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化学《糖类》第一课时学案分析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1

高二化学《糖类》第一课时学案分析。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二化学《糖类》第一课时学案分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二化学《糖类》第一课时学案分析

第二节糖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
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提问]你今天吃糖了吗?(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9“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n(H2O)m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分类二糖:蔗糖、麦芽糖1mol糖水解生成2mol单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水解生成许多mol单糖
[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学生归纳小结)
[板书]一、葡萄糖与果糖
(一)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2、结构:
[置疑]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学生推算]葡萄糖的分子式
[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回答]可能含-CHO、-COOH、-OH等。
[设问]如何鉴别葡萄糖的官能团呢?
[小组探究学习]
探究内容: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已知的实验数据:(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2)1mol该未知物与1molH2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学生实验探究与思考: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2设计实验方案
3动手实施方案
4设计表格记录并记录现象
5分析实验结果
6做出推论
(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评价,自评、互评结合)
[小组交流结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具有什么性质?
[教师点评]
[板书]2、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3、化学性质:(具有醇与醛的共同性质)
(1)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2)能发生银镜反应
(3)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4)体内氧化:C6H12O6(s)+6O2(g)6CO2(g)+6H2O(l)
[提问]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
[知识介绍]葡萄糖在人体内如何储存和被氧化:j储存:葡萄糖以肝糖元、肌糖元等形式被肝脏、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需要时糖元转化为葡萄糖氧化释放出能量。k氧化:1g的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热量。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营养。
[介绍]葡萄糖的用途及其原理:1、糖尿病人尿液检验的原理:葡萄糖遇试纸中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展示糖尿病人尿液检验的试纸);2、保温瓶内胆的制备原理: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
[小结]葡萄糖是醛糖,具有还原性。
[知识介绍]果糖的存在与应用。
[学生阅读归纳]果糖的结构、果糖与葡萄糖的相互关系、果糖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果糖的结构与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最甜)
2、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设问]如何检验果糖是否有还原性(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探究]果糖的化学性质
[学生交流]果糖没有还原性,因为它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板书]二、蔗糖与麦芽糖
[讲述]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丰富。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可以由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而得到。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为同分异构体。
[阅读]学生阅读课本P82总结蔗糖与麦芽糖的物理性质。
[总结](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进行总结。
[板书]1、物理性质
蔗糖: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麦芽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设问]蔗糖与麦芽糖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设计蔗糖与麦芽糖性质的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解释、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
蔗糖: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1)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H2O2C6H12O6
(麦芽糖)(葡萄糖)
[小结]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
[课外作业]
1、走访当地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了解对糖尿病如何进行检测?
2、查阅有关蔗糖、麦芽糖的书籍或网站,了解它们的性质。
[课堂练习]
1.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2.蔗糖3.42g与麦芽糖3.42g混合后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个葡萄糖分子与n个果糖分子,则m与n的比值是
A.1:3B.3:1C.1:2D.1:1
3.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①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②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H2SO4;
③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④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
A.蔗糖尚未水解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解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4.棉子和甜菜中含有棉子糖,使棉子糖水解,一分子棉子糖水解为一分子蔗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棉子糖的分子式是,如果使1mol的棉子糖完全水解时,则生成和、各1mol。
[参考答案]1、D2.B3.C,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以中和H2SO4后,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4.C18H32O16,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相关推荐

