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小学活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及相关产业联系。
●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是通过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的,但人类必须理性、辩证地审视自然的发展,最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本章主要围绕产业活动展开。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等,各种产业活动都希望得到最好的发展,为此会寻求最佳区位;而地域的差异又导致了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这是本节主要讲述的两方面内容。这一节是本章的综述,很好的为后三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三种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分析做了铺垫和理论支撑。
学情分析
●学生大部分是身处县城或农村,对大型工矿企业和商业活动等产业活动认识不是很深刻,但对农业相比城市的孩子会了解的更多一些,在教学的讲授中可以有的放矢,通过以问代讲、以练代讲等方式给学生多创设相关情境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比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并能够说明某一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法,对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
2、结合实例对产业活动的生产协作类型进行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分析某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区位的含义
2、产业活动类型及区位条件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生产协作
第二课时:学习: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2、商贸联系
3、科技与信息联系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学生合作讨论我国南方和北方在农业、工业、交通方面差异的原因(以表格展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受区域条件差异的影响,只有寻求最佳区位条件才能使人类活动得到最好的发展,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自主学习:看书P26找出区位的含义?使学生新旧知识联系。
合作讨论:书P51深圳迅猛崛起的区位条件?利用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和本节进行类比。
(承转)说明区位条件无论对城市的形成还是产业活动都非常重要。那么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有哪些呢?
合作讨论:看书P50—51填表影响不同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通过比较法,使学生分析归纳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探究拓展:对书P52(活动)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连线。巩固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认识。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承转)各种产业活动是独立存在的吗?
合作讨论:我国为什么要跨区域实施调水工程和输电工程?(可参考书P52倒数第二段)使学生认识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原因。
(师)正是由于资源分布等的地域差异,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和互相促进,从而导致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在水力和电力部门的地域联系。
老师帮助归纳整理。
合作讨论:
1、看书P52—P56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看书P52—P53分析归纳布匹到服装的生产和汽车生产分别属于什么样的生产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初步学习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产业活动地域联系中的生产协作,虽然我们分析的比较浅,但为后三节学习农业、工业、交通奠定了基础,同学们关键是对这些产业活动多接触,多认识以加深了解。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探究问题课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我们平遥有的产业类型进行研究,主要从影响其布局的区位条件和与其有联系的部门两方面分析。如:煤化集团、五阳面粉厂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区位的含义。
2、产业活动类型及区位条件。
二、产业活动的地理联系:
1、生产协作
2、商贸联系
3、科技与信息联系
教学反思

相关阅读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了解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和信息联系以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重点、难点
1.产业区位条件分析;
2.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考点及考试要求
1.产业区位条件分析;
2.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教学内容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1)什么是区位?
一是地理位置(位于哪里)二是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影响区位的因素或区位条件)
(2)不同产业的区位条件
产业类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位条件
农业最为密切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市场等
矿业较为密切矿藏状况、交通运输条件等
工业受自然条件限制少原料、能源、市场、廉价劳动力、市场等
商业、服务业不大消费人群(市场)
将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用直线连接起来
橡胶种植石油开采甜菜制糖面包制作软件开发普通服装生产

原料产地气候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市场技术力量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工业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工业劳动力成本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知识和技术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二、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
由于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交流、资金和信息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从而导致产业活动的联系。
1.生产协作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都是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出来,承担不同工序的工厂或厂家之间就存在生产协作联系。如布匹生产的多道工序,钢铁工业的各个车间或工厂,汽车生产总厂和零部件厂之间等。
1).生产协作和联系有哪几种主要形式?举例说明。
生产工序间的联系,如纺织厂
零部件之间的联系,如小汽车的生产
配套服务的联系。如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探究活动: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
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就是为了减少市场上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就是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不同,以获最佳效益。
2.商贸联系
商贸联系一般分为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商贸联系可分为国内为主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区际贸易不受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影响,而国际贸易受到各种限制,如贸易壁垒、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影响。
现代物流业:
3.科技和信息联系
探究: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主要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保持技术上领先的优势,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以便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技术,推出新品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再如美国微软公司,也把亚洲的研发总部迁到上海浦东,目的也是如此。
目的: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保持竞争优势。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现代产业的特点决定了产业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具有产业联系的企业往往会发生近距离的集聚现象,产业集聚往往会形成产业地域。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大尺度的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区位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由于主导因素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工业区位由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变为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钢铁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
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或改造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规划建设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工业地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而在具体的地区,总是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工业地域的发展方向,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无论是规划建设的工业新区,还是需要改造升级的老工业基地,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工业地域布局,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是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哪种产业活动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相联系,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基础,以生存发展为目的进行的。在人类的产业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的进行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区位条件,而各类区位条件又是由相应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组合而成,认识了解各地发展工农业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对于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是正确的)
1.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B.具有协作关系的工厂也会发生集聚现象
C.工业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布局
D.目前,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
2.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形成空间联系
3.在香港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里,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之间()
A.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B.基本上没有生产联系
C.存在着紧密的空间联系D.无任何空间联系
4.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C.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D.石油化工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5.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B.机床厂C.砖瓦厂D.食品厂
6.我国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
A.珠江三角洲B.黄淮平原
C.新疆南部D.长江中下游平原
7.西藏最具地域特色的农作物是()
A.长绒棉B.青稞C.花生D.谷子
在西部地区大面积退耕的同时,已开始建设西部名优特农产品基地。据此回答8~9题。
8.内蒙古应建成的名优特农产品基地是()
A.优质棉花基地B.反季节蔬菜基地
C.高糖甜菜糖料生产基地D.烟叶生产基地
9.内蒙古、新疆建设花卉生产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B.土地广C.气温高D.降水多
10.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11.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该地区占优势的气候资源是()
A.热量、光照条件较好B.热量、水分条件较好
C.光照、水分条件较好D.土壤、灌溉条件好
12.攀枝花成为长江沿岸最主要的钢铁基地,其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攀枝花地处山谷,地形平坦B.有比较近便丰富而优质的长江水
C.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D.地处西部、环境净化能力强,不易发生污染
二、判断题
13.只有合作生产完成同一产品的工业,才会发生地理空间联系,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14.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15.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集聚,又有为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工厂集聚。()
三、综合题
16.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选择下列适当的工业部门,将其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造纸工业b.钢铁工业c.机械工业(包括汽车、造船、发电设备等多种机械)d.化工工业e.石油化工
(2)读图选择。
①以上工业体系的特点是()
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B.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C.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D.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②以上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B.历史上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
(2)上工业体系在部门结构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应如何调整?

