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3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jab88.cOM

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内容】
第十三课《松鼠》
第十四课《松树金龟子》
第十五课《国宝——大熊猫》
第十六课(师生自荐课文)
【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咏物诗的特点。
2.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并能向人介绍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等。
3.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4.本单元都是科学小品文,要体会其运用生动说明的方式介绍事物的特点,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
(一)诵读欣赏《古诗三首》:体会咏物诗的特点。
[分析]《蝉》
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报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固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风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见《初学记》引《瑞应图》)。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呜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宋句“秋风”相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从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居高”的
“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旨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诗人把这一命意通过蝉的形象表达出来了。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今人刘水济《唐人绝句精华》说:“三四句借蝉抒怀,言果能立身高洁者,不待凭藉,自能名声远闻也。”
唐人咏蝉诗除本篇外,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著名,李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前四句写形象,与虞世南的《蝉》诗相似,但显示的是环境的冷酷;后四句写思想感情,表达薄宦漂泊、欲归不得之情。骆诗:“西陆(指秋天)蝉声唱,南冠(指囚徒)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指蝉),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自喻,将秋蝉的艰窘与己身的不幸融而为一。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白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首咏蝉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不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即唤出“孤雁”,说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着的精神啊!次联又以“谁怜”二字设问:昔日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三联紧承上联,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见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像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叫声。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析这两句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尾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鸦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诗人既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鸦”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佚名《杜诗言志》云:“此时庸庸碌碌之人,谁知杰士心中之事。彼纷纷鸣噪者,不过野鸦之类耳,有何意绪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鹧鸪》
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野鸟,似鸡而小,羽色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常栖息于生有灌木丛和疏树的山野,呜叫时常立于山崩树上。《本草纲目》卷四八:“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本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古人感叹世路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唐人郑谷这首咏鹧鸪的名作,也是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故清人金圣叹称其“深得比兴之遗”。
诗的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暖戏烟芜锦翼齐”,是说这种鸟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又齐整。这种鸟与哪一种鸟比较相似呢?“品流应得近山鸡”,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近。这首诗除题目外,在诗中并无“鹧鸪”二字,但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可以看出或者说猜出是咏鹧鸪.而不是咏蝉或孤雁之类。
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于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后怀抱沙石自沉于汨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山,二妃追寻至此,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陵山上立祠祭祀,这就是黄陵庙。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备感其声之哀怨凄恻。清人沈德潜评论这两句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句胜于‘钩辀格磔’(像鹧鸪啼声,指唐人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中“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之句)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
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紧承上句“啼”字面来。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了。“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又回到鹧鸪雌雄对啼上来。“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诗人吟咏鹧鸪,没有把主要笔墨用于描写它的形貌或摹拟它的叫声,而是着意表现它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为传神。
(二)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这篇写作短文共两段。第一段讲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意义,第二段讲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第一段讲意义比较概括。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这一段的第1.2两句,讲被介绍动物的客观实际:“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另一层是这一段的第3句,讲读者对象的主观需要:“对所介绍的动物,留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印象。”
第二段讲方法比较具体。先介绍方法:“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深入研究。”然后举两个例证具体说明。
一个例证是介绍布丰写松鼠。为了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作者仔细观察并生动描写了松鼠清秀玲珑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瞄,矫健的身体,轻快的四肢,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写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身上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于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很讨人喜欢。为了介绍松鼠的“乖巧”,写它过水,“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这是何等地巧妙;写它蹲伏在窝里,“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是何等地警觉;写它爬树,“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这是何等地敏捷;写它搭窝,“既舒适又安全”,窝口上还搭上“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这又是何等地聪明。布丰能将松鼠的特点写得如此准确、生动,是他认真观察松鼠形态、动作.深入研究松鼠习性的结果。
另一个例证是介绍法布尔写松树金龟子。松树金龟子的特点是能唱歌。