高二化学《醇酚》第一课时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二化学《醇酚》第一课时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二化学《醇酚》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CH2——OH
学生书写
探究醇与酚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点
投影交流
观察、比较
激发学生思维。
分析、讨论
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
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
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
叫做酚。
学生听、看
明确概念
过渡、提问
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
投影、讲述
一、醇
1、醇的分类
一元醇
CH3OH、CH3CH2OH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
二元醇
CH2OHCH2OH乙二醇
多元醇
CH2OHCHOHCH2OH丙三醇
学生听、看、思考
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
思考与交流
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同学们不妨试试。
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画出沸点——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曲线图;
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方法
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
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相接进的醇与烷烃比较,醇的沸点会高于烷烃呢?这是因为氢键产生的影响。
学生结论:同一类有机物如醇或烷烃,它们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个数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而在相同碳原子数的不同醇中,所含羟基数起多,沸点越高。
掌握氢键的概念。
投影
2、醇的物理性质
1)醇或烷烃,它们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个数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2)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总结
思考与交流
教材P49“思考与交流:
运用必修2中所学化学知识,讨论、交流化学事故的处理方法。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回顾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学生回顾、书写相应化学方程式
复习、巩固
讲解、提问
通过反应我们可以发现乙醇的性质主要是由其官能团羟基(—OH)体现出来的。在乙醇中O—H键和C—O键都容易断裂。上述反应中断裂的是乙醇分子中的什么键?
学生回答:
O—H键断裂时氢原子可以被取代。
引导学生从断成键的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设问
如果C—O键断裂,发生的又会是何种反应类型呢?
学生思考,期待进行下面内容。
激发求知欲
学生实验
组装实验装置;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增强学生对乙醇的感性认识。
投影
3、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思考反应中断、成键的位置和特点。
使学生从反应的本质上来理解乙醇的消去反应特点。
讲解
断键:相邻碳原子上,一个断开C-0键,另一断开C-H键。
学生听、看并思考
自学
引导学生从反应进行的条件和反应过程中断成键的角度来区分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的联系和区别。
阅读P51“资料卡片——乙醇的分子间脱水”
使学生认识到“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生成不同的产物”
投影
提问:
4、取代反应
CH2CH3OH+HBrCH2CH3Br+H2O
在这个反应中,乙醇分子是如何断键的?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
学生回答:断开C-0键。溴原子取代了羟基的位,属于取代反应。
从断成键的角度理解
学与问
乙醇在铜或银的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巩固复习
学生实验
我们把乙醇加入重铬酸钾溶液,观察是否有现象产生。
先向试管加入少量的重铬酸钾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讲解
氧化
氧化
在酸性重铬酸钾作用下乙醇能够发生反应。因为重铬酸钾是氧化剂,所以乙醇被氧化。
乙醇乙醛乙酸
学生思考
从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上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课堂总结
在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乙醇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从断成键的角度了解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我们应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这样规律。
回顾
构建知识网络。
作业
教材P55,2
巩固知识
点评:
1、本设计是一节中规中矩的边讲边实验的新授课教学,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
2、设计中也符合由结构到性质这一化学研究方法。
3、教师在设计中也把醇和酚的结构不同提到这来作了一个教学内容整合。
4、由于本节内容较多,比较复杂,不建议把醇和酚的结构比较放在这进行。本设计应从醇和烷烃的不同对比引出醇的官能团。然后围绕—OH这一官能团,以断键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实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由乙醇再推广到其它醇类的性质及醇的分类等。

高二化学《糖类》第二课时学案分析


高二化学《糖类》第二课时学案分析

【第二课时】
[复习]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知识,引入新课。
[板书]三、淀粉与纤维素
结构:[C6H7O2(OH)3]n
[提问]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
[回答]米饭、馒头、红薯等。
[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
[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板书]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
(C6H10O5)n(C6H10O5)m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补充实验]碘遇淀粉变蓝实验。
[置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方案设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评价]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评价。
溶液是否变蓝
碘水
[参考方案]
硫酸

是否有银镜
银氨溶液
溶液呈碱性
NaOH溶液
淀粉液水解液
水浴加热

[小组实验]选择最佳方案后进行小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展示]含纤维素的植物的画面。
[讲述]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是一种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板书](C6H10O5)n+nH2OnC6H12O6
[展示]牛、羊或马等草食动物吃草的画面。
[提问]草中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
[讲述]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总结纤维素的用途。
[小结]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
[课外作业]查阅资料,介绍糖与人体健康,以网页形式展示成果。

高二化学下《醇酚》第一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下《醇酚》第一课时教案
欢迎大家来到化学课堂!
[引入](1)展示酒精灯。(讲:这是我们做实验用的酒精灯,里面盛装的液体燃料是……酒精,又叫……乙醇。)
(2)展示护肤品。(讲: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都需要一些护肤品来滋润肌肤。我们一起来看这款护肤品的成分说明,有丙二醇,还有甘油,又叫丙三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醇。)

[投影]CH3CH2OH乙醇

[板书]醇酚
一、醇
1、定义:

[投影](我们把这些)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讲述]下面这两种物质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这类有机物称为酚。
我们用—R表示链烃基,连接上—OH就可以表示醇类。其中,羟基决定了醇的主要化学性质,所以,我们把羟基叫做醇的……官能团。
我们选择乙醇作醇类的代表物。

[板书]2、通式:R—OH官能团:—OH
3、代表物:乙醇:CH3CH2—OH结构式:
或C2H5—OH

[过渡]下面我们以乙醇为例进一步来学习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4、化学性质:
[讲述]我们在必修2中学过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投影]2C2H5O—H+2Na→2C2H5ONa+H2↑
乙醇钠
[迁移]我们将乙基(—C2H5)换成链烃基(—R),就可以得到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
[投影]RO—H+Na→
[练习]CH3CH2CH2OH+Ca→
[讲述]除金属钠外,还有很多活泼金属,如钾、钙、镁等都能与醇发生类似的反应。
[板书](1)醇与活泼金属反应:

