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渔家傲•秋思》三“异”

高中必修三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3

《渔家傲•秋思》三“异”。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渔家傲•秋思》三“异””,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细读《渔家傲秋思》,词中的三处异引起了我的注意。异者,不同也。有异,诗歌才显个性的多彩、心灵的丰富和语言运用的出奇制胜。

一、风景的异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不仅突出了秋天的景色不一般,而且还很有特点。什么特点呢?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这一地域就是塞下,即西北边疆,或衡阳雁去无留意的一个偏远所在。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都要飞回南方避寒。古代传说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才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家傲秋思》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异风景使大雁无留意呢?是城头的号角吹动,是四方的边声随之而起。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边地的悲凉之声。李陵《答苏武书》中有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真是一部悲切苍凉的交响曲。那身处西北边疆的诗人呢?大雁都毫不留恋的地方,诗人却不得不留在那儿,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呢?雁去的地方是南方,是诗人盼望的家园。这让诗人很快就想起了远在苏州的家乡。此时,苏州的家乡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想到家乡的温暖,诗人的内心不免有些落寞。于是,边塞特有的悲凉之声便令诗人感慨万分。与此同时,相异的风景也让诗人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遥远,而这种空间的遥远又调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没有落入俗套的悲秋。由此可见,对风景的异的初步体验,确实是深层次探究这首词的有力铺垫。

二、数字的异

这里说的数字上的异,是指对塞下风景的补充描述和对作者情感的延伸探究。《渔家傲秋思》中有两处数字的异值得关注:一处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与孤;另一处是浊酒一杯家万里中的一和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千表示极多,千嶂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层叠的山峰,千嶂里指崇山峻岭之中。诗人用千嶂里这三个极其简练的字,就写出了边塞地理环境的独特。与千嶂里这种重重叠叠的山峰相异的是孤城:以孤代一,更增添了孤独、渺小、萧索之感,更给人一种沧海一粟的悲凉之意。当然,这座城池也是一座大门紧闭的城池。这座城池为什么刚到傍晚就早早关闭了城门呢?是因为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的号角声已经说明战事吃紧,孤城的形势十分紧张,甚至有可能还处在敌人的包围中。这座早早关闭城门的城池,在落日的斜晖中会让词人想吟咏大漠孤烟直,可他内心却少了王维那种诗意般的开朗,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沧桑。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千字,一个孤字,就利用数字上的极大差异,将塞下风景描绘得这般令人印象深刻。这时,诗人若再次想到南方柔媚的秋天,想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色彩绚烂,以及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和谐悠然,内心的感触一定会更加强烈。在这种反差中,诗人的内心决不仅仅只是想到家乡的遥远和望雁归去的落寞,还有内心的紧张和对归家遥遥无期的担忧。

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浊酒一个人喝,其中的孤独自是不言而喻。因为,这杯浊酒少了曹操对酒当歌的那份豪迈,少了李白金樽清酒的那份轻盈和潇洒,更少了苏轼把酒问青天的那份浪漫,却多了离家万里的浓重思念。但是,如果说这杯浊酒中的厚重仅仅来自对家乡的思念的话,那肯定是不够准确的。其实,这杯浊酒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要复杂和微妙得多。接下来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范仲淹是个内心满怀豪情的人,不立下盖世功勋不会轻言回家。此刻,他心中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家国之思的矛盾,一对是浓重的乡愁与个人豪情壮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他内心纠结,一直无法解开,于是就有了借酒浇愁,就有了家万里和归无计的无奈感叹,进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杯浊酒的厚重。

以上两处数字上的异,既写出了塞下风景在诗人眼中的萧索与寂寞,又再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沉重、悲凉的情感。总之,这两处异不仅使这首词的景与情融合得更加紧密,而且还为我们再现了这样的场景:诗人身处落日西沉时城门紧闭的孤城,端着一杯浑浊的烈酒,看着重山中升起的长烟,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流下了两行苍凉的眼泪。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情感的异

满耳的边声是悲戚的,满眼的风景是悲凉的,将军白发征夫泪是悲壮的,但这种悲不是一般的忧愁或悲伤,而是一种能使人不眠的忧愁,能令人整夜不寐。那么,这首词是不是落入俗套的悲秋之作呢?显然不是。

其一,这种忧愁的背景不仅不灰暗,而且还具有一种明亮的色调,是羌管悠悠霜满地:边塞特有的乐器羌笛,奏出的是悠扬的乐曲,与之相伴的是明亮的月光照着满地的霜雪,整个世界一片华光。虽然这样的景色容易让人想到渐逝的年华,以及感伤于坚守边陲而不得归家的无奈,却也少了明月楼高休独倚的敏感和惆怅。就这样,明亮的月色伴随着高昂的乐曲,词人的忧愁便随之也明亮和高昂起来。这样看来,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显然不是一般的悲秋之作。

其二,外在的景色虽然时刻透出悲凉,但词人内心却依然满怀豪情。其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不立下盖世功勋就没有理由回家。可见,词人内心还是充满雄壮的抱负的。也正是因为词人有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所以整首词从表面上看虽然是凄凉的,但深入品味后却不会让人觉得凄凉,反而会让人感受到许多悲壮。

小编推荐

《渔家傲》教案1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越多越好]

