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1.通过观察水循环的动画,从整体感知自然界的水循环,学生尝试总结,归纳。
2.通过分析数据,说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3.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
过程与方法
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认同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
重点
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植物分部的影响。
难点
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植物分部的影响。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学法引导
观察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汇报方案,联系生活实际。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1)水循环的动画课件。
(2)图片及数据资料。
(3)干的小麦种子是否含水的实验装置。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学生课前准备:
(1)完整的活的植株体,或植株体的各个器官。
(2)相关的图片资料及数据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内容
1、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方案一:观察动画课件,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归纳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方案二:从唐朝大诗人的著名诗句中探究生物圈的水循环,并建议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示动画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由唐朝大诗人的著名诗句,启发引导,分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质疑。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a)植物体内含有水
b)水对绿色植物生活的作用:
方案一:
观察各小组自带实验材料,探究得出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含有水,即植物体内含有水。
小组讨论设计干种子中是否含水的实验,汇报方案。
方案二:
数据资料,讨论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举例说明。
指导观察
倾听
演示实验
出示数据
指导数据分析。
分析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方案一:
各小组的资料分析,讨论,典型汇报。
方案二:
小组讨论,分析图片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典型小组的汇报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图片资料,
引导分析。
3、技能训练:
解读实验数据
方案一:
小组合作完成,组间交流。
方案二:
个人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悠扬的音乐,同时诵读唐朝大诗人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启发学生想象,提问“自然界的水从哪来的?去向如何?奔流到海就真的不复回了吗?”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并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诗句大胆质疑,得出结论。教师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动画,指导,通过讨论,归纳出生物圈中水循环图解。学生从整体感知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时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教师提问:植物的生活如果要离开了水,将产生什么结果?启发学生想象。学生据已有经验得出结论,既然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那么它的体内会有相当的水,同时水对它们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带的实验材料,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植物体内含有水,再用数据资料说明,学生生活经验交流,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水对植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师问:“种子是植物体的繁殖器官,晒干的种子中是否含有水分?”同学讨论,设计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水是植物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
3.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同学通过图片资料,结合地理知识,谈一谈水对植物的分布是否有影响?小组讨论得出水对植物的分布会有影响。教师引导典型小组进行阐述和说明,然后教师出示课前查找的资料,进一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问“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那么水是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教师出示同一座山山顶,山底均有植物分布的图片,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进而明确: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阳光、温度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4.解读实验数据:
参照教材P109页技能训练,出示提纲:
1、小麦的生长经历几个时期?
2、每个时期的须水量分别是多少?
3、哪个时期平均每天的须水量最大?
4、须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怎样?
5、计算每时期的每天须水量,并画直方图。
教师组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然后小组间交流,最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优秀图例。以便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研究性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水是循环流动的,那么自然界中的水的资源是否用之不尽?我们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保护水资源?各小组写一篇报告,优秀的报告我们通过壁报展示。
教学后记:
相关阅读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1.1.通过观察水循环的动画,从整体感知自然界的水循环,学生尝试总结,归纳。
2.通过分析数据,说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3.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
过程与方法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同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
重点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植物分部的影响。
难点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植物分部的影响。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分组
学法引导观察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汇报方案,联系生活实际。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1)水循环的动画课件。
(2)图片及数据资料。
(3)干的小麦种子是否含水的实验装置。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学生课前准备:
(1)完整的活的植株体,或植株体的各个器官。
(2)相关的图片资料及数据资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内容
1、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方案一:观察动画课件,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归纳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方案二:从唐朝大诗人的著名诗句中探究生物圈的水循环,并建议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展示动画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由唐朝大诗人的著名诗句,启发引导,分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质疑。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a)植物体内含有水
b)水对绿色植物生活的作用:方案一:
观察各小组自带实验材料,探究得出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含有水,即植物体内含有水。
小组讨论设计干种子中是否含水的实验,汇报方案。
方案二:
数据资料,讨论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举例说明。指导观察
倾听
演示实验
出示数据
指导数据分析。
分析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方案一:
各小组的资料分析,讨论,典型汇报。
方案二:
小组讨论,分析图片资料实物投影展示典型小组的汇报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图片资料,
引导分析。
3、技能训练:
解读实验数据方案一:
小组合作完成,组间交流。
方案二:
个人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悠扬的音乐,同时诵读唐朝大诗人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启发学生想象,提问“自然界的水从哪来的?去向如何?奔流到海就真的不复回了吗?”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并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诗句大胆质疑,得出结论。教师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动画,指导,通过讨论,归纳出生物圈中水循环图解。学生从整体感知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时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教师提问:植物的生活如果要离开了水,将产生什么结果?启发学生想象。学生据已有经验得出结论,既然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那么它的体内会有相当的水,同时水对它们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带的实验材料,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植物体内含有水,再用数据资料说明,学生生活经验交流,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水对植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师问:“种子是植物体的繁殖器官,晒干的种子中是否含有水分?”同学讨论,设计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水是植物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
3.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同学通过图片资料,结合地理知识,谈一谈水对植物的分布是否有影响?小组讨论得出水对植物的分布会有影响。教师引导典型小组进行阐述和说明,然后教师出示课前查找的资料,进一步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问“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那么水是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教师出示同一座山山顶,山底均有植物分布的图片,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进而明确: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阳光、温度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4.解读实验数据:
参照教材P109页技能训练,出示提纲:
1、小麦的生长经历几个时期?