作者仔细观察、反复研究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发现在它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为了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作者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上来回摩擦,发现“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又试用橡皮在玻璃上擦,发现“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作者还将金龟子的发音方法和其他鞘翅目昆虫(如屎壳螂、天牛)作了比较,发现它们“具有同样的特点”。正是由于观察的认真、仔细,研究的深入、审慎,所以法布尔能写出各类昆虫的特点,准确而又传神。
能不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取决于观察能否仔细和深入。不仅要观察所写动物的静态,而且要观察所写动物的动态,有时还要将所观察的动物和同类动物的特点作比较。如布丰写松鼠,写它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这是静态的;写它的跳跃、追逐、过水、爬树、搭窝,则是动态的;写它的形态、叫声和四足兽、黄鼠狼作了比较。法布尔写松树金龟子的仪表.既有静态(写外套),又有动态(写流苏);写触角,还和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颚作了功能上相同、外形上不同的比较。
【探究与实践】
1.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上,可以作一幅画,配上其中一首诗;选择一诗,扩写成一篇短文;自己创作一首咏物(动物)诗,以此加深对咏物诗特点的理解。
2.“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写作活动,可以设计一次想象作文写作,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童话故事;自主修改诗歌、作文,提高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培养交际能力。
【复习要点】
《松鼠》
1.布封和《自然史》
2.词语提示:榉实()榛子()苔藓()橡栗()蛰伏()栎树()分杈()圆锥()褐色()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乖巧:机灵,巧妙,讨人喜欢。
驯良:和顺善良。
矫健:强壮有力。
3.中心思想:本文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4.全文结构:全文共6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括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至5段),具体说明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2段),介绍松鼠形体的特点。第二层(第3段),介绍松鼠驯良的特点。这一层从松鼠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以及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等三个方面来说明它的驯良。第三层(第4至5段),介绍松鼠乖巧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段),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5.写作特色:
(1)本文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课文第1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下面几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绍它的实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这样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以使读者对松鼠这种小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在具体说明时,又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其他一些说明顺序。如第1段介绍松甩的三个貉点、是从外表(外形漂亮)到内部(习性驯良、乖巧),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又是由主(主要特点)到次(其他特点)。第5段介绍松鼠搭窝,则是以时间为顺序。可见,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决定的。
(2)本文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例如,用“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等来描写它的漂亮,用“驯良”“乖巧”“机警”“警觉”等来形容它的性格,用“歇凉”“练跑”“玩耍”“躲”等写它的活动,用“搬”“放”“编扎”“挤”“踏”等表示复杂动作的词来描述它的精明能于,用“又干净又暖和’的窝址和“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等语句写它的生活和居住情况,用“不敢下水”“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等来描写它的心理和语言。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效果.可以便读者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松鼠是“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3)文章的说明语言准确生动,这得力于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选择。
作者在对松鼠做了认真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选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述,尤其是形容词、动词、副词的使用精当准确。再举几例来说明:“清秀”原本指美丽而不俗气,一般用来形容青年男女的面容,文中用来形容松鼠,就突出了它的漂亮。“矫健”“轻快”“敏捷”“机警”四个形容词通常是用来形容运动员的,文中形象地说明了松鼠身体和四肢富有活力的特点。在介绍松鼠尾巴时,用副词“老是”“一直”,既说明了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第4段在说明松鼠警觉性强时,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文中在“触动”这一动词前还用了一个副词“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文中这样准确生动的语句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松树金龟子》
1.法布尔和《昆虫记》
2.词语提示:
掠过()锹()颚()枚()卵()翼()天赋()点缀()炫耀()献媚()抑郁()鞘翅()螽斯()
炫耀:夸耀。
献媚:为了讨好别人而做出的某种姿态或举动。
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抑郁:心有愤恨,不能诉说而烦闷。
3.中心思想: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4.全文结构:全文共2l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
第二部分(第4至20段),介绍松树金龟于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4段),介绍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出世”“奔向”“拜访”这些拟人化词语用得准确而又风趣。
第二层(第5至7段),介绍金龟子的婚恋生活。
第三层(第8至18段),侧重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四层(第19.20段),说明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
第三部分(第21段),从松树金龟子与农作物的关系,呼吁人们“别去打扰它”,渗透了作者对金龟子的人文关怀。
5.写作特色:
(1)从观察人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这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这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在观察,同时也带领读者在观察,在细致地观察。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肯定的语言,如说雄金龟子的折扇“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对推测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如“它们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我无法作证”,对没弄清的,也明白地告诉人们,如对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地说:“还没有搞清楚。”
(2)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课文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拟人的手法。课文在许多地方把松树金龟子当作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感到十分亲切。把金龟子人格化,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把金龟子当作人来描述,在课文中是主要的。作者使用的词语,几乎全部是写人的词语,如“仪表堂堂”“慈母职责”“大献殷勤”“视而不见”“舞蹈表演”“炫耀”“献媚”“无动于衷”“大喊大叫”等等。特别是第7段,雄虫向雌虫求爱的场面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二是通过作者跟松树金龟子的关系或对其态度的描述反映出来。作者对金龟子的外表、习性、婚恋、繁衍和死亡的描述中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全文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昆虫的赞美之情。结尾的“别去打扰它吧!”一句充满对松树金龟子的爱心。“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作者简直是在用诗的语言来赞美金龟子的美丽。总之,这篇科学小品注入了作者的灵魂,融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于一体。法布尔不仅是位杰出的昆虫学家,而且是位出色的文学家。他的科学小品差点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为了科学地说明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作者准确地选用了动词。如:“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黄昏再次降临,它们才重新在空中飞舞。”加点的动词用得多么准确,如果把“啃”换成“吃”,把“钩”换成“抓”,把“咬”换成“嚼”,那么就会大为逊色。用词的准确,也表明了说明事物的准确。如:“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至少也跟堆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慢慢地老死”等,加点的这些词语起着修饰作用、限制作用,如果把它们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国宝——大熊猫》
