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上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3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上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上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我们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一、我能感受。

我读了()遍课文。我想说()。

二、看拼音写词语。

yǎnhùnǐngkāixuányáquánshénguànzhù

()()()()

三、区别形近字组词。

寇()截()坚()

冠()载()竖()

斩()绷()险()

暂()棚()检()

四、选词填空。

掩护保护痛击射击沉痛悲痛

(1)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七连决定转移,把()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3)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4)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5)我们()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6)周总理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无限()。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扩展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练习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练习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我能感受。

我读了()遍课文。我想说()。

二、不同的qi。

()驱不平

琴()书画

()自行车

各得()所

()心合力

红()飘扬

误入()途

()形怪状

三、动词串串烧。

掷()

掷()

掷()

跳()

跳()

跳()

打()

打()

打()

四、挑战理解力。

1、从班长夺过胡福才手里的手榴弹,命令用石头砸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2、从跳崖前,班长把那枝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这个材料中,我感受到()。

五、填上合适的词。

()地瞄准

()的怒火

()地撤退

()的声音

()地打击

()的山路

()地指挥

()的地形

六、信息窗。

1、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而活了下来。葛、宋两位同志苏醒后,忍着剧痛,坚持赶路,经群众帮助,最终回到了部队。

2、聂荣臻司令员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题的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赵燕英雄光荣传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狼牙山五壮士”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新授:

(一)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先来读课文,再交流预习的成果。

1.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寇尸崖豪

2.读读下列词语: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英勇跳崖的故事。)

(二)我们再来快速读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自己理清课文顺序后,填写课后p63表格。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1自然段2自然段3自然段4、5自然段6-9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位壮士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五位壮士又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

三、练习:

1.积累文中的成语。

写五壮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描写英雄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主要是想使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首先,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进入情境,探究人物心理变化活动及其变化的原因;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总结出课文的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五年级语文教案


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来自优秀淘.教.案.网)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

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老师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如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师先让学生初读并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在学完本段后,再讨论:同学们,看到五壮士应英勇地跳崖后,你们想对五壮士说些心里吗?

这样使每个学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资源,课堂延伸,情感升华。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此文转自淘.教。案网,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直观形象。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六、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与写字。

(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与翘舌音,本课生字除“嗖”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还要注意“葛”读第三声不读第二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从字形上来说,“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边读边谈感受。

(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③齐读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板书: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水沟。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狼牙山五壮士》

