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9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
一、课标要求
1.能说出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能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2.了解植物的扦插与嫁接
3.了解DNA的主要遗传物质以及染色体,DAN和基因的关系
4.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践中的运用
5.了解生命的起源过程,生命的进化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复习重点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7.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知识归纳
(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生物的进化
四、典例解析
例1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解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是无性生殖的一部分,它指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
答案:C
例2小鸡是由鸡蛋中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A.卵白B。卵壳C。胚盘D。卵壳膜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鸟卵结构的掌握情况。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成保护作用;胚盘里有细胞核,受精后发育为胚胎,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答案:C
例3下列植物的繁育方法,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用水稻种子进行繁殖
B.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m
C.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
D.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
解析: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B、C、D均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A
例4: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将门出将子”D.“老鼠生儿打地洞”
解析:子女像父母,是指父母的性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了子女,B项和D项也是一样的道理。“将门出将子”是指将军的后代都是将军,但实际上将军的后代不一定是将军,即使出了将军,也是家庭影响和社会造就的成果,并没有可以遗传的“将军性状”。
答案:C
例5:人类的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合分别是AA和aa,问:妻子是不是白化病患者?.他们的子女会不会患白化病?。
解析:白化病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白化病,在一个人的体细胞内,当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即aa)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白化病患者。因此,题目中介绍的“妻子”是白化病患者。这对夫妇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方形成的精子中基因是A,女方形成的卵细胞中基因是a,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成是Aa,即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由于在这种情况下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都是正常肤色。
答案:是不会
例6:生物体细胞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一条来自,原因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父母双方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中,使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两两配对,形成了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解析:本题考核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传递问题和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关系。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
答案:父方母方减少一半成单存在染色体
例7: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确的表述是()
A.遗传B.变异C.遗传的变异D.不遗传的变异
解析:同一品种中,遗传物质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表现应该是相同的。但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性状有可能发生差异,即变异。题目中所述的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两块农田里种植,由于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不同,导致产量上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因而是不遗传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D.
例8: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
A.25%B.50%C.O%D.75%
解析:根据已知,假设双眼皮是A,单眼皮是a,则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夫妇双方只可能产生含a基因的生殖细胞,因此后代也只会是aa基因型,所以生双眼皮子女的几率为0%.
答案:C
五、达标训练:
1、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C.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D.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人的双眼皮是显性,单眼皮是隐性,现有一对夫妇,都是单眼皮,他们生的子女应该()
A.都是双眼皮B.都是单眼皮C.单双眼皮都有可能D.不可能有单眼皮
3、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46条B.23对C.46对D.23条
4、(2005内江会考)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Rr、RrB.RR、RRC.RR、rrD.Rr、RR
5、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遗传的特性
C.变异的特性D.自然选择的特性
6、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Dd,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A.DD、DdB.Dd、C.DD、Dd、ddD.Dd
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情况下,()
A.后代因常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较大
B.后代因性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表现病症的机会较大
C.夫妻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大
D.后代患显性遗传病的机会较大
8、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棉花的绒长和绒短
9、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
10、同一个体内,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可能是()
A.心肌细胞B.神经元C.白细胞D.精子
11、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A.有利的变异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可遗传的变异
12、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亲代的()
A.卵细胞B.精子C.性激素D.促性腺激素
13、下列细胞中,不存在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是()
A.神经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C.卵细胞D.心肌细胞
14、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基因数与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D.生物的某一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15、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A.Cc和CCB.CC和ccC.Cc和DDD.Cc和cc
16、小明的母亲怀孕了,则她生个女孩的机率是()
A.100%B.50%C.75%D.O%
17、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
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
18、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
B.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
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
19、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A.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个基因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一旦形成,该生物的所有信息就完全表达了
B.生物体内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细胞能将遗传信息表达的基因相同
C.生物体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都与蛋白质有关
D.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也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
21、基因A和a的关系是()
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C.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D.位于一对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22、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在该处放上一块冰,结果长出黑毛,这说明()
A.环境影响了基因型的改变B.显性基因被除去
C.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D.遗传对基因表达起作用
六、堂清检测(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大量证据表明,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B.原始陆地C.原始海洋D.原始岩层
2、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进化的结果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3、根据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相同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
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
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
4、在地层里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三趾马的化石。三趾马化石的发现证明了()
A.生物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
B.现代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
C.各种生物结构的进化趋势是从复杂到简单
D.古代马体型小,现代马体型大,因此生物进化是由小到大的
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
C.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
6、据推测: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A.氧气B.甲烷C.氨气D.氢气
7、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运动方式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
C.营养方式不同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
8、能够说明爬行动物与哺乳类动物有亲缘关系的动物是()
A恐龙B兽齿类动物C始祖鸟D大鲵
9、从进化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
A.多细胞动物B.水生藻类
C.低等动物D.单细胞生物
10、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A.喷射的火山B.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D.原始陆地
11、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金鱼适应不同环境B.我国水域辽阔
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1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代代经常使用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D.繁衍后代的需要
13、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D.食物不同的结果
14、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比较法
15、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B.生物的变异一般都是有利变异
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D.环境对不同的个体具有选择作用
1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的鱼类B.原始的两栖类C.原始的爬行类D。原始的鸟类
17、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无脊椎动物③两栖类④鸟类⑤爬行类⑥哺乳类()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③①⑤④⑥D.④⑥②①③⑤
18、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D.从少数到多数
1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20、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21、如果某一物种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新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级物种D.灭绝消失
22、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出现晚,那么()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B.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C.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2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B.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24、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按照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解释应是()
A.定向变异的结果B.种间互助的结果
C.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种内斗争的结果
25、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遗传和变异B.人工选择C.基因改变D.适者生存
26、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B.越简单、越低等C.种类越丰富D.越复杂、越高等
27、北极熊的体色是白的,其原因是()
A.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B.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
C.自然选择的结果D.变异的结果
28、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但卵受精后,只有少数发育为成体。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
29、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在于()
A.生物能过度繁殖B.生物能产生变异
C.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30、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它们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A.A种群的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的进化速率比B种群慢
C.两个种群的进化速率一样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

