所谓“例如”的办法,不只向人们传授了很难懂的思想方法,而且恐怕他们之中自己依靠这种类推而达到独创性思想水平的人也是很多的。
即使是现在,如果能正确地运用这种“例如”,也会使人感到满意和高兴。为了使别人承认“确实是这样”时,“例如”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如果在事后能够细致地思考一下的话,确实是被那种“例如”所吸引,自己也深感找到了意料不到的结论。当自己考虑什么新的问题或想弄清什么疑难问题的时候,“类推”在今天也还是相当起作用的。
关于创造性这个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正好我是研究理论物理的,所以只讲跟我有着密切联系的方面。从现今开始,正在进入比过去的机器文明更为高度发展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创造性就不那么重要了吧?大家可能都在同样地考虑着这个问题。持有这样消极悲观看法的,我想可能大有人在。但是机器文明越是向前高度地发展,在那个世界里,人类得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发挥创造性呢?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加以认真考虑的问题。笛卡儿已经在300年前就研究过自我培养理智的问题了。处在现代的我们,不但不能自我培养,而且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成年累月到处奔波,连这样的事情都不太知道的话,那不是将要处于十分狼狈落后的状态吗?为了摆脱那样的处境,请回忆一下笛卡儿,研究他的一些观点,我认为是有帮助的。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丁肇中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演(节选)
中国在世界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在古代论著上都有记载。在科学方面,中国早期的科学成就,例如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超新星的观测记录等,为物理研究打下了基础;在技术方面,中国的贡献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发明。这些都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正享受着由基础研究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技术成果,例如在通讯、计算机、交通、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这就是为什么要支持基础研究工作的理由。
基础研究应该得到有力的支持
基础研究工作的原始动力是好奇心,而不是出自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比如,20年来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寻找宇宙中的最基本的粒子。为寻找质量的来源,21世纪将建成能量更高的加速器。在寻找由反物质粒子组成的宇宙(反宇宙及暗物质)而执行的AMS-01(阿尔法磁谱仪)计划中,所用的永久磁铁是中国建造的。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于2003年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科学搭载,AMS一02将采用超导磁铁,从而大大提高了在太空中长时间采集更多数据的能力。这些基础的研究工作是出自于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好奇心而不停地探索,首先并不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间以及社会给予的宽容态度。科学研究就是发现不知道的东西。科学家的预言往往会出错。比如,1880年开尔文勋爵说:“X射线是一个骗局”,而现在医学上普遍使用着X射线治病。1930年物理学家卢费福说:“用打碎原子的办法产生能量是希望十分渺茫的事情,任何人期望从原子的嬗变获取能量是荒唐的臆想”,结果此后十五年实现了原子弹爆炸。伟大的科学家也会犯错误。当人们深入到未知的领域时就很难得出预言。研究如同进入一个黑房子去摸索,不知道会碰到什么东西,所以也不要去责怪那些没有寻找到原来目标的研究项目。投资几十亿美元,结果没有搞到最初的设想,社会对此要能给予宽容,理解他们的处境。基础研究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错误是成功的一个组成部分。
基础研究要有长期的展望,政府要给予稳定的支持。基础研究要不断拓宽、充实,就如同给庄稼地施肥,肥施得好,庄稼就长得好。基础研究为新技术提供了原理,反过来又拓宽了基础研究,它们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对立起来。基础研究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例如,经典物理的成就带来了蒸汽机、照相机、电子工程、收音机、电视、飞机等。原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引发了新材料,而半导体和超导体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出晶体管、霓虹灯、激光、计算机等。原子核物理产主的同位素技术,在医学和核能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没有任何理由说基础研究不会继续扩大。