常言说:文无定法,有规可循。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可循之规,使学生不仅闻一以知二还能闻一以知十。为此,近些年来,我做了一点儿尝试:即打乱教材的顺序,按文体重新组织单元。教学时,同类文章连续讲。重点评讲具有典型性的一篇或几篇文章,其它篇目与典型篇目对照讲,达到详讲一篇,通晓一类的目的。一组文章讲完后,从布局谋篇方面总结出异同点。这样,既易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又可节约教学时间。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具体说明。一、按文体重新组织单元安排教材顺序:期初,将教材按文体重新编排单元。如:写人、写事、写活动、状物、写景、书信、诗和古文等。二、同文体文章纵向对比讲:按典型到一般、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教学。详细讲评一篇或几篇,帮助学生摸索此类文体文章的基本规律,讲其它篇目时,从与详讲篇目对比中找出特殊规律,现以写人文章为例加以阐述。统编九册教材中有写人文章11篇,确定《忆铁人》一文为详讲篇。《忆铁人》,记叙了王进喜同志到托儿所错批了一位阿姨后主动认错的事,表现他关心群众,勇于认错,严以律己的精神,不愧是在工作实践中运用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的典范。讲读时,从布局谋篇方面着重让学生读懂以下四方面:1中心思想:歌颂铁人主动认错、严以律己的好品质。写人文章就是要就事论人的思想品质或特点。2选材:所选材料是生活中一件极小、极平凡而又很典型的事,从而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3材料组织:开头有一段概括描写,对铁人一贯关心群众,用行动实践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作了总的介绍。然后以到托儿所这件典型事例为主要内容,写他关心群众、严以律己,这件事是按一天、晚上、夜很深了的时间顺序写的,不仅层次清楚,更加体现区区小事竟然使铁人从早到晚思绪万千,无法平静,从而说明铁人对群众的事真是牵肠挂肚、关怀备至。这点和面的描写融为一体,使铁人的英雄形象更高大、丰满。铁人的一贯表现,会深深地感动读者,典型事例更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由此,使学生懂得文章不管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材料要有内在联系,共同反映一个中心。文章的开头:1965年秋,我搬到铁人房中去住,他已经担任了钻井指挥部的副指挥介绍了文章所记叙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特别介绍了铁人的身份是副指挥,他身居要职,却对不上串的小事也很关心,这对下文主动找托儿所阿姨认错的事作了铺垫。说明他是用行动在执行党的政策。结尾:熄灯的时候,夜很深了,好一阵子我还听见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用事件结束,自然而含蓄地表现了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贵品质。这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与开头身为副指挥照应,更说明他不愧是运用马列主义的典范,全篇段段相扣,首尾呼应,中心十分突出。4表现手法:抓住人物特点,正面的、细致的描写。其中以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为主,不仅刻画出人物的高尚品质,还活生生地再现了人物粗犷、朴实的气质。在精读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再读写法与其相似的《一分试验田》。讲读时,引导学生与《忆铁人》一文对比,总结出:1中心思想也是就事论人的思想品质:彭总大公无私,心里只有党和人民。2选材:这件事对于一个领袖人物仍是一件小事,而且很典型。3材料组织:也是先概括介绍主要人物的一贯表现棗彭总一向关心群众生活,大公无私;再具体描写一件典型事例:用种一分试验田的故事写彭总对当时大刮浮夸风、践踏党的实事求是作风的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面到点地写出彭总不仅关心周围的群众,更关心国家的命运。材料组织上与《忆铁人》不同之处:典型事件的层次是按种试验田的过程丈量、深翻、积肥、收获安排的。由此让学生懂得同文体的文章有可以共同遵循的一般规律,但由于事件有自身的特点,像种试验田是活动,要写得条理清楚,按活动过程

