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家乡的红橘》拓展

小学拓展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8

《家乡的红橘》拓展。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红橘》拓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百科知识-橘子

橘子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是秋冬季常见的美味佳果。橘子营养也十分丰富,1个橘子就几乎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量。橘子含有170余种植物化合物和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数物质均是天然抗氧化剂。橘子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有益处。橘汁中含有一种名为诺米林的物质,具有抑制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对胃癌有防治作用

橘子的营养

橘子是低热量低脂肪的水果,每100克含有0.7克蛋白质、0.6克脂肪、橘子的57卡路里热量。

橘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这是其他水果所难以比拟的。柚子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此外,由于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皮甙,所以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祖国医学也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帮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

橘子的热量50卡路里热量。吃橘子前后1小时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果酸会凝固,影响消化吸收。橘子不宜多吃,吃完应及时刷牙涑口,以免对口腔牙齿有害。

延伸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家乡的红橘》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家乡的红橘》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式记忆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教师重点指导“骨”字的写法,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师范写“骨”字。生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生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展示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家乡的红橘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式记忆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教师重点指导骨字的写法,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师范写骨字。生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生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展示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家乡的红橘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学着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个红橘。
2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测生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nɡ),前鼻音(嫩nn),平舌音(素s),翘舌音(畅ch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快速读完全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
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读第2段。
思考:
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经过风吹霜打后更加茂盛,是多么坚强啊!
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读第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读第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果实的?
开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涩,果实成熟了,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读这个句子,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写出了颜色是红的。
生:写出了形状像小灯笼。
生:写出了数量多一盏盏。
生:写出了果实的可爱。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师:作者从颜色、大小、数量、味道写了果实的可爱。
6小结。
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地方让人喜爱?

四、拓展延伸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喜爱)叶
花骨朵
果实

(郭春利)

C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红橘,搜集红橘的特点。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一红橘)孩子们,这是什么?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
2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揭示课文题目),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眼里红橘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问题。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4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三、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红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大家介绍红橘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2每个季节的红橘都有它的可爱之处,再读读课文,找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交流自学情况。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课件展示红橘的生长过程,学生再次朗读品味,体会红橘的可爱。
5是啊,家乡的红橘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
(齐读末段)
6外地客人来到我们家乡,你准备向客人怎样介绍家乡的红橘。先说给同桌听,再向全班介绍。

四、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1积累运用。师:家乡的红橘可真惹人喜爱呀!为了表现红橘的可爱,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快把它找出来欣赏吧!请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抄完后读给同桌听,然后选一两个词说几句话,相互评议。提醒学生要学会运用。
2指导背诵。师:多可爱的红橘,多美的课文啊!让它们都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先多读几遍,再借助刚才积累的词句练习背诵,然后展示课件画面,学生看画面自己选择试背相关内容。

五、拓展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选择相同水果的同学分为一组,讨论它的可爱之处,相互补充介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9家乡的红橘春叶
夏花
秋果
冬喜爱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家乡的红橘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家乡的红橘

原文
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一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子吃起来又酸又涩。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儿越压越弯。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呢。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
字词
风霜、茂盛、明媚、绿油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花骨朵、绽放、茉莉、朴素、清新、阵阵香气、成熟、灯笼、沉甸甸、鲜嫩、舒畅
重点句子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
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
练习题
一、小小拼写台。
shūchàngjìngzhēnghuāgūduopǔsùxiānnènkǎoyàn
()()()()()()
二、多音宝贝巧组词。
cháng()gū()bō()xiān()
长骨剥鲜
zhǎng()gǔ()bāo()xiǎn()
三、找黄金搭档。
清新的果实
明媚的橘瓢
沉甸甸的花朵
鲜嫩的阳光
参考答案
一、舒畅竞争花骨朵朴素鲜嫩考验
二、长短花骨朵剥削鲜花
长大骨头剥削鲜有
三、清新的果实
明媚的橘瓤
沉甸甸的花朵
鲜嫩的阳光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学着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个红橘。

2.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测生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快速读完全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

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读第2段。

思考:

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经过风吹霜打后更加茂盛,是多么坚强啊!