从发现一个新现象到市场化,历时大约需要20~40年,这对于政治家和实业家来说,确实是太长了些;但是,基础研究的过程确实是漫长的。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长远的眼光,政府要给予稳定的支持。没有对基础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实用主义地发展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是支持所谓“无用的”基础研究,还是将资源集中于技术转化和应用研究方面,从历史的观点看,后一种观点是目光短浅的,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基础研究不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现象,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转化的了。技术的发展是生根于基础研究之中的。基础研究应该得到有力的支持,它是新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原动力。
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
如何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呢?现在我用四个故事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故事是我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所亲身经历的。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的半径。现代电磁学的理论认为电子的半径为零。在1964年的时候,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制造了一个当时最大的加速器,这个加速器周长为1000英尺。当电子在加速器中旋转时就产生光子,光子具有60亿的光子能量,因为光子能量很高,所以可打入电子。当时来自哈佛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的世界上很有名的专家,在这个加速器里做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实验结果同时证明量子电动力学是错误的,电子是有半径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1966年,我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发现电子的半径确实小到不可测量,电子是没有半径的,这是实验的结果和理论的预测等于1,等于1即是说电子的半径等于零,也就是说以前许多专家所做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所以我第一个体会是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新粒子加速的发现。到了七十年代,所有已经知道的基本粒子都可归结为由三种夸克组成,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三种夸克来解释。我就问为什么宇宙中只有三种夸克?为了寻找新粒子,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我决定将新夸克和旧夸克的灵敏度达到一百亿分之一。何为一百亿分之一呢?上海下雨的时候,大概每秒钟有一百亿个雨滴,其中有一个是蓝的,要把它找到。但这个实验不受物理界的欢迎。第一,当时的所有物理现象都可以用三种夸克来解释,所以人们不需要第四种夸克;第二,没有人相信这种困难的实验可以做成。因此这个实验几乎被天下所有的加速器拒绝了。后来,终于在美国的布尔凯文国家实验室用AJS做了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一种很新的粒子,完全想像不到的一种粒子。这是正电子负电子质量到达3.1的时候,突然就产生一个很高的峰,根据以前所有的理论,这个峰是不应该存在的,找到这种J粒子以后,很快和这种J粒子同样一种加速的粒子就存在了。这是J粒子,J粒子有一个加速,这个加速和正负电子加速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完成了布尔凯文(地名)国家实验室的实验以后,我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这种夸克有很特别的性质,第一它们质量比其它所有粒子重三倍;第二,它的寿命比其它所有粒子长1000倍,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人在世界上活到100岁左右,但你突然发现一个村子里的人能活到10000岁,这就表示这些人可能有很特别的性质,这种长的寿命可能由新的夸克组成。所以,以前的人认为只有三种夸克的看法是错误的,当然,有了这第四种夸克,你就可以问有没有第五种、第六种——至今为止,已发现了六种。因此我的第二个体会是永远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自己以为正确的事,别人反对是别人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1979年胶子的发现。大家都知道在原子里有电子和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力由光子传送。在质子里有不同的夸克,夸克之间的力在理论上来说是由胶子传送。