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酚的性质和应用

小学教案比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03

酚的性质和应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酚的性质和应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课题16学案:酚的性质和应用(P71-75)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71-75思考:什么是酚?作为酚的代表物,苯酚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性质?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12、结构简式:2或3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课本P72【实验1、2、3、4、】
1.常温下,纯净的苯酚是4色晶体;2.熔点低(40.9℃);
3.常温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温度大于5℃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4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5.有毒,有腐蚀性。
【特别提醒】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分层后,上层是溶有苯酚的水层,下层是溶有水的苯酚层。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苯酚的酸性
实验5.取[实验3]中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JaB88.coM

6
实验6.取[实验5]中苯酚钠溶液,滴入盐酸,观察现象。

7
实验7.取[实验5]中苯酚钠溶液,通入CO2,观察现象。

8
【小结】
苯酚、碳酸、盐酸、HCO3—的酸性比较:9>10>11>12
【特别提醒】:苯酚钠与水、CO2反应时,不论CO2过量与否,均生成NaHCO3而不生成Na2CO3!
【交流与讨论】乙醇和苯酚分子中都有—OH,为什么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
2.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实验8.向苯酚中滴加浓溴水,观察现象。

13
【特别提醒】1、该反应比较灵敏。而且能够定量反应,常用于溶液中苯酚的定性和定量测定。2、实验过程中溴水要过量。
3、苯酚还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3.苯酚的显色反应:
实验9.向苯酚中滴加三氯化铁,观察现象。
小结:酚类化合物与三价铁离子显14色,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酚类化合物.

四、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处理
1.酚类化合物一般都有毒,其中以甲酚(C7H8O)的污染最严重,含酚废水可以用活性炭吸附或苯等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处理。
2.苯酚和有机溶剂的分离:如:苯酚和苯的分离
苯酚上层:苯
振荡、分液
苯下层:水层(苯酚钠溶液)静置分液
课题17学案:基团间的相互影响(P75—76)
一、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酚羟基的存在,有利于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例如溴代反应。

苯的溴代:1

苯酚的溴代:2
小结:酚羟基对苯环的活化作用,尤其是能使酚羟基3、4位的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因此酚羟基是一种5、6位定位基.

二、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能否与强碱反应(能反应的写方程式)溶液是否具有酸性

CH3CH2OH
小结:苯环的存在同样对羟基也有影响,它能使羟基上的氢更容易电离,从而显示出一定的弱酸性。

相关阅读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单元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一、学习目标
1.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
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含硫物质的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过程,学会逻辑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三、设计思路
本课试图由“认识含硫物质转化规律构建知识网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从元素观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教学内容以“硫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开始,通过“交流与讨论1”根据硫的不同价态列举含硫物质,在此基础上,引出“交流与讨论2”学习常见的含硫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其中的转化规律,重点强调“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接着提出“如何实现从硫单质制备硫酸钠”的问题,对转化规律进行实际运用后,进一步利用教材的“整理与归纳1”完善知识网络图的构建。
四、教学过程
[引入](ppt2)我们已经学习了SO2和H2SO4这两种重要的含硫化合物,你还知道在自然界中哪些物质中存在硫元素吗?在这些物质中硫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
[回答]火山喷口附近、含硫矿物、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等。(ppt3)
[板书]一、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视频](ppt4)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板书]存在形式游离态
化合态
[提问]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列举一些含硫元素的物质,并按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类。
(学生完成教材93页交流与讨论1)
[小结]主要化合价有:-2、0、+4、+6(ppt5)

