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辅导2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15

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辅导2。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1作文辅导2”,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3、我眼中的秋
秋,在我的眼中是一个爽朗的字眼,秋高气爽,风清云淡,阳光和煦。可是,今年的秋,我看不到金黄,闻不到丰收的气息。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内,整日被禁锢在校园里,观赏秋,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秋,似乎没有在校园内留下它的足迹,放眼望去,教室、食堂、宿舍……人满为患,熙熙攘攘中,哪还有秋的一席之地,唯一可供观赏的就便是操场的柏树,而它们又总是四季常青,哪儿有秋的金黄!
草坪内的草也被清除干净,大地裸露着它褐色的皮肤,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唉!秋都到哪里去了呢,秋,为什么不在校园内逗留。
趁着周末,我要和秋好好的亲热一番。
院子里,金黄色的菊花,像狮子狗的小尾巴,丛丛密密地盛开着,黄灿灿地耀眼。菜园里的青菜绿油油的,仿佛能够滴出水来。小盆里的朝天椒,个个也都仰着小脑袋,脸蛋红朴朴的,像摇篮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亲吻的孩子。
去田野里走走吧,金黄的稻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碧绿的麦苗,一丛丛地坚守在田野。路旁有农人堆起的草垛,胖胖地,高高地,像金黄的大雪球。干草散发着阳光的清香,让我忍不住皱起了鼻子,神情专注,贪婪地吮吸。
路上,一道道车轮的印迹,在向我展示人们的忙碌和今年的丰收。白杨树的叶子全掉光了,我不禁想起叶落归根的道理,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
无论哪儿的风景再美,家乡在我眼中,都是最美的,正如这家乡的秋。
家乡的秋,总让人看不够,水中有秋的味道,风中有秋的清香,天空有秋的色彩。无论哪儿的风景再美,家乡在我眼中,都是最美的,正如家乡这秋。
[简评]本文从自己在城里上学,看不到秋的惋惜落笔,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写了自己对秋的独特感受。通过校园之秋和乡村之秋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4、我眼中的秋
我,听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看过稻麦泛黄,落叶舞天的景色,闻过瓜果飘香,满园香甜的丰收……在我眼中,秋总是美丽的。
不同地方的秋味道是不同的,比如城市里的秋很含蓄,农村里的秋很放肆。
在城市里,放眼望去,是一座座林立的高楼,是一堆堆密集的房子,是一条条川流不息的人浪、车流。秋,就藏在行人的衣着里,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秋衣,穿梭在大街小巷。
走在大街上,耳边是吵闹的很有动感的流行音乐,我很喜欢它,因为这种音乐能让人的每一个细胞都舞动起来。
城市里的树很少见,只有两旁的行道树,虽然多数是常青树,不过地上那零落的几片秋叶也在向路人传递着秋天的讯息。城市里的秋并不明显,是需要我们细致观察,才能看到隐藏在神秘之处的一点秋影。
因为繁重的课业负担,让我和城市里的秋亲近的机会很少。
而对乡村的秋,我并不陌生,因为那儿曾经是我长大的地方。秋风扫落叶带来的不是悲凉,是平静。当你走在落叶满地的泥土地上,那声声“咯吱”是天然的伴奏音乐,落叶满天是唯美的画面,在这一刻,我倍感轻松愉快。
远处是金黄的稻田,田里是新时代的农民,他们驾着收割机,嗵嗵嗵的在田里穿梭,正忙着收割稻子,他们脸上还不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边偶尔也有嬉闹的孩子,看到他们,便想起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把田埂当作游乐场的,可是现在已经长大,每当此时,我便产生一种怀旧的感觉。
眼前不时有小鸟飞过,飞向遥远的天际。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天是湛蓝湛蓝的,那种蓝是任何文字所描绘不出来的,任何画笔也画不出来的美。看着蓝天,似乎我的心也被它染蓝了。夕阳西下,秋光里走来了从田里归来的人们。我的心情也被他们的喜悦感染了,变得越发舒朗。
城里,乡下,两个地方的秋各有特色,而我更喜欢乡下的秋。这大概是由于我对故乡的眷恋吧,也许因为那是我心底最初的映象,也许由于乡村的秋美得真切,美得自然吧。
[简评]本文将城市工业文明与山水田园生活并举,话说了城市与乡村的秋各有其特点。作者感受到秋的真实与真切,而没有丝毫的苍凉与悲秋之感。语言优美,清新中透出质朴,描述间如叙家常。
5、秋 之 舞
夏云霄
风姑娘是个调皮的孩子,她总是到处嬉戏玩耍,哪里都能见到她顽皮的身影,当她感到疲劳,觉得难以忍受夏天的酷热时,便用她温柔的双手、充满魔力的衣袂朝天空轻轻一拂,于是,整个世界就成了金黄色,凉爽的秋天居然就这样来临了。
有人说,秋天是萧条的,看,不是有“枫叶荻花秋瑟瑟”么?可是,我要说,并非如此。稻田里一浪盖过一浪的金灿灿的稻穗,一个个笑弯了腰,不停的向辛劳的农民们点头致敬。树上一颗颗黄橙橙的柿子也像一个个亮堂堂的小灯笼,挂在树梢上,她们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欢快地笑着,有的甚至咧开了嘴。还有那遍山火红的枫叶,更为这个热闹的季节平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有人说,秋天是无情的,看,不是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么?可是我要说,并非如此。秋天来了,树再也没有能力养育那一树的叶子,于是便借助秋风之力将其纷纷扬扬的刮落,让它们去寻求新的归宿。那老叶边吟诵着“落红不是无情物”,边轻盈的飞扬而下投入到大地母亲温暖而充实的怀抱,那满天落叶翻飞的景象是一种何等的壮丽的奇观啊!何况,冬天一过,风姑娘又会捧来一树鲜嫩的新叶呢!
有人说,秋天是寂寞的。可那低低的虫吟似乎在抗议人们对它们的忽略。早起的秋天,在大街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走在上面,感觉就像蹦蹦床一样柔软,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被它们熨贴着,舒服极了。再过一会儿,清洁工人就要来扫地了,那轻轻的笤帚,吟唱着曲儿,不一会儿工夫,就给人心里带来了一片宁静与祥和。你看那儿,居然又有几片顽皮的叶子从树上落下了,莫非它们不忍看见大地的寂寞吧!
秋,既不同于春的温和,也不同于夏的热烈,更有别于冬的冷酷,她是多情的,是丰收的,是热闹的,是最最独特的季节!
[简评]本文凝结着小作者在秋的季节里深沉的思索与诗意的想象,写出了秋的老练、生动与活泼,语言简洁优美。作者为2007年信阳市理科状元,少年大学生,固始县汪棚乡人。
6、冬,来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知不觉中,冬,就悄悄地来了。抬头望天,天空很少有鸟类飞过;再环顾一下四周,有的是光秃秃的树干;低头看地,大地是一遍衰草连天的景象,偶尔还会有一阵寒风从地面掠过,使人不经意间打了一个寒颤。
冬,来了。早晨起来,懒懒的迟迟不肯从被窝里钻出来。出门时,双手总是不自觉地插进布兜里,嘴里还会哈出一股股白气,很明显,这是冬的气息。
冬的到来,没有给人们一丝的准备,只是在人们不经意间,给人们提了个醒儿。比如说早晨大地上那一层层白霜,人们的衣服逐渐地增加,天也渐渐黑得比原来快等等。这些都是冬对我们的提示,只是我们不太去在意。
期盼已久的冬,来了。然而却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天上飘下茸茸的鹅毛片,大地是一片白茫茫真干净,上面是人们悠闲的脚印,有时还会看到人们堆雪人的身影,和顽皮的孩子们打雪仗的情景。也许是我太天真,太恋旧吧。冬天里就应该是这样的景象。原来冬天是这样,冬天竟然可以是这样。
冬,来了。也就象征着这一年快要结束,将要迎来又一个春天。
冬天给人们很多梦想。也许就像我这个学生一样,梦想着赶快考试,能有一个很好的成绩;梦想着会有一个快乐的寒假;梦想着冬天之后,会有一个不平常的经历。
