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水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9

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站在讲台上,我时刻铭记这样一句格言: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一个连今天的幸福都不曾拥有的孩子,又怎能拥有幸福的明天呢?而我。我们,正是掌握孩子们幸福今天和未来命运的人。

薛法根

题记:据说佛家悟禅有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做人大抵也是一样。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就是薛法根留给我的印象。

了解薛法根的人都说他没有特级教师架子,而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他不像个特级教师。他天然、本色,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点的少年得志;他不装腔,不作势,即使在最卑微的人面前也不会表现出一丝丝大人物的矜持。淳朴、真诚、谦虚,热忱、平易、敦厚,这些东方人最美好的品质,在他身上既集中体现又自然流露。学识和荣誉在他,只增加了一份深厚他还是他,一个自自然然、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

其实深刻的东西都是简单的,就像人们常说的真水无香,又如道家推崇的大音稀声。这种简单其实来自深刻,来自时时意识到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的这样一种使命感

从认识薛法根到这一次接受采访薛法根的任务,中间经过了7年。

1996年,我为了采访吴江的素质教育曾经到过薛法根的学校。那时他还在教科室工作,同时教着实验班的语文,作文教学(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已经小有名气。记得我们正在会议室,他夹着几本书匆匆走进来,一副刚下课却又把心留在了课堂上的样子。校长为我们作介绍,他似乎笑都没有笑,说是马上还要上课,夹着书又匆匆走了。这一次薛法根几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只觉得人很瘦,脸很白,背有点弯总之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能人的样子。

第二次见到薛法根已是2002年。这一次是为了采访他们学校的一位音乐教师。这时,薛法根已经是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教师、副校长了。和上一次不一样,薛法根挤出时间专门陪同我们,非常主动积极地配合我们的采访。他热情洋溢,谈起学校的成长和别人的成绩滔滔不绝;他像孩子一样开颜大笑,完全不怕露出长得不守规矩的牙齿;他口没遮拦,真挚率直,令人常常联想到赤子这一次,我们差不多成了朋友。

第三次见面是在邳州举办的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中。这一次,他应邀前来开设示范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是我第一次目睹薛法根在课堂上的风采。老实说,我很惊讶。课堂上的薛法根温文尔雅,既老成持重又自然平易,还不失幽默风趣。我当时就在本子上写下了两个未料到:未料到他的板书这么漂亮(我知道薛法根书法很好);未料到他的课上得这么炉火纯青(我听说他的课上得很不错)。他那有些弓的背,在课堂上形成自然前倾的姿势;他那不高的声音、动作幅度不大的手势,正好构成了课堂上的和风细雨。他微微地笑着,露出几颗长得不甚规范的牙,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和力。他的头,和孩子们的头常常靠在一起。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谐,而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在这和谐中进行。这是一堂设计精巧但看不出一丝设计、充满艺术又不见艺术痕迹的课。绝没有公开课常见的花花绿绿和热闹,只有寻常上课的平平常常和朴素;更没有特级教师上示范课的作秀和卖弄,只有眼与眼、心与心、言语和言语的平等的交流40分钟里,薛法根一直咬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用心计、花力气、下功夫。40分钟里,孩子们注意力也一直高度集中,但可以看出,他们同时又是快乐的、开放的、自由自在的,就像小苗喝水一样,身心舒展

我决定接受采访薛法根的任务,尽管此前有关薛法根的报道已经相当多。

薛法根档案(1):

薛法根,男,1968年10月生。1983年初中毕业考取江苏省新苏师范,1986年保送江苏省无锡师范大专班,1988年分配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现改名为盛泽实验小学)。现为盛泽实验小学(原吴江二实小)语文教师、副校长(主持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主要专业特长: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主要业余爱好:书法、美术。

主要休闲项目:读书。

主要外形特征:弓腰(和学生在一起是那种自然俯身的姿势;走起路来,就像比较着急往前赶的样子)。

主要缺点:唱歌五音不全(他自己不承认)。

座右铭: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

生活信条:简简单单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行为准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为人态度:诚恳、乐观。

最推崇的人物: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

最喜欢的杂志:《读者》。

最喜欢的书:太多(只要对教学研究和实践有启发的)。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物:母亲(从记事起,母亲就是任劳任怨,整天不讲话,只是做)。

成长三步曲:模仿-借鉴创新。

目前主攻课题:组块教学实验研究。

3月5日,我第三次来到薛法根的学校盛泽实验小学(原名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采访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

按照常规,像他这样一位江苏省名教师、特级教师,身边应该留有丰厚的材料。然而不,他许多东西、特别是一般人认为有用的东西都没有:他上过许多优秀的示范课(其中不少属于样板课),早已被各地制成录像。我想调几节出来看一看,对不起,没有。他们没有给我。他若无其事地说。那么最近才开的几节课,像《螳螂捕蝉》、《火烧云》、《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有吧(我听说这几节公开课反响很大,体现了他的组块教学设计)?然而,也没有。难道没有录像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些课不仅录了像,还被邀请单位刻成光盘正在卖钱。但是,我没有买。他说。那就看看专题片吧(我听说有电视台为他做过专题片)。但是,也没有。照片呢?十几年的照片,总该有一些吧。还是没有。他似乎过于大大咧咧,过于不注意积累资料,过于不注重收集成果了。他见我有些失望,连忙安慰我:事情太多,实在顾不上,太忙了下次我一定跟他们要

这可怎么办呢?有关薛法根的报道我是收集了一些,但我不能抄别人写过的东西。我只能从现在入手,使用最笨的盯人战术。

我从早到晚跟着他:我看他早上到校第一件事如何打开电脑,搜寻吴江市的行知网站,看有哪些教师又给他贴了些什么东西;我看他如何匆匆忙忙夹着课本赶到三年级教室,高高兴兴给孩子们上阅读课《本来我想先跌的》;我看他接听一个又一个电话,答应或推辞省内外多家单位讲学或上课的邀请;我看他不厌其烦地一件件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一会儿跑到楼上,一会儿跑到楼下;我看他在全校教师会上讲话,号召大家不要浮躁认真读书;我看他主持青年教师班主任沙龙,在灯下和几十个班主任认真地切磋;我还跟踪他到家,参观了他的陋室,饱览了他的群书,和他及夫人神聊到深夜在好几天的时间里,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半(据说他后来还要看两个小时的书这是习惯),我看他一刻也没有闲过。太苦、太累了。光想睡觉。他白着一张脸说。他没有时间睡觉,要做的事情太多。作为主持全校工作的副校长,他必须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作为江苏省名教师、特级教师,他要指导全校(包括吴江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为了不脱离教学岗位,他还在教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智慧贡献给更多的教师和孩子,他在行知网站上开设了薛法根专页,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对上门求教的教案进行评点,与贴了帖子要求对话的同行进行交流(我打开过薛法根网站,发现登录的人非常多)。去外地讲学上课,他只能安排在星期六、星期天。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上,没有双休日、大礼拜,只有星期六、星期七。我奇怪他好像没有功成名就的感觉,相反总在急急忙忙地赶路。他一如既往地前倾着身子(弓着背),或若有所思、或阳光灿烂地笑着,几乎看不到那背后隐藏的疲惫

我知道他为什么不注重收集已有成果的原因了,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时时想着过去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他的眼睛看住的是现在和将来。这样的人不会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睡大觉,他也不会成为蜗牛,背负着沉重的过去迈不开步。

薛法根档案(2)

内心独白:

学会了勤奋,你就会拥有教育的智慧;

学会了思考,你就会拥有自己的思想;

学会了宽容,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关爱;

学会了发现,你就会拥有成功的快乐;

学会了微笑。你就会获得开启心扉的钥匙;

学会了珍惜,你就会拥有生命的每一天;

理想的教育,能激活生命的潜能;

而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

我愿以全部的智慧诠释理想的教育,用自己的生命演绎教育的理想。

科研记录:

1988年~1990年,在中年级实验班开展视听训练实验研究;

