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05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
第12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能力培养:
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情感态度]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百家争鸣中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导入:出示长城图片与电影《英雄》片段让学生观看,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
三、讲授新课:
提问:
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2、为什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
3、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4、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
口诀记忆:公元前221,秦灭六国有大功。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
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联想: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
自由空间: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
一切大权。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C: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文化方面:1、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三、思想: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四、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板书设计: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2、文化方面;3、思想方面;4、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对内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图片和史料,组织学生讨论掌握本课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的建立及巩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由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三、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秦小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你想知道他身边发生了哪些历史故事么?那今天我们就跟随秦小明一起去看看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落实课标
教师:(出示课件)秦小明:我父亲是本是秦国一小兵,跟随秦王南征北战十余年,六国尽灭,天下归一。
1、你知道六国尽灭指的是什么事件么?
2、为何秦王能一统天下?
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出示秦灭六国示意图
学生;了解六国灭亡顺序
教师:秦灭六国的原因
教师:秦统一后是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那?(出示课件)秦小明:我父亲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太尉,同丞相、御史大夫共同辅佐皇帝。
你知道皇帝是谁么?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有何职责?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是何种制度么?
学生:读书、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出示等级示意图
教师:国家统一后秦始皇又会遇到什么问题那?(出示课件)秦小明:天下初定,一日我父亲随皇帝秦始皇出巡,听到这样一件事
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原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原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请问:
1、变超短裙是不是裁缝偷工减料?
2、为什么裁缝只要刀币而不要圆形货币?
:如果你是秦始皇听到情况你会想什么?又该如何做那?
学生:读书、探究、小组讨论分析
教师:此时解决不就又有事情发生了(出示课件)秦小明:公元前213年,我父亲受招赴宴,回家后惶恐不安将家中大多书籍焚毁。
学生:看视频了解真相
秦始皇为什么要这么做?还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学生:读书、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国内刚刚安定,边疆战事又起(出示课件)秦小明:经过皇帝的治理国内刚刚稳定,可边疆战事又起,皇帝再次派兵“北抗”、“南讨”。
“北抗”、“南讨”指的是什么?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安定边疆。
学生:读书、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边疆安定会秦始皇又会做什么(出示课件)秦小明:经过不断征战皇帝终于平定了天下,为了便于统治,他命我父亲等绘制疆域图。
你能帮他的父亲完成任务么?
学生:动手制作秦疆域四至。
教师:出示制作
回顾所学知识了解统一国家的意义。
三、巩固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国家统一有哪些好处、对今天有何启示?(出示课件)
小测试
四、小结: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割据状态出现,但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这一点贯穿始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专制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统一,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学案
感知秦朝的统一,立志实现祖国统一,我们责任重大!
1、知识目标: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熟背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秦朝的统一,增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图片欣赏,渐入新课。
欣赏秦始皇肖像图,引起探究兴趣,渐入新课。
二、通读教材,自主编制知识提纲。
速读全文,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我愿意告诉大家:秦朝是怎样统一中国的?有什么意义?
2、短剧欣赏: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由3名同学扮演秦始皇、李斯、解说员。)
师生共同归纳中央集权的建立措施:
3、重温历史,感悟生活: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假如你是秦朝的一位官员,关于怎样巩固统一,你有何建议?(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边疆方面考虑。)
四、合作探究,能力升级。(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发言,思维拓展。)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生,你愿意为巩固祖国统一做哪些努力?
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
我的问题空间是:
。
六、达标检测题。(兵教兵,生生互动,巩固训练,检测过关!)
:大胆尝试、学会知识梳理及知识间的网络联系非常重要。
:重点问题形象化,思想教育进课堂,古今联系,关注当今热点是当今素质
教育的目标所在。
:本课是中考的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多,题型多样,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举例如下:
1、(2008年·福建三明)秦朝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
C.县制D.行省制度
2、(2008·徐州市)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B)
A.甲骨文B.小篆
C.楷书D.行书
达标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明察秋毫
1、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李世民B.嬴政
C.拓跋宏D.武则天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D.建立皇帝制度
4、秦统一后,最初通行全国的规范文字是()
A.隶书B.甲骨文
C.小篆D.金文
5、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钱币是()
ABCDD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学案-Frank-菟莍教研
二、简答题———夯实基础
快速记忆,快乐作答: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四点)
三、风险过关题———拓展思维
拨云见日:我们要想走近秦始皇,评价其人其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相关的材料?
第10课学案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A4C5B
二、简答题;
(1)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有皇帝一人裁决;
(3)推行郡县制;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5)修筑长城;
(6)开凿灵渠等等。
三、过关题:
1、学习教科书。
2、上网查询。
3、请问老师。
4、进图书馆查相关资料。
(其它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秦王扫六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秦王扫六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2—20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
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我国封建社会中重要的秦汉时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11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复习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第12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能力培养:
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情感态度]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百家争鸣中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导入:出示长城图片与电影《英雄》片段让学生观看,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
三、讲授新课:
提问:
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2、为什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
3、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4、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
口诀记忆:公元前221,秦灭六国有大功。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
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联想: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
自由空间: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
一切大权。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C: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文化方面:1、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三、思想: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四、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36---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板书设计: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2、文化方面;3、思想方面;4、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