1.词语提示:
嬉戏()憨态可掬()笨拙()濒危()貘()璀璨()上林苑()邛崃()南麓()北碚()孤僻()分娩()翌日()繁衍()呵护()
濒危:接近危险的境地。濒,临近,接近。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栖息:停留,休息。
孤僻:孤独怪僻。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翌日:第二天。
憨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
2.中心思想: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3.全文结构:全文共18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7段);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第二部分(第8至16段),介绍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
第二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三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4.写作特色: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进行说明。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而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加上适当安排了过渡段和过渡句,文章结构层次既显得清晰,又富于变化,便于加深读者对大熊猫是国宝的印象。
(2)形象生动的说明。
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准确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形态,突现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同时还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大熊猫“体态可爱”的特征。此外,文章还结合有关内容穿插了一些关于大熊猫的故事,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驯()良2.上颚()3.点缀()4.翌()日
5.炫()耀6.濒()危7.分娩()8.锹()甲
9.蛰()伏10.鞘()翅11.繁衍()12.仔()熊猫
13.笨拙()14.榉()实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驯良:
2.品流:
3.矫健:
4.献媚:
5.濒危
6.璀璨: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快乐到极点。()
2.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悠闲的样子,自己感到十分舒适。()
4.一点也不动心。()
(四)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默不作声仪表堂堂进在咫尺
B.人烟稀少曲指可数憨态可鞠
C.企盼已久悠然自得神态温驯
D.烟波浩翰连蹦带跳视而不见
(五)填空:
1.《蝉》的作者______是___代诗人、著名________,诗中借蝉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鸦无意绪,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乍闻征袖湿,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
A、(甲)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②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③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甩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④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乙)①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②它们在树上作窝、摘果实、喝露水,___________树被风刮得太历害了,___________到地上来。③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④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林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⑤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⑥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⑦它们_________也捕捉鸟雀,__________-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粟。
1.(甲)段文字主要说明了松鼠什么?正确的是()
A.形体上的特点B.动作上的特点
C.生活上的习性D.十分讨人喜欢
2.(甲)段第②句中加点的“格外”能否换成“很”?联系上下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体现“松鼠不像四足兽”的句子是()
A.第①句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给(乙)段第①句中加点字注音。
5.找出文中的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乙)段第②句和第⑦句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A.虽然……但是尽管……但是B.只有……才虽然……却
C.因为……所以虽然……却D.尽管……但是如果……就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1.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的前三句,内容上是递进的。可是第二句里说的“一模一样”和第三句里说的“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意思,并没有体现递进关系。对这一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能把金龟子发声的原理说得通俗易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天空突然下了一阵不算小的雨.夹带着风,一下子就把我窗前的那些盆花,淋得面目全非。泥水从花盆里向外溢,使铺着花砖的走廊.溅上了许多,也使原来十分清洁的小园子,立刻呈现出一幅肮脏不堪的样子。
我提了一桶水.正想冲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墙的地方.我发现了一只蜘蛛,它挺着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从污染着泥水的地面上朝着干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便抬起脚来,想把它踩死。
我之所以讨厌蜘蛛,是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张起网来捕捉小虫。在窗棂上.在屋檐下,甚至于屋里的吊灯上面.大蜘蛛张着大的网.小蜘蛛张着小的网,蛛网上挂着小虫的残骸。无捻是怎样整洁的房子,一有了蛛网.就会令人生厌,令人觉得这个屋子里的主人不勤于打扫。可是那些蛛网,常常在头一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现了;它们是那样勤于和人缠斗.好象永远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因此,每当我拿了扫帚,或是竹竿,清理隐藏在角落里的蛛网时,总是生气地想把它们赶尽杀绝。
我抬起脚来,心想,这一回.这只落难的蜘蛛是死定了;而它似乎也知道自己正面临生死关头。它略一迟疑,便拼命地挣扎着,艰难地向墙角里爬。
不知是一种什么意念,我抬起的脚竟没有踩下去。我看到它那样惊恐,那样吃力地爬着,顿然萌生了恻隐之心。我很快地挪开了脚.怔怔地注视着它,对于自己想弄死它的念头,反而感到不安起来。
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平时,连一只小蚂蚁都不愿意随便加以伤害,何况是一只正在困难中挣扎的蜘蛛呢?
它奋斗的意志,是那样坚忍,单凭这一点,我便不该有伤害它的心理。无论如何,蜘蛛也是大由然中的一分子。虽然它不受人们的重视,可是它也应该有生存下去的权利。不是吗?它到处结网,原是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是为了经营生活,我怎能够对它心存厌恶呢?于是我找来一根竹竿,把它从地面挑起来,送到干燥的地方。我这个举动,、起先一定使它大为惊恐,它一定以为自己是死定了。可是等我把它放到干净的地方,它又似乎有点迷惑起来的样子。我好像觉得它回过头来,奇怪地望着我.似乎是怀着感激的心情。然后便安稳地爬走了。我静静地看看它爬走的背影,那神态.使我心中忽然感到无比的舒泰。夏天的雷雨是短暂的。雨过天晴后,空气特别清新,闷热也消散了。尤其到了傍晚,又是分外清纯美丽。那时候晚霞映照着我的屋子,走廊上洒满淡淡的金黄。我怀着满心的喜悦,站在走廊上欣赏着这难得的傍晚景致。
突然,我抬起头来,看到屋檐下又新结了一个蜘蛛网。蛛网在夕阳的光辉映照下,是那样明显:那织着多角形的网,由疏而密;有着鼓鼓的肚皮的蜘蛛,坐在中央,它偶尔动弹一下,蛛网便在夕阳中微微晃动,显示出那是一种多么安适而优美的处所。
我凝神注视着蛛网.心中想着,不知道这只蜘蛛是不是就是我本来想要把它弄死的那一只?如果是,那它真是够幸运了。它原该死在我的脚下,却由于我一时的怜悯,使它得以逃生。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现在对于蜘蛛.反而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它。其实,蜘蛛织的网,点缀在屋檐下,只要你肯用另一种眼光,从某种角度去欣赏,它将会是一幅最原始而且优美的图画呢?