1991年~1994年,进行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作文教学研究;

1994年~1995年,着手落实语言训练,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1996年~1999年,确定顺应儿童言语心理,构建作文训练序列课题;

1999年~,重点从事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验研究;1990年~2000年,主持由学校承担的江苏省八`。五重点课题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的研究工作,历任第一、二、三轮实验班语文教师、教科室副主任、主任,分管科研的副校长。10年中,先后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多篇;组织教师完成了57个子课题的研究。

荣誉称号:

1995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6年,苏州市十杰教师。

1998年,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1999年,江苏省名教师。

2000年,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2年,全国模范教师提名。

在盯人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

要薛法根介绍自己如何如何是难上加难的,他讲的都是别人。他讲庄杏珍,讲李吉林,讲于永正,讲李镇西,讲孙双金讲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讲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他一边讲一边感叹:我比不上他们。比不上。差远了。他讲得一点也不做作,是真正的谦虚。直到被逼问到自己为什么能够快速成才(出道10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第二年当选为名教师),他才第一次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自己小时侯并没有想过要当教师。上初二、初三的时候,是跟父亲到舅舅家借的10块钱交的学费,所以初中毕业时决定考师范,因为听说上师范不要钱。他说,我这个人读书勤奋,但不怎么聪明,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不是最好,对语文也不是最有兴趣上师范以后喜欢的是书法和美术。但我的机会好,中师毕业正赶上无锡师范招收第一届大专生,我很幸运地被保送;在大专学习期间我又幸运地入了党。(其实,薛法根的幸运是有原因的。这个农民的儿子,具有别人身上少有的朴实敦厚的品质。中师3年,他一边勤奋地学习,一边一直做打杂的事。别人不愿意当的生活委员,他认认真真做了3年,到后来是生活委员、劳动委员一人当,每天早起晚睡为大家服务,中午还在传达室一边练字一边为同学们卖邮票。到大专以后,他仍然如此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杂事、烦事、包括一切平凡的事,他都愿意不声不响地做。以致学校以为他在这方面有特长,毕业时动员他留在总务处。)

他不知道自己有这些美德,只认为自己的运气不错。他心怀感激地告诉我:是吴江、是盛泽实验小学集体培养了他这个人老校长姚荣荣,改变并设计了他的人生;现任校长钟金泉,一直是他的坚强后盾;而学校的老教师们,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他树立了努力工作不求回报的榜样。

他讲姚荣荣的故事。说这个人是吴江市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出门走路,要跑的。自己的工作作风便深受姚荣荣影响。为了能让他成长得快一些,姚荣荣不仅安排他主持江苏省八`。五重点课题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的研究工作,帮他拜杜殿坤、吴立岗等专家为师,派他经常去上海等地学习、听课,见世面,而且只要有专家来都安排他全程陪同,让他接受熏陶。为了让他专心研究教学,还要学校只安排他负责教科方面的工作,不管行政事务。

他讲钟金泉的故事。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名校长自己不求名、不求利,什么都不要,只管创造条件放手让你干。其口头禅是:你们放心干,取得了成绩是你的,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他讲老教师们的故事。说自己一到实验小学就生活在榜样中间老教师们每天下班都不走,搞教学、搞科研,要校长一遍一遍催好走了。好走了!

他特别感激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庄杏珍。称除了母亲之外,庄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物。他讲了这样几个故事:

1992年庄老师第一次听我的课。这堂课我至今记得。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当时,我预先做了一些准备上公开课嘛。谁知老太太一听就跳了起来:你这是在上课吗?上课是不能作假的。做人不能弄虚作假!一瓢冷水浇得我差点晕倒,真恨不得逃走。

1994年4月在吴江上研究课。我精心准备了《可爱的草塘》。第二天就要上课了。晚上8点钟,庄老师让我把备课的情况说一说。我自以为准备还不错,特别是设计了一个让同学们一边听我读课文一边闭上眼睛想一想草塘可爱的环节,感觉蛮好的,很得意。谁知刚说了两句,庄老师就叫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呀?草塘可爱是你叫学生想得出来的吗?这是要靠自己反复读课文悟出来的!我吓得不敢说,她又叫我:再说!刚开口说两句,又叫起来从8点说到11点,全盘否定,推翻重来。心里恨得呀早知如此,何苦拜她为师呢!但心里清楚,她是对的。11点开始,重新备课,到凌晨4点才结束。8点钟上课,很成功。这篇课文,我至今背得出来,刻骨铭心哪!从此,我知道钻研教材要从学的角度。找到一个新的视角,才能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庄老师说:什么叫做脱胎换骨?你不经历痛苦怎么成长?这话听起来有点残酷,但是对的。我那时经常拿一本教材到庄老师家去,一听就听她讲半天,每讲一次(被痛打一次),就提高一次。1999年之前我上的研究课,都是先过庄老师这一关。

课品如人品。这是庄老师常对我讲的一句话。评上特级教师后,她老人家还是盯着我。一次我在苏州实小上课。一名小学生回答问题有些罗嗦。我说,据说热心的人比较爱唠叨,你爱唠叨,肯定是个热心的人不知庄老师怎么知道了,马上打电话找到我:你那堂课上得不错哇。她说。不过好像有个细节,她提到了那句话,这句话有没有过分的地方?有点油了吧。末了,她严肃地警告我:要改!记住,课品如人品。

从庄老师那里,我不仅学到了如何钻研教材如何上课,最主要学到了如何做人。庄老师还特别反对有了一点成绩就因循守旧,认为只有不停地否定,才能不断地进步。听我上研究课,如果是同一教材同一教法,她转身就走,要骂的。我的顶真的态度,就是从那儿学来的。说实话,没有她的严格要求,我身上的好多缺陷很难改掉。所以,现在我指导青年教师,也是盯住不放,严格要求

扩展阅读

《画山绣水》优秀学案3(含答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山绣水》优秀学案3(含答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2. 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欣赏祖国山河的优美。

3. 通过对文章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及仿写的能力。

学法指导

1.杨朔的这篇散文描写桂林山光水色富有诗情画意,整篇文章有一个主旨性话语,写出了作者漓江游的总体感受。朗诵作品后你能找出它来吗?

2.本文富有文采,杨朔是把散文当做诗歌来创作的,请多“吟哦讽诵“,品味语言上的妙处。第2、3、5自然段力求在此基础上达到背诵要求。

相关链接

1.杨朔

(1913~1968)蓬莱城人,当代著名作家。1937年在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西北、广西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6年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1950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写出了他的名篇《三千里江山》;1952年写出了小说集《中国人民的脚步声》,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杨朔散文选》和《杨朔短篇小说集》等。

2.关于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风光的赞美。在桂林方圆百余公里的范围内青山碧野,奇峰林立,秀丽的漓江蜿蜒曲折,穿城而过。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水程两岸,“无数青山浮出水”,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桂林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咯斯特)地区,几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大海,海底沉积了几千米厚的石灰岩。由于地壳变动,大海深处的岩石隆起,海水退去,才使这里成为陆地。之后,又经过七千万年的风化,才最终发育成千峰耸立、碧水萦绕、岩石奇丽、洞境深邃的桂林山水。

知识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攒聚(cuán)峭拔(   )恍惚(huǎnghū  )贮藏(  )崭新(  )恬静(   )黑黝黝(yǒu  )玲珑剔透(tī )嶙峋(línxún)

2.解释下列词语。

精髓——比喻精华。品评——评论高下。杰作——特别出色的作品。 积攒——一点一点地聚集。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恬静——安静、宁静。   清奇——美妙、奇丽。

3.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题目“画山绣水”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意思是______,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课堂探究

一、导课激趣

读了前面的几篇文章,我们已深深地陶醉于那神奇美妙的自然风光中。可有人却说,那些风光并不怎样,有一处的风景更美,它有“甲天下”之称。同学们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吗?