冬,来了。它来的悄无声息,来得理所当然,它让人们看得到,抓得着。我想去拥抱它,却又怕它冰冷的身体。
[简评]“文如秋水不染尘”啊!该文紧扣初冬的景物特色,描写,抒情,立意,自然而不做作,天成而不矫饰,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7、冬,来了
叶儿落了,花儿谢了,鸟儿飞走了……
冬,随之悄无声息地来了。
冬来了,人就随着冬瘦了,随着冬愁了。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如吟:当春天到来时,就会有“桃之夭夭”的艳丽;当夏天到来时,就会有“小河才露尖尖角”的生机;当秋天走近时,就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冬来临时,总会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韵味。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本是一件平常的事儿,也许是因为长大了的缘故吧,对这个冬我却有着另一番思考。
这是我上高中以来所过的第一个冬天,它似乎比往年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也显得特别的冷。
还记得冬的脚步刚踏上古蓼大地的时候,我就早早的穿上了棉袄,生怕自己冻病,因为现在学校离家很远,父母又不在自己身边,我要学会照顾自己,免得他们牵挂,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我是一个很恋家的孩子,刚来的那段日子,我很无主,甚至还有过因想家而流泪的事。回想去年的冬天,总觉得有更多的爱: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爱,父母的疼爱,所以即使很冷的冬天,有了爱,就有了温暖。可是,今年的冬天,却感觉这些东西好少好少,也许这也是我心理上感觉冷的缘故吧。
回忆小时候的我,很疯,爱和小朋友们一起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狂飙,喜欢在无边的田野上徒步狂奔,喜欢在空旷的山谷中大声喊叫,喜欢在冰天雪地里激烈战斗……
而现在,冬天变了,我也变了,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独自步行,速度适中;我喜欢独自听歌,将音量开到最大;我喜欢独自坐在街边,茫然地看着人们的来往穿行……这一切都显示我是一个孤独的人,尽管这一切如此卑微,但我却如此地满足。
校园里的冬天,显得如此平淡,冬的色彩,冬的韵味,都很淡然。我放下书,一个人漫步在校园的小路,快期末考试了,虽说表面不在乎的我,内心却很痛苦,风吹来,很冷,我的小手往口袋里插了插,蛮惬意。此时的我,忘记了痛苦,忘记了一切杂念,感受着冬的气息。我的思绪被寒风扯得很远很远……
突然间,我发现花坛中似乎有一丝绿影,凑近一看,果然是绿,一丛无名的小草绿得可爱。在这冬的严酷中,我捕捉到生命的存在,心中顿时豁然开朗。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源于坚强。我伸出小手,虽然很冷,但我觉得很清凉,很爽,我加快步伐,跑到教室,迅速拿起课本,大声地朗读起来……
一切从头开始。
我爱冬天,它让我多了一份思念,多了一份感悟,让我无意中懂得了如何去应对那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冬天。
[简评]本文如歌如吟,凝结着思与诗的情结,即写出了冬味,冬韵,又写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与感悟,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04、以“基础”为话题的作文指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一、以“基础”为话题自命题写一篇作文。
二、思考题:
1、基础是什么,或什么是基础?请你凭着自己的感觉随便回答,不求科学,但求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描述也可,比喻也行。
2、为什么要打好基础?
3、不打好基础,后果将会怎样?
4、如何打基础?
三、科学解释。
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①建筑物的根脚。②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基:基础:房基、地基、路基。基本功: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请听到王蕊同学的初写作文。
教师简评:这篇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作者开头说基础就是建房的地基;二是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学习语文先要掌握拼音、学习外语要掌握语法、学习数学要掌握公式方面论说基础的重要;三是作者思维灵动,文笔优美,其中引用的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名言,还化用《蜀道难》中的名句为“噫吁嚱!英语之难,难于上青天”等等。
五、总评与导入:同学们,你们的作文我都看过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大部分同学的字,我都认不得,有的写的是狂草,有的写的是甲骨文……文章质量吗,我也不敢恭维,别说流芳百世,流芳百日都很困难。缺乏文味、没有材料、肤浅单薄、不一而足。
你们觉得,有必要再写一次吗?……
同学们,尽管我提前一周布置了作文题目,让你们去搜集相关材料,包括名人名言,但作文仍然写的不理想。也许你们有的还没有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寻找论据,所以我们的文章所选材料(论据)不够典型、精典,即使能谈到一些有关学习基础、生活基础等方面,但也不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来帮帮你们,看看我讲的这些材料对你们写这篇作文有没有帮助。如果有,请你们以后也像我一样,学会查阅材料,多进行研究性学习,怎么样?
六、备用材料:
1、《纪昌学射》(出自《列子#8226;汤问第五》)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织布机的踏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里,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瞬)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国的牛角当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抬高脚踏步,跺着脚,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附: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张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布机下,以目承(承接,这里指眼睛盯着)牵挺(织机下的踏板)。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ì眼眶],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现代字)[máo]悬虱于牖[yǒu,窗户],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弓),朔蓬之簳(箭),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赝曰:“汝得之矣!”
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每样技术,学习每样东西都需要苦练基本功,才能学得成功,才能真正学到真功夫,真学问。就像我们学语文要先学好拼音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能识字入门。又比如学打字,就应该先练好26个字母,和各种符号,才能学好打字。