[投影]展示驾驶员接受交警酒精检查的图片
[讲述]这个画面,我们都很熟悉,在生活中交警可以用K2Cr2O7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驶,从而维持交通秩序,保障生命安全。那么K2Cr2O7遇到乙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来现场演习一次。每个小组中两位同学扮演交警,两位同学扮演驾驶员,其他同学扮演观众。
[学生分组实验1]
步骤:1、请两位交警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约1mL酸性K2Cr2O7溶液,用作检测仪;
2、请两位驾驶员分别用A、B两支喷瓶向两只试管中各喷6次液体,模仿呼气;
3、振荡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将两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
现象:
结论:
[投影]实验现象和结论

[板书](2)醇的氧化反应
①与强氧化剂作用:
②燃烧:C2H5OH+3O2——→2CO2+3H2O
[过渡]同样是乙醇与氧气反应,但在Cu或Ag催化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醇则被氧化为乙醛,我们称之为催化氧化。
[板书]③催化氧化
[投影]
[提问]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乙醇分子转化为乙醛分子的过程中,在分子组成和化学键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乙醇分子失去2个H原子转变为含有碳氧双键的乙醛)
[投影]播放制作的模拟动画
[讲述]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动手动脑,将它变成乙醛分子。
[学生活动1]动手变模型
迁移:
[设问]仔细观察,从乙醇到乙醛的过程中,甲基有没有变化?(没有)现在我们把乙醇中的甲基(—CH3)换成烃基(—R),那么催化氧化的产物你会写吗?

[依时备用]
什么样的醇能够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过渡]醇遇金属钠反应生成醇钠,遇氧化剂则被氧化,醇遇酸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来看乙醇遇浓硫酸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讲述]请同学们按照学案上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3-1
[学生分组实验2]教材51页实验3-1
实验步骤:1、再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洗耳球从长玻璃导管的一端吹气(一定不能吸气!),观察末端试管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2、充分预热大试管;
3、加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到170℃,让气流依次通过10%NaOH溶液、橙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紫色KMnO4酸性溶液;
4、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当观察到明显现象时,盖灭酒精灯;
5、记录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实验]
[讲述]1、为了提高实验的安全性,我们在大试管上加了一支长玻璃导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可以有效防止倒吸和减少污染;
2、在大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受热时暴沸;
3、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除去副反应产生的杂质。
[学生活动]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投影]
[讲述]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学生活动]分析断、成键位置
[投影]播放制作的模拟动画
[讲述]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动手动脑,将它变成乙烯分子。
[学生活动2]动手变模型,将“乙醇分子”变成“乙烯分子”。
[板书](3)醇的消去反应:
[依时备用]根据断键位置,分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在结构上除了拥有羟基外,还应具备什么特点?
[过渡]乙醇除了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外,还能与浓的氢溴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投影]与HBr反应

[板书](4)醇的取代反应:
师生共动:分析断键位置,迁移到醇类。
[小结]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5、用途:
[投影]醇的用途:(1)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用作燃料、溶剂、防冻液等。
[小结]学习方法:从个别到一般。
[课后巩固练习]
①+K→

②根据断键位置,判断下列各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有(),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板书设计
醇酚
一、醇
1、定义:
2、通式:R—OH官能团:—OH
3、代表物:乙醇CH3CH2—OH结构式:
4、化学性质:
(1)醇与活泼金属反应:
(2)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②与强氧化剂作用③催化氧化
(3)醇的消去反应:
(4)醇的取代反应:
5、用途:

高二语文《湘夫人》第一课时教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湘夫人》第一课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二语文《湘夫人》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3.情感目标:对在不断彷徨迷惘中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歌颂,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抒发了诗人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说中尧、舜、禹中的舜。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死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血斑,那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叫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可以说,这个名称,这种竹子形象化了一段凄迷的叫人生死相许的爱情。这段爱情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屈原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诗歌:《湘君》《湘夫人》。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二、结合注释,诵读课文

1、字音

渚(zhǔ)眇(miǎo)薠(fán)罾(zēng)蘋(pín)

芷(zhǐ)澧(lǐ)澨(shì)潺湲(chányuán)

葺(qì)荪(sūn)楣薜荔(bìlì)擗(pǐ)櫋(mián)

庑(wǔ)嶷(yí)袂(mèi)遗(wèi)褋(dié)

搴(qiān)汀(tīng)橑(lǎo)

2、诗歌的主人公是谁?

湘君

3、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写湘君约见湘夫人但最终未得见面。

4、人物的情绪怎样?

结合人物的动作分析:

目眇眇-登白薠-夕张-远望-观流水等待期盼

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幻想如愿相会的情景:失望

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捐、遗、容与向往气愤平静

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5、主题

对在不断彷徨迷惘中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歌颂

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