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一下册《输血与血型》导学案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

初一下册《输血与血型》导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下册《输血与血型》导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初一下册《输血与血型》导学案

教学目标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难点 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教学用具模拟血型鉴定,配制模拟血液及血清,分别装入滴瓶中并作标记备用,载玻片、吸管。另准备少量医用采血器、标准血清、消毒棉棒备用。执笔者胡小艳老师授课者一.情境导入 师: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份报道,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多人受伤,其中两人由于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思考,为什么失血过多人会死亡,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

生:血液对人体很重要,担负着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运输。如果失血过多,各种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

师:对于那些失血过多的伤者,可以采取的针对性的紧急救治措施应该怎样,可以减少人员死亡?生:输血

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有血就可以输,还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生:要注意血型、、、、、、

师:本节我们就这方面内容作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结合[学案1]展开血型及有关的学习和认识。(呈现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二.新授

生:以小组的形式,参照学案中提供的建议、思考题及相关资料,展开学习讨论和交流。

师:结合讨论题,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认识和看法。

生:人类的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

生:人类的血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但是兰德斯坦纳最初的发现只提到三种类型,没有AB型,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第四种血型。直到1928年,全世界的血型名称才被统一。

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的,不断完善的,牛顿曾经这样说过:人们看着我高大,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生:我们今天认识的知识、规律,就是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文化,我们应该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生:兰德斯坦纳最初发现血型只有三种,后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认识。我们认为前人提出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十分完美的,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后人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师:很好,我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科学,但又不能迷信科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怀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生:人类在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建立了血液免疫学的基础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现在的10年所取得的成绩,相当于过去一个世纪的总和还要多。所以,兰德斯坦纳,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名字。

师: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在人类输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输血现已成为临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参看[学案2]完成相关要求。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进行模拟血型鉴定。

师:请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血型鉴定的过程和鉴定结果。

生:我们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同种血清和血液之间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在载玻片两边分别标记A、B,然后对应各滴一滴A标准模拟血清和B标准模拟血清,将被鉴定的模拟血样(张某)分别滴在两滴模拟血清上,看发生反应的情况。结果是标A的一侧出现浑浊,表明发生凝集反应,我们判定模拟血样是B型血。

图示如下:

师:其他同学是否认可这位同学的鉴定方案,鉴定结果是否正确?生:我们组的试剂瓶上标的也是张某,鉴定结果也是B型血。但是我们鉴定过程和他们组不太一样,我们是这样做的:在载玻片标有A、B的两端,同样滴一滴模拟血样,然后在标A的一侧滴加A标准模拟血清,在标B的一侧滴加B标准血清,结果是在滴加A标准血清的一侧出现浑浊,即发生凝集反应,我们判定模拟血样是B型血。

(其他各组分别简要介绍各组的鉴定结果,分别准备有代表四种血液的模拟血样,每种血样均有2-3个组进行鉴定。)

师:根据各组的鉴定结果,如果出现意外情况需要输血治疗时,可以输哪种类型的血?

生:我们鉴定的结果是A型血,通过分析认为输A型或O型

师:输血关系列表归纳下来,大家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生: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少量输异型血需进行凝血实验。

师:输血可以救治人的生命,那么,血液从何而来?生:献血。

师:你怎样评价无偿献血?持什么观点?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

生:结合[学案3]内容展开自由讨论

生:从血量来看,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人总血量约有4000毫升。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1/10--1/20。

生:人体内有部分血液储存在人体的血液"仓库",如肝、脾等器官,当机体活动增强或献血后,"仓库"里的血就会调动到血液循环中来。血量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

生:血液和其他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各种人体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衰老的血细胞不断地死亡,由骨髓制造新的细胞来补充,献血后,骨髓造血功能回加强,使血液成份维持相对的恒定。因此,献血无损健康的。

师: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有危害,一定程度还有益处。生:我长大成年愿意参加无偿献血,这是很光荣的事情。

师: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愿我们能够献出一份爱,让血脉相通,真情流淌。我们依靠,所以我们生存。

