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认识蚯蚓

认识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9

认识蚯蚓。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认识蚯蚓》,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认识蚯蚓
“认识蚯蚓”课堂教学实录河南省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胡德成杜复平
(课前,教师讲台上和学生课桌上都放有学生采集来的蚯蚓,这些蚯蚓放在透明的一次性水杯中。)
师:为了学习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上星期同学们已拟定了有关蚯蚓的研究方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大屏幕显示问题)
1.世界上有多少种蚯蚓?最大的有多大?
2.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
3.怎样区分蚯蚓的头部和尾部?
4.蚯蚓的表面为什么又湿又粘?
5.蚯蚓的体表为什么是紫红色的?是保护色吗?
6.大雨过后,蚯蚓为什么会跑到地面上来?
7.蚯蚓怎么繁殖后代?
8.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9.蚯蚓冬眠吗?
10.蚯蚓没有眼睛,它靠什么发现食物呢?
生:原来我们认为蚯蚓只有一种,就是我们面前的这种,通过查找资料才知道,地球上已知的蚯蚓竟有两千多种,其中最大的达1米多,真吓人。
生:采集蚯蚓时,开始我们认为很容易,到土中去挖就行了,因为我们都知道蚯蚓是生活在土中的,但是我们挖了几片干燥的地方都没有找到蚯蚓,大家猜测,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地方呢?于是我们就想到了下水道附近的土壤,果然在那里采集到了较多的蚯蚓。通过查资料,我们知道了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疏松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还要具有丰富的有机质。
生:怎样区分蚯蚓头尾呢?乍一看,蚯蚓两端都是尖的,哪是头部呢?它也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呀!可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有一端活动非常活跃,我演示给大家看,(用投影仪演示)我们想这端可能是头部,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我们就去看书。书上讲,蚯蚓有环带的一端是头部,我们一对比,发现蚯蚓活跃的一端都有环带,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我们验证了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
生:第4个问题比较简单,蚯蚓的表面又湿又黏,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力。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有,书上讲,蚯蚓是通过皮肤呼吸的,它表面的黏液对它的呼吸很重要,它在干燥的地面上会窒息而死的,我们做了实验确实如此。
生:我来谈第5个问题。我们在采集蚯蚓的时候发现,蚯蚓体表的颜色和周围土壤的颜色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因为一般较小动物都有保护色呢?或许是因为它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但我们在研究第4个问题时发现,蚯蚓的皮肤下面密布着许多细小的血管,血液的颜色透过皮肤显示出来,使它的皮肤呈紫红色。原来如此!
生:我们组好几个同学见过大雨过后地面上有时有许多蚯蚓,它们为什么要跑出来呢?我们分析的结果是,大雨不影响它的食物,也不影响它的运动,可能是水太多,它不能呼吸了,才跑出来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把蚯蚓放入花盆中,然后浇过量的水,过了一会儿,蚯蚓果然出来了。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做这个实验加以验证。
生:关于第9个问题,我们想蚯蚓可能是冬眠的,因为现在不是冬天,没办法证明我们的猜想,开始我们小组想放弃这个问题,后来,有一个同学提议用冰箱给蚯蚓制造一个冬天,经过多次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蚯蚓确实有冬眠的特点,但在真正的冬天,它是否冬眠呢?我们准备到冬天继续研究。
师:想法非常好。
生:我来汇报我们小组对第10个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蚯蚓不能看见东西,或许它是靠闻味发现食物的吧,可是我们给它不同气味的东西,发现没什么区别。蚯蚓也没有触角,不知它是怎么发现食物的,但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有了另一个发现:蚯蚓怕光。晚上它出来活动时用光一照或一开灯它就钻入地下,白天一掀盒盖儿,它也马上就往土中钻,不知它为什么怕光呢?
生:书上讲,将一条蚯蚓切成两段,可以变成两条蚯蚓,可是,我们切了之后,前半段活了,后半段却死了,不知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还有问题?
生:关于蚯蚓的运动,我们用放大镜发现,它又细又小,根本不可能用它蹬地使身体前进。所以,它的运动肯定靠肌肉,但我们解剖了几条蚯蚓,还没有找到答案。
生:书上说,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但我们不清楚怎么一回事。
师:好吧,老师来讲这两个问题。
(教师用课件、图片讲了蚯蚓的运动:纵肌收缩,身体变粗短,环肌收缩身体变细长。教师讲完,学生观察。)
(教师用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介绍了蚯蚓繁殖后代的过程,顺便讲了环带为什么在蚯蚓的前端。)
师:蚯蚓是人类的帮手,达尔文讲,如果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以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而且还将继续耕耘下去。另外,蚯蚓还可以做药材,它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它还可以做饲料。现在人们又发现,蚯蚓在环保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某国一个大企业养了10亿条蚯蚓,每天处理造纸废水50吨,排粪便2.5吨。
师:关于这些新问题,请同学们下去继续研究,每组写一篇关于蚯蚓的研究报告。
生:这些蚯蚓怎么处理?
师:你们说呢?
生:养起来,继续进行研究,挺有意思的。
生:放归自然。
生:用来钓鱼。
师:按你们的想法去做吧!
点评:
执教者同时还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并和学生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点评者:刘富林)

