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学案(苏科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6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学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期中复习学案(2)
班级学号姓名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
一、基础训练
1.计算:(-2)﹢(-3)=________;4+(-12)=________;0+(-7)=________;
5-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1)(-7)×6=______;(2)(-)×(-)=_______;
(3)=_______;(4)(-1)÷×=.
3.计算:(-3)3=_______;-(-4)2=_______.
4.若|a+1|+(b-2)2=0,a=______,b=______.
5.纽约与北京的时差是-13h,纽约时间10:00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6.某冷冻库房的温度是-3℃,如果每小时降温4℃,那么降到-23℃需要____小时.
7.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图,若输入x的值为-1,那么输出的数值是_________.

8.下列每组数中,相等的是()
A.与B.与C.与D.与
二、例题讲解
例1:计算:.

例2:对于有理数、,定义新运算:“”,.
(1)计算:=_________;
(2)填空:(填“>”或“=”或“<”);
(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那么,由(2)计算的结果,
你认为这种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若满足,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举例说明.jab88.COM

例3:有20筐白萝卜,以每筐20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记录如下: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
(单位:千克)-3.5-2-1.5012.5
筐数142346
(1)20筐白萝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多少千克?
(2)与标准重量相比,20筐白萝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
(3)若白萝卜每千克售价2元,由出售这20筐白萝卜可卖多少元?

三、课堂反馈
1.利用分配律计算(-)×99时,正确的方案可以是()
A.-(100-)×99B.(-101—)×99
C.(100—)×99D.-(100+)×991.
2.一根长1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减下去,第六次剪后剩下绳子的长度为()
A.B.C.D.
3.平方得64的有理数是______.
4.计算:
(1)-8+15-30+8;(2);

(3);(4)÷(;

(5);(6).
四、课后练习
1.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9℃,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_________℃.这天的温差是_________℃.
2.若m、n互为相反数,则2m+2n=_________.
3.一个数加的和是,这个数是______.
4.观察1+3=22,1+3+5=32,1+3+5+7=42,1+3+5+7+9=52……,则猜想:1+3+5+……+(2n+1)=.(n为正整数)
5.自然数中有许多奇妙而有趣的现象,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比如:对任意一个自然数,
先将其各位数字求和,再将其和乘以3后加上1,多次重复这种操作运算,运算结果最终会
得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数R,它会掉入一个数字“陷井”,永远也别想逃出来,没有一个自然
数能逃出它的“魔掌”.那么最终掉人“陷井”的这个固定不变的数R=_________.
6.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出y的值为22,则输入的值x为.

7.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一定不可能是()
A.1个B.3个C.4个D.5个
8.已知n表示正整数,则一定是()
A.0B.1C.0或1D.无法确定,随n的不同而不同
9.细胞每分裂一次,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洋葱根尖细胞每分裂一次间隔的时间为12时,
那么原有2个洋葱根尖细胞经3昼夜变成()
A.个B.个C.个D.个
10.已知|x|=4,|y|=5且x>y,则的值为()
A.-13B.+13C.-3或+13D.+3或-13
11.生物学指出,在生态系统中,每输人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在H1→H2→H3→H4→H5→H6这条生物链中,(Hn表示第n个营养级,n=l,2,…,6),要使H6获得10千焦的能量,需要H1提供的能量约为()千焦.
A.104B.105C106D107
12.定义一种“★”新运算,观察下列等式:
2※5=2×4+5=13;3※(-1)=3×4-1=7.
⑴请你想一想:x※y=______;
⑵请你算一算:(-3)※(-2)的值.

13.计算:(1);(2);

(3)(34-16-112)×(-48);(4)(—99)×5.

14.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3℃.
(1)我国著名风景区黄山的天都峰高1700米,当地面温度约为12℃时,求山顶气温.
(2)小明和小颖想出一个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小颖在山脚,小明在峰顶,他们同时在上午年10点测得山脚和山顶的气温分别为22℃和20.2℃,你知道山峰高多少千米吗?

15.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a1==×(1﹣);
第2个等式:a2==×(﹣);
第3个等式:a3==×(﹣);
第4个等式:a4==×(﹣);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
(3)求a1+a2+a3+a4+…+a100的值.

精选阅读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学案(苏科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学案(苏科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1生活数学
主要内容: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图形的观察,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1)结合课本P4—P6图片,感受我们生活在在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
(2)同学们谈谈小学学习数学的体会,并举例说说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例题分析:
例1、数字与生活
(1)展示车票,分析车票中的数字及其作用
(2)身份证号码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如320106196508189871
(3)商品的条形码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例2、图形与生活
(1)自行车车轮(2)奥林匹克五环旗,2008北京申奥标志,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3)上海世博会会标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课本P7试一试

3小结:
课堂练习:
1.猜猜看: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打一数字)

2,4,6,8,10(打一成语)

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

2.2008年9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09年元旦是星期.

3.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kg、kg、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kg.

4.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所(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安排应是多少分钟?

5.光明中学初一有6个班,采用淘汰制进行篮球比赛,问共需进行多少场比赛?若采用单循环制呢?若采用主客场制单循环赛制呢?