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散文家杨朔一起去游一番桂林的山水。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

指出:题目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和“绣”一般都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画”指其中蕴涵的诗意,而“绣”指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充满了诗意,精致优美。

二、检查预习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清奇峭拔;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智慧想象)

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4.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5.巡视课堂,不时给以指导。并提示: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

6.引导学生明确第二部分的两个层次。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是分两个层次来写的。让学生一齐回答,并指出这篇课文结构的严密。

四、朗读课文,品味诗意

1.杨朔曾这样说过,“我喜欢写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又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所以杨朔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说说这篇文章的诗情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文章的标题是画山绣水

说明:a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如画如绣,妙不可言。   b互文的手法使自然的山水更充满诗情画意。

②文章中有些景及故事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课文中堪称“画山绣水”的景有哪些?

①桂林山水(第二段) ②漓江水色图(第四段) ③鱼鹰捕鱼图(第五段)

2.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四人一组有感情地朗读所选文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的,再用文字的形式为这段话写几句评语,并仿照例句描写一处景物?

例:写桂林的水时,作者说:“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作者先用一组叠词,突出水的碧绿,然后抓住水绿的特点,把漓江的水比喻成“最醇的青梅名酒”,并在此基础上将比喻伸展开去,不用去尝,只要看一眼也会醉人。

仿写:瞧瞧那满地堆积的棉花,洁白洁白的,白得像冬天覆盖大地的积雪,叫人实在不忍心玷污它。(学生朗读,赏析并进行仿写,师生共评)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第二个思考题,体会课文语言特点。(下列句子都能给人美的感受,用心品味,说说它们为什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2)……说不定你忘记自己是在漓江上了呢!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一座极珍贵的美术馆,到处陈列着精美无比的石头雕刻。

【参考示例:1.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互文两种修辞方法,强调了桂林山水深蕴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智慧的想像。

2.这句话运用了鲜活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阳朔境内的钟乳石的无比精美和丰富。】

五、朗读小结

1.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让我们来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好。点名让几位学生朗读,每位学生读l一2段。

2.读完后作比较评价。然后小结: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对景物总是极力描绘,写得很细致。优美的语言让文章产生诗一般的意境。

课题:                                画山绣水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学习目标

1. 学习和尝试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懂得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

学法指导

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本文中对于风景物象总是致力描绘,刻镂得很细致。如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句是释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为桥;第三句是进一步释说.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岩上长满绿盈盈的桉树、杉树、风尾竹,清风一吹,萧萧瑟瑟的,想是刘三姐留下的袅袅的歌音吧”。先要你看.再要你细看,比较,再要你细听,激起你的思考.再要你接受他的释说。希望同学闪在学习时用心体会。 

知识预习

1.找出下列四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清奇俏拔瘦骨嶙峋玲珑踢透反应迟顿万赫藏云心往神弛

仙山琼搁旭日东升丈势欺人画山锈水盘空万刃 登峰造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

那船家__是位手脚健壮的壮族妇女,__是位两鬓苍白的老人。__是谁,心胸里__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戳个小洞,__要喷溅出来。

A、也许……也许……无论……都只有……才……

B、或者……或者……无论……都只要……才……

C、或许……或许……不管……都……只要……就……

D、有的……有的……不管……都……只有……就

3.你游历过哪些风景名胜区,你的家乡应该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与景点有关的优美的传说或诗句呢?

课堂探究

一、诵读课文.进入新课

1.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感情。

2.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课文进行讨论。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3.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读书的时候都非常用心。我们接下来就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讨论交流。

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选几个重点问题指导学生讨论。这篇课文除了语言很有特点,在选材上也是别具特色的。课文写桂林山水,选了哪些景点来写的?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然后指出:在作者所见到的景色中,也有重点,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重点写,但是也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3.讲解:从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杨朔的散文工于构思。他在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请大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4.鼓励学生:同学们谈得非常好,领会到了杨朔散文在构思上的特点。接下来请大家思考:本文写了船家讲述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都是讲述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5.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怎样结合起来的。提示: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

6.指出本文的写作意图:

一般说来,赏景就是赏景,不必相机地进行一些教育,诸如阶级教育。赏景是欢娱的,离开现实人生的,是审美的,阶级教育是理性的,依附于现实生活的,凑在一起,很有些别扭。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本文这种写法带着时代的印记。

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体验拓展

1、点评文章的构思

观赏漓江风景本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作者却在介绍一些造型奇特的山岩的名称以后,借船夫之口讲了有关这些山岩来历的传说,以此反映劳动人民在旧社会所受的深重苦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构思的?

2、心灵的旅游

杨朔说:“凭着我一支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所以他将触动他心灵的东西写了出来,你也见过大自然的各种风光,触动你心灵的地方不少吧,试一试,你能行!

我的描绘:                                        

四、总结全文

1.小结:杨朔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写的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而且还很有深意。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1

2.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想。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一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了_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五、课堂小结:

是啊,祖国有着如此神奇而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着如此动人而凄美的传说故事,让我们用双眼去观赏,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感悟,用笔去描绘祖国这些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吧。

当堂练习

1.课文中讲述了“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等四个传说,请问这些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个问句,请问这三个问句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本文要把神奇而美丽的桂林山水的描写与表现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的传说结合起来写?是怎样结合的?请你说说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4.本文运用了不少间接材料来写景,作者是怎样运用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答案】1.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这些传说是旧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对于认识过去有一定的意义。2.第一个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个是解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作桥;第三个是进一步解释,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3.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作者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述说出来的,边赏景,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船家讲故事的时候又带着叙述者的感情,显得相当亲切。4.间接材料,就是从他人那里得来,并非是作者自己直接体验和搜集到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船家讲的关于山岩来历的种种传说。在本文中运用传说,让我们想见到山岩的神态,留有较大的想像空间,比具体描述要好。间接材料要和作者的直接见闻统一起来运用,本文中讲了一点传说,再写一点江上景色,两者相互穿插,组合得比较自然。

薛法根的点拔艺术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薛法根的点拔艺术”,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薛法根的点拔艺术

——看薛法根《军神》课堂实录

薛老师对课题“军神”的导入颇有意思。

细细品来,觉得薛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在其看似蜻蜓点水的点拔中可见一斑。

如:生:在我心目中神仙的样子很高大,很威武

师:高大威武的形象

又如:生:我想,神仙应该是在天上飞的

师:能腾云驾雾,本领高强

又如:生:我觉得神仙有很多特异功能

师:举个例子说说看

生:比如说他们会有翅膀,还有他们会招唤太阳和月亮

师:能呼风唤雨。

又如:生:我认为神仙可以做到很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师:无所不能

又如: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取名也是一个神,这个神很特别,是什么神呀。(

感受薛法根--文杰叙事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受薛法根--文杰叙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感受薛法根--文杰叙事

感受薛法根

薛法根,无须多说,百度一下,能搜到的资料成千上万。

今天第一次看到薛老师,和心中的光辉形象有些差异。消瘦的脸庞,厚大的镜片遮不住锐利的目光。

很可惜,今天不是薛特亲自授课;很可惜,薛特刚开始评课,正巧来了一个电话,不得不出会场,待回来,错失了一段。

很值得,坚守到下午近五点,听到了薛特妙语连珠的点评,不虚一等。

钱阳辉校长,数学行家,说看到语文课,感觉是雾里看花,不得真谛。薛特说,语文的确说不清道不明。朦胧了,就美了,太直白了,则失去了意境,失去了语文的味了。

钱校长对数学独具慧眼: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背后隐含着思想。薛校长语文教学的归纳则为:语文教学的主线是语言文字的时间,内核是思维、感情。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对比,相得益彰。

最大的收获:语文老师要有问题意识。问题要有容量,给学生思维空间。学生答不出,不应马上肢解问题,抛出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去爬楼梯,而是应当给学生指点途径,让学生朝着一定方向思考,避免发散性引发的乱猜,又避免无的放矢导致无计可施。

轻松插曲:网友提问,公开课是不是应该和常态课紧密贴合,成为公开执教的常态课。薛特回答:今天五校联谊,自然要带来最精彩的课,否则我们这些校长颜面无光,转身问钱校长:“你们是不是带来最精彩的课?”会场一阵笑声、掌声……

薛特的点评不仅直面问题,更提出解决方法,一线教师听到这么有操作性方法,夫复何求?

