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依“学情”备课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4

依“学情”备课。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依“学情”备课”,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案例描述

第一:创设情景,播出《七子之歌》,导入新课

第二:出示问题,分组讨论、研究,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1.能否用多媒体展示出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由老师解决)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没有马上收回香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收回香港、澳门呢?)

3.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呢?它是不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最佳方法呢?在香港、澳门为什么不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呢?

4.为什么说台湾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台湾问题为什么显得如此复杂?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6.放弃台湾,任其独立行不行?

7.面对今天的局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不行、不好吗?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哪种方法更好呢?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课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上的问题都是从学生中收集而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第一,涉及面广,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涉及到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内容,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如第4题;第二,问题尖锐、深刻,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几乎没有,而且与当代政治、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多数需要经过思维、判断、概括……才能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如第3、6、7题等;第三,都是学生困惑也是国人最为敏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已是课本无法完全满足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可见,在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是仅仅把教材完成,还是以教材为依托完成课程目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为此,设计教案前,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一课至少提一个问题,让学生也参与我的备课。这样就避免了以往因--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注重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从而做到了有的放矢,不盲目备课,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问题从学生中来,通过整合又回到学生中去,过程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形成能力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自学质疑中品味思维的魅力,在问题的解答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求疑、求实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这样在老师的牵引、点播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关知识

诗歌中的景与情——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诗歌中的景与情——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诗歌中的景与情——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风景图片。
我们生活在世上,也可说生活在“景”中,四时变化,雨雪风云,草木荣枯,鱼虫出没,无不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情感。秋风肃杀,万物凋零,树叶纷落,常常使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春风和煦,百花盛开,翠柳依依,又常使人心旷神怡,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中国古典诗歌,感受诗歌中的情中景,景中情。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经典诗歌回顾。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学生齐读一遍诗歌,思考:这首词里选用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把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画面描绘出来?这些景物所组成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明确: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描绘: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感觉:凄凉悲苦等 
2、明确什么是“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3、学生回顾思考如何得出意境。
明确: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利用景物想象画面——找出画面中给你的感觉。
(四)归纳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一找二想三感受”:找:意象、主观情感词语,想:想象、联想)
1、找出诗中画面所描写的景物
2、找出诗中体现主观情感的词语
3、将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词语构成画面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
(五)实战演练
1、群策群力。全班齐读诗歌,并思考问题。
一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竹、桃花、江水、野鸭、蒌蒿、芦芽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三两枝、暖、满地、短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一片竹林外有三两枝桃花露出来,江上正有几只鸭子在嬉戏,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生机勃勃
2、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各负责两首诗。
元白朴《天净沙秋》——迟暮秋景图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村、落日、霞、烟、树、鸦、飞鸿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孤、残、轻、老、寒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暗淡、萧瑟、冷清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黄鹂、柳、白鹭、青天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两个、翠、一行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柔密成荫的绿柳枝头,有两个黄莺在对唱着。它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翠柳也仿佛要翩翩起舞了。再将视线推广开去,较远的漠漠水田之中,正有一行白鹭列队似的飞向蔚蓝的天空,态度是那么闲暇潇洒。)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生机盎然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湿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雨、尘、客舍、柳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朝、轻、青青、新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清晨,渭城因为一场朝雨的到来,把原来带有轻尘的道路变洁净,路旁的杨柳也变翠绿,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清新、明朗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明月、风灯、宿鹭、跳鱼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静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暗淡、萧瑟、冷清
三、小结
 归根到底,一切文章诗词都是言志抒情的,然而文人雅士皆不屑于直言其志和情,而他们的心声我们又分明听得真切,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的情缕织入了景的彩绣,情语成了景语,景语也就是情语了。