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读第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读第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果实的?

开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涩,果实成熟了,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读这个句子,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写出了颜色是红的。

生:写出了形状像“小灯笼”。

生:写出了数量多“一盏盏”。

生:写出了果实的可爱。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师:作者从颜色、大小、数量、味道写了果实的可爱。

6.小结。

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地方让人喜爱?

四、拓展延伸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喜爱)叶

花骨朵

果实

窗前的红气球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窗前的红气球,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板书设计:

窗前的红气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动画片,有关小动物之间友爱的小故事。)师生一同欣赏。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3、师:从中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窗前的红气球。

二、读文识字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2、 师检查部分学生生字识记情况。全会的被评为识字大王。

3、小组长检查生字,评出本组的识字大王。

课文的朗读情况。

三、理解课文

1、教师感情范读。

2、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质疑。

4、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分析课文,感悟同伴之间的友爱。(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此基础上,完成课后第二题。

5、 拓展:在日常生活中,你和你的同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事?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6、 思想教育: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打算怎样做?

7、 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情收获。

8、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情收获

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识记文中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把课文带入了生活,又用具体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

四、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传、医、卡三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五、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课下搜集的有关同伴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或文章,讲一讲,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认真书写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也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更增进对同伴的关爱之情。

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

营造氛围激活主体

人教版第九册(口语交际)《》教学片断与评析

(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2、分好小组,课前将每小组的桌子摆放在中间,学生坐在四周。)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资料,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请你向大家做个汇报,展示一下你的才华。现在每个小组就是一家旅行社,我是外地的游客,想选择一家旅行社参观一处景点,看看哪家旅行社能打动我。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列出说话提纲。
(学生思考,列说话提纲)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选择的景点,当他介绍时,小组内其他同学就是评委,然后选出你们旅行社最优秀的导游员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
(学生在组内交流,每个学生都介绍,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倾听、指导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出最佳导游员做好准备,咱们要开展一轮竞赛,看看谁能打动我。竞赛之前,老师还请一名同学说一句话嘱咐一下你们组的导游员。
生:说话的语句应通顺、连贯。
生:应按照一定顺序说。
生:态度要大方自然。
生:要讲普通话。
生:要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的感情说。
生:要抓住景观的特点说。
师:请各小组的导游员牢记同学们的嘱咐,竞赛开始吧!
生:(戴着太阳帽,拿着写有旅行社标志的小旗,抢先冲到讲台前。)我是红苹果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向大家介绍的是被称为玉龙古村的中华第一村。它位于阜新县沙拉镇查海村的25公里处。这是一处有八千年历史的文化遗址。这一文化遗址约二万平方米,在其中八千平方米的范围中,已挖掘出原始房址55座。房址之间密集有序,排列成行,方向一致。这里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铲、石锄、石刀、石斧、石敲砸器、石磨棒、石磨盘、陶器。出土的玉制品中的龙纹陶片和石堆塑龙,堪称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因此,阜新被称为玉龙故乡。1992年市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查海博物馆,并对游人开放,博物馆内设石器、陶器等四个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高9米,长60米的原始自然风貌全景图的照片,(大屏幕显示)当你走进中华第一村这片具有八千年古老文明的土地,会使你感到做为一个阜新人的骄傲。
生:听了他的介绍,我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生:他知道的可真多,还用了那么多具体详尽的数据。
生:听了他的介绍,我感到做一个阜新人的骄傲。
生:我想亲自踏上这古老的文明土地。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现在就想去中华第一村走一趟,亲自去感受那古韵悠长、名播四海的古人类遗址的神奇。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的。
生:假期,妈妈带我去了中华第一村,参观了查海博物馆,那些详尽的数据和资料,我是在书中看到的。
师:希望大家都能像他这样爱读书并学会搜集信息。
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冲到讲台前)中华第一村真的令人神往,绿叶旅行社带你去的地方同样使你兴奋不已,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海州露天矿
师:老师也曾去过海州露天矿,看到的和你说的一模一样,但老师不知道那些具体的数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爸爸是一名煤矿工人,带我去过海州露天矿,那些具体数字是从网上查到的。
生:听了他的介绍,我仿佛领略到了海州露天矿的丰采,它曾是亚洲第一大煤矿呢!
生:我还知道,阜新的煤生成于中生代,是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形成的。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并且会用现代化的手段搜集信息。
生:(背着背包,包到黑板前)玉龙古村与露天矿是阜新的骄傲。现在请大家轻松一下。穿好登山鞋,背好旅行包,青草旅行社将带你去乌兰木图山
师:通过几名导游员的介绍,老师知道了我们这座煤电之城有着这样的璀璨夺目的远古文明;令人叹为观止的悠久历史;令人流连忘返的秀美客商河山,我真的感到了做一个阜新人的骄傲和自豪。