一、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学习《渔家傲》: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视觉上悲凉]“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课型:赏析课课时:1课时执笔:

审核:备课组时间:学生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体会诗词曲中所表达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1、结合注解了解诗的大意。

2、综合各种信息,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朗读三首诗,学背。

二、学习《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齐声朗读,理解填空:

第1-4两句,直抒心中郁结,表现作者()的心理。5-6句借景抒情,烦忧为之一扫,精神为之一振,感到心情()。7-10句,“蓬莱文章”指(),“小谢”指(),这里是作者自比。“俱怀逸兴壮思飞”意思是(),“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的向往和追求,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11-14句写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慨。(“”)一句比喻,表现诗人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三个“愁”字足见()之多,与开头的“多烦忧”相呼应。结尾两句是诗人()的愤激之词。

2、诗意理解李白才高志远,但一生很不得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长期陷于苦闷之中。这首诗抒写的就是()。

三、学习《渔家傲》

1、朗读这首词,理解填空:上阕写景,“秋”和“异”二字,交代了()和(),而“雁”“无留意”则表现出西北边境景色(),“孤城闭”三字透漏出军事态势的()。

下阕转入抒情。“浊酒一杯”表现出诗人因思乡()。“燕然未勒”意思是(),“归无计”意思是()。“人不寐”中的“人”指(),“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原因是()。

2、理解词意全词上阕围绕(“”)字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下阕重在揭示孤城将士()的心情,()的情怀和()的苦闷,构成守边将士的复杂抑郁的情怀。()和()完美结合,表现出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四、学习《天净沙秋思》

1、齐读曲子,理解填空:

○1根据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很明显,这首曲子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三句纯粹(),每句都是三个()排在一起,短语之间、句子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让读者根据前后连贯的几个画面意会“秋思”的主题。

○2根据这些写景的短语,你知道这是(深秋傍晚)时候所特有的景色。“昏”意思(),“西风”意思即(),既点明(),又给人以()的感觉。乌鸦却能引起旅人()之念。“()”本来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境界上似乎与上下句所描写的景象截然异趣,其实不然。因为旅人在荒郊野外见此安适的人家,只会引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第三句更给人以苍凉之感。一个“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古道:年代久远的驿道;而旅途劳顿的“瘦马”,更使整个画面带有令人沮丧的感情色彩。

○3在这幅图画中,人是(“”),“断肠”意思是(),末两句不仅写(),而且写()。

2:、理解曲意

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练习把这并列的九种景物,用你自己的语言联缀起来,向大家描绘一幅秋郊夕照图。

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

五、默写这三首诗词曲,在教学案的背面。

六、教(学)后收获

古诗诵读•秋思


古诗诵读秋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

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村,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献专业,也给本科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负责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部讲义,就是根据我上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所谓讲义,其实是读书笔记。

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首先,我想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话(《述而》7.34)。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很多人都并不明白,这顶帽子的含义是什么。

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一个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空怀周公之梦,梦想恢复西周盛世,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执着,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来到郑国的东门,有个擅长相面的专家,叫姑布子卿,给他相面。他说,孔子的上半身像尧、舜、禹,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孔子不以为忤,反而说,形象并不重要,不过,要说丧家狗么,然哉然哉。

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失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可是遍干诸侯,还是一无所获,最后老死于鲁国。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至于副标题么,非常简单。我的书是用我的眼光写成,不是人云亦云,我才不管什么二圣人、三圣人怎么讲,某某大师、小师怎么讲,只要不符合原书,对不起,我概不接受。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

我这个人,文革受刺激,比较多疑,凡是热闹的东西,我都怀疑。比如现在的孔子热,我就怀疑。我读《论语》,是为了破除迷信。第一要破,就是圣人。

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唐吉诃德。

这是我的印象。

其次,我想讲一下,为什么过去我不爱读《论语》,现在却要卖劲儿读《论语》,而且是当作一部最重要的经典来读。

我先讲不爱读《论语》是怎么回事。

坦白地讲,我读《论语》,是重新补课。这本书,我过去读,中学就读,但不爱读,一直没下过功夫,一字一句仔细读。

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看到后边,前边就忘了,还有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我想,如果没有心理暗示,像我小时候一样,像很多外国人一样,既没人劝我尊,也没人劝我不尊,很多人的感受,可能和我一样。

我更喜欢《老子》、《庄子》和《孙子》,戏称老装孙子。

这是第一。

第二,我不爱读《论语》,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让我慢慢讲。

予生也晚。

我是生于旧社会(只呆过一年),长于红旗下,崔健唱的,红旗下的蛋。我有我的阅读背景。马、恩、列、斯、毛、鲁,我曾通读,现在不时髦;灰皮黄皮,也曾泛览,现在见不着。插队下乡,北京的孩子不一样,我的启蒙,是在文革当中,古书、杂书,看了一大堆。康有为的孔教会,我不及见;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也没赶上;新儒家的书,一本没读;尊孔教育,一点没有。

我不爱读《论语》,不是因为我只见过批孔,没见过尊孔。百年来,尊孔批孔,互为表里,经常翻烙饼,跟政治斗争有关,跟意识形态有关,在我看来,都是拿孔子说事。批林批孔之前,我就不爱读《论语》。