伍文杰发表

薛法根:铸造“名师”风采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薛法根:铸造“名师”风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薛法根:铸造“名师”风采

薛法根:铸造“名师”风采

他是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蕴含在每一堂精彩的课中,把崇高的师德化作对学生的挚爱,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这,就是一位名师的风采。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时钟,分秒不停地学习着、工作着。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懂得了如何去培育一代新人,就会看淡名利,甘心付出。哪怕工作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教海无涯苦作舟

1990年秋,位于苏南著名丝绸之乡吴江盛泽镇的吴江第二实验小学,拉开了江苏省重点课题“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的序幕。在课题开题暨江浙沪两省一市小学整体改革会议上,学校充分信任地安排仅有两年教龄的年轻语文教师薛法根,为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同行上了一堂现场作文写作公开课。

薛法根领着学生参观镇中心广场“三个织女”的雕像,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写出现场作文。由于准备不充分且缺乏教学经验,当他按部就班实施方案时,平时聪明伶俐的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知所措。薛法根懵了,只得像一个拙劣的导演自导自演,草草收场。这节课被专家、同行定性为“非常失败”。年仅22岁的薛法根涨红了脸,一连几个晚上,都难过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农家出身的孩子,天生有一股韧劲。薛法根没有被这个挫折击倒,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中,他逐渐振作起来。他认识到,教学非一日之功,也非简单的形式和内容所能体现,要探索改革,自己急需的是汲取营养,增加“底气”。正是这节“非常失败”的课,“迫使”薛法根踏上了教育科研的历程。

从此,在薛法根的日历上,休闲娱乐的星期天、节假日消失了。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时钟,分秒不停地学习着、工作着。备课、上课、辅导、指导教研工作、组织科研活动、外出上课讲座……每天下班铃响过许久,他还在学校伏案疾书,还在与学生促膝谈心;每当夜深人静,他常常还在挑灯夜战。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痴情,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薛法根完成了苏州大学中文系本科进修课程,学习了陶行知、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钻研了斯霞、李吉林、丁有宽、贾志敏等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的教学经验,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使身高1米77的他,体重竟不足55公斤!

薛法根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他拜吴立岗等专家为师,学习他们的教学理论;他观摩庄杏珍、贾志敏等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揣摩他们的教法;他到各地参观听课,博采众长;他吸取同行们在教学中的点滴新颖设计;他更把一堂堂公开课当成自己练兵的机会。短短几年中,他先后在省、市各级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课100多节次,听课者十多万人。他从当初“拙劣的导演”变成为广受欢迎的“常胜将军”。

汗水换来了成功与荣誉。1995年,薛法根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获得苏州市“十杰”教师称号;1998年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999年被评选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的殊荣。

 “一分钟掌声”效应

1993年,薛法根领衔的“课堂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运行作文教学研究,进入了第三年。这一年,他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的班级并担任班主任。一个叫张庄的小男孩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学生有明显的厌学情绪,语文成绩只有30多分,父母做生意忙,无暇过问他的学习,偶尔打一顿了事,孩子有时干脆逃学。一天早晨,张庄蔫蔫地来到班上,母亲跟在身后,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原来是刺着孩子的屁股,把他赶到学校的。薛法根震惊了。“课外循环日记”五人一组轮流写,谁都不愿要张庄。薛法根加入了他这一组,成为“第六人”。一次,薛法根外出,周末匆匆赶回查看日记,张庄在日记中写道:“薛老师不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像一朵插在花瓶里的花——没有根了。”星期一,薛法根把这个精彩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猜是哪位同学写的,同学们报的都是优秀学生的名字。薛法根说出了张庄的名字,并提议全班同学给他“一分钟掌声”。这一分钟掌声给了张庄极大的震撼,到小学毕业时,他已经转变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语文成绩达到了94分。

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薛法根加强了对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研究,并始终贯穿在他的系列教育科研课题之中。1988年至1990年,他在中年级实验班开展了“视听训练”实验研究,以阅读带视听,以视听促读写,取得显著成效;1991年至1994年,他进行了“课堂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研究论文两次获江苏省一等奖;1994年至1995年,他进行了“落实语言训练,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成功运用了“三激”训练策略,研究论文两次获江苏省一等奖;1996年至1999年,他确定了“顺应儿童语言心理,构建作文训练序列”课题,列项为苏州市“九五”课题,研究论文获江苏省二等奖、苏州市一等奖;1999年至今,确立了“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初步探索了五种阅读教学新课型,研究论文获江苏省一等奖。

薛法根在语文教学改革领域的探索,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1月,《人民教育》开辟“新星舞台”专栏,第一个介绍的就是薛法根,称他以其“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和语文教学要“三着力”(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力于语文实践活动,着重于语言的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赢得了全国小学语文界的广泛好评。

扎根在希望的沃土

随着知名度的上升,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绣球”纷纷抛向薛法根。他爱人家住在苏州新区,岳父替他报了一所国际学校的名,当他以第一名被录用时,薛法根称病推辞了。还有许多学校以各种“优惠”政策前来接洽,他都不为所动。他说:“二附小虽然地处乡镇,但这里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沃土,是我展示价值和才干的舞台,在我的心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我无怨无悔。”

在薛法根身上,始终洋溢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师德。2000年,薛法根的父亲因患白血病住院治疗,当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的当晚,他在长春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正在准备第二天公开课的教案。他打电话委托校长钟金泉代为探视,坚持上完课后才匆匆赶回。2001年冬天,当医院又一次发出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他正在替一名生病的教师顶班上课,近在咫尺的他也坚持把课上完。从此他穿梭在医院和学校之间,直到慈父去世也没有耽误一节课,而慈父一句也没有责怪儿子。

1999年,薛法根入选教育部特级教师讲师团,赴山东进行公开讲学。几年来,薛法根数十次应邀到山东、浙江等地上课讲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的课清新自然,朴实有方,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迷上了他的语文课,也赢得了无数老师的交口称赞。他也把每次讲学当作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注意收集积累和交流,得到很大收获。

在承担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薛法根承担了繁重的教育管理工作,历任教科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校领导,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养青年讲师。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学校第一批科研“志愿兵”创办了青年教师理论夜校,利用每周三晚上的休息时间,与青年教师们一起学理论、研课题、写论文。大家互相启发,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时地闪现,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如今,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已成为江苏省知名的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是学校给我机遇,是勤奋使我进取,是科研促我成才。”34岁的薛法根很少向人谈及自己的成绩,却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进行回顾总结。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懂得了要培育一代新人,懂得了如何去培育他们,就一下子觉得自己站高了。这站得高不仅是指对教育、教学的见识高了,而且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也高了。这样,自己对工作的名和利也就觉得很淡很淡,觉得自己在做想做的事,自己愿意为自己做的事付出,苦点累点也觉得心甘情愿。”(本报记者 赵建春)

《中国教育报》

薛法根的教育感言


薛法根的教育感言

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要写,就显得非常痛苦,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写顺了,写惯了,就不再觉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种写后的酣畅淋漓的快感。笔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对写的人来说,是一种物化的思维的结晶!所以,爱写,是习惯使然,一旦写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考的方式,那么,语文学习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就成了一种素质。至于对现代汉语系统的把握,早已融入了自身的血液之中。

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在需要学生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犹如农民在晒干菜时“节约了阳光”,而用烘干的办法一样,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干菜而已!

