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

小学老师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5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同步训练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轮廓(kuò)椭圆(tuǒ)玉箸(zhù)有棱有角(línɡ)
B.油渍(zì)踊跃(yǒnɡ) 故事(shi)蔡孑民(jié)
C.两盅(zhōnɡ)按捺(nà) 囊肿(nánɡ)张东荪(sūn)
D.杠子(ɡànɡ)删削(xuē)朴拙(zhuó)诌出来(zōu)
解析:A项,“棱”应读lénɡ;B项,“事”应读shì;D项,“诌”应读zhōu。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聊斋鼻涕孝涕油渍斑斓
B.玉箸淘汰踊跃微发鼾声
C.两盅愕然选辑涛涛不绝
D.渲泄琅琅删削迎刃而解
解析:A项,“涕”应为“悌”;C项,“涛涛”应为“滔滔”;D项,“渲”应为“宣”。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她在朗诵课文时,总是声情并茂,眉飞色舞。
B.与李登辉相比,在“去中国化”这一立场上,台湾当局今日的某些当权者真是过犹不及,比当年更甚了。
C.奥运会赛场陆续落成,中外记者参观后,他们对国家体育场——“鸟巢”这鬼斧神工的建筑赞叹不已。
D.“想不到你也来了?”我打断了他滔滔不绝的客套。
解析:A项中“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中“过犹不及”,指做事过头
同不够一样;用在此处与句意相矛盾。D项中“失之交臂”,比喻错过好的机会;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C项中“滔滔不绝”形容话多,连续不断,没完没了;用在此处符合句意。
4.(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解析:B项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
重复,可去掉。C项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D项表意不明:“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能发生矛盾”尚可,指“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
答案:A
5.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
解析:“水很深”与后面的“幽塘”照应,所以选①。③句句首的“山坡”紧承①的后面,衔接自然,故选③。第⑤句的“幽塘”“冷冷的光”与后面诗句的意境相吻合,所以选⑤。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9题。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6.第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解析:很明显,这是一个过渡段。
参考答案:第一段是选文的总领,“居然”表达了“我”的意想不到。“受益最多”既照应文章开头,又统领下文。
7.第二段写徐先生讲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时,告诉学生自己和张东荪吃过饭,有何作用?
解析:这一点从学生的反应即可看出来,“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参考答案:徐先生讲课介绍作者时说自己曾和作者一起吃过饭,使学生顿生亲切之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国文的兴趣”。
8.请结合下面的句子谈谈梁实秋散文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的认识。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很有意思”入手,筛选出诙谐幽默的词语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几句写徐先生朗诵声情并茂,“咬牙切齿”一词应是表现徐先生的朗诵“有气势”“有抑扬顿挫”,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有些好笑。这种随处点染的幽默正是梁实秋散文的特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怀念萧珊(节选)
巴金
①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痛苦地想,难道给关了几年的“牛棚”,真的就变成“牛”了?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像冻结了一样。我索性放下笔,什么也不写了。
②在我靠边的几年中间,我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她也同样受到。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退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有时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
③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然而她看到我的问题一天天地变得严重,上面对我的压力一天天地增加,她又非常担心,有时同我一起上班或者下班,走近巨鹿路口,快到作家协会,或者走到湖南路口、快到我们家,她总是抬不起头。我理解她,同情她,也非常担心她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我还记得有一天到了平常下班的时间,我们没有受到留难,回到家里,她比较高兴,到厨房去烧菜。我翻看当天的报纸,在第三版上看到当时做了作协的“头头”的两个工人作家写的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真是当头一棒!我看了两三行,连忙把报纸藏起来,我害怕让她看见。她端着烧好的菜出来,脸上还带笑容,吃饭时她有说有笑。饭后她要看报,我企图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别处。但是没有用,她找到报纸。她的笑容一下子完全消失。这一夜她再没有讲话,早早地进了房间。我后来发现她躺在床上小声哭着。一个安静的夜晚给破坏了。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历历在我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注:本文是巴金于1979年1月15日为悼念亡妻逝世六周年而作的散文。)
10.第1节中,巴金为什么长时间地望着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呢?
解析:当时距萧珊去世不过两三天,作者的感觉是“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像冻结了一样”,显然,作者未能从痛失爱妻的悲痛中挣脱出来。
参考答案:作者尚处于丧妻的巨大悲痛之中,思绪混乱,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11.第3节中,巴金藏报纸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解析:注意文中如下信息,“非常担心她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我害怕让她看见”,“我企图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别处”,“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参考答案:表现了巴金对妻子深切的爱,担心妻子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
12.简析第3节最后一句话的内涵,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解析:要联系全文考虑。
参考答案:巴金把妻子的快乐、家庭的温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夫妻间就应该像他们这样患难与共、相濡以沫。
13.从节选的这段文字评价巴金叙事时的语言风格。
解析:本文集中体现了巴金叙事的风格即有人称之为“自然流”的风格,文章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又显出深层的技巧。
参考答案:没有雕琢的文字,不采用华丽的词藻,追求自然的美,朴素的美,于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凝聚着巨大的感情。
三、表达交流
14.(2009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解析:定向概括是江苏卷的最爱,只是去年以“关键词”拈出,今年则采用下定义形式,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这种形式既有信息采集的要求,也有语句组织的考查。
洼地效应就是利用比较优势,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使之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吸引外来资源向本地区汇聚、流动,弥补本地资源结构上的缺陷,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15.任选一种情境,以“伞”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4分)
情景一:暮春时节小雨霏霏我伞
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伞
解析:做好此题,“善表达”尤其重要。要注意描写、叙述这两种表达方式的选用,还要注意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扩展时可叙述“伞”的用途,可描绘“伞”的形状、色彩;可用比喻把“伞”比作人的朋友,可用排比写它对人的贡献。
参考答案:(示例)情景一:暮春时节,小雨霏霏,我撑着的那把自动伞,虽然褪了色,但仍在为我遮风挡雨,它如同我的朋友,伴我走过风雨人生路。
情景二: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路上行人撑着的一顶顶小花伞,远望像一束束色彩绚丽的鲜花,它给人带来一份爽心的凉意,一份愉悦的好心情。

精选阅读

《咬文嚼字》——我的老师朱光潜闲谈记事


朱光潜老师84岁时曾说过:“我一直是写通俗文章和读者道家常谈心来的。”读过这位名教授百万言译著的人,无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十分喜爱和朋友、学生谈心。他的这种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可惜,他的这种闲谈,其中许多并未形诸文字,真是一种稍纵即逝的闲谈。

