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历史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4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
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
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
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髙学
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
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
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
动了历史的前进。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
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满洲的兴起。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丰富了农民战争
的反封建内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解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是农民军失败
的重要原因。

《流民图》、李自成像、《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音像资料
1课时
新授课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二、讲授新课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
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
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
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宦官刘瑾、魏忠贤势倾天下,严嵩
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
赋税,民众怨声载道。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
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人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
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入
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教师归纳:明末农民起义和历代农民起义一样,都是由于封建王朝政
治腐败、经济剥削残酷造成的;农民起义在陕北爆发,具体原因是陕北灾
荒严重,官吏不顾人民死活,催征如故,人民被迫起义,各地人民纷纷响
应。为加深学生印象,可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上的资料,认识农民起
义的必然性。
借用《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重点突出李自成起义军及其斗争情
况。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由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赈济饥民,得
到广大农民拥护,转战河南、湖广、陕西、山西,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
治。教师可补充一些素材,说明农民起义军曲折的斗争经历,颂扬农民起
义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教师提问:“均田免赋”口号为什么受到农民的欢迎?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均田免赋”口号针对明末土地髙度集中、赋税
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所以深得农民欢迎。“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
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歌谣也在民间流传。
教师提问: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
同:统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秦王朝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和残酷的刑
罚,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明末的政治腐败,赋税杂税
加上连年饥荒,民不聊生,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农民大起义。都直
接推翻了统治王朝。
异: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的初建阶段,主要是与秦初的统治政策
的急功近利有关。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年,土地兼
并严重,各种矛盾积重难返的情况下。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
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根据课本提供的内容以及同学们积累的知识,大家归纳说说:努尔哈
赤为满洲的兴起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努尔哈赤
的主要功绩)
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反抗明朝压迫、
迁都沈阳。
思考: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耶律阿保机、阿骨
打、元昊、成吉思汗)有何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都是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的主要贡献:在这个民族兴起和强大过程中,改族名为满洲;
改国号为清;他为清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示满洲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如图)
3.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
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探究: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其次是农民阶级局限
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再次是没有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
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谋划。
三、课堂小结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
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自然原因:连续旱灾。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相关知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
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
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
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
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
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七年级的学生辨证地、全面地去
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1课时
新授课
地图册、大运河图、隋朝相关多媒体资料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P4“相关史事”中“罄竹难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B、讲授新课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581年北周
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城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
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
观念。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3.“隋初经济的繁荣”
(1)隋文帝即位后,发展经济。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称为“开
皇之治”。
(2)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
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二)开通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①经济原因: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
②政治原因: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的过程
605年至610年,征发几百万民工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
至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3)让学生看课本P3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记忆大运河的
中心、南北端点、四段的名称。
师)同学们看“隋朝大运河”这幅图,北南各起点是哪个城市?
生:中心是洛阳;北抵涿郡(在今北京),南达余杭(在今杭州)。
师:大运河是在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邗
沟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那它
分为哪四段呢?
生:从北往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师:连接哪五河呢?
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师:大运河从北到南全长两千多公里,因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同学们想
一想为什么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前面说到了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到了隋炀帝即位他就利用已有
的经济基础征发了几百万人(前面也说到了隋炀帝是在已有的天然河
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2.提出下列问题,组织讨论:
问题一: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问题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
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
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教师归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
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开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
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的社会。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的诞生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
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朝建立
之初,还是沿袭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但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2.科举制诞生的过程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
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教师讲解:科举制的创立,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
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德以参加统治,适应了庶族(寒门)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四)隋朝的灭亡
1.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
民起义的爆发。归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游江南;
②营建一系大工程:营建东洛阳、开凿大运河;
③屡次战争:三次征辽东。(逼民反)
2.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3.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与教训。

三、课堂小结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1.隋的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场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4.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
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
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向学生进行传
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还可引导学
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
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
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
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
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新授课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利用鉴真和玄奘图)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去了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导人新课:唐朝时期,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朝在
世界上享有很髙的声望,中国人被称为“唐人”。那么,明朝时期,对外关
系如何呢?
二、讲授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和讲解:
①时间:1405-1433年
②目的:提髙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冨强”,冋时也用中
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③次数:先后七次
④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
⑤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加
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⑥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3.自主探究
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点评和归纳)
①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髙超,航海技术的掌握,
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②主观方面,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
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
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
这也是远洋航行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
的。然而,最重要的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被称为倭
寇;
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这是戚继光的话,大意是:做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
倭患。
(2)戚继光的主要事迹:1561年率领“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
捷。后又到福建、广东一带与其他抗倭将领共同抗倭。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
得胜利的斗争。那么,抗倭斗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先明确交代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图》或投影、
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
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
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
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
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
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小结
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
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
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
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
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
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2.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户
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

(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美洲)比较结果
首航时间1405年1492年早半个多世纪
次数7次4次次数多
船数200多艘17艘船数多
人数27000多人1000—1500人人数多
船只大小最大海船长44丈
(151_8米),宽15丈
(61.6米)旗舰长24.5米,宽
6米船只大
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美洲范围广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对比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明朝的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有什么变化?

——少了三省这一环节,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对比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有什么不同?

——地方三司直属中央。

朱元璋为什么要取消三省,设立三司。

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组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谁的权力增强了?——皇帝

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丞相被废除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

2、特务统治

朱元璋设立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说明特务机构的功能在于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

3、八股取士

朱元璋用什么方法选拔人才。

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想想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升官发财。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出示《举子看榜图》)

可以想象这些人当上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想想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死板的考试方式。——加强思想控制

评价: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思考: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论:“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

简要介绍靖难之役的经过。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得出“此举意在加强边防,是有利于明朝统治的举措,也是充满勇气的行为”的结论。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5、小结(略)

6、作业:课后作业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