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红娘”。当学生对课文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应当将课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从而愿意、甚至主动地阅读文本、开掘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在深入了解课文、探究文本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指导,解开彼此间的“别扭”,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地谈下去……如此教学,教师就是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令人讨厌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学习使学习本身失去了与生俱来的那种快乐、那种美妙的感觉。学习势必成为一种附加的、外在的压力、压迫。游戏式的学习没有功利性,是一种又内(心灵)而外(行为)的自由,有利于孩子各方面和谐的发展。没有“游戏时代”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们决没有理由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而剥夺他们今天的快乐。没有快乐的今天那有幸福的明天?

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一堂好课折射出的不仅是教师的学识、才智,还有他的人格和品质。

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

我们的学生

不擅长描写,却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缺少了学生自由的、广泛的议论!这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少思想、多复制”!议论少,想象得更少!其实,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教师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这样的眼力是需要磨砺出来的。

现代信息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展现学生从语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个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尽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准确的、最能憾动心灵的。与其花这么多的精力制作并不成熟的课件,还不如引领学生透过课文语言进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时候,学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学的眼光让学生看得一览无余了,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动力。窥探语文,是保持学生学习语文欲望的极好境界。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幸福。

薛法根的简约之美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薛法根的简约之美”,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薛法根的简约之美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医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

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

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

小河中心小学周纪新

2006年6月3日,我和中心小学的五位老师一起到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听课。这次活动安排:有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上观摩课,有特级教师的展示课,还有大学教授的讲座。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一是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同学的盛情款待,二是特级教师薛法根的风采。——为人的谦和坦诚,治学的严谨求真,教书的智慧艺术。

听薛老师教《爷爷的芦笛》,薛老师第一课时的教学,读字、写字、读词、读课文,环环相扣,行云流水,巧妙点拨,扎实训练。一节课下来,学生生字词掌握了,书也读通读顺了,最难得的是,还有了些自己独特的体会,有了自己准备深思探讨的问题。我不由得感慨,在看了太多“浮躁”的语文课后,能欣赏到如此平实、高效的语文课,真是一间幸事!

欣赏薛老师的“倾听”:那是真正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发言中,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或肯定并深化,或更正并引导,促进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有所提高,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思考的快乐。

欣赏薛老师的“评价”:那是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是对学生的无限期待和鼓励,是教学智慧和艺术的积淀。“你说的很好,也很有自信,大家都要向你学。”“你别挤牙膏,我在等你呢?”“请你再想一想,一会儿还请你回答。”……学生笑了,很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欣赏薛老师的“点拨”:不着痕迹却又恰到好处,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一个方向,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无论是提问或讲解,读书或想象,薛老师在用不同的方式,点拨不同的学生,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真正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欣赏薛老师对学生足够的等待;他在课堂上等学生读书,等学生发言,等学生写话……薛法根老师曾说过:要让学生真正得到长进,教师得有足够的耐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和耐心的等待,有时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应该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他们一样能学得很好。我们往往因为担心在他们身上会耽误时间,所以常常放弃对他们的指导与帮助,其实,课堂上对一位学生的帮助,对其他相似的同学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启迪。

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等待,于学生“似解未解”时等待;于学生“灵光一闪”时等待;于学生“不愤不悱”时等待,在“等待”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思考有活力;在“等待”中巧妙点拨,让学生思考有方向;在“等待”中精心设疑,让学生思考有深度;在“等待”中加强互动,让学生思考有广度……

欣赏薛老师对教学的深刻反思,他在讲座中说到了他的语文组块教学。他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体现“简约之美”,即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

希望,从明天开始,自己的语文教学会有些亮光!

薛法根——简约的课堂--虫儿飞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薛法根——简约的课堂--虫儿飞”,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薛法根——简约的课堂--虫儿飞

薛法根——简约的课堂

新课标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背景透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电教媒体、网络极大地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课堂视野。但有些教师一味地迷信媒体,舍本求末,滥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是视听画充斥课堂(公开课教学更是如此),唯独缺少了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特别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感悟语言文字被媒体所代替,学生获得了视觉的美感的同时,遗漏了语文课本应该获得的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提升思维的机会。

走近名师:

薛发根,早就熟知他的大名,不仅因为他是我们的近邻——吴江人,还是因为他师范里的同学就是现在我的同事,更是因为我曾近距离地和他接触了三次。第一次,我们学校因为创建省级模范实验小学,他到我们学校来检查,很有幸,他走进了我的课堂,还近距离地听了他的评课。第二次,他前年应我们学校吴校长之邀到我们学校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天鹅的故事》。第三次,在甪直叶圣陶实验小学听了他执教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匆匆》。薛老师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平易近人。他的课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在我们学校上课充其量所谓的现代教育媒体就是实物投影仪。到了甪直,投影仪变成了电脑里的word文挡,其余的就是一支粉笔,真是“课如其人”。媒体虽简单,但丝毫不影响课的精彩。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_____,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在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的情况下,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这个学生说得结结巴巴,不太连贯。)

师:去掉“在”和“情况下”这几个词,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表达会更清楚。(学生去掉了这几个词,说得更连贯了。)

生:正当汤姆想违反规定,把大鲈鱼拖上岸的时候,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从爸爸的语气中听出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只好把鱼放掉。

师:你的记性真好,老师都没有你记得这么多。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正当汤姆高兴地把大鲈鱼钓上来的时候,爸爸坚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无可奈何地把鱼放掉了。

师:无可奈何这个词用得好。

生:汤姆钓到鱼,心里乐开花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把鱼放回了大海。

师:小朋友,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写的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巧妙但不繁琐的教学设计很艺术地向学生传授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丝毫没有做作之感。

薛大师说:“语文课承载着太多的‘使命’,……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他还提出了“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的“六简”好课设计观。

简约的课堂去掉了许多浮华和急功近利,语文非本质的东西少了,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语文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据说佛家悟禅有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想薛大师的课堂教学已经达到了第三个境界。

薛法根说:“站在讲台上,我时刻铭记这样一句格言‘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一个连今天的幸福都不曾拥有的孩子,又怎能拥有幸福的明天呢?而我。我们,正是掌握孩子们幸福今天和未来命运的人。”我欣赏薛大师的课堂,更欣赏他的做人。

白色天使心中的薛法根


白色天使心中的薛法根

第一次听说薛法根是在去年寒假的学习班上。我想既然吴教授赏识的专家就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我的“教研”就从走近薛法根开始吧!

书的封面上,薛法根在微笑,引人注目的是两颗向外票的大门牙,背已微驼。猛一看就象一位淳朴甚至带点木衲的农民,真不知道学生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老学究”。带着些疑问我开始了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被他崇高的师德、

智慧的课堂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持之以恒的教研精神所敬佩。

粗略的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还是薛大师的课:朴实、扎实、

踏实。在他的课上几乎见不到大段的慷慨陈词、激情洋溢,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似乎就是我们平常上的随堂课。但仔细研读才发现薛法根的每一堂课是精心设计但又平常得让人看不出一丝雕琢的痕迹。在他的课上,听写词语、

教师讲故事

、指名分节阅读课文等很常见的教学方法比比皆是,但平中见奇,学生的思维总能被激活,完全在一个思考的世界里学习。我想这与他提出的“组块”教学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一节成功的课应该走向综合,走向智慧,走向生活。教学时,没有必要循规蹈距的逐段教学,而是大胆的重组教学内容,将“线型”教学转变为“块型”教学。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做“搬运工”,机械的给学生划了圈,让他们牢记课文中的语言,理解课文的内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成了一句空话。

走近薛法根让我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薛法根敬礼!

薛法根课堂教学——雪儿梗概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薛法根课堂教学——雪儿梗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雪儿梗概,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我的名字叫薛法根(书写在黑板上)。念念老师的名字,有什么感觉?

生:感到很拗口。

生:好象很生硬。

生:不太好听。

师:看起来,大家都不太喜欢我的名字。但我却感到很自豪,因为这个名字寄寓了我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刘诗颖。

师:一个悦耳的名字。

生:金阳。

师:多么响亮的名字!

生:晏阳天。

师:艳阳天?充满诗意的名字!你的生活天天都是艳阳天!