孔孟备课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孔孟备课》,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备课资料
1.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元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译文]孔子来到卫国的匡地,卫人重重把他包围起来,但是孔子却弹奏音乐、唱歌不绝。子路进来见他,问他说:“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孔子说:“过来,让我告诉你!我憎恶我的遭遇可以说是很久了,但是仍然免不了,这是我的命运;我追求通达的命运也很久了,但始终得不着,这是时机不巧的缘故。生在尧舜的时代,天下就没有不幸的人,这并非由于这些人有才智才得到机会,而是由于尧舜的时代清明。生在桀、纣的时代,天下就没有得意的人,这并非由于这些人的才智不足,而是由于桀、纣的时代纷乱。在水中游泳不害怕蛟龙的,这是渔夫类人的勇猛,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避猛虎,这是猎人的勇敢。刀子横在自己的面前,对待死像是对待活着一样,这是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的勇敢。知道处于逆境是命运决定,知道通达会有机会,面对大难而不害怕,这是圣人的勇敢。子路,沉住气地对待这事吧,我的命运是受制于天的,幸与不幸是有定数的)
2.词语积累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曾皙(xī)浴乎沂(yí)舞雩(yú)庖(páo)厨
B.马厩(jiù)饿殍(piǎo)老羸(léi)沟壑(hè)
C.谲(jué)诈桴(fú)筏经筵(yán)商鞅(yānɡ)
D.赠仪(yí)篡(chuàn)位热忱(chén)贵戚(qī)
答案:D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A.形影相随(跟随)毫不讳忌(忌讳)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不为已甚(太)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无的放失(箭靶的中心)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截然相对(界限分明)融会贯通(懂得)
答案:D
3.关于作者
黄仁宇(1918~2000),193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辍学从军。1954年赴美留学。1964年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67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70年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68~198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教授。他的著述,以《万历十五年》成就最大。他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人才。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所做的独到思考,已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许多中国学人。
黑格尔对孔子和儒学的批评
黑格尔对于孔子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很蔑视的,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到孔子时,指出孔子没有“思辨哲学”,《论语》中只有一些“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更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因而不值得一顾。我们读到这些议论会感到不舒服的,但是从德国注重思想体系和黑格尔辩证哲学出发,黑格尔的责备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他对中国哲学还是知之甚少的。中国哲学的主流是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学的问题(也就是黑格尔所谓的“常识道德”)自然是备受哲人们关注的。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家大多不依靠“思辨”“论理”去推导,而是靠感情的打动和突发的感悟。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自然不能入黑格尔的法眼,因为,西方哲学即使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运用研究自然的方法,采取逻辑分析的态度,作纯粹的理智思辨。因此,缺少理性、缺少思辨的中国伦理哲学就很难被西方哲学家认同。我想中国伦理哲学可称为感情哲学。
也许哲学界很难认同这个词,哲学就其本义来说就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与感情是不相容的。实际西方哲学家也承认“感情哲学”这个概念。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谈到哲学的分类的时候说,如果“按照促使哲学家作哲学思考的主动欲望来分,这样就分出来由爱好幸福而产生的感情哲学”,与之并立的还有“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4.儒学的情感品格
儒家的出发点与罗素所说是相近的,其“论证”(许多情况下是不“论”不“证”)方式在西方可能是不多的。如果西方某个思想家在推销其观点时采取了中国儒家式的论证方式,那么会被归为宗教或文学范畴的。