评析:营造了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交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将每个小组假想为一个旅行社,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致终情绪饱满、兴趣盎然。
创设互动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教师勇于打破常规,大胆采用分组的课堂教学方式。课桌分组摆设,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交往,使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师生共同评价,体现了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特点。

《植物的睡眠》拓展


植物也要睡眠

人在学习和劳动了一天之后累了,晚上便上床休息,接着就闭起眼睛睡眠。

猫狗是躺下来睡觉的,鸟往往是栖在树枝上,膨起羽毛,缩着脑袋做起梦来。鱼呢?只是在水中静止不动,而鳃还在有规律的一开一合,其实这时它已睡着了。

科学家说,植物也需要睡眠。

有种小草叫红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在阳光下,它的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可晚上却只有一种样子:三片小叶折叠在一起,垂下了头。像红三叶草的叶子每逢晚上(或在黑暗中)有闭合的现象,一些植物工作者称之为睡眠运动。

植物的叶子会睡,植物的花也会睡,夜晚,蒲公英的小花向上竖起闭合,胡萝卜的花向下垂头,都表明它们已经进入梦乡。不过,晚香玉和夜开花等植物是在夜晚怒放的,因为做夜班,所以该在白天睡眠。

植物的睡眠于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和空气干湿度有关。

科学家对植物的睡眠现象进行过研究,认为植物之所以要睡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晚上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二是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保持适当温度的作用。三是热带植物的叶子往往在白天闭合,也是为了减少叶面水份的蒸发。四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和体温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此外还有钾离子浓度改变及生物钟控制等等解释。

总而言之,植物睡眠与人和动物睡眠一样,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领,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

家乡的桥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他的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萦绕在他的眼前。尤其是故乡的那些小桥。于是他就提起笔写了这

板书:家乡的桥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谈话,引出课题让学生慢慢进入学习探究的氛围中,为整堂课的实施打下较好的铺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为什么作者如此留恋家乡的桥,家乡的桥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挥不走,抹不去的记忆呢?轻声读

1、轻声读读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故乡的桥的哪些内容给作者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2、交流板书造型千姿百态

名称多、美

我们的乐园

[说明:通过朗读,圈划,让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三、理解桥形,品味语言。

1、自己读读课文第3节,课文写了两种桥,你最喜欢哪一种桥多读几遍想象一下这桥的样子?

2、交流看媒体指导朗读

3、学了第3节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作者只写了过户桥、单拱桥,可为什么说千姿百态?你们谁来告诉我

4、师:小结,课文抓住了家乡桥中最有特点的桥介绍,说明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

四、学习桥名,感悟之趣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句子

2、换一种形式念文中描写桥名的句子。

3、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1)你们读过王维的这首诗吗?(屏幕出示诗句)

如意两字就是从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诗句中撷取出来的撷取是什么意思?