师:其实,每个名字后面都饱含着父母、亲人对你们殷切的期望、美好的祝福、无限的关爱。再来念念这个名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板书:雪儿)

生:很美。

生:很好听。

生:像雪白雪白的雪花一样。

师: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生:这个名字很温柔。

师:(惊喜地)感觉真好!

生:谁会这么白呀?

师:你呀!(众大笑)。

生: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

师:这是一只鸟的名字(众笑),是我为一只信鸽取的名字。雪儿是在我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了我的身边、进入了我的生活?请你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专心!谁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雪儿是在我的腿跌伤的情况下来到我的身边的。

师:这一点大家都能看出来。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地方吗?

生:雪儿是在我一个人在家,十分孤独的情况下来到我的身边的。

生:雪儿是在我非常寂寞的情况下来到我的生活里的。

生:雪儿是在我向往到外面去却又不能去的情况下来到我的身边的。

师:这真是无奈!

生:雪儿是在我单刀有点无聊的情况下来到我身边的。

师:没事可做,无聊至极!

生:雪儿是在我忧愁的情况下来到我的身边的。

师:的确有那么一点点儿忧伤。

师:在文中,作者并没有写自己内心的这些感受,而是通过哪些词、哪些句子表达出来的?

生:作者是通过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这些内容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师:一个只剩下,一个多么向往,用得多么贴切、传情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生:(读得都很有感情)

师:在与我相依相伴的日子里,我是怎样对待雪儿的?请你往下读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

生:(认真阅读课文)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我给雪儿洗澡、在它的伤口上敷药。

师:那是给雪儿疗伤。(板书:疗伤)

生:我是这样对待雪儿的:在雪儿受伤的时候,我给它疗伤。

师:(高兴地)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这次的回答与刚才有什么不同?

生:用上了疗伤。

生:加了在的时候,我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师:这样说,就更加具体、明白了。谁还能这样概括下面的内容?

生:在雪儿变得雪白雪白的时候,我给它取名字。(板书:取名)

生:在我知道雪儿是蓝天信使的时候,我更盼望着它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板书:期盼)

生:。(板书:欢呼)

生:在雪儿又飞回阳台,舍不得离去的时候,我把雪儿轻轻捧起。

师:干什么?

生:祝福雪儿重返蓝天。(板书:祝福)

生:在雪儿飞回蓝天的时候,我为雪儿感到高兴。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准确,说明同学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现在,谁能将这些内容连起来,完整地概括一下?

生:我给雪儿疗伤、取名;盼望着它的伤快点儿好起来;为雪儿欢呼;祝福雪儿重返蓝天。

师:很概括!但不美了。

生:在雪儿受伤的时候,我给它疗伤、取名;在知道雪儿是蓝天信使的时候,我更盼望着它的伤快点儿好起来;当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的时候,我为雪儿欢呼;在雪儿舍不得离去的时候,我祝福雪儿重返蓝天,为雪儿感到高兴。

师:这样概括!听起来又明白又舒服!

师: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我们读书,还要从那些含情脉脉的句子里读到作者的那颗跳动的心!比如这个句子: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你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能体会到那颗心吗?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雪儿的爱心。把自己的家当作雪儿的家了。

生:我读出了作者有一颗同情心。

生:我感觉到作者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才会为一只鸽子疗伤,待它这么好。

师:你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生:他有一颗良心(众笑)。

师:对啊!我们从这句话中能读到那颗善良的心,简称良心(众又笑),那才算真正的阅读。

师: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我们更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比如这样一件事:(出示句子,学生朗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会一个人去看蓝天白云吗?会天天去看吗?而作者却和雪儿天天去看蓝天白云,他又有什么样的独特的感受呢?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自由读书品味)

生:我一个人看蓝天白云是很孤单的,而和雪儿一起看就不孤单了。

师:有伙伴了!

生:我的腿受了伤,雪儿的翅膀也受了伤,两个都只能去看蓝天白云了。

师:同病相怜啊!

生:我和雪儿一起去看白云,心情是很愉快的,不再是忧伤的。雪儿也是很愉快的。

生:我和雪儿都向往外面美好的春光。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你们再留意一下,作者不写去看蓝天、白云,而要写成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这里面又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我觉得飘飘悠悠的白云是动的,看起来很美,很好看。

师:是变化的,飘动的!

生: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的白云的样子,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

师:你能注意省略号中蕴涵的内容,了不起!

生:看飘飘悠悠的白云,心情是很舒畅的、轻松的。

生:看这样的白云蓝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伤痛和忧愁。

生:这样飘飘悠悠的白云似乎带走了我们所有的烦恼,心情也和白云一样飘飘悠悠了!

师:真是诗一样的语言、诗人一样的心灵!是啊,正是作者和雪儿在一起时的心情是美丽的,那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才显得那么美丽、舒服!是心情改变了蓝天白云,而又是谁改变了我的心情?

生:雪儿!是雪儿的到来使我的心情变得开朗、美丽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的感受会和刚才不一样。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就这样去读课文,就能读出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就会发现别人读不到的东西。自己用心读读下面的几段话,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生:(很投入地朗读课文)

师: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流利但没有激情。)

师:听得出来,你很努力,读得很流畅。但对蓝天信使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想一想:雪儿是怎样一只信鸽?

生:(再读课文,语气加重,很有力量。)

师:(高兴地)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信鸽了吗?

生:勇敢、忠诚的信鸽。

师:对这样的信鸽,我内心的感情呢?

生:非常喜欢的。

生:还有敬意!

生:为雪儿感到骄傲、自豪!

生:对雪儿寄予了希望,希望它能为人们传递更多的信息。

师:这样一体会,再读课文,感觉就不一样了。谁来读?

生:(读得很有激情!)

生:(朗读其他自然段,略。)

师:老师想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你听得出我的心情吗?

生:十分快慰!

生:快乐的、欣慰的、高兴的。

师:与雪儿在一起的时候,我是快慰的;雪儿飞走了,我不是又孤单、寂寞了吗?

生:我是为雪儿的伤好了,能重返蓝天而感到高兴。

生:我是为能养好雪儿的伤而感到欣慰。

生:我和雪儿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心里十分高兴。

生:我以后还能常常回忆这段和雪儿生活的美好时光,心里就不空虚了。

师:一段美好的生活,一个难忘的回忆!

生:我的伤也会和雪儿的伤一样,会很快好起来的,所以我就感到很快慰。

师:读到这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雪儿的到来,使我原本寂寞、孤独、忧伤、无聊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变得更加充实了。

生: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师:即使是天天看蓝天白云这样单调的生活也有滋有味了!

生:也使我更加珍惜每天的生活。

生:即使雪儿走了,我也会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的。

师:深刻!

生:变得更加快活、不单调了!

师: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遇到这只受伤的信鸽都会有这么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好的日子?

生:不会!只有爱信鸽的人才会这样与雪儿一起生活。

生:有些人只会伤害信鸽,根本不会有那种美好的生活的。

生:善良的人才有美好的生活。

师: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人,才会热爱生活,他的生活才会有意义、才会有价值、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祝愿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美好的生活、拥有美好的回忆!

师:当我伤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是否又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是否又会勾起我对雪儿、对那段美好日子的回忆呢?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把想对学说的话写下来,容春风带给雪儿,好吗?

生:(自由写话)

师:谁来交流?

生:雪儿: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与你相依相伴的日子。记得你刚刚来到我家时,你的翅膀受了伤,浑身黑糊糊的。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了忧伤,看到了仇恨,看到了无奈。(师插话:你真会看,看到心底去了。三个看到了,充满深情、语句优美!)雪儿,当时我和你一样,也受了伤,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啊!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生活似乎变得快活了,变得充实了,变得有滋有味了。(师插话:又是一个充满感情的排比!)即使是与你天天到阳台上看蓝天白云的日子,也显得那样舒服、开心。望着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与你常常会发呆。(师插话:发呆?建议改为产生无限的遐想或者露出甜蜜的微笑)雪儿,现在你又在哪里为人们忠实地传递着信息?虽然看不见你,但是我会为你永远祝福的!、

师:情真意切!