精选阅读

初一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附答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初一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附答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导学1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状。
2、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重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难点: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
1、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
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_、_、__并确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脂肪、蛋白质
共同点:(1)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__;(2)都能为生命活动__。
不同点:(1)糖类:举例_、、__。食物来源:、__、_。
作用:主要为__。
(2)脂肪:食物来源:__、_、__。作用:人体的备用的__。
(3)蛋白质:食物来源:_、_、_、__。作用:构成__的主要物质,促进人体的__,以及受损细胞的__和_,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__。
4.大约占体重60%---70%的是。它的作用是__。
5、无机盐
无机盐种类缺乏时症状食物来源
含钙无机盐
含铁无机盐
含碘无机盐
含锌无机盐
含磷无机盐
6维生素
(1)、特点:不是构成细胞的_____,不为人体提供____,需要量很____,但很重要。一旦缺乏时,会影响正常的____,甚至____。
(2)、常见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
维生素B1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C缺乏症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D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
导学2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包括__、咽、食道、__、__和肛门。
2.消化腺:
(1)大消化腺:位于______外,如:唾液腺、______和_____。
(2)小消化腺:位于______内,如:胃腺和______。
(二)食物的消化
3.消化的概念:食物在______里逐步被分解成__的物质的过程。
4.消化系统是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条很长的管道。
5.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1)牙齿的____和舌的____,食物被磨碎并与_____充分混合。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
6.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胃壁有发达的__层,收缩时引起胃的蠕动,可以食物。
(2)胃对_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呈强酸性,其中含有酶。
7.食物在小肠中消化
(1)小肠壁上有____,分泌____,___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酶。
(2)胆汁能将_____乳化成_____微粒。胆汁是_____分泌的,储存在_____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胰液是由_____分泌的,胆汁与胰液都流入_____中,消化食物。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____,胰腺分泌的____,和肠腺分泌的__。
8、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有有吸收功能的结有。
导学3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①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②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自主学习
1来不及了,不吃早饭了!此做法对吗?。
不吃早饭合理吗?。如果你不吃早饭,上午上课时身体有何症状?。
2不爱吃蔬菜合理吗?。易患病,牙龈出血是因为缺。
3不爱喝水,就爱喝饮料!爱吃巧克力和鸡鸭鱼肉,没够!合理吗?,易患;
饭菜盐多合理吗?。易患。
4、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应当分别占、和左右。
导学1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自主学习
1、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畅通?
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4、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为什么要用鼻呼吸?
5、你平常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
导学2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自主学习
2、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
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
4.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A12~14次B16~18次C60~70次D100次以上
6、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7、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鼻腔内有鼻毛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外保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导学3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2.举例说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自主学习
3、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4、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导学1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养料和氧,如何运到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如何运走?
(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见左图)。这是为什么?通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开启你的知识储备库,猜测一下各层分别是什么?)
(2)、阅读课本血常规化验单,你认为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导学2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自主学习
1、血管可分为、和三种。
2、在血管里血液流动最快的是,血液流动最慢的是。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3、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所切的脉是哪种血管?它具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毛细血管?它具有哪些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5、在我们的手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是哪一种血管,它具有哪些特点?
6、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哪些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7、在抽血或输液前,为什么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导学3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自学教材P68,结合人的心脏的模型和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结构。
填图:
⑴__________⑹__________
⑵________⑺__________
⑶__________⑻__________
⑷__________⑼__________
⑸__________⑽__________
⑾_________

2、自学教材P68,结合人的心脏的模型和猪的新鲜心脏,认识心脏的结构。
3、结合课件或板图,进一步认识心脏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功能。
拓展反思:
4、给你一个新鲜的动物心脏,怎样判断其左右?
5、将离体心脏的下腔静脉扎紧,把清水注入上腔静脉,水会从哪个结构流出?把清水注入主动脉,水又会从哪个结构流出?
学习任务二: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观察P70的血液循环模式图,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6、结合课件,对照血液循环模式图,认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理解血液性质的变化。
体循环路线:

肺循环路线:

7认识冠脉循环及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导学4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1、会列举出ABO血型的类型,特别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说出人体的血量,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

自主学习
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P76—77,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0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血和血。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5、你知道:血型的发现人是。
6、ABO血型: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
导学1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1.描述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知道排尿的意义。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1.肾脏的结构
2.尿液形成的过程
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自主学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排泄。
2.排泄的主要途径有:

导学2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1、说出人粪尿的价值。
2、解释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因。
3、说出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重点:人粪尿的价值
难点: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

自主学习
1.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适时、适量地。
2.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来源、养分、肥效、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等优点。
3.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动物粪尿、秸秆等堆积起来,使大量繁殖,它们就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形成高温。在高温中可以将和杀死。
4.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上设有池,可以就地对人粪进行无害处理,产生的可以当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
导学1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

1.了解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情况;
2.能说出眼球的组成结构名称;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1.眼球的结构;
2.导致近视和远视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自主学习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人的眼球中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导学2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