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只看到会令我讨厌的一面,从没有发现它也有可爱的一面呢?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那巧妙地织成的网,在满天晚霞的衬托下,是多么动人啊!大白然里隐藏着纯洁和恩惠,我竟然都把它给忽略了。直到这一刻,我才深深地领悟到:原来,太阳、风雨、草叶、昆虫……全都是造物者为了愉悦我们而安排和使其存在的,问题只是看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赏,如何去发现和爱惜它罢了。(作者徐静怡)
[阅读训练]
1.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说说“我”对雨后吃力爬行的那只蜘蛛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通过“我”对蜘蛛的态度的变化,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蛛网,常常在头—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现了;它们是那样勤于和人缠斗,好像永远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让人心生厌恶,但是,如果用“另—种眼光”去看它,你会发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到(五)略
(六)
A、1.A2.不能。“格外”有“更加”之意,因为前文已有“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所以“格外”更显出尾巴的美化作用。如果用“很”,则表示只有在尾巴的衬托下才显得“漂亮”。3.C4.shì5.历害—厉害作窝—做窝橡粟—橡栗6.B7.(1)不能。“经常”是松鼠“在高处活动”比较频繁,如果去掉,就会让读者觉得松鼠偶尔在高处活动,或者一直在高处活动,这都是与事实情况不符的。所以不能删去。
(2)不能。“好象”意味着松鼠害怕强烈的阳光,只是作者根据松鼠“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所做的推断,或许并非事实。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
B、1.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先找到其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后翼摩擦而发声。3.第二句说的是它“叫的音”,第三句是说的它的“歌唱”,这里有递进关系。所以从内容看还是递进关系。4.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作比,所以读者一下子就能理解。
C、1.因为想到无论在什么地方,蜘蛛都会张网捕虫,无论怎样整洁的屋子,一有蛛网就会让人觉得主人不勤于打扫,于是“我”对那只蜘蛛产生了厌恶,“想把它踩死”;当“我”看到它那样惊恐,那样吃力地爬行。萌生了“恻隐之心”;看到它在困难中挣扎,想到了它意志的坚忍,想到它到处结网只是为了经营生活,于是“我”把它送到了干燥的地方;看到雨后夕阳中的蛛网和蜘蛛,从另一种角度欣赏,感到它是那么动人。
2.要以愉快的心情、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这样才能发现美,并爱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3.蜘蛛是那样勤于经营生活,是那样不屈不挠。

相关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四、五、六单元复习教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第一课时(单元复习)
一、复习导入,认知目标:(重点:目标1、2、3、5难点:目标4、5)
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3.进一步巩固古文阅读方面的重点词汇注解和重点句子翻译。
4.进一步认识写景散文写作特点,并能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有效阅读。
5.巩固背诵。
6.较系统地分析写景散文阅读题的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按照下列提纲自主复习自主复习(20分钟)
1.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现代著名家、人,代表作《》、《》等
②郦道元,人,我国著名的家,家,撰写了地理巨著《》。
③老舍原名,字,中国现代,代表作《》、《》。
2.熟记下面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朗(lǎng)润酝酿(yùnniàg)薄(báo)烟黄晕(yùn)
抖擞(sǒu)略无阙(qē)处重岩叠嶂(zàng)不见曦(x)月
襄(xiā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
飞漱(shù)其间属(zhǔ)引凄异水藻(zǎo)澄(chéng)清
贮(zhù)蓄芊芊(qiān)黛(dài)色磅礴(pángb)
匍匐(púfú)澹澹(dàn)摇曳(yè)静谧(mì)
一年之计在于春
3.熟记下面古文重点词汇并注解加点字:
自(在)三峡略无(完有)阙处(通“)重岩叠嶂(直立的)
自非(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晨指)月
襄(漫上)陵沿溯(逆上)或王命急宣(宣布)虽(使)
乘奔()御风不以()疾(快)也 素湍(急)绝巘(山峰)
飞漱(冲)其间良(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属引()凄异
4.熟记下面古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秋雨初晴或降霜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持
5.依据课文默写: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还眨呀眨的。
(3)“”,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看,,,,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文中描写春天的三个比喻句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6)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7)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8)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上,,。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9)《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山势的句子是:、。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
(10)《三峡》中用比喻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11)《三峡》中用夸张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12)《三峡》中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
(13)《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
(14)《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学生要求:(一)按复习提纲复习教材。(二)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教师要求:
(一)对个别没有按教师复习指导要求做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提示。
(二)指导记忆规律、方法、技巧。
(三)适度调整复习时间:要给学生适度的复习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对自主复习的时间进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梳理课文知识,探究写景散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1)抓特点
①《春》一课抓住春的特点:、、
②《三峡》一课抓住三峡山的特点:,水的特点:不同季节,各不相同(夏()、春()、秋()
③《济南的冬天》一课抓住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④《夏》一课抓住夏特点:
(2)摹景象
①《春》一课描写了图、、图、图、图;
②《三峡》一课描写了、;
③《济南的冬天》一课描写了、、。
2.依据上面的课文梳理,探究写景散文的基本写作思路:首先是抓住描写景物的主要特点;其次是选择能突出这个特点的具体景物场面;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
注:第三环节虽不高深,但牵涉写景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最好叫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二)依据文段,探究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考点分析)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文字的描写对象是:(考察描写对象)
2.全段共5句话,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句意。①
②③④⑤(考察描写对象的特点)
3.这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是:。(考察描写的顺序)
4.文段最后一句话里写野花数量多的词语是,写种类多的词语是,表现它在阳光下闪烁逗人喜爱的样子所用的两个比喻是;(考察依据描写的特点找相关的语句)
5.作者写春花从、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的特征?(考察描写的观察角度)
6.作者由花的甜香联想到果实累累的景象的一句话是:;
,、、。(考察辨别写实和写虚能力)
7.这一段写的是春花,可这里写了蜜蜂和蝴蝶,其原因是。(考察衬托在描写中的作用)
8.文中写春花是描写,写蜜蜂等是对春花的描写(考察衬托正 在描写中的作用)
9.文中闹字用得好,因为闹写出了:。(考察动词在描写中的作用)
10.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文字的特点。(考察修辞在描写中的作用)
(以上知识点不仅要学生熟悉,最好总结出答题格式。)
附:合作探究(二)答案
1.春花2.①百花争放②花色鲜艳③花味香甜④蜂蝶闹春⑤野花繁多3.按“树上”“花下”“遍地”的由上到下的顺序4.杂样儿像眼睛;像星星5.嗅觉、视觉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7.为了衬托花的繁茂和甜香8.正面侧面描写9.写出蜜蜂之多,场面之大,群蜂之乐。10.本段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缤纷绚丽的春花图。

第二课时(单元检测)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8分)
1.文学常识填空(5分)
《春》的作者,现代著名家、人,代表作《》、《》等。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原名,字,中国现代,代表作《》。
2.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6分)
酝酿(yùnniàg)薄(báo)烟重岩叠嶂(zhàg)不见曦(xī)月
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属(zhǔ)引凄异
澄(ché)清贮(zhù)蓄芊芊(qiān)静谧(mì)
3.下一段话中共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5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吉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篮天襄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文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簿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绣气!
