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三物理全一册复习要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17

初三物理全一册复习要点。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初三物理全一册复习要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物理全一册复习要点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要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要点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
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
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要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要点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A(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第七章《电功率》复习要点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
⑵“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②电路图:
三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
4、应用——电热器
四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
⑴低压供电线:
⑵电能表:
⑶闸刀(空气开关):
⑷保险盒:
⑸插座:
⑹用电器(电灯)、开关: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三)、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要点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第八章《电与磁》复习要点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要点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测体积——量筒(量杯)
5、测固体的密度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要点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要点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4、应用:
名称结构
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省力、
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费力、
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
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相关知识

初三物理下册《机械和功》期末复习要点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三物理下册《机械和功》期末复习要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下册《机械和功》期末复习要点

机械和功
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扫地用具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3.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详见公式总结)
6.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7.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8.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9.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初三化学全一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三化学全一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Cu64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其标号填在下表内;20×2分===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汽油挥发C酒精燃烧D铁铸成锅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颜色改变B状态改变C生成气体D生成其它物质

3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在反应中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C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5据1998年11月17日《生活报》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易引起慢性中毒,症状为头晕,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⑴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⑵它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混合物

⑶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⑷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

6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火药爆炸B人体的呼吸作用C灯泡发光D木炭燃烧

7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A制取更多的氧气B使氯酸钾缓慢放出氧气,便于收集

C使制出的氧气更纯D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

8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

A铁单质B铁元素C氧化铁D四氧化铁

9目前阳泉大多数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是超标的,造成污染指数超标的原因之一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C植物的光合作用D人的呼吸

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B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度像食盐,误食亚硝酸钠会使人中毒死亡,在亚硝酸钠中氮的化合价是

A+2价B+3价C+4价D+5价

1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2价阴离子的是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有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B制备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C制O2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DH2还原CuO完毕,先停止通H2,后熄灭酒精灯

14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O2==CO2+H2O,则有关R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R中只含有C、H元素BR中一定含C、H、O元素

CR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R中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1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16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物D16克,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是

A5∶1B5∶2C5∶3D4∶1

17某金属元素R的+3价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56B112C102D160

18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9.8克/升(空气的密度为12.9克/升)该气体能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排水法B瓶口向上排空气法C瓶中向下排空气法D以上均可

19元素X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元素Y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2Y3BXY2CX2YDX3Y2

20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药品放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adefBcbadefCbcadfeDcbadfe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能使带火星的林木条燃烧的气体是,该气体占空气体积的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23填写下列空白

化学符号

2Cl

Mg2+



mH2O





表示的意义





正二价的钙元素



三个硫酸根离子



24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薄层细纱或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其目的是;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原因是。

25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其中含有的尼古丁化学式是C10H14N2,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C、H、N元素的质量比是,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001)

26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冷变成固体碘,此现象说明碘分子和

27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刚打开盛有液态空气的瓶口,观察到现象是。

28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9某化合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2==2CO2+4H2O根据质量守恒律,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所属的反应基本类型(共12分)

30铁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

3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

32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

33以金属镁粉为原料的照明弹在空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

实验题(每空1分共13分)

⑴写出①——⑤的仪器名称:①②③④⑤

⑵图B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H2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存在的两处错误的是

ab

⑶用改正后的装置选择: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和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和相连接。

⑷某同学在用装置F做H2还原CuO的实验时,出现了下列异常现象:①事先已检验证明通入装CuO的试管中的H2是纯净的,但在加热试管中的CuO时发生爆呜;②试管中CuO全部变红后,又逐渐变黑。分别简述产生上述二种现象可能的原因ab

计算题(第34题5分,第35题6分,共11分)

34郊区菜农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158千克,因缺货现改用尿素[CO(NH2)2],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则每亩所需尿素多少千克

35电解72克水可制得多少克氢气?用制得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可制得多少克的铜。

六、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共8分)

用足量氢气还原24.8克含有铜粉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固体23.2克,求:

⑴反应需要多少克氢气?⑵原混合物中,铜粉和氧化铜各多少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直接测量型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专题复习:直接测量型实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中考实验题的体型总体结构和直接测量型实验的考察方法,熟悉常见考点;
2.熟悉各种直接测量型仪器的原理、使用和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
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并了解这三种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
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当中涉及到“估算”的问题
四、复习过程
(一)近六年广东省实验题体型分析
1、直接测量型实验题。
2、重要实验。
3、电学实验(伏安法实验为主)

(二)真题热身
(2011)16.(1)如图11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____,测出的读数如图12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2)①如图1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
②如图1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15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之能完成“用伏安法
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
(三)题型分析:
实验重点考仪器使用或仪器读数,所谓直接测量,就是可以直接在仪器中读出我们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像R=U/I那样间接测量出实验结果。
(四)热点总结和对应练习
第1热点——温度计:考查几率77%,在04.05.06.07.08.09.11年中考都考了,9年考7次。热点程度:炙手可热。
对应练习:(2004)
(1)某同学按图A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是.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2008)
(1)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图l0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①;
②。

模拟题精选:
1、图1温度计的示数为℃;2、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3、在图10下方填空

4、家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1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第2热点——刻度尺:考查几率33%,07.09.11年中考均有考查,注意今年是13年考查几率极大。热点程度:热的发烫。
对应练习:(2007)图10所示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读数是_________
(2009)图11小球的直径是mm
(20011)如图1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模拟题精选:
1、图1,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cm
2、图11乙,木块A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如图7,将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的空格处。
4、如图8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一小段铅笔的长度的实验。他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他分别从A、B两个角度得到不同的读数,你认为这段铅笔的长度应是_______cm。

L=__________cm

常见考点: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天平、秒表、弹簧测力计、量筒等
对应练习:1.(2005)图9中电流的示数分别为:甲图______________A。

2.如右图10,电流表读数是_____A.

3.如右图11,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
A.0.42AB.0.44AC.2.2AD.2.4A

4.如图12的电压表,若选0~3Ⅴ的量程,读数为Ⅴ;若选0~15Ⅴ的量程,读数为Ⅴ。
5.如图13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6.如图14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6.(2012)如图15,电能表的示数为度;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100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用了度电
7.如图16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kWh8.如图17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kWh

9.(2005)天平是用来测量_______的仪器,图18中所示天平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g.
10.(2006)如图19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粱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境,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A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1)如图20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
13.如图21秒表读数是。14.如图22秒表读数是。

15.如图23,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16.如图24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是________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四)多年未考的小实验
1.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左所示。
(1)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沸点,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如果测量方法正确、温度计工具精确,小丽测得的沸点只有98℃,并保持不变,说明此时的气压___________一标准大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6中间所示。则图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还观察到水在沸腾时,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这种“白气”是因为热水产生的水蒸气遇到空气发生了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_____比的原理制成的。图2是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场景。该实验中应该水平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由图中可知此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五)综合练习(作业)
下图13中: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s。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N;温度计的示数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cm;电能表的示数为kWh;
16.如图11所示,(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游码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如图乙所示,木块A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2)图11中的如图丁所示,某家庭中的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kwh,若该家庭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此段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空调的功率是_______W。

文章来源:http://www.jab88.com/j/13837.html

上一篇:故宫 下一篇:天鹅