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卵巢的结构

小学健康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7

卵巢的结构。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卵巢的结构》,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教案卵巢的结构、功能和卵细胞的形成
卵巢的结构、功能和卵细胞的形成
1.卵巢的功能和结构
卵巢是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哺乳动物和人的卵巢位于盆腔内子官两侧,呈扁椭圆形。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是卵细胞的生发组织,故称生殖上皮。上皮下有一层结缔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组成;髓质在中央,由结缔组织和神经、血管组成。
在胚胎期,生殖上皮细胞即分裂增殖,形成一团一团的细胞进入皮质。每一团中有一个细胞较大,为卵原细胞,其外周包围一层小形扁平细胞,叫卵泡细胞,卵泡细胞向卵原细胞提供营养,并分泌雌性激素。
排卵卵原细胞加上周围一层扁平卵泡细胞,叫做初级卵泡。初生幼女两个卵巢中共约有30万~40万个初级卵泡,但要到青春期后才能陆续发育。每28天左右成熟一个卵细胞并排出卵巢,称为排卵。女性一生中由两个卵巢交替排出卵细胞约400~500个。

2.卵细胞的形成
哺乳动物和人的卵细胞形成过程可分为:卵泡的发育、排卵和成熟分裂三个过程。
(1)卵泡的发育初级卵泡是卵巢中最幼稚的卵泡。青春期后,每月有一个初级卵泡进入成熟过程。在成熟过程中卵原细胞贮存营养、体积增大、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这时其周围的卵泡细胞也不断增殖,由单层变为双层,同时由扁平变为立方形。以后,在多层卵泡细胞之间出现腔隙,叫卵泡腔,内含卵泡液,这时的卵泡称为次级卵泡,其中所包围的初级卵母细胞继续增大。从初级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在人体为时需2周。
(2)排卵成熟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由于卵泡激增,压力不断加大,最后引起卵泡腔破裂,初级卵母细胞由卵巢排出,经体腔进入输卵管。
(3)完成减数分裂由卵巢排出的初级卵母细胞(2n),要在输卵管内连续进行两次成熟分裂,最终成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成熟悉卵细胞(n)。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不均等分裂,有利于营养物质的集中,以保证早期胚胎发育的需要,这也是卵式生殖的一种适应特点。

相关阅读

基因的结构


基因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基因结构上的不同。
2.简述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内容。
(二)技能目标
1.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2.尝试独立阅读处理资料。
(三)情感目标
通过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成果介绍,确立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三、教学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以及基因结构中非编码区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探究式
五、授课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复习。
1.基因的概念,何谓遗传效应?
2.基因的分子结构。
3.思考: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基因存在于人体的什么细胞中?为什么细胞含基本相同的基因,但只有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唾液淀粉酶、胃腺细胞中合成胃蛋白酶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基因的结构不仅包括能转录成信使RNA的片段,还应具有调控序列。从而导入今天的新课,更深入的了解基因的结构。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教师先指出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较简单,对它的了解也较多较深入,有助于对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了解。
展示思考问题:
1.原核细胞的所有脱氧核苷酸序列是否都能表达?
2.“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中的“编码”是指?
3、非编码区是否是细胞DNA上无意义、无作用的序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
1.原核细胞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根据能否表达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2.“编码”是指对编码蛋白质,即能表达。
3.非编码区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是对于遗传信息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在非编码区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如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等。
教师通过有关图示,使学生明确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位置及作用,同时对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作用、及作用过程作分析说明。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P50有关内容,找出真核细胞基因与原核细胞基因在结构有何异同。并要求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来说明。
指导学生归纳出并完成下列表格。
相同点都有编码区、非编码区,在非编码区都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在编码区的上游均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教师重点对以下几点说明:
1.编码区由内含子和外显子组成,只有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属于编码区内的非编码序列。
2.通过P50旁栏思考题,引导学生得出在真核细胞中,不同基因的编码序列在各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在真核细胞中,编码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非编码序列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的复杂性。
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
本小节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有关内容了解,还可借助资料来加深学生对此的了解,不光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根据选用的资料提出下列几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1.人类基因组计划于哪年启动?耗资多少?有哪些国家参与?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耗此巨资意义何在?我国有什么必要参与其中?
4.2000年6月26日宣布的“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的是什么?是不是如同《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27日)所言“人类基因密码破译”?
5.某报道说,当某科学家被记者问到,以后是否可能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从事特殊服务的“新人类”,如不吃不拉埋头苦干的转基因奴隶时,他断言“这是可能的!”(《南方周末》2000年7月7日)你的意见呢?
6.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某科学家预言:“不久的几年内,人们将看到一份描述人类自身的说明书,它是一本完整地讲述人体构造和运转情况的指南,届时危害人类健康的5000种遗传病以及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都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你同意此种说法吗?
七、板书设计

地球的结构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球的结构”,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2)教学重点
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教学目标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通过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的组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4)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特征,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先一起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板书)
1、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认识地球内部结构》
①什么是地震波?
②地震波可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征?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0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分析莫霍面、古登堡面的大致深度以及这个两个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千米(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
3、三大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地壳①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②组成: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含量较多的8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③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在大洋底部罕见甚至缺失;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是连续的。
地幔①结构: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具有固体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③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①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组成。
②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板书)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1、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2、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形成生物圈。
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
四、板书提纲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表3-1-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原理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以这样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理想。将其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吸水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目的要求