错字
改正
4.填空题(14分)
(1),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春天像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有铁样的胳膊和腰脚,。
(3)“”,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一句相照应。沾衣欲湿杏花雨,。
(6)《三峡》中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7)《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现代作家,其作品有小说《》,话剧《茶馆》等。
5.选词填空。(4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A.钻 B.长 C.冒 D.窜)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 (A.金黄 B.土黄 C.亮黄 D.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3)小村庄的房顶上 (A.落 B.堆 C.卧 D.铺)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4)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A.散 B.长 C.铺 D.缀)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简答。(4分)
(1)《春》一文颂春部分的三个比喻句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的次序能颠倒吗?为什么?(2分)
(2)“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2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这段文字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是按照、 、的空间顺序写的。全段围绕一个字,突出一个小字,把小山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4分)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句话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全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的修辞手法是。(4分)
3.“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一句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什么?(3分)
4.“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5.“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微微”一词用得准确,请加以分析。(4分)
6.阅读了这段文字后,你在学习写景上得到哪些启发?(4分)
(提示:可从“写景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等方面回答。)
(二)阅读《三峡》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4题(共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郦道元是时期地理学家、散文家,其作品《》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
(3)飞漱其间()(4)属引凄异()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前后照应,请在文中找出与下边的词语呼应的词句。(4分)
“高猿长啸”中的“高”________________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四季分明》一文,回答问题。(20分)
四季分明(程丽则)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虽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淋,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城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又一年四季的轮回。
1.阅读全文后,补全下面的表。(10分)
第一部分:①通过引入话题
②通过进一步描摹南京四季分明的美丽景色。
第二部分按照顺序描摹南京四季分明的美丽景色。南京四季特点是
③春天④夏天
⑤秋天⑥冬天
第三部分回应开头,总写(2)抒发了

2.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到第⑥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春的短暂,像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夏的火热,似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秋的成熟,如历经甘苦的中年人。照理,第⑥段写冬季,应该用老年人来作比,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4.这篇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因而南京四季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请举例从修辞方法方面说说你的理解。(3分)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第一课时(单元复习)
一、复习导入,认知复习目标(复习重点:目标1.2.3.5复习难点:目标4.5)
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3.进一步巩固古文阅读方面的重点词汇注解和重点句子翻译。
4.巩固背诵。
5.较系统地分析科学类阅读题的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自主复习
1.文学常识
《斜塔上的实验》作者是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是国作。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字北宋的家家。《梦溪笔谈》共卷。内容涉及被称为。
2.熟记下面的汉字并注音。
菩萨祈祷嘀咕卷帙滑稽打扰粗糙倔强妥协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锲而不舍思维渊博宇宙茫无涯际铂金灼热闪烁炫耀尘埃隔开
投奔广漠萤火狗蝎其喙有钳旬日岁以大穰傍不肯梵天寺喻皓
贻以金钗逐讫实钉矣弥胠箧履
3.积累下列成语或词语
漫不经心心不在焉默默无闻一劳永逸狗血喷头天高地厚
付诸行动兴高采烈等因奉此窃窃私语根深蒂固毫不相干
自言自语轻而易举孜孜不倦一事无成持之以恒不言而喻
锲而不舍茫无涯际微不足道足不出户千万蔽地岁以大穰
4.熟记下面古文重点词汇注解
方()为秋田之害。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匠师如()其言 
贻()以金钗患()其塔动
人皆伏()其精炼
5.熟记下面古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皆伏其精练
6.名句积累(会背,理解意思,能活用)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a.创造性思维的要素。b.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c.表明本文论点的句子: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D、最后一节。
(2)〈宇宙里有些什么〉宇宙的特征。
(3)〈〈〈梦溪笔谈〉二则〉〉
a.写傍不肯形状的句子。b.写傍不肯消灭子方虫的办法的句子。
a.匠师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b.喻皓的语言。
 c.解释“塔定”原因的语句。d.侧面突出喻皓在建筑方面高明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全文按“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议论文,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紧紧围绕论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说明文(科学小品),课文采用了由近及远.有已知到未知的逻辑顺序,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恒星.行星.星云.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特征(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单元小结:本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我们在学语文中学习科学,在学科学中学习语文,不仅要学到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创新,做一名富有创造力的人。

第二课时(单元检测)
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其中书写占2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一.语言积累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
祈祷汲取对称
根深dì固()qiè而不舍()卷zhì()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用横线画出,再改正。(2分)
慢不经心赫赫英名兴高彩烈根深帝固
孜孜不倦再接再励一语双关不言而喻
改正:
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席位突出了,伽利略总算得到了这个位置——主要是由于别人不屑要它。(屑:认为值得)
B.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一事无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C.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
(广漠:广阔而冷漠。)
D.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而无所得)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他的感觉正确吗?既然正确,那他就发现了奇迹。
B.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C.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这样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发光的星星,还有亮星云.暗星云等。
5.对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记叙文,说明要取得科研成果必须具有伽利略那种为科学献身精神。
B.《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正一个》让我们明白了任何事物的答案都不止一个的道理,要求我们要有一种怀疑的精神。
C.《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由近及远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
D.《梵天寺木塔》反映了我国古代保护建筑物的决心和在技术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6.对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翻译: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人称它为“傍不肯”