2、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他出生於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附近的芬奇镇,父亲是当地的公证人,母亲是农村妇女,但很早就死了。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名画。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达芬奇从小就很聪明,长得也很漂亮,非常惹人喜爱.上小学时,他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很优异,算术课上他提出的一些問题,
经常使老师感到棘手.课余时间,他的爱好是绘画.他在木板上、地面上、墙壁上居然无师自通地画出了栩栩如生的蛇、蝙蝠、蝴蝶、蚱蜢......父亲见了,非常欢喜。邻居們见他画什么像什么,都亲切地称他为"小画家"。
芬奇的父亲本來不想让孩子学画,希望他子承父业,当一名律师.但儿子非凡的画艺,把固执的父亲征服了.在他14
岁那年,父亲终於高高兴兴地把他送到了当时的欧洲艺术中心佛罗伦萨,拜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费罗基俄为师。
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他的教法也很有些特别.达芬奇來到画室的第一天是学画鸡蛋,第二天是学画鸡蛋,第三天仍是這样。无休止地画呀画呀,枯燥乏味极了,就這样画了一年.芬奇画腻了,心里想:"這有什么必要呢?一笔下去画一个圈儿就行了."费罗基俄老师仿佛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对他說:"别以为画蛋很容易,
很简单,要是這样想就错了。在一千只鸡蛋当中从來没有兩只蛋的形状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所以,如果要在画布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來,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听了老师这番教诲,达芬奇懂得了老师的苦心,就决心不停地练习基本功,他每天一大早就对着鸡蛋画起來,直到夜深人静了,仍然对着鸡蛋画,经过3年的努力,达芬奇的技艺大长,他画的鸡蛋各具形态、维妙维肖,对色彩的感觉敏锐了,线条的把握准确了,手中的画笔也能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了。
按:苦练基本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3、剑客原野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剑客,他的名字叫原野。
当年,原野拜师学艺的时候,刚入门,师傅交给他的是一把劈柴的斧头和一高一矮,用参差不齐的木条箍成的水桶。他每天所要做的就是蹲马步、劈柴、到山下提水。
起初,原野每天都很认真地重复着做这几件琐事,不知吃了多少苦,摔了多少跟头,磨破了多少双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原野的双手都结满了死茧。可是,师傅至今仍未教过自己一招一式。
终于,有一天,原野失去了耐心,他要问问师傅这是为什么?他找到师傅,指着山一样的木块堆说:“师傅,我是来学剑的,可是,您每天让我蹲马步、劈柴、到山下提水,可从不教我任何招数,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吗?徒弟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师傅笑盈盈地看着一脸憔悴的原野,说:“只教你招数,纵然你剑法再怎么高明,没有充沛的内力和基本功,那也只能算是花拳绣腿,练剑的成败不在招式,而在基本功的练习。”
原野大悟,勤修苦练数载,终成一代剑侠。
按:这个故事的寓意一看就明白,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祈求一朝一夕就获得成功,它需要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即打好基础。
4、空中楼阁。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三重楼喻
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偈曰:无基不为楼,事无侥幸成。欲证如来果,当把根本修。(偈(jì、jié):颂、讽颂。)
附:原文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与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下的基石不牢固的话,万丈高楼定会倒下。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岑,山小而高也。《说文》。岑cén楼:高楼)
5、欲食半饼喻(《百喻经欲食半饼喻》第44则)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走到饼店买饼吃。一块接著一块,吃了六块饼,当第七块饼吃到一半时,便觉得已经吃饱,突然间,念头一闪,他懊悔的掴打自己的嘴巴说:“我怎么这么笨!早知道吃这半块饼就会饱,就吃这半个就好了。怎么那么儍!刚刚还吃了六块。唉啊!我怎么这么笨啊!”
附:原典。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注释:①恚悔:恚,忿怒而懊悔。②唐:徒然。
按:吃到这半块饼时,已饱,需知这半块饼吃饱的基础是前六块饼,如果没有前六块的基础,这半块怎么能吃得饱呢?
基础很重要,如果没有基础,后面的发展就不可能,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万一亿,无论多么大的数都是由1+1而来的。
知识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智慧,经验是一点一地的积累起来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得成熟,事情要一步步地去干,干到一定程度就能够成功。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割裂事物间的联系,只看表面现象,只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6、有关“基础、基本功”的成语、熟语、片断。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指化生万物的原物质。所以道是使万事万物得以保持勃勃生机的生命本源,万物因他而生又因他而复。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毫末:细小的萌芽。累土:堆土。
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话是说,任何技艺都要不断的进行练习,才不会因时间久远而变的荒废了.只有经常锻炼,每天都不停歇,才能使你的技艺纯熟,不会拉下。
④积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或集众力办一事。多指好的方面,不能用于缺点错误。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⑤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扫一室,何以扫天下。墙倒根不正。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去追求过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好:喜欢;高:过高;骛: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过远。
附:学生回答精选:
1、基础是成功之母。基础是植物的根。是平抛运动的开始。基础就是从小事做起。基础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2、打好基础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有了基础就会事半倍功。基础打好了,离成功不远了。
3、不打好基础,做事就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4、目标专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刻苦训练。

