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5.关注艾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血永久图片,显微镜,收集几分血常规化验单,制作有关血液的课件,指导学生排练小品,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排练小品。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有关血液方面的疾病资料以及相关问题。(采用生动的事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涉及课堂质疑,已启动学生的思维)
学生讨论项内容,从而引出要想知道确切答案,必须的近距离接触血液,导入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大屏幕投影本节标题)
二、从讨论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59页资料分析、讨论)(采用讨论的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多媒体演示)血液分层现象及分层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试管中血液分为几层?各层什么颜色?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带领学生复习组织的概念)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课本60页的讨论题,得出结论。回答如下:血液由三个部分组成:上层半透明的液体,叫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还有上下层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部分应该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师:对同学预习充分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其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出对血浆的认识。
(角色扮演)一名同学扮演血浆(以第一人称介绍出血浆的组成,各部分的含量以及血浆的特点和功能)。
我是血浆,我的90%是水,所以我是半透明的液体,血浆蛋白约占7%。另外,还有一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就是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约占3%左右,别看我有用物质含量非常少,但我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我能运载非常重要的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同时多媒体演示血浆的成份组成)
师总结:所以有人把血浆称作物质运输的载体,我们对血浆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应该在平时注意多补充有关物质,保证其正常发挥。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血细胞。
(小品表演)验血(一名同学扮演患者,一名同学扮演医护人员,展示验血过程,完毕后,给患者一张化验单,当然是事先准备好的。)
小品表演完后,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给每位同学分发化验单并对学生提问:为什么这张化验单能作为医生为你诊断疾病的依据呢?检验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到地看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学生实验)学生再次预习课文中的实验内容,开始试验,相互交流,探讨有关问题。包括:看到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血细胞?简述他们的形态、大小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数量有什么不同。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实验完毕,了解化验单上RBC、WBC、HB、PLT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比较所观察内容和化验单所列内容的不同(血红蛋白的不同),引出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认识。结合观察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62页内容。
(学生分角色扮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第一人称介绍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所列内容由学生编写,教师稍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叫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细胞。我的形状是两面凹的圆饼状,到我长成熟的时候,我就没有细胞核了,我还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它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而且,他还有一种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所以,我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有人称我们是“输氧大军”。
(多媒体演示血红蛋白的特性)
我是白细胞,我比红细胞长的个大,而且有细胞核,但数量要比红细胞少。我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来说简直是功不可没,但有柄军侵入人体时,我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来到病菌入侵的部位,把病菌吃掉。所以人们称我们是“御敌卫士”。
(多媒体演示白细胞功能)
我是个头最小的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形状也不规则。但我的功劳也不小,当有人受伤流血时,我就会在伤口聚集,加快止血,加速凝血,所以人送雅号“凝血先锋”。(学生仔细听,认真记,在笑声中学会所学知识)。
(多媒体演示血小板的功能)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血细胞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假如生活中由于这些血细胞的数量不正常而引起了某些疾病,那位同学愿意当一回医生。为他们诊治一下?
(小品表演)(创造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学生上台扮演医生和病号,病号手拿化验单。(贫血、白血病、血友病)(医生说出病因和治疗方法,并向其他同学说出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通过小品表演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三、联系实际拓展:
(大屏幕显示)我们都知道,濮存昕是艾滋病的形象大使之一,他演的电视剧《失乐园》我们可能都看过,同学们对于其中艾滋病的感染过程可能还记忆犹新,从此可以看出,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如何预防?(及时捕捉现代信息,补充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材料)
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从而对学生渗透这样的思想:远离艾滋,自珍自爱,关爱艾滋病患者。
四、学生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技能,明白了什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所学知识)
五、学生活动设计
1、上网查一查:白血病是一种癌症,治疗这种疾病,可以利用造血干细胞技术。了解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状况,制作相关的科技板报进行宣传,或在校园内、班级内宣讲。
2、请你诊断,下列化验单的主人患了什么病。
血液化验单
项目测定值
RBC2.2*1012个/L
WBC7*109个/L
HB80g/L
PLT150*109个/L

血液化验单
项目测定值
RBC5.0*1012个/L
WBC100*109个/L
HB140g/L
PLT150*109个/L

血液化验单
项目测定值
RBC5.0*1012个/L
WBC7*109个/L
HB140g/L
PLT20*109个/L

课后反思:

相关阅读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重点)
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难点)
技能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的健康。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或亲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2、教师准备:新鲜的鸡血做“血红蛋白特性的观察”演示实验。
观察实验所需的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3、FLASH:血液的组成
4、视频文件:(1)人的血液构成;(2)白血球的功能;(3)白细胞吞噬细菌;(4)血液中的红细胞。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读图]:引导学生读P38页的图片。
[引言]:现代社会离不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知识经济的时代离不开信息高速公路。你可曾想到,在你的身体里也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为组织细胞运送着氧气和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提问]:你知道这条运
观看图片。
大部分同学能回答出血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血液的组成
血液的功能。
血浆
输线是什么?里面流动着什么吗?
[讲述]: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联想]:你对血液了解些什么?
[提问]:想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
[讲述]: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固,那么怎样观察血液的成分呢?请观察以下的FLASH,初步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
[播放FLASH]:血液的组成。
[出示]:血液分层图片,请同学们再次观看书上图文,能准确说出血液的成分。
血浆
血液组成白细胞
血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播放视频]:人的血液构成。
[提问]:血液能不断地流动,你认为这与血浆的成分有关吗?
[介绍血浆]: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提问]: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
[小结]: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管,血液在血管里流动。
每位同学都展开联想,把经历过的有关血液的内容进行全班的交流,如:验血、小事故造成的出血,刷牙时出血,静脉注射,街头无偿献血等。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观看FLASH,说出在血液中放入少量的柠檬酸钠溶液,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学生回答略。
通过观看初步了解血液各成分的作用。
推测血浆主要成分是水。
认为血浆起运输功能。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的作用。
[出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血细胞。
[思考题]:1、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2、各种血细胞分别有哪些形态特征?
[出示]:血细胞特征比较图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课文P40相关内容进行填表。
[讲解]:以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补充、辅以图片、视频资料进行讲解。
[红细胞]:特征与功能。
1.成熟的无核,圆饼状。
(电子显微镜下红细胞图片
2.含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能运输氧气。(播放视频:血液中的红细胞)
3.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会得贫血症。(介绍贫血有缺铁性和营养性两种)
[白细胞]:特征与功能。
1.体积比红细胞大。2.有核,种类繁多。(白细胞的形态图片)
3.有的能吞噬病菌。
(播放视频:白细胞吞噬细菌,白血球的功能)
[血小板]:特征与功能。
1.体积最小,没核。(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的图片)
2.可以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血液凝固的原理)
[提问]:你做过血常规化验吗?注意过检查项目有哪些吗?为什么化验单上的数据能作为医生为你诊断疾
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进行再次辩认。
对于血细胞的数量,通过观察图片能直观地看出。
血细胞的特征则需要通过自学阅读后思考。
大多数同学都有过查血的体验,知道化验单上会出现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但对于依据不是很清楚。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病的辅助手段呢?
[讲述]:原来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异常变化,人体就可能患病。
[解读化验单]:那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医生,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指导]:请同学先阅读正常成年人血细胞的数量,填写书上的血常规检查表。
[讲述]: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请同学们主要分析A、B两位患者,猜测一下他们患有什么病?
[讲解]:C、D两位患者的可能病症。(不要求学生掌握)
[提出问题]: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血红蛋白增多等各种情况又说明我们身体处于怎样的状况呢?请同学们课后讨论,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进行初步诊断四位患者的血细胞含量是多于还是少于正常值。
能说出A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是贫血。B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多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内有炎症。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血常规化验正常值及意义的资料进行思考。

第一节压强


第一节压强
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
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感受压力的效果
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
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
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听讲、思考

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
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
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
二、压强的计算
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
讲评、指正。
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学生听讲、记忆

学生思考、记忆

学生思考、记忆

学生利用公式计算

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

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

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

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
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增大S,当S一定时减小F。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

小结本节内容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论证

理论和实际结合

增加兴趣,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作业:课本P26页1、2、3
板书设计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压强的计算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P=F/S
N/m2=1Pa表示1米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教学反思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

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言

运动系统的组成

探究实验提纲:

1、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2、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3、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模拟制作

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

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

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更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

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得出下确结论。

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

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播放录像片段。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和骨骼标本,并结合挂图和大屏幕来充分认识运动系统组成、各自作用及相互关系。

大屏幕展示人的屈肘、伸肘动作,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的产生主要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引导,分析。

策略:引导设想

对于创意好的小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并在课后做全校展示。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