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008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9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008。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简单应用)
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简单应用)

1.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课时
第一课时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的概述
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的过程。
2.作用:连接和、城市与乡村、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4.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特点:高速化、、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1.交通的地方,利于,常形成大的;
2.河流干支流处及处,商贸频繁,利于形成。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分布
1.我国古代南北交通差异与聚落分布差异
地区交通工具交通方式聚落分布聚落形状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2.近现代: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聚落沿、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城镇
(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在河流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2)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沿、沿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镇
铁路是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修建,可以促进城市的和。(如:株洲、郑州、石家庄、怀化)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这个地区城市的
和。

1.读右图,回答问题
株洲现有街区的分布和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思考:在黄河的入海口,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


1.在河口位置形成的城市有
A.上海B.东京C.巴黎D.北京
2.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B.大庆、东营、玉门、塔中
C.鞍山、宝鸡、包头、白云鄂博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
3.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A.沿铁路分布B.沿河设城C.沿海布局D.沿公路分布
4.清末,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原因是
A.气候由于异常变化而变的恶劣B.无节制的开发矿产资源导致资源枯竭
C.大运河於塞,不能通航D.城市规模扩大
5.古代著名的大城市,多数诞生在
A.沿海地区B.河流中下游平原C.河流中上游地区D.高原地区

1.读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城市名为,其优势区位是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的一般规律是。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等城市。
(3)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的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流的、和。

2.下图中,A、B两聚落分别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判断A、B的聚落形态,并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A聚落呈状。这是因为该地位于河流较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______________,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__平原上。
(2)B聚落呈____________状。这是因为河网密度较____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村落沿_____________伸展。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

第二课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一、交通运输与商业中心
1.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的行业。
2.商业中心
(1)概念: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
(2)形成
a.原因: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点为中心形成的。
b.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二是要有便利的,便于商品的集散。
(3)组织形式及区位选择
组织形式区位选择举例
商业街原则,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交通最优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沿线

商业小区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1.概念: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
2.形成: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商业网点密度:
(1)影响因素:包括等因素
(2)表现:山区的商业网点平原地区
4.商业网点组织形式:
(1)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
(2)——更多采用流动形式。如货郎担、大篷车
(3)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如

1.上海为什么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2.阅读教材P81图3—37和图3—38,思考:
图中两个地区交通线路布局有何特点?商业网点密度为什么不同?


1.关于商业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②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因此商业网点多于平原地区③上海自身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且腹地广阔④上海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等商业网点选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业中心即城市②商业中心既指商业城市,也包括城市内的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③城市中商业中心的数量、规模大小,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④商业中心的兴起与发展是国家政策调控的结果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3.关于城市内商业中心组织形式或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商业街和商业小区②历史上形成的商业中心区位,是在人们有意识的规划下发展形成的③城市的几何中心处,是商业中心的最佳区位④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是近年来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新趋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近年来,哈尔滨市开设了许多鲜花专卖店,促使鲜花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是
①靠近商品生产基地②便捷的交通③盆花栽种气候条件差④市场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上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运、海运方便
B.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
C.上海的商业网点与商品生产地、销售地的距离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D.上海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读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商业多以商业街和为组织形式。
(2)西安城市商业街以为原则,其主要的商业街分布在城市的。
(3)根据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分析西安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第三节工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二)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1.C2.B3.B4.D5.C
第二课时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1.(1)B东北部中部中小企业集聚工业小区
(2)温州和意大利都形成了专业商品生产销售基地,均具备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分散在小城镇和农村的特点,两地均为新兴工业区。
(3)与意大利相比,温州没有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企业之间没有良好的分工与协作。
(4)温州乡镇企业存在问题是多家企业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缺少分工协作,竞争激烈,对企业发展不利。建议:合并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某一地域建立以生产某一种产品为主的工业生产协作体系,避免相互竞争;建立完整的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体系等。
2.(1)丰富的煤炭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2)科技的进步,使得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下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了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wWW.jAb88.coM

相关阅读

2.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从容说课

受地质规律的影响,资源供给在全球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这就产生了生产区与消费区的空间分离,这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交通运输就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边疆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共有五种: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高速化、网络化、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2.掌握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案例分析,结合所在家乡的具体个案,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读图分析,理解我国北方城镇与南方城镇在选址时考虑的区位因素不同。

3.自主探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运输既然能影响到工业的发展,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势必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附件下载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分析湘教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分析湘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分析湘教版

知识梳理
一、交通运输的概念?
1.概念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连接生产和消费、城市和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2.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来源: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如在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中·华.资*源%库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布局
1.在古代,北方以马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则临水分布。
2.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铁路和公路的兴建,使聚落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
3.北方地形平坦,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南方地区,河网密度较大,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中·华.资*源%库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就世界范围看,大河的两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就我国城市的发展来看,大多城市是沿河、沿湖、沿海发展起来的。中·华.资*源%库
2.铁路的修建能带动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等城市的兴起,与其铁路枢纽的区位是密切关联的。
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影响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如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随着京杭运河的兴衰而兴衰。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交通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体现。?
2.商业中心往往形成于交通便利的地区,反之,商业中心的繁荣,又会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3.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商业网点多分布于居民区和广大乡村,以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相比,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更高,经营的商品种类更多,专业性更加突出。
4.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1)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2)随着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3)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知识导学
1.联系实际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人们一般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这是交通运输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导致聚落形态和分布特点不同。
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的兴衰,结合实例分析效果更好。?