群体意识与个体自我意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阶段。它们与人类的文明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到了春秋时期之末,儒家创始者孔子把这两个意识结合起来(既强调个人的独立意识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主张关注群体,如“克己复礼”“爱人”等),建立了孔子的“仁学观”。孔子的思想基础源于对生命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不是出于理智而是根源于情感的,徐复观称之为“忧患意识”(见其所著《中国人性论史》)。这是由于人作为生物体的脆弱和外界、特别是大自然无比强大及其不可预测性而导致的。儒家所倡导的伦理观念和规范,就其本质上来说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表现,但其内涵不是从逻辑思辨中推导出来的,也不是如宗教哲学所说是神的开示的结果,更不是有权者武断定义、而后又强制推行的。儒家所倡导的伦理观念绝大多数都有丰富的感情内涵(宰我问“三年丧”礼,并主张一年就可以了。孔子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也就是从感情上启发他正确地理解“孝”与“丧礼”的规定)新儒家的代表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也指出“仁”动态的心理特质。他说“仁”有两大特质,第一就是“觉”,他用“悱恻之感”“不安之感”来形容“仁”的感觉,因此这种“感觉”中是挟带着强烈的感情因素的。
李泽厚也强调儒学的“情感原则”。早在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内容提要”中就说道:“最为重要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情感原则,它是孔学、儒学区别于其他学说或学派的关键点。”在1998年出版的《论语今读》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意见。他说:“孔学特别重视人性情感的培育,重视动物性(欲)与社会(理)的交融统一。我以为这实际是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在最近出版的《己卯五论》中,李泽厚又提出儒家的基本观念,如礼、乐、忠、诚、敬、畏、庄、信等都源于情感。
我们如果追溯儒家创始人的言论,也可以看出上述是大体不错的。孔子讲到“礼”“乐”时就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乎,乐乎,钟鼓云乎哉!”“礼”“乐”不在于“玉帛”“钟鼓”这些物质形式,那么在于什么呢?孔子认为在于仁心俱足、在于敬畏和真诚,根本上来说还是在于感情的真挚。他谈到“仁”时也不热中于外在的规范(只对颜回这样类似自己的、感情到位的弟子才讲一点规范——“克己复礼”),而强调感情的到位。所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飘然而至的“仁”到底是什么?孔子最直截了当的回答就是“爱人”,因此可以说“仁”的内涵就是“爱”,就是对他人倾注更多的关切。这不是感情又是什么?可以说它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孔子其他一些关于“仁”的论述(确切点应该叫“述说”,因为其中没有什么“论”),都是在述说如何培养、引发和规范“爱人”这种情感。使之合乎中庸之道。
至于孟子更是这样。他是感情充沛的人。在说理论事时无不以感情夺人。他比孔子更热衷建立范畴,在谈论儒家的伦理范畴时,其内涵也都是感情性的,很少有思辨色彩。例如他认为“仁”“义”“礼”“智”,这些被后世看做儒家基本范畴的观念都是源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所谓的什么“之心”,也就是某某“之情”。这些感情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所以这些观念也离不开感情。从儒家创始人对他们所倡导哲学及其基本概念的阐释,可见把他们的哲学看做感情的哲学是离事实不远的。上面我们引证的牟、李等人对于儒家思想的判断大体上也是符合实际的。
一种思想意识的推行与传播大体上也有四种方式。一是思辨和论辩,以说服人的形式出现;二是依靠神明开示、借用对神的信仰推行;三是为当权统治者所首肯,用政治力量推行;四是这种思想意识近乎人情,用情感的渲染去打动受众。在汉武帝以前儒家思想的传播基本上是靠第四种方式宣传鼓动,为自己获得了“显学”的地位。在此期间对儒学传播贡献最大的当属孟子。孟子除了是个思想家外,他还更是个宣传家。他在传播儒学(孟子的“儒学”与孔子的“儒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说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学”的话,那么孟子思想核心就是“仁政学”)、在与其他学派辩论、在说服诸侯采纳他的意见的时候,他都是用充满了感情的话语去打动人的。战国时期有两位大儒,一是孟子、一是荀子。应该说荀子比孟子更善于说理,其著作带有思辨色彩,从本质上来说荀学也更符合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然而荀子在儒家中一直没有取得正统地位,除了“性恶”之说易于为人误解外,也与其理论性太强和很少作感情的渲染有关。而孟子的成功、以及生前身后的际遇,与《孟子》一书的文学化与其理论直接诉诸人的感情密切相关。如孟子讲“大丈夫”的品格,讲“舍生取义”的追求,讲“仁政”的理想,讲“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向往,以及批驳杨朱、墨翟、许行的学说都是感情充沛的文字,非常具有震撼性,而其中讲的道理很少,甚至不讲道理。
当儒学取得了正统地位以后,统治者和儒生们感到只用“感情”、用感动力、感染力来推销自己的学说是大大不够了,因为这时候儒学已经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了,统治者不是用它来感化民众,而是要用它来威慑老百姓了。于是,在汉代出现了融合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人合一的董仲舒。董氏把儒学神学化(孔子本是不讲“怪力乱神”的)、宗教化,把孔子神化为通天教主,神道设教,以愚弄老百姓。这是儒学第一次大变。
到了宋代,儒生们不满意汉唐以来古文学派繁琐饾饤的经学。他们在发展儒学理论时受到佛家思辨方法的影响,把儒家创始者们基于感情的伦理观念抽象化、理性化。“仁义礼智信”等在原始儒家看来是极为鲜活、极富感情的基本观念都看做是“天理”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理一分殊”。他们要通过逻辑论证这些观念的正确,用讲道理(当然也讲得不彻底,许多情况下,还是命令式的)的方式推行儒学,逐渐使儒学概念远离了情感,也就是说远离了儒家学说中最有生命力的人情,从而也使它失去了感染力,变得僵化,面目可憎。这就是后世说的理学。这是儒学第二次大变。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原始儒学的精神丧失殆尽,特别是原始儒家倡导的基本观念中的情感性受到致命的挑战。实际上,真正能和原始儒学接轨的不是后世形形色色的儒学家或经学家,而是富于感情的文学家、诗人,这大约是人们没有想到的。