SSSS
H2S
Na2S
HgS
[设问]人类对硫元素的利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实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呢?
[板书]二、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ppt6)
(学生完成教材94页交流与讨论2,教师给予适当讲解、指导)
[小结](1)S+Hg=HgS
硫化汞没有毒性,可以用硫处理散落在地上的汞,这样就可以防止汞中毒了。
(2)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Na2SO3+O2=2Na2SO4,Na2SO3应密封保存。
(4)实验室常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2NaOH+SO2=Na2SO3+H2O
[讨论](ppt7)请同学们判断以上四个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如果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考虑,物质什么时候具有氧化性,什么时候具有还原性?(以硫元素为例)
[回答]元素处在最高价(+6)只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2)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0、+4)既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追问]怎样实现相同或不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的转化?
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
[交流与讨论3](ppt8)某地区盛产硫磺,如何实现从硫单质制备硫酸钠?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制备路线,教师小结)
[分组竞赛](ppt9~10)教材第94页“整理与归纳1”。
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注意反应的条件。
[提示]探讨物质的反应类型,可以从酸碱型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还型反应、特殊反应出发进一步研究。比如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发生酸碱型反应,同时SO2中的硫元素是的价态是+4,化合价可升也可降,故也可以发生氧还型反应。

①S+Hg=HgS ②S+O2=SO2
③2SO2+O2 2SO3 ④SO3+H2O=H2SO4
⑤2NaOH+SO2=Na2SO3+H2O2OH-+SO2=SO32-+H2O
⑥H2O+SO2 H2SO3 
⑦2Na2SO3+O2=2Na2SO4
⑧2NaOH+H2SO4=Na2SO4+H2O H++OH-=H2O
⑨BaCl2+H2SO4=BaSO4↓+2HClBa2++SO42-=BaSO4↓
[整理与归纳2](ppt11)硫与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举例说明。
(复习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
[课堂练习](ppt12)
1.下列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SSO2B.H2SO4SO2
C.SO42-BaSO4D.SO32-SO2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酸是()
A.碳酸B.亚硫酸
C.硫酸D.高氯酸
答案:1.A;2.B。

醛的性质与应用


课题18学案:醛的性质与应用(P78-81)
【思考】:醇类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是什么?

一、醛基和醛
1、醛基:1
附:醛基的空间构型:醛基是平面型结构,即羰基以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问】甲醛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2
2、醛的定义: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3
3、常见的醛:
【注意】:甲醛的相关内容如状态、俗名、作用;乙醛的物理性质等

二、乙醛的分子结构
(从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官能团等方面自主学习)
【思考】:分析醛基的结构,推测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断裂方式?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与氢气的加成)

4
强调:C=O双键的加成不如C=C容易,通常情况下C=O双键与溴、水、HX等很难加成
【思考】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5原子或失去6原子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加入7原子或失去8原子的反应。
(2)氧化反应
a、催化氧化:9;
b、燃烧:CH3CHO+O210;
c、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银镜反应
操作:银氨溶液的配制:11
12;
实验现象:13;
反应方程式14;
【注意】①、碱性环境下,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后又与NH3反应生成乙酸铵;
②、1mol–CHO被氧化,就应有2molAg被还原;
③必须水浴;
④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⑤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⑥乙醛用量不可太多;
⑦可用稀HNO3清洗试管内壁的银镜。
应用:检验醛基的存在;测定醛基的数目;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Ⅱ、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操作:Cu(OH)2的配制:15;
实验现象:16;
反应方程式:17;
注意:氢氧化铜溶液一定要新制;碱一定要过量
应用:检验醛基的存在;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练习】写出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
19
思考:1mol甲醛最多可以还原得到多少molAg?20
小结:醛基或醛类物质的性质:21
四、扩展:与苯酚缩聚反应(制酚醛树脂)

