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能力方面: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课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
思想方面:
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模拟,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
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
三、教学思想:
由于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而对本课的有一定了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好这一课。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万里长城图)同学们回忆.在前面课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学生结合事先找的资料、课本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
(2)、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
(3)、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
和亲政策:
问题:
(1)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2)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3)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问题:
(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3)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课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三、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请同学向大家讲述所了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总结提问:
学完匈奴和秦汉关系的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www.jAb88.CoM

扩展阅读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初一历史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班组号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说出:匈奴统一的时间、人物、作用;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史实和昭君出塞。
2、理解汉朝与匈奴和战的原因、影响。3、学习本课人物为民族和平和发展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破匈奴;难点:正确理解汉朝的和战。
一、自学课本P88—89第一目“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解决以下问题:
1.匈奴族生活在草原,匈奴的最高首领称_________.
2.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______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国家。
3.秦始皇派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修筑抵御匈奴的进攻。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
二、自学课本P89—90第二目“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结合战争示意图,浏览小字部分,对照地图,解决下列问题:
4.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________和_______地区。
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___分别出击匈奴。
6.经过_________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三、自学课本P90——91第三目“昭君出塞”,结合插图,浏览小字部分,解决下列问题:
7.公元前世纪中期,匈奴分裂,其中一部首领向汉称臣。
8.______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宫女自请前往,嫁给呼韩邪单于。意义:①;
②为汉匈的和做出了重大贡献
预习检测:
1、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A.战国时期B.秦始皇末年C.西汉D.秦汉之际
2、匈奴统一后生产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D.逐渐有了农耕
3、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事件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抵御匈奴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D.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4、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B.秦末汉初,匈奴不断挥兵南下
C.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D.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出塞
5、下列和反击匈奴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汉文帝②汉武帝③卫青④霍去病⑤汉元帝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6、说一说:汉与匈奴的关系:

汉初汉武帝汉元帝:
9.列举秦汉时期,为反击匈奴做出重要贡献的三位将领。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2、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1、匈奴族在过着游牧生活,秦汉之际,其首领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和地区。
3、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大将、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经过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
4、公元前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单于向西汉称臣,时,把嫁给了这位单于。
二、合作探究
规则:请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难题,然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答题最出色
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够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结合课本,开阔思维,看谁找的理由最多)

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思考)

3、利用课本80页的插图及史料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汉族与匈奴族的交往方式有几种,他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达标检测
1.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
A.匈奴B.契丹C.女真D.蒙古
2.有学者认为,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使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
A.铁木真B.松赞干布C.冒顿单于D.呼韩邪单于
3.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D.逐渐有了农耕
4.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6.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A.鲜卑族B.氏族C.匈奴族D.羌族
7.“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8.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9.很多历史事件有相同的名称,然而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却又有着不同的含义,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不同。
(1)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西汉初期,限于国力,对匈奴实行“和亲”;
(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10.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
了解汉匈的和战。

知识目标:匈奴的兴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能力目标:评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匈奴的兴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正确认识当时的民族关系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知识点)

时间

1.匈奴的兴起:人物
经济发展的表现
汉匈战争
2.民族关系

汉匈和亲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①你认为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②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评价材料中的历史现象的?
2.看图谈感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墓
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从他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各抒己见
关于匈奴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它的强大,造成中国北部边患严重,既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给北部边民带来了灾难。因此,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没有贡献。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北疆,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请联系现实,谈谈我们今天的民族关系如何?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B.伊雅斜单于C.冒顿单于D.卫青
2.大败匈奴使之不能与西汉抗衡的重要将领是()
A.蒙恬B.卫青、霍去病C.窦固D.窦宪
3.昭君出塞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
A.赢得边境较长时间的安定B.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C.有利于民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D.为西汉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大规模攻势,主要原因是
A.匈奴分裂,势力衰弱B.西汉国力日渐强盛
C.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D.“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5.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落雁美女”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A.鲜卑族B.匈奴族C.藏族D.蒙古族
六、中考链接
1.(2010芜湖)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A.冒顿单于,王昭君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C.汉元帝,王昭君D.冒顿单于,吕后

2.(2010聊城)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A.匈奴B.契丹C.女真D.蒙古

3.(2010南京)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
4.(2010宜昌)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A.鲜卑族B.氏族C.匈奴族D.羌族
5.(2010潍坊)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识图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战役是哪一位皇帝派哪两员大将进行的?这次战役的结果怎样?西汉政府组织这次战役并出项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结合两幅图,你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①战争关系,和亲关系。
②是在昭君出塞以后出现的。
③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牲畜奇缺,无法与强大的匈奴对战,所以只能采用和亲的方式。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富兵强,开始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回河西走廊地区!
2.看图谈感悟
①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品质。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为我们的国家尽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②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
3.各抒己见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和睦相处。
五、巩固练习
1.C2.B3.C4.B5.B
六、中考链接
1.B2.A 3.D 4.C 5.A
6.(1)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2)昭君出塞
(3)民族之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是暂时的;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