(2)撷取指摘取较高雅,珍贵的事物,如撷取天上的星星,大家一起再念念写如意桥的语句。

4、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

5、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

五、欣赏玩耍语段,体会惬意。

1、指导朗读,体会惬意和难忘。(指名一男生读师生配乐读)

2、家乡的桥真是让我们看不尽,想不完,此时此刻,我们大家大概有许多话要说,我们来看一个填空,读读课文考虑

出示:家乡的桥真使人(),我们可以(),还可以(),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3、小组讨论交流朗读

[说明:这个填空既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复习巩固,又是下一节内容的概括]

2020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合作沥糊画,并能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通过说说、画画培养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

3、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的美,能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协商、合作作画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将幼儿分成四组(组名由幼儿自由协商,各自画出代表自己组组名的标志图);拌有糨糊的各色水粉颜料、针筒、一次性桌布等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这两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在

我们的家乡屯溪拍的照片。下面请你看大屏幕,猜一猜这是屯溪的什么地

二、幼儿观看课件。

1、打开课件。这是什么地方?(区政府:这是屯溪区的领导工作的地方。)

这座大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齐山植物公园)它与其它的公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什么地方?(太湖)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是什么地方?(少年宫)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是什么地方?(中心广这是什么地方?(中心幼儿园)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到我们家乡的这些建筑物与风景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简单小结:刚才看到的地方,很多小朋友都去过。原来我们的家乡这么美。

我们小朋友都说的非常好,我提议给每组都贴上一颗五角星。

三、分组协商绘画内容。

小朋友,闯关行动开始了。今天我们要闯三关。第一关,请你与自己组的小朋友相互协商,你们打算画家乡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给你们五分钟时间,开始。(教师提供幼儿外出的照片)

教师了解各组的协商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请每组派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的协商情况。你们打算画家乡的哪个地方?

教师小结各组的协商情况,并给予奖励(贴上五角星)。

四、幼儿操作活动。

了解绘画材料。提醒幼儿:四个人画一张画,如何合作,才能又快又好。

第二关,四人合作作画,看哪一组又快又

在画面中的上、下次序相互间要确定好,只要画出大致的轮廓就可以了。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了解各组的绘画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教师小结各组的合作情况,并给予奖励(贴上五角星)。

五、交流欣赏、协商表述。

1、交流欣赏。

请小朋友说说其他组的画。你能猜出画的是家乡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幼儿相互交流、欣赏。

2、协商表述。

最后一关,比比哪组说的好。请你们相互商量一下,说说你们画的是家乡的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师了解各组说的情况,并给予语言上的恰当引导。比比哪组的小朋友最能说。

教师小结各组的表述情况,并给予奖励(贴上五角星)。

3、教师小结闯关情况,给予肯定、鼓励。

六、延伸活动。

我们的家乡屯溪,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日益繁荣、美丽。那我们小朋友应该为我们美丽而可爱的家乡做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六不行为)

家乡的秋白梨


家乡的秋白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总结得出学习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1分钟)

1、课前谈话

2、导入新课

就让我们一起到梨园了解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去欣赏梨园的美景吧。

二、新授(学习第二节)(24分钟)

(一)情景再现,体验入情

1、教师创设情景,播放一组图片,展示梨园春、夏、秋三季的美景

2、说说感受。

3、理清文章脉络。(作者是怎样写梨园的美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梨园?春天,初夏,秋高气爽)

(二)协作探究,词句悟情

1、自读自悟:(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这一段,划一划写出梨园美的词句,然后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跟周围的小伙伴研究研究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2、协作交流

春天(梨花)

(1)初读,课件展示。(春天的江湾,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远远望去像一片银海。山上到处的梨花的清香。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

(2)再读,理解词语,合理想象:

雪白,银海(再次出示图片)

清香,蜜蜂

银海,满,一片,一片,到处

(3)整体欣赏朗读3句话,感悟意境美。

初夏(青青的果实)

(3)初读,课件展示。(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4)再读,引导质疑。

初夏(夏天刚开始的时候)

青青翠绿

躲(把害羞的样子写了出来)

害羞可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A、害羞什么意思?(怕难为情)

B、害羞是什么样子的?(躲起来不让人看到。)

C、为什么把青梨比做害羞的小姑娘?(风吹动,叶子大,果子小,颜色)

(3)理解地读

秋高气爽(成熟的果实)

(1)初读,课件展示。(秋高气爽的时候,黄中透白的梨挂满了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点头微笑。)

(2)再读,理解词语

秋高气爽(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黄中透白(成熟)(梨儿在秋天成熟,黄中透白,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秋白梨)

挂满(成熟多)

点头微笑(可爱)想象一下秋白梨在对客人们说什么?