初一数学教学案21.2活动思考
主要内容:1.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2.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想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开展活动:
活动一: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按P8的方法折叠、裁剪、展开,你会得到什么图形?试说明理由.
活动二:按下图方式,用火柴棒搭三角形……

搭1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搭2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
搭3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搭1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
搭10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活动三:观察月历
(1)月历中右上角22方框中的四个数之间
有什么关系?
任意一个这样的方框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吗?
(2)月历中中间33方框中的9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明一家外出旅游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你能说出小明几号回家?

2、例题分析:
例1.观察下列已有式子的特点,在内填入恰当的数:
1+2+1=
1+2+3+2+1=
1+2+3+4+3+2+1=
1+2+3+4+5+4+3+2+1=
1+2+3+…+2006+2007+2008+2007+2006+…+3+2+1=

例2、将一些数排列成下表:
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
第1行14510
第2行481012
第3行9121514

试探索:(1)第10行第2列的数是多少?
(2)81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
(3)100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

3、小结
课堂练习:
1、在上填上适当的数:
(1)2,4,6,,10,…(2)1,12,123,1234,,123456,…
(3)1,3,6,,15,21,…(4)1,1,2,3,5,,13,21,…
2、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连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连续对折四次后,可以得到条折痕;连续对折五次后,可以得到条折痕.

第2题图第3题图
3、把一个长为9、宽为4的长方形分成两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

4、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1张餐桌可坐6人,2张餐桌可坐人;
(2)按照图中方式继续排列餐桌,完成下表:
桌子张数345610
可坐人数

2.1比0小的数(1)
主要内容:
正负数的概念,区分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1.引入:
①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那么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海拔高度比海平面低155米该如何表示呢?
②结合课本P12四幅图片,说出图中所给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2.新授:
正负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负数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既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增加与,收入与等,对于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就为负.
4.例题讲解:
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期末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下)数学期终复习(2)
一、知识点:
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3、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4、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举例:
例1:填空:
①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4、7、x,则x的取值范围是;
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等于4,另一条边等于7,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③已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化简|a+b-c|-|b-a-c|=;
④如图,在⊿ABC中,IB、IC分别平分∠ABC、∠ACB,
若∠ABC=50°,∠ACB=60°,则∠BIC=°;
若∠A=70°,则∠BIC=°;
若∠A=n°,则∠BIC=°;
所以,∠A和∠BIC的关系是。
⑤已知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则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例2: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B=42°,
∠DAE=18°,求∠C的度数.
例3:如图,A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B=∠C,试说明AE∥BC的理由。

例4:如图,已知在△ABC中,BD平分∠ABC,CD平分△ABC的外角∠ACE,BD、CD相交于D,试说明∠A=2∠D的理由.

三、作业:
1、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B=36,∠C=60。求∠CAD和∠AEC的度数。

2、如图,OB、OC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若∠A=50°,求∠BOC的度数。

3、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BCDE内部时,请找出∠A和∠1、∠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4、已知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和是2400°,求这个内角的度数。

练习检测
一、选择题: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08°,则此多边形是()
(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
(A)4(B)5(C)9(D)13
3.在下列各图的△ABC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4.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A)56°(B)68°
(C)62°(D)66°

5.a、b、c、d四根竹签的长分别为2cm、3cm、4cm、6cm.从中任意选取三根首尾依次相接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则围成的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6.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的外部一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
7.若一个多边形每一个外角都与它的相邻的内角相等,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6(B)5(C)4(D)3
8.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A)90°(B)135°(C)270°(D)315°
二、填空题:
1.在△ABC中,如果∠B=45°,∠C=72°,那么与∠A相邻的一个外角等于°.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长为.
3.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20°,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
4.如图,要得到AB∥CD,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5.将矩形ABCD沿折线EF折叠后点B恰好落在CD边上的点H处,且∠CHE=40,则∠EFB=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多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度数.

2.如图,AB∥CD,∠B=61°,∠D=35°.求∠1和∠A的度数.
3.画图并填空:
(1)画出图中△ABC的高AD(标注出点D的位置);(3分)
(2)画出把△ABC沿射线AD方向平移2cm后得到的△A1B1C1;(3分)
(3)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得BB1=cm,AC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4分)

4.如图,如果∠3+∠4=180°,那么∠1与∠2是否相等?为什么?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案2(苏科版)


教学目标知

与能力1)熟悉生物实验室细则。
2)认知科学探究最基本的2个方法,并简单掌握。
3)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室细则的解读,了解遵循制度的重要性。
2)通过讲解个实验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规范。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切实感悟到纪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
重点1)熟悉生物实验室细则。
2)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教学
难点学会观察的简单方法和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
方法观察,讲解、分析
教具
学具课件视频








复习:生物和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仅学习现有的知识,还要学习他们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7—9,完成导学稿习题:

1、大屏幕展示:生物实验室细则
引导学生讨论:
⑴为什么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⑵怎样遵守“实验室规则”?

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在实验中经常碰到的、应让学生知道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课堂探究
1、观察力的培养
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考考学生的观察力

2、实验室常用的器具
观看大屏幕,认识常用实验器具。

课堂检测
见《练习册》

我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也可以提出困惑)

课后巩固
答案:A.
在观察方位上,一般是先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观察.


通过阅读相关内容完成导学稿的自主部分。

学生记录重点,熟悉实验室操作规范。

讨论分析

学生自由回答:自然资源有:氧气、水、食物、矿产、风、太阳能……

带着问题观察图片

边看书边认识实验器具。
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说出各器具的功能,互相补充发挥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