B.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翻译: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光列。
C.人皆伏其精练。
翻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三个人一同走路,里面一定有我的老师。
7.默写(7分)
①.《论语》中阐述思考与学习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关于“傍不肯”消灭子方虫的办法的句子是:,
,。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8.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3分)
星期天早上,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登天平山。
出发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天平山麓的山脚下。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节目。稍作准备后,我们开始登山。才到半山腰,马明同学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脚下踩。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

二.综合性运用(5分)
9.观察下图,说说你受到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从下面两组作家中任选一组,按要求完成下表。(不能两组都选,中国作家需要注明朝代或时代)(3分)
A组:安徒生辛弃疾沈从文
B组:屠格涅夫沈括老舍
作家国籍(朝代或时代)作品主要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三.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斜塔上的实验》完成14---18题(14分)
①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②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③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④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拄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⑤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⑥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一百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⑦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11.第1段的场面描写起什么作用?(2分)
112.伽利略为什么会“突然”“跳起身来”?(2分)
13.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2)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14.用一句话概括上面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15.伽利略是怎样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5分)
槐树花真香
王梓夫
晚霞在炽烈地燃烧着,似乎能听得见被它烧焦的树梢在噼啪作响,小山村显得更加恬静了;村头上有一棵洋槐树,槐花开得正盛,粉嘟嘟的,连晚霞里也溶进了它那淡淡的馨香。
洋槐下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很苍老了,头顶差不多全秃了,只有后脑勺处还有一绺乱麻似的白发。脸上的皱纹纵在一起,眼窝很深,颧骨很高,像一块褐色的石头。她那裸露的瘦胳膊上,皮肉松懈地耷拉下来,上边沾着一块块栗子皮似的老年斑。她手里摆弄着两只毛茸茸的小雏鸡,冲着落日安详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似乎得了一种永恒的满足。
在她的身边,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这姑娘长得晚霞一样光彩动人。光润润的小脸蛋儿,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潮乎乎的红嘴唇,都如含苞未绽的洋槐花一样鲜嫩。她正伏身在一块平展展的大石头上,面前放着铅笔盒.作业本,还有几块口香糖,她那只捏着钢笔的右手支着下巴,歪着头向远处凝视着,像是看着满天的彩霞,又像是看着老奶奶。在她们的脚下,是一条清凌凌的小溪,镀了金的溪水静静地流着,听不见一点儿声响。
女孩突然说话了,那声音像是从天边的遐想中寻找出来的:“姥姥,您说,人为什么活着?”
“这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老奶奶喃喃地说。
“姥姥,您给我说说呀。要不,我的作文完不成了。”
“真是的,我活了快80岁,怎么就没工夫看看这太阳,闻闻这槐花呢?”
“姥姥,您快说呀,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女孩显得有些焦急了。
“活着就活着呗,还管它为什么!”老奶奶漫不经心地说。
“姥姥,您是怎么活过来的?”
“我那会儿也不想活。你姥爷死了,我本想跟他一起去,可放不下你妈。你妈才你这么大……”
“姥姥,你说的是什么呀?”
“为了你妈,我活下来了。这不,也是一辈子……”
女孩不再发问了。她望着山顶上的落日,又陷入了静静的沉思。那太阳很大,很红。
老奶奶又喃喃自语:“这太阳真美,槐花真香。”
忽然,女孩那稚气的脸颊上闪过一道霞光,她似乎悟出了什么,埋下头在作业本上唰唰地写上了两行字:落山的太阳真美,盛开的槐花真香。
16.本文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见解。(2分)
17.“为了你妈,我活下来了,这不,也是一辈子……”这是老奶奶回答外孙女儿“人为什么活着”提问的答案。你觉得这样回答正确吗?为什么?(3分)
18.本文写老奶奶的语言很少,只突出写了两句:“为了你妈,我活下来了”,“这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你能概括地说明这两句话的含意吗?(3分)
19.本文对祖孙两人都作了生动的肖像描写,请说说两人的肖像描写各有什么特点。(3分)
20.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受到奶奶话的启示,悟出了“人为什么活着”的道理。请用300字左右写出你的感受。(4分)
四.阅读古文
完成21—24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予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21.写出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1)方为秋田之害: (2)其喙有钳:
(3)千万蔽地: (4)悉为两段:
22.比较一下,下边句子中的“之”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从词性上答题)(4分)
(1)方为秋田之害
(2)则以钳搏之
2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边句子的意思。(2分)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4.以虫治虫,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请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以虫治虫的知识?(3分)
五.写作(40分)
题目:我发现了 
要求:(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使文题完整;
(2)以记叙为主,叙事完整;(3)不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复习第一课时(单元复习)
一、认知复习目标
1.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成语。
2.识记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3.找出课文中联想和想象的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展文章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情节,理清思路,理解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5.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说出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目标1、2、3难点: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
二、按照复习提纲,自主复习(20分钟)
1.基础知识积累:
(1)识记课下注释、字词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易误字词:(易误读、易误写、易误解)
飘渺滑稽头衔陛下更衣干涸唾沫
清澈舔水和煦肺腑颤栗咫尺
骇人听闻随声附和喜出望外
(2)识记文学常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郭沫若、安徒生。作家、国籍、时代、作品等。
《天上的街市》作者,原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等,代表作有等。
《七颗钻石》是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____的______(体裁)。他还有响誉世界的长篇小说作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蔚蓝的王国》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蔚蓝的王国”中的“王国”是指________。作者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从体裁上说属于。
《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作家。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3)背诵默写《天上的街市》。
2.快速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天上的街市》:面对星空,诗人看到了、想到了哪些事物、故事?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童话《七颗钻石》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简要复述。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3)屠格涅夫心中《蔚蓝的王国》的什么样子的?蔚蓝的王国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复述童话《皇帝的新装》讲述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三、合作探究:
1.本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四篇课文包括两首诗(一首现代格律诗和一首散文诗),两篇童话。“奇思妙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手法。请你以一课为例,说说该文哪里运用了想象或者联想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天上的街市》中诗人讲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诗人为什么不写人间的街市?