生:雪儿: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与你相依相伴的日子。雪儿,是你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在受伤的时候,整天感到孤单、寂寞,感到无聊、忧愁。你来到了我的身边,我立刻变得忙碌起来,为你洗澡、敷药,为你取名,陪你看蓝天白云。当你伤好之后,我为你欢呼,为你祝福。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别的时候,谁都依依不舍。雪儿,谢谢你给了我美好的一段生活,谢谢你给了我一个美好的回忆。

师:其实,雪儿也会从心底感谢你,感谢你对它的悉心照料、感谢你对它的关心爱护、感谢你给它六下的美好的生活回忆!

师:在与同学们相依相伴的两堂课里,你们也给了老师一段美好的生活,给老师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谢谢同学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雪儿》,雪儿,希望对你有帮助!

走进名师薛法根--隐形的翅膀


走近名师——薛法根

屏幕上,薛法根在微笑,引人注目的是两颗向外票的大门牙,背已微驼。猛一看就象一位淳朴甚至带点木衲的农民,真不知道学生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老学究”。带着些疑问我开始阅读他。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的:

一、个人档案:

生平简介:薛法根,男,1968年10月生。1983年初中毕业考取江苏省新苏师范,1986年保送江苏省无锡师范大专班,1988年分配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现改名为盛泽实验小学)。现为盛泽实验小学(原吴江二实小)语文教师、副校长(主持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特级教师。

性格爱好:

主要业余爱好:书法、美术。

主要休闲项目:读书。

座右铭: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

生活信条:简简单单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行为准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为人态度:诚恳、乐观。

最推崇的人物: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

最喜欢的杂志:《读者》。

荣誉称号:

1995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6年,苏州市“十杰”教师。

1998年,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1999年,“江苏省名教师”。

2000年,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2年,“全国模范教师”提名。

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多篇;组织教师完成了57个子课题的研究。

内心独白:

学会了勤奋,你就会拥有教育的智慧;

学会了思考,你就会拥有自己的思想;

学会了宽容,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关爱;

学会了发现,你就会拥有成功的快乐;

学会了微笑。你就会获得开启心扉的钥匙;

学会了珍惜,你就会拥有生命的每一天;

二、教学艺术:(三个方面)

走近薛法根,你会发现,他一直揣着梦想守望着语文教育的原野。他常说:“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的心已不再年轻,生命也就失去了光泽。”对语文,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想的憧憬和行走的激情。他的课:朴实、

扎实、

踏实。在他的课上几乎见不到大段的慷慨陈词、激情洋溢,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似乎就是我们平常上的随堂课。但仔细研读才发现薛法根的每一堂课是精心设计但又平常得让人看不出一丝雕琢的痕迹。在他的课上,听写词语、教师讲故事

、指名分节阅读课文等很常见的教学方法比比皆是,但平中见奇,学生的思维总能被激活,完全在一个思考的世界里学习。他认为: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呈现的形形色色的虚假繁荣,薛老师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一堂理想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有人格;课,有课品。一个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奠定了他的语文课堂的品位。课品如人品,而真实,是衡量人品、课品的准绳。

简单也是一种境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薛老师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语简要)这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是他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与思考之后所形成的对语文教学深刻的认识,是他超越语文教学技术所步入的教学艺术境界。

让语文课充满智慧:在薛老师的语文课堂上,他用轻松幽默、充满智慧的教学评价语使语文课充满笑声,有人曾以“教的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薛老师说:“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善良的心灵,来自深刻的思想,来自鲜活的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这是薛法根老师心中理想的课堂,也是他永恒的追求。

三课例赏析:(卧薪尝胆)

在薛老师的课堂上,他既鼓励学生读书质疑,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又以教师的追问启迪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让学生获得从内心深处生发的学习乐趣。请听他的《卧薪尝胆》教学片段: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师: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他还亲自下田耕种。他还要练兵......

 师:这就叫:奋发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最后才取得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了吧。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奋发图强、坚持不懈!

 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要报仇雪恨。我们生活的很幸福,不需要这么苦。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太空。你们说科学家有仇恨吗?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比如中国足球队要成为世界冠军,就必须卧薪尝胆。

......

在薛老师的教学中,是“逼”着学生由浅如深、由人及我,将思维步步推向纵深,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

四、教学研究:

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努力构建着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着深刻的实践,组块教学确立了四个走向的教学思想,即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组块”是指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多个教学目标,以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自主选择、自动整合语文学习内容的意识、能力、习惯。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从生活中、从身边发现语文、学习语文,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创造生活化的语文学习。

五、学习体会

薛法根,一个并不起眼的名字,连他的学生都说:这样的名字只有从泥土地里才能长出来。如今,薛法根,这个带着泥土气息的名字伴随他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响彻了大江南北,为人熟知,为人仰慕。我是幸运的,在学习薛老师的这段日子里,我越来越被他崇高的师德、

智慧的课堂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

、持之以恒的教研精神所敬佩。他改变了我的语文教学轨迹,重构了我的教育历程。

笑得透明的薛法根--思想的天鹅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笑得透明的薛法根--思想的天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笑得透明的薛法根--思想的天鹅

作者:袁卫星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我,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人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智慧多。

生:你的牙齿有点凸出来。

生:眼睛小小的。

生:脖子很长。

师:脖子长好啊!天鹅的脖子多长,那是高雅!(众笑)

生:你有点驼背。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众大笑)

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

认识薛法根,是从上面的课堂实录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小学教师朋友的听课本上发现了这则实录,立刻被执教者巧妙而又独特的导入吸引住了。因为长期在中学执教,我对小学教育并不十分熟悉,但是薛法根的名字是听说过的。我知道,这个1968年出生的年轻人在他30岁还不到的时候成为当时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次年,又被命名为江苏省首届名教师。

今年4月,我应《江苏教育》编辑部之约参加他们的“特别策划·新生代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在这个十来人参加、百十人旁听的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薛法根。众目睽睽,他这样“自我描述”:“学生在作文中描写我,说我进教室常常是人未到,牙先到……我长得是有点对不起观众,但是我丑得可爱,学生们都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我在众人的笑声中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我从他慢条斯理、真情流露的自述中,读到了他的自谦,他的自信,他的真诚,他的民主……我决定循着他的脚步,去描摹一条属于“新生代教师”的成功轨迹——

在模仿中起步

1990年秋,江浙沪两省一市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讨会暨江苏省重点课题“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开题仪式在位于丝绸之乡盛泽镇的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召开。在这次会上,年仅22岁,从无锡师范小学教育大专班毕业,执教才两年的薛法根被学校领导推到台前,为与会代表执教现场作文课:《织女塑像》。精心设计了教案,踌躇满志想要“放出一颗卫星来”的薛法根领着学生参观了镇中心广场上的“三个织女”塑像。回到教室,他想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写好这篇文章,谁料到,在课堂上,平日伶牙俐齿的学生却呆若木鸡,把他彻底晾在了一边。薛法根像个拙劣的导演,在“启而不发”的情形下,到最后只好自说自话,自导自演。

这是一堂“非常失败”的公开课。老校长姚荣荣给了年轻人足够的宽容:“什么课上跌倒,就从什么课上站起来。”可是薛法根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失败的苦涩和阵痛带给了他一时的迷惘和不安。

“当我想不出题材来画时,就仿米勒的作品,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困顿中,梵高的话让薛法根眼前一亮。他决定“依葫芦画瓢”,向名师求教,学他们的一招一式。地处偏僻的小镇,哪里来的名师?薛法根自有办法,他不知从哪里找来李吉林、于永正等小教名师的录像带,一遍遍揣摩。尤其是“素描作文教学代言人”贾志敏老师的课堂录像,更是成了他的当家宝贝,一盘录像带,他要看五六遍。家里新买的一台录像机,不到半年就出了故障。抱着录像机去修理的时候,薛法根反复强调,不管换什么零件,只要能快点修好,并且最好能修得耐用些。

贾志敏的课,就这样一堂堂被薛法根搬到了课堂上。“我那时候把贾老师的好多精彩语句都背下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在自己课堂里用的,就在自己课堂里用。”薛法根说。是的,他从观看录像中细心揣摩贾老师点拨、评价、激励等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提炼作文教学的技巧和要领。渐渐地,课堂里,他觉得自己有了底气,学生有了灵气。渐渐地,实践中,他不仅得了大家的真传,而且有了自己的东西。

1993年,在泰兴举办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获奖代表薛法根上了一堂自己构思的素描作文课《奇妙的魔术》。这堂课,引来3000多名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就连负责摄像的同志都连声夸奖:“我拍了十几年的录像课,今天的课是最精彩的!”