05、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素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提示]“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当今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宽容”,必须有开阔的胸襟与全局的眼光,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在许可的范围内恰当地行使“宽容”之心。
写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爱;是一种处世、为人的技巧;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
一、有关宽容的格言: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
2、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3、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4、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5、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
6、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清.金缨《格言联壁》
7、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
8、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屠格涅夫《罗亭》
9、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宋.苏洵《心术》
10、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11、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马克吐温
12、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
13、“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一段台词
14、老子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保护别人,也等于保护自己。自私自利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
15、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寓意为要象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16、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17、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18、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浪漫,却也不无现实启示。
二、宽容的内涵
1、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2、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3、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4、宽容就是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5、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6、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之间的精华,做好扬弃。
7、宽容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8、宽容也需要技巧。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错),显示出软弱。
9、宽容大度是人的一种美德。它要求清心寡欲。“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小肚鸡肠,难以容人者,大多是自私自利之徒。
宽容大度是黏合剂,能容人就是团结各种人,受人拥戴;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结果必是孤家寡人。
宽容大度,有利于已,有利于人,更有利于社会。
10、宽容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化害为利,化敌为友。宽容往往能够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毕竟人心不是靠力量可以征服的,宽容大度可以感化一切心灵的坚冰。
11、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12、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13、宽容与回报: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马有垂缰之意,狗有湿草之恩。
三、宽容小故事
1、子贡问孔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八就是二十三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
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从空树干离开。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2、将相和传奇:
公元前279年,赵国的蔺相如因完壁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3、李世民重用魏征
在唐高祖李渊执掌朝政时,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谋士,魏征曾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取得皇位后,是为太宗。在追查李建成余党时,魏征被李世民抓获。按当时惯例,理当治其灭门之罪甚至株连九族。但太宗李世民是个明智重才的皇帝,没有这样做。太宗在审问魏征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征态度坦然并无惧色,说:“人各为其主,可惜李建成不听我的劝告,否则今日胜负成败尚未可知!”太宗见他机警刚直,是个难得的人才,便不计前仇,不仅没有给他治罪,而且加以重用,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4、齐桓公任用管仲: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他宽容大度,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七年后,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齐桓公也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大业,成为春秋第一霸。
5、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6、宋太宗装醉
《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点评:现代的领导,不妨学学宋太宗,既不处罚,也不表态,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样做,既体现了领导的仁厚,更展现了领导的睿智,不失领导的尊严,而又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以后,上下相处也不会尴尬,你的部署更会为你倾犬马之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7、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文端公(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
,桐城人。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六尺巷故事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已载人《中国名胜词典》
8、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9、宰相肚里能撑船(君子肚里宽似海)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jaB88.coM