2、每个时期的须水量分别是多少?
3、哪个时期平均每天的须水量最大?
4、须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怎样?
5、计算每时期的每天须水量,并画直方图。
教师组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然后小组间交流,最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优秀图例。以便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研究性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水是循环流动的,那么自然界中的水的资源是否用之不尽?我们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保护水资源?各小组写一篇报告,优秀的报告我们通过壁报展示。
教学后记: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导学案(人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导学案(人教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导学案(人教版)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它进入一粒粒种子,使大地上出现点点新绿;流入片片农田,使农民脸上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水是生命之源。
探究实验: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水分?
①请你利用生活经验想个简单的办法来证明你手中的植物器器官内含有水分。
②根据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重点)
2、举例说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重点)
3、学会分析处理数据。(难点)
4、增强珍惜生物圈中水资源的意识。
:
学法指导: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P107—108页,做好圈画勾点,完成基础知识。
请同学们在座位上安静完成独学,完成后每组再到黑板前进行对群学,同时每一组要有同学迅速在黑板上板书相应内容,通过知识点的归纳掌握本节课基础内容。
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知识迁移拓展:
1、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
2、生活小常识:把盐撒在切好的苦瓜上,为什么过会就会有水出来?
典例剖析: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的浓度>X细胞液的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技能训练解读实验数据
3、下表是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和数据转换成的直方图,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发育期
天数
需水总量
(米3/公顷)
每天需水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192
米3/公顷需水总量
初一生物导学案12001192
初一生物导学案初一生物导学案1100
初一生物导学案1000956
初一生物导学案初一生物导学案900876
初一生物导学案初一生物导学案800
初一生物导学案700635
初一生物导学案初一生物导学案初一生物导学案初一生物导学案600
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
请分析: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2、哪个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3、计算表中各个时期每天的需水量,并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1、请将以上内容补充好,如果还有问题请问同学或老师。
2、反思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A学习状态()①很认真,自我表扬()②还可以()③还要加油!
B参与程度①展示了_____次②质疑、补充了_____次③板书了_____次
双基训练:
1.下列关于水对植物体的重要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B.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水是植物的重要能源物质D.水是溶解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重要溶剂
2.小麦抽穗、灌浆时期所需要的水量,大大超过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水量,因此,在灌溉时要考虑到()。
A.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B.不同植物的灌溉方法不同
C.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不同D.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灌溉方法不同
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和无机盐B.有机物C.维生素D.适宜的温度
4.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一定水分,才能维持膨胀状态,才能使植株,叶片,有利于_________作用。
5.农业上施肥和浇水相结合比在干燥的土壤中施肥效果好的原因是,根只能吸收溶解在______中的无机盐。
情感升华:
6、每一个小组设计一张爱水、节水、护水的手抄报。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读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书本P107并补充。
2、书本P108资料分析: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似,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除了水,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找出来,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学生汇报讨论题答案
对于学生的因答给予评价,并适时让学生做笔记。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植物无法生长。降雨量较多,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植物生长。
2、长白山降雨量多,足够水供植物生长。
3、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温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数据
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单纯说出来比较单调,让学生从表格中找出结论这样更深刻理解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型图
根据小麦的不同时期绘制条型图,让学生学会分析
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数的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
D、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无机盐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本来打算合并到其他课上,但考虑到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后面的练习题很重要,把本课的知识和之间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