安排层次更为适宜。因此,尽管是同类文章,也不能一个模式。这就是说,文章虽然有规可循,但又无定法。所以在读各篇文章时,先读懂内容,再从知识结构上找出共性与个性。开头,也是开门见山地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身份,结尾也是以事件结束,自然结尾的,语言也很含蓄。彭总说:一亩地才产了八九百斤,就算我们下的功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这段话中之话是对大刮浮夸风的人的无情揭露和有力抨击,表现了彭总坚决捍卫党的实事求是作风的高贵品质,暗点了中心。4表现手法:虽然也是正面描写人物,但突出了动作描写,这也说明表现手法要为内容服务。铁人认错是需要用语言表达,彭总种田自然以动作表现。之后,逐一讲评正面描写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少年闰土》、《大仓老师》、《金色的鱼钩》等。仍用对照的方法总结出异同点。同文体文章,精选一篇,带动一类,有益于学生领会布局谋篇的基本规律。之后,再讲评布局谋篇差异较大的文章进行对比,找出个性。比如,《兄弟便是朱德》一文,是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敌人怕朱德和人民爱朱德这一中心的。为什么不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呢?应使学生懂得,正面描写朱德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是可以的,但复杂的情节,大的作战场面,就不是几百字所能包容的。作者用侧面描写,文字不多,描绘出了敌人闻风丧胆、尸横遍野,足以表现中心,不是更好吗?《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属于特定环境写人,因为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所以无法正面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作者只能通过写自己看到烈火吞噬邱少云时内心万般痛楚,来展现邱少云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此外,本文开头没有直接写主要人物,而是用了三个自然段,交代了战斗任务和描写了环境。讲读时,引导学生前后文对照,看到这大段的铺垫与主要事件和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关系。比如,开头交代了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结尾处描写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再与前文对照,怎能不被邱少云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毅力以及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呢。本文开头曾交代一句我们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与结尾处黄昏时分,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相照应,前面的交代很重要,否则读者就要问:为什么战友们看见烈火吞噬邱少云却见而不救?以上两例的讲解,使学生懂得,特定环境写人记事,就要从内容出发,选取适当的布局谋篇的方法去表现中心。一组文章讲完后,使学生感受到文无定法,却有规可循;有规可循却又文无定法。因为写文章时,无论结构、语言、还是写作方法,都要服务于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为了便于学生摸索规律,用表格的形式将主要篇目总结于后:教案实录三、审题(一、读课文。二、质疑。略):师: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人物。师: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生: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对他们很尊敬。生: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师: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生:壮就是勇敢的意思。师:谁还有补充?一般的勇敢的人能不能称为壮士?要勇敢到什么程度?生:一般的勇敢不能称为壮士,勇敢得为了胜利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壮士。(板书:勇敢,不怕死)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生:从课题上可以看出五壮士勇敢,为人民不怕死。四、理文章脉络: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现在看提纲(老师指黑板上的提纲)从文章层次的安排上,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生:写了一件事。师:一件什么事?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生: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师:哪是发生啊?生:接受任务是发生。师:哪是结果啊?生:跳下悬崖是结果。师:那剩下的三段是什么。生(齐答):是经过。师:题目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生:诱敌上山、引上绝路、跳下悬崖这四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生:最后一段跳下悬崖是直接写五壮士的。师:后面一句没说准,应该说四段都是写五壮士的,而跳下悬崖这段是最突出他们的勇敢不怕死精神。再问大家剩下三段,联系课文想,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生:这三段中第二段引上顶峰是写五壮士和敌人英勇斗争的经过。师:这是一个,还有没有写面对面斗争的?生:第一段诱敌上山也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英勇斗争的。五、讲读课文: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生:写了这些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面临这么多的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师:好,还有补充的吗?生:敌人大举进犯,和六班英勇歼敌是对比写的。敌人大举进犯是说敌人人数非多,六班只有五个人,说明五壮士是勇敢不怕死的。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生(齐答):以少胜多。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生:第二段分三层,第一层从为了拖住敌人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这层说的是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第二层从他们利用险要地形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层是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第三层从战斗进行很久一直到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是写五壮士消灭了很多敌人。师:很好。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生:有两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师:哪两层?生:第一层和第二层。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生:这两层直接写五壮士怎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师:再说得明确点儿。生:写五壮士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表现了五位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板书:英勇杀敌)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生:有用,因为第三层写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生:我也认为这层有用。因为这层说敌人死的特别多,横七竖八的,都数不过来了。这说明五壮士英勇顽强,杀了无数敌人,更能说明他们是英雄。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生: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师:很好,她刚才说了第一层怎么写的?生(齐答):概括地写集体。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生:第二层。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师:好,她说第一句是属于概括地写这五个人英勇杀敌,然后分述每个人怎么样勇敢杀敌人的。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第二句写副班长什么?第三句写宋学义什么?第四句写两个小战士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师:我找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生: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这句主要描写班长的动作,说明班长师:主要描写动作?谁有不同意见。生: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师:神态,哪点儿是神态?你说!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师:很好,坐下。第二句谁分析一下?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和语言。师:语言在哪儿。生:没有语言。师:别的同学再说。生: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的心情。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生:我同意的意见,写心情多。师:什么样的心情?你说!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师:第三句写什么?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师:很好,坐下。第四句呢?生: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句写的是表情和动作。师:表情为主还是动作为主?生:以表情为主。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师:好。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生(齐答):仇恨!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师:应该是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我找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生读这四句)师:好。这一段大家读得还比较好。咱们现在看看第三段写的是什么?生:(齐答):引上绝路。师:什么叫绝路?生:就是死路。师:绝路就是死路。第一段写五壮士的句子有几句?(学生看课文)生: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师:她找得很好。这里一共写了两句话,一句写了谁?生(齐答):班长。师:一句写的班长,另一句写那四个战士。写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生:形容说话时态度特别果断。师:那是这个词的意思,在这儿为什么要用斩钉截铁地说呢?生:这就说明班长的话非常坚决、果断,不是犹犹豫豫地说的。师:是指在什么面前毫不犹豫?生:面临着死亡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师:怎么知道面临着死亡?生:因为课文说了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绝路就是死路,他们明知道走这条路是死路,走上去就下不来了,可是他们还是斩钉截铁地说,表现他们勇敢不怕死。师:勇敢不怕死。好,是指在生与死的面前,选择哪一条路?班长丝毫不犹豫,这是一种不怕死的精神。那四个战士怎么不一个一个写啊?生:因为那四个战士跟班长想的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想把敌人引上绝路,并且决不能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方向。师:从哪儿看出想的一样。生: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从这句可以看出战士们和班长想的一样,因为课文里说了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和班长一样,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上绝路。师:热血沸腾,这说明其他四个战士也怎么样?生:情绪激昂。师:情绪激昂想干嘛?生:想和班长一起为了祖国献身。师:好,跟班长想在一起,行动一致吗?生(齐答):一致!师:哪个词说明一致?生:紧跟在班长后面的跟。师:光用一个跟,其实这话也通,你们看课文,我念念战士们热血沸腾,跟在班长后面。可以吗?生(齐答):可以!师:可是文章不用跟,而用生(齐答):紧跟。师:为什么要加一个紧字呢?你说!生:加一个紧字,更说明其他四个战士心里想的和班长想的是一样的。师:他们想的一样,面临牺牲,他们准备什么?生:他们都想把敌人引上绝路,掩护人民群众。师:那自己呢?做了什么准备?生:准备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师:他们已经准备献身。(板书:准备献身)谁把描写五壮士准备献身的英勇气概读出来?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绝路。师:很好,坐下。那个走字应该怎样读?生(齐答):重!师:读得重,那个感叹号,表示什么?你说。生:非常宏亮,非常重!师:那是读法,表达什么感情?生:非常果断,非常坚决。师:谁为读?生: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师:谁再读一遍。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向莲花瓣走去。师:很好,这一段写班长的语言就一个字,写五壮士的行动的词就一个紧跟。虽然描写得很少,一个字一个词,把五壮士那种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写出来了。读的时候要感情充沛。谁能再读一遍。点评近几年来,张光瑛老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些探索、研究。她改变了过去孤立地一篇篇讲解课文的做法,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进行归类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同一类课文的共性与个性,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的基本规律,以达到详讲一篇,通晓一类的目的。这样教给学生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既减轻了过重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想张老师的教学是符合叶老所谈的精神的,是可取的。张老师是从文体知识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的基本规律的,但她并非只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她认为无论结构、语言还是写作方法,都要服务于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她注意正确处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理清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言入手,理解内容,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如讲第三段时,老师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哪几句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学生回答有两句话:一句写班长,一句写另四个战士)老师提问: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体会到班长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态度果断、毫不犹豫,决心牺牲自己,掩护人民)再问:那四个战士怎么不一个一个写啊?(学生回答:因为他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接着问:从哪儿可以看出四个战士与班长想法一致?(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最后老师又问:为什么不用跟,而用紧跟?(同学回答:这说明他们心里想的和班长想的完全一样,决心为人民献身)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只用了一个走,一个紧跟就把五壮士那种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来,可见一字一词的运用都是经过作者认真思考才写上去的。这样,不仅做到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还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读学写,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张老师从文体知识结构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基本规律的尝试,初步取得了成果。它有利于把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有利于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在比较中鉴别,帮学生加深理解;有利于从读学写,读写紧密结合。