1.了解耳的结构;
2.尝试学会听觉形成的过程;
3.了解造成耳聋的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耳分为、、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中耳分为、、;内耳分为、、。
2.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其原因是可以使张开,保持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
导学3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学习
1.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组成神经系统。
3.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统通路。
5.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约有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6.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导学4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会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2.学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趣味导读
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我们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有的人看电影,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气管内有异物会咳嗽不停。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反应?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反射的奥秘。
自主学习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
2.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
3.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比较、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形成反射,如人们听到铃声就会走进教室。
4.人体通过各种或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5.人与动物的反射活动具有的本质区别是人类具有对的刺激做出有关的反射。
导学5第四节激素调节

1.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学会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趣味导读
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破坏了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科学家在饲养缸内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了。在饲养正常的蝌蚪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则蝌蚪提前变成蛙了,但蛙只有苍蝇一般大小。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人体内多种激素,它们都具有调节作用,但功能各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奇妙的激素调节。
自主学习
1.人体内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输送到全身各处。
2.人体内的含量,作用。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而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调节,但也受到的影响。
导学1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出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重点: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
1.“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建设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________建设工程”。目前已累计造林两千多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________。
2.生物入侵: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中,并对新的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导学2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
(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2、学习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3、形成比较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知道应该怎样做

重点:酸雨和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难点:探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的)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PH值: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来表示。温度下,其范围在之间,PH等于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的溶液呈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则小于。
3.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而形成的,此外,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4.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
5.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少、等燃料中的排放,并做好和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导学3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
(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1.通过学习了解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2.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3.形成比较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知道应该怎样做

学习重点: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难点: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
1.无论是普通的干电池,还是电子手表中的纽扣电池,里面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等重金属。
2.日本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的鱼虾造成的,患者、,甚至呈状态。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患者的和等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疼痛难忍。
3.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和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或的电池,大力开发电池。
导学4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
课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进行社会实践,亲自获得学校周围生态环境状况的第一手材料。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常州市花园中学刘建昌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幻灯展示)

知识目标:⑴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⑵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⑶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能力目标:⑴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⑵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种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四、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采用创设情境、游戏答题、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感知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式的答题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及课堂环境的创设几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FLASH公益广告作品《生命因爱而延续》(用心电图的简单线条与各种图案同构产生创意,简洁含蓄,视觉传达力强,反映了献血挽救生命的主题,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二)理清脉络、构建框架。

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本节教材,抢答问题,可以积星。当积累到10个星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也可以继续积星,达到20个星的时候又可以获得教好一点的礼品,当积满50个星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好的礼品。

1.你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血型吗?

2.我们在医院做完血液化验后,医生会告诉我们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3.常见的ABO血型分为几种类型?

4.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5.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7.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

8.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9.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10.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11.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三)合作探究,深入展开。

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本节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第一步:出示两则对比鲜明的材料①儿子想献血,母亲不让,认为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②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已属违法超常献血。(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疑虑和误解。)

第二步:引入一个真实的故事情景,“一天放学后,隔壁学校学生小李背上书包走在楼下,两个正在打闹的学生把放楼上阳台上的花盆弄掉下来,不幸正打中小李的头,真是祸从天降,当时小李就晕了过去,满头鲜血,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颅内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可验完血后发现,医院里他这种血型的血正告急,在这千钧一发,生死攸关的时刻,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站出来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挽救他的生命。你可能不会遇到相同的情况,但在医院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在需要用血时,而血库里没有血,你的心情又会是怎样?通过感人的实例来煽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产生成年后自愿献血的强烈愿望。

第三步: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并出示老师的无偿献血证,再一次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从心底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四)成果展示,人人精彩。

血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采用课前开放,课上交流的形式展开。展示方式: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插入学生收集来的图片影像资料。

②说出你知道的血液用处、血液制品。

③课前采访一位献过血或输过血的人,宣读采访记录。

④中国无偿献血现状;现场调查学生长大后是否愿意参加无偿献血。

(五)拓展延伸,关注社会。

播放无偿献血宣传广告和图片(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加深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为向全社会宣传无偿献血,请设计漫画或板报或倡议书或宣传标语等。

八、板书设计:

(一)血型:1、血型的发现、

2、血型的种型

(二)输血:1、血型鉴定。

2.安全输血、无偿献血。

3.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
种皮:保护内部结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胚胚芽:发育成茎、叶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根;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
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萼片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蕊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凋落
雌蕊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受精卵胚种子
(受精极核胚乳)
四.描述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
(3)无机盐只有融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
(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
(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例如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状
草木灰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
(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根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
(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的导管茎和叶的导管
3.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4.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名称
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
细胞
横壁
导管
木质部
由许多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完全消失
由根向上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有筛孔
由叶向下部输送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使大量的水分散失《新中考》P30.8题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根、茎、叶内的导管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内叶肉细胞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实验(教科书P127-129)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