延伸阅读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第4单元的第12章中第1节的第二课时,学生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种类、形态有了初步认识。蚯蚓是土壤中最典型的代表。本课重在对蚯蚓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进一步认识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往往对蚯蚓缺少亲切感,女孩子还会有恐惧心理。但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为满足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本课强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比较、思考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饲养和观察蚯蚓,阐明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2)说出蚯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对自然界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判断、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心,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强化“生物与其环境想适应”的观点。
2、通过把蚯蚓放归到自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力
四、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蚯蚓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五、教学难点
蚯蚓在呼吸,运动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六、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
八、教学准备:活的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解剖盘、小电筒、烧杯、棉球、解剖针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的
师生交流沟通小调查:哪些同学害怕蚯蚓?为什么?
学生回答,坦言害怕的原因。
情感交流,渲染亲切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对蚯蚓的恐惧心理。
导入新课2008,全世界的目光将聚集到北京奥运会.。本着绿色奥运的理念,许多著名专家的最大愿望就是让“蚯蚓”进军奥运会。“漂亮的蚯蚓处理垃圾反应器将成为奥运村的一景,蚯蚓吃过的蚓粪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1、学生说说2008奥运的理念
2、阅读95页蚯蚓进军“绿色奥运”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归纳总结,使学生抛开“以貌取动物“的错误观点。
引导学生说说对蚯蚓的认识思考发言蚯蚓的功劳

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

蚯蚓的生活习性播放录象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蚯蚓的生活习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2、探究蚯蚓的运动
3、探究蚯蚓对刺激的反应质疑:蚯蚓为什么适于在土壤生活?
1、简单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2、出示观察提纲,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针对问题进行步步为营探究。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指导,最终得出结论。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
2、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
3、观察蚯蚓对不同刺激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
4、小组合作根据要求操作观察并记录并交流实验结果1、通过实验锻炼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严谨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提出问题,师生共同交流
巩固所学知识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蚯蚓适于土壤中的特征学生发表自己对某问题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展示蚯蚓、沙蚕、水蛭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水蛭和沙蚕对环节动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对三种动物进行比较分析,小组讨论,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概括能力及通过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质疑:课后如何处理这些蚯蚓?
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
延伸与提高

八年级上册《观察和饲养蚯蚓》学案新人教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上册《观察和饲养蚯蚓》学案新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册《观察和饲养蚯蚓》学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

蚯蚓是学生比较熟悉又陌生的小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整个身体柔软,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没有眼,但有感光细胞,运动方式为蠕动,主要靠身体内的环肌和纵肌交替收缩及刚毛的配合完成。

二、设计思想:

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过程,要做好这个实验,关键在于学生饲养好蚯蚓,并做好观察记录,因为教材旨在通过通过学生平时熟悉两种陆生动物(蚯蚓和家兔)为代表的观察和研究,来说明陆生动物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环境的,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教材所蕴藏内涵和外延,以利于教学。所以,本探究实验应该是从提前安排学生在校外采挖蚯蚓开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蚯蚓的饲养和观察,了解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2、概述环节动物特征;