4.商业中心的形成本身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便于货物的集散。注意掌握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异同点。?
疑难突破
1.以河流为例,分析交通对城市的选址和形态的影响?
剖析(1)城市用水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流。生活、生产要用大量的水,所以成为城市临河分布的主要原因。?
(2)水运①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这里因为多急流、险滩、瀑布、峡谷或是河道狭窄、河床过浅,船只无法通过,便成为水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我国的赣州市。?
②河流汇合处水运有三个不同的方向,是货物的集散地、中转地。如武汉、重庆。?
③河口是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实行运转处,常在靠近河口处建立码头,进而形成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
(3)军事防卫利用自然条件,使城市在防卫上处于有利地位是某些城市选址的重要条件,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等可以利用天然河面作为防御的屏障。所以,在早期城市选址时其作用较大。如瑞士的伯尔尼、法国的巴黎。
2.交通发展对商业网点形成和布局的影响
剖析交通便利的地方,商业活动比较容易得到发展,便于商品的集散,特别是交通枢纽地区,更有利于各种商品的集散,所以交通位置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区位因素,无论在较大的地理区域,还是在一个居民区,便利的交通位置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沿江、沿海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附近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些地区,有利于商品的集散,也为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中国的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商业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25×2)

1.投资少、运费低、运速慢、运量大的运输方式为:

A.水路B.管理C.铁路D.公路

2.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B.公路C.铁路D.水路

3.下列运输特点的叙述,属于铁路运输的是:

A.速度最快,运价最高B.可以从门到门进行运输,灵活机动

C.速度最慢、运价最低D.速度比较快,运载量比较大

4.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管道运输C.海底隧道D.地下铁路运输

5.我国“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是()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6.有关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输网具有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种交通线、点交织,形成不同的形式和层次②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地形障碍③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才能形成交通运输网④现代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具有日益网络化、高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判断7~8题。

7.与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8.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客运和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B.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C.货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

D.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这些地点和场合称为商业中心或商业网点。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商业中心的正确叙述是

A.一座城市只有一个商业中心B.商业街应该建在城市居民区内

C.城市中心商业街以市场最优为原则D.城市边缘商业街以货源最优为原则

10.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

A.山区应比平原多设固定商业网点,以保证偏僻地区居民的生活所需

B.两个地区间的商品若能互补,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C.瓶装啤酒向远距离的商业网点销售,能提高经济效益

D.商业活动一定要走出家门,在公共场合进行

11.交通干线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A.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C.减轻市区内交通的压力D.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12.下列对商业网点叙述,错误的有:

A.商业网点一般由若干个商店组成

B.影响商业网点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

C.商业网点的密度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

D.商业网点的发展主要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

13.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A.交通运输网B.邮政网络C.电信网络D.商业网点

14.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市的商业中心,它的布局是以()

A.市场为最优原则B.交通为最优原则

C.自然条件为最优原则D.人流量最大为最优原则

15.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是

A.从火车站运送50吨货物到20千米远的市区各仓库选择公路运输

B.从成都运送100吨钢材到拉萨选择铁路运输

C.从山西运送5000吨煤到北京选择水路运输

D.从深圳运送20千克急救药品到香港选择飞机运输

16.阿根廷的牛肉进入埃及市场,最短的海上航线经过 ()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17.格尔木到拉萨段铁路的修建,说明影响现代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已不再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技术因素D.自然因素

18.对交通运输线起决定因素的有()

A.地貌、水文B.社会经济条件C.科学技术D.气候、河流

19.就交通运输的连续性而言,按下列排列顺序渐强的是()

A.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B.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

20.下列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北京B.武汉C.株洲D.杭州

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21—22问题:

21.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

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

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22.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看,兰州属于()

A.两条大河的交汇处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

C.河流水运的起点D.内河航线的终点

23.当前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是()

A.提高运输效率B.提高运输成本

C.减少运输损耗D.发展综合运输

24.当前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是 ()

①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②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③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

过程中的安全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仅受交通运输的影响

B.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是考虑该地靠近市场

C.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D.不同地区商业网点的布局基本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读“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距<8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2)80千米<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3)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________。

27.(10分)读下列两幅图,回答:

(1)两幅图中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山区为林区,平原为水稻区,则山区向外出售的商品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等。买进的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平原地区,因为山区人口相对________;交通环境______________。

(4)商业街、商业小区属于____________形式网点,适合于_________图(甲乙)。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参考答案

选择:1.A2.B3.D4.B5.D6.D7.B8.B9.C10.B11.C12.D13.C14.A15.A

5.D 6.A 10.D11.B 12.C 15.C. 17.D 18.B 23.D25.C

填空题:26.(1)公路 (2)铁路 (3)水运 (4)空运 轻型、贵重、急需

27:(1)甲图(2)林产品土特产品粮食棉花

(3)小稀少闭塞(4)固定乙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从容说课

受地质规律的影响,资源供给在全球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这就产生了生产区与消费区的空间分离,这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交通运输就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边疆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共有五种: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高速化、网络化、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课时安排1课时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