答案:
1.AD2.AD3.BC4.BC5.B6.C7.B8.C9.A10.D11.D12.C13.×14.√15.×
16.(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dcaeb
(2)①B②C
(3)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部门发展相对滞后。包括面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家用电器等。
应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需求,大力发展轻纺工业,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课后练习:
1、对矿业的生产区位有重要影响的是()
A、水源B、资源C、劳动力D、技术
2、世界上的劳动密集性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最终目的是()
A、获得丰富资源B、接近市场C、雇佣廉价劳动力D、降低生产成本
3、与摩托车厂配套的计速器厂、齿轮厂、轮胎厂等工厂,他们之间的联系属于()
A、商贸联系B、信息联系C、生产联系D、生产协作联系
4、以创新地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连续地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强度逐渐减弱,这种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为()
A、近邻扩散B、等级扩散C、位移扩散D、空间扩散
5、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它们之间的联系为()
A、地理空间联系B、生产协作联系C、信息联系D、生产联系
6、在我国许多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出现、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B、为了减少市场交易的费用,把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
C、把生产上有协作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
D、生产上有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相互接近
7、现代物流业的产生是为了()
A、提高经济效益B、便于经济协作
C、满足区际间物质流动的需要D、便于信息联系
8、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的需求下降
9、宝钢之所有能够发展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因为()
A、宝钢所生产的钢铁量居全国首位B、依赖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
C、有丰富的科技人才
D、从事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的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再加上服务业,从而扩展成工业城市
10、关于商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贸联系就是商业之间的联系B、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
C、国际贸易比区际贸易联系比联系要密切得多
D、发达国家或地区贸易不明显
11、工业地域的发展方向,遵循的原则是()
A、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B、尽量发挥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C、尽量发挥当地的科技人文、市场条件D、建设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1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
a生产协作b商贸联系c科技与信息联系d共用基础设施
A、abcdB、abcC、acdD、abd

2.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从容说课

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主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教学难点

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

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

学生:调查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主要的分布,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

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

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附件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石油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其开采活动受石油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的是工业生产(由于需降低省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主要面向消费人群)3P52
4生产协作类型: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布匹的生产)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厂的生产联系(汽车生产)
5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类型一:自发和规划建设类型二:传统(矿产)资源新兴(硅谷,中关村)技术和资金——规模效益
6商贸联系:区际贸易(更密切,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信息,市场)国际贸易(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差异,贸易壁垒等)7现代物流业:产生原因:满足区际间物资源流动的需要作用P55
8科技与信息加强的意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9技术的扩散类型: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10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原因P58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响因素(纬度、海拔、气候)——年辐射量;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2热量:活动积温(指标):对农业的影响(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农业,高效农业)、土地类型、土地肥力4地形;坡度与高度
第4/5页
5水源
二技术经济因素P611劳动力
2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三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影响产品价格,农业类型与规模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改善(影响园艺业、乳畜业、商品农业)3农产品消费状况4政府政策
2绿色农业:特征(无污染、无公害)和核心(绿色)及根本途径(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3农业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4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业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P63-64
5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生产资料投入为主)、技术集约化6亚洲水稻的种植特点P65
7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型)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部分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
9我国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P66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八、人口和聚落

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原因

对生育率的影响

人口数量与环境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环境因素

对死亡率的影响

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

概念

人影响因素

口环境人口容量特点

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环中国环境人口容量

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

人口素质与环境

人口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分类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的人口迁移

乡村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

城市的起源

自然因素城市的位置分布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城市的职能分类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城市的地域结构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