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及过程。

材料用具

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

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聚

步骤

操 作 方 法

现象

制片

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

在视野中观察到正常的红细胞。

加蒸馏水

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走),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近水的部分红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表3-1-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方式

内 容

举 例

物质传递

通过细胞分泌物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把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接触传递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通道传递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由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表3-2-1细胞器: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成分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

细胞

形态多种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双层膜,详见第5章第3节。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详见第5章第4节。

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

细胞

由单层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

细胞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核糖体

动植物

细胞

无膜。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单层膜

内含多种水解酶。

是“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细胞内的病毒和病菌。

液泡

主要存在于

植物细胞

单层膜,内有细胞液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坚挺。

中心体

动物

低等植物

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表3-2-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原理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它的形态和分布。

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的分布。

目的要求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用具

详见教材相关内容。

方法步聚

叶绿体的观察

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在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观 察

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线粒体的观察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观 察

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图解3-2-1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表3-2-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图解3-3-1细胞核的功能分析图:


表3-3-1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理论知识

模型方法:

1.概念: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可定性或定量描述,也可借助实物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或抽象形式表达。

2.形式:

(1)物理模型:

①概念: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

②举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概念模型

(3)数学模型

目的要求

1.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

材料用具

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建立模型

1.确定模型的种类和规格;

2.确定使用的材料用具;

3.设计方案,讨论通过,确定实施过程及分工;

4.制作配件并组合;

5.对照方案,修补缺陷

表达交流

1.表达交流的内容

2.评价的标准:重点放在模型的科学性上,兼顾艺术性和制作成本。

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实例;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凭借概念对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作出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知识总结
本节知识点较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却是高考经常考的考查点。本节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群落的概念,种群与群落的区别,群落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优势种生活型等新提出的概念,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生态位等。并且要注意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如人口控制、生态保护等热点问题。本节考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结合能力型识图作答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时常出现。复习重点把握生物群落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生物群落应包括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综合,三者缺一不可,复习中还要通过具体分析某一特定区域的空间配置来获得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感性认识,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合作与讨论
1.如何正确理解个体、种群、物种和群落的关系?
我的思路:一个细菌,一个植物,一个动物等指的是一个生物个体,生物在个体水平上具有一系列特征,如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等。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的,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因此,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因此,种群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称为生物群落,简称群落。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分。如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物群落。
由个体到种群,不只是量的积累,而且是质的飞跃,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
同一物种因时间、空间的不同,可包含若干个种群,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如西湖的鲤鱼与洞庭湖的鲤鱼属于同一物种,但两者不是同一种群,由于地理的隔离,在自然情况下,没有交配的机会,因此,自然状态下,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具有传粉、交配和繁殖的机会,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从而把各种群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进而决定着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是生活于同一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体,这些种群并非随意的、偶然的堆砌在一起,而是有严格的、合理的空间配置,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彼此相互适应的有机整体。只有具备合理的空间配置,才能长期共处与合作,或者达到有效牵制,从而使群落长期维持下去,也只有具备合理的空间配置,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及资源,进而使生态系统内的各生物物种能彼此和平共处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你如何理解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我的思路: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内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有直接的,有间接的,群落内的各种生物通过复杂的中间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群落内部的每一种生物都处在一个对它来说最适合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称为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上,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最小。不同的生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这就构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群落内部,各种生物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在不同的生态位上拥有不同的生态资源,换句话讲,处在不同生态位上的生物利用的生态资源是不同的,如森林中的乔木利用的是太阳的直射光(即强光),而林下的灌木和草本利用的是散射光(即弱光),这种群落结构特点提高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率。所以,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越是复杂,对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
在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对竞争而言,两种生物的生态需求越是一致,竞争就越是激烈。群落内部复杂的空间结构,使得不同的生物都能找到最适宜于它生存的生态位,生态需求较为一致的生物之间生态位也较为接近,但在群落复杂的空间结构中一般不会完全重叠,这样就缓和了种间竞争。在群落内部的各种生物共同维护着群落内部的生态环境,群落内部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条件越优越,环境也越稳定,这是种间互助的具体表现。
维持群落内部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温度和水分是从属于阳光的。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从上到下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这种结构是由阳光引起的。由于在不同的层次上植被类型的不同,栖息的动物也不同。
自主练习
1.什么是种群?
2.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3.我们的研究能不能停留在种群水平上?为什么?
答案:1.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2.(1)了解种群的特征;
(2)掌握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3)找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4)分析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3.不能。因为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而在自然界中,一个种群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它必然与其他的种群通过种间关系紧密联系,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板书〗种间的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从对方获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
②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或体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丝子;噬菌体和病毒;绦虫和猪。
③竞争:两种不同生物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斗争。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④捕食:(斗争中最激烈的)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
二、种群的空间结构
〖学生活动〗阅读P74~P75。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想象空间〗学生思考老师提示。
〖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选择的要意是什么。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经垂直分层后,其中的植物种群在资源和空间的分配上有什么变化。由此想像出通过自然选择,不同形态结构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垂直分层现象
〖探究〗学生阅读思考,师提示。
〖提示〗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
〖小结〗见黑体字(板书)。
典型例题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解析根据题意,种群a随着时间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衡,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之所以不能无限增长,主要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而致。种群b在前期不断增长,尚未达到K值就锐减,既不是“S”型、也不是“J”型增长曲线。从曲线图分析推出二者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开始时二者的数量同步增长了一段时间,排除竞争可能性;也不是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呈波动的关系,且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从图中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