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语文下册2筏子教案北师大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2

七年级语文下册2筏子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2筏子教案北师大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筏子》

本文通过对艄公撑着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大胆和镇静,还需要机敏和智慧。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的品质。理解艄公形象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在这一形象中寄寓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本篇把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结合的表达特色;
2、体会本篇散文全方位使用衬托和对比手法的表达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

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
2、关于羊皮筏子;
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用歌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导课。
2、了解羊皮筏子。
3、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4、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积累字词。(见课件)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2、这篇抒情散文抓住景物怎样特点描景状物抒情?边读边画出描绘和赞美的词句来!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文章写黄河的大、深、急,分别用哪些景物衬托?
2、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所有的篇幅奉献给了兰州的一种原始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这是为什么?
3、艄公这一形象是怎样的?
4、作者极力描写的是黄河上的艄公形象,写乘客的大胆镇静又是为什么呢?
5、作者说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6、体会本文赞美了什么?
7、学了本文,你能悟出何种人生和社会道理?
五、探讨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什么样的写法来阐明这一道理?
六、比较阅读:
上一篇课文写的是了长江,这篇课文写的是黄河。两位作者是不是把它们都作为自然景观来写呢?如果不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呢?
七、拓展延伸:
1、黄河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黄河说什么?
2、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的时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围绕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3、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课文中介绍的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而成为黄河的主人之外。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事例吗?
4、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诗经中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峡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八、布置作业:
1、假若你是一位导游,请结合《筏子》一文内容和今日黄河雁滩风光,写一段话,赞美黄河,赞美黄河的主人。
2、积累有关黄河的诗句。

略。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1长江教案北师大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语文下册1长江教案北师大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长江》

《长江》是一篇抒情散文诗,把长江拟人化处理;先从描写长江“醒来”入手,然后从多方面猜想式的描写长江“醒来”后欢愉的原因,从而达到脉络清晰、层次清楚的借歌颂长江来赞美新时代、赞颂祖国的目的。本文是一篇散文诗,借歌颂长江来表达赞美新时代、赞颂祖国的主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入体会作者对长江,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2、关于长江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用《长江之歌》导课。
2、复习学过的有关长江的古诗。
3、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4、关于写作背景。
5、关于长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见课件)
三、朗读课文
1、听读。
(1)听读时注意对语气、语速、重音和感情等的把握和处理。
(2)感受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
(3)划出自己喜欢的或感触最深的诗句。
2、自由朗读。
(1)读出诗意:感悟长江之美。体会拟人化的长江之灵性。
(2)读出诗情:感同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3)读出诗韵:领悟散文诗“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
四、理清结构
1-2描写长江美景
长江3-6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7-8照应开头,高唱赞歌,点明主旨
中心句: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的祖国的赞歌。
五、合作探究
1、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只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
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六、拓展练习
1、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2、有关长江的谚语
七、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描绘长江江面及两岸的繁荣景象,歌颂了长江对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积极创造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长江的古诗。
2、词语抄写。
3、写篇小论文:《我所了解的长江》。
略。

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4春风教案北师大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春风》

《春风》是林斤澜的一篇散文,当代作家林斤澜老先生,经常活跃在故乡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感受和认识,在这篇文章里他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比。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粗犷豪放、贮满哲思”的语言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认识对比、欲扬先抑的手法;
3、品味本课精彩的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重视对课文的诵读,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2、分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略本文自然景物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1、关于作者;
2、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
人们在风中走来……人们在风中走去……他们走在春风里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见课件)
二、字词积累:
(见课件)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感觉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是讨厌、还是喜爱?
四、研读品析课文:
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的情感,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主旨的。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行文中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情感态度。找到相关语句谈谈。
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并朗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3、这段文字写出春风什么特点? (提示可以从修辞、重点动词方面)
4、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
5、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对北国春风的赞美之情,开头为何要贬低春风?这是什么写法?
7、对比阅读课文3、4、9、10段。比较一下江南的春风与北国的春风有什么不同。
8、作者反复把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进行对比,用意何在?
五、赏析语言:
a.“春脖子短”。
b.“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
c.“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
六、课堂总结:
不管是轻柔、温暖、景色怡人的江南,还是粗犷、豪迈、气势雄浑的北国,我们的祖国到处同样可爱,我们应该人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一夜之间——最后”。
2、描写一下我们当地春风吹拂时的景象和你的内心感受。
略。

七年级语文下册2比较研究游园不值教案北师大版


《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根据注释,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说很容易理解。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感受到了这一枝伸出墙的红杏安抚了作者扫兴失望的心情,一枝红杏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看注释理解《游园不值》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3、拓展积累其他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和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美丽的景色中,体会作者欣喜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
1、想象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赏析诗中名句。

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
2、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
无数的诗人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视角指向描写战场的血腥场面,或者把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令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滋补精华素——古诗,今天我们欣赏宋代的诗人叶绍翁的诗,看看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精华。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见课件)
二、自学要求:
1、查看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诗句,理解重点词语。
2、联系词义,看插图,想全文,理解诗歌内容。
三、理解诗题:
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四、品诗意:
这四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我们来品一品。
五、名句赏析:
1、这一首诗中哪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2、由此你联想到朱自清先生怎么描绘这美景的呢?
3、由此你又联想到哪些描绘春天的古诗呢?
这首诗的确好,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知道吗?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后两句原先是这样的。
比较:春色满园关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开得艳。一枝红杏出墙来。
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好在哪儿了?
六、课堂总结: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开。”诗人虽然“游园不值”,但已从“一枝红杏”
看到了“关不住”的春天,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浓浓春意让诗人赞叹不已。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