相关推荐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生物和生物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生物和生物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生物和生物圈

1、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如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不同环境中的蛙具有与环境相近的体色)、警戒色(某些长有毒毛的蛾类幼虫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拟态(如竹节虫)等。如骆驼尿液少,体温升到46度时才出汗,沙漠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等,这些都是对沙漠缺水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5、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即抽样调查。
7、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9、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空气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10、探究(六个步骤):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注意:实验结束后,应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11、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12、(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例如:草→兔子→狼。特点:①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②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③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2)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叫做生物富集,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积累越多。生物富集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1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叫做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和生物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和生物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生物和生物圈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知识目标:
1、识记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熟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识记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定义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5、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了解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物圈中,生物与它生存的环境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通过这节课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复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复习过程
(一)复习提纲
根据提纲,结合教材,自主复习。
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
2.生物的归类方法有:按可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等,按
将生物分为生物和水生生物,按可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3.以为标准,生物圈向上约千米,向下约千米,厚度约为千米的圈层。它包括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一类是。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4)预期实验现象是:
5)由此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6)在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实验。
7)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8)此实验要重复几次,求取平均值的原因是什么?
7.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8..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有什么区别?针对上述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
10.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1.植物————:作用:
部分———消费者:作用:
细菌、真菌——:作用:
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①学生自主复习,巩固知识②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③教师提问,点拨
(二)典例解析:
、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解析:大量捕杀鹰后,兔由于天敌的减少会迅速繁殖增多,兔增多会使草减少,后来兔因缺乏食物、栖息地等而大量死亡,随着兔的减少草又会逐渐增多。
答案:C
、右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即: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应最多,的数量应最少。
(3)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明确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涉及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分解者无关。另外,还要了解食物链的书写是从生产者开始,结束于消费者。
(三).巩固练习:
学生结合复习提纲和典例分析,做下列各题。
1、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A、竹和山石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松和丹顶
2、“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D.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
5、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森林中的全部动物
C、一条河流D、一块农田的全部农作物
6、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7、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8、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植树造林③退耕还林④焚烧垃圾⑤喷药灭虫
⑥排放污水⑦养花种草
A、①④⑤⑥B、①④⑥⑦C、②③⑤⑦D、③④⑤⑦
①学生做题②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四)能力提升:
学生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知识,解答下列两题
1、宇航员登载太空时,必须携带必要的物质,这些物质有()
A、食物、阳光、氧气、B、食物、阳光、水、
C、氧气、食物、淡水D、水、适宜的温度、食物
2、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合作B、寄生C、捕食D、竞争
3、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A、减少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B、增加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C、增加其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D、调整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
4、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蝗虫B、鸟吃草籽C、松鼠吃蘑菇D、猫头鹰捕食鼠
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 
C、D→A→B→C→E D、C→E→B→A→D、
6、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如果该食物网被人类排放的某种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生物_______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蛇生活的最直接因素是______;若大肆捕杀狐、鹰和蛇,则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
7、下图某些地区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若要保证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正常流动,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什么生物?
其作用是
(4)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优点是什么?

(5)写出该系统的食物链:,。
①学生结合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②教师分析归纳
三、小结(学生结合这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复习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六三制人教版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一:生物与生物圈
一、主要要点梳理
(一)生物的特征
主要考查:结合具体事例对生物特征的理解。例如通过捕食理解需要营养;通过松土理解呼吸;通过出汗、排尿与植物的落叶理解排废物;通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理解生物的生长与发育;通过亲本都是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孩子和一个单眼皮的孩子来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通过病毒的结构理解生物体的细胞构成。等等。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有生物的归类、影响生物生活的两大生态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重点考查:
(1)通过曲线图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例如:
A图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共生关系;B图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C图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
(2)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与生物适应环境),例如通过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来理解环境影响生物;通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理解生物影响环境;通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来理解生物适应环境。
(三)生态系统
主要有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圈等。主要考查: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两大方面四小方面)和三种生物部分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动物与腐生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的循环)
2.食物链的书写(①起点始终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②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与非生物部分)、查数量(复杂的食物网按一定的顺序,顺时针或逆时针)
3.生物数量(沿着食物链方向减少。生产者数量最多,最高级消费者最少)
4.有毒物质的积累(沿着食物链方向增加。生产者数量最少,最高级消费者最多)
5.物质流动的特点(逐级递减,循环流动);能量流动特点(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6.能量的来源(最终是光能阳光,最终生物是生产者)
7.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网往往考查捕食与竞争关系,注意分辨,特别竞争关系)
8.生物数量的变化(一种消费者生物减少,则短期内它捕食的生物增多,捕食它的生物减少,与它竞争的消费者生物会相应增加)
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有一定限度的。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增强自动调节能力
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对照实验的设计
主要考查:单一变量的控制、避免偶然性
(五)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主要考查:以沙尘暴、生物入侵、温室效应、雾霾等具体实例为载体,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特别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考查
二、近年考例分析
1.(2016山东泰安)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B.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D.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三层关系学生易混淆,特别是环境影响生物与生物影响环境学生极易出错.
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
解: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行,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B.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C.浮水植物睡莲的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这是因为一方面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D.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因此,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D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