五年级语文上12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教学

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重点

难点1.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

课时两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jì)根据地大举进犯。[句导读: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中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壮士形成对比,说明敌众我寡,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将十分艰巨。][①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是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句导读:这句既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又是总起下文的中心句。][③“一次又一次”说明了什么?]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ɡ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④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ɡ)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⑤以上几句话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⑥“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句导读:这是一个设问句,告诉我们五位战士走向狼牙山顶峰的原因。一个“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决果断,饱含着五位战士高昂的斗志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⑦试分析“斩钉截铁”和“热血沸腾”这两个成语的表达效果。]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⑧如何理解“绝路”二字的含义?]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壮士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⑨用“一面……一面……”的句式表达五壮士怎样的性格特点?]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句导读:概括了诱敌上山途中,五位壮士英勇歼敌的情况。]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jiàn),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句导读:具体介绍了班长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有效地利用手中的战斗武器。从“他举起石头”,指挥战士“用石头砸”这个举动,可见他的机智善战。“砸”字体现出战士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段导读:写五壮士痛歼敌人。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sōu)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句导读:“用尽”一词体现了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同时这句与上段中“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一句照应,突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的作用。]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五位壮士屹(yì)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回头望望”四个字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说明了什么?]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句导读:文中“说”“砸”“走”“跳”“昂首挺胸”等词写出了五位战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两个词语赞扬了五壮士怎样的崇高精神?]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壮士英勇跳崖,为革命献身。

