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液体压强》学案分析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3

《液体压强》学案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液体压强》学案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液体压强》学案分析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压强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

2.了解U形管压强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4.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5.认识连通器,知道它的特点及了解它的应用。

6.知道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指导】

1、“深度”和“高度”的区别:

深度,指液面到被研究的点或面的垂直距离,有“向下看”的意思。而高度是从海平面到被研究点或面的垂直距离,有“向上看”的意思。

2、U形管压强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构造:

原理:

3.液体像固体一样也受到的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同时液体还具有性,所以,液体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

4.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2)

(3)

(4)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其中字母h指:

6.连通器是指:

你知道生活中的连通器有哪些:

7..阅读教材,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

8.帕斯卡原理的内容及应用:

【课堂达标检测】

液体压强学案例: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求(1)A点处水的压强。(2)若A点的面积是5cm2,求A点所受到的压力。

1.如图所示,试管中装一些水,当试管倾斜时,水在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比竖直时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比较

2.一端蒙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图所示,在逐渐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液体压强学案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不好判断

3.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4.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

液体压强学案5.如图是几种不同渠堤的截面图,其中最不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6.某地一幢五层楼房,内部的自来水都是由楼顶的水箱供水的,把一楼和五楼的水龙头拧开同样大小,发现一楼出水湍急、五楼缓和,这是因为()

A、一楼管内水浅,五楼管内水深

B、一楼水的压强大,五楼水的压强小

液体压强学案C、可能五楼水龙头的口向上

D、水箱中的水位太低了

7.如图:在U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在左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塑料片将。a.静止不动b.向左边移动c.向右边移动

8.一容器,如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1,如把它倒放,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为P2,

则P1P2。(填“=”、“”、“”)

延伸阅读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课题第九章压强主备

教师学科

主任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航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

深度的密切的关系。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学习过程

测1.为什么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用什么仪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3.会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会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解释船闸工作过程及生活中的连通器。师生

标注

示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3-36页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生活现象,举例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由图9.2-1可知:液体对有压强;

(2)由喷泉水柱上喷可知: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3)塑料袋盛水后底部下凸,说明液体对有压强;

2.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液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具有

,所以液体内向都有压强。

3.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演示图9.2-2)

①了解微小压强计的结构,微小压强计是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

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

次数深度/cm橡皮膜方向水盐水

液面高度差/㎝液面高度差/㎝

13朝上

23朝下

33朝侧面

46朝下

59朝下

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液体内部存在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

(3)深度越,压强越。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2.由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3.讨论交流:(1)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有没有关系?

(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重力大小有没有关系?

4.阅读例题

三、连通器压强

1.定义: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的是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总是相同的。

四、阅读:科学世界---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师生

标注

测1.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喷泉.B.钢笔吸水.C.茶壶D.液体压强计.

2.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A、B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PA_____PB,FA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丙>P乙

B.P甲<P丙<P乙C.P甲=P乙=P丙D.因密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

5.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6.某自来水龙头离地面高度为1米,测得水龙头处水的压强为1.96×105帕,则水塔里的水面离地面高度为______米。(g取9.8N/kg)

7.将10kg的酒精倒入底面积为100cm2的容器中,酒精深1dm,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大?(g取10N/kg、ρ酒精=0.8g/cm3)

师生

标注

作业教材38页第1、2、3题

液体压强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一节压力和压强执教
教学
目标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重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
难点压强的计算
教具演示压力小桌,细砂、玻璃杯、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
学生一端削尖的铅笔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压力
①压力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怎样?
②压力与重力的关系(结合图10-2画出压力示意图)
③演示图10-3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②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③压强计算:
④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表示。1Pa=1N/m
⑤物理意义:1帕是表示每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⑥例题(讲解)
3.减小压强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F不变,增大SF不变,减小S
①减小压强S不变,减小F②增大压强S不变,增大F
F减小,增大SF增大,减小S
③解释:为什么书包带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三.小结;想想议议
四.练习P1502、5;作业P1504及本节《同步练习》

学生回答

总结得出结论

解释为什么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二节研究液体压强执教
教学
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具演示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等
学生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等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是什么?10帕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课教学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2.液体对它的支承物体有压强(演示下图1、图2)
启发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图1: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图2: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二.实验
1.介绍压强计
2.实验步骤
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学生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小结
四.练习:本节《同步训练》

观察实验并得出液体压强特点1。

观察压强U形管内液体高度差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三节液体压强的计算执教
教学
目标1.巩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知识。
2.在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液体压强的计算,记住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液体压强的计算
难点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演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盛水的大烧杯,中心悬线的圆硬塑料片,红水,滴管。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的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2.准备知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据密度公式求质量公式?重力公式?
二.新课教学
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和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计算(分析推导)
(1)演示:
①把悬塑料片放入水中;
②悬线穿过玻璃管,把管竖直插入水中;
③拉起塑料片盖住管底;
④用红水把管中的液体柱染成红色,方便观察。
(先让学生思考右边的液体柱的体积、质量、和重力怎么样算出来)
(2)分析
①液柱的体积:v=Sh;②液柱质量:m=ρv=ρSh
③液柱的重力:G=mg=ρShg;④液柱对塑料片的压力:F=G=ρShg
⑤液柱对塑料征的压强:p=F/S=ρShg/S=ρgh
⑥推导结果:p=ρgh
(3)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①式中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②g是取9.8N/kg;③h是与空气接触的水面到液体中某点水平线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④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体积、质量、容器的形状无关。
(4)简单的计算(用小黑板给出)
三.小结,练习
四.布置作业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第四节连通器执教
教学
目标1.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2.知道连通器的应用
3.知道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之一,知道船只通过船闸的简单过程。
重点连通器的原理
难点连通器的应用
教具演示连通器,红水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液体压强规律?
2.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计算右图A、B点压强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上图甲乙
2.介绍几种连通器,
演示:在连通器中倒入红水,让学生观察每个容器中的水面的高度。(相平)再把连通器慢慢倾斜一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相平(仍相平)
小结实验结果:连通器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的原理(用P156图10-23讲述)
4.列举例子,说明连通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P155图)
5.讲述船闸
(1)首先讲述船闸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船只在修筑了大坝的江河中航行,必须修建船闸。
(2)然后介绍我国三峡工程中葛州坝的二号船闸。
(3)出示纪灯片,讲述船闸的简单结构和船通过船闸的过程。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
【设计理念】
1.本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先把液体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组成,然后,用“大量、密集”的关键词,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把液体类比成“大米、苹果”等。针对一袋子大米,进行拟人类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讨论,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再利用象征类比,把“大米”的感受“无奈”,关联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对学习状况的研究得出:学习的感受与给学生的压力有关,与自己的“名次”有关,与所在的集体有关。根据这些类比,可以建立液体压强规律的假说。然后,用实验验证假说,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
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二、进行新课
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有。
为什么说有?
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一)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引导类比
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大量、密集”。
1.直接类比
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多地告诉我。
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
我们从一大箱苹果开始研究。
2.拟人类比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这时,你有何感受?
呼吸困难、愤怒、受到挤压、挣扎、无奈……
3.象征类比
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地承受。现在以“无奈地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
在圈中的羊、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状况是如何无奈地承受?
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
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适用问题
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验液体中的每个液滴的感受?
每个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
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五)检验论证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
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六)评估
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
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②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
知识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规律的应用(边阅读,边讨论)。
请一位同学说明什么是连通器?举几个连通器例子。
三、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