雷雨备课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雷雨备课”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雷雨》在这里诞生
在我的创作生涯中,许多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图书馆。其中,我的处女作《雷雨》就是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里写就的。
我是清华大学1933级西洋文学系的毕业生。三十年代的清华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当时人称清华有三宝:图书馆、体育馆、大礼堂,指的是母校当时物质方面的条件,在清华念书期间,我自然是图书馆的常客。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尤其是爱好戏剧。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剧本习作,上大学时曾多次参加南开、清华两校的话剧演出实践,平时比较注意观察和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为嗣后的创作储备了丰富的题材和资料。《雷雨》中周朴园的原型就是我童年时家中的一位来客。这位客人是一位自诩身上沾有“日耳曼民族优越感”、自命不凡的老留德学生出身的大企业家。大学期间,我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苦心钻研西洋戏剧理论与西方名家的代表作品,远溯古希腊悲剧与16世纪英国戏剧大师莎翁的名著,直迄近代挪威易卜生的作品以及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都一一进行了精读,并加以细细揣摩与领会,从中吸取营养。
20世纪初,话剧刚刚从西方传入我国,老一代话剧作家如欧阳予倩、田汉、熊佛西等前辈,他们都按西方话剧形式撰写和翻译剧本。由田汉先生在上海创建的“南国社”和由南开大学张彭春先生创建的“南开剧团”,在上海、北平等城市演出,促进了新兴话剧运动的迅速发展,对唤起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觉醒和促进东西方交流起了很大作用。然而,话剧的洋为中用还没有真正开始,地道的中国话剧尚未诞生。我当时虽然仅仅是一个青年学生,但却很想写出一部地道的中国话剧来。《雷雨》的创作计划早在大学期间就在我心中酝酿成熟了。
1933年初夏,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北平岌岌可危,学校当局决定提前放暑假,我暑假便不打算回天津老家,决定留校着手写剧本。
6月初,暑假开始了,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便成了我的创作室。因是暑假,来馆阅读的同学并不多,阅览室内非常寂静,很适合创作。我每天去图书馆,从不缺席,除了白天在阅览室写作外,有时还整夜修改叙文和对话。关键的对话,我就对着一面挂镜,模拟剧中人不同的口吻和腔调,一遍遍地练习,不满意处就一改再改。就这样,我写了又改,改了又写,7月底,我整理并撰写出了《雷雨》的草稿。我想通过此剧,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因旧礼教及封建邪恶势力所造成的许多人间悲剧!8月底完成了初稿。
1934年,经挚友靳以介绍,我结识刚从法国归来的巴金先生。巴金先生避开国民党反动文艺政策的重重封锁,于这一年的春季,在他们创办的《文学季刊》第二期上陆续刊登《雷雨》四幕剧本、序言和尾声。同年年底,由我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公演该剧,受到日本文艺界的好评,并承日本文坛名宿秋田雨雀先生著文高度评价。1935年初由唐槐秋先生组成中国旅行剧团,在天津日租界首次演出。其后,该团先后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演百余场,颇受欢迎。《雷雨》的成功使我备受鼓舞,从此,我的创作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
由于《雷雨》的关系,我对图书馆自然情有独钟。在清华期间,当时的图书馆对我十分优待,允许我直接进书库查书,可以省却查目录卡片的麻烦。我年轻时也经常去北京图书馆看书,我唯一的手稿就捐给了北图。发展图书馆事业,是必不可少的智力投资,是造福人民、造福后代的事业。中国图书馆事业不是很发达,我们经常利用图书馆的人固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一般人未必关心图书馆。听说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个时候喜欢读书,这可是个根本问题。今年国际图联大会首次在北京召开,但愿能通过这次大会来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图书馆,在社会上真正营造起一种浓郁的读书和文化氛围。
(摘自199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唐绍明、金鑫整理)
二、课文析读
李健吾谈《雷雨》
……
说实话,在《雷雨》里最成功的性格,最深刻而完整的心理分析,不属于男子,而属于妇女。容我乱问一句,作者隐隐中有没有受到两出戏的暗示?一个是希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Hippolytus),一个是法国拉辛(Racine)的Phedle,二者用的全是同一的故事:后母爱上了前妻的儿子。我仅说隐隐中,因为实际在《雷雨》写的却是后母遭前妻儿子捐弃,妒火中烧。然而我硬要派做同一气息的,就是作者同样注重妇女的心理分析,而且全要报复。什么使这出戏有生命的?正是那位周太太,一个“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的女性。就社会不健全的组织来看,她无疑是一个被牺牲者;然而谁敢同情她,我们这些接受现实传统的可怜虫?这样一站在常规道德之外的反叛,旧礼教绝不容纳的淫妇,主有全剧的进行。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的雷雨。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就看见热情;热情到了无可寄托的时际,便做成自己的顽石,一跤绊了过去。再没有比从爱到嫉妒到破坏更直更窄的路了,简直比上天堂的路还要直还要窄。但是,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妇女,不像鲁大海,同是受压迫者,他却有一个强壮的灵魂。她不能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无顾忌;对于她,一切倒咽下去,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也者,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像叫你走进了坟窟的程度。于是你便感到她的阴鸷、她的力量、她的痛苦;你知道这有所顾忌的主妇会无顾忌地揭露一切;揭露她自己的罪恶。从戏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她只有心思:报复。她不是不爱她亲生的儿子,是她不能分心;她会恨他,如若他不受她利用。到了不能制止自己的时候,她连儿子前途也不屑一顾。她要报复一切,因为一切做成她的地位,她的痛苦,她的罪恶。她时时在恫吓;她警告周萍道:“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周萍另有所爱,绝不把她放在心上。于是她宣布道:“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她是说天空的暴风雨,但是我们感到的,是她心里的暴风雨。在第四幕,她有一句简短的话,然而具有绝大的力量,“我有精神病”。她要报复的心思会让她变成一个通常所谓的利口。这在她是一种快感。鲁贵以为可以用她逆伦的秘密胁制她,但是这个糊涂虫绝想不到“一个失望的女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绝不在乎他那点儿痛痒。我引为遗憾的就是,这样一个充实的戏剧性人物,作者却不把戏全给她。戏的结局不全由于她的过失和报复。
(节选自《咀华集》)