赞扬了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壮烈牺牲的崇高精神。他们那壮烈豪迈的口号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并能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2.导语:同学们欣赏了这组风光图,你们一定被那绮丽的景色吸引了。这里由于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霄,故名为狼牙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山上既有流泉飞瀑、苍松翠柏,又有石棋盘、老君堂等历史遗迹。在巍然耸立的顶峰棋盘陀有一座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高大雄伟,你们想知道这座纪念塔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将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一同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3.书写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壁 坠 雹半包围结构:庙

左右结构:榴 弹 抡 绷 瞄 拧 眺

②形近字识记法。

换偏旁的字:抡——论 壁——璧 眺——桃

加偏旁的字:留+木=榴 朋+纟=绷 苗+目=瞄 包+雨=雹 队+土=坠

(3)一字组多词。

坠——坠落 坠毁 坠地 耳坠

(4)规范书写。

①字变部首、笔画变形的字:“雹”部首是“雨”,作为部首应该写成“”。

②“抡”的笔顺:

(5)理解词语。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水沟。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注,集中。

(6)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三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壮士”是哪五个人。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五壮士”是指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意思。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学生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壮士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壮士英勇跳崖,为革命献身。

3.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完成填空。

接受任务→()→()→()→英勇跳崖

(可概括为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4.分部分朗读课文,谈一谈你被哪部分内容所感动。

5.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内容。

四 总结全文,拓展资料

1.总结:这节课我们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层次,学习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我们还准确概括了各部分的小标题,更清晰地把握了课文的脉络。

2.拓展:开课伊始,我们欣赏了狼牙山的风光图。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的东大门,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1941年秋,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即由此引发。

1.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重点语句投影。

一 课文题目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文题目,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

2.“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能换。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所以用“壮士”。)

3.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自读全文中令自己感动的部分,与同学们交流。

三 精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献身精神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战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交流、汇报成果。

(1)痛击敌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动作:吼、抡、瞄准。神态: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从他们各自的动作和神态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他们英勇杀敌,他们一心想拖住敌人,为群众和连队转移争取时间。)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2)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①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时面对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他们没有选择生路,是为了吸引敌人,他们要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于是他们毅然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②读一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出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饱含着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③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他们的崇高精神。(坚定不移、勇于献身。)

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精神。

(3)顶峰歼敌。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①朗读课文,说一说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

(从两个方面记叙顶峰歼敌:一方面写五壮士英勇奋战,用石头砸;另一方面写敌人的惨败,抓住了“叽里呱啦”的叫喊声,“纷纷滚落深谷”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②找出五壮士共同英勇歼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得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在这部分,你又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他们的精神呢?

(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他们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的伟大革命精神。

(4)英勇跳崖。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屹立”的意思。

(“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②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谈谈自己的感受。

(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①找出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语句,你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出什么?

(从班长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能体会出他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也表明了他跳崖的决心。从“纵身”“相继”“昂首挺胸”体会出壮士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②播放国际歌,引读。

师: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师生齐读: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③同学们,此时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五壮士的口号,体现出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背诵五壮士壮烈跳崖部分。

四 播放影片,升华情感

1.同学们看书上插图,这是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画面,此时你们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敬爱的战士们,你们为了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你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名字: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请接受少先队员对你们的崇高敬礼。)

2.播放影片片段:壮士跳崖。

3.总结。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1.《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

2.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

3.在教学“顶峰歼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石头像雹子一样砸向敌人”中“雹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有的喊“很大很硬”,有的说“砸人很疼”,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壮士们痛恨敌人、不畏牺牲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和其他战士的“热血沸腾”。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2.“立”可以组很多词语,根据下面的句子,用所组词语填空。

(1)人民英雄纪念牌(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

(2)新建的北京电视塔高高(矗立)在三环路旁。

(3)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样(屹立)在桥底。

3.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观察成语的特点,再照样子写出两个成语。

(1)战士们也仰起头,挺起胸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昂首挺胸 狂风暴雨 左顾右盼

(2)在崎岖的山路上,有横的,有竖的,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横七竖八 惊天动地 七上八下

4.照下列表格中的样子,写成语。

坚强不屈

坚忍不拔

坚定不移

坚持不懈

坚贞不屈

一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因其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壮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地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