有人说,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最不了解;最不了解,也就最没发言权。

这话有点道理,但也不尽然。我没尝过梨子,也知道梨是甜的;没吃过狗屎,也知道屎是臭的。更何况,尊也好,批也好,不是前提,而是结果。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都得阅读原典。不读原典的胡说八道,才最没发言权。

上个世纪,一劈两半,我是后半截的人,代沟肯定存在,没什么了不起。小时候,我跟大人听京戏、大鼓和相声,除了相声,几乎都听不下去。我总觉得,哐呔呔,哐呔呔,咿咿呀呀,长腔满板,远不如电影吸引人。有点兴趣,那是后来的事。我的态度,回想起来,和如今的80后没什么不同。我看他们看不惯,正像我爸爸看我也看不惯。这不是大陆不大陆,台湾不台湾,而是现代化下很普遍的问题。即使欧美国家,也是早就把古典教育撇一边,二次大战后,彻底衰落。你说传统是宝贝,我同意,处于濒危,要保护,我也赞成,但非要弘扬,直到把孔子的旗帜插遍全世界,我没兴趣。

谁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人心这么坏(当然是外国了),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

其实,敬不敬孔子,这是个人爱好。不敬又怎么样?比我小一点,王朔和王小波,他们说起这位老人,就是满嘴没好词。

五四打倒孔家店,孔家店变古董店,有人惋惜,我理解。但南怀瑾先生说,孔家店是粮食店(他说道教是药店,佛教是百货商店),此店关张,我们就没饭吃,这是危言耸听。

过去,我不爱读《论语》,还有个原因,是我不爱听人说教。人上点年纪,以为曾经沧海,就可以当道德老师,我以为是为老不尊。我一看谁说这类话,写什么人生哲学,头皮就发麻。

我总觉得,不问世道好坏,上来就说好人多,既无标准,也无统计,这种说法,极不可靠;好人活着做好事,做了好人好事,注定有好报,也是陈词滥调。事情哪有这么巧?这类善言,早就叫人讲完了,而且不光中国,全世界的说法都差不多。

我理解,道德和秩序,秩序更重要。比如文革,不是因为没道德才没秩序,而是因为没秩序才没道德。道德很脆弱,也很实际。说好就好,说坏就坏。比如,挤公共汽车,人太多,车太少,秩序大乱,谁排队,谁甭想上;火车,千里迢迢,不是一时半会儿,汽车可以让座,火车就没人让,里面的道理很简单。道德,甭管多好,社会一乱,说垮就垮,越是没道德,才越讲道德。我们都见过。道德不是讲出来的。历史上,国家一治一乱,道德时好时坏,太正常。远了不说,明朝末年怎么样,清朝末年怎么样?野史笔记、旧小说还在,人和现在一般坏,甚至更坏。那时,道德一事归谁管,正是孔老夫子。

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

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就像戒烟的抽如烟,暂时过嘴瘾。有人呼吁的乡约民规或宗教道德,也都是如烟。代用品,只要能代就行,不定是哪种。比如,咱们的邻居老大哥,人家俄国,就是双头鹰、三色旗、彼得大帝、东正教。

什么人会出来吆喝,说我不讲道德?没有。什么时候,都有人吆喝道德,特别是缺德的乱世。

我还记得,文革前,没人卖劲儿捧孔子,也没人卖劲儿批孔子。您别以为,孔子不在,就没人讲道德,道德是孔子的专利。道德,管人的人,都好这一口,政治家爱,神学家更爱,没有孔子,照样有人讲。

比如文革前,我上的那个中学,就特重道德教育,当然是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为革命而学习,又红又专,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德育总是摆在第一。我还记得,团中央有个穿破棉袄的(胳膊肘露出棉花,显出艰苦朴素)常来我校演讲。他很会演讲,讲得我心惊肉跳。他说,人到晚年,扪心自问,我这一辈子到底有哪些污点?你要问自己。奥斯特洛甫斯基说过(大家常说那段话,我背不下来),人生的污点,留在心上,永远抹不去。我心想,我的污点那么多,怎么办呢?心里好难受。

文革前,入团是大问题,对人是吸引力,也是压力。

那时,大家都向团组织靠拢,像跟神父忏悔那样,交待自己的问题和罪恶。有个同学跟团支书交心,讲了自己的秘密,把团支书吓了一跳,他跟别人漏过点口风,说这个秘密太可怕。文革伊始,众怨所集,入不了团的人,我们班的干部子弟,开始围攻团支书,说他包庇坏人,情急无奈,他把这个秘密公布出来,写成大字报,我那位同学差点被打死。我们学校,可是个打手云集的地方。

文革前,我记得,团里曾派人找我谈话,非要定期谈思想,轰了几次都轰不走。我说,反正你们也没打算发展我,何必耽误功夫。他们说,你放弃组织,组织不能放弃你,你要好好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端正一下自己的认识。我心想,就我,连团都入不了,还读人家党员的修养干什么,不读。