50年代末,我在燕园生活了四五年,还没有机会与先生说过一句话,别说交谈、谈心了。50年代中期,北大一度学术空气活跃,记得当时全校开过两门热闹一时的擂台课,一门是《红楼梦》,吴组缃先生和何其芳先生分别讲授;另一门是《美学》,由朱光潜先生和蔡仪先生分别讲授。那年我上大二,年轻好学,这些名教授的课,对我极有吸引力,堂堂不落。课间休息忙从这个教室转战到那个教室,连上厕所也来不及。朱先生是一位清瘦的弱老头,操着一口安徽桐城口音,说话缓慢,常瞪着一双大眼,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学大师。朱先生最初留给我的就是这使人容易接受的略带某种神秘感的印象。当时美学界正在热烈论争美是什么?是主观?客观?……朱先生是论争的重要一方。他的观点有人不同意,甚至遭到批评。讲授同一课题的老师在讲课时,就时不时点名批评他。朱先生讲课态度从容,好像激烈的课堂内外的争论与他很远。他谈笑风生,只管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中国引经据典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讲得条理清晰,知识性强,每次听课的除本校的,还有外校和研究单位的人员,不下五六百人。下课以后,人群渐渐流散,只见他提着一个草包,里面总有那个小热水瓶和水杯,精神抖擞地沿着未名湖边水泥小径走去。几次我在路上等他,想向他请教听课时积存的一些疑问,可当时缺乏这种胆量。60年代初,他仍在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特为美学教研室和文艺理论教研室的教师和研究生讲授西方美学史。我们及时拿到了讲义,后来这些讲义也成为高校教材正式出版了。也许因为听课的人只有一二十位,房间也变小了,或许也因为我们这些学生年龄增大了,在朱先生的眼中我们算得上是大学生了,他讲课时常停下来,用眼神向我们发问。逼得我在每次听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听课时全神贯注,以防他的突然提问。后来渐渐熟了,他主动约我们去他家辅导,要我们将问题先写好,头两天送去,一般是下午3时约我们去他的寓所。那时他还住在燕东园,星散在花园里的一座座小洋楼似乎是一个个寂静筒,静谧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我们悄声地上了二楼,只见朱先生已在伏案工作。桌面上摊开了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西文书,桌旁小书架上堆放了积木似的外文辞典。他听见我们的脚步声近了才放下笔,抬起头来看我们。他辅导的语调仍然是随和的,但我并没有太感到他的亲切,只顾低着头,迅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记。我们提多少问题,他答多少,有的答得详细,有的巧妙地绕开。他事先没有写成文字,连一页简单的提纲都没有。他说得有条不紊,记下来就是一段段干净的文字。每次走回校园,晚饭都快收摊了,一碗白菜汤,两个馒头,内心也感到充实。晚上就着微弱昏暗的灯光再细读他的谈话记录。他谈的问题,往往两三句,只点题,思索的柴扉就顿开了。

我曾以为永远听不到他的讲课了,听不到他的谈话了。10年内乱期间不断听到有关他受难的消息。其实,这二三十年他就是在长久的逆境中熬过来的,遭难对他来说是正常的待遇,他的许多译著,比如翻译黑格尔《美学》三卷四册,这一卓越贡献,国内其他学者难以替代的贡献,就是在他多次挨整、心绪不佳的情况下意志顽强地完成的。如果说,中国几亿人,在这场10年浩劫中,几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不可弥补的损失,对于我来说,一个难说很大但实在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就是我研究生期间记录杨晦老师、朱光潜老师辅导谈话的一册厚厚的笔记本被北大专案组作为“罪证”拿走丢失了。好在我的大脑活动正常,我常常在心里亲切地回想起朱先生当年所说的一切。

1980年,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使我和朱先生有了较多的接触。这种接触比听他的课、听他的辅导、师生之间的交谈更为亲切、透彻。作为一位老师,他的说话语气再随和,在课堂上,在辅导时,总还带有某种严肃性。20年前我们在他的书房里听他两三小时的谈话,他连一杯茶水也不会想起喝,当然也不会想起问他的学生是否口渴。现在,当我在客厅沙发上刚坐下,他就会微笑着问我:“喝点酒消消疲劳吧中国白酒,外国白兰地、威士忌都有,一起喝点!”我们的谈话就常常这样开始,就这样进行,就这样结束。他喝了一辈子的酒,酒与他形影不离。他常开玩笑说:“酒是我一生最长久的伴侣,一天也离不开它。”我常觉得他写字时那颤抖的手是为酒的神魔所驱使。酒菜很简单,常是一碟水煮的五香花生米,他说:“你什么时候见我不提喝酒,也就快回老家了。”在他逝世前,有一段时间医生禁止他抽烟、喝酒。我问他想不想酒,他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摇摇头。去年冬天我见他又含上烟斗了,我问他想不想喝酒,他睁大眼睛说:“春天吧,不是和叶圣老早约好了吗?”

我记得我1980年再一次见到他,并不是在他的客厅里,朱师母说朱先生刚去校园散步了。我按照他惯走的路线在临湖轩那条竹丛摇曳的小路上追上了他。朱先生几十年来,养成了散步的习惯,清晨和下午,一天两次,风雨无阻,先是散步,后来增加打太极拳。我叫他:“朱老师!”他从遥远的想象中回转头来,定了定神,突然高兴地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夕阳将周围涂上了一片金黄。我告诉他昨天就想来。他说:“安徽人民出版社要我出一本书,家乡出版社不好推却,但我现在手头上正在翻译《新科学》,一时又写不出什么,只好炒冷饭,答应编一本有关文学和美学欣赏的短文章选本,这类文章我写过不少,有些收过集子,有些还散见在报刊上。也许这本书,青年人会爱读的。前几天出版社来人谈妥此事,我想请你帮忙,替我编选一下。”我说:“您别分神,这事我能干,就怕做不好。”他说:“相信你能做好,有些具体想法再和你细谈。走,回家去。”在路上,他仔细问我的生活起居,当听说我晚上常失眠,吃安眠药,他批评说,文人的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千万别养成开夜车的习惯。下半夜写作很伤神他说写作主要是能做到每天坚持,哪怕一天写一千字,几百字,一年下来几十万字,就很可观了,一辈子至少留下几百万字,也就对得起历史了。他说起北大好几位教授不注意身体,50岁一过就写不了东西,开不了课。这很可惜。他说,写作最怕养成一种惰性,有些人开笔展露了才华,后来懒了,笔头疏了,眼高手低,越来越写不出。脑子这东西越用越活,笔头也是越写越灵,这是他几十年的一点体会。50年前他写谈美12封信,很顺手,一气呵成,自己也满意。最近写《谈美书简》,问题思考得可能要成熟些,但文章的气势远不如以前了。这二三十年他很少写这种轻松活泼的文章。他开玩笑地说,写轻松活泼的文章,作者自己的心情也要轻松愉快呵在希腊、在罗马和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和学术空气自由,所以才涌现出了那么多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文体也锋利,自如活泼。他的这番谈话使我想起,1978年《文艺报》复刊时,我曾写信给朱先生,请他对复刊后的《文艺报》提点希望,他在二三百字的复信中,主要谈了评论、理论要真正做到百家争鸣,以理服人,平等讨论,不要轻率做结论。他说:“学术繁荣必须要有这种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局面。”