(3)欣赏读。

(三)整体感悟,朗读激情。(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单元提示,梳理第二段(7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交流

3、小结学法。

四、总结全文(7分钟)

1、感情朗读全文,配乐

2、摘录词句,请大家拿出摘录本,把你喜欢的1-2句优美的句子摘下来,然后站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机动)

五、作业(1分钟)

江湾的秋白梨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家乡有什么特产呢?写一个片段介绍介绍家乡嘉兴的特产(可以介绍它的生长过程,也可以介绍它的特点)

课间播放家乡特产的多媒体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秋白梨

时春天梨花雪白银海清香

间初夏青果躲像美

顺秋高气爽成熟的秋白梨黄中透白

时间------------写什么-----------怎样写

《漂浮的山》课外拓展


冰川和冰山是怎样形成的

在地球上,一些高山地区和两极,长年穿着一件白皑皑的冰雪外衣。在高山地区,由于那里地势高,空气稀薄不保暖,在两极地区,由于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少,因此气候终年寒冷,一年四季都堆积着冰雪。这种终年为冰雪所掩盖的地方面积总共有1600万平方千米,而90%以上分布在两极地区。这些冰雪是以冰川的形式在那里贮存和运动着的。

为什么叫做冰川呢?这是因为它虽然是固体的冰,却能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向低处缓慢流动。冰川的流动速度,一般每昼夜在1米以下,个别的冰川,每昼夜最快能流动20多米。但它们有一条规律:冰川越厚,坡度越大,气温越高,冰川的流动速度就越快。

构成冰川的冰和普通的冰不同,它不是简单地由冰冻结而成,而是在雪花越降越多,以及由于间或有阳光照射,稍有融解,但随即又冻结起来的情况下,先结成了颗粒状的粒雪,再进一步结成了冰层,这种冰比普通的冰略为轻一点,称为冰川冰。

存在于高山上的冰川,称为高山冰川;分布在两极地区的冰川,称为大陆冰川。几乎整个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极大部分被埋没在厚度超过千米的冰层下面。

南极的冰川面积占地球上冰川总面积的85%以上。据估计,冰川总体积约有2800万立方千米。这类冰川的特点是坡度不大,只在边缘处向外倾斜,长长的冰舌伸入海中;在海岸斜坡一带,冰体常发生裂隙,同时伸入海中的冰体受海水浮力的顶托,会使冰体断裂,成为冰山。有时,浮在海洋上的冰山和伸入海中的冰舌相撞,把舌尖撞断,又形成新的冰山。冰山的形状主要有桌形和角锥形两种,大的能保持2~10年的寿命,一直在海上过着漂浮生涯。浮动着的冰山往往长达几千米,露出海面达100米,而这露出海面的部分约只有整个冰块体积的1/7。在极地航海家眼里,冰山是最危险的敌人,轮船遇到它有时被迫停驶,一不小心还会发生碰撞事故。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

《鞋匠的儿子》课外拓展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鞋匠的儿子》课外拓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林肯简介

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此战争形势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秀品质的罕有人物。

林肯小时侯的故事

圣诞节前夕,已经晚上11点多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稀疏了许多,偶尔还有匆匆忙忙往家赶的人,穿行在霓虹灯俯视下浓浓的节日氛围里。新的一年又要来了!

