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9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wWW.Jab88.COM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课后反思:

精选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3、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同桌分发12块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出示杨桃图片
师: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过语文课文《画杨桃》,知道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形状也各有不同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1
1、师先按照例1的样子,摆好四个正方体。
师:我们先来搭一个简单的,请同学们拿出四个正方体。
(先将三个正方体摆成一排,然后再将第四个正方体摆在第一个正方体的后面。)
如图所示:
师:大家都摆好了吗?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跟老师摆的是否一样。(位置、方向都要一致)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物体前面、上面、左面的形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从上面、下面、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把它记在心中。
3.出示教材第13页例1下面的三张图片
师: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在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教学例2
1、照样子摆一摆。(12个正方体)
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
2、从上面看到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小组为单位,站在同一位置轮流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再交流各自看到的每个物体的形状,并汇报:
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都是
3.从左面看,形状相同吗?从前面呢?
小组还是站在同一个位置先观察左面的形状各是怎样的,说一说,画一画,再从前面观察这3个物体各是什么图形,议一议,并画出来。
然后小组代表汇报观察到的结果;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都是。
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4.从刚才的拼摆和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小组为单位,先摆一摆,再从同一位置去观察这3个物体,并说一说: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指名回答后,集体订正。
(2)全班反馈。反馈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后摆出相应的实物验证判断。
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四第6题。
摆一摆,议一议,小组合作完成。展示各组所摆的图形,并订正。
4.完成教材练习四第7题,数一数。
学生自己数,再交流。
指名说一说,数方块的方法,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人教新课标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人教新课标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人教新课标教案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学习重难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的操作活动,找出图形的对称轴以评价教学目标1。

2.引导学生找对称点,画出图形的对称轴以评价教学目标2.

学习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观看《故宫》视频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春节,有一处红遍全国的旅游景点,大家知道是哪吗?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

师:看完这段视频你想说点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吗?(对称美)

师:中国古代宫殿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巍峨壮观、气势雄伟,对称之美尽收眼底。

2.出示对称图形,唤醒旧知

师:老师这有一张太和殿的剪纸作品,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口说无凭,谁能来证明一下?

学生演示:沿中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他刚才用对折的方法,两面完全重合,中间的这条折痕叫什么?(对称轴)对折的方法还是很重要的。(板书:方法对折)

3、揭示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多建筑在设计时都用到了对称现象,像是四合院、园林以及我们刚才看到的故宫,借鉴古人的智慧开始今天的数学探究。(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发现对称点的特征

师:这是故宫的平面图,大家发现对称轴了吗?用手在空中画一画。对,就是这一条。(课件出示对称轴)

师:如果把这一部分隐去,这点表示左边角楼的位置,你能准确找到右边与它对称的右边交楼吗?为了便于大家观察,为大家提供了一样工具(方格图)。

1.第一次找

师:谁来找找,上来指指。(生上讲台指)

2.第二次找(变化交楼的位置,交流方法)

师:如果角楼的位置在这,你还能找到吗?不仅要找对位置,还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找到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

预设1:想想对折,完全重合

预设2:数格子,这个点到对称轴是两个格,再从对称轴向右边数两个格。

师:刚才这名同学用了数格子的方法,他是怎么数的,谁能再来说一说?(板书:数格)生描述数格方法

师:从这个角楼到对称轴是两个格,再从对称轴往右边数两个格就找到了。也就是说两个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同。(板书:格数相同)

3.第三次找

改变对称轴方向,原来的纵向改为横向

师:我们换个角度观看,注意看什么发生变化了?那现在与它对称的角楼在哪?你能找到它的具体位置吗?

提供三组答案,学生辨析,在矛盾中引出对称点的练习和对称轴的垂直关系。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了三个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错的你要说哪错了,对的要说为什么对了?能说出来吗?小组分工讨论。

小组汇报

预设1:第一幅图到对称轴的格数不同,错误,第二幅图两个点不在一条线上,所以第三幅图正确。

师:你刚才说第二幅图不在一条线上,那我把两个点连起来也在一条线上啊?怎么就不对了呢?我们再把第三幅图的点连起来看看。有发现吗?两个点的连线和对称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预设2:第一幅图到对称轴的格数不同,错误,第二幅图两个点斜了,所以第三幅图正确。

师:你刚才说第二幅图两个点斜了,那老师把这两个点连起来看看。第三幅图也连起来,大家有什么发现吗?两个点的连线和对称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生:垂直

师:谁和谁垂直(两个点的连线和对称轴垂直)

师:我们一起回头看看刚才的两幅图,两个点的连线和对称轴垂直吗?(垂直)

总结垂直关系,解释对称点

师:看来两个点的连线和对称轴是互相垂直的,(板书:互相垂直)同学们只是太棒了,发现了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数学上,对称的两个点叫做对称点,如果把这个点叫做点A,与它对称这个点就叫做点A′,点A和点A′是一组对称点。(板书:点A和点A′是一组对称点)

4.第四次找变化对称轴方向,倾斜的

师:接下来老师可要提高难度了,敢不敢挑战?看,又发生了什么?(对称轴斜了)对称轴斜了你还能找到吗?为了体现所有同学的水平,这个题每个人都要完成。

要求:

(1)在练习纸上独立、仔细的完成。

(2)把你的方法用小标记在图上标出来,让同学们一眼就能看出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就更好了。

收集一排学生的练习纸,集体判断。

师:咱们一起来找一个标记的同学讲讲方法。

预设:数格,到对称轴都是有两个格。

师:那为什么往这个方向数呢?