10、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观众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11、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过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12、长老搬椅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仓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13、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在颍川有个县官叫陈实,他办事公正,很有声望。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房间里。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
“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努力向上,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坏习惯,又不及时改正,慢慢地变坏了的。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
陈实说到这里,马上用手指向房梁上边说:“你们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堕落到了这般地步,是慢慢地变成的啊!”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到后,又惭愧,又惊慌,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实磕头认罪。陈实的儿孙们要找绳索捆绑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陈实见小偷苦苦求铙,便说:
“看你这个样子,并不像个坏人,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吧?”
说完,让家人取出两匹绸缎,,送给小偷,劝他改邪归正。
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尽地一再表示今后决不当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梁上君子”这句成语。“梁”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对有教养的读书人的称呼,用在这里含有幽默的意思。“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窃贼的代称。
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
14、衔环结草: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15、鲍叔牙荐管仲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公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16、梁启超宽容协和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一代学术大师、戊戌变法的主要策划者和参与者之一。他不仅学问高超,而且品德高尚,他晚年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医疗事故的处理,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1926年初,身体向来健朗的梁启超发现血尿,这是尿毒症的症状。起初他并不当回事,也不延医服药,后来右肾病变,医生诊断后要求立即手术切除,否则后果难料。他在朋友及家人劝说下决定开刀,并选择了北京的协和医院进行手术。当时,人们比较保守,看病喜传统中医,对西医不以为然。梁氏笃信西方科学,提倡西医,他这次做西医手术也含有身体力行、给国人示范的意思。孰料给他动手术的大夫粗枝大叶,竟将其好好的左肾割除,而将病变的右肾留下,酿成了一次严重的医疗事故。消息传出,引起了梁氏家属及民众的愤怒,大家纷纷要求用法律手段严惩当事者,西医的地位也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落千丈。这时,梁启超出来说话了,他在1926年6月2日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详细讲述手术经过,并极力为院方和医生辩护,还说“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比未手术前的确好了许多……”至于该不该割去右肾的问题,梁启超提出责任不在协和,劝大家不要再纠缠追究这件事了。他的宽容和大度深深地感动了医院,也感动了大众,一场对西医声讨的风波渐趋平静。梁启超也因为这次医疗事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29年1月19日午后2时15分,梁启超走完了他非凡的一生,如果没有这次事故,他肯定会活得更长久些。
我国著名医史学家程之范老先生,(2001年,80岁)指出:“梁启超对协和医院误诊的态度,主要是考虑到西医刚进中国,老百姓对西医还缺乏认识,协和医院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西医医院,如果这时对协和大加鞭挞,最终吃亏的恐怕是老百姓。再者,以梁启超的名望、地位,协和不可能故意给他误诊。但梁启超先生对协和的这种宽容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
医疗事故在今天也频繁地发生,但传来的消息不是医院推卸责任,就是病人及家属揪住不放,甚至于大打出手者也时有所闻。当然发生这类事故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诉诸法律,在政治日趋昌明的现代,对簿公堂是最理性也是最有效的维权途径。然而,即使用法律武器来处理医疗事故,也需要当事双方冷静理智,克制宽容,尊重事实,也尊重对方。因为除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之外,事故的发生大都非主观故意的,也就是说谁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故。既然如此,在处理时为何不能平静理性呢?看看梁启超先生吧,他的宽容他的大度他的境界是何等的真诚、宏阔和超凡!这就是大师,这就是修养!诚然对于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来说无法达到如此的境域,但作为同类的人,心总是有相通之处的,我们何不追慕先贤而反省自己,让身上的俗气火气野性之气少一点,而让正气和理智之气多一点呢?如此,和谐之境才能迎来缔造完成之日。(天天商报)
17、张百忍。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老张忍了99次,这一天,正逢自己娶媳妇,来了一位白发白胡子的老人,且通身穿溜儿白色装束,白帽子、白衣服、白鞋……家人们嗤之以鼻,
都主张将其撵出去,老张仍然不同意,坚持留下老者。吃罢晚饭后,老头又提出了更为悖理的要求,晚上要睡新娘子床,张老汉又答应了。不想,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老头儿不见了,只见床上
堆了一堆雪花银子。因此,世传张老汉为张百忍。18、唾面自干。唐代娄师德教育他弟弟为官待人要宽容。他弟弟说:“有人往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娄师德说:“这还不行。你把它擦去,还是违背发火人要侮辱你的意愿。我看还不如让唾沫自然干掉为好。”