3.《蔚蓝的王国》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蔚蓝的王国”做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梦,梦中的人健康快乐,梦中的景迷人神奇,梦中的情热切、感人,老人陶醉了,他备感幸福、愉快,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美好的青春、美好的爱情让老人忘掉了自己的年龄而沉迷其中,放声高歌:“大自然好美。”你能从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情怀吗?
4.《皇帝的新装》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主要人物是皇帝,请在“这是一个的皇帝”句中写上一个词谈谈你的看法,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
(预设:愚蠢、虚伪、无知、不称职、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自欺欺人……)
5.《七颗钻石》中水罐的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引起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精讲点拨:
第1题:示例:《天上的街市》中,第一小节中诗人由眼前的街灯联想到了天上的明星,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了天上的街市的美好以及牛郎织女的美好幸福生活。通过写天上的美好来反衬人间的不美好,从而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向往。
四、达标训练
1.发挥想像,为童话《皇帝的新装》续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结尾。

2.学习了《七颗钻石》以后,根据下面的提示,选择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①感激地说
例:小狗对小姑娘感激地说:“谢谢您,我尊敬的小姑娘,如果不是赐给我水喝,我真不知还能支撑多长时间了。你的仁慈善良,我没齿不忘,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去善待世间的一切生灵,施爱于美好的人间。
你代过路人对小姑娘说:
②富有哲理地说
例:小姑娘不畏艰难,深夜为母亲找水,晕倒在草地上,最终感天动地,这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③深情地说
例: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爱心是夜空中的明星,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第二课时(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iāomiǎohéshuòxùlún
干闪和绝
fǔchóuzhànzhǐchéng
感人肺唱栗近在尺报
bìhèhàixīánpìn
下附人听闻头御
2.默写《天上的街市》第二小节。
3.文学常识填空。
(1)《蔚蓝的王国》的体裁是_______,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国)著名作家等。
(2)《天上的街市》作者,原名,现代诗人、剧作家等,代表作有等。
(3)托尔斯泰,国作家,代表作有。
(4)安徒生,国童话作家,除《皇帝的新装》外,你还知道他的哪些童话作品?写两个。
4.有位作者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的负担轻,但任务最重;0是一面镜子,让清醒者重新认识自己;0是一只救生圈,让糊涂者随波逐流……请你发挥想像,再续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闪”和“点”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2.《蔚蓝的王国》中作者开头与结尾两次说“我看见过你在梦中”,为何反复指出是在梦里?“蔚蓝的王国”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
3.“蔚蓝的王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王国?这里的“大海”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吗?
三、阅读题。
(一)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_______不住,正想_____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______水喝。小姑娘______了一口唾沫,把水罐______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______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_____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节选自《七颗钻石》)
1.根据语境,选择你认为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涌B.跳C.递D.咽
E.讨F.凑G.忍
2.课文为什么以《七颗钻石》为题,而不叫《大熊星座的由来》呢?请谈谈你的理解。(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请你用两个词语概括这两段话的情节特点,并分别举例说明。(深入理解童话情节特
4.小姑娘被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此时,她一定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你认为,她会想到什么呢?请你发挥想像,写出她的心理活动。
5.水罐由木头的变成了银的,又由银的变成了金的,最后从里面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这一变再变,说明了什么呢?
(二)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B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1.在派大臣去看布料之前,皇帝“想”了许多。从这些“想法”里可见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2.文中A、B两处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1)A()(2)B()
3.请找出描写老大臣心理的一个句子,并分析其作用。(2分)

4.《现代汉语词典》对“诚实”的解释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句里“诚实”一词的艺术效果。
5.选文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请发挥你的想像,把骗子的描述写在下面横线上,30~50字。
(三)人生的试金石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大火中被毁,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拍卖时,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了这本书。
这本书不但没有学术价值,内容也枯燥无味。那名穷学生在少有书读的情况下,还是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试金石的秘密:试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的一种小鹅卵石,它看起来和其他的鹅卵石没有什么两样,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然而,一般的鹅卵石较冷,只有试金石摸起来是温暖的。
穷学生获知这个秘密后欣喜若狂,立即赶到大海边寻找试金石。穷学生满怀信心地挑选鹅卵石,可是那些石头摸起来都是凉凉的。穷学生渐渐地有些失望了,他愤怒地把捡来的鹅卵石朝大海深处扔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扔鹅卵石的力气越来越大,那些鹅卵石也被越扔越远。
多年后的一天,穷学生捡到一块温暖的鹅卵石。然而,他已经形成了到手就扔的习惯,当他意识到那是块温暖的鹅卵石时,那块鹅卵石已被他扔到了深海中。他懊恼地潜入海底,寻找了许多天,还是找不到他扔出的那块试金石。
穷学生终于失望了,他一无所获地回到了首都。当时,国内正在举行建国百年庆典,国王一时开心摆擂台寻找全国力气最大的人。冠军将被封为伯爵,并可获得黄金和良田的赏赐。穷学生想起这么多年来在海边扔鹅卵石的经历,觉得机会来了。穷学生随着众人去看热闹,看来看去,觉得那些人的力气都没有自己的力气大。于是他上台去比试,结果把参赛者一个个打败了,获得了大力士冠军,得到了国王的赏赐。
穷学生变成了富裕的伯爵,他感谢那本给他带来好运的书,决定把那本书重新装订并保存起来。他拆开书脊以便重新装订,却在书脊里发现了夹藏的另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试金石,你对人生的态度就是试金石。当你老是抱怨没有机会的时候,或许机会真的到了手边你也把握不了。(乔希罕兹选自《读者》2004年第19期)
1.认真阅读文章,你认为“人生的试金石”指的是什么?