那时我们正在德国用正电子负电子对撞接力做一个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突然想到假设用正电子负电子对撞这种理论是对的话,则可以产生夸克、反夸克和胶子,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三个喷柱的现象。果然当正负电子对撞的时候,当胶子能量很小的时候,只有两个峰;当胶子的能量增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三个喷柱现象。三个喷柱现象的存在就表示胶子是存在的。当年,美国物理学会对这个事例作了详细介绍。虽然最初这套实验仪器并非为这个实验而设计的,但却获得了意外的结果。所以第三个体会就是对意料之外的事情要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就是寻找反物质的宇宙。这在国际空间站上叫做AMS。反物质的存在,是由玻尔狄拉克在理论上推导出的。他在1933年12月12日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注意到,相对论的公式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公式,质量都是乘平方的,也就是说等于m×m,也等于-m×-m,狄拉克问-m是什么意思,从这儿就推导反物质的理论。这也表示拿诺贝尔奖是很容易的。因为现在我们从实验上知道,所有的粒子有反粒子。我所要问的是另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的理论中,宇宙起源时的温度高,因为大爆炸以前什么都没有,所以有一个电子则应该有一个反电子,有一个夸克也应该有一个反夸克,所以在刚爆炸的时候,物质和反物质应该是一样多。问题是经过150亿年之后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宇宙在有He、有Ti的太空中飘行,有没有反物质所组成的宇宙也产生反He和反Ti。所以我们从实验上需要知道的是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在何处。假设它存在的话,我们应该在太空中找到反He反Ti原子。反He、反Ti原子不能在地面上找到,因为在穿过大气的时候,它们会被湮灭掉。因为原子和反原子有相反的电荷,所以寻找反原子必须用磁铁来测量,在磁场上的轨道,正的向一个方向旋,负的向另一个方向旋,这就是我现在所做的实验的目标,即AMS,它是空间站上唯一的物理实验。
过去40年内,许多的实验用哈勃望远镜、用人造卫星测量光子,但在宇宙中除了光子以外,还有带电的粒子。带电粒子因为有质量,所以在经过大气的时候很快就被消灭掉了,故不能在地面上找到。因为带电,所以需要用磁铁分出正负,这是人类第一次测量这些东西,所以觉得现在的结果很奇怪,可能过了三、五年之后,对这种现象了解以后,就会觉得很自然了,这是我最简单的解释。美国宇航局决定在2003年5月将AMS实验作为在空间站上的第一个科学实验。原结构中用的中国制造的永久磁铁改为超导磁铁,大幅度提高AMS控测力,从太空中长期产生更多的数据,超导磁铁用于太空中是高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不多久前还认为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所制造的超导磁铁,在英国和瑞士制造的,这是磁铁的线圈,带上2500升的液体的He,在空间站上做三年,这是整个探测器,这儿有超导磁铁,这个仪器用于分辨电子和质子,这个仪器测量不同的粒子,这个用于测量电子和光子。假使不出错误,到2003年的晚上,天晴的话,可以看到这个空间站,因为它非常大,可以看到它像星星一样转,到那时你会记住上面有一个AMS的实验。它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宇宙如起源于大爆炸,一半的宇宙是正物质组成,另一半的宇宙是反物质组成,那么反物质所组成的宇宙在什么地方;第二个问题是90%的宇宙是观察不到的,它是由暗物质组成的,暗物质是什么?这些都是理论,到底会发现什么呢?可以从下一个图里看出。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在过去50年内加速器的发展。最早的加速器是袁家骝教授所用的布尔凯文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至今快50年了,原定的目标是π质子相互作用,袁先生作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两种中微子,时间繁衍的破坏j粒子,费尔美国家实验室在芝加哥,原来是做中微子物理实验,发现的是第五种、第六种夸克。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原来是做电子质子弹性散射和量子电动力学,结果发现的是部分Si-partical和第三种氢子。日内瓦的质子质子对撞机,原目标是找Z和W,结果发现是质子质子总切面的增加。所以要做加速器,先找理论物理学家帮你写一个目标。根据过去50年的经验,原来的目标和实际发现完全是两回事情。因为这是最先进的科学,是没有办法预见的。所以最后一个体会,就是要实现一个目标,最重要的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感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丁肇中 实验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镇,祖籍山东日照。