二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有一次,孙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着一条双头蛇。他以前听别人说,谁要是看见双头蛇,谁就会死去。孙叔敖乍一见这条蛇,心中不免一惊。但是,他决定马上把这条双头蛇打死,不能再让别人看见。于是他拾起路边的大石块,打死了双头蛇。

三 “撒尿”小英雄

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以小于连引以为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四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狼牙山五壮士”,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狼牙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可时光退回到1941年秋天的时候,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有五位壮士给我们带了一个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想去感受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播放课件)

二、新授

(一)检查预习。

1.齐读课题:

2.检查生字词。

日寇 晋察冀 进犯 转移 掩护 崎岖 尸体 坠落 仇恨 眺望

满腔怒火 热血沸腾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斩钉截铁

(1)解释词语。

(2)指导书写。

3.解释课题:

师:你从课题上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解释: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因其奇峰林立,非常陡峭,形状像狼的牙齿,所以叫狼牙山。

预设:

生:故事发生在狼牙山。

生:五壮士是哪五个战士?(等)

师: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初识壮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读正确、读通课文)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3.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二题。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4.根据5个小标题,给课文划分五个段落。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读课文第1节。

2.自由读课文第2节。

师:为了拖住敌人,为了引敌人上山,五个战士是怎么做的?划出句子。

(随机指导)

板书: 马宝玉 沉着、走近、狠狠地打

葛振林 大吼一声、满腔怒火

诱敌上山 宋学义 抡圈、浑身的力气 英勇奋战

胡德林 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胡福才

师:从战士们身上,你感受到什么?

三、练习

教师听写重点词语。

四、总结

这就是狼牙山上的五位壮士。课文中还有很多感动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 狼牙山五壮士》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 狼牙山五壮士》”,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长江小学邹太平

1、知识目标:

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

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

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二、教具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㈠、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

2、出示课件:(狼牙山险峻的山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㈡、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出示读书方法: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①、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②、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④、齐读。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㈢、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画面:“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出示课件),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指名读)

5、下面请小组合作,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板书)有许多地方描写的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㈣、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上网查找、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英

诱敌上山勇

接受任务跳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材料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

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

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

老师先指名朗读:

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老师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如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师先让学生初读并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在学完本段后,再讨论:同学们,看到五壮士应英勇地跳崖后,你们想对五壮士说些心里吗?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资源,课堂延伸,情感升华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直观形象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六、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每上新课,教师如果只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法导入,很难将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要让学生能够及时进入角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导入教学技巧,要善于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情感升华,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新课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配乐(抗日战歌)讲抗日英雄故事

二、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展示课题。

三、齐读课题,从这个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地点、人物)

如果说“五壮士”只是告诉我们事件的主要人物,那我认为用“五战士”也可以表示为什么这里要用“五壮士”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壮”字的?

四、那么在狼牙山上围绕着“五壮士”发生了什么事呢?结果怎样?

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的一段激情导入比较好:

尤其是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当时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激发了学生探求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中。

2、课题解得好:

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不足之处:

1、学生配乐讲故事的情境、气氛虽然有利于他们快速进入角色,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课前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来完成。这样,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效果会更好。

2、揭示课题、点明中心,想法很好。但在解题的同时应在“壮”字下板书重点符号。使学生一目了然。

3、点题后,应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第一课时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由本课导入设计反思使我想到:虽然我们已经站在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但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反思这节课后,后来的课文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在16课《珍珠鸟》的教学中,学习居然抓住了我心中已设计好的板书要点,我惊讶、折服。老师们,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屈”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学习重点句段来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1)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

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1)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填空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走这条路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条是通向()。走下这条路就意味着()。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板书设计:

舍生忘死的壮心

壮烈豪迈的壮言

英勇顽强的壮行热爱祖国、人民,

宁死不屈的壮举仇恨敌人,英勇顽强

受任于危难的壮志

15《狼牙山五壮士》


15《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要介绍背景。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三、学习课文第一、第二部分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指名读第一、第二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二、深入学习第三到第五部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1、自读第三部分。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3、讨论:(1)五壮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不走那条可以追上部队的路,而是不顾自己的危险,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什么?战士们为什么热血沸腾?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5、指名分别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2)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你从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中体会到了什么?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2、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21、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英

诱敌上山勇

接受任务跳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上册》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