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对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
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
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向学生进行传
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还可引导学
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
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
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
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
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
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新授课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利用鉴真和玄奘图)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去了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导人新课:唐朝时期,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朝在
世界上享有很髙的声望,中国人被称为“唐人”。那么,明朝时期,对外关
系如何呢?
二、讲授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和讲解:
①时间:1405-1433年
②目的:提髙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冨强”,冋时也用中
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③次数:先后七次
④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
⑤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加
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⑥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3.自主探究
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点评和归纳)
①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髙超,航海技术的掌握,
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②主观方面,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
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
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
这也是远洋航行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
的。然而,最重要的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被称为倭
寇;
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这是戚继光的话,大意是:做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
倭患。
(2)戚继光的主要事迹:1561年率领“戚家军”在台州抗倭,九战九
捷。后又到福建、广东一带与其他抗倭将领共同抗倭。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
得胜利的斗争。那么,抗倭斗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先明确交代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图》或投影、
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
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
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
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
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
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小结
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
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
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
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
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
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2.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户
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

(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美洲)比较结果
首航时间1405年1492年早半个多世纪
次数7次4次次数多
船数200多艘17艘船数多
人数27000多人1000—1500人人数多
船只大小最大海船长44丈
(151_8米),宽15丈
(61.6米)旗舰长24.5米,宽
6米船只大
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美洲范围广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相关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川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川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14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学提纲
一、郑和下两洋
1.目的:扩大明朝的海外政治影响,宣扬。
2.概况:明成祖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最远到达和非洲东海岸。
3.出使次数:1405年,郑和从出发,完成第一次出使西洋任务;到1433年,郑和共次率船队下西洋。
4.影响:扩大了中国与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世界杰出的。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14一16世纪,在我国及朝鲜沿海劫掠的海盗,历史上称之为“”。明中期朝廷、边防松弛,再加上推行政策,倭寇与中国巨商、海盗相勾结,造成严重倭患。
3.浙东抗倭: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基本扫除浙江的倭寇。
4.平定倭患:浙江倭患平息后,戚继光率军前往、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
5.影响: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民族英雄的抗倭业绩彪炳千秋。
三、葡萄牙占据澳门和荷兰侵占台湾
1.葡萄牙占澳门:1553年,人找借口进入澳门,之后不断扩张势力,最后明政府默许了葡萄牙长期占据澳门。
2,荷兰侵占台湾:1623年,占领台湾南部,修筑城池,1642年,荷兰人驱逐了西班牙人,控制了整个台湾。
巩固练习
1.适合作为下图名称的是()
A.丝绸之路示意图B.佛教传播示意图
C.唐朝对外交通线路图D.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2.著名演员唐国强在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扮演了当时的皇帝,他所扮演的角色是()
A.朱元璋B.朱棣C.朱由校D.朱由检
3.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A.美洲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关于这一壮举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时间从1405年至1433年②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③加强了明朝与亚欧国家的往来④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丝绸和瓷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明朝时,被中国沿海居民称为“倭寇”的是()
①日本武士②不法商人③军人④日本海盗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元末明初,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及奸商组成的“倭寇”群体,经常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抢劫、走私,时称“倭患”。在平息倭患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
7.戚继光先后在下列哪些地区抗倭()
①山东②浙江③福建④广东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8.在明朝,中国的澳门和台湾受到了来自西方的侵略,最终侵占这两个地方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B.葡萄牙、西班牙
C.葡萄牙、荷兰D.葡萄牙、英国
9.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a——和平使者,扬威异域;b——探寻新路,寻找黄金;c——友好往来,促进交流;d——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abB.bcC.cdD.ac
10.“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①文成公主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1.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1405年,郑和率领官兵、水手、工匠、翻译等27000多人,从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船队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頭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下西洋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待国使臣1200多人。……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1)写出材料一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鉴真是如何“传道艺”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外交传统?请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1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綢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伟大的和平使者》
(1)写出材料一中人物所做的历史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指出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形式。说说我国以哪种交往形式为主,为什么?

13.材料解析题。
明朝时期,国力强盛,是亚洲最强大的帝国,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我们来一起探究、感悟这一辉煌的历史时期。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1)由材料一中的邮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你认为郑和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材料三是谁的诗句?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德?

(4)经过对“远航”“抗倭”的学习探究,你从中得到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2.B3.D4.A5.B6.C7.D8.C9.D10.C
11.(1)日本。传授佛法;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艺术等传给日本。
(2)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3)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或和平外交)。如玄奘西行等。
12.(1)基本平息东南沿海倭患。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2)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
(3)战争与和平两种形式。和平。一方面我国历史上即使是对外战争也是被迫的;另一方面,我国属于农耕文明,绝大多数情况下关注的是内部问题,很少将目光投放外部;其三,我国人民有着和平外交的传统,整个中华五千年历史很少有关于对外侵略的记载。
13.(1)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同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3)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崇高品质等。
(4)强大的国力是—个国家和民族傲立世界的关键。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复习要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复习要点

一、郑和下西洋

1、西洋地理概念: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未明初,时人称日本为“倭寇”)

2、倭患(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时称“倭患”)

3、戚继光抗倭经过: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部编人教版七下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人教版七下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4.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一、自主学习
1.___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____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1405—________年,______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满载着中国的、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以及金银货币。先后到达亚洲和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3.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作出了伟大贡献。
4.元末明初,到中国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被称为“_______”。
5.________,国力减弱,松懈,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6.(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_______、______两地倭患,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7.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
二、合作探究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练习巩固
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东南亚各地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D.造船技术高超
4.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
5.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从此可以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A.西班牙B.葡萄牙C.日本D.荷兰
6.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葡萄牙入侵D.郑和下西洋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15国力雄厚2.1433郑和7优质丝绸非洲红海沿岸3.规模友好往来航海事业4.东南沿海倭寇5.明朝中期海防6.(1)台州(2)福建广东7.反侵略民族英雄
8.澳门
二、(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其他爱国军民的配合作战。(2)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1.C2.D3.B4.C5.C6.C
7.(1)郑和下西洋。(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