出生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56年入美国密歇根大学,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丁肇中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领导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1974年,丁肇中实验组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做J/ψ粒子。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教授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十分关心,1977年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大型实验。此后先后有100多名我国物理学家和研究生到他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其中许多人现已成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
偶然性宇宙

诺伯特维纳
[诺伯特维纳(1894——1964),美国数学家。生于哥伦比亚城。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早期研究概率论和函数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随机过程理论用于火炮的自动控制系统。1948年前后与人合作,提出了控制论,对现代科学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被人称为“控制论之父”。著有《控制论》等书。193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任美国数学学会副会长。]
20世纪的开始不仅标志着新旧世纪的更替。从基本上平静的19世纪到我们刚经历过的半个世纪的战争,是一个政治变动;但早在这种变动之前,人们的思想观点已经发生了真正的变化。这首先反映在科学方面。那些影响科学的因素,很可能还同时引起了19世纪文艺与20世纪文艺之间显著的脱节。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末,牛顿物理学一直独霸天下,几乎无人反对。它把宇宙描写成一切都是按照某种定律精确地发生的,宇宙是一个结构严密的组织,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这种描述,从实验上永远是既无法全部肯定,也无法全部否定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它补充了实验的不足,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却比实验所能证实的任何东西部更为普遍。用我们的不完备的实验永远也不可能证实这些或那些物理定律是否正确到最后一位小数。可是牛顿的学说却不得不认为物理学是受这些定律支配的。现在这种观点已经不再在物理学中占统治地位了。为摧毁这种观点的垄断地位而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德国的波尔茨曼和美国的吉布斯。
这两位物理学家彻底应用一种令人鼓舞的新思想,把统计学引进物理学。这可能并不新鲜,因为麦克斯韦等人已经考虑过,由大量粒子所组成的世界只能用统计方法来处理。但波尔茨曼和吉布斯的贡献在于把统计学更彻底地引入物理学,使统计方法不仅对极其复杂的系统有效,而且对于像力场中的单个粒子这样的简单系统也有效。
统计学是研究分布现象的科学,这些现代科学家所考虑的并不是关于大量相同粒子的分布,而是研究那种可以作为一个物理系统初始状态的各种不同位置和速度的分布。换句话说,在牛顿的体系中,同一个物理定律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初始位置和初始动量的各种系统。新统计学家赋与这种观点以新的解释。他们仍然承认按系统的总能量来区分不同系统的原则,但是他们否定了有相同的总动量的各个系统可以无限明确地加以区分,并且永远可以用固定不变的因果律进行描述的假定。
实际上,牛顿的著作中也隐含着重要的统计思想,虽然在牛顿生活的18世纪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任何物理学测量都不是完全精确的,所以在考虑机器或其他动力学系统的时候,我们应当期望的实际上并不是在给定完全精确(这永远也不可能办到)的初始位置和初始动量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而只是在这些初始状态以所能达到的精确度给出之后所得到的结果。这只是表明,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初始状态,而只知道它们的某些分布。也就是说,实用物理学不能不考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吉布斯的功劳在于,他最早指出了研究这种偶然性的一种明确的科学方法。
研究科学史的人,如果只看一条发展线索,那是徒劳无益的。吉布斯的工作虽然想法很好,但做得很差。因此他所开创的工作还有待其他人来完成。他的研究是建立在这样的直观基础上的,即一般来说,如果有某一类物理系统能持续地保持它的特点不变,那么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其中每一个物理系统最终都会重复实现这类物理系统在任意给定时刻所具有的分布。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场合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一个系统就会遍历能量与其相一致的位置和动量的所有分布。