三、类文荐读
门大开,周朴园进,他约莫有五六十岁,鬓发已经斑白,带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在底下闪烁着。像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前格外显得峻厉。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圆花的官纱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衫的领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他的衣服很白,腮肉松弛地垂下来,眼眶略微下陷,眸子闪闪地放光彩,时常地倦怠地闭着眼皮。他的脸带着年老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信和倔强。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转为脸上的皱纹深深避盖着,再也寻不着一点痕迹,只要他的半白的头发还保持昔日的丰采,很润泽地梳到后面。在阳光底下,他的脸呈着银白色,一般人说这就是贵人的特征,所以他才有这样大的矿产。他的下颏的胡须已经灰白,常用一只象牙的小梳梳理。他的大指套着一个扳指。
阅读指导:这是一段对周朴园衣着和肖像的描写。透过对他外表的刻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周朴园的另一面,即他的虚伪、道貌岸然,他的霸道、冷酷,他的专横、狡诈,他的不择手段,他的狠毒无情。揭开虚伪的面纱,我们就可很容易地看清周朴园的本质。
四、鉴赏方略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之一:话剧在中国
虽然在我国传统戏曲中,也包含有话剧的成分,但真正的话剧是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我国话剧按它的历史发展和艺术风格,可分为早期话剧和现代话剧。
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春柳社”,演出由曾孝谷根据林琴南翻译的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的七幕剧,标志着我国早期话剧的诞生。话剧在欧美各国统称戏剧,刚进入我国时,人们称它为新剧或文明戏。早期的话剧剧本是幕表式的,由演员凭借只有简单的故事概括和幕表作即兴表演,很少有完整的剧本,且大多为翻译剧或改编剧。由于在文学革命初期,一些新文学倡导者的提倡,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1919年胡适套用《玩偶之家》所写的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就是较早出现的剧本之一,虽然艺术上浅薄、幼稚,人物缺乏性格,但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发表,对推动剧本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在五四运动的激发下,涌现了一大批剧作者。作品也大量增加,且题材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时革命运动的宣传和深入,起了一定的作用。
现代话剧又称真新剧、爱美剧和白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统一定名为话剧。它的诞生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标志是洪深在1924年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的成功演出。现代话剧提倡非职业性演出,主张严格遵守剧本和排演制度。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和田汉的现代剧《名优之死》,奠定了现实主义戏剧文学在话剧运动中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现代话剧发展的一个高潮,涌现了曹禺、夏衍、陈白尘等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和《上海屋檐下》《雷雨》《日出》《升官图》等一系列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剧作。另外,抗日战争期间那些短小精悍的活报剧、街头剧、独幕剧也蓬勃发展,为抗日战争的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建国之后,老作家焕发青春,新作家相继涌现,使我国的话剧事业蓬勃发展,题材更广,艺术性也进一步增强。且有不少剧作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历史剧,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像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等。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社会的改革有力地促进话剧题材的进一步开拓,出现了话剧艺术的又一个高潮。沙叶新的《陈毅市长》,贺国甫、宋福先的《于无声处》等剧作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话剧创作的伟大成就。由于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剧作家们又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使我国的话剧创作出现了多元化的探索态势。
总之,话剧艺术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很快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并以它独特的风姿,为我国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风景。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话剧艺术也将会在我国文化舞台上进一步发展、壮大。

