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待定系数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3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待定系数法。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待定系数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待定系数法

万能配平法(待定系数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释: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Cu(NO3)=AH2O=B/2NO2=B-2A=(3B-6A-B/2)/2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解:4A=BA:B=1:4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精选阅读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细胞的基本结构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一化学考点归纳:细胞的基本结构》,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细胞的基本结构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微米的细微结构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
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
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1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
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
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13.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14.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15.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16.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7.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18.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19.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大液泡)
判断低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既有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又有中心体
具双层膜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具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有水参与反应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等)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核糖体中只有RNA,且含RNA最多)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产生能量)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有色体中只含类胡萝卜素)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液泡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可合成糖类的细胞器:叶绿体、高尔基体
在光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板、染色体
(核糖体的结构太小,光镜下看不见)
20.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由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21.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场所是内质网;成熟蛋白质的形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22.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3.生物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
可直接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
可间接转化的膜(以囊泡形式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24.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也包括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
25.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6.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7.研究生物膜的意义:
①在工业上,模拟生物膜进行海水淡化、污水处理
②在医学上,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如用于治疗尿毒症的透析型人工肾,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③在农业上,研究生物膜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运用的原理都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8.将海水稀释用于无土栽培的设想变为现实的重要意义:节约淡水资源(或利用海水资源);如用这种稀释的海水栽培植物,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①稀释的比例②稀释后所含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29.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
(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1.核孔的作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物质: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DNA聚合酶、解旋酶等。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时经过的膜结构为0层
而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经过2层膜)
3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甲基绿等)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有些细胞不至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2个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多达数百个核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考点归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名词:
1、染色体组型:
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
2.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
(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
(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
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一化学考点归纳: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高一化学总复习和考点分析


总复习及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知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重点摩尔的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难点摩尔的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与过程启发讨论式、总结归纳式
知识系统和考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考点]
1、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会判断基本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2、会选择适当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物理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镏、萃取),主要是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来选择。
3、注意基本仪器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过滤器、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
4、能根据除杂原理和要求,正确选择试剂和设计试剂的顺序以及实验步骤
5、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相关概念的判断,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
7、有关cB的简单计算:如求cB,溶液稀释的计算
[相关知识点]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八个字“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二、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
气体的检验(包括检验纯度)
离了的检验(如C1-1、SO42-)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
生成沉淀:如C1-1、SO42-的检验。
生成气体:如检验NH4+、CO32-、SO32-离子等都采用此法。
显现特殊颜色:如对酒后驾车者呼气中乙醇的检验。
三、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①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mol)。
②l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x1023个。
③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1。
④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的种类。
⑤n=N/NA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单位:gmol-1Kgmol-1表达式:M=m/n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的(分子的)
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7.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表达式:Vm=V/n,单位:Lmol-1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二22.4Lmol-1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同温同压下:V1/V2=n1/n2=N1/N2
推论(略)
7.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量叫溶质占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cB=nB/V
(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解题思路]
①由定义出发:根据cB=nB/V,欲求cB,先求n、V
②由守恒观点出发:a.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ClV1=C2V2.b.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c.质量守恒
③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c=1000mL×ρ×ω/(M×1L)
当堂检测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溜时,应使温度汁水银球靠近蒸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摩尔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6:l
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NA个HaSO,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与4A/A个H:O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稀HNO3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3.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mL、0.2molL-1的稀H2S0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04时用不到的有
(2)经计算,需浓H2S04的体积为。现有①10mL②50mL③100mL三种
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填代号)。
(3)将浓H2S0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mL的
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处。改用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
错误的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H2S0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0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将浓H2S04:直接倒人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04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⑦定容时,俯视标线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点]
1.能够区别胶体、溶液和浊液等三种分散系。(主要是判别哪些物质属于胶体)
掌握胶体的特征性质---丁达尔效应。以及它与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蔗糖、酒精)的判断,以及能否导电的判断(导电原因是:?)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离子反应的条件;
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
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或某些物质的检验。
能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当中的有关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能够找出氧化还原反应当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以及它们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间的关系。
能根据元素的价态判断该物质应具有什么性质,同时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能进行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正确判断。
[相关知识点]
本章复习时,下列主要知识点应得到纲领性的明确、记忆,有些内容可进一步深化理解。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系属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有多种。
3.胶体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利用丁达尔效应。
制备Fe(OH)3胶体——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滴人(先慢后快)沸水中,所形成的液体与我们所熟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性质是不同的,红褐色透明液体。
FeCl3+3H20二Fe(OH)3(胶体)+3HCl
胶体具有许多性质,在工业、农业、科研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应用。
4.电解质及其分类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类等物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物质。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只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跟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关系。
5.离子反应
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反应分类为氧化还原反应类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类。
6.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依次为“写、改、删、查”。不能改写的物质是:单质、氧化物、弱酸、弱碱水、不溶物、气体等。
7.氧化还原反应
①凡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特征是反应前后有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高或降低的变化。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既对立又统一,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样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了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
③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中的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关系。

即是氧化还原又是离子反应
⑤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记忆方法,可以概括成: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⑥电子转移表示法——“双线桥”法箭头指向: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电子数目: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总数
⑦几条简单规律
守恒律——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强弱律——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和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即: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难易律——一种氧化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相遇,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发生反应。
⑧应用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的变化产物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定量。
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碘化钾B.乙醇C.氨气D.蔗糖E.氢硫酸
F.硫酸氢钠G.一水合氨H.液氯I.铜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C.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Fe2++NO3-+4H+=3Fe3++NO↑+2H2O
D.硫氢化钠水解:HS-+H2O=H2S↑+OH
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Ag+、、Cl-B.Ba2+、、CO32-、OH-
C.Mg2+、Ba2+、OH-、NO3-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F.K+、H+、NH4+、OH-
4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⑴C+CO2=2CO⑵C+H2O=CO+H2⑶CO+H2O=CO2+H2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ACCOH2BCOCH2CCH2CODCOH2C
课堂小结:一二章的主要考点和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学会应用,掌握解题技巧
作业布置:自主复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