感谢上帝,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忙碌了一天的史密斯夫妇送走了最后一位来鞋店里购物的顾客后由衷地感叹道。透过通明的灯火,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二人眉宇间那锁不住的激动与喜悦。是该打烊的时间了,史密斯夫人开始熟练地做着店内的清扫工作,史密斯先生则走向门口,准备去搬早晨卸下的门板。他突然在一个盛放着各式鞋子的玻璃橱前停了下来--透过玻璃,他发现了一双孩子的眼睛。

史密斯先生急忙走过去看个仔细:这是一个捡煤屑的穷小子,约摸八九岁光景,衣衫褴褛且很单薄,冻得通红的脚上穿着一双极不合适的大鞋子,满是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疮百孔。他看到史密斯先生走近了自己,目光便从橱子里做工精美的鞋子上移开,盯着这位鞋店老板,眼睛里饱含着一种莫名的希冀。史密斯先生俯下身来和蔼地搭讪道:圣诞快乐,我亲爱的孩子,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男孩并不作声,眼睛又开始转向橱子里擦拭锃亮的鞋子,好半天才应道:我在乞求上帝赐给我一双合适的鞋子,先生,您能帮我把这个愿望转告给他吗?我会感谢您的!正在收拾东西的史密斯夫人这时也走了过来,她先是把这个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把丈夫拉到一边说:这孩子蛮可怜的,还是答应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不,他需要的不是一双鞋子,亲爱的,请你把橱子里最好的棉袜拿来一双,然后再端来一盆温水,好吗?史密斯夫人满脸疑惑地走开了。

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边,告诉男孩说:恭喜你,孩子,我已经把你的想法告诉了上帝,马上就会有答案了。孩子的脸上这时开始漾起兴奋的笑窝。

水端来了,史密斯先生搬了张小凳子示意孩子坐下,然后脱去男孩脚上那双布满尘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冻得发紫的双脚放进温水里,揉搓着,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呀,真对不起,你要一双鞋子的要求,上帝没有答应你,他讲,不能给你一双鞋子,而应当给你一双袜子。男孩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充满不解。

史密斯先生急忙补充说:别急,孩子,你听我把话说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心中的上帝有所乞求,但是,他不可能给予我们现成的好事,就像在我们生命的果园里,每个人都追求果实累累,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粒种子,只有把这粒种子播进土壤里,精心去呵护,它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到了秋天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也就像每个人都追求宝藏,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把铁锹或一张藏宝图,要想获得真正的宝藏还需要我们亲自去挖掘。关键是自己要坚信自己能办到,自信了,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啊!就拿我来说吧,我在小时候也曾企求上帝赐予我一家鞋店,可上帝只给了我一套做鞋的工具,但我始终相信拿着这套工具并好好利用它,就能获得一切。20多年过去了,我做过擦鞋童、学徒、修鞋匠、皮鞋设计师现在,我不仅拥有了这条大街上最豪华的鞋店,而且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孩子,你也是一样,只要你拿着这双袜子去寻找你梦想的鞋子,义无反顾,永不放弃,那么,肯定有一天,你也会成功的。另外,上帝还让我特别叮嘱你:他给你的东西比任何人都丰厚,只要你不怕失败,不怕付出!

脚洗好了,男孩若有所悟地从史密斯夫妇手中接过上帝赐予他的袜子,像是接住了一份使命,迈出了店门。他向前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望这家鞋店,史密斯夫妇正向他挥手:记住上帝的话,孩子!你会成功的,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男孩一边点着头,一边迈着轻快的步子消失在夜的深处。

一晃30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圣诞节,年逾古稀的史密斯夫妇早晨一开门,就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写道:

尊敬的先生和夫人:

您还记得30多年前那个圣诞节前夜,那个捡煤屑的小伙子吗?他当时乞求上帝赐予他一双鞋子,但是上帝没有给他鞋子,而是别有用心地送了他一番比黄金还贵重的话和一双袜子。正是这样一双袜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与不屈!这样的帮助比任何同情的施舍都重要,给人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这是你们的伟大智慧。衷心地感谢你们,善良而智慧的先生和夫人,他拿着你们给的袜子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

我就是那个穷小子。

信末的署名是:亚伯拉罕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