我谛听朱先生的多次谈话,强烈地感到他的真知灼见是在极其坦率的形式下流露出来的。他把他写的一份《自传》的原稿给我看。这是一本作家小传的编者请他写的。我一边看,他顺手点起了烟斗。他备了好几个烟斗,楼上书房,楼下客厅里随处放着,他想抽烟就能顺手摸到。朱先生平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而多备烟斗这个细节,却反映了他洒脱马虎之中也有精细之处。他想抽烟,就能摸到烟斗,比他随身带烟斗,或上下楼去取烟斗要节省时间。

我看完《自传》没有说话,他先说了:“这篇如你觉得可以就收进《艺文杂谈》里,让读者了解我。”这是一篇真实的自传,我觉得原稿中有些自我批评的谦辞过了,便建议有几处要加以删改。他想了一会,勉强同意,“不过,”他说,“我这人一生值得批判的地方太多,学术上的观点也常引起争论和批评,有些批评确实给了我帮助。一个人的缺点是客观存在,自己不说,生前别人客气,死后还是要被人说的。自传就要如实地写。”时下人们写回忆录,写悼念文章,写自传成风,我阅读到的溢美的多,像朱先生这样恳切地暴露自己弱点的实在鲜见。我钦佩他正直的为人,难怪冰心听到他逝世消息时脱口说出他是位真正的学者。最近作家出版社约我编《十年1976~1986散文选》,我特意选了朱先生这篇《自传》。读着他这篇优美的散文,我看到了,也愿意更多的朋友看到他瘦小身躯里鼓荡着的宽阔的胸怀。

在我的记忆里,朱先生的闲谈从来是温和的,缓慢的,有停顿的。但有一次,说到争鸣的态度时,他先平静地说到批评需要有平等的态度,不是人为的语气上的所谓平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在需要争论的地方开展正常的讨论。说着说着,他突然有点激动地谈起自己的一篇文章被争鸣的例子。他有篇文章发表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论述的一些理解。他说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研究,他期待有认真的不同意他的观点的文章发表。他说后来读到一篇批评文章很使他失望。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清多少他的意见为什么不对,应该如何理解,主要的论据是说关于这个问题某个某个权威早就这样那样说过了。朱先生说,这样方式的论争,别人就很难再说话了。过去许多本来可以自由讨论的学术问题、理论问题用这种方式批评,结果变成了政治问题。朱先生希望中青年理论家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敢于形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次他提出要我替他找一本浙江出版的《郁达夫诗词抄》。他说他从广告上见到出版了这本书。恰巧不久我去杭州和郁达夫家乡富阳,回来送他一本。他很高兴,说达夫的旧体诗词写得好,过去读过一些,想多读点。过后不久,有次我去,他主动告诉我这本书他已全读了,证实了他长久以来的一种印象:中国现代作家中,旧体诗词写得最好的是郁达夫。他说他有空想写一篇文章。我说给《文艺报》吧。他笑着说:肯定又要引火烧身。不是已有定论,某某、某某某的旧体诗词是典范吗?他说郁达夫可能没有别人伟大,但他的旧体诗词确实比有的伟大作家的旧体诗词写得好,这有什么奇怪?他强调对人对作品的评价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要因人的地位而定。顺此他又谈到民初杰出的教育家李叔同,他认为李在我国近代普及美育教育方面贡献很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价。他说李后来成了弘一法师,当了和尚,但并不妨碍他曾经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美术家、书法家。他说现在有些文学史评价某某人时总爱用“第一次”的字眼,有些真正称得上第一次,有些则因为编者无知而被误认为是第一次的。他说很需要有人多做些历史真实面貌的调查研究。我在《文汇月刊》发表了一篇《引进西方艺术的第一人——李叔同》,朱先生看后建议我为北大出版社美学丛书写一本小册子,专门介绍李叔同在美学上的贡献。我答应试试。为此还请教过叶圣老,他亦鼓励我完成这本书。朱先生这几年多次问起这件事。他说:“历史不该忘记任何一位不应被遗忘的人。”

朱先生虽然长期执教于高等学府,但他主张读书、研究不要脱离活泼生动的实际。他很欣赏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多次熟练地吟诵起这首诗。1981年我请朱先生为我写几句勉励的话,他录写的就是这首诗。他在递给我时又说起这首诗的末句写得好,意味无穷。有次他谈起读书的问题,他强调要活读书。他说现在出书太多,连同过去出的,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不干别的,光读书这一辈子也读不完。这里有个如何读和见效益的问题。他认为认真读书不等于死读书。他说,要从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范围出发,一般的书就一般浏览,重点的书或特别有价值的书就仔细读,解剖几本,基础就打牢了,20多年前他曾建议我们至少将《柏拉图文艺对话录》读三遍。他举例说,黑格尔的《美学》是搞文艺理论、评论的人必须钻研的一部名著。但三卷四册的读法也可以有区别,重头书里面还要抓重点,他说《美学》第三卷谈文学的部分就比其它部分更要下功夫读。他说搞文艺理论研究的人,必须对文学中某一样式有深入的了解和欣赏。他个人认为诗是最能体现文学特性的一种样式。他喜欢诗。他最早写的有关文学和美学欣赏的文字,多举诗词为例。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中国青年》杂志写过一组赏析介绍中国古典诗词的文章。40年代他在北大讲授“诗论”,先印讲义后出书,影响很大,前年三联书店又增订出版。他在后记中说:“我在过去的写作中,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我在这里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也做了探索分析。”他说我们研究文学可以以诗为突破口,为重点,也可以以小说、戏剧为重点。总之,必须对文学某一样式有较全面、历史的把握。否则,写文艺理论和写文艺评论文章容易流于空泛。

朱先生很讨厌盲目吹捧,包括别人对他的盲目吹捧。他希望读到有分析哪怕有尖锐批评的文章。香港《新晚报》曾发表曾澍基先生的《新美学掠影》一文,我看到了将剪报寄给朱先生看,不久他回信说该文“有见地,不是一味捧场,我觉得写得好。”他常谈到美学界出现的新人,说他们的文章有思想,有锋芒,有文采,他现在是写不出的。他感叹岁月无情,人老了,思维也渐渐迟钝了,文笔也渐渐滞板了,他说不承认这个事实是不行的。