《边城》备课资料


一、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曾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了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子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关于《边城》的评语摘编

1.著名作家汪曾祺对沈从文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

2.沈从文小说独具地方特色。他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语言,无不涂上“湘西”的标记。题材是湘西社会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生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沈从文更是描绘风土人情的高手,他画出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奇,使他成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他特别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一代流传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令人神往,令人惊叹。加上沈从文运用泥味土香十足的方言土语,这更使他的小说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王嘉良、李标晶《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

3.《边城》的诗意首先来自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作家通过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将茶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习错综有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沫。(潘旭澜《重读〈边城〉》)

4.“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出走”是个极富文化含义的意象,是非常“现代”的。因为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冲击,“在家”的感觉(同质的状态)被打破了,传统的和谐世界已不再完整,家园成了废墟。于是要出走——寻找精神家园。那爷爷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翠翠吓怕了,叫道:“爷爷,爷爷,你把船划回来呀!”“我要你!”翠翠需要爷爷,需要传统,她不能割断历史。翠翠“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悬崖”这个意象,准确地揭示了翠翠濒临深渊、进退两难的困境:梦醒了无路可走——这是所有非西方民族和文化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的共同命运。假如翠翠真的出走了,那么,翠翠走后怎样?——“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向刚《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

5.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部杰作,它的艺术独创性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它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乡土抒情模式;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重塑了中国形象。《边城》的牧歌属性与中国形象互为表里,为后发国家回应被动现代化,提供了经典的样式和意绪。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边城》作为近现代以降文化守成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提炼,为其文本存在深刻的破绽,并有移用异族文化资源等问题,这揭示了主体民族对自我的诗意想象的虚拟性和策略性,以及与西方文学中的异族想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6.沈从文的小说,究竟应该在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地位?余介甫在《沈从文传》的引言中说:“可以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括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做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7.《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刘西渭说《边城》是“一部idyllic(田园诗)杰作”。苏雪林认为“大自然雄伟美丽的风景和原始民族自由敖纵的生活,原带着无穷神秘的美,无穷抒情诗的风味”。沈从文自己也承认,从废名(冯文炳)那里受到启发,“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融化了唐诗的意境,形成了一种朦胧美。

8.《边城》的地方色彩是极鲜明的,时代投影却是不易捉摸的,仿佛作者只叙述了一个故事,只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所以沈从文先生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朱先潜也指出《边城》“表现出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沉忧隐痛”。可是,为了“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边城》的时代投影又是极淡极浅的。

9.《边城》是老妪絮絮地讲的一个完美的童话。童话大多很美,但童话的毛病在于太过完美。苏雪林在《沈从文论》中批评得比较中肯,她指出沈从文的小说“过于随笔化”,“于结构更疏忽了”,“繁冗拖沓,有时累累敷百言还不能选出‘中心思想’”。不少学者也说沈从文“了解湘西人民的生活……他仅是晓得他们一些情形,并不曾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自然更没曾血肉相连”。所以“沈从文的作品反映的生活面很广阔但不深厚,思想意境不高”,“好像雾中的花,云中的月”,给人以“虚”的感觉。王瑶也指出沈从文“用散文温叙故事,有时很拖沓”。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刘洪涛专访(上)

央视国际2004年07月23日

·······《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节选)·······

主持人: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您能谈谈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在哪里吗?

刘洪涛:要想全面评价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我觉得光是这些给他封上的头衔是不够的;还要清楚的了解沈从文的文学独创性在什么地方,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在哪里,这些是应该确定的。

沈从文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的最有创造性的一个方面,就是他以湘西区域文化为依托,为一个东方民族从一个传统的朝代国家,迈向现代的民族国家的进程上,提供了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想象的模式。这是他最突出的一种贡献,因此沈从文的作品可以当成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寓言来阅读,也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或者说只有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沈从文的独创性,才能够真正的确立下来。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吗?

刘洪涛:就《边城》这部作品而言,这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它以“牧歌”,即乡土抒情诗这样一种抒情方式,充分展现了传统和乡土这种诗意之美。它以最贴切最生动最有概括性的这样一种形式,把30年代的中国想象、中国形象凝聚成了一个可感的艺术造型。他把它造型化、具体化了;他把它提炼出来、整合出来。这个诗性的中国形象,和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文学传统是不同的。你可以把《边城》和作为启蒙文学代表的鲁迅的《阿Q正传》做一个对比,事实上在学术界也有人做过这样的对比。鲁迅的《阿Q正传》塑造的是中国的国民性,这个国民性是以丑陋、麻木、愚昧为代表的;而沈从文的《边城》呈现出的是中国诗意了的、美化了的中国形象。这两种文化形象我们不能说谁是真实的、谁是虚构的,它们依附于不同的文化的阐释的系统,都有它的可信度,都有它的合理性。如果说鲁迅确立了中国现代的启蒙文学传统的话,那么沈从文的贡献他在另外一极、另外一个方面塑造了诗意的中国形象。

《边城》作为一部中国的乡土抒情的经典之作,也就是作为一部“牧歌”的经典之作,它集中表现了湘西的人性之善、人性之美,这是它最集中的表现的一个方面。在这部小说里面,人性之善展示的是非常充分的,比如说表现渡船老人,表现顺顺以及其他的大佬、二佬,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这个渡船老人来说,他的职责就是管理那个渡船,他勤劳、善良、本分、敦厚,凡是一切的传统的美德,他都不缺少。他管理渡船不论风吹雨淋、寒暑春秋,都非常的忠实于自己的职责。他因为是食公家的粮禄,所以过渡人看他忠实于自己的职责。所以有时候给他一些钱物,而他都一概都极力退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接受来一些好处,他总是想方设法的超量的去报答。而翠翠这个人呢,她因为责任少,但是她的乖巧、心善、勤劳,她是爷爷的好帮手。而顺顺这个人,是当地地方上有头脸、有身份的人物,他的美德也不缺少。但是他跟渡船老人的美德不一样,渡船老人是忠于职守,而顺顺却要来得大气豪迈得多。他仗义疏财、扶强济困、正直、公平,深受当地人的尊重。两个儿子也是道德的楷模——豪爽、直率,与人搏斗时敢于挺身而出,吃苦、出力的时候从不退缩。这些传统的美德在这些人物身上,都有非常好的体现,所以这种美德在《边城》里边表现得是非常的充分的。