《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唾面自干: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19、楚王脱帽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趁机揩油,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趁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然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附:学生例文
珍惜时间
鲁迅曾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又曾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是充实的。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永恒的快乐。感动中国的黄舸,一个阳光少年,面对时间一分分的流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慢慢的流逝,但他并没有让这些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将这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牢牢抓住,用自己的笑声、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使它们跳跃起来,变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黄舸让时间随着他的轮椅流淌,让快乐永远伴在他和他人的左右。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体味到什么?我想,不过是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吞下,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那么哪还有快乐可言?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邰丽华,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不幸的是,她却是一个聋哑人。但她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上天赐给自己的时间,相反,她却是争分夺秒的练习舞蹈,练到膀子肿了、脚趾肿了依旧继续的跳。要不然她怎会有如此出众的成就?要不然“千手观音”怎会打感千千万万人的心?邰丽华将时间变成了台阶,让她一步一步往上走,走到顶峰。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会让时间把他的生命构绘成一条完美的弧线吗?我想,只不过是一条平平的直线,没有起伏。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辉煌。刘翔,亚洲飞人,他用12.88秒的时间打破了世界纪录,让世人为他骄傲,为中国骄傲,如果不是他平时在训练中珍惜时间,秒秒必争,现在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怎么能让全世界为他欢呼,为他鼓掌?刘翔将时间变成他手中的王牌,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出王牌,赢得胜利。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他懂得出示这张王牌吗?只可能随意发牌,被别人的王牌重重的压在下面。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吧,让我们的生命唱起来,让我们的生命舞起来,让我们的生命亮起来!
简评:本文采用横向结构:引论、结论均点题,相互呼应;本论部分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是使用“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的。作者从近三年CCTV“感动中国”中各选一位人物作论据,有说服力,有时代气息。而且文中有反问句、有感叹句,句式灵活。只是文章标题偏于直白,若能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则更好。