朱先生的记忆力近一二年明显有衰退。有几件小事弄得他自己啼笑皆非。有次他送书给画家黄苗子和郁风。分别给每人签名送一本。郁风开玩笑叫我捎信去:一本签两人名就行了。朱先生说原来晓得他们是一对,后来有点记不准,怕弄错了,不如每人送一本。过了一阵,他又出了一本书,还是给黄苗子、郁风每人一本,我又提醒他,他笑着说:“我忘了郁风是和黄苗子还是黄永玉……拿不准,所以干脆一人一本。”小事上他闹出的笑话不止这一桩。但奇怪的是,谈起学问来,他的记忆力却不坏。许多事,只要稍稍提醒,就会想起,回答清楚。1983年秋天,他在楼前散步,躲地震时临时搭起的那间小木屋还没有拆除,他看看花草,又看看这间小屋,突然问我:最近忙不忙?我一时摸不清他的意思,没有回答。他说你有时间,我们合作搞一个长篇对话。你提100个问题,我有空就回答,对着录音机讲,你整理出来我抽空再改定。我说安排一下可以,但不知问题如何提?他说:可以从他过去的文章里发掘出一批题目,再考虑一些有关美学文艺欣赏、诗歌、文体等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所谈可长可短,平均2000字一篇。他当场谈起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写了有关园林艺术的专著,很有价值。他说,从园林艺术研究美学是一个角度。他说,外国有一部美学辞典,关于“美”的条目就列举了中国圆明园艺术的例子。答应空些时翻译出来给我看。那天,我还问起朱先生为什么写文艺评论、随笔喜欢用对话体和书信体?他说你这不就提了两个问题?你再提98个题目便成了。他又说,你还问过我,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和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对后来的文艺发展究竟谁的影响大?这又是一个题目。我在一篇文章中说《红楼梦》是散文名篇,有人认为“散文名篇”应改为“著名小说”,我不同意,为什么?这里涉及到中国古代散文的概念问题。他笑着说:题目不少,你好好清理一下,联系实际,想些新鲜活泼有趣的题目。我们约好冬天开始,叫我一周去一次。后来由于他翻译维柯《新科学》没有间歇,我又忙于本职编辑工作,出一趟城也不容易,就这样,一拖再拖终于告吹。朱师母说:朱先生生前有两个未了的心愿,一是未见到《新科学》出书,一是未能践约春天去看望老友叶圣陶、沈从文。我想,这个闲谈记录未能实现,也该是朱先生又一桩未了的心愿吧!(吴泰昌)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案
文本导学
【目标引领】
一、基础目标
1.理解全球化、本土化、复兴等概念的内涵。
2.掌握词语:快捷、涉足、烹饪、克隆等。
3.了解麦当劳是被地方化了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二、发展目标
1.了解文化的互动造成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文化内涵理解的差异。
2.理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传播策略的运用与选择。
3.明白文化的本土化的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
【过程记录】
一、预习
1.识记词义
全球化: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
快捷:速度快;行动敏捷。
本土化: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复兴:衰落后再兴盛起来。
克隆:原意是小树枝,引申意为无性繁殖。日常用语中常用“克隆”形容人具有相同的外貌或一样的行为。
2.预习过程中感到不理解的问题:
二、学习
1.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麦当劳的看法有何不同?这表明了什么?
2.麦当劳在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3.麦当劳地方化过程给我们以何启示?
4.如何正确认识在全球化中的文化冲撞?
三、质疑
1.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的变迁过程,即在文化冲撞中的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2.通过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记下来认真思考,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四、训练
(一)知识识记
1.解释下列概念。
全球化
本土化 
克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而麦当劳所宣扬的企业哲学,即质量,服务,洁净和价格,则又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企业现代化努力方向的典范之一。
B.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C.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D.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二)佳句品读
文句: 

理由:

(三)文段理解
本文是节选,有所改动。请阅读下列的部分原文,完成1~4题。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当劳在东亚》一书。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阎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也同时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的中国人来说,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的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加促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学校和地方建立特殊联系等等。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其实,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撞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非有哪一个是完全被动的。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之说,不论对反对者或者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1.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土化”就是“地方化”。
B.“中国版”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相同。
C.“全球化”也就是“全盘西化”。
D.“美国式”即“美国文化”。
2.对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B.中国老百姓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3.下列不属于“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的内容一项是()
A.北京的许多顾客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B.北京的麦当劳成为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出入的地方。
C.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D.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保持美国文化特色。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也是一种新生事物。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
D.“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中心内容
理解或评价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
【拓展迁移】
阅读下文,回答1—4小题。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将人类文化和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外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鲜明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在对自己“两种文化”观进行了“再次审视”和思索之后,1961年,CP斯诺又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CP斯诺以博大的气势宣称,“第三种文化”不仅立足于科学革命,而且要“超越科学革命”!
和斯诺的预言相反,在“第三种文化”的发展中,人文学者并没有“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相反,倒是一大批自然学家一马当先,勇敢地担负起了这种责任,他们绕过了新闻媒体,尽力以一般文化人所能接受的观点来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显示了科学家关注人类、服务社会的良知和热情。普利高津、霍金、马古利斯等一大批站在自然科学前沿的大师们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白如话的语言介绍给平民百姓,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知识基础,最大限度的了解当代科技前沿的发展概况。
“第三种文化”所叙述的都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种文化”又被称为“高级科普图书”。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第三种文化”不满足于科学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它更侧重于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揭示,更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RogerPenrose指出的,科学真理“蕴涵着美、真实和一种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阿热在《可怕的对称》中曾引用A布勒的打油诗来解释时间的相对性:妙龄少女叫月亮/脚步轻盈快胜光/“爱氏”幽径匆匆闯/今朝才辞夫君去/昨夜归来会情郎。
当然,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离开之前返回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也只能像光子一样,返回时间和出发时的时间是一样的。但这滑稽荒诞的描述,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诸如此类的情形,在“第三种文化”中俯拾皆是,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必须首先实现“人的科学化”,这是“第三种文化”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
1.下列对第一段中“超越科学革命”一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关注科学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精神的张扬,揭示思维方式和方法,揭示科学真理和使之具有启示力量的自明品质。
B.科学家以他们敏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把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平实的语言介绍给公众。
C.科学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批评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力所难及的。
D.能够在科学和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持续、全面进步中的力量。
2.下列不属于“第三种文化”特点的一项是:()
A.语言通俗浅显B.注重作品的文学性
C.人文学者主动与科学家沟通D.介绍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成果
3.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A.三种文化把物理学家和人文学家联系在一起了。
B.CP斯诺的“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的预言目前未能实现。
C.用滑稽荒诞的描述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是“第三种文化”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
D.“第三种文化”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科普作品,或者称作“高级科普图书”。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的美和科学的美不会继续是“井水不犯河水”了。
B.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不再拘泥于传统角色的区分了。
C.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将是许多学者的治学思想。
D.目前很多理工院校创建人文学院,CP斯诺的预言正在实现
【资料链接】
麦当劳公司总部座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OakBrook,是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国际性公司。麦当劳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从1955年创始人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
“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这句话精确地涵概了麦当劳集团的经营理念。在全球麦当劳的整体制度体系中,麦当劳餐厅的营运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和欢乐、美味是通过餐厅的人员传递给顾客的。
然而餐厅并不是麦当劳这一世界品牌的全部,它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在它的后面有全面的、完善的、强大的支援系统全面配合,已达到质与量的有效保证,而这强大系统的支援当中包括: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的食品加工制造供应商、包装供应商及分销商等采购网路、完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系统、世界各地的管理层、运销系统、开发建筑、市场推广、准确快速的财务统计及分析……每一个部门各尽职能,精益求精,发挥团队合作,致力于达到麦当劳”百分百顾客满意”的目标。