生:这样画和对称轴互相垂直。

师:你能拿着三角板上来验证一下吗?

预设:其中有一位既没数格也没画线的,我们听听他用的是什么方法?(正方形沿对称轴对折)

5.第五次找

提升能力,没有方格图的情况下找对称点

师:刚才这个题还能提高点难度,想看吗?

师:刚才咱一直都是借助这个方格图,接下来没有方格图这个工具了,利用我们刚才学的,你还能想办法达成这几个问题吗?得借助什么工具?(三角尺)我请同学帮我,我们师生一起合作一下行吗?

师:这条虚线就代表什么?(对称轴)对称轴是用虚线画的。接下来需要什么?(三角尺)三角尺怎么放啊?谁会放?

师:点到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标记),直角符号,标点。

师:如果我把这条线延长,对称点在这上面吗?怎么来确定对称点的准确位置?(量长度10厘米)

师:能跟大家说说画图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距离相等、互相垂直)

小结:你们已经超越了课本的要求,课本要求用方格图来画,但现在没有方格图我们也能画了。

三、练习巩固

师:老师给大家出了两道现场检测题,一个是有方格图的,一个是没用方格图的,你想挑战哪一个都行,选其中的一道,一分钟时间完成。展示学生练习纸(错误的找学生指出哪里有问题)

四、补全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补全半个五角星图

师:最后咱们挑战一个完整的图形行不行,同学们一起看,咱们迅速的去完成它。(出示图形)想象,完整的是什么?(五角星)那我的问题来了,要画这样一个完整的五角星我们是不是要先找找他的对称点啊?找那几个对关键的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谁上来指指?如果我给它起名叫点A,顺着来就是BCDEF。它们对应的那些点谁来快速挑战,同学们说让他找哪个点的对称点你就得快速找到。你上来指,同学们给你提问。

师:如果这些点都找齐了,那这个图好画吧。只要把这些关键的对称点都找到,然后按顺序链接,这个图就画完了。

师:我们总结一下,画图的方法是先找什么?(对称点)最后再把他们连起来,这样的题你会了吗?

五、回归古建筑,结束

借鉴古人的智慧我们探究了充满美感的轴对称图形,其实这样的古建筑还有很多,这是天坛轮廓图的一半,课下请同学们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补充完整。

九年级物理上册《压强》学案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物理上册《压强》学案人教新课标

学习目标:

1、学会压强的概念

2、掌握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学具准备:

一块海绵,一只玻璃杯,两个钩码.

学习过程:

一、自学阅读

1、自学课本P76—P77,“想想议议”和“探究”部分。方法提示: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图14.1—3甲、乙乙、丙

2、自学检测:通过自学,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因素有关。课本P76-77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对比说明压力相同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和____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利用身边的海绵,玻璃杯,钩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组讨论: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如何改变受力面积,

小组实验:以小组完成实验(选一小组上台展示实验过程,并引导得出结论:

三、压强

1、自学课本P77压强部分,要求: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分析例题。

2、自学检测

(1)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变形后F=______,S=______。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自然平放).

(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自然平放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5)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6)练习: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的重量约2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计算砖对地面的压强。

3、以小组分任务展示自学内容

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自学课本P78“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压强公式P=F/S,要增大压强,可以保持______不变,增大______;保持______不变,减小______;要减小压强,可以保持______不变,增大______;保持______不变,减小______;

2、合作学习

以小组开展增大压强,减小压强举例活动。

3、展示各组列举的事例。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本节课我还有疑惑:

六、达标训练

1.压强是反映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理学在把_________________定义为压强。压力作用的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一医用注射器活塞面积是3cm2,如果加在活塞上的推力为1.5N,则针头所注射的液体的压强是_________帕。

3.如图所示:将小凳按两种方式先后放在海绵上,作用效果如图,
此实验说明:当_______相等时,若_______减小,则_______

增大。

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

5.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4: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

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

6.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A.平放B.侧放C.竖放D.无法判断

7.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8.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都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压力作用的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D、压力的大小有时与重力有关,有时与重力无关

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A

B

C

D

牛蹄

鸭足

啄木鸟嘴

狗头

10.小明在地面上站立与行走时,比较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A.小明行走时单脚着地,他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压强较小

B.小明站立时双脚着地,他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压强也较大

C.与行走时比较,小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压强较小

D.不论小明站立还是行走,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压强也不变

七、拓展提高

1.如图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牛,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Pa,图乙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牛,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_Pa。

2.质量为76Kg的滑雪运动员,其脚下每块滑雪板的长度为2m,宽度为0.1m,重为12N,求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上受到的压强。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