延伸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2《苏武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2《苏武传》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一语文必修2《苏武传》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预习自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和。
班固,东汉著名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组整理文言常见字词。(见资料)
[质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高一语文必修2《采薇》教学设计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2《采薇》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2《采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熟读成诵,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2、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我们来学习《小雅采薇》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二、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
(1)字音
玁狁(xiǎnyǔn)不遑(hung)孔疚(ji)靡盬(mgǔ)
四牡(mǔ)骙骙(ku)小人所腓(fi)象弭(mǐ)
雨(y)雪霏(fēi)霏载(zi)渴载饥维常之华(huā)
(2)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暮m彼尔维何
玁狁孔棘棘急j
2、诵读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
提示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2)放录音,听读课文
(3)齐读或点名个读
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①重点字词
不遑启居遑,闲暇
忧心孔疚孔,很疚,痛苦
君子之车君子,指将帅
小人所腓小人,指士兵腓,遮蔽
②疏通诗句,体会情感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文本探究
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有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采薇》这首诗一共六章,这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和画面,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三个画面我们把13段写成一个镜头,4和5段写成一个镜头,第6段单独写一个镜头并注意体会原诗所采用的艺术技巧。
【教学预设】
镜头一:采薇思归
深秋,夕阳如血,一位满面尘土与愁容的士兵,坐在军营不远处的旷野中,远眺着故乡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着故乡的小调,内心涌动着浓浓的乡愁。
画外音:又是一年岁末了,薇菜柔嫩的叶子也逐渐变得枯硬,家乡的柳树又长高了吧!战争何时才是个尽头?贪婪的猃狁何时才肯罢手?我的思念像一盆烈火,烧灼着五脏六腑柳条新发之时,我能否嗅到故乡的气息呢?
感情提问: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感?
镜头一:忧伤(家园之思: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艺术手法提问:同学们的镜头设计很不错,有景物、有神态、有心理几位同学的镜头设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薇,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它?(都没有提到薇,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呢?)
薇,菜名,又名野豌豆;又名大巢菜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1)比兴提问: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氓》的比兴手法也是有声有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起兴,同时用来比喻氓之妻岁月容颜的改变)。
提问: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冒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
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
(2)重章叠唱提问: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镜头二:疆场思归
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猃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
感情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镜头二:自豪(爱国之心: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提示:(1)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2)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猃狁这些游牧部落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艺术手法提问:这两个章节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
镜头三:归家之哀
冬雪霏霏,战士终于踏上了归途风尘满面,又饥又渴。
画外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
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镜头三:悲痛(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
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
(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
艺术手法提问: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末章之美
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好在哪里?
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小结:《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这首诗能以最真实的词句、最自然的艺术,挑动了人们的某一根心弦,准准地说中了人们心里千变万化的情绪,历经数前千年而不倒,愈久弥芳。
四、课堂小结:
《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高一语文必修2《诗经·卫风·氓》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语文必修2《诗经·卫风·氓》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语文必修2《诗经卫风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基本常识,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和人物性格,了解叙事诗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赏析诗歌比兴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
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导入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如: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⑤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相传《诗经》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国风,民间歌谣。共15国风,160篇。
雅大雅小雅,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为赋比兴: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以上六项被称之为《诗经》六艺(六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疏通字音(书下注释)
愆期qiān将qiāng子无怒载zi笑载言卜筮sh于嗟jiē
徂c尔淇水汤汤shāng罔wǎng极
2.重点字词:
实词
⑴将子无怒愿,请。
⑵来即我谋靠近。甲骨文像一人跪坐锅前
⑶至于顿丘到,于为介词。⑷载笑载言动词词头。
⑸自我徂尔往。⑹女也不爽过错。
⑺言既遂矣言,助词。
⑻三岁食贫古时指年。岁岁年年。
⑼总角之宴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通假字
⑴氓之蚩蚩蚩,通嗤。⑵匪来贸丝匪,通非。
⑶于嗟鸠兮于,通吁。⑷犹可说也说,通脱。
⑸隰则有泮泮,通畔。
实词活用
⑴其黄而陨形动,变黄。
⑵三岁食贫形名,生活贫困。
⑶二三其德数动,使动用法,使德有时二,有时三。
⑷夙兴夜寐名状,在早晨,在夜里。
3.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
(1)提问: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情节线索是什么?
明确: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情节线索:恋爱婚变决绝
(2)提问:诗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层(12):追述恋爱生活。
第二层(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层(6):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3)从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明确:女子在回忆往事时,心情是很复杂的。
从一二两章详写他们恋爱时的幸福可看出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
从三四五章写他们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对氓非常怨愤。
思前想后,对氓反感到极点,断绝关系。
四、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形象
1.诗中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
A.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B.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C.重情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清醒、刚烈、坚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你认为女主人公被弃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提示:(能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认为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是氓用情不专所致。
五、写作技巧
1.对比手法
①提问:诗文中怎样体现出氓用情不专的?
明确:使用的对比的手法。把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婚后:变心、凶暴士贰其行至于暴矣
②提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明确: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幸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痛苦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劳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③文中这两次对比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生活。
2.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诗文中赋、比、兴的分布情况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提问: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作用:①结构上:
A.叙事中插入比兴句,避免了平铺直叙。
B.起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
A.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
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
变心的重要原因。
B.以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
息,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六、小结
这首诗以恋爱婚变决绝为线索进行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温柔、勤劳、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作业
1.背诵全诗,默写全诗。完成练习册习题。
2.预习《诗经采薇》,完成预习题。
八、诗经原文及翻译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参考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布释为古钱币,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他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对我开始施暴。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的想法使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
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
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
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
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
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
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
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
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
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
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
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
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高一语文必修2《短歌行》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2《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itAR/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