答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二、学习
1.美国人看麦当劳是快捷、廉价;中国人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对于中国人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的符号意义更明显。
2.他们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不仅绝大多数员工是中国人,而且制作的食品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产自本地,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设有“情人角”的区域,设有“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营造中国式家庭氛围。
3.要想全球化首先得本土化,本土化与全球化是相通的而不是对立的。
4.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不是单向的也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
三、质疑
继承本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实现本土的全球化。
四、训练
(一)知识识记
1.全球化(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本土化(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克隆(原意是小树枝,引申意为无性繁殖。日常用语中常用“克隆”形容人具有相同的外貌或一样的行为。)
2.A.第2和第3个逗号改为顿号。
(二)文句:“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全球化”指的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它不是和种口号、一种主张或者一种信仰。它指的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互动和吸纳。
理由:“全球化”是社会文化过程,其活动形式是各种文化在更大程度上的相互接触和碰撞,其结果是多种文化的互动和混合。即把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与全球化的理论相联系。
(三)文段理解
1.C。理解错误。2.C。两者比较,是递进关系。3.D。错在“保持美国文化特色”。
4.D。A错在“新生事物”。B错在“被动”。C范围缩小。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中心内容文章着眼于说明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这样的过程常常是不自觉的,自然而然的。
理解或评价麦当劳作为美国的连锁快餐店,无形中具有了某种政治文化意义,人们视其为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同时,能够在麦当劳用餐被视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特征之一。它的品牌内涵中包含了其产品品质、产品市场定位、品牌文化、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品质保障机制、品牌形象推广、特许经营的市场扩张模式等。来到中国以后,为了适应中国民众的消费水平、饮食习惯,在自我形象上作了些改变,增加了亲和力,也就是所谓本土化。中国顾客在麦当劳就餐中领略了美国文化——广义的说,就是西方文化,改变了自己的某些不良习惯,说明了文化交流常常是无形的、自然而然的,也是双向的,相互渗透的。
文章风格
写作特色文章是一篇人类学的田野笔记,或者说是文化随笔。文章由事及理,把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文章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出发,观察各种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态度,从而据此剖析一个民族带有某些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发现因外来文明引起的微妙的变化,说明文化交流的形式、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影响的深远性,把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说得明白易懂。
【拓展迁移】
1.A。要抓住概念的内涵进行选择。2.C。,C项与第二段的第一句相矛盾。3.D。D项与“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相矛盾。4.D。D项项属于无中生有。
,C项与第二段的第一句相矛盾。3.D。D项与“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不同”相矛盾。4.D。D项项属于无中生有。

ModuLe2MyNewTeachers学案外研版必修1 我的新老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ModuLe2MyNewTeachers学案外研版必修1 我的新老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ModuLe2MyNewTeachers学案外研版必修1 我的新老师
核心词汇
1.Shesaidshewantedtoleave,andherfather_____________(尊重)herwishes.
2.Thegroupproducesamonthly____________(总结)oftheirresearch.
3.I’d____________(感激)itifyouletmegetonwithmyjob.
4.Thestarter____________(挥动)agreenflagtoindicatethattheracewouldbegin.
5.Youmaynotlikeher,butyouhaveto____________(承认)thatshe’sgoodatherjob.
6.Roadsafetyistaughttoyoungchildrento____________(避开)roadaccidents.
7.Whenitcomestojobinterviews,first____________(印象)areimportant.
8.Paulalwaysgets____________(紧张)wheneverhehastogiveapresentation.
9.He’sagooddoctor.Healwayshas____________withhis____________.Hetreatsthem____________.(patient)
10.Toour____________,hetoldusan____________storyandallofuswere____________atit.(amuse)
1.respected 2.summary 3.appreciate 4.waved 5.admit 6.avoid 7.impressions 8.nervous 9.patience;patients;patiently 10.amusement;amusing;amused
高频短语
1.________________确定;确信;查明
2.________________因此
3.________________取得进步
4.________________结果
5.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
6.________________睡着
7.________________讲笑话;开玩笑
8.________________在……方面有问题
9.________________对……严格要求
10.________________(在某方面)做得好
11.________________犯错误
12.________________按时
1.makesure 2.sothat 3.makeprogress 4.asaresult?5.infact 6.fallasleep 7.telljokes 8.haveproblemswith 9.bestrictwith 10.dowellin 11.makemistakes?12.ontime
重点句式
1....sheexplainsEnglishgrammar____________clearly____________evenIcanunderstandit!
……她讲解英语语法如此清楚,甚至连我都能明白!
2....Mrs.Lijustsmiles,____________youdon’tfeelcompletelystupid!
……李老师只是笑笑,因此你就不会感到自己是个大笨蛋!
3.She’svery____________—wedon’t____________tosayaword____________sheasksus____________.
她非常严格——如果她不要求,我们不敢说一句话。
4.Thereareafewstudentsinourclass________________butthey’realways____________forMrs.Chen’slessons!
在我们班有几个总是上课迟到的学生,但上陈老师的课时他们总是很按时!
5....IthinkthatI’lldowellintheexam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有陈老师教我,我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6._____________studyhistory____________geographybecauseIcanlearnalotfrommanyhistoricalfigures.
我宁愿学历史而不愿学地理,因为我可以从许多历史人物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7.Youdecide—________________.
你决定,这由你说了算。
8.This____________France,Germany,andSpain,____________disciplineandrespectfortheteacher____________.
这在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也是如此。在这些国家里,遵守纪律、尊敬老师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1.so;that 2.sothat 3.strict;dare;unless;to 4.whokeepcomingtoclasslate;ontime 5.withMrs.Chenteachingme 6.I’drather;than 7.it’suptoyou 8.istrueof;where;isconsideredveryimportant
知识详解
①patient adj. 耐心的,能忍受的,坚韧的 n. 病人
(回归课本P12)She’skindandpatient...
她和蔼,又有耐心……
bepatientwithsb.对某人有耐心?bepatientofsth.对某事有耐心?patiencen.耐心;耐性?beoutofpatiencewith...对……忍无可忍?withpatience=patiently(adv.)耐心地