3、通过学生采集和饲养蚯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相适应的生物学概念;

4、通过饲养蚯蚓,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运动、呼吸)

2、难点:蚯蚓运动快慢比较实验、刚毛及粘液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采集蚯蚓(强调学生外出采集蚯蚓时必须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

2、并要求给蚯蚓一个舒适安静的家,教师向学生介绍观虫器的制作方法(①取大小矿泉水瓶各一个,用剪刀剪去上半截;②将小矿泉水瓶置于大矿泉水瓶之中;③在矿泉水瓶内加一些土壤,注意土壤湿度)要求学生自制观虫器,写好观察笔记,(学生在家饲养蚯蚓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仔细观察的过程,但学生观察可能无序,作为教师就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顺序,并提醒学生真实填写好观察日记)

3、观察内容由老师提示在观察饲养蚯蚓时注意以下问题:①你在什么地方采集到蚯蚓的?②土壤的水分、土质情况如何?③根据采集地点分析蚯蚓生活的环境怎样?④你观察到蚯蚓的活动时间如何?⑤蚯蚓吃的是什么?学生自我完成,回校上课进行交流。

4、上课时学生展示①自制的观虫器;②学生交流观察笔记。(教师注意及时评价和表彰)

5、教师提问:

①根据你饲养蚯蚓的过程请回答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你的依据是什么?

②你在饲养蚯蚓的过程中,对蚯蚓进行观察时一般是在什么时间进行观察的?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观察,主要是因为蚯蚓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③你是用什么喂养蚯蚓的?你发现蚯蚓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④你在饲养蚯蚓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体会和心得要以大家分享?

⑤有没有在饲养蚯蚓的过程中,蚯蚓死亡的?如果有,你可以分析蚯蚓死亡的原因吗?

6、各小组检查实验桌上实验器材:活蚯蚓、棉球、放大镜、玻璃板、粗糙的纸、秒表、直尺、自制饲养蚯蚓的实验装置的材料和用具等

7、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方式观察

老师讲明要求后然后各小组进行观察实验。

第一是观察顺序,阅读观察提纲;

第二是操作注意事项;

第三是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做好记录;

第四是注意操作步骤。

(1)外形观察:

下面是观察提纲(每小组有一份)

①如何区别蚯蚓的前、后端?如何区别蚯蚓的背、腹面?

②组成蚯蚓的身体结构:外形如何?请用几何语言描述。整个身体是如何构成的?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的?

③蚯蚓的环带在什么地方?请描述其特征。数数从蚯蚓前端到环带共有多少节?

④用手轻轻触摸蚯蚓的身体的体壁和体表,体会是否有黏滑的感觉?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粘液对蚯蚓生存有什么意义?

⑤把蚯蚓放在手心或者手背上,体会蚯蚓在上面蠕动时自己的感觉?仔细观察蚯蚓是如何运动的?

⑥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近前端腹面体节,是否有粗糙不平的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⑦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腹面,是否看到一些小突起?(刚毛)猜想这些刚毛的作用可能有什么作用?

(2)运动观察:

①将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其蠕动状况,并记录蚯蚓前进一定距离所用时间,同时注意观察蚯蚓身体是如何交替收缩的?

②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蠕动状况?并同时记录在相同的时间内蚯蚓前进的距离。

③比较二者运动的快慢,思考为什么?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提示学生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拭蚯蚓体表,保持其体表湿润。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实验完毕,将蚯蚓带回家继续饲养和观察或者放回自然环境之中,爱护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结果分析: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

(1)蚯蚓的生活环境: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之中;

(2)生活习性:昼伏夜出

(3)主要食物:植物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

(4)运动方式: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5)身体结构: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所以叫做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动物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6)蚯蚓的呼吸: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7)蚯蚓穴居的原因:动物生活都需要一定的温度,由于蚯蚓不能保持恒温,所以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

探究结论:

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认识分子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分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5.1认识分子
三维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宏观物质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运用猜想、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自己动手做实验和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而对分子概念及其直径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本节的学习中,更要注意科学猜想。注重猜想能力的培养。另外,更广泛的获取直观形象的材料,也是学习好本节的关键。
以学生观察分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对分子概念的提出可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和看图片得出。在得出分子概念的同时,要使学生逐步体会猜想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并指出我国在代思想家在这方面也做过贡献,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得出分子概念后要引导学生对于自然界中确实存在分子这种物质找出事实证据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于分子的大小,可做一个打足气的气球会逐渐变瘪的演示实验来供学生观察与思考,这个实验可在几天前先给气球充足气扎紧挂于教室内,也可让学生回家完成,通过这一现象由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得出很多的猜想和结论,但分子是非常小的这一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可简要说明其原理、方法,然后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对于所测出的分子直径的计算由学生自行算出.
对于分子的数量级之多,学生往往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比喻和课后作业中的习题加以说明。
教学过程:
㈠新课引入:
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姿多彩,千奇百怪,例如: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水滴石穿”呢?厚厚的鞋底穿久了为什么底会越来越薄呢?如书96页图5-1所示,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呢?当我们走近花园时又为什么能闻到花香呢?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对于这些问题,人类很早就在探究其原因。你是怎么想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认识分子”。
㈡新课教学:
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⑴让学生阅读课文第96至97页中内容,想想人类是怎样认识分子的?
我们注意到人类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
⑵什么是“猜想”呢?
让学生看课本第96页下面的方框图:“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告诉学生猜想必须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乱想,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根据;对于猜想的正确性,我们又要通过实验和实践去检验。
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看课文后,你认为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分子的呢?提出过怎样的猜想呢?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
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前,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问题就有研究和记载: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战国时期《中庸》也写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2、什么叫分子
⑴分子概念的来源: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后的2000多年中,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探索和实验。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称为“分子”,而且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⑵分子概念: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⑶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何物体,无论它们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⑷你能再找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吗?请大家一起看课本图5-3思考并讨论一下。
一座大楼、小石块是由分子组成的,大海中的水、一滴水由水分子组成,大的动物河马、小动物蚂蚁也是由分子组成的等等。
3、分子的大小
⑴引入:我们学习了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知道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个大量倒底有多少呢?一粒沙是由大量分子组成,那么一个沙分子又有多大呢?
⑵举例:春节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喜欢买气球,买回家过几天后,你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会回答:气球瘪了,里面的气体分子跑掉了一些。
教师适时肯定并提出下一个问题:对,里面的气体分子跑掉了,我们不是把口扎紧了的吗?为什么气体分子还能跑掉呢?
这样就告诉学生,原来它们从缝隙中跑掉了,那气体分子肯定要比这些缝隙要小的多了,到底有小到什么程度呢?
⑶介绍“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把1滴油酸滴入盘中的水面,让其充分展开,形成单分子油膜,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就可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我们只要测出一滴油酸分子的体积,再测出油酸展开后的面积就可算出油膜的厚度,即为分子直径;
观看“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电脑动画。
经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算出单分子油膜的厚度,也就是分子的直径为10-10m。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测其它物质分子的直径。我们看到书上98页的图5-4,这里分别是DNA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金原子的结构图。
⑷让学生看书再回答:大多数分子直径的尺度是多大呢?
让学生回答:大多数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⑸举几个很形象实例来告诉学生分子确实很小,这个直径相当于我们所学过的1nm的十分之一。
①我们再来看看书中98页图5-6,原来1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让1亿个分子跑出来,要经过9000年才能使容器中所有的分子都跑出来;
②若有这么多砖块,它们能将地球铺满,且厚度达120km,相当40000层楼高;
③物质和分子的关系就像把一粒沙如果比做地球,那组成沙的分子就像地球中的一个小乒乓球。
这就是我们所学习的微观世界,你觉得它奇妙吗?今天我们只学习了它的大小,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先看一分钟的书。
㈢学生小结:
1、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法:猜想;
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3、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4、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㈣作业布置:
在学习了分子的初步知识后,我们回家后千万别忘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大家回家后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由分子组成呢,你能不能找到一个能用肉眼看到的分子呢?对于书本99页的作业2,你能不能将它改成一道新的题呢,回家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