另外就是人性之美,人性所流淌出来的这种诗意,一个是善、一个是美,这种美实际上是沈从文在《边城》里边所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诗意,人性的诗意、山水的诗意。比如说翠翠为什么会喜欢二佬,而不喜欢大佬;如果仔细阅读这部作品的话,你会发现非常吸引翠翠的二佬身上最本质的品质,就是他的诗意。二佬长得很英俊,小说里边讲他像岳云,所以二佬跟翠翠之间的这种关系的发展过程也充满着一种诗意。最初翠翠见到二佬是在龙舟竞渡结束之后,天已经黑了。翠翠在那里等爷爷等不来,正在害怕的时候,二佬赶鸭子从水里面上了岸。在这样一个时刻,实际上二佬充当了她的保护人这样一个角色。我们知道后来是二佬回家,因为翠翠对他有误解,二佬就回家叫他们家的长工打着火把把翠翠送回家的,他实际上充当了她的保护人。但是这个场景非常的浪漫,非常的有诗意。在他们对话的过程中,二佬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你在这里,大鱼会吃掉你。”结果这个大鱼吃你这句话,就成了后来两个人关系发展非常好的一种隐喻。只要提起这句话,翠翠心头就会洋溢起浓郁的诗意,一种温柔的这样一种回忆。如果我们把《边城》看作是一个完美的、诗意的中国形象的造型,那么这个人性之善、人性之美是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它构成了《边城》的乐园图式的核心。

主持人:《边城》中的人物,都是很善良、高尚的,风景也是很优美的,整个故事也是很美丽的,但是最终它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您认为沈从文这么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刘洪涛:《边城》最大的贡献,也是沈从文对中国20世纪文学最大的贡献是他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这个诗意的中国形象,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一个方面就是这种人性之善、人性之美,但是这种诗意的中国形象,在其中也有它的这种悲剧性、忧郁、哀婉的气氛。我们不应该把这个“牧歌”和这种忧郁悲伤的情感或者说悲剧截然的分开。“牧歌”不纯粹是喜乐的,甚至它可以更多的具有一种悲剧色彩。那么从这一点来看《边城》,我们就会发现《边城》的结局是一个悲剧,在这里边有很多构成悲剧的因素。比如说用一个现实的去理解《边城》的悲剧性,就是作品里面碾坊和渡船的冲突。碾坊代表了一种实用的、功利的,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婚恋观;渡船所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出于心灵相互吸引那样一种传统古朴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发生了冲突,在作品里边,事实上是以碾坊为代表的这种力量、这样一种势力取得了胜利。爷爷之死,两个人没有最终结合,都跟现实层面的这两种力量的冲突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个层面,就是这种命运感,也是《边城》的这种忧伤和悲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这种宿命感,它在作品里面呈现的是非常丰富的。实际上仔细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会发现《边城》的当事人,从这些人的行动和性格来看,金钱关系对翠翠和二佬的爱情的破坏,就是现实的那一面对爱情的破坏是有限的,或者可以说它不是一个根本性的一种破坏。翠翠的爱情萌生的非常简单,她第一次见到二佬可以说一见钟情,二佬对她也是一见钟情。看从这个外部环境来看,爷爷对翠翠和二佬的爱情是极力的促成的。在作品里唯一的反对者,就是有力量去反对他们爱情的二佬的父亲顺顺,可是他的反对态度上并不坚决。后来渡船老人死了以后,顺顺表示要接翠翠到家里面住,等二佬回来完婚。显然在大佬死了以后,顺顺已经同意了二佬和翠翠之间的这种婚姻,这说明他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是有所悔悟的。由此可见在翠翠和二佬的爱情道路上没有过多的人为的、社会的这种障碍。那么既然这个障碍很少,翠翠和二佬他们的爱情应该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但是事情却没有成功。造成了悲剧是为什么呢?这就归纳到我们讲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它的命运感。悲剧的发生,实际上最显见的一个原因是一连串的误会造成的。这个误会首先在爷爷和大佬之间,大佬唱歌败北了,而爷爷却以为那个优美的歌声是大佬唱的,去恭维他,结果恭维不对头碰了一鼻子灰;其次是爷爷和二佬之间的误会,大佬死了以后爷爷在街上碰到二佬,故意把谈话往婚事上引,结果二佬又误会了,他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在二佬和爷爷的交往中充满了误会,老人的善心、老人的良苦用心都被误会了,结果失去了好几次很重要的和解的机会。再一个误会就是爷爷和顺顺之间发生的,爷爷眼看翠翠的婚事不成,就厚着老脸去找顺顺去想撮合。本来顺顺对二佬爱翠翠并不准备过分反对的,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老船夫对这件事这样过分的热心,又让顺顺又误会了。顺顺就有一种成见,认为大佬之死是这个好事的老人造成的。那么这个误会是不得了的一个误会,所以他在老