①LouisewasverypatientwithmewhenIwasillandcrabby.
在我生病而且脾气乖戾的日子里,路易丝对我很有耐心。
②I’lllookintothematterassoonaspossible.Justhavealittlepatience.
我会尽快调查这件事,请耐心一点。

1.—Whatishelike?
—Heispatient________othersand________hardships.
A.with;of B.with;to
C.of;withD.to;with
解析:选A。根据短语搭配得出答案。bepatientwithsb.对某人有耐心;bepatientofsth.对某事有耐心。

★2.完成句子
Theyoungnur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位年轻的护士对病人很有耐心。
答案:ispatientwithherpatients
②avoid vt. (故意)避开;避免
(回归课本P12)Sheavoidsmakingyoufeelstupid!
她避免让你感到自己愚笨!
avoid(doing)sth.逃避(做)某事?escapedoingsth.逃脱做某事?getawaywith+n.逃避……责任?flee+n.从……逃走?keepawayfrom远离

①Shetriedtoavoidansweringmyquestions.
她试图避而不答我的问题。
②Shebrakedsuddenlyandavoidedanaccident.
她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
③(2010年高考浙江卷)Perhapsitisbecausetheyofferanopportunitytoavoidfacingthefactthatourrealchoicesinthisculturearefarmorelimitedthanwewouldliketoimagine.
也许这是因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避免面对这一事实,即在这一文化中我们真正的选择比我们愿意想像的要有限的多。

★3.Weshouldtryto________makingthesamemistakeagain.
A.delay B.avoid
C.imagineD.admit
解析:选B。四个动词都可以跟?ing作宾语,而根据句子的意思判断,使用avoid。句意:“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4.完成句子
Thisarticletellsyouhowto____________whiletravelling.
这篇文章告诉你怎样在旅行期间防止生病。
答案:avoidgettingill

③appreciate vt. 感激;欣赏;充分理解,明白;增值
Someofourclassdon’tlikeher,butmostofusreallyappreciateherbecauseherteachingissowellorganisedandclear.
(回归课本P12)我们班有的同学不喜欢她,但大多数同学都欣赏她,因为她的课讲得清楚条理。

appreciate后不能接人作宾语。
①Wegreatlyappreciateyourtimelyhelp.
我们非常感激你们的及时帮忙。
②Iappreciatehavingbeengiventhechancetostudyabroadtwoyearsago.
我很感激两年前给我出国学习的机会。
③Iwouldappreciateitifyouwouldturnthemusicdown.
如果你把音乐关小一些,我将不胜感激。
④(2010年高考北京卷)IttookmealongtimebeforeIwasabletofullyappreciatewhattheyhaddoneforme.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能够完全理解他们为我做的一切。

5.AsIwillbeawayforalongtime,I’dappreciate________fromyounowandthen________mehoweveryoneisgettingalong.
A.hearing;tell B.tohear;tell
C.hearing;tellingD.tohear;totell
解析:选C。句意:因为我要离开一段时间,所以你要时常写信告诉我每个人的情况,那我将十分感激。第一个空为appreciatedoingsth.高兴干某事;第二个空为动词的?ing形式作状语。

★6.完成句子
Iwould____________youcouldhelpuswiththejob.
如果你能在工作上帮助我们,我将不胜感激。
答案:appreciateitif
④admit vt. 承认(错误、罪行等);容纳,接收;准许进入
 (或使用),让……享有(to)
(回归课本P12)Andafewstudentsevenadmitlikingher!
一些学生甚至承认喜欢她!

①Youhavetoadmitwhattheteachersaidwasright.
你不得不承认老师说的是对的。
②Sheadmittedhavingbrokenthetrafficrules.
她承认违反了交通规则。
③HewashappytobeadmittedtoBeijingNormalUniversity.
被北师大录取了,他很高兴。
④Themeetingroomcanadmit200people.
这个会议室能容纳200人。

7.(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Ifyouleavetheclub,youwillnotbe________backin.
A.received B.admitted
C.turnedD.moved
解析:选B。考查动词辨析。句意:如果你退出该俱乐部,人家就不会重新接受你。短语beadmittedin/into表示“被录取,被接受”,符合句意。

★8.LittleTomadmitted________intheexamination,________thathewouldn’tdothatinfuture.
A.tocheat;topromise
B.cheating;promise
C.havingcheated;promising
D.tohavecheated;promised
解析:选C。admithavingdonesth.“承认做过某事”,promise表示的动作是由主语littleTom主动发出的故用v.ing形式。若用过去式作谓语则需要加并列连词and。
⑤respect vt. 尊敬,尊重 
n.[C] 着眼点,方面,细节;(pl.)敬意,问候;重视;关心;照顾;[U]尊敬,尊重
(回归课本P12)Irespecthimalot.我很尊敬他。
respectsb./sth.forsth.因某事尊敬某人/事?send/givemyrespectsto代我向……问好?ineveryrespect在每一方面?show/haverespectforsb.尊敬某人?withrespect尊敬地withrespectto关于?inrespectof关于

①Childrenshouldshowrespectfortheirteachers.
孩子们应对老师表示尊敬。
②Mollyalwaystoldusexactlywhatshethought,andwerespectedherforthat.
莫莉总是与我们坦诚相见,我们为此敬佩她。
③Pleasegivemyrespectstoyourparents.
请代我向你父母问好。
④Theplanisfaultyineveryrespect.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项计划都不完善。
⑤(2010年高考重庆卷)NowItrytotreateveryonewithrespect.
现在我尽力尊敬地对待每一个人。