在科研中成长

“没有课题就没有今天的薛法根,薛法根是在科研中快速成长起来的。”薛法根周边的领导、教师都这么说。

1988年至1990年,他在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中年级实验班开展“视听训练”实验研究,以阅读带视听,以视听促读写,初见成效;1991年至1994年,他进行“课堂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运行作文教学研究,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研究论文两次获江苏省一等奖;1994年至1995年,他进行“落实语言训练,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常是“三激”训练策略,研究论文又一次两获江苏省一等奖;1996年至1999年,他确立的“顺应儿童语言心理,构建作文训练序列”课题,被列为苏州市“九五”课题;1999年起,他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并初步形成组块教学模式。《人民教育》“新星舞台”和“名师人生”专栏大篇幅介绍了薛法根的教改实践,他的“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和“三着力”(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力于语文实践活动,着重于语言的内化进程)教学思想被推向全国。

回顾自己的科研历程,薛法根不无感慨地说:“亏得有理论指点!”

早年的时候,薛法根接教三年级并任班主任。班上有个男生,居然要靠她妈妈用缝衣针刺着屁股来上学。薛法根狠狠心肠,将他的课本、作业本全部收上来,让他坐在教室里看别人读书,看别人做作业。第一天,这个孩子很轻松;第二天,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东张西望看同学的课本,薛法根故意制止;到了第四天,他向薛法根来要他自己的书本。薛法根趁机和他约法三章。薛法根说,做这个实验前,他知道了“饥饿疗法”。

又有一个学生,语文学习不理想,刚进班的时候语文只考30多分。班级开展“循环日记”活动,5人一组轮流写,谁也不愿意搭上这个同学。有一次外出回来,薛法根发现这个同学的日记中有一句:“薛老师不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像一朵插在花瓶里的话——没有根了。”星期一,薛法根把这个精彩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猜是哪位同学写的。同学们报的都是优秀学生的名字,薛法根说出了这个学生的名字,并提议全班同学给他“一分钟掌声”。他还顺势带着这个学生亲自招募日记小组,许多优秀学生都来参加,这个学生成了班级中最幸运的人。薛法根说,这是“皮格马里翁”给他的启发。

薛法根学理论、搞科研,有一种天生的韧劲。拜师学艺不消说,单是每天晚上临睡前两个小时的读书习惯,就能说明一切。薛法根的大徒弟、和他年龄一样大的徐国荣说:“他一直对我说,你要学习呀,你要学习呀。有一年我俩去杭州学习,前后五天,他一天也没有出去玩。带了两本书,一定要分一本给我看,说是那样的书至少要看两遍。我被缠着,也出不去。最后一天集体组织外出,我去了,他没去。晚上回来,他书看完了,又缠着我讨论问题。我觉得,他就像一棵榕树,越长根须越长;根须越长,吸纳的东西就越多。他的枝繁叶茂、郁郁苍苍是必然的。”

在泥土中扎根

“作为省特级教师、名教师,你现在的名气很大,却还身在乡镇。人往高处走,孔雀东南飞。据说有很多学校动你心思,你为什么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在“新生代教师”专题研讨会上,《江苏教育》记者向薛法根如是发问。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薛法根动容回答:“说实话,师范刚毕业的时候,我压根儿就不想到盛泽。我的对象在苏州工作,那时候的吴江第二实验小学还是一所弄堂小学。然而,我在这里一呆就是15年,对盛泽,对学校,对这里的一切,竟然有了一种难于割舍的留恋。毕竟,这里印着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有人说,人往高处走,你应当寻找更合适你发展的土壤。的确,也有许多学校来找我商量,但我感到这里更适合我,更需要我。我生在农村,深知‘乌鸦反哺’的可贵。谁不愿意做一只美丽的孔雀?但有多少人愿意做一只反哺的乌鸦呢?我不能保证一辈子留在这里,但只要需要,我就愿意成为这里的一棵树!虽然,作为一个农村的乡镇,这里确实小了点,但教育的天地是无限的。你的心有多宽,梦有多远,根有多深,你的天地就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辉煌,你的生命就有多精彩!”

是的,考察薛法根成长乃至成功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在的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尽管带着泥土的气息,但却是教师成长一块肥沃的土壤。这里的教师,只要肯登高楼,自会有学校和学校的领导为你搭梯子。这里的科研,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份习惯。

学校聘请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作为教育科研顾问,使薛法根的课题研究每每得到专家的悉心指导,他成了他们的“编外研究生”。

学校把薛法根送进苏州市第一期小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这个研修班上,著名特级教师庄杏珍成了他的导师。这是个严中有爱,严爱有加的老太太。第一次听薛法根上公开课,听完她就跳起来:“你这是上课吗?你是在作假!”当众一顿痛骂,把他公开课前预演、预备的“肉瘤”割了个一干二净。自此,薛法根懂得了“课品如人品”的道理。

学校放开手脚让薛法根搞科研,第一次“亮相”失败了,鼓励他第二次接着再来。没有人嫉妒,没有人刁难,有的只是农村教师特有的质朴和热诚,有的只是一呼百应办夜校、开论坛的干劲。

“现在你是校长了,你希不希望你们的学校出现第二个像你一样的名教师?如果希望,你会怎么去做?”采访结束,得知薛法根已是吴江第二实验小学下属舜湖中心小学一把手校长,我追问。

“我希望的不是第二个,而是有一批。我会致力于这样一项工作:最大限度地拓宽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空间。你看我的背,不正像石拱桥?我要渡他们过河,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诗意和乐趣的长河!”

说到这,薛法根笑了,笑得透明,笑得像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薛法根老师的“大道至简”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薛法根老师的“大道至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薛法根老师的“大道至简”

有幸现场听过薛法根老师的一堂课,几年过去了,他的那堂课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看到了特级教师真正的风采。听很多人说过,特级老师每年也就只上那么几节课,然后到处去上。虽然这么说,对特级老师非常不公平,好象一句话抹杀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功底,但也可以看出,每个上台面对全国各地教师而上公开课的老师来说,在教学设计方面都是精心准备了的。薛老师也一样,精心准备了一课,可来到做课的学校后一了解,才知道这些学生早就在校内上过这课了。于是他临时换了一课,没有多媒体课件,没有学生预习,但他还是上得非常成功,得到了全场老师的掌声。薛老师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让我看到了他深厚的语文功底。他在讲解汉字的时候结合了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这一知识,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孩子们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些汉字。从他的课堂中我了解到特级教师“特”在哪里。这扎实的语文功底不正是靠一朝一夕的积累而的来的吗?这样的老师才无愧于“师”。

最近看薛法根老师的书籍,了解到他主张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这“简简单单”其实并不简单,是他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与思考之后所形成的对语文教学深刻的认识,是他高度凝练的教学思想的结晶,是他超越语文教学技术所步入的教学艺术境界。透视薛老师的“简单”的课堂教学观,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大道至简”有一种更为深切的认识。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的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发现那些为学生真正所需要的、终身有用的“核心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

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要简单:现代教学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水小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