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

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5、提问: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RX1inT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8226;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N.

(《《《短歌行》属于哪一类内容?(第二类)

那么,曹操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是什么?

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1、我们讨论一下,从全诗来看,大家认为哪个字可以用来做全诗的“诗眼”呢?

明确:忧

2、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那么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你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这种情绪?

要我们弄清这个问题,一起分析诗人的情感

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齐读)

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其实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真相的哲学思考这种对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深切体悟在后代诗歌中比比皆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中国诗人自古就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借着酒尽情挥洒着诗兴,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诗仙李白有着“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放浪漫;苏轼既有着“把酒问青天”的纯真,也有着“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古今第一女词人李清照有着“沉醉不知归路”的欢乐与温馨,也有着“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沉哀凄苦饱经沧桑忧郁的诗圣杜甫也曾唱出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心曲由此可见,中国的诗酒文化源远流长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齐读)

这一句,揭示曹操“忧”之内容和原因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成就天下

问: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8226;小雅8226;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历经坎坷,又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发出了人生短暂之叹,这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是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间干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齐读)

问: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

问: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契阔”,久别重逢“讌”,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这四句意思是:客人(指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问: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一是时光易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二是贤才难得,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齐读)

曹操渴求人才,而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问: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没有贤主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问: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有同学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志在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板书)

五、艺术特色

gs⑴用典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⑵比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慷慨激昂之气此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时忧时喜,忽徐忽急,展示着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

六、总结:《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七、布置作业:1、预习《归园田居(其一)》

2、完成课后练习一3

3、课后练习三填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