9.Ourschoolheldaceremonythedaybeforeyesterday________ProfessorChenLigangwhohasbeenteachingherewholeheartedlyformorethan30years.
A.inplaceofB.withregardto
C.inhonorofD.withrespectto
解析:选C。考查短语的辨析。inplaceof代替;withregardto关于,至于;inhonorof为了纪念……,为了对……表示敬意;withrespectto关于。举办仪式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这位从教30多年的教师,故C项符合。

★10.完成句子
________________,wedon’thavetodrawaconclusionhere.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没必要在此作结论。
答案:Inrespectofthisproblem
⑥makesure 确定;确信;查明;弄清楚
(回归课本P11)Goodteachersmakesurethateveryoneintheclassunderstands.
优秀老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他(她)的话。

①Ithinkthereisatrainat6o’clock,butyou’dbettermakesure.
我想6点钟有一班火车,但你最好查明白。
②You’dbettermakesureoftheexacttimeofthearrivingtrain.
你最好弄清楚火车到达的确切时间。
③Imadesurethattheropewasfirmlyfastenedaroundhiswaist.
我检查了绳子,确保其牢牢系在他的腰部。

④Shedoesn’tmakesurewhethershehaslockedtheroom.
她不能断定是否把房门锁上了。
⑤Besurenottotouchanythinginthelab.
千万别碰实验室里的任何东西。
⑥Nooneknowsforsurewhathappened.
谁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sure,certain
二者都可作表语,意为“确信的”,“对……有把握的”,“肯定的”等。多数情况下二者可以换用,但有时也有差异。
(1)sure的主语通常为指人的词;certain的主语既可以是指人的词,也可以是指事物的词。
(2)在祈使句中要用sure。在Itiscertainthat...结构中certain不能换作sure。
①Itisnowcertainthathewontheelection.
②Theevidenceiscertain.
③Besure_nottobelate.
④Iamnotsure_/certain_whetherI’vemethimbefore.

11.—It’s________thatourteamwillwinthematch.
—Don’tbeso________.
A.sure;certainB.certain;certain
C.sure;sureD.certain;sure
解析:选D。句意为:“我们队肯定会赢这场比赛。”“别那么肯定。”It’scertainthat...表示“肯定……”,certain不能换作sure;祈使句中用sure不用certain,故答案为D。

★12.完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foreyouleave.
在你离开之前,确保关上所有的窗户。
答案:Makesurethatallthewindowsareclosed
⑦asaresult 结果
(回归课本P12)Duringscientificexperiments,sheexplainsexactlywhatishappeningandasaresultmyworkisimproving.
在科学实验中,她准确讲解了正在发生的反应,因此我的功课也在提高。

①Hewasbadlyinjuredinthecaraccident.Asaresult,hecouldn’tgotowork.
他在车祸中严重受伤,因此,他不能上班了。
②Asaresultofthepilots’strike,allflightshavehadtobecancelled.
由于飞行员罢工,所有航班都被迫取消了。
③Theaccidentresultedinthreedeaths.
那起事故导致3人死亡。
④Hisfailureresultedfromnotworkinghardenough.
他的失败是由工作不够努力造成的。

13.(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Jennynearlymissedtheflight________doingtoomuchshopping.
A.asaresultofB.ontopof
C.infrontofD.inneedof
解析:选A。句意是:Jenny由于购物的时间太长而差一点儿就耽误了航班。根据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可知,此处要用asaresultof表示“由于”。ontopof在……顶端;infrontof在……前面;inneedof需要。

★14.Asisknowntousall,successusually________diligencewhilelazinesscan__________failure.
A.resultsfrom;liein B.resultsin;leadto
C.resultsin;lieinD.resultsfrom;leadto
解析:选D。句意是:众所周知,成功通常来源于勤奋,而懒惰导致失败。第一个空用resultfrom表示“来自;作为……的结果”;resultin导致。第二个空用leadto表示“导致”;liein“在于”。
句型梳理
① She’skindandpatient,andsheexplainsEnglishgrammarsoclearlythatevenIcanunderstandit!(P12)
她友好又耐心,并且她把英语语法解释得如此清楚,以致连我都能明白!
...Mrs.Lijustsmiles,sothatyoudon’tfeelcompletelystupid!(P12)
……李老师只是笑笑,因此你就不会感到自己是个大笨蛋!
 
(1)“so+adj./adv.”位于句首时,句子要用部分倒装。
(2)so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常与can,could,may,might等情态动词连用,从句前不用逗号;so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一般不与情态动词连用,从句前可用逗号隔开。
①Wegotupsoearlythatwecaughtthefirsttrain.
=Wegotupearlysothatwecaughtthefirsttrain.
=Wegotupsoearlyastocatchthefirsttrain.
我们起得这么早,结果赶上了第一班火车。
②Manycontestantslaterfaileddrugtests,sothattheracehadtobererun.
许多参赛者后来都没有通过药检,赛跑只得重新进行。
44
③H1N1Flutravelssoquicklythatithasspreadallovertheworld.
甲流传播如此之快以至于成为全球性的疾病。
④Hetoldussointerestingastorythatwealllaughed.
=Hetoldussuchaninterestingstorythatwealllaughed.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都大笑起来。
⑤Itwassuchbadweatherthattheycouldn’tgoout.
天气如此糟糕以至于他们无法出去。
⑥Soharddidheworkthathisbossdecidedtoemployhimasaformalstaff.
他工作如此努力,因此老板决定正式聘用他。
15.(2009年高考山东卷)Sosudden__________thattheenemyhadnotimetoescape.
A.didtheattack B.theattackdid
C.wastheattackD.theattackwas
解析:选C。题干中的核心句式是so...that...,而so...提到句首,引导的主句部分用倒装语序,A和C项是倒装语序,但是sudden是形容词,从结构上看,它应当作系动词was的表语,故C项是最佳答案。