当时,我是个自由散漫的人,现在也是。第一,我最不喜欢过有组织的生活,甭管什么组织;第二,也最不喜欢听人说教,甭管什么教,所以无党无教。

文革前,《修养》,我没读。读是在文革中。没人批,还想不起读。打开一看才知道,里面还有孔孟的话。

我讨厌道德说教,其实是在文革前,和批孔无关,但不爱听人讲道德,却是一贯态度。用一种说教代替另一种说教,在我看来,没必要。谁爱用谁用,我不需要。

说起读古书,港台人常说,大陆人,不读古书,不重传统,除了考古,一无是处,这是中了五四的毒,文革的毒。大陆的人听了,也跟着起哄,说是呀是呀,千不该万不该,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台湾、香港,我去过,他们的传统文化怎么样?研究水平怎么样?我心里很清楚,没必要这么吹。更何况,这条对我不适用。古书,我一直在读,现在也是靠三古(考古、古文字、古文献)吃饭。

今天说五四,我还是充满敬意。

五四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启蒙,启什么蒙?关键是确立西学或新学的主导地位。当时对孔子,不管说过什么过头话,都要从当时的环境来理解。中国的现代化,是揍出来的现代化,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不把华夏传统的小巧玩意儿搁一边,就无法摆脱被动局面。这一步,非走不行。不走,不能迎新;不走,不能保古。更何况,孔子当圣人,他所依托的科举制,这张皮没了,毛将焉附?大家把孔子从圣人的地位拉下来,让他与诸子百家平起平坐,有什么不好?无形中,这等于恢复了孔子的本来面目。

五四挽救了孔夫子,挽救了传统文化。我一直这么看,今天也没有变。现在,大家喜欢讲大师,他们都是怎么来的?你可以去查一查,他们有几个是纯粹土造、原汁原味?还有,海峡那边,史语所是怎么来的?台大是怎么来的?胡适、傅斯年是什么人?蒋介石骂五四,胡适为什么反对?新学旧学,孰优孰劣?再清楚不过。

传统中断,是危言耸听。

我记得,有一次开会,酷爱道家的陈鼓应先生发言,他说,有人说,我喜欢道家是感情用事,我就是感情用事。因为你们不知道,我在台湾,国民党天天给我们讲仁义道德,他们把我的朋友关起来,用一把小刷子刷他的生殖器,这是一种刑法。我一看儒家的书,就想起这把小刷子。他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想,他恨的是国民党,而不是孔夫子。

孔子只是符号。

国民党不是传统文化,港英当局不是传统文化,共产党大陆更不是,所谓传统文化,都是以现代化为前提,只有摆脱现代化的压力,才能腾出手来保一保,就像孔子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陆的现代化,基础薄弱、铁桶合围、孤立无援,态度最激进,水平最低下,保古的生态环境不一样,现在喘过一口气,不要忘乎所以。

80年代,大家骂中国太传统,现在又骂太不传统,到底哪个对?自己抽自己耳光,到底能抽几回?

文革批孔,我是赶上了,但没参加。当时,批林批孔的主力是大学老师和工农兵学员,我是一介农夫,哪有资格?我记得,有一阵儿,陪我爸爸到北大图书馆查书,现在的那个教师阅览室,书是按儒法两家一分为二,教学是围着儒法斗争转。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各有分工,每个系批一本书,热火朝天。

批林批孔,孔子不过是符号。当时的史学,都是影射史学,说话方式怪,阅读心理怪,大家特爱捕风捉影。那个年代,好端端一双塑料凉鞋,能从鞋底读出介石过海。孔子不是孔子,是前国家领导人,第一是刚刚摔死的林彪,第二是已经整死的刘少奇,第三是还在位子上的周恩来,这是当时的戏剧语言。

那时的我,已经20多岁,读过不少古书,但对《论语》毫无兴趣,有兴趣的,恰恰是批林批孔的人。他们怎么批,我倒是记忆犹新。大家不要以为,文革就是不读书,特别是不读古书。其实,举国若狂读古书,特别是读《论语》,恰恰就是那一阵儿。我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文科的知识分子,包括现在被捧为大师的知识分子,几乎全部卷入,所有古书也是翻了个底儿掉。就连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它们的整理出版,也是乘了这股东风。

我的启蒙是在文革时期。所谓启蒙,就是不能再糊里糊涂,更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崇拜知识,不崇拜知识分子。我见过的知识分子,好人有,但很多不是东西。大家要写文革史,千万不要以为,文革就是整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都是受害者。其实,文革当中,真正整知识分子的是谁,主要都是知识分子。爬到权力颠峰的,很多也是知识分子。老百姓糊涂,是本来糊涂,知识分子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时过境迁,我对文革,印象最深,不是政治的云翻雨覆,而是人心的倾侧反覆,好好一人,说变就变。落下的病根,或曰后遗症,今天没断。据我所知,当年的批孔干将,有些还是急先锋,只不过换了尊孔而已。他们比我年纪大,原先受过尊孔教育。

从尊孔到批孔,从批孔再到尊孔,他们是轻车熟路。

文革批孔,当然和毛泽东有直接关系。

毛泽东对《论语》背得很熟,经常在讲话中引用。他说,他读过六年孔夫子的书。从湘潭到长沙,他还尊孔,只是到了北京,受新文化运动感染,才开始批孔。他既尊过孔,也批过孔。孔子办教育、讲学问,很多话,他喜欢,但他个性强,温、良、恭、俭、让,不喜欢。斗争环境,爱讲斗争话。孔子反对学种菜种庄稼,他看不起。文革以前,他对孔子是有褒有贬,说好的时候有,说坏的时候也有,有时还自相矛盾。他既讲过孔子不民主,也讲过孔子很民主。总的看起来,原先的印象并不坏,不然,他不会用《论语》中的话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字(李敏和李讷)。