但是,最后这个结论既是错误的,又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毫无意义的系统。不过支持吉布斯的假说,还有另一条途径。巴黎有人非常成功地开辟了这条途径,而那时吉布斯还在纽黑文进行研究,这真是个历史的讽刺。直到1920年,巴黎和纽黑文两方面的工作才富有成果地结合起来;在帮助这种结合取得第一个成效的过程中,我也有幸地作出了我的一部分贡献。
吉布斯当时不得不研究测度论和概率论。虽然这些理论至少已有25年的历史,但完全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与此同时,巴黎的波雷尔和勒贝格正在研究积分理论,后来证明这种积分理论和吉布斯的想法是相符合的。波雷尔是一位已经在概率论方面负有盛名的数学家,并且在物理学方面有出色的理解力。他开创了测度理论的研究,但是没有达到完备的地步。这一地步是他的学生勒贝格——一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完成的。勒贝格对物理学既无理解力,又无兴趣。可是勒贝格解决了波雷尔所提出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只不过是研究傅立叶级数和其他纯粹数学分支的一种工具。当他们二人都被提名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时,他们之间发生了争吵。经过多次互相辱骂之后,他们才一起获得了这一荣誉。波雷尔坚持认为,勒贝格和他自己的工作是物理学的重要工具,而我相信,是我在1920年第一个把勒贝格积分用到一个专门的物理学问题即布朗运动问题的。
这些都是在吉布斯死后很久发生的事情。20年来,他的工作一直是一个科学之谜,看上去似乎毫无用处,但实际上却是可行的。很多人的直觉远远超越了他们的时代,在数学物理方面也确实如此。当吉布斯把概率引进物理学的时候,他所需要的概率理论还远未出现。不过,尽管有这种种不足的情况,我还是认为,应当把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一次大革命首先归功于吉布斯,而不是归功于爱因斯坦、海森堡或普朗克。
这次革命的结果,使得今天的物理学已不再处理那些必然发生的事情,而是处理那些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了。最初吉布斯本人的工作,是把偶然性观点叠加在牛顿体系上的,他只研究服从全部牛顿定律的那些系统的概率。吉布斯的理论实质上是新的,但其相应的一些考虑同牛顿却是一样的。在这以后,物理学中就破除了或者修改了牛顿体系的严格基础,而吉布斯的偶然性就极其明显地成了物理学的全部基础。诚然,不少著作中还在继续进行这场争论,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在某些方面)仍然坚持,一个严格的决定论世界要比一个偶然性的世界更能被人们接受,但是这些大科学家在同占压倒优势的年轻一代的斗争中只能勉强守住阵脚了。
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变化:从总体来看,在概率性的世界中,我们处理的不再是涉及一个特定的真实宇宙的数量和陈述,取而代之的是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大量相似的宇宙中可以找到答案。因此,偶然性就不仅成为物理学的数学工具被接受下来,而且成了物理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承认世界上存在着非完全的决定论的因素,存在着几乎是不合乎理性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弗洛伊德承认在人的行为与思维中存在着隐藏得很深的不合乎理性的成份相类似的。在现在这个政治和智力都充满混乱的世界上,人们很自然地会将吉布斯、弗洛伊德和现代概率论的创始人列为代表相同倾向的同一类人物。但我不能坚持这种说法。弗洛伊德的思想方法虽是直观的,但又有点推理性,这与吉布斯——勒贝格的思想方法差别太大了。然而,在承认偶然性是宇宙本身结构的基本要素这一点上,这些学者彼此是差不多的,而且也与圣奥古斯丁的传统很相近,我们把这种随机因素,把这种组织上的不完善性称之为恶,也不算夸大其词;这是圣奥古斯丁表征“不完善性”的消极的恶,而不是摩尼教教徒所说的积极的和存心不良的恶。
本书是从吉布斯观点在应用科学中所引起的实质性变化,以及由此而间接引起的我们对生活的看法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吉布斯观点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的。因此以下各章既包含有技术内容,也包含哲学内容,涉及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和应该如何反映我们面临的新世界等问题。
我再重复一遍,吉布斯的革新在于他研究的不是一个世界,而是对于外界的一些问题都可能作出答案的所有那些世界。他的中心思想是:对某些世界所提问题的解答,在更多的世界中是可能的。此外,吉布斯还提出一个理论,他认为随着宇宙的衰老,这个可能性的概率也会自然增加。这个概率的度量就是熵,而熵的特性就是不断增加。
随着熵的增加,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封闭系统就会自然地退化,失去可分辨性,从最小可能状态趋向最大可能状态,从存在着各种差异的各种形式的有区别、有组织状态,趋向于混沌的无差别状态。在吉布斯的宇宙中,秩序是最小可能的,而混乱是最大可能的。如果真的存在着整个宇宙的话,那末当宇宙在整体上趋于寂灭时,却存在着一些同宇宙的一般发展方向相反的局部小岛,在这些小岛上存在着组织性增加的有限度的暂时趋势。正是在这类小岛上,生命找到了安身之处。控制论这门新科学就是以这个观点为核心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