★16.Itisnotsurprisingthat__________littlewormseat__________littlegrain.
A.so;soB.such;such
C.so;suchD.such;so
解析:选D。第一处的little是“小”的意思,第二处的little是“少”的意思。
② Physicswillneverbemyfavouritelesson,butIthinkthatI’lldowellintheexamwithMrs.Chenteachingme.(P12)
物理从来不是我最喜欢的课,但我认为有陈老师教我,我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
 “with+宾语+宾语补足语”构成复合结构,在句中常作状语,有时可作定语。在这个句式中作宾补的有: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介词短语、形容词、副词等。
①Theweatherwasevencolderwiththewindblowing.
因为有风,天气更冷了。(现在分词作宾补,与宾语wind是主动关系且表示正在进行)
②Withalltheworkfinished,theyhurriedbackhomeforlunch.
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他们匆忙回家吃午饭。(过去分词finished作宾补,与宾语work是被动关系,表示已完成的)
③Withmanythingstodealwith,Ihavetostoplisteningtothelightmusic.
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我只好不再听轻音乐了。(不定式todealwith作宾补,与宾语是被动关系,表示将来)
④Shesawasmallriverwithgreengrassandredflowersonbothsides.
她看到一条小河,两岸长满了红花绿草。(介词短语onbothsides作宾补)
⑤Don’tsleepwiththedoorandwindowsopen.
不要开着门窗睡觉。(形容词open作宾补)
17.(2010年高考山东卷)Thelivingroomiscleanandtidy,withadiningtablealready________foramealtobecooked.
A.laidB.laying
C.tolayD.beinglaid
解析:选A。考查with复合结构。句意为“起居室既干净又整洁,里面有一张早已放好的预备要开饭的餐桌。”

with复合结构的构成是:with+宾语+宾补,宾补可以用分词,不定式,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来充当,其中宾语和补足语之间是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若用过去分词作补足语表示被动和完成;用现在分词作补足语表示主动和进行;用动词不定式作补足语表示未发生。由语境可知,要用过去分词作补足语,表示桌子早已被放好了。
★18.Youhavenoideahowshefinishedtherelayrace________herfootwoundedsomuch.
A.for B.when
C.withD.while
解析:选C。句意:你根本就无法体会,在脚伤得那么厉害的情况下她是怎样完成接力比赛的。这里是一个with+n./pron.+done/adj.的复合结构。要注意herfootwoundedsomuch不是一个完整句子,所以不能用连词when,while,for引导。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麦当劳的中外文化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化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以及麦当劳文化的“中国化”;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全球化”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三班有一个特殊的成员,她就是德国学生尤哈娜,她通过YFU这个组织,作为学生使者来到中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而今年我们班的刘飞林也将通过这个组织到德国交流学习一年。可见我们的地球变得越老越小,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那么你还能举出一些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例子吗?(现代生活中的或者是中外历史上的)
明确:大家说的很好,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主动冲撞过别的文化:张謇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在这些历史上的文化使者不停跋涉的脚步中,中国文化不断被带到了西域,而中国文化也在交流中进步,不断升华。在现代,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也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有一个极其成功的案例,那就是麦当劳成功打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饮食文化历来闻名世界,那么薯条和汉堡究竟为什么能够赢得中国人的青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二、教学过程:
文本研习
我们在周三的早读课上对这篇文章进行了预习,大家都提出了一些希望能够和同学探讨的问题,老师简单地把大家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的含义?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深奥,让大家觉得无从下手,下面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文化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引起的变动是双向的,“文化的冲撞中,没有哪种文化是完全被动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的冲撞中每一种文化都是主动的。那本文用了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案例向我们论述了这个观点,那么我们就从案例入手,从别的同学的提问中寻找答案。
1)、麦当劳在拓展中国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请同学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信息。
在美国在中国
速度快捷速度放慢
价格廉价相对较高
接受群体大众中产阶层
市场定位便捷快餐店闲聊、会友、亲朋好友聚会,个人或家
庭庆典仪式甚至是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麦当劳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融入中国,开拓中国市场,有哪些措施?
在北京把麦当劳塑造成是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和周围街道、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并积极回报当地社会;迎合当地人的消费习俗,如建立“情人角”和“儿童乐园”专区;积极组织家庭团聚,营造中国式的家庭氛围,让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文化”
(教师展示PPT讲解)
教师:但是大家可曾知道,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麦当劳在融入中国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曲折(放资料)
明确:麦当劳在全球发展的过程中也是走了很多弯路的,一开始麦当劳采取的宣传策略是全球统一宣传策略,忽视地域和国别的区别。在宣传的过程中麦当劳开始了采取了无差别的品牌宣传策略,忽视了各国文化心理和审美习俗的别人。比如说麦当劳喜欢找一些体育明星做品牌代言人,但是有些明星从事的运动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在别的国家却不能激起波澜;麦当劳在美国是属于中低档的餐厅,顾客主要是蓝领等中低收入阶层,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确实中高档的餐厅,光顾的是较高学历交高收入的白领,他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趣味是不同的;美国人喜欢吃牛肉,麦当劳的食物主要以食物为主,而东方人却喜欢吃鸡肉,这些问题曾一度让麦当劳在东方国家的顾客满意度下降,这些对于世界级的著名品牌来说是致命的。
2)、那么麦当劳是不是完全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企业文化呢?他有没有不变的地方?
明确:不变的是,麦当劳的产品风格,优质的服务,管理模式(第六节)
3)、那么相对保守的中国人又怎么会接受了相对单一的速食食品呢?(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
明确:因为麦当劳里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就餐理念,每一个去麦当劳的顾客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服务;麦当劳就餐环境很好;中国人也接受了西方人的就餐礼仪,在麦当劳就餐会更加的自律;中国人相信麦当劳的食品是根据人们日常营养所需配制的,是具有“现代性”的食品
深入探讨
其实麦当劳进入中国,并且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文化的冲撞与融合。那么请大家根据上面的麦当劳的案例的分析,来说一说,你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的含义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一,在文化交流与冲撞的过程中双方都在改变,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过程,正如麦当劳的案例,麦当劳进入中国,它进行了许多的改变来适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但是中国人同样也因为麦当劳的到来在不断地了解外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等,并在接受西方的就餐礼仪;
第二,任何文化融入另一种文化也不可能是单纯的融入而放弃自己原本的一些东西,它必然保持自己文化的根本,而作出一些调整;
第三,文化的融合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文化是被动地接受,正如麦当劳主动进入中国,中国人在众多的饮食方式中选择麦当劳的道理是一样的。
拓展讨论
2、讨论:但是面对洋快餐的“风暴”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的理念与思想,有人不禁开始担忧,他们说我们80后,90后的一代是由肯德基,麦当劳喂养大的一代,认为中国已经开始“麦当劳”化,你认为对吗?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一下。
明确:作为一种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确实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这是不可否认的现象,但是由此断言中国已经麦当劳化了,是片面的。很多中国人并没有把麦当劳当成是真正意义上的速食快餐,而是好友聚会的场所,这种中国化的饮食方式必然引起源于西方的快餐文化的中国化。同样道理,中国的火药,平常百姓家里的笤走在西方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时,曾有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东西,不会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
8、思考讨论:从麦当劳在中国经历的曲折,渐渐融入中国社会的漫长的过程思考,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了本文,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什么认识?)
明确:(1)、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是必然的,我们要坦然待之,不能阻止。
(2)、任何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都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3)、合作共赢是正确处理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4)、外来文化应在保持其本性的前提下,努力适应当地文化环境,积极促进其“地方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