毛泽东对孔子的态度,急转直下,完全是政治原因。和蒋介石一样,他是政治家。政治斗争就是政治斗争,一切以对手为转移。这是问题所在。现在的尊孔和批孔,其实是欢喜冤家,斗争的逻辑并没变。

1942年,匡亚明劝毛泽东为孔子说点公道话。毛泽东说,重庆正在尊孔读经,还是别说,既不要批,也不要捧。1943-1945年,郭沫若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尊儒批法(也批墨,也批老、庄)。他以孔子比共产党,秦始皇比蒋介石,史学著作和历史剧,皆含隐喻。1954年,毛泽东还说,孔夫子是革命党,就是根据郭沫若。但1958年,轮到有人骂他是秦始皇,他就反过来了。越到后来,越讨厌孔夫子,越认同秦始皇。特别是刘少奇和林彪,他的政敌,都喜欢儒家,使他很生气(*江还批周恩来)。郭沫若和范文澜,本来是他喜欢的历史学家,但他们都尊孔,他就支持批孔派(杨荣国和赵纪彬),反过来批郭沫若。新民学会时期,他就检讨过,自己有以人废言的毛病,晚年更突出。政治放大了这种毛病。

我们不要忘记,批孔是政治,不是学术。对抗格局下的思维定势,永远都是翻烙饼。翻烙饼不是学术。学术不能跟着政治跑,跟着政治对手跑。政治是个好恶太深的领域,好恶深,则偏见生。学者要有超然独立的学术立场。尊孔和批孔,作为学术,本来都可以讲,变成政治,就是打烂仗。解放后,尊孔代表有两位,冯友兰和梁漱溟,他们在文革中的表现,适成鲜明对照。冯友兰,与世俯仰,推波助澜,批孔比谁都过分;梁漱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和毛泽东吵过架,挨过骂,居然一点不记仇,晚年仍推崇毛泽东,说平生最佩服,就是此公,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当年,他敢说,批林批孔是政治,批林可以,批孔不同意。观点对错不谈,他老人家,前后如一,表里如一,人格非常高尚。

我佩服的是这种人,批也好,尊也好,都不能随风倒。

最后,我要说一下,为什么我要读《论语》,我是怎样读《论语》。

最近几年,有三个刺激,逼我重读《论语》。

第一是竹简热。90年代,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都是以儒籍为主,内容涉及孔子,涉及他的主要弟子,不但和《论语》有关,也和大小戴《记》有关,为古代儒家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线索。过去研究儒家,主要是读孔、孟、荀,孔、孟之间的七十子,反而不讲,漏洞太大。我虽不同意,以儒家作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但儒家出现早,地位高,影响大,不容怀疑。我们要把这些新材料吃透,还要返回来读《论语》。此课不补,没有发言权。

第二是孔子热。现在,和80年代不同,我还记得很清楚。80年代,主要气氛是痛批传统,怨天尤人骂祖宗。现在,风气陡变,传统又成香饽饽。向左转,向右转,谁都拿孔子说事,孔子真是左右逢源。从骂祖宗到卖祖宗,这个大弯儿是怎么转过来的,前因后果,值得深思。美国学者史嘉柏(DavidSchaberg)有篇书评,是介绍西方的《论语》研究,文章的题目是《沽(贾)之哉,沽(贾)之哉》。用在我们这边,也很合适。传统和孔子都在热卖之中。作为文化现象,要想看得清,也要读《论语》。

第三是读经热。现在鼓吹少儿读经,不是读《五经》,而是读蒙学课本,也是甚嚣尘上,我是不以为然,但怎么读古书,确实是问题。现在,我在北大讲四大经典,《论语》是其中之一。我想认真思考一下古书的经典化,以及现在如何选经典、读经典的问题。

说实话,我读《论语》,主要是拿它当思想史。古代思想史,有很多争论,我是像看戏一样,坐在台下看,并没打算加入哪一拨。学道德,更不沾边。

历史上捧孔子,有三种捧法,一是围绕政治,这是汉儒;二是围绕道德,这是宋儒,三是拿儒学当宗教,这是近代受洋教刺激的救世说。三种都是意识形态。我读《论语》,就是要摆脱这套咒语。

我的读法是:

(1)查考词语,通读全书。按原书顺序,一字一句、一章一节,一篇一篇仔细读,先参合旧注(以程树德《论语集释》为主),梳理文义,再考证疑难,把全部细节过一遍筛。

(2)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孔门弟子,第三是《论语》中的其他人物。借这种考察,为各章定年,能定的定,不能定的阙如,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读。

(3)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我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看这本书里,孔子的思想是什么样,与《墨子》、《老子》有什么区别。

(4)最后,是我的总结,所谓总结,是用原书说话。

孔子这本书,有不少道德格言,有些比较精彩,有些一般般。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尽心下》)