n+nHCHO22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2.1.2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二)解析:本节课是于对数运算性质的一节后延课,是高中新课改人教A版材第二章的第二节的第三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对数的概念、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推导出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的换底公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的。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对数的换底公式;难点是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应用。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出发,证明对数换底公式,有多种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去探究,对学生的正确证法要给予肯定;证明得到对数的换底公式以后,要引导学生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的结果,并处理一些求值转化的问题。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能够证明对数的换底公式;
2.正确应用换底公式得到其变形结果,能利用它将对数转化为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来计算,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3.通过本节课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前一节课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发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解析
1.掌握并能够证明对数的换底公式指的是:熟记换底公式,能够证明换底公式;
2.正确应用换底公式得到其变形结果指的是:能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结论(即换底公式的变形公式),对于具体的求值问题,能够选择适当的底数进行转化,从而简化计算;
3.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可以有不同的顺序,各条性质之间有些也能互相推导,也可以转化为定义推导,对于具体的求值问题,可以应用不同的性质来解决,非常灵活,但不困难,题目做起来非常有趣;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数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针对具体问题学生不能选择适当的底数来应用换底公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换底公式尚不太熟悉,转化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通过对换底公式的变形公式的探究及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究,必要时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a1,M0,N0,那么
(1)
(2);
(3).
2.换底公式
其中
两个重要公式:,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例1.(1).把下列各题的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16(2)=1
解:(1)2=16(2)0=1
(2).把下列各题的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x=27(2)x=7
解:(1)=27(2)=7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例2计算:⑴,⑵,⑶,⑷
解析:利用对数的性质解.
解法一:⑴设则,∴
⑵设则,,∴
⑶令=,
∴,∴
⑷令,∴,,∴
解法二:
⑴;

⑶=

点评:让学生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及计算方法.
例3.利用换底公式计算
(1)log25log53log32(2)
解析:利用换底公式计算
点评:熟悉换底公式.
五.课堂目标检测
1.指数式化成对数式或对数式化成指数式
(1)=2(2)=0.5(3)x=3
2.试求:的值
3.设、、为正数,且,求证:.
六.小结
本节主要复习了对数的概念、运算性质,要熟练的进行指对互化并进行化简.

反函数性质的应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函数性质的应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反函数性质的应用

只有定义域和值域一一对应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反函数是由原函数派生出来的,它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完全由原函数决定。因此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将原函数的问题与反函数的问题相互转化,使问题容易解决。现在看一下反函数性质的应用。
⒈利用反函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y=的值域。
分析:这种函数可以利用分离常数法或反函数法求值域,下面利用反函数法来求解。解:由y=得y(2x+1)=x-1
∴(2y-1)x=-y-1
∴x=
∵x是自变量,是存在的,
∴2y-10,∴y。
故函数y=的值域为:{y│y}。
点评:形如y=的函数都可以用反函数法求它的值域。
⒉原函数与反函数定义域、值域互换的应用
例2:已知f(x)=4-2,求f(0)。
分析:要求f(0),只需求f(x)=0时自变量x的值。
解:令f(x)=0,得4-2=0,∴2(2-2)=0,
∴2=2或2=0(舍),
∴x=1。
故f(0)=1。
点评:反函数的函数值都可以转化为求与之对应的原函数的自变量之值,反之也成立。
⒊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的应用
例3:求函数y=(x(-1,+))的图像与其反函数图像的交点。
分析:可以先求反函数,再联立方程组求解;也可以利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求解,这里用后一种方法求解。只要原函数与反函数不是同一函数,它们的交点就在直线y=x上。
解:由得或
∴原函数和反函数图像的交点为(0,0)和(1,1)。
点评:利用利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的性质,可以简化运算,提高准确率。但要注意原函数与反函数不能是同一函数,它们的交点才在直线y=x上。

⒋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单调性相同的应用
例4:已知f(x)=2+1的反函数为f(x),求f(x)0的解集。
分析:因为f(x)=2+1在R上为增函数,所以f(x)在R上也为增函数。又因为原函数与反函数定义域、值域互换,所以f(x)中的x的范围就是f(x)的范围。
解:由f(x)=2+11得f(x)中的x1。
又∵f(x)0且f(x)=2+1在R上为增函数,
∴ff(0),
∴xf(0)=2。
故f(x)0的解集为:{x│1x2}。
点评:利用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单调性相同的性质,可以避免求反函数这一复杂的运算,从而减少了失误。
⒌原函数与反函数的还原性即x及=x的应用
例5:函数f(x)=(a、b、c是常数)的反函数是=,求a、b、c的值。
分析:本题可以利用=x,将反函数的条件转化为原函数的关系来应用,利用恒等找到关于a、b、c的方程组,即可求解。
解:∵=
∴====x
∴(3a+b)x-a+2b=(c+3)+(2c-1)x


点评:上述解法利用了原函数与反函数的还原性,避免了求反函数,若求反函数,步骤非常烦琐,容易出现计算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