人去找他的时候,他有意识的疏远老人。实际上这次疏远对老人的打击是极其大的,老人在跌跌撞撞回到家里面,路上又碰到了中寨的一个人,这个人显然是在团总的女儿和二佬的婚姻之间起牵线的这么一个人物,他又打击了一次老人。这两次打击对老人是致命的,老人在狂风暴雨的当夜死去了。就实际上他们的爱情没有成功,这些误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命运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具象的形式。这些误会是没有原因的,是天意,所以也是命运感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形式。

那么在小说里面,还有一个象征层面的这种忧伤和悲剧的这样一种营造,这个象征层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桃花源的这样一种图示,我们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的具体的背景就是在湘西,桃花源里面的这个故事的核心就是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乐土的形象。但是这个理想的乐土的形象是无迹可寻的,他误闯进去出来以后再去找就再也找不到了。实际上陶渊明的这个桃花源是一个虚幻的、不可捉摸的,是忧伤的这样一种印象。而《边城》它的背景是在湘西,他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所叙述的那种乐园图景理想给具体化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实际上也是有悲情成分的,这个可遇而不可寻、两岸扑朔迷离的桃花和再次踏访时寻而不得的这样一种不确定性;亦真亦幻、宛如梦境引出的是一种感伤和惆怅。而《边城》的这种情调可以说也是如此,所以它的象征层面上展示了一个“失乐土”的这样一种原型。从这些角度,我觉得要想理解《边城》的这种悲剧性和它忧伤、惆怅的一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理解。

《沈从文与张兆和之恋》

------刘洪涛专访(下)

央视国际2004年07月30日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从文家书》

刘洪涛:比起大多数作家,沈从文的婚恋并没有太多的传奇色彩。在文人的婚恋里边,他们两个人是少有的白头偕老的典范。

1928年9月,沈从文当时在上海受聘,经过徐志摩的推荐,被胡适聘到中国公学去任教。沈从文不是一个好老师,他的湘西土话很多人听不懂,而且他的声音又非常的小。据说他第一次在上海公学上课的时候,在课堂上有十多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但是他是一个知名的作家,所以他的讲课,他在上海公学任教本身,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当时张兆和也在上海公学读书,这使他们有机会相识。

沈从文见到张兆和之后,很快就迷恋上了这位大家闺秀。虽然他在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遭到了一些挫折,但是他知道这件事情对他非常重要,所以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地追求,给她写过很多的情书。事情发生转机是因为张兆和拿了这么多的情书,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就拿着沈从文的情书去找校长胡适。结果胡适反而劝张兆和,他说我劝你嫁给他。这是他们恋爱过程中,就是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机。那么校长的这个态度,使张兆和对沈从文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它等于是张兆和接受了沈从文的追求。两个人的恋爱进入到正常的这样一种轨道。

有了你,我相信这一生还会写的出许多更好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沈从文《湘行书简》

刘洪涛: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你比如说张兆和的相貌很清秀、肤色微黑,另外张兆和在张家姊妹里面她是排第三,这种体貌特征和亲族关系就被沈从文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一再地利用。

沈从文写到湘西的女孩子的时候,只要涉及到肤色总是黑。你看《边城》里面的翠翠,她的皮肤是黑黑的;《长河》里面的夭夭也是黑而俏。这些都是取张兆和的肤色的特点。此外我讲过,张兆和在张家姊妹里排第三,这个“三三”是沈从文经常给张兆和写信的时候,对张兆和的一个称呼。那么这个“三三”也是沈从文的一篇小说《三三》的标题。在这篇小说里他写了一个乡间小女子朦胧的初恋,这个女子没有说她叫三三,三三看起来跟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没有什么关系。她为什么要叫三三呢,除了从张兆和的这个角度来解释,没有任何的可能,没有其他的理由了。所以这是张兆和和沈从文的婚恋,对他创作影响的一个最显在的一个层面。

另外一点就是说,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恋爱的过程,就是沈从文追求张兆和的过程,实际上通过他的系列的作品也直接地反映出来了。由于沈从文追求张兆和成功,所催生出来的一组最优秀的作品是《月下小景》故事集。《月下小景》故事集里边有9篇11个故事,实际上都跟沈从文追求张兆和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点可以用沈从文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他说:“这文章的写成,同《龙朱》一样,全因为有了你。”这是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直白,而且非常真实的一段话,是事实。

沈从文的的确确是因为在追求、爱恋张兆和的过程中,他写下这些文字的。这些文字的写成跟他们的婚恋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我讲这段文字的时候,就是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一封信里面他说:“有了爱,有了幸福,分给别人一些爱和幸福,便自然而然会写的出好文章。”他相信有爱的存在,还会继续的写出更优美的文学作品。这句话是兑现了的、是实践了的,就是后来1934年《边城》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