我于《论语》,也是如此。

读《论语》,要心平气和。

2006年10月15日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再别康桥》•剑桥的桥


叹息桥,金柳垂在康桥上

从伦敦乘火车到剑桥只消一个半小时,但就是这短短的100分钟,却足以让时光倒流了起来。80年前徐志摩或许做梦都不曾想到,当他在剑桥的国王学院当了一年的旁听生后,面对剑河景色写下的《再别康桥》完成了日后中国人对剑桥最早的启蒙。

那么剑河上哪一座桥是徐志摩的康桥呢?寻找徐志摩的康桥不仅成了志摩迷的一个有趣话题,更成了游剑桥的一个经典。甚至还有游人捧着徐志摩的诗,穿梭在剑河上那一座座充满灵性的桥间,看看哪座桥边垂着河畔的金柳,又看看哪片水域里软泥上的青苔,在水底招摇。

最新迹象表明,圣约翰学院那座叹息桥才是徐志摩心中的康桥。圣约翰学院的这座叹息桥又称失意桥,因在以往的很多年间,圣约翰的许多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纷纷从桥上跳进剑河自尽而得名。平时那些失恋者亦喜欢来桥上叹息,想不通时便一头栽进河里。后来圣约翰学院专门请人将这座桥四周封起,便成了如今这样的廊桥样式。

在剑桥游历,要想真正体会学院的真谛,一定要去参加两项活动:学院的会餐和学院教堂里的礼拜。剑桥的每个学院都会在不同的时间举办各种会餐,这是剑桥的传统。会餐时院长不但要出席,而且还要用拉丁文带领参加会餐的学生们诵呤《圣经》。学院会餐允许个别客人参加,但必须提前一个月预约当然还要交费。

做礼拜最好去国王学院的大教堂。大教堂从都绎王朝修到斯图亚特王朝,历经享利七世,亨利八世以及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教堂有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拱形屋顶以及最大的管风琴。英国每年的新年唱诗全都安排在此举行并向全世界转播。

而初来剑桥,首先要造访的一定是三一学院。在三一教堂的前厅,设立了一个名人堂,摆放着六尊令人生敬的石雕像,他们就是被誉为三一之子的牛顿、培根、巴罗、麦考菜,魏伟尔和丁尼生。《小熊维尼》的作者弥尔顿亦是三一学院的学生,所以他的手稿自然成了图书馆的新宠。想进著名的三一学院、国王学院,都要付4到6英镑,方能进入参观。

在剑桥的果园里喝杯下午茶是再惬意不过的一件事了。穿过那条著名的格兰彻斯特乡间小路,很快就到达了这个世外桃园。木制的躺椅和小桌懒散地点缀在果树花丛间,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要一壶伯爵茶和几块爱尔兰小饼。

魔法学校叫牛津

牛津就在剑桥边上,也许很多人对牛津的印象不如剑桥那般优美,觉得那不过是一座古板的学术古堡。其实,写下《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曾在牛津当过数学老师。牛津里的一物一景都能找到爱丽斯的影子。如果你爱幻想,牛津是多么适合你。

牛津城是座千米石楼贯穿的中世纪古城,和所有的英国小镇一样一条中心街成了热闹的中轴。做成教授脸谱的滴水嘴高距屋檐,或托腮,或皱眉。牛津人喜欢开个小店,卖的多是中国加工的木制工艺品。

中心街的一端是巴德里图书馆,巴洛克风格的圆形拱顶象征着牛津的宝藏积累。从巴德里图书馆出发,踩着草地上的恐龙大脚印可直达牛津大学的自然博物馆。而基督堂学院的围墙是全牛津最长的,贴着墙根走仿佛回到皇城根下。戴圆礼帽的门卫老爹热情地为你指引哪里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爱丽丝掉进去的那个兔子洞。

基督堂学院的汤姆方庭东北角,有一扇蓝色的铁门。半掩的门里,薰衣草、百合花在光影里摇曳。在栗子树下喝一杯下午茶,享受的可是贵宾的待遇。

基督堂学院的主楼被叫做草场,原来主楼面向的大草场在19世纪常遭水淹,这番历史奠定了此地的童话基调。难怪《哈里波特》的摄制组在这里搭魔法学校的外景。而牛津的食堂成了哈里波特到达魔法学校的第一站,餐厅里叮叮当当,碟飞叉游。

密集了魔法故事的不止于基督堂学院。泰晤士河流到牛津就改名成了艾希斯,浇灌出植物园和玛德莲学院。在金色的午后,沿中心街直奔隔街相望的两个大庭院。在植物园可以看见维多利亚的圆盘睡莲,足以托起一个婴儿。走过鹿园,二三十只鹿老远就睁大了眼睛,甩开颀长的腿,不带一丝嘈杂地奔走。

秋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会背诵、默写《秋思》。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领会《秋思》叙事抒情的特点,体会本诗平淡、本色的语言中包含的艰辛的构思过程和复杂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课前读写积累乡情主题的诗歌,积淀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课堂通过读写互动、说写结合来领会诗情、想象意境、品味诗句、丰富和积累语言。通过课后练笔中巩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会感悟作者乡情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在品味诗歌写作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妙,进一步培养学生喜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思乡主题的古诗词3-5首