2.这篇具有很浓童话色彩的小品文,情节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
获知书中秘密→()→()→()→重新装订获真谛
3.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穷学生想起这么多年来在海边扔鹅卵石的经历,觉得机会来了。
含义:
4.文中的这本书很奇,那么,它“奇”在哪里呢?请简要回答。

5.把文章的最后一节删改为“穷学生变成了富裕的伯爵,他感谢那本给他带来好运的书,便把那本书重新装订并保存起来了”好不好?为什么?

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一、4、参考答案:0是强者的发动机,是懦夫的坟墓。0是智者的天堂,是愚者的地狱。
二、1、略2、点明是想像中的情景,非实写;它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情怀,表明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与追求。3、应该是光明、青春、幸福、自由的王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具有象征意味,是充满幸福与爱情的海。
三、(一)1.GFEDCBA
2.①以《七颗钻石》为题,能形象地体现小姑娘爱心的珍贵,而以《大熊星座的由来》为题则不能;②《七颗钻石》题目本身就带有故事性,体现童话文学体裁的特色;而《大熊星座的由来》给人的感觉是介绍天文知识的说明文。
3.曲折、离奇
4.这一题旨在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展开合理想像。言之有理即可。
5.这一变再变,说明了小姑娘的爱心在逐渐升华、推广。
(二)1.皇帝是个愚蠢且自作聪明,既不称职、也不理智的人。分析举例:“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句话刻画了皇帝的心虚,既想了解真相又不敢正视现实的矛盾心态。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却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怕的结论”,实在是一个又笨又傻又自作聪明的人。
2.(1)A处的标点是(,)(2)B处的标点是(!)
3.答案示例:“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这里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大臣内心的恐惧,写出了他虚伪、自私、愚蠢的性格特点。
4.这里“诚实”是褒义词贬用,(对皇帝对老大臣都)含有讽刺意味。皇帝认为老大臣诚实,说明皇帝的昏庸和愚蠢;联系老大臣后来不诚实的表现,表现出老大臣的虚伪和无能。
5.视想像合理、语句通顺程度,按照0、1、2、3四档给分。
(三)1.(1)人生的机遇只是由你自己来掌握,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2)要及时抓住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3)生活中存在许多机会,但是能够真正把握的人却少之又少。
2.寻找试金石→扔掉试金石→取得大力士冠军。
3.打败所有对手,获得冠军,得到国王的赏赐。
4.一是没有被大火烧掉,二是书脊里居然夹藏着两张催人深思的小纸条(或“内容单调乏味,却隐含着人生哲理”)。
5.不设统一答案。如持肯定意见,可围绕故事情节直截了当、寓意明了等方面作答;如持否定意见,可从寓意不够深刻、没有揭示试金石的真谛、情节缺乏波澜等方面作答。示例:如同意,可以这样说:故事情节完整,它告诉人们,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就是在海边扔石头,也能成就某种大业。如不同意,可以这样说:改变结尾后,曲解了作者的用意,“人生的试金石”的真谛就揭示不出来;同时,故事情节缺乏波澜,产生不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2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1.识记文学常识
2.识记生字词
3.复习古文及课堂解题训练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唐代-唐宋八大家-《永州八记》
苏轼-北宋-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布丰-法国-《松鼠》-《自然史》
法布尔-法国-《金龟子》-《昆虫世界》
二、字音字形
字音:驯(xùn)良矫(jiǎo)健蛰(zhé)伏苔藓点缀(zhuì)炫(xuàn)耀笨拙(zhuō)
濒(bīn)危璀璨(cuǐ)(càn)繁衍(yǎn)
字形:矫健-皎洁-娇气载重-记载-心裁
三、词语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勾画词表及注解中的重点词语并识记
四、古文复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qián)好事者(hào)庞然大物(páng)远遁(dùn)
窥之(kuì)稍近益狎(xiá)跳踉(liàng)以为且噬己也(shì)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大)憖憖然(小心谨慎)他日(某)虎大骇(害怕)益习其声(更加)驴不胜怒(承受)计之曰(盘算)蔽林间窥之(偷看)远遁(逃跑)
3.词类活用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驴不胜怒,蹄之(用脚踢)尽其肉,乃去。(吃光)
4.古今异义词
稍出近之(古:渐渐今:稍微)以为且噬己也(古:将要今:况且)
益习其声(古:更加今:好处)技止此耳(古:只今:停止)
5.一词多义
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的人)觉无异能者(表示揣度的语气)
大:庞然大物也(与“小“相反)因跳踉大阚(大声)虎大骇(非常)
因:虎因喜(因此)因跳踉大阚(于是)
然:庞然大物也(的样子)然往来视之(然而)
6.说出本文的的两个成语: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7.该寓言给我们的启示:世上许多貌似强大的事物,实际上往往是最虚弱的,它们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也间接讽喻了无能的权贵们恃宠而骄、得意忘形之态及其可悲的下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参考


第四单元 唐诗精华(下)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朗读和背诵本单元的诗歌,体会通俗朴实的语言风格。
二、适当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
三、学习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间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基础知识学习】
一、唐诗,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二、初唐重要诗人有: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重要诗人有: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杜甫。
中唐重要诗人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重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
三、唐代不少有诗人雅称:
杜甫-诗圣、诗王、诗宰相;
李白-诗仙;
王维-诗佛;
李白、王维、王昌龄-诗天子;
孟郊-诗星;
孟郊、贾岛-诗囚;
陈子昂-诗祖;
刘禹锡-诗豪;
齐己、贯休-诗僧。
【教学安排】
21.《杜甫诗三首》三课时。
22.《白居易诗两首》二课时。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课时。
24.《题坡山寺后禅院》一课时。
25.《无题》一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因无计避征徭。
背诵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杜荀鹤,是晚唐后期继承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天地最穷人”。
3.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