2、课件(诗句及相关知识链接)背景音乐(二胡曲)

学生准备:课前积累的作业,积累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写,积累素材

1、学习了《泊船瓜洲》之后,你自己读了那几首关于乡情的诗词,在积累作业上写下来,注明那些是写景抒情,那些是写事抒情。

2、关于张籍,你知道多少?记下来。

3、读一读《秋思》,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诗句。

二、激趣导入,读写词句,感知秋思

1、背诵古诗,创设氛围。(请3-5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学习了《泊船瓜洲》,我们知道了王安石的乡愁就是那徐徐的春风,遥远的家乡在明月下显得是那样近,只隔几重山就到了。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在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不少关于乡情乡思的诗歌,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大家共同分享。

你体会一下,你刚才背的这首诗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事抒情?

2、背诵《秋思》。

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这首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简单,没有生字,让我们来齐声背一背。先看一看,记一记,背一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背第二遍。

3、解题,感知秋思。

大家知道,张籍是唐代吴郡(苏州一带)人,现在客居洛阳,(课件展示简图,指一指)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思》,(板书课题)

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是怎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呢?是什么引起了张籍的乡愁?(秋风)

秋天有哪些境象可以引起人们的秋之思呢?把以秋开头的两个字的词语在积累练习本上写下来,写成一行,读一遍。

(秋天、秋风、秋霜、秋月、)(课件)

这些事物、景物都可以引起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临,种种思绪萦绕心头,秋是怎样的景象呢?用四个字的词语描绘一下

(秋风习习、秋风萧瑟、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江明净、秋山如洗、秋虫啾鸣、层林尽染、霜气袭人、雾霭沉沉)(课件)

这么多的词语啊!老师读读这些词,就想起就感到秋天来临的一股萧杀之气了,就感到了秋的凄凉、寒冷,就想回到温暖的家里。离家在外的人,此时此刻,肯定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你知道古时候把离家在外的人叫什么吗?说一说,品味品味,秋天来到时他们的感情变化。

(游子、客居他乡、漂泊异乡、宦游四海、侨居异国)(课件)

4、朗读指导。

他乡的游子,对家乡、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就叫做乡情。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时间在变,人事在变,这份乡情却一直深深埋在心底,让人梦绕魂牵。因为这份情感太深沉,所以我们变得敏感,春花秋月,草长莺飞,都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远在他乡的游子就产生了难以言表的乡愁。哪怕只是一枚落叶,几缕秋风,都勾起游子的乡愁。张籍乡愁就是被洛阳的秋风引起的。我们把自己当作客居在洛阳的张籍,想一想他的心情,我们用张籍的感情和语言来朗读这首《秋思》。

三、读写诗句,进入情境,理解诗意

1、读完之后,我们一起把这首《秋思》写下来,老师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在作业本而上写,注意把诗歌写在作业本的左边,注意写得整齐美观。

2、结合注释揣摩诗句的意思。把不好理解的词句圈起来,在你认为含义、情感比较深刻的词下面打上重点号。

3、将诗句的意思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写在诗句的右边。

4、同桌交流,将诗句意思说完整。

5、想象作者复杂的心情,写信、拆信的情景,轻声诵读古诗。

四、品读诗句,把握特点,感悟诗情

1、品味见秋风、意万重

作者深沉的乡愁被一阵秋风引起,就想到要给家人写信。秋风怎样被作者感受到的?

张籍在 (街上、院子里、大树下 )看到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课件)

(体会作者因秋风而敏感地产生的思乡之情)板书见秋风

张籍见到秋风,引起了那些秋思?

张籍见到秋风,(立刻、马上)想到了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课件)

(体会作者因思乡而敏感,千愁万绪萦绕心头的意万重)

于是,张籍就铺纸执笔写家信。

家字有三个意思:(本义和引申义)妻子或丈夫、家庭里的亲人、家族及亲人。说一说:张籍想给妻子 写信,告诉她 ________________(课件)

张籍想给父母 写信,告诉他们_________________

张籍想给亲人们写信,告诉他们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意万重。板书意万重

然而,作者的意万重都是由于这轻轻拂过的秋风引起的,作者没有明写想到了什么,思乡,只淡淡写到见秋风,可见这平淡的见字包含着多么丰富的蕴含啊!再一次品味平淡之中饱含的深情。

2、作者怎样写好家信的?听音乐,想象,写一段话(背景音乐、课件) (分组练习)见到秋风,张籍伫立秋风之中,提笔写到___________(课件)

夜深了,张籍徘徊反侧,在灯下写到__________

张籍一夜没睡,清晨在窗下深情地写到_______________

3、品味 复恐、又开封。

信写好后,张籍找到捎信的人,将信交了出去,这时他感到___________(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课件)

这时,他_________(突然、猛然、犹豫不决)地想到 ___________ 是啊,短短的一封信怎能写的(全、完、尽、清)张籍那浓浓的乡情啊! 他急忙将信要回来_________(匆匆、慢慢)地将信封打开,改了改补了一段,看了看摇摇头点点头又放了回去(课件)(选择并思考为什么)

4、领会诗歌写作特点

是啊,作者有太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可是短短的一封信怎么写得完张籍对家乡的思恋、对亲人的思念、怎么写得完它飘落异乡的惆怅与寂寞,怎么写得完秋风吹进心田的这份纷繁缭绕的乡愁!在诗歌当中,作者没有明写乡情,读者却通过描述捎信时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读懂了作者浓浓的乡情。现在回过头看一看,全诗没有特别突出的词句,我们没有觉着那个字显得特别好,可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陶醉了。这就是本诗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于平淡、本色的语言中抒发深厚的情感。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张籍的诗 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 (课件)

5、美读《秋思》。 (背景音乐、课件)

秋风拂起了张籍的秋思,这首本色、平淡的绝句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那些风声雁鸣、月圆月缺时常把我们的思绪带回故乡、带回家里,将亲人的音容笑貌带到我们的眼前。不管我们在哪里,亲人总在心里,家总在心里,故乡总在心里,如果在异国他乡,祖国总在心里。然而,这点点滴滴汇集在一起,却成了抹不去的乡愁。等同学们长大了,就会有了与唐代的张籍一样深沉的,一样的,一样复杂的,拥有一样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

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一次品味《秋思》蕴含在平淡的语言中浓浓的乡情,试着把这首小时刻在心上,把张籍的复杂的深情读到脸上。(课件)

五、课后读写,拓展延伸,积淀能力

1、课后练笔:请同学选做一题,当天完成。(课件)

①将本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自拟一个特别的题目,写清楚作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注意多用形容词。

② 想象张籍会在信中写些什么,代他写一份完整的信。

③替张籍的家人写一封回信。

④如果你是这位捎信的人,给张籍写几句话。

⑤作为一名现代人,给唐代的张籍写几句话,交流乡思的体会。

⑥写一篇读后感,谈谈《秋思》叙事抒情、平淡的语言之中饱含深情的写作特点

2、比较《秋思》与《泊船瓜洲》、《长相思》的异同。

3、在两周内积累5首表达乡情的诗歌和歌曲,在学习回顾与拓展(二)时交流展示。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导入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借助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的录像,教师介绍长征的历史事实,并让学生学唱歌曲《七律长征》,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三、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诗歌之后,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其中的一句诗,并说说理由。

四、学习新课

1、学生结合注释,说说全诗的大意。

讨论交流后,明确: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3、探究。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阅读

推荐书目:《毛泽东诗歌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等。学生交流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如《忆秦娥娄山关》等,做读书笔记。

六、小结

1、中心意思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写作特点

具体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故乡的"水墨画"》探究感悟


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远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画。于是课文的题目便把故乡的景形容为水墨画。

感悟

2、起初,细小的菱叶疏蔬朗朗地漂浮在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从黄梅前的细小疏疏朗朗到黄梅后的涨满密密匝匝,可见菱角的盛期是在黄梅之后。

3、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外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大家听了也那样迫不及待!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急切吧!

4、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出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幕,弥漫整个村庄。

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的和谐、欢乐的场面,用心去感受就能体会到。

《故乡的"水墨画"》课外拓展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故乡的"水墨画"》课外拓展,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菱角百科知识

菱:又名:芰,水栗子

科属名:菱科Trapaceae、菱属Trapa

(1)一种水生植物。中国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菱角藤长绿叶子,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1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

(2)性味:生者甘、凉、无毒;熟者甘、平、无毒。

归经:入胃、肠。

功效: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

主治:疮毒,赘疣,近期民间用于治食道癌、胃癌。

验方参考:

1、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2、老菱角煤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治头面黄水疮。

3、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4、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5、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6、生菱角肉煮成褐色浓汤,每日用20-30个菱角。汤作2-3次分服,可治子宫癌、胃癌。据日本报道,此方长期服用,屡有收效。

7、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8、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物极必反!菱角虽然药用价值很大,但食用时要注意不宜过量,注意不宜同猪肉同煮食用,易引起腹痛。

《秋思》教案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思》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秋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4.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只可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你能结合分数的意义说说理由吗?(学生回答)

2.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加法和减法,不过今天学习的内容与以往学习的有所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1,指名读题,并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提问: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为什么这样列式?

谈话:这道分数加法算式,和我们刚才的分数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分母不同的分数叫作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学习计算方法。

谈话: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应该怎样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2.完成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再计算。 指名回答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验算上面的两道题目?还有别的验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可以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也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来验证。

3.总结计算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各自涂色、写得数,同桌互相检查。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想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中读字音,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学的口和土来进行识记;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是这样来开展教学的:首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研读: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及心愿一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最后,我会怎么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组长找几个能读的来读一读。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1、谁能有感情地来背一背课文?

2、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自由实践: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请去过北京的学生当小导游,接受北京美丽的风光,也可用我我想________说或写上几句话。

语文教学提倡做、说、写相结合,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应立足与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3/4-1/42/7+3/78/9+2/916/18-15/18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 新课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 ,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 3/10-3/20

1、 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 5/8-5/10= (黑板)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题,总结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同学们能把这两道题又对又快的算出来吗?

集体订正。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 3/5+2/7=5/12

教师: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

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3/8,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

例:(1)1/4+3/10=5/20+6/20=11/20

(2) 3/10-3/20=6/20-3/20=3